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单元分析(共10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4124629 上传时间:2022-05-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单元分析(共10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单元分析(共10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单元分析(共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单元分析(共10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盱眙县维桥中心小学电子备课教案单元要点分析教学内容第一单元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教学目标1、学会用折纸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画出一些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能在方格本上吧简单图形沿水平和竖直方向连续平移两次,把简单图形旋转90度。2、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本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3、在认识对称、平移和旋转的过程中,增强对图形与变换的兴趣,并进一步感受对称美,感受对称、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1、将图形按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到指定位置,并能正确判断平移的距

2、离。2、了解图形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把简单图形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3、通过折纸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会画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教学难点1、能找出轴对称图形,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所有对称轴。2、能在方格本上将图形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3、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本上设计图案。教学课时4课时盱眙县维桥中心小学电子备课教案单元要点分析教学内容第二单元 认识多位数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读、写亿以内的数。2.在练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练习,感受

3、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感。4.认识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学会整亿数的读法和写法。5.掌握亿以上数表示的含义,能正确地读出亿以上的多位数。6.掌握亿以上数的写法,能正确地写出亿以上的多位数。7.掌握整万数和整亿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改写。8.掌握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学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万”或“亿”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教学重点1、认识万级、亿级的数,掌握千亿内的数位顺序表。2、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亿以内的数,以及含有亿级和万级的数。教学难点1、会把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2、

4、知道近似数的含义,并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一个数的尾数求近似数,会用“万”或“亿”作单位求一个大数目的近似数。教学课时9课时盱眙县维桥中心小学电子备课教案单元要点分析教学内容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相应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并感知级的变化规律,从而体会用简便算法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合理性,并能掌握几百乘几、几百乘几十几和几百几十几乘几十的口算方法,进一步理解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的算理。3、在思考、交流和总结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5、掌握一些简单的数量关系,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4、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活动中,进一步体验数学学习的探索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发展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提高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学重点1、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2、掌握积的变化规律,并能正确口算几百乘几、几百乘几十和几百几十乘几十。教学难点1、乘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的简便算法。2、结合具体情境,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计算过程中掌握相乘的顺序,理解方法体验规律。教学课时6课时盱眙县维桥中心小学电子备课教案单元要点分析教学内容第四单元 用计算器计算教学目

6、标1、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一步的四则混合运算,能进行大数目的计算;并借助计算器的使用,探索一些数学趣题。2、在利用计算机探索规律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探索、比较,发现一些数学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有点,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使用计算器在人类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教学重点1、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2、学会用计算器算一步或两步式题,通过大数目的计算探索与发现简单的数学规律。3、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和归纳等数学活动,体会探索数学规律,发现规律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1、能够利用计算器,进行两步混合计算的式题。2、利用计算器,

7、探索发现规律,获得探索数学规律的经验。教学课时4课时盱眙县维桥中心小学电子备课教案单元要点分析教学内容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目标1、在解决和差等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用画示意图的方法整理信息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体会到画图整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策略。2、在解决有关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画直观示意图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能借助所画示意图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1、学会准确合理地运用线段图表示和差等稍复杂实际问题中有

8、关信息。2、学会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图形面积增加或减少的情况,帮助理解题意,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3、学生在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画图整理信息对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对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心理需求。4、在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回顾与总结中,培养学生运用策略的意识,逐步提高学生运用策略的能力。教学难点1、能够利用计算器,进行两步混合计算的式题。2、利用计算器,探索发现规律,获得探索数学规律的经验。教学课时4课时盱眙县维桥中心小学电子备课教案单元要点分析教学内容第六单元 运算律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加法和乘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并会应用这些

9、规律进行了一些简便运算。2、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数的运算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合理灵活地应用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体会它们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3、在探索活动的过程中体会用观察、比较、归纳等方法寻找和发现规律的过程,发展分析、比较、综合和归纳等思维能力。4、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教学重点1、经历探索加法和乘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并会应用这些规律进行了一些简便运算。2、感受到数的运算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10、,解决与运算律有关系的实际应用问题。教学难点1、在认识乘法分配律的基础上熟练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用符号表示运算律。教学课时10课时盱眙县维桥中心小学电子备课教案单元要点分析教学内容第七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目标1、在联系生活和观察、操作、画图和实验等认识中,发现并认识三角形的有关特征,知道什么是三角形的底和高,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以及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知道它们的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或梯形,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认识梯形的高。2、会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三角形、平行四

11、边形和梯形,会测量或画出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高在三角形内),会画平行四边形或梯形的高,能根据三角形和以及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等知识解析简单生活现象或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能判断一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3、在由实物到图形的抽象过程中,以及探索图形特征和相关结论的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锻炼思维能力。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并能和同学合作交流,进一步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点1、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本特征。2、掌握三角形的分类标准和方法,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以及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3、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

12、是180度;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教学难点1、三角形的内角和以及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探索,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或解决简单实际问题。2、在由实物到图形的抽象过程中,探索图形特征。教学课时 12课时盱眙县维桥中心小学电子备课教案单元要点分析教学内容第八单元确定位置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2、经历用数对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到用数对描述方格图上点的位置的抽象过程,逐步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丰富对现实空间和平面图形的认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3、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经验,感受数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拓宽知识视野,激发学习兴趣。教学重点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2、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1、让学生体会数对中两个数顺序不同,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2、体会数对中一个数相同,则表示的位置在同一列或同一行;数对中只有一个数是确定的,只能确定物体或点的位置在某一行或某一列。教学课时4课时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