《高中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知识点填空(共1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知识点填空(共16页).doc(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 导学提纲(一)果酒和果醋和制作(一) 果酒制作1原理:菌种,属于核生物,新陈代谢类型,有氧时,呼吸的反应式为:;无氧时,呼吸的反应式为:。2条件:繁殖最适温度,酒精发酵一般控制在。3菌种来源:4实验设计流程图挑选葡萄冲洗_果酒 果醋5实验结果分析与评价:可通过嗅觉和品尝初步鉴定,并用_检验酒精存在。可观察到的现象为(二)果醋的制作:1原理:菌种:_,属于_核生物,新陈代谢类型为_醋酸生成反应式是_。2条件:最适合温度为_,需要充足的_。3菌种来源:到_或_购买。4设计实验流程及操作步骤:果酒制成以后,在发酵液中加入_或醋曲,然后将装置转移至_0C
2、条件下发酵,适时向发酵液中_。如果没有充气装置,可以将瓶盖打开,在瓶盖上纱布,以减少空气中尘土污染。酶8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果酒,该过程利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与生产实际相关的反应式是C6H12O6 2C2H5OH+2CO2+能量,在不灭菌的情况下,如何使酵母菌成为优势菌种? 将混合菌置于缺氧,酸性环境下,利用酵母菌兼性厌氧的特点,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无法适应这一环境受到抑制。9酵母菌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一类真菌(1)从细胞核的结构看,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2)酵母菌常进行出芽生殖,在基因工程中,也常用酵母菌作为转入基因的受体细胞,是因为酵母菌繁殖快,遗传物质相对少。(3)
3、用染料使染色体着色,发现一酵母菌细胞核中有17条染色体,该酵母菌是单倍体在自然环境中,酵母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成分(4)酵母菌体内遗传物质主要在细胞核上,而醋酸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在拟核上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 导学提纲(二)腐乳的制作三、学习过程(一)腐乳制作的原理1腐乳的发酵有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它是一种核生物,新陈代谢类型是。2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可以将豆腐中的分解成小分子的和;脂肪酶可以将水解成和。3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严格的条件下,将优良菌种直接接种在豆腐上,这样可以避免,保证。(二)腐乳制作的实验流程:让豆腐长出毛霉密封腌制。(三)实验材料含水量70%的豆腐,粽叶
4、,盘子,盐,黄酒,米酒,糖,香辛料等,广口玻璃瓶,高压锅。(四)实验步骤1将豆腐切实3cm3cm1cm若干块2豆腐块放在铺有干粽叶的盘内,每块豆腐等距离排放,豆腐上再铺干净粽叶,再用保鲜膜包裹。3将平盘放在温度为的地方,毛霉逐渐生长,大约5d后,豆腐表面丛生直立菌丝。4当毛霉生长旺盛,呈淡黄色时,去除保鲜膜及粽叶,散热及水分,同时散去霉味约36h。5豆腐凉透后,将豆腐间的菌丝拉断,整齐排在容器内,准备腌制。6长满毛霉的豆腐块(以下称毛坯)分层摆放,分层加盐,并随层高而增加,在瓶口表面铺盐,以防止,约腌制8d。7将黄酒、米酒和糖、香辛料等混合制成卤汤。卤汤酒精含量控制在为宜。8广口玻璃瓶刷洗干净
5、,用高压锅在1000C蒸汽灭菌30min,将腐乳成坯摆入瓶中,加入卤汤和辅料后,将瓶口用酒精灯加热灭菌,用胶条密封,常温下,六个月即可以成熟。6经过微生物的发酵,豆腐中的蛋白质被分解成小分子的和,脂肪被分解成和,因而更利于消化吸收豆腐变为腐乳的过程中,有机物总量、有机物种类有何变化?,毛霉与豆腐之间的关系是。7长满毛霉的豆腐块要逐层加盐,随层数的加高加盐量要,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得厚一些,为什么?。【疑难点拨】1王致和为什么要撒许多盐,将长毛的豆腐腌起来?盐在该过程中起什么作用?盐能防止杂菌污染,避免豆腐腐败。盐能抑制多种微生物的生长。2配制卤汤时,一般将酒精含量控制在12%左右,过高过低都不
6、行,为什么?酒精含量的高低与腐乳后期发酵时间的长短有很大关系。酒精含量越高,对蛋白酶的抑制作用也越大,使腐乳成熟期延长;酒精含量过低,蛋白酶的活性高,加快蛋白质的水解,杂菌繁殖快,豆腐易腐败,难以成块。3.豆腐坯用食盐腌制,其作用是什么?渗透盐分,析出水分 给腐乳以必要的咸味防止毛霉继续生长和污染的杂菌繁殖 浸提毛霉菌丝上的蛋白酶4.腐乳在酿造后期发酵中添加多量酒液的目的是什么?防止杂菌污染以防腐与有机酸结合形成酯,由于酒中特别是黄酒中含有酵母茼,经发酵可产生醇,并与有机酸结合形成酯,赋予腐乳风味利于后期发酵5.卤汤中香辛料的作用是什么?调味促进发酵杀菌防腐解释:(香辛料如花椒、大蒜、茴香中含
7、有花椒酰胺、蒜辣素、茴香醚及茴香醛等,有极强的杀菌力;又有良好的调味功能;香辛料成分参与发酵过程,合成复杂的酯类,使腐乳形成特有色、香、味。)6.你能利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释豆腐长白毛是怎么一回事?答:豆腐上生长的白毛是毛霉的白色菌丝。严格地说是直立菌丝,在豆腐中还有匍匐菌丝。7.我们平常吃的豆腐,哪种适合用来做腐乳?答:含水量为70%左右的豆腐适于作腐乳。用含水量过高的豆腐制腐乳,不易成形。8.吃腐乳时,你会发现腐乳外部有一层致密的“皮”。这层“皮”是怎样形成的呢?它对人体有害吗?它的作用是什么?答:“皮”是前期发酵时在豆腐表面上生长的菌丝(匍匐菌丝),它能形成腐乳的“体”,使腐乳成形。“
8、皮”对人体无害。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 导学提纲(三)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三、学习过程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 导学提纲(四)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一)基础知识(二)实验操作2探究pH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三、学习过程(一)基础知识(二)实验操作1探究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对衣物污渍的洗涤效果(1)实验遵循的原则:实验变量为洗涤剂,设计时应遵循原则、原则,有效地控制其他变量,如水的用量、污染物的量、所用实验用布的质地大小、两种洗衣粉的用量,搅拌及洗涤时间。(2)实验过程取两只大烧杯并,用量筒分别量500mL蒸馏水放入其中,放入400C的水浴锅保温。将制好的污染布和洗衣粉
9、(一组为和,另一组为和)分别放入两只烧杯中。用玻璃棒同时充分搅拌时间,一段时间后搅拌可重复进行。过相同的时间后观察洗涤效果,探究加酶洗衣粉使用时的最适温度。2不同种类的酶洗衣粉对同一污渍的洗涤效果(1)实验原理: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所加的酶不同,而酶具有,所以对不同污渍的洗涤效果不同。11一般洗衣粉不易清除衣物上的血渍或奶渍,但加酶洗衣粉可以一般加酶洗衣粉袋子上印有以下说明:用法:洗涤前先将衣物浸于加有适量洗衣粉的水内数小时;温水效果最佳;切勿用60以上的水注意:切勿用于丝质及羊毛衣料;用后彻底清洗双手请根据以上资料回答有关问题:(1)该洗衣粉较易清除衣物上的血渍或奶渍,该洗衣粉加入的是什么酶
10、?说明理由蛋白酶;因酶具有专一性,血渍、奶渍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酶可将其分解 (2)为什么洗涤前需先将衣物浸于加有适量洗衣粉的水内数小时?如何缩短衣物浸泡时间?是为了使洗衣粉中的蛋白酶充分分解衣物中的蛋白质污渍;用温水浸泡衣物,是因为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 (3)为什么袋上的用法指明切勿在60以上的水中使用该洗衣粉?因为温度过高会使酶失去活性 (4)试解释为什么此洗衣粉不能用于丝质及羊毛衣料因为丝质及羊毛衣料中含蛋白质,这样会损坏衣物 (5)试解释为什么用后须彻底清洗双手因为皮肤细胞中有蛋白质,如不清洗耳恭听双手,会使手的皮肤受到腐蚀 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 导学提纲(六)酵母细胞的固定
11、化三、学习过程一、基础知识酶:优点:催化效率高,低耗能、低污染,大规模地应用于食品、化工等各个领域。 实际问题:对环境条件敏感,易失活;溶液中的酶很难回收,不能再次利用,提高了生产成本;反应后的酶会混合在产物中,如不除去,会影响产品质量。 设想: 固定化酶:优点 实际问题: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学反应,而在生产实践中,很多产物的形成 都是通过一系列的酶促反应才能得到的 设想: 固定化细胞:优点 二、固定化酶的应用实例高果糖浆是指 能将葡萄糖转化为果糖的酶是 。使用固定化酶技术,将这种酶固定在一种 上,再将这些酶颗粒装到一个反应柱内,柱子底端装上分布着许多小孔的 。酶颗粒无法通过筛板的小孔,而反应
12、溶液却可以自由出入。生产过程中,将葡萄糖溶液从反应柱的上端注入,使葡萄糖溶液流过反应柱,与 接触,转化成果糖,从反应柱的下端流出。反应柱能连续使用半年,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果糖的产量和质量。三、固定化细胞技术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是利用 或 方法将酶或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包括 、 和 法。一般来说,酶更适合采用 和 法固定,而细胞多采用 法固定化。这是因为细胞个大,而酶分子很小;个大的细胞难以被 或 ,而个小的酶容易从 中漏出。包埋法法固定化细胞即将微生物细胞 包埋在不溶于水的 中。常用的载体有 、 、 、 和 等。四、实验操作(一)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需要的材料是
13、 、 、 、 、 、 、 、 、 和 1.酵母菌的活化活化就是处于 状态的微生物重新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2.配制物质的量尝试为0.05mol/L的CaCl2溶液3.配制海藻酸钠溶液加热溶化海藻酸钠时要注意: 4.海藻酸钠溶液与酵母菌细胞混合5.固定化酵母细胞以恒定的速度缓慢地将注射器中的溶液滴加到配制好的 溶液中,并浸泡 (时间)。(二)用固定化酵母细胞发酵1.将固定好的酵母细胞用 冲洗2-3次。2.发酵时的温度就为 ,时间 。五、结果分析与评价(一)观察凝胶珠的颜色和形状如果制作的凝胶珠颜色过浅、呈白色,说明 ;如果形成的凝胶珠不是圆形或椭圆形,则说明 ,制作失败,需要再作尝试。(二)观察发
14、酵的葡萄糖溶液利用固定的酵母细胞发酵产生酒精,可以看到产生了很多 ,同时会闻到 补充:直接使用酶、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催化的优缺点:类型优点不足直接使用酶催化效率高,低耗能、低污染等。对环境条件非常敏感,容易失活;溶液中的酶很难回收,不能被再次利用,提高了生产成本;反应后酶会混在产物中,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固定化酶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同时,固定在载体上的酶还可以被反复利用。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学反应,而在生产实践中,很多产物的形成都通过一系列的酶促反应才能得到的。固定化细胞成本低,操作更容易。固定后的酶或细胞与反应物不容易接近,可能导致反应效果下降等。【疑难点拨】1细胞的活化。提
15、示:在缺水的状态下,微生物会处于休眠状态。活化就是让处于休眠状态的微生物重新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酵母细胞所需要的活化时间较短,一般需要0.51小时。2如何检验凝胶珠的质量是否合格。提示:检验凝胶珠的质量是否合格,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一是用镊子夹起一个凝胶珠放在实验桌上用手挤压,如果凝胶珠不破裂,没有液体流出,就表明凝胶珠的制作成功。二是在实验桌上用力摔打凝胶珠,如果凝胶珠很容易弹起,也表明制备的凝胶珠是成功的。3酶和细胞分别适应哪种固定方法?提示:一般来说,酶更适合采用化学结合和物理吸附法固定,而细胞多采用包埋法固定化。这是因为细胞个大,而酶分子很小;个大的难以被吸附或结合,而个小的酶容易从包埋
16、材料中漏出。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 导学提纲(七)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39. 分离血红蛋白溶液时,将混合液离心后可看到试管中的液体分为4层:第一层为_,第二层为_固体,是_的沉淀层,第三层是_液体,是_的水溶液,第四层是其他杂质的_沉淀物。无色透明;甲苯层;白色薄层;脂溶性物质;红色透明;血红蛋白;暗红色课题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考点要求 1研究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进行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2能利用选择培养基分离细菌,运用相关技术解决生产生活中有关微生物的计数。双基过关 一、理论基础来源:学&科&网 1筛选菌株 (1)实验室中微生物筛选的原理:人为提供有利于 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
17、、温度、pH等),同时 或 其他微生物生长。 (2)选择培养基: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 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 和 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称作选择培养基。(3)配制选择培养基的依据根据选择培养的菌种的生理代谢特点加入某种物质以达到选择的目的。例如,培养基中不加入有机物可以选择培养 微生物;培养基中不加入氮元素,可以选择培养 ;的微生物.加入高浓度的食盐可选择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来源:学科网ZXXK 2统计菌落数目(1)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有 和 。(2)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的原理当样品的 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 。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
18、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 的平板进行计数。此外,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还有 直接计数。 3设置对照设置对照的主要目的是排除实验组中 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 。例如为了排除培养基是否被杂菌污染了,需以培养 的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一、研究思路(一)筛选菌株1实验室中微生物的筛选主要是指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 ,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的生长。2分解尿素的细菌主要有 , , 。3选择培养基是指 。加入 可以分离出 , 。加入 可以分离出 。(二)统计菌落数目4统计菌落数目的方法主要有 , , 。5统计菌落数目的理论依据是当样品度足够
19、高时, 。6为保证统计结果准确,通常将 涂布在平板上,培养后再选择 的平板进行计数。7在设计实验时,一定要涂布至少 个平板作为重复组,才能增强实验的说服力和准确性。(三)设置对照来源:学科网8设置对照的主要目的是 , 。9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的研究思路是 , 。 二、实验设计 关于土壤中某样品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1 取样:从肥沃、湿润的土壤中取样。应先 3 cm左右,再取样,将样品装入事先准备好的 中。 2制备 :准备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和选择培养基 将菌液稀释相同的倍数,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数目应明显 选择培养基上的数目,因此,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可以作为
20、 ,用来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 3微生物的 与观察 将10g土样加入盛有90 mL无菌生理盐水的锥形瓶中(体积为250 mL),充分摇匀,吸取上清液 ,转移至盛有 的生理盐水的无菌大试管中,将土样以1、101、102 依次等比稀释至107稀释度,并按照由107103稀释度的顺序分别吸取 进行平板涂布操作。每个稀释度下需要3个选择培养基、1个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将涂布好的培养皿放在30温度下培养,及时观察和记录。 挑选选择培养基中不同形态的菌落接入含 培养基的斜面中,观察能否产生如教材中图2-lO的颜色反应。 4细菌的计数 当菌落数目稳定时,选取菌落数在 的平板进行计数。在同一稀释
21、度下,至少对3个平板进行重复计数,然后求出 ,并根据平板所对应的稀释度计算出样品中细菌的数目。三:思考与讨论(1)如何从平板上的菌落数推测出每克样品中的菌落数?(2)为什么分离不同的微生物要采用不同的稀释度?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总量和测定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数量,选用的稀释范围相同吗?课题5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DNA的粗提取与鉴定一、提取DNA的方法提取生物大分子的基本思路是 。对于DNA的粗提取而言,就是要利用 、 等在物理和化学性质方面的差异,提取DNA,去除其他成分。1)DNA的溶解性 DNA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的 中溶解度不同,利用这一特点,选择适当的盐浓度就能使 充分溶解,
22、而使杂质沉淀,或者相反,以达到分离目的。此外,DNA不溶于 溶液,但是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则溶于酒精。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将DNA与蛋白质进一步的分离。2)DNA对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 蛋白酶能水解 ,但是对 没有影响。大多数蛋白质不能忍受6080oC的高温,而DNA在 以上才会变性。洗涤剂能够瓦解 ,但对DNA没有影响。3)DNA的鉴定 在 条件下,DNA遇 会被染成 色,因此二苯胺可以作为鉴定DNA的试剂。二、实验设计1)实验材料的选取 凡是含有 的生物材料都可以考虑,但是使用 的生物组织,成功的可能性更大。在下面的生物材料中选取适合的实验材料:鱼卵、猪肝、菜花(花椰菜)、香蕉、鸡血、哺乳
23、动物的红细胞、猕猴桃、洋葱、豌豆、菠菜、在液体培养基的大肠杆菌2)破碎细胞,获取含DNA的滤液 动物细胞的破碎比较容易,以鸡血细胞为例,在鸡血细胞液中加入一定量的 ,同时用 搅拌,过滤后收集滤液即可。如果实验材料是植物细胞,需要先用 溶解细胞膜。例如,提取洋葱的DNA时,在切碎的洋葱中加入一定的 和 ,进行充分的搅拌和研磨,过滤后收集研磨液。3)去除滤液中的杂质 4)DNA的析出与鉴定 将处理后的溶液过滤,加入与滤液体积 、冷却的 ,静置 ,溶液中会出现 ,这就是粗提取的DNA。用玻璃棒 搅拌,卷起丝状物,并用滤纸吸取上面的水分。取两支20ml的试管,各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 的NaCl溶液5ml
24、,将丝状物放入其中一支试管中,用玻璃棒搅拌,使丝状物溶解。然后,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4ml的 。混合均匀后,将试管置于 中加热5min,待试管冷却后,比较两支试管溶液颜色的变化,看看溶解有DNA的溶液是否变 。三、操作提示以血液为实验材料时,每100ml血液中需要加入3g ,防止 。加入洗涤剂后,动作要 、 ,否则容易产生大量的泡沫,不利于后续步骤地操作。加入酒精和用玻璃棒搅拌时,动作要 ,以免 ,导致DNA分子不能形成絮状沉淀。二苯胺试剂要 ,否则会影响鉴定的效果。四、结果分析与评价【疑难点拨】1为什么加入蒸馏水能使鸡血细胞破裂?答:蒸馏水对于鸡血细胞来说是一种低渗液体,水分可以大量进入血细胞
25、内,使血细胞胀裂,再加上搅拌的机械作用,就加速了鸡血细胞的破裂(细胞膜和核膜的破裂),从而释放出DNA。2加入洗涤剂和食盐的作用分别是什么?答:洗涤剂是一些离子去污剂,能溶解细胞膜,有利于DNA的释放;食盐的主要成分是NaCl,有利于DNA的溶解。3如果研磨不充分,会对实验结果产生怎样的影响?答:研磨不充分会使细胞核内的DNA释放不完全,提取的DNA量变少,影响实验结果,导致看不到丝状沉淀物、用二苯胺鉴定不显示蓝色等。4此步骤获得的滤液中可能含有哪些细胞成分?答:可能含有核蛋白、多糖和RNA等杂质。5为什么反复地溶解与析出DNA,能够去除杂质?答:用高盐浓度的溶液溶解DNA,能除去在高盐中不能
26、溶解的杂质;用低盐浓度使DNA析出,能除去溶解在低盐溶液中的杂质。因此,通过反复溶解与析出DNA,就能够除去与DNA溶解度不同的多种杂质。6方案二与方案三的原理有什么不同?答:方案二是利用蛋白酶分解杂质蛋白,从而使提取的DNA与蛋白质分开;方案三利用的是DNA和蛋白质对高温耐受性的不同,从而使蛋白质变性,与DNA分离。7. DNA的溶解度与NaCl溶液浓度的关系:当NaCl溶液浓度低于0.14mol/L时,随浓度的升高,DNA的溶解度降低;当NaCl溶液浓度高于0.14mol/L时,随浓度升高,DNA的溶解度升高。8. 制备鸡血细胞液时,要在新鲜的鸡血中加入柠檬酸钠的原因制备鸡血细胞液时,要在
27、新鲜的鸡血中加入抗凝剂柠檬酸钠,防止血液凝固。其原理是柠檬酸钠能与血浆中Ca2+发生反应,生成柠檬酸钙络合物,血浆中游离的Ca2+大大减少,血液便不会凝固,因为鸡血红细胞,白细胞都有细胞核,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所以在离心或静置沉淀后,要弃出上层清液血浆。9提取DNA的第一步是材料的选取,其目的是一定要选取DNA含量较高的生物材料,否则会由于实验过程中或多或少的损失而造成检测的困难;第二步是DNA的释放和溶解,这一步是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要尽可能使细胞内的DNA全部溶解;第三步是DNA的纯化,即根据DNA的溶解特性、对酶及高温的耐受性的不同等特性,最大限度地将DNA与杂质分开;最后一步是对
28、DNA进行鉴定,这是对整个实验的结果的检测。10在DNA的析出的步骤中用到玻璃棒搅拌时,注意动作要轻缓,以免加剧DNA分子的断裂,导致DNA分子不能形成絮状沉淀。11盛放鸡血细胞液的容器,最好是塑料容器。鸡血细胞破碎以后释放出的DNA,容易被玻璃容器吸附,由于细胞内DNA的含量本来就比较少,再被玻璃容器吸附去一部分,提取到的DNA就会更少。因此,实验过程中最好使用塑料的烧杯和试管,这样可以减少提取过程的DNA的损失。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基础知识1凝胶色谱法凝胶色谱法也称做 ,是根据 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凝胶实际上是一些由 构成的多孔球体,在小球体内部有许多贯穿的通道,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
29、分子通过凝胶时速度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 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 ,移动速度 ;而相对分子质量 的蛋白质无法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只能在 移动,路程 ,移动速度 。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分子因此得以分离。2缓冲溶液缓冲溶液的作用是 。缓冲溶液通常由 溶解于水中配制而成的。生物体内进行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都是在一定的pH下进行的,例如:血浆的pH是 ,要在实验条件下准确模拟生物体内的过程,必须保持体外的pH与体内的基本一致。3电泳电泳是指 。许多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如多肽、核酸等都具有可解离的基团,在一定的pH下,这些基团会带上 。在电场的作用下,这些带电分子会向着与其所带电荷 的电极移动
30、。电泳利用了待分离样品中各分子 以及分子本身的 、 的不同,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 ,从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两种常用的电泳方法是 和 ,在测定蛋白质分子量时通常使用 。蛋白质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迁移率取决于 以及 等因素。4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一般分为四步: 、 、 和 。5样品处理血液由 和 组成,其中红细胞最多。红细胞具有 的特点。红细胞中有一种非常重要的蛋白质 ,其作用是 ,血红蛋白有 个肽链组成,包括 ,其中每条肽链环绕一个 ,磁基团可携带 。血红蛋白因含有 呈现红色。红细胞的洗涤 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 ,采集的血样要及时采用 分离红细胞,然后用胶头吸管吸出上层透明
31、的 ,将下层暗红色的 倒入烧杯,再加入 ,缓慢搅拌 ,低速短时间离心,如此重复洗涤三次,直至 ,表明红细胞已洗涤干净。血红蛋白的释放 在 和 作用下,红细胞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分离血红蛋白溶液 将搅拌好的混合溶液离心后,试管中的溶液分为4层。第一层为无色透明的 ,第2层为白色薄层固体,是 ,第3层是红色透明液体,这是 ,第4层是其他杂质的暗红色沉淀物。将试管中的液体用滤纸过滤,除去之溶性沉淀层,于分液漏斗中静置片刻后,分出下层的红色透明液体。透析 取1mL的血红蛋白溶液装入 中,将透析袋放入盛有300mL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20mmol/L的 中,透析12h。透析可以去除样品中 的杂质,或用于更
32、换样品的 。6凝胶色谱操作第一步要制作 ,第二步要 ,因为 ,所以装柱前需要根据色谱柱的内体积计算所需要的凝胶量。在装填凝胶柱时,不得有 存在。因为气泡会 ,降低分离效果。第三步是 。疑难点拨1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凝胶色谱法也称为分配色谱法,它是根据分子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方法之一。所用的凝胶实际上是一些微小的多孔球体,这些小球体大多数是由多糖类化合物构成,小球体内部有许多贯穿的通道,当一个含有各种分子的样品溶液缓慢流经时,各分子在色谱柱内进行两种不同的运动,即垂直向下的运动和无规则的扩散运动,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分子不能进入凝胶颗粒内部,只能分布在颗粒之间,通过的路程较短,移动速度
33、较快;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分子比较容易进入凝胶内的通道,通过的路程较长,移动速度较慢。因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先流出,相对分子质量中等的分子后流出,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分子最后流出,这种现象又叫分子筛现象。此外,凝胶本身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相对分子质量大的分子通过这种网状结构上的空袭时阻力大,而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分子通过时阻力小,因此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质分子可以获得分离。2与其他真核细胞相比,红细胞的特点及这一特点对进行蛋白质的分离的意义哺乳动物及人的成熟的红细胞是双面凹圆饼状,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其含有的血红蛋白是有色蛋白,因此在凝胶色谱分离时可以通过观察颜色来判断什么时候应该收集脱
34、液。这使血红蛋白的分离过程非常直观,大大简化了实验操作。3电泳的作用及其原理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迁移的过程。许多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如氨基酸、多肽、蛋白质、核苷酸、核酸等都具有可解离基团,它们在某个特定的pH下会带上正电或负电;在电场的作用下,这些带电分子会向着与其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方向移动。电泳技术就是在电场的作用下,利用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以及分子本身大小、形状等性质的差异,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迁移速度,从而达到对样品进行分离、鉴定或提纯的目的。4.你能从凝胶色谱的分离原理分析为什么凝胶的装填要紧密、均匀吗?答:凝胶实际上是一些微小的多孔球体,小球体内部有许多贯穿的通道
35、。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分子不能进入凝胶颗粒内部,只能分布在颗粒之间,通过的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快;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分子比较容易进入凝胶内的通道,通过的路程较长,移动速度较慢。因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先流出,相对分子质量中等的分子后流出,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分子最后流出,从而使各种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分子得以分离。如果凝胶装填得不够紧密、均匀,就会在色谱柱内形成无效的空隙,使本该进入凝胶内部的样品分子从这些空隙中通过,搅乱洗脱液的流动次序,影响分离的效果。菊花组织培养要点1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当植物细胞脱离了原来所在植物体的器官或组织而处于离体状态时,在一定的营养物质、激素
36、和其他外界条件的作用下,就可能表现出全能性,发育成完整的植株(即细胞全能性)。要点2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1)基本过程离体的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组织培养脱分化愈伤组织组织培养再分化试管苗人为使用植物激素控制(2)基本概念细胞分化:植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都会出现稳定性的差异,形成这些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愈伤组织:离体的植物组织或细胞,培养一段时间后,会通过细胞有丝分裂,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的细胞排列疏松而无规则,是一种高度液泡化的呈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脱分化(去分化):由高度分化的植物组织或细胞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称为植物细胞的脱分化,或者叫做去分化。再分化:脱分化产生的愈伤组织继续进行培养,又可以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这个过程叫做再分化。(3)植物体细胞发育成完整植株(表现出全能性)的条件。脱离原来所在植物体(离体)、营养供给、激素控制、无菌条件、适宜的温度、PH和光照等。要点3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1)材料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植物组织,培养的难易程度差别很大,容易进行无性繁殖的植物也容易进行组织培养。同一种植物材料,材料的年龄、保存时间的长短也有影响。幼龄、保存时间短的植物材料容易培养成功。菊花的组织培养,一般选择未开花植株的茎上部新萌生的侧芽。(2)营养因素的影响需要配置适宜的培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