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霞院垃圾填埋场设计方案(共4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霞院垃圾填埋场设计方案(共43页).doc(4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名称和承办单位1.1.1项目名称项目名称:洛阳黄河小浪底西霞院生态休闲度假基础设施项目垃圾处理场建设工程1.1.2项目承办单位与法人代表主 管 单 位:洛阳市人民政府项目承办单位:洛阳小浪底西霞院文化旅游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项目法人代表:郭志红1.1.3项目建设地点建设地点: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白鹤镇1.2 设计依据1.2.1 编制依据的基础资料(1)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关于做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储备工作的通知;(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1999);(3)河南省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
2、要;(4)河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5)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6)洛阳市旅游发展规划;(7)洛阳市“十一五” 旅游发展规划;(8)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9)洛阳市西霞院旅游区总体规划;(10)设计方案编制委托书;(11)项目单位提供的其它相关基础资料;(12)洛阳黄河小浪底西霞院生态休闲度假基础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2.2主要标准与规范(1)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 CJJ17-2004(2)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2001)101号(3)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 (GB50337-2003)(4)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设置标准 (CJJ27-2005
3、)(5)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16889-2008)(6)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554-93)(7)城市环境卫生专用设备 (LJ/T29-91)(8)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12348-2008)(9)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2003)(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1-2002)(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2006)(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 (13) 生活垃圾填埋场无害化评价标准 (CJJ/T107-2005) (14) 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要求 (GB/T18772-2002) (15) 生活垃圾卫生填
4、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规范(CJJ113-2007)(16)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封场技术规程 (CJJ112-2007)(17)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8)(18)垃圾填埋场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土工膜 (CJ/T-2008)1.3 设计原则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是黄河小浪底西霞院基础设施工程之一,对黄河小浪底西霞院经济建设和周围居民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新建的生活垃圾处理工程作为黄河小浪底西霞院生活垃圾处理的唯一设施,应在黄河小浪底西霞院旅游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合理选择场址、处理工艺,严格控制产生二次污染,防止处理场成为新的污染源。设计主要遵循以下原则:(1)贯彻国家相关方针政策,在黄河
5、小浪底西霞院旅游总体规划指导下,从当地垃圾资源的实际情况出发,减少工程占地,实现垃圾处理的无害化和减量化处理。(2)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选择合理的技术方案,走符合国情的路子。根据国家的垃圾处理技术政策,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寻求相应垃圾处理的技术和模式,建成一座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的垃圾处理设施。(3)坚持科学态度,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4)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力求场区布置合理,环境优美,建筑美观,创造好的生活、工作环境,做到社会、环境、经济效益良好的统一。(5)优化设计,降低工程投资,确保处理场运行安全。1.4 垃圾处理方案1.4.1垃圾处理方案选择原则生活垃圾处理方案
6、的选择原则是:技术成熟,设备可靠,能适应黄河小浪底西霞院旅游景区的垃圾特性,满足环境保护要求。在选择过程中应着重考虑下列因素的影响:黄河小浪底西霞院新安县生活垃圾物理和化学组成及变化趋势;黄河小浪底西霞院旅游景区的经济实力和投资能力;黄河小浪底西霞院旅游景区的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对环境的要求;各种垃圾处理方式的特点;投入产出比;技术与设备的可靠性和适应性;对资源再利用的潜力和程度。1.4.2垃圾处理方案的确定根据黄河小浪底西霞院管委会提供的资料,黄河小浪底西霞院风景区目前的垃圾成份中有机成分含量约26,垃圾成分以无机物无主,约占65左右。再结合黄河小浪底西霞院风景区的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城市生活垃
7、圾处理采用焚烧工艺不现实,也不符合我国中小城市的实际情况;而采用堆肥处理目前的垃圾有机组分达不到堆肥要求,若采用堆肥处理,应进行垃圾的分区分类收集,目前该景区尚未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故采用卫生填埋处理从投资和处理工艺上均比较符合黄河小浪底西霞院风景区的实际情况,也符合我国中小城市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黄河小浪底西霞院风景区垃圾处理采用卫生填埋处理工艺。采用人工防渗技术对填埋库区进行防渗处理,对渗滤液进行处理,对填埋气体(LFG)集中燃烧处理;填埋过程中通过及时覆土、洒水消毒等措施使填埋场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1.5 设计内容本项目工程为黄河小浪底西霞院基础设施工程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工程以处理
8、和消纳黄河小浪底西霞院旅游景区生活垃圾、保护环境为主要目的。本设计重点是卫生填埋场主体工程、配套工程和生活管理与服务设施三大部分组成。1.5.1主体工程与设备 主体工程与设备主要包括场区道路、场地平整、水土保持、防渗工程、坝体工程、洪雨水及地下水导排、渗沥液收集和处理及排放系统、填埋气体的导出与收集处理、计量设施、绿化隔离带、防飞散设施、封场工程、监测井、填埋摊铺和碾压设备、挖运土和杀虫消毒设备等。1.5.2配套工程配套工程主要包括进场道路、机械维修、供配电、给排水和消防、监测化验、加油、冲洗和洒水等设施。1.5.3生产管理与生活服务设施生产管理与生活服务设施主要包括办公楼、宿舍、食堂和浴室、
9、交通绿化等。专心-专注-专业第二章 项目环境概况2.1 地理位置洛阳黄河小浪底西霞院旅游区南距河南省洛阳市20公里,北距河南省济源市20公里。310国道、207国道、连霍高速和正在建设中的太澳高速从景区边缘通过,陇海铁路、焦枝铁路、洛阳机场近在咫尺,交通十分便利。景区同时处在国家黄金旅游线路河南“三点一线”的中心部位。洛阳黄河小浪底西霞院旅游区具体范围如下:西至小浪底大坝(含小浪底大坝);南至白鹤、王良、会盟镇域南界,镇域范围外以黄河湿地保护区孟津段南界为界;北界的西段以黄河北岸以北2-3公里,中段为黄河湿地保护区吉利段北界及吉利中心市区。东段为黄河湿地保护区孟津段东段及会盟镇域北界;东至会盟
10、东界。包括水域及其河心洲、岛,总面积约为349平方公里。2.2地形地貌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黄河山地峡谷地貌,中部为黄河冲积阶地,东部为黄河滩涂。西部山区最高海拔481米,东部黄河滩地最低海拔120米。2.3气候条件洛阳市属于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其特点是:冬季寒冷雨雪少,春季干旱大风多,夏季多雨且集中,秋季晴和日照长。据洛阳气象站19511984年资料,多年平均降雨量约580mm,最大年降雨量1063.2mm,多集中在6、7、8、9四个月,占全年降水量64,而12、1、2三个月降水量仅占全年降水量的5,日最大降雨量为110.7mm(1964.7.29)。多年平均气温14.7,冬季1月最冷,平均气温
11、0.4,夏季7月最热,平均气温27.4,平均温差27。历年极端最高气温44.2(1966.6.22),极端最低气温-18.2(1969.1.20),气温变幅达62.4;历年极端最高地面温度69(1968.7.6),极端最低地面温度-25(1969.2.1),地面极端温差达94.1。多年平均蒸发量1829.7mm,年最大蒸发量1988.6mm,最小蒸发量1296.7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64.5%。最大冻土深度0.21m,年平均冻结历时73天。最大风速20m/s,全年无霜期216-235天。2.4 水文条件小浪底水库,总库容126.5亿3,长期有效库容513,防洪库容40.5亿3,汛期水位230
12、-254米,非汛期最高水位265米,2012年后,非汛期水位254-275米。2007年水库水质达到国家类标准。西霞院水库,总库容为1.45亿3,汛期水位131米,正常水位134米。2007年水库水质达到国家类标准。地下水,水质为良好级,三类水质。2.5工程地质 小浪底工程坝址区为二叠纪和三叠纪沉积的砂岩、粉砂岩和粘土岩交互地层。西霞院工程地基为第三系洛阳组黏土岩类地层。黄河南岸:土壤多为褐土,在黄河阶地上由前到后主要分布着黄潮土褐土化潮土潮褐土。在黄河的河漫滩及心滩还分布着风沙土。黄河北岸:土壤多为褐土,有风沙土的小面积点状分布。2.6 地震烈度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8
13、)中的划分,洛阳黄河小浪底西霞院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第三章 建设场址3.1场址选择原则根据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场地选择需满足下列条件。(1)场址设置符合当地城市总体规划、区域环境规划及城市环境卫生专业规划等专业规划要求;(2)填埋场与当地的大气防护、水土资源保护、大自然保护及生态平衡要求相一致;(3)填埋库容应保证填埋场使用10年以上,特殊情况下不应低于8年;(4)交通方便,运距合理;(5)人口密度、土地利用价值及征地费用均较低;(6)位于地下水贫乏地区、环境保护目
14、标区域的地下水流向下游地区及夏季主导风向下风向;(7)场址应由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建设、规划、环保、环卫、国土资源、水利、卫生监督等有关部门和专业设计单位的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填埋场选址同时应避开下列地区:(1)地下水集中供水水源地及补给区;(2)洪泛区和泄洪道;(3)填埋库区与污水处理区边界距居民居住区或人畜供水点500m以内的地区;(4)填埋库区与污水处理区边界距河流和湖泊50米以内的地区;(5)填埋库区与污水处理区边界距离民用机场3Km以内的地区;(6)活动的坍塌地带,尚未开采的地下蕴矿带、灰岩坑及溶岩洞区;(7)珍贵动植物保护区和国家、地方自然保护区;(8)公园,风景、游览区,文物古迹区
15、,考古学、历史学、生物学研究考察区;(9)军事要地、基地,军工基地和国家保密地区。3.2 场址位置场址距离孟津县城约7公里,位于孟津县城东北方向,县城到白鹤镇公路以西400米处的沟壑内。场址现有简易道路相通,交通较为便利。场址位于低山丘陵区,三面环山,最大高差40米左右,可利用面积约200亩,土地利用价值低。该区域夏季主导风向为偏东风,场址位于县城东北7公里处的低山丘陵地区,夏季主导风向对县城无影响。场址南面150米有变压站,用电可以就近引入。场址周边最近范围内村庄为长秋村,位于场址东北侧,距离场址700米。场址其他方向上400米范围内无常住居民。场址正北方向2300米处是黄河,其他方向无环境
16、敏感点。第四章 卫生填埋工程设计方案4.1 填埋场性质 4.1.1 填埋物入场要求4.1.1.1本工程为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入场垃圾为城市生活垃圾。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居民生活垃圾; 商业垃圾; 集市贸易市场垃圾; 街道清扫垃圾; 公共场所垃圾; 机关、学校、厂矿等单位的生活垃圾 4.1.1.2建筑垃圾(包括建筑残土、砖、瓦等残余物、废水泥及其制品残余物、废弃砂石等)可以作为生活垃圾填埋时的覆盖材料,根据覆土需求量的大小,可以部分进入本场。 4.1.1.3有毒有害垃圾严禁进入本场,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有毒工业制品及其残弃物 有毒试剂和药品 有化学反应并产生有害物质的物质 有浸出毒性、腐蚀性
17、、传染性或者有放射性的物质 易燃性、爆炸性物质 医院垃圾及生物危险品 其它严重污染环境的物质 4.1.2 填埋物跟踪监测 为保证入场垃圾满足要求,并及时掌握垃圾的成分及理化性质变化,填埋场应定期组织人员对入场垃圾进行抽样检查,检查范围包括垃圾的成分组成、理化性质变化、垃圾的容重等,检查结果应整理归档。4.2 填埋场区总体布置方案本工程填埋场址距离孟津县城约7公里,位于孟津县城东北方向,县城到白鹤镇公路以西400米处的沟壑内。场址现有简易道路相通,交通较为便利。场址处于低山丘陵区,三面环山,最大高差40米左右,可利用面积约200亩,土地利用价值低。根据场区地形地貌特点,本工程填埋库区选在沟谷上游
18、,即库区上游布置大致呈四边形。为满足征地要求,增加填埋区使用库容,并满足场区防洪和垃圾填埋的需求,在填埋库区南北两侧设置垃圾坝,并对场区底部进行平整。在填埋时,首先填埋至垃圾坝标高,然后南北侧1:3进行收坡,每升高5米设置2米宽操作平台,每升高10米设置5米宽操作平台,达到标高120米(基本西侧山体标高)后,开始对西侧进行1:3收坡;这样南、北、西分别向东侧进行收坡填埋,直至东侧封场标高140米。 污水处理区布置在填埋区东北部,填埋区垃圾坝外侧,以满足场区夏季主导风向的要求。根据场区夏季主导风向及地形特点,办公区及辅助生产区设置在场区东北部、填埋库东北侧布置。进场道路现有是一条简易机耕路,需重
19、新修建1.5公里的入场道路。 污染监测井沿依据场区地下水流向及国家相关规范确定。 填埋库区东侧在距填埋场边线8米处设置有0.80.6米截洪沟,随填埋坡势进行排放,西侧沿进场道路设置排水边沟,库底埋设泄洪管道。整个库区周边的绿化隔离带宽不小于8米。4.3工程分区建设方案依据填埋库区地形特点,为满足填埋库区雨污水分流的需要,减少垃圾渗滤液的产生量,考虑工程实施的可行性,工程计划分两个区域建设。填埋区有效填埋面积平方米,填埋一区面积均为37212平方米,填埋二区面积均为42442平方米。4.4 填埋区库容计算及使用年限本工程有效填埋区占地面积共平方米。填埋库容包括南北两侧垃圾坝内的填埋部分及垃圾坝以
20、上的堆山填埋部分。其中南北两侧垃圾坝高约20米,垃圾坝内填埋深度约20米,垃圾坝以上部分堆山高度约40米。堆山时高度每升高5米设置2米宽操作平台,每升高10米设置5米宽操作平台,达到标高120米(基本西侧山体标高)后,开始对西侧进行堆山收坡,堆山边坡比1:3;这样南、北、西分别向东侧进行收坡填埋,直至东侧封场标高140米,场地平整南北向顺自然地形,以3.7%自南向北坡,东西两侧以2%坡向中心。根据以上相关参数,结合初步设计断面,计算填埋场总库容为326万m3。工程库容计算详见表4-2。根据工程可研报告及可研报告的批复文件,本工程卫生填埋规模日均处理城市生活垃圾363.3吨,需设计总库容313万
21、m3。而本工程设计总库容为326万m3。满足可研报告及可研报告的批复文件要求,即满足工程卫服务年限共20年。表4-2 填埋区库容计算表桩号面积/m2面积/m2平均面积/m2容积/m3累计容积/m3垃圾坝边0085548554427727116492020310102 54121082375711878.5.5 81136722578012890 108129362660813304 135127462568212841 162120882483412417 189119192400712004 216114052332411662 2437974193799690 4.5 填埋库区防渗4.5.
22、1 防渗标准根据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和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的相关要求,场区底部防渗系数不大于1.0x10-7cm/s。4.5.2 推荐防渗方案填埋场防渗系统通常包括渗滤液收排系统、渗滤层、保护层、防渗层、基础层。本工程选用高密度聚乙烯(1.5mmHDPE膜)单层衬里防渗系统对场区进行防渗。4.5.2.1场底防渗场区底部及边坡平整后压实,主盲沟方向上形成8.7的坡降。根据工程地质堪察报告,在勘探深度内未见地下水。故场区无需考虑在场地铺设地下水导流系统。平整后的地基经过压实后,其上铺一层750mm厚的黏土保护层,压实后粘土上铺设1.5mm厚的HDP
23、E膜防渗层,防渗膜之上为600g/m2的土工布保护层,在土工布之上铺设300mm厚的渗滤液导流层,导流层采用粒径16-32毫米之间的级配碎石层组成。导流层之上设一层200g/m2的土工布层作为防堵塞隔层,其上为垃圾堆体。填埋场区水平防渗结构由下至上依次如下: 平整后地基6mmGCL防渗层 1.5mm厚HDPE膜防渗层 600 g/m2土工布防堵塞层 300mm厚渗滤液导流层 200 g/m2土工布防堵塞层 垃圾堆体4.5.2.2边坡防渗平整后的边坡结合实际地形,边坡坡度为1:1。平整后的边坡铺设1.5毫米厚的HDPE防渗膜,防渗膜之上铺设600 g/m2的土工布作为膜上保护层,再之上为素土袋缓
24、冲保护层,缓冲保护层由废旧轮胎或者素土袋组成,用以保护防渗膜不被填埋垃圾中尖利物刺破。填埋场区边坡防渗结构由下至上依次如下: 平整后边坡地基 6mmGCL防渗层 1.5mm厚HDPE膜防渗层 600 g/m2土工布保护层 素土袋保护层 垃圾堆体4.6 场区平整工程总征地400亩,其中填埋区占地360亩,生产管理区和污水处理区占地40亩。根据场址地质勘察报告,场区主要地层为粉质粘土和粉土构成。场地平整过程中,结合工程地质报告,对场区底部进行开挖平整,开挖深度结合实际地形,以清除场底树根碎石等坚硬杂物,并满足场地整体坡降为准。开挖时,主盲沟方向上坡度8.7%。边坡坡度按照1:3削坡,场地开挖后进行
25、机械夯实,然后进行防渗、导气、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4.7 场区排水4.7.1 截洪沟本工程环库截洪沟沿填埋库周边设置,其主要用于排除填埋区封场后雨水及部分场外雨水。4.7.2 雨污分流系统设计雨污分流主要指填埋库区排水,是卫生填埋场主要工程之一。雨污分流做得好,将有利于减少垃圾渗滤液产生量,降低垃圾渗滤液的处理费用。为了减少垃圾渗滤液的产生量,本工程填埋作业时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雨污水分流,从而减小渗滤液的产生量。(1)填埋库区实行分区作业根据场区地形,本工程填埋库区分为两个作业区域,两个区之间设置分区垃圾坝,两个区域采用各自的管道输送收集的渗滤液,按照使用先后顺序建设。一个区域作业时,另一个区
26、域汇水直接排出场外,最大限度实现区域之间的雨污水分流。(2)作业区雨污分流单个作业区域填埋作业时,通过导流坝将已填埋库区与未填埋库区隔开,已填埋库区雨水排入渗滤液调节池,未填垃圾的填埋库区内雨水通过泵直接排出场外,最大限度实现雨污分流,减少渗滤液的产生量。(3)作业区及时覆盖填埋作业时,对于正在使用的作业区域,在雨季利用0.5毫米厚的HDPE膜进行临时覆盖,使大量雨水排出场外,减小雨水的下渗。(4)及时覆土填埋作业过程中,当天填埋当日覆土,减小雨水的下渗。在中间覆土中,保证覆土面形成一定的坡度,使表面径流尽快排出。(5)垃圾坝以上堆填部分,根据堆填高度的进行,及时进行边坡覆盖。当堆填作业到达边
27、坡平台时,在平台上设置雨水导流沟。4.8 场区防洪系统4.8.1 防洪标准按照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本工程建设规模属于类,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按50年一遇进行校核。4.8.2 洪水计算场区位于山区,目前的排水排入场区北部现有沟渠内。场区的汇水面积包括:场区内的0.08km2的汇水面积和场区外侧约0.04km2汇水面积。根据建设标准,其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设计,50年一校核。其流量计算采用公路科学研究所的经验公式(适用于汇水面积小于10km2)。计算公式如下:Qp=KFn (m3/s)式中 Qp设计频率下的洪峰流量(m3/s) K径流模数,按照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七册表4-63
28、采用。 F流域的汇水面积,km2 n面积参数,当F1 km2时,n=1;当1F10 km2时,按照给排水设计手册表4-64采用。径流模数根据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七册表4-63数据,采用内插法得到。由于实际汇水面积小于1 km2,故n=1。按照重现期20年,K=18.65;按照重现期50年,K=23.4;据此分别计算洪峰流量。考虑分区域和排水方向,经计算Qp1=1.21m3/s。截洪沟断面为梯形,总长1376m。断面尺寸为:边坡比1:1,下底宽0.4,深0.7m,内面采用片石护砌。4.9 渗滤液收集与导排系统4.9.1 水平收集导排系统为将垃圾渗滤液尽快排出场外,减少渗滤液在场内停留时间,控制其对地
29、下水及土壤的污染,为此在填埋场场底按一定坡度铺设渗滤液导排系统。渗滤液导排系统包括导流层、主盲沟以及渗滤液收集管等。其中导流层厚0.3米,由粒径16-32毫米的300毫米厚卵石层组成。场底主盲沟方向坡降为8.7%,主盲沟内设置的导流管采用花管,管径为DN315,盲沟采用梯形断面,尺寸大小上部宽为3.0米,底宽0.5米,深0.5米。主盲沟结构包括粒径16-32毫米的级配碎石及HDPE花管。为防止堵塞,花管外包覆一层土工布。渗滤液经导排层和主盲沟汇集后,以重力流形式进入场区外侧的集水井,再通过提升泵和输送管道进入调节池。4.9.2垂直收集导排系统垂直收集导排系统即为设置在堆体上的导气石笼。导气石笼
30、除具有将场内垃圾降解产生气体导出的功能外,还具有将垃圾堆体表面雨水以及渗滤液迅速的收集,导排至渗滤液导流层和导流盲沟内。导气石笼在填埋区按照45米间距设置,由直径为1200mm的钢丝网内填充级配碎石、管径为DN150的HDPE花管组成。 4.10渗滤液调节设计4.10.1 渗滤液产生量的确定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来源包括大气降水、地表径流水、地下水、垃圾和覆盖材料中的水分及垃圾中有机成分分解产生的水分等。根据本工程实际,地表径流水和地下水可以排除,按同类工程经验,垃圾本身分解产生的水分和覆盖材料中的水分可以忽略不计,大气降水是垃圾渗滤液产生的最主要来源。故本工程渗滤液产生量的计算只考虑大气降水。渗
31、滤液产生量按以下公式计算:Q=CIA/1000Q:渗滤液产生量(米3)C:雨水下渗系数I:降雨强度(毫米)A:填埋库区汇水面积(米2)本工程进行填埋作业时,整个填埋库区分为两个填埋区域,渗滤液计算按最不利情况计算,即填埋二区封场,一区作业,封场区雨水下渗系数取0.3,作业区雨水下渗系数取0.5。本工程填埋区有效填埋面积为79654m2,填埋一区面积为42442m2,填埋二区面积为37212m2。降雨强度取新安县多年年平均降水量595.1mm。 根据以上相关参数,最不利情况下场区渗滤液产生量为Q =(372120.3424420.5)595.11000=19272.08(米3/年)经计算,最不利
32、情况下,库区渗滤液产最大年产生量为1.93万m3,平均每日52.8m3。渗滤液平均日产生量Q=52.8(米3/日)本工程污水处理量确定为65米3/ 日(含每日8吨的生活污水)。4.10.2 调节池容积计算调节池的主要作用是存储渗滤液,保证雨季渗滤液不外溢,并对渗滤液的有机负荷进行调节,其容积应按多年逐月平均降雨量计算各个月的渗滤液产生量,去掉处理量,最后算出最大累计余量,该最大累计量即为调节池最低调节容量。由于本工程考虑了填埋分区进行,整个填埋库区分为两个区域,各区之间由分区垃圾坝隔开。当一个区域作业时,其他区域进行临时性的封场。最大限度的实现雨污水分流。填埋库场区积水最不利情况为填埋二区封场
33、,一区作业。最不利情况下封场面积为42442m2,作业区面积为37212m2。降雨强度取洛阳黄河小浪底西霞院旅游区多年平均降水量595.1mm。封场后雨水入渗系数取0.3。作业区雨水入渗系数取0.5。调节池容积按最不利情况下渗滤液的产生考虑,以保证安全。根据以上气象资料及渗滤液处理规模平衡计算,根据计算,调节池容积为4211m3,考虑到填埋露天操作的不可预见性,取调节池安全系数1.2,则调节池容积为5053m3。本工程推荐方案调节池容积确定为5100m3。4.10.3 调节池结构调节池的结构形式结合场地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等因素,确定调节池采用土工膜防渗结构。调节池防渗系采用单层衬里防渗系统
34、。在场底开挖清理完毕的池底基础上,直接铺设1.5毫米厚的HDPE膜防渗层。 为防止调节池止恶臭物质的排放,调节池采用HDPE膜加盖密封,并在调节池周围设置绿化隔离带。4.11 填埋气体(LFG)导排及处理系统设计 4.11.1 填埋气体收集与排放 本工程采用预埋石笼导气,采用直径为1.2米的导气石笼导排填埋气体。导气石笼由外套层、碎石滤层及中心花管组成。填埋气体经导气石笼导出后集中排放。在填埋场封场前,在各个导气石笼井之间设置水平导气管。水平导气管采用150的HDPE管,导气管成环状布置。 4.11.2 石笼布置与规格本次设计导气石笼间距4050米,全场共设石笼45眼。当场底垃圾填埋堆层厚1.
35、O米时开始设置石笼。石笼初期高度1.5米,随填埋体升高不断加高,直至终场,并最终高出封场面1.O米。 导气石笼为外径1200毫米的圆柱体,由钢筋骨架、铅丝网、级配碎石及HDPE花管组成。钢筋骨架为418钢筋,外围铅丝网规格为3030毫米,内部填充50100毫米的级配碎石,中心为直径150毫米的HDPE花管。为防止堵塞,HDPE花管外包敷土工布。 4.11.3 填埋气体处理因本工程填埋规模小,产气量小,利用价值低,不进行回收利用,沼气处理方案采用场外直接燃烧处理。填埋气体经集中收集后通过金属软管引到场外燃烧塔进行燃烧处理。燃烧塔设置压力控制装置和自动点火装置,当填埋气体压强达到设定数值后通过自动
36、点火装置对LFG进行燃烧处理。4.12 填埋作业工艺流程 4.12.1 填埋作业单元划分为有效地降低渗滤液产量,将填埋场分为两个填埋作业区域,区域之间用分区垃圾坝分隔开来,然后逐区进行分层分单元式填埋作业。根据垃圾处理规模,每日的填埋垃圾量作为一个填埋单元,单元尺寸由每日填埋垃圾量及作业机械转弯半径等相关因素共同确定,同时满足每日覆土要求。 4.12.2 填埋作业操作顺序填埋库区平整时,先进行垃圾坝和环库截洪沟的建设。同时对场底进行平整、夯实、铺设防渗系统。填埋场操作顺序的总体规划为由南向北进行,先填一区,一区填埋到一定高度后进行阶段性封场,再进行二区的填埋作业。填埋过程中依次逐层推进,层层压
37、实。为了保证压实效果,单元层摊铺厚度不超过0.3米,由推土机进行2-3遍的碾压作业。当累积总厚度达4.7米时,上面进行0.3米厚的粘土覆盖,然后进行下一单元的填埋。当区域普遍填高达到同一厚度后,再在此层上进行第二个相同厚度的填埋,依次类推直至完成全部填埋作业。堆填至垃圾坝顶后,垃圾填埋层每升高10米,垃圾坝侧按照1:3收坡,同时设一宽2米的边坡平台,平台上设置导排沟,以便于雨水的排除。平台及下部边坡进行封场处理,平台上部继续进行堆山作业。堆山作业中,为保证边坡稳定,控制边坡比不大于1:3。在填埋场作业过程中,应尽量实现当天填埋,当天覆土,以防止垃圾中轻质物飞散,保持作业面整洁,抑制臭味,防止蚊
38、蝇孳生,减少或阻断雨水渗入、控制有害气体无序外逸。填埋过程中应同步根据需要对填埋区每日进行不同次数的消毒,消毒次数以可以抑制蚊蝇鼠害大量繁衍为基准。其工艺流程如下:4.13 堆体稳定性分析本工程场址位于沟壑区,根据场址地质勘察报告,场区范围内未见不良地质作用。本工程影响堆体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低处30米高的垃圾坝的稳定性;另一个因素是垃圾坝以上堆体的收坡比。本工程通过以下工程措施保证堆体的稳定:(1)本工程垃圾坝施工建设时,坝体底部挖出顶部浮土,坝基须达到地质受力层;(2)垃圾坝以上部分堆体时,按照1:3的边坡比进行收坡处理。按同类工程经验,1:3的边坡比可以保证堆体的稳定。4.14监
39、测井的设计 根据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和场地水文地质条件,以及时反映地下水水质变化为原则,布设地下水监测系统6眼。 本底井,一眼,设在填埋场地下水流向上游30-50m 处; 排水井,一眼,设在填埋场地下水主管出口处; 污染扩散井,两眼,分别设在垂直填埋场地下水走向的两侧各30-50m处。污染监视井,两眼,分别设在填埋场地下水流向下游30、50m 处。 4.15 交通组织 4.15.1进场道路本工程进场道路为现有白鹤镇公路至填埋库区这一段。进场道路宽度8米,全长0.5公里,采用水泥硂路面。 4.15.2作业道路作业道路为车辆进入填埋库区内而设置的道路,随着填埋的进行
40、而不断缩短或加长的临时性道路。需修建进入各分区库区底部作业的作业道路,各道路全长330米。作业道路宽均为6米,采用碎石屑和泥结碎石结构。4.16 封场与利用 4.16.1 封场覆盖封场覆盖作业包括坝顶以上部分堆山作业中的边坡覆盖和最终的场区顶部覆盖。边坡覆盖随着填埋堆高的上升同步进行。 通常的填埋场最终覆盖有粘土覆盖结构、人工材料覆盖结构两种,由于本库区周边优质的粘土很少,设计选用人工材料覆盖结构,基本结构由上至下依次为:植被层:下部为45cm厚自然土,上部为15cm厚营养土,表层植被绿化;膜上保护层(排水层):HF10土工排水网格、200g/m2无纺土工布;防渗层:1mmHDPE膜;膜下保护
41、层:200g/m2无纺土工布、25cm厚粘土;排气层:为35cm厚砂砾石。 4.16.2 封场利用 填埋库区全部封场后,应尽快恢复周围景观,减轻对环境的影响,减少雨水的入渗。封场后填埋堆体在稳定之前,严禁任何方式的土地利用计划。当填埋堆体基本稳定后并经过相关部门的鉴定,封场后的场地可进行绿化。填埋场区及周边严禁进行建筑活动。4.17 防飞散系统为最大限度减少本工程对周边环境的白色污染,防止飞扬垃圾污染周边环境,结合填埋场区分层作业方案,在填埋作业库区四周设置移动式拦飞网。拦飞网采用钢丝网,高5米,沿填埋作业库区周边设置。4.18 机械设备垃圾卫生填埋是专业性很强的作业过程,除采用通用机械完成挖
42、土、填土、铺土、运土、推土、碾压和夯实等一般性土方工程作业外,还需根据垃圾的组成、强度及外形等特性,以及垃圾场处理规模等因素,选用一些专用机械、机具。填埋场生产用机械器具详见下表。填埋机械器具一览表名称数量单位备注压实机1辆履带推土机1辆装载机1辆挖掘机1辆洒水消毒车1辆自卸卡车2辆吸污车1辆小型活动式钢板平台1.0m6.0m0.2m块80移动式尼龙网平台3.0m6.0m块50 4.19 管理中心工程4.19.1管理区填埋场主要辅助生产管理性建筑物设在管理区,管理区设在填埋场东南侧,临近进场道路,处于填埋场夏季主导风向的上风向。管理区设办公、环境监测、值班宿舍、配电房、食堂、浴室、车库等各项设
43、施。 4.19.2计量区为保持管理区的环境卫生,将计量区与管理区分开设置,计量区紧靠进场道路,布置在管理区东北侧。计量区由自动汽车衡及值班控制室组成,采用合建式,由自动汽车衡由电子称,微机、汽车辨识处理系统三大部分组成,能自动辨识汽车的牌号、自重、所属单位,能动态称出汽车重量,通过微机进行数字处理,自动显示汽车毛重、净重等,并将数据分类处理打印出来。其总体框架如下图所示:电子秤部分输出设备输入设备微 机传感器秤 体变送器传感器秤 体辨识器部分微 机部分自动汽车衡性能指标如下:衡体台面尺寸:7.84.2m最大称重量:30T汽车行驶速度:510kmh动态精度:54.19.3 维修区在管理区设置维修
44、区,用于填埋作业机械的维护管理等。 考虑到地下油罐的火灾隐患较大,故本次设计不再考虑设计地下油罐;但为便于场内填埋作业机械的加油,购置1.75吨小型加油罐车一辆,停放在维修区。 4.19.4洗车台根据生产和管理需要,为保护城区及场外道路的卫生,在进场道路的左侧设置洗车台一座。4.20 绿化绿化是美化环境的一个重要手段,绿化有利于保持和改善环境,场区内的绿化主要为场区四周绿化带与管理区内绿地的重点绿化相结合进行。绿化带的布置采用多行、高低结合进行,形成绿色屏障,树种的选择根据当地习惯多选用吸尘、减噪、防毒树种;管理区综合办公楼周围进行重点绿化,采用草皮、花坛、灌木、建筑小品等进行立体布置,创造出赏心悦目、清新怡人的环境。污水区内利用空地种植花草及灌木等,使整个场区的绿化形成立体的防护与美化。厂区外应根据卫生防疫部门要求设置不低于10米宽度绿化防和隔离带。4.21 厂区给排水 4.21.1给水设计给水设计包括:生产、生活给水、消防给水。(1)水源的确定由于垃圾填埋场场址距城镇给水管水源比较远,确定垃圾处理场供水水源为城镇自来水,需铺设供水管道及加压泵站,费用比较高。因此垃圾填埋场水源由自打井解决。供全场生产生活、消防使用。(2)给水系统 生活用水量全场职工按21人计,每人最高日用水量95升。其中:生活用水量35升/日人,时变化系数2.5。淋浴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