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心理学论述题和简答题(共5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4133978 上传时间:2022-05-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心理学论述题和简答题(共5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育学心理学论述题和简答题(共5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学心理学论述题和简答题(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心理学论述题和简答题(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教育学心理学论述题和简答题一、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答:(1)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教师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统率各科教学。(2)精深的专业知识。教师须对本学科的历史、现状、未来等有精湛的研究、独特的见解、深厚的功底。(3)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因为各学科知识并非孤立的。(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方面的知识。二、试论述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答:(1)加强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法论的训练,学会全面地、发展地、实事求是地看问题。(2)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3)加强言语训练。(4

2、)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抑制定势的消极作用。(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三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有哪些答: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人际关系。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学生尊重教师是尊重知识、尊重文化的表现,教师热爱学生应是一种热爱祖国教育事业,关心人类未来的深层次情感。教师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地关心爱护。(2)民主平等。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特点。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服从于对真理的探讨。(3)教学相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四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具体方法各是什么?答:班

3、主任工作的具体方法是: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与家庭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五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应如何相互结合,形成正向的教育合力?答:(1)学校教育占主导地位。(2)家庭、社会和学校相互支持,目标一致。(3)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相互联系。(4)加强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之间的相互联系。六试论美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答:美育能促进教育目的实现,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具体表现为:(1)美育可以促进学生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形成,它对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心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具有特殊的功效。(2)美

4、育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扩大和加深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3)美育具有怡情健身作用,可以增进身心健康,促进体育。七为什么说教育和社会生产力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试加以论述答:(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教育目的的确定;生产力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以及学校结构;生产力水平还制约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2)教育对生产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这主要表现在: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教育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手段;教育是产生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手段。八试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答:(1)教学过

5、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教师*下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主体作用。 (2)教师是教育者,他要将国家社会规定的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闻道在先,是已知者,而学生是未知者,所以,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起主导作用。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文化知识要内化为学生自身的智力才能,要通过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实践活动,因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学习主动性。 (4)我们既不能片面地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也不能主张儿童中心主义,而要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的自觉积极性正确地结合起来。九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答:(1

6、)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创造动机;(2)培养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相结合的能力;(3)培养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的能力;(4)促进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创造性的个性品质。十良好的记忆品质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记忆的敏捷性。这是记忆的速度和效率特征。(2)记忆的持久性。这是记忆的保持特征。(3)记忆的准确性。这是记忆的正确和精确特征。(4)记忆的准备性。这是记忆的提取和应用特征。十一、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答:(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十二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能力

7、结构?答:(1)必须具备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表现在善于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案,组织教学,与家庭、社会配合等方面;(2)具备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语言应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启发性,并善于结合姿态、表情、手势,使语言更具表现力;(3)具备组织管理能力,表现在善于组织和管理班集体,对学生和班级日常工作良好地组织管理方面;(4)具备自我调控能力,对于出现的新情况,教师能及时分析调整,使工作达到最优化的程度。十三。论述题。论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想因素的德育原则。答: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和发扬学生品德中的积极因素,限制和克服消极因素,扬长避短,因势利导,使学生思想品德不断进步。这一原则是对立统一规

8、律在德育中的反映。每一个学生思想品德内部都存在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矛盾斗争又可以转化,当积极因素居主导地位时,学生品德表现较好;反之,则较差。教育者的责任,则是促使这种矛盾向积极方面转化。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找出学生思想品德中的积极和消极因素;善于创造条件使积极因素健康成长,并逐步使这一因素成为学生思想因素中的主导力量;要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启发他们自我教育,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十四。根据长时记忆的遗忘理论与小学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并结合自己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帮助小学生增强记忆能力。(要求至少解释清楚两种长时记忆的遗忘理论。答:1、有关长时记忆的遗忘理论(学生回

9、答出两种即可,4分) (1)干扰说。该理论认为,导致遗忘的原因是其他信息进入了记忆系统,干扰了原有信息的保持。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就是先后学习项目之间的相互干扰。 (2)衰退说。该理论认为,学习是以某种方式在大脑建立痕迹的过程,记忆中信息的遗忘是因为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随时间的增加逐渐减弱,以至消退。因此,适量的过度学习和复习有利于加深记忆痕迹,能阻止遗忘的进程。 (3)线索依存说。该理论认为,进入长时记忆的信息一般不会“漏失”,遗忘并不意味着长时记忆中不存在有关信息,而是不能有效地提取。因此,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网络,教会学生利用线索提取有关知识,是教师培养和发展学生记忆能力的有

10、效方法之一。 (4)动机说。该理论认为,遗忘是人出于某种动机而主动压抑的结果。 (5)同化说。该理论认为,遗忘实际上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 小学儿童记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方面:(4分) (1)记忆有意性、主动性的发展; (2)记忆策略的发展。年龄较大的儿童更善于发现记忆材料中的规则,把握了规则,就会提高记忆的效果;年龄较大的儿童更可能自发地复述记忆材料;年龄较大的儿童更善于联想。 (考生将所述的遗忘理论结合小学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并能合理根据自己教学经验回答得7分) .C 十五。何谓迁移?结合自己谈谈教会小学儿童学习迁移有那些基本策略?答: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1分

11、) 会小学儿童学习迁移的基本策略有:(10分) (1)建立迁移的认知结构; 小学儿童的认知结构是从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合理安排所用教材的呈现顺序,对促进小学儿童建立认知结构是很重要的。教师对教材呈现的顺序应努力做到:从一般到个别,使教材渐进分化;建立横向练习,使教材综合贯通;从已知到未知,使教材组织序列化。 (2)训练迁移的认知策略能力; 认知策略是个体面对新的问题时,个人调节与监控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的技能。为了在教学中训练小学儿童的认知策略能力以促进小学儿童的迁移,应努力做到: 注意小学儿童的心理状态;提高小学儿童的概括水平;多方面应用概括出来的原则。 四.论述题1、论述 德

12、育过程是教师教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 并联系一下实例来说明其中的一个观点。 目前我国德育工作在现实的教育效果、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上都存在问题,对青少年学生的说服力和吸引力不强。要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和感染力,注重方法的变革是十分重要的,学校德育工作应注重“以德育人”。“以德育人”就是要求德育工作者不仅仅在口头上要求学生有思想品德,更重要的是要用行动把什么是道德展示出来。 德育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教导下,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社会主义的品德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必须经过他们主体的选择、吸取与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为他们的品德。 德

13、育过程是教师教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活动中能动地实现的。在德育过程中,学生是能动地吸取教育影响的。道德活动是促进外界的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自身品德的基础。进行德育要善于组织、指导学生的活动。在德育过程中,既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教育活动,又要引导学生自觉进行个人内部的道德修养活动,使两者联系起来,相互促进。 1、论创造性的培养答:创造性是由复合性因素构成的,因此对创造性的培养也应从多方面入手。下面就创造性培养的几个主要问题加以阐述。1.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只要是有生命的人,都无时无刻不在进行思维,但这种思维经常是不随意的、自动的过程。创造性思维训练中要求学生有主动思考的习惯

14、,凡事都问再三,而不是习以为常。主动思维习惯的养成,可以帮助我们捕捉思想中闪光的火花。2.创造意识的培养培养创造意识,主要是增强创造的动机、欲望,在教育策略上,就是经常的鼓励和引导。例如,当学生在某个方面有独到的见解时,老师应及时地给予肯定、鼓励,使其维持浓厚的兴趣与较高的动机水平,长时间地把注意力维持在有关的活动上。另一方面,当学生的想法异想天开时,不是进行指责、讽刺挖苦,而应当首先肯定其大胆的设想,然后对其进行合理的引导。3.掌握创造性思维策略创造性思维策略主要有:集体激励策略,也叫头脑风暴法,意即像暴风骤雨一样给头脑以思想冲击,在相互激励、相互启发、相互感染的集体氛围中,摆脱固有观念的束

15、缚。逃出僵化的习惯思维,焕发想象力。类比思考策略,即根据两个对象的相似关系受到启发而产生类推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对立思考策略,即从事物完全对立面来考虑问题,得出新的观点。转换思考策略,是一种在没有直接解决问题的通路时,走间接的通路巧妙绕过问题解决障碍而实现问题解决的方法。也就是平常说的“换个角度想想”、“另辟蹊径”等。如曹冲称象,不是直接称象,而是先称石头,最后达到称象的目的,就是一个转换思考策略的典型例子。移植思考策略,即将某个领域的原理、技术、方法渗透、运用到其它领域,而产生新发明、新事物。及时整理“思想热线”,趁热打铁,把思维引向深入。4.注重非逻辑思维的培养 非逻辑思维是创造性思

16、维的重要形式,知觉、灵感就是其典型表现。而现行的教学对非逻辑思维的培养是不够重视的,有时甚至背道而驰。根据我国的教学现状,非逻辑思维的培养应抓紧以下几个方面:加大思维的“前进跨度”,提倡大步骤思维,培养思维的跳跃能力;加大思维的“联想跨度”,养成学生敢于把人们容易忽略的习惯上认为毫不相干的、表面上看来微不足道的问题联系起来或进行移植;加大“转换跨度”,引导学生敢于否定原来的设想,善于打破固有的思路;给学生大胆探索与推测的体会,教师授课不要总是给予清晰、明确的答案,而应有意识地给予一定的模糊度,留给学生推测与探索的空间。5.塑造创造性人格 在塑造创造性人格方面,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创设宽松

17、、民主的环境。罗杰斯认为,“心理的安全”与“心理的自由”是创造的两个条件。无论是教师或是父母应当支持学生或孩子发表不同的意见,鼓励儿童尝试用不同的方式理解事物,尊重学生或孩子的选择。(2)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解除学生担心失误的心理负担,鼓励独立的创见,鼓励幻想与假设,培养健康的心理状态。(3)鼓励学生和有创造性的人接触。与有创造性的人接触,可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创造者的影响。不过与有创造性的人接触更多的是间接接触,如组织学生听取科学家、发明家、文学家等关于他们的创造发明的报告,介绍学生阅读关于他们创造发明的故事等,这对激发学生的理智感,从小树立创造的志向有积极的作用。 总之,教育既有培养创造性积极的一面,也可能抑制创造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关键在于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的创新功能。我们应根据创造性构成的诸因素,对学生进行培养,并注重多因素的协同作用,发挥教育的整体效应。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