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山早行》导学案(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山早行》导学案(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学习掌握分析意境的基本方法诗歌意境答题的规范性用优美的语言描述本诗歌找出一个字概括本诗感情基调”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采用了和中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意境?商山早行导学案胶州市第一中学 2011年7月23日 08:49 商山早行导学案编制人:吕清森 迟兆波 刘萍 使用时间:2010.12.21教学目标1、品味意象,领会意境,体会情感。2、了解羁旅思乡类诗歌的常见意象和思想感情。3、训练透过意象把握情感能力。一、 导入在广袤无垠、熠熠生辉的中国古典诗词的天空中,羁旅行役诗歌是一个耀眼夺目的星座。“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悲苦之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2、的思归之愁,“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漂泊之愁,“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思亲之愁,这些羁旅愁情的绝唱,纵使穿越千百年的雨雪风霜,仍然响彻在我们的耳畔。今天,我们来学习从晚唐诗灿烂的余辉中走出来的著名诗人温庭筠的一首羁旅诗商山早行,并借此了解羁旅思乡类诗歌的意象和思想感情。二、作者简介在晚唐的诗人中,与李商隐齐名,史称“温李” 。在晚唐的词家中,温庭筠填词最多,占有一定的地位,被誉为“花间派”鼻祖。(1)有才。温庭筠有一外号“温八叉”。相传他才思敏捷,下笔可谓神速。在考试时,押官韵作赋,叉八次手,十六句的八韵贴诗就写完了。在古代,文思敏捷者,有数步成诗的曹植,而像他这样八叉
3、手八韵成者再无第二人了。(2)不幸。虽很有才气,但奇丑,且是个不幸的诗人,属于屡战屡败的考生,从四十岁到五十六岁一直考不了进士,真不知是上帝的公平还是不公平。(3)失败原因。第一是曾卷入政治斗争之中;第二是名声不好,平时不修边幅,随随便便,时常和歌妓们厮混在一起,要不然就和纨绔子弟在一起喝得酩酊大醉,然后借着酒意即兴吹拉弹唱,他极富音乐天分,有孔即吹,有弦即弹,根本用不着什么好琴名笛就能奏出美妙的音乐来。在民间,他的确是个大红人,相当于现在的“超男”;第三,他太狂傲,是个狂人,有点目中无人,得罪了不少权贵,他瞧不起别人,别人也看不惯他。总之,他是一个穷困潦倒,仕途失意的文人。三、写作背景:诗人
4、本来是太原祁人,但由于在长安南郊安了个家,所以在他的一些诗歌里,是把长安南郊说成他的故乡的。唐宣宗大中末年,他离开长安,出外宦游。当他在商洛一带的山区里跋涉的时候,还念念不忘 “故乡”;晚上住在茅店里,也在做着“杜陵梦”。 四、鉴赏诗歌(一)、学生朗读,读懂诗意 清早起马车铃 响声叮当, 出门人想家乡 倍感悲伤。 雄鸡唱茅草店 残月当空, 踏寒霜人脚印 留板桥上。 槲树叶纷纷落 满山满路, 月光下枳树花 映照驿墙。 思故乡我昨夜 梦回杜陵, 春天里凫和雁 布满池塘。(二)、朗读,思考:1、题目中“早行”在诗中如何体现出来的?直接表现:晨起动征铎(清晨起床,车马铃声叮叮当当,旅客套马、驾车活动已
5、暗含其中。)间接表现:鸡声茅店月(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人迹板桥霜(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枳花明驿墙(明反衬天暗,说明“早”)2、本诗描写的景色是哪个季节的?槲叶秋天即枯,经冬不谢,次年春枝抽芽时才纷纷飘落,枳花春季开花,可见是春季。(三)、朗读,整体感知诗人的思想情感。明确:悲故乡思乡。1、作者悲什么?“悲”换成“思”好不好,为什么?他悲生不逢时,仕途多舛,前途未卜,也因思故乡而悲,所以“悲”字所表现的情感超越了“思”。2、“悲故乡”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悲”定下了全诗的基调,“悲”故乡点明了题旨。(四)、这首诗营造了两幅不同的画面,一幅是异乡的画面,一幅是故乡的画面,找出相应的诗句
6、。1、描绘两幅画面的内容。一座茅草店,沐浴在晓月的余辉中,木板桥上,覆盖着早春的寒霜,早已印着行人凌乱的足迹。枯败的檞叶,落满了山间荒径,驿站墙头枳花开放,闪烁着白色的光。唯有报晓的雄鸡啼声高亢,但它们并未给这灰白冷寂的世界带来丝毫生气。春天来了,我的家乡杜陵,一群群凫雁,正欢快地嬉戏在曲折、温暖的池塘里。2、概括两幅画面的意境: 凄清、冷寂;温馨、美好。3、这两幅不同的画面有何关联?这两幅画面虽然意境不同,但是表现的诗人的感情是一致的。表现的手法有异,一个以哀景写哀情,一个以乐景反衬哀情,一实一虚,虚实结合,虚实相生。4、学过的诗文中虚实结合的例子。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账饮无绪
7、,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蔼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四)赏析名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第二联历来脍炙人口,此诗颔联上下句除对仗外,其构成形式还有么特点?与我们学过的哪些诗词句子异曲同工?1、将此联改成“鸡声茅店映残月,人迹板桥落微霜”好不好,为什么?这句诗可分解为代表十种景物的十个名词: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不用动词、形容词,纯用名词组成诗句,不用一二闲字,不标明名词间的关系,使之间的关联有跳跃性,能调动
8、读者的思考,让读者自由组合,获得广阔的想象理解的空间,组成的画面更丰满。这就是古典诗歌的“意象叠加”法。2、意象叠加的实例: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3)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杜甫旅夜抒怀)4)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寄黄几复)3、宋代著名词人梅尧臣对三、四两句高度赞赏,说它是最好的诗,“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你能体会出其“难写之景”和“不尽之意”吗?清晨天气阴凉,道路辛苦难走等;游子的羁旅愁思。五、总结:这首诗选取了一些富有意味的典型意象,运用意象叠加、相互映衬、虚
9、实相生、情景交融、首尾呼应等手法,表现了作者旅途中的孤独寂寞,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仕途失意的落寞情怀。六、课外延伸羁旅诗通常表现客居他乡的艰难,漂泊无定的辛苦,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期盼与向往。这些感情是人类亘古相通的,容易引起共鸣,所以羁旅诗大多浅显易懂,符合考试说明上“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的要求,因此备受命题人的青睐。了解羁旅诗的常见特点。1、意象:驿道、征铎、马、船(舟)、杜鹃、鸿雁、月、客、浮萍、飞蓬等2、情感:旅途艰辛、漂泊无依、 归期遥遥 、孤独彷徨、思乡思亲、 怀才不遇 、幽怨愤慨等3、思乡缘由:战乱频仍,背井离乡;山长水阔,有家难回;久戍边关,遥无归期;宦游在
10、外,身不由己4、常用手法:借景抒情、虚实结合、渲染烘托,还有两种特殊的表现手法:乐景反衬哀情。 侧面落笔(想象)。不说自己,却说家人想自己,令人倍觉凄凉。七、 课堂练习(二)、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1)、写景有“虚景”和“实景”之分,请具体说说这首诗写了哪些虚景和实景。(2)、整首诗表现出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实景:白雪、牧马、明月、羌笛、戍楼;虚景:梅花、关山。 (2)此诗写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想到梅花之落,表现出了他们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3)作者在旅途的奔波中他想起
11、了昨夜在梦中出现的故乡景象 “凫雁满回塘”。“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怎样的意境?联系首联解说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明确:“凫雁满回塘”描写了一幅故乡杜陵春天的画面:春天来了,回塘水暖,凫雁在明净的池塘嬉戏,自得其乐。表现了春回故乡、野鸭满塘的温暖意境。以乐景衬悲情,通过这个温暖的乡梦反衬了漂泊在外的作者对家乡杜陵深切的思念。4、品味佳句:(自由鉴赏)问:第二联历来脍炙人口,此诗颔联上下句除对仗外,其构成形式还有么特点?与我们学过的哪些诗词句子异曲同工?这两句诗可分解为代表十种景物的十个名词,虽然在诗句里,“鸡声”、“茅店”、“人迹”、“板桥”都结合为“定语加中心词”的“偏正词组”,但由于作定语的都是
12、名词,所以仍然保留了名词的具体感。这两句纯用名词组成的诗句,写早行情景宛然在目,确实称得上“意象具足”的佳句。与此类似的意象叠加的诗句还有:杨柳岸晓风残月/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细草微风岸,桅樯独夜舟5、小结:(对照板书)这首诗选取了一些富有意味的典型意象,运用意象叠加、相互映衬、虚实相生、情景交融、首尾呼应等手法,表现了作者旅途中的孤独寂寞,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三、羁旅思乡诗回顾1、特征(意象):驿道、征铎、马、船(舟)、杜鹃、鸿雁、月、客、浮萍、飞蓬等。 2、表达情感:旅途艰辛 漂泊无依 浪迹天涯 归期遥遥 孤独彷徨 思乡思亲3、鉴赏要点(1)初读全诗,
13、整体感知,确定题材(2)抓关键句,挖掘字词,初悟情感(3)抓住意象,领会意境 ,再悟情感 教学目标: 1.品味意象,领会意境 2.学习虚实相生等表现手法 课时安排:一教时 授课过程: 一.作者与背景 温庭筠(约812-870年),本名歧,字飞卿,唐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世居太原,是晚唐著名的诗人、词家。在晚唐的诗人中,温庭筠声名鹊起,与李商隐齐名,史称“温李” ,都是唯美诗风的代表作家。在晚唐的词家中,温庭筠填词最多,和著名的韦庄齐名 ,人称“温韦”。他的词,在构思的精巧,语言的含蓄,声律的和谐等方面,都有自己艺术风格上的特点,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在词在发展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有着突出的贡献,
14、被誉为“花间派”鼻祖。 诗人本来是太原祁人,但由于在长安南郊安了个家,所以在他的一些诗歌里,是把长安南郊说成他的故乡的。唐宣宗大中末年,他离开长安,出外宦游。当他在商洛一带的山区里跋涉的时候,还念念不忘 “故乡”;晚上住在茅店里,也在做着“杜陵梦”。 三.品味意象,领会意境 1.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分析”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前两句诗可分解为代表十种景物的十个名词: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叠加各组典型意象,组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 李东阳在怀麓堂诗话中分析说:“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人但知其能道羁愁野况于言意之表,不
15、知二句中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出紧关物色字样,而音韵铿锵,意象具足。” 2.意象的叠加是指把几组意象串联起来,运用联想和想象,组成了一幅充满意味的画面,以此表现作者的情感。 古诗词中的意象叠加实例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骏马西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 3.分析:”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请谈谈对句“枳花明驿墙”中“枳花”、“驿墙”两个意象之间的关系。 它们之间相互映衬,以表现天色微明,突出一个“早”字。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四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用一些词语概括。诗人在此流露了怎样的情感? 梅尧臣曾经对欧阳修说:最好的诗,应该“状难写之景如
16、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4.作者在旅途的奔波中想起了什么?这里运用了什么手法? 他想起了昨夜在梦中出现的故乡景象 “凫雁满回塘”。这里运用了虚实相生的手法。 虚实相生指由眼前所见到心中所想,进而把眼前的实象与心中的虚象有机聚合在一起的一种表现手法。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有时能形成渲染烘托的作用,从而突出诗歌的中心。 古诗词中虚实相生的实例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账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蔼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5.这首诗还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情景交融 首尾呼应 四.总 结 这首诗选取了一些富有意味的典型意象,运用意象叠加、相互映衬、虚实相生、情景交融、首尾呼应等手法,表现了作者旅途中的孤独寂寞,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仕途失意的落寞情怀。 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