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认同性与文化心理(共6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4123049 上传时间:2022-05-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的认同性与文化心理(共6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言的认同性与文化心理(共6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言的认同性与文化心理(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的认同性与文化心理(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语言的认同性与文化心理 黄亚平 刘晓宁 摘要 所谓“语言认同”是包含名词性的“身份”与动词性的“认同”的一个概念,其实质是一种人为的文化选择。本文讨论社团语境和个人交际语境中语言身份的认同性问题。社团语境中的语言认同包括主动认同和被动认同,其语言身份的认同度与语言社团的规模成反比;个人交际语境下语言身份的认同随交际话题交集的不断增大而加强,与语言基调的丰富程度呈正态分布;这些现象是语言身份认同与民族文化心理相互作用的结果,语言身份认同不仅是一个心理问题,也是一个文化问题,同时也是文化心理形成的动力之一。英文的“Identity”这个词通常有两个含义:1)指人的“身份”

2、;2)一致。这两种意思都是相对静态的、名词性的概念,是指人通过一定方式获得的生理、社会、心理特征;如果考虑人类获得这一特征的过程,“Identity”这个词其实还有相对动态的动词性的含义,即“认同”。名词性的“身份”或“一致”与动词性的“认同”实际上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前者强调选择的结果,后者强调选择的过程,两者相辅相承,缺一不可。本文所说的“语言认同”实际上同时包含着动态与静态两个方面。但本文论述的重点在其动态方面,故称之为“语言认同”。如果把语言认同看成是受各种各样因素制约的人为选择, 库尔玛斯(Florian Coulmas,2005)认为语言身份的认同并不是自然给与的,而是一种人为选

3、择的结果,这种选择受到了各种各样的个人或集体行为因素的制约。那么,这种选择应该包括主动选择和被动选择两个方面。而且,它的认同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必须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完成。语言认同是一种文化心理的趋同现象,它与文化心理的认同程度成正向关系语言身份的相似度越高,文化心理的认同度也就愈高。当语言成为重现或追溯民族文化最直接的方式时,它就不再单单是一种交际的工具,而变成了文化的象征,具有了文化身份,使用一种语言,就是选择了一种文化,并以这种文化身份存在。这种共同的语言身份特征,将相同文化背景的族群链接在一起,使他们即使处在异地他乡也能得到社会的归属感和心理的慰藉。语言认同的语境可以分为两大类:社

4、团语言环境和个人交际环境。社团语言环境,是指由特定目的及言语特色形成的社会群体环境,包括处在不同语言环境下的某个民族语言环境,和同一语言内部地域方言和行业语言环境。从共性的社会语言交流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的身份。社团语言注重该群体的共性身份,其成员通常会主动的接受这种语言身份,从而与其他成员一起形成文化、心理的共鸣,确立其文化地位。个人交际环境指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共同语交流的环境,个人交际注重语言的殊性身份,从而受到交际话题、言语基调(包括语气、情态、称呼)的影响。接下来我们将语言认同放在这两种语言交际环境中加以考察。一、社团语境下的语言认同我们这里讨论的社团语境(speech community

5、)是指人类语言交际中的一个具体的交际系统,即同一语言系统内的语言社团、方言社团和行业社团。(一)同一语言系统内的语言认同长期在外工作、学习、或生活过的人都有这样一种经历,当他或她在工作、生活中突然间听到熟悉的家乡口音时,会情不自禁的感到欣喜,一种亲切的感受油然而生,这就是一种语言心理的认同。这种心理认同因语境不同而有程度差异:如果生活在远离家乡的地方,相邻言语社团的话音同样能引起共鸣。一个西安人长期生活在说广州话的环境中,即使遇到河南人、甘肃人、新疆人都可能相互称呼老乡,同样,一个福州人如果长期生活在沈阳而又没有满足他或她说母语的愿望,即便是偶然碰到广州人、厦门人也会感到亲切的。当然,如果能有

6、与相同言语社团的人一起叙旧的机会,那他就不会首选与相邻语言社团的人交谈。中国各个高校差不多都有同乡会,同乡会有以省级为单位的,如山东同乡会、河北同乡会、山西同乡会等等;有以县市级为单位的,如烟台同乡会、聊城同乡会、临沂同乡会、曲阜同乡会等等。以什么为单位,不仅取决于会员的数量,而且取决于是否持同样的社团话语。相同言语社团的人总是有说不完的知心话。如果我们把同一个省区或大的行政区(在中国,行政区的划分,尤其是大行政区的划分,往往与话语社团的语言密不可分)的人称作“大同乡”,把小的行政区的人叫做“小同乡”,那么可以看出:在交际过程中,就交际者的心理期待值而言,说相同话语的“小同乡”的语言认同度比说

7、相邻话语“大同乡”的语言认同度要高。也就是说一种语言内部的身份认同是有层级性的,语言身份与言语社团的大小成反向关系:同一语言内部言语社团越小,交际时人的文化心理认同感越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甘伯兹(Gumperz 1966)曾在挪威的一个小镇作过一项调查研究。发现那里的居民使用两种方言:Ranamal 和 Bokmal。前者是地方话,后者是挪威北部的标准语。对外地人来说,单从语言形式上很难区分这两种方言,但是当地人却很容易区分。通过研究和观察,甘伯兹认为当地人能区分这两种方言,与这个小镇的社会结构层次有关。这个小镇存在三种不同的交际网:当地出生的工人以亲属关系的网络连接在一起;从城市移民来的企

8、业主的关系网络遍及挪威;中间层次的商人,处于这两个网络之间。甘伯兹将这些关系网络分为封闭网络和开放的网络两种类型。他认为那里的工人处于封闭网络中,后两处于开放的网络中。参见徐大明、陶红印、谢天蔚 2004 当代社会语言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81,244页。封闭网络与本地话相联系,说本地话含有明显的社会意义,强调本地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体现了本地人与外来人口的语言身份阻隔;开放网络则与标准语有联系,强调地域文化的共同性,体现了本地人与外来人口的语言身份认同。在这个开放的网络中,其语言交际的社区范围大,参与的人数相对较多,而且复杂,这时认同度的形成只能靠共同语(标准语),认同程度相对也低;在这个

9、开放的网络中也存在很多个封闭的网络,这些封闭的网络言语交际社区范围小,人群集中、单一,当处于开放的网络之中时,他们很容易辨认出自己社团的语言风格,并积极融合进去,这时语言身份的认同度就高。上两个例子都是关于方言社团中的语言身份认同,如果我们进入到这个方言体系,或者说一种使用共同语的社团中时,就会发现不同的行业社团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语言身份的认同问题,即行业社团中的语言身份认同。我们都知道文学作品创作中,现实主义流派大多提倡作家深入农村、工厂、基层体验生活,为的是写出地道的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作品,于是出现了许多描写各行各业人群实际生活面貌的文学作品,如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药蛋派”,以孙犁为代表的“

10、白洋淀派”,以刘呐欧为代表的“新感觉派”等等。不但文学作品如此,学术研究也一样,如民俗学、社会学的研究学者,为了深入研究某个行业的生活状况,往往装扮成他们的样子,学着说他们的话,以便取得他们的信任。这种情况都说明,在不同的社会阶层和行业之间存在着特定的为这个行业所认同的语言。行业语言是各个行业的阶层的共同话题,这种语言的认同是社会行业分工、各种行会赖以生存的基石。从甘伯兹和拉波夫开始,人们就意识到这是一种语言社团的社会心理趋同现象。由此可见,在同一种语言内部,言语社团的大小,会直接影响交际时语言身份认同度的高低。言语社团规模越小言语表现形式的相似度和地域的集中程度越高,该言语社团的语言身份认同

11、度也就越高。(二)语言身份的主动认同和被动认同语言身份不仅有保持共同文化纯洁性,凝结族群的功能,也有瓦解、阻隔和抵御异文化,保持该群体文化心理高度认同的作用。这时语言身份的认同就有了主、被动之分,即主动的选择认同一种语言身份和被动的接受一种语言身份。在二语习得中有一种有趣的现象“外国人腔”(foreigner talk),指说本族语的人为了让学第二语言或外语的人听懂自己的说话,自觉或不自觉地改变自己的语言,以适应对方的需要。他们会放慢自己的语速,清楚的发音,简化用词和语法结构(Ellis 1985;Hatch 1983;Larsen-Freeman 1985)在这里自觉或不自觉地改变自己的语言

12、以适应对方的需要,其实是想从交际对方那里得到某种语言上的身份认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语言身份认同。但在后来的研究中发现,这种“外国人腔”的使用和说话人交际的目标有关,如果说本族语的人希望对方听懂他说的话,或者说得到对方的心理认同,那么这就是一种语言身份的主动认同,说本族语的人会积极模仿并运用第二种语言;如果说本族语的人交际的目标是要强调自己与对方的不同,是一种文化语言的代表,那么它就会尽量不用“外国人腔”,而保留自己原来语言的原貌,在这种情况下,第二语言的身份认同就是被动的,而且本族语会对这种语言产生抵制作用。1939年6月,日本“对华中央机关”兴亚院制定了普及日语方策要领,详细规定了在中国占领

13、区普及日语教育的根本方针、要领、组织与事业等。把通过日语教育把握“兴亚”精髓作为“在政治、经济、文化所有领域完成兴亚大业”的“先决的”、“紧急的”、“恒久的”、“必需的”的事业。日本在沦陷区推行的日语教育政策,绝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政策,而是融入了其称霸亚洲的政治企图和构想。驹入武日中战争时期文部省与兴亚院的日语教育政策构想,东京大学教育学部纪要第29卷,1989年,第182页。但汉语的广泛运用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其构建“大东亚共荣圈”的梦想,日语的身份认同在中国是被动的,受到了汉语的抵制。 历史上在不同地区出现的“泛希腊化运动”、“泛日耳曼主义”、“泛斯拉夫主义”、“泛突厥主义”以及近代殖民史上英

14、、法等宗主国对殖民地的语言渗透,等等,从语言身份的角度可以看成是强势文化语言身份对弱小文化语言身份的侵略和同化。实际上,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强势文化的语言和文字经常充当文化侵略急先锋,而弱小文化则常常以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做为抵御外来文化入侵的有力武器。比如中国历史上北魏时期鲜卑族统治北方时期,在其统治区内有民族气节的汉族士大夫则禁止儿女学习鲜卑语,坚持让子女学习正宗的汉语和文字,自觉运用民族语言文字抵御外来文化的入侵。记得我上中学的时候学过一篇课文,是一个叫都德的法国作者,题目叫最后一课,内容讲述的是一个中学法语老师的最后一堂法语课。课文从第一人称的角度讲述了一个对法国语文不感兴趣的小女孩,在她

15、得知这是自己最后一次听本民族的语文课时,而此后则不得不使用德文授课时的心灵感受。当老师讲完课文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师生们长时间沉浸在对自己民族语文的感情里不能自已。这实际上是语言身份认同或自觉运用语言身份认同抵制另一种语言身份的范例。主动认同和被动认同是言语交际中共生共存的两个方面,受交际目的的影响而此消彼长。当交际双方处于平等的交际平面,以最优交际为目的时,本族语言身份的主动认同起主要作用,如:“外国人腔”的出现;当交际双方处于不平等的交际平面,以文化渗透为目的时,本族语言的被动认同起主要作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抵制对方文化侵入的目的,如:日本在华日语政策受阻的情况。二 、个人交际语境中

16、的语言认同个人交际语境是指发生在同一语言社团内的对话环境。这种环境里的语言身份受到双方交际话题和话语基调的影响,从而对交际双方的文化心理认同产生影响。(一)交际话题对语言身份认同的影响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几个人总是喜欢聚在一起高谈阔论。他们不见则罢,只要见面总是谈个尽兴,不欢不散,常常相互引为知己。对这一现象,人们一般解释为意气相投,这固然也不错。但我们以为,这其实是一种语言身份的文化心理认同现象。这些只要见面就有说不完的话的人,如果将他们置于一种不能使用话语交流的情境中,他们不见得能够相互欣赏,也许就不再是知己朋友了。喜欢高谈阔论并在其中享受乐趣的人他们之所以互相欣赏,那是因为

17、他们彼此欣赏并高度认可对方的话语主题,换句话说就是他们有共同的话题。正是由于共同的话题使他们聚集在一起,逐渐形成了同一语言内部的殊性语言群体,并且拥有自己的话语风格。文人雅士喜好典雅,引经据典,老百姓说话喜好直白,喜欢直来直去。文人雅士也好,老百姓也好,他们之所以彼此有话可聊,是因为共同的话题确定了他们所使用的语言身份,而这种身份使他们在心理有了归属感。我们有时会经历这样一些事情:在一片嘈杂的语境中,当有人提到你的名字,或者你熟悉的字词时,你的注意力会立刻被它吸引,进而仔细的聆听别人的谈话。在这一语境里,这个名字,或者那个熟悉的声音,就成了一种话题,吸引你让你在嘈杂的环境中尽快地确立你自己语言

18、的身份,试图找到与你相关的语言群体,并很快地加入到对话之中。可以看出,交际话题在语言身份的确立过程中相当重要,交际话题的交集越多,语言身份的认同度越高;反之,认同度就越低。(二)话语基调对语言身份认同的影响话语基调是功能语言学中的一个概念,它是指在话语分析中,对交际双方语气,情感,和称呼等的研究。话语基调是语言身份的一个显性因子,它与话题共同决定一个人在普通交际过程中的语言身份。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两个熟人因为种种原因很长时间没有互相联系了,突然有一天,其中的一个给对方打电话。打电话的人只说了一个字或者一句话,对方立刻就知道打电话的这个人是谁。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通电话的双方并没有见面

19、,他们的交流只能使用话语,因此不可能有其他因素的干扰。这种原因只能归结于对方的话语基调使其语言身份显现,从而使受者能从心理上立刻认同这种对方的话语。虽然这两个人最近一段时间没有见面,但他们在此前已经有过比较深入的交流,使得他们对对方使用的殊性语言尤其是说话的语音语调相当熟悉,彼此认同。话语基调的丰富程度,直接决定着语言身份认同程度的高低。例如:在舞台表演中,这种对话语基调的把握,能更好的表达情感,激起观众的语言认同感。角色的台词,是揭示人物个性特征的重要手段,也是展现人物内心世界,传达人物思想情感,体现人物行为意志,反映人物的出身、地位、性别、年龄、性格以及习惯等等特征的工具。话语基调的合理把

20、握和运用在语言上更快地激发起观众心理认同,保证剧情的顺利进行。周翰文曾在关于台词处理的几个问题中指出:“确定人物语言的基调,要符合人物的个性,因此要分析、了解人物所具有的个性特征。但不是单纯理性的去分析,作为演员更重要的还必须在自己的想象中听到人物的声音、言谈笑语,看到人物的形象、举止姿态。要用心去感受,使人物形象活跃起来,逐渐使自己产生于人物相融合的情感,这时才能够说出符合或接近特定人物思想情感的台词。”周翰雯 的关于台词处理的几个问题,见徐翔、廖向红、麻国钧 主编论声乐/台词/形体 (中央戏剧学院教师文库),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 如何更好的将台词表达出来,其实就是如何更好的确定人物语

21、言身份,利用话语基调激起演员与观众之间文化心理认同感的一个过程。音色明亮,语言速度节奏明快,底气十足,这些都是青年人的语言身份属性,观众自然认可。“气顺畅,精神爽;气音粗,人恼怒;呼长气,心哀伤;气抖颤,神慌乱;气轻托,深思索”, 其中“气”是话语基调中的一个影响因子,而其表现出来的情感,则反映了语言的身份,是现实生活交际中对语言表达的一种认同。 三、 语言认同与文化心理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语言认同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人的语言的身份一旦确立,其社会角色也就随之而确定。精神分析学家曾经创造性地把“identity”变成一个心理问题(在心理学里被很好地译成“自我认同”),这种关于自我认同

22、的理论相信每个人都有对身份的自觉意识、对人格统一性的追求以及对某种人生或社会理想的趋同。这种趋同心理反映在语言上就是对语言身份的认同,这种认同的不断加强也就是一个民族文化不断强大的过程。在与另一种文化接触的过程中,本族语的身份在与其它语言或方言的区别中不断被加强,通过这些差异建构自己的身份特征,而这些特征就构成了该语言的文化背景。语言的身份成了民族文化心理的一种载体,一种外在的体现。人们在使用这种语言时所体现出来的心理行为风貌,建构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而语言身份的认同其本质上是一种对本族文化或社会历史的趋同心理,因此语言身份的认同是构建民族文化心理的重要手段。然而,一种民族文化心理反过来又会

23、影响该民族对于本族语言身份的认同程度。因为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开放与封闭的一面既接受来自异文化影响,又极力地维护自己文化的独特性,这种文化心理通过各种外部的方式得以实现,如:政治的干预,经济的交流,媒体的宣传等等。当这些外部因素足够强大时,对本民族语言身份的认同程度也会相应的提高。如:普通话的推广会使生活在海外的中国人有一种民族归属感,而普通话的推广本身是一种政府行为;再如,广东话(粤语)和东北话,前者通过强劲的经济交流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上获得了一种方言身份的认同,而后者则通过媒介的传播,不断在中国扩大自己的语言身份的影响。可见民族文化心理的形成不是单一因素激发的过程,而是多种因子共同作用,共

24、同努力的结果,并且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之中,语言身份的认同就是民族文化心理形成的一个影响因子;反过来,民族文化心理也会影响到语言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然也包括语言身份的心理认同。一般来说,人们用文化概念来代表由于各种关系而联系在一起的人们的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作为一个整体,文化是有结构的,或者说是分层次的。所以在大文化背景下就必然会存在小的文化社团。作为一个言语社团,人们通过共同的交际工具语言联系到一起,彼此交流,彼此认同,从而形成一个小的文化圈,并拥有自己独特社团文化身份,并反映到语言上。通过对社团语境下语言身份的认同问题的分析,我们发现语言社团的文化相似度越高,社团内部语言身份的

25、认同度就越高。在个人交际的语言环境中,个人不再单单是一个自然的相对存在,而是一个活动的、开放的文化载体,交际一方的一举一动都反映了其文化背景,而当通过语言的形式将这种文化信息传达给对方,等待对方识别的时候,个人交际的话题以及使用的话语基调就成了识别语言身份的标识。交际对方对该语言身份的识别,也就是对交际方身份的认同,会随着交际话题的增多而提高,随着话语基调的丰富程度而加强。由此可见,语言身份的认同不仅是一个心理问题,也是一个文化问题,同时也是文化心理形成的动力之一。 参考文献1Coulmas, Florian. 2005 Wring, Language and Questions of Ide

26、ntity. From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Writing and Ritual in the Ancient Cultures of Asia and America”, Shanghai.2丁信善,试论拉波夫的社会语言学观及其方法论。外国语,1999(2)。3徐大明,约翰 甘伯兹的学术思想。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4)4. Erik H Erikson. 1968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 Norton.5. Gumperz,J.J and S.C. Levison 1996 Introduction: Linguistic relativity re-examined. In J.J. Gumperz and S.C. Levison(eds.), Rethinking Linguistic Relativ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该文原发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第78-81页,由黄亚平、刘晓宁合作完成。今仍按原文收入文集,仅做了个别之处的改动,特此说明。另,该文又收入新华文摘2009年第3期第165页“论点摘编”。)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