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共4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经济学(共42页).doc(3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章 导 论一、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区域经济学是以一定的地域空间为依托,研究其经济增长和发展一般规律、空间组织结构、区际关系、区域经济政策的综合性应用经济科学. 对象:区域经济的经济增长和发展。属中观经济范畴。1、区域性 2、综合性 3、应用性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第一,要对在现实的区域经济运行中可能产生的重大问题给予理论上的解释。 第二,要为现实区域经济运行中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和方法。区域经济学是一门边缘科学区域经济学是地理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产物,它是研究各种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第一、 研究区域经济学需要熟悉其他相关的经济学知识,研究它
2、们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作用方式和作用特征。第二、 区域经济学是以一定的地理空间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区域经济学必须要熟悉经济地理学。二、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区域经济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揭示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分析区域经济的运行轨迹、产生的主要问题及其历史根源,针对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1、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主要研究区域经济发展所依托的资源环境的主要内容和评价方法,研究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路径和方法,介绍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实现路径。3、 区际关系:主要研究区域贸易利益的形成及实现路径,以及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理论和主要内
3、容。3、 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研究区域的形成、演变及其合理化;研究区域产业布局;研究城乡结构和区域城市体系的建设问题;研究宏观空间结构,包括区域重心的推移、区域核心外围关系的变化以及经济区划问题。4、区域经济政策与管理 主要从宏观政策与管理的角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的制定,以及如何规范地方政府职能,制定区域经济政策来指导、监督区域经济战略目标的实现;研究一个地区如何改善投资环境,塑造地区形象,并以此提升所在地区的区域竞争力。第二章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第一节 区位、区位因子 区位理论是微观经济理论,它要解决的主要是厂商如何进行布局才能成本最低或利润最大的问题。区位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的理
4、论基础,它的许多理论和方法都成为区域经济学理论的组成部分一、区位(location)区位:活动主体所占据的空间位置或场所。经济区位: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时,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所选择的具有特定条件的有限的空间范围。经济区位空间形式: 点区位: 以地理坐标描述 线区位:以走向和长度描述几点理解: 1、区位具有特定的约束条件和不同的经济利益 2、区位强调由空间位置所标识的经济利益差别 3、区位主体是区位选择主体 4、区域经济可视为由若干区位组成的综合体二、区位因子(location factor)区位因子(区位因素) :“作为区位的经济原因运作的力”(韦伯)一般区位因子:共同因子。 特殊区位因子:对
5、特定产业发生影响的因素区域性因子:严格限定并促使某类产业向特定的地点布局的因素集聚区位因子:导致某类产业向一点或若干点集中的因素 分散区位因子:影响区位选择的区位因素类型:1、区内投入要素: 区位间不可移动的投入要素或区外不可获取的投入要素。(自然环境、基础设施、制度环境、人文环境、服务) 2、区内需求要素: 区位间不可转移的区域内特有需求3、可移动的投入要素: 区位间可转移的要素(包含运输成本) 4、可转移的产出要素第二节 区域、区域空间结构一、区域:通常是指特定的地理空间或第一范围,可以泛指大到整个地球,小到县、乡、村。 区域是按一定标准划分的、连续的有限的空间范围,是具有自然、经济、或社
6、会特征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同质的地域单位.(一)地理学家对区域的认识: 地球表面的按自然地理特征划分和相互关系的地域单元1、地理学把地球空间按照其相互关系进行分类,或者是区分 为了便于考察,地理学把地球空间按照其相互关系进行分类,并用一定的事先设定的法则,将其划分为各种区域,诸如海洋区、陆地区、高原区、平原区、丘陵区等等。2、区域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由于每一类区域不同的特征以及温度、降雨和生物物种分布等的巨大差异,使区域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多样化。3、区域的界限实际上都是人为划分地理上的区域和区域之间通常并不是明显接替的,而是存在一个相当范围的过渡地带。所以,地理学家从一开始就认为区域之间的过
7、渡不是跳跃的,而是渐进的、互相衔接的。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所谓区域的界限,实际上都是人为划分的,且是为了某种区别的目的而划分的。也就是说,人们找到一个表面的、突出的、标志性的景观,可能是山脉,也可能是河流,确定为标志,或者是界限,将两边的区域分开。(二) 经济地理学对区域的认识 经济地理学对区域的认识,按照德国著名地理学家赫特纳的观点,无非是在自然地理的基础上加上人类和经济的因素。把一个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类所从事的经济活动结合起来,是经济地理学对区域进行研究的主要特点。经济的区域和自然的区域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能够完全重合,这就增加了区域研究的难度,1、经济要素加入到区域研究当中,使区域的内容更加丰
8、富,但同时区域的界限也更加不容易划分 2、经济因素的变化很快,所以经济的区域也处在一种变化的过程当中,使我们很难完全依照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去研究经济区域(三)政治学家对区域的认识:国家行政管理系统 若干个政治经济有普遍联系的国家和地区(四)区域的含义1、区域是一个实体概念,具有空间范围、形态和结构特征。2、区域的内聚力、结构、功能、规模和边界是区域的五个基本要素3、区域具有客观性和动态性 4、区域具有一定的等级体系二、经济区域佩鲁:经济空间:理论和应用(1950):把经济空间定义为经济变量的结构关系,分为三类: 统计学上同一或均质的经济空间 作为势力场的空间 计划经济空间或政策运用的经济空间法
9、国著名经济学家布德维尔: 均质区域:区内各变量一致性最大,区际分异最大极化区域:由若干异质部分构成的,在功能上联系紧密的区域计划区域:实际存在的管理区域,是为一定的管理目的而创造的,是政府计划、政策的实施地区 经济区域:人类经济活动所造就的,围绕经济中心而 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的不可分割的社会经济综合体 第一、经济要素加入到区域研究当中,使区域的内容更加丰富,但同时区域的界限也更加不容易划分 第二、经济因素的变化很快,所以经济的区域也处在一种变化的过程当中,使我们很难完全依照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去研究经济区域。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区域主要包括三大类:全国国土;一国范围内特定的区域;跨国界
10、的特定区域。 特征:(1) 地域性或空间性。是区别于其他经济学科的根本点。指地域空间,整体中的一个部分。这个地域空间 是经济活动的载体,是自然的、社会的、历史的、经济、文化的等因素形成的有机综合体,因而具有系统、综合性、层次、实体性等特征。(2)独立性或疆域性各区域相对独立。不仅区域内各利益主体有独立性,且每个区域的功能差异、界面划分也是独立的。虽然区域的范围可大可小,不是指行政区域也不是自然地理单元,而是按经济活动内在联系形成的经济区域。因而同行政区比,有相对独立性,它可以跨行政区,跨国,因而通常设有必要的协调机构,但从实用上考虑,一般把区域限定在一个主权国家疆域内。(3)开放性 区域不是封
11、闭的,是开放的。开放中竞争中才能确定其比较成本优势和经济特色。 从事任何特定区域发展的研究都必须考虑到该区域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考虑到该区域发展与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以全国的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以及壮大国民经济整体实力为基本出发点和目标。(4)完整性区域在经济上尽可能是一个完整的地区,能独立生存和发展,有较完整的经济结构,有组织协调内部和区域经济联系的能力。 胡佛:“每一个标准的地区必须包括至少有一个中心城市构成的核心。”根据核心外围理论或极化空间理论或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只要存在调节和协调一定范围内经济活动的核心,则在理论上可以构成某种区域。三、类型区与系统区1、类型区:是
12、依据区域的相同性或相异性的关系来划分的,即区内的相同性和区际的相异性来划分的。 类型区在区域研究中之所以显得重要,关键在于它所表现出来的是一个区域在自然景观和经济景观的类型差异性。 差异研究是区域研究的生命,有差异才有类型。但是,我们必须防止一种倾向:由于经济发展使得经济性的标识日趋重要,因而人们常常忘记了还有自然的存在,或者把自然当作了经济的附属物。2、系统区:是区域之间位置关系和相互作用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 系统区的划分是将位置相连的区域放在一起,并不强求自然和经济的统一性,而仅仅是去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例如,如果我们把一条河流的整个流域作为一个系统区,那么河流的上游、中游和下游之间
13、的所有自然和经济特征可能都是迥异的,但所在位置上的相连,使我们完全有必要把它们看做是一个整体来研究。 先研究整体的特征,再研究各部分的特征3、均质区:以某一或某些重要因素为依据,按其特征相似性而界定的区域。重要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消费类型、劳动力就业、自然资源结构与分布等。以及一致的社会态度、相似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等4、极化区(结节区):通常由一个核心区和与其互补的外围地区组成,具有明显的梯度变化,功能上关系密切。结 点 -经济中心。起主导和支配作用。 外围地区-通过网络和经济联系与结点构成一个整体5、规划区(计划区)政府按照政策目标而界定的经济区域。即政府实施经济决策的地区,
14、具有明确的边界。如:行政经济区、经济特区等四、区域空间结构:是指生产力诸要素及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空间中的相对位置、分布、组合和相互关系1、点:区域经济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点状分布状态。一般指集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人口于一地的城镇2、线:区域的某些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所呈现的线状分布状态。一般指交通线连接的城镇带3、网络:由相关的点和线联结而成的,使区域经济发展中形成完整的人力流、商品流、信息流、资本流4、域面:区域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呈现出的面状分布状态区域空间结构的含义:1、区域空间结构反映区域经济客体在空间中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2、区域空间结构反映区域经济客体空间分布状态和集聚程度第三节
15、区域经济与区域开发一、区域经济(一)概念:以不同等级的地域单元为基础而形成的,具有区域特殊性的国民经济。(二)区域经济的特点1、地域性-因地制宜、合理分工、发挥优势、各具特色2、中观性-承上启下、区际联系、非均衡性 3、相对开放性(三)区域经济的形成基础1、资源禀赋差异: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等要素分布的不均衡性及不完全流动性2、空间上的集聚经济:集聚经济的客观存在使要素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具有不完全可分性3、转移成本 :包括运输成本、时间成本、信息成本、心理成本。二、区域开发(一)概念:开发的原意是指通过垦殖、开采等方法来充分利用荒地和自然资源,因此人们通常理解的开发是自然资源的开发。随着社会
16、经济的发展,可以利用的资源已经远远超出自然资源的范围,经济资源、社会资源以及技术、文化等等资源,都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后者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也越来越大。因此,现在指的资源开发意思是对各项资源的综合开发。区域开发:是指一定的开发主体对特定区域的自然、经济、技术、文化、社会等各种资源进行综合利用,求得最大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区域开发是一个过程,是人们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的行为。(二)区域开发的内涵1、区域开发有明确的开发主体:开发主体一般是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2、区域开发有具体的开发对象和内容:区域开发是对未被利用的、或未被充分有效利用的资源进
17、行开发利用3、区域开发具有时效性 4、区域开发活动在在特定的政策空间进行第三章 西方主要区位理论第一节 农业区位论一、农业区位论的提出: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英法等国已成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而德国仍是一个封建割据的农奴制国家,农业占主要地位,农业开始向大型化、商业化过渡。这种突然的转变迫切地需要理论界回答一些问题。Thunen,1826,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 背景:在企业型农业建立的时代(农业企业家和农业劳动者),探索合理农业的生产方式。 二、农业区位论假设条件(1)假定世界上存在着一个孤立于世界之外,四周为荒地的孤立国,其中心有一个大城市,这个城市是惟一的,必须供应全境一
18、切工业产品,而城市的食品供应则完全依赖四周的土地;(2)假设孤立国内各地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完全相同;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 (3)假设孤立国内各地交通条件完全一致,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与运河,惟一的交通工具是马车,运费同运输距离成正比;(4)人工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食物供给则仅来源于周围平原;(5)农业生产以取得最大现金收益为目的,农产品价格、劳动者工资和利息固定不变。(6)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三、农业区位论主要内容 从这些假定出发,杜能认为在什么地方种植何种作物最有利完全取决于利润(P),而利润是由农业生产成本(E)、农产品的市场价格(V)与运费(T)这三个
19、因素决定的。数学表达式为:P=V(E+T)利用上式杜能计算出了各种农作物合理的种植界限,设计了孤立国6层农业圈。杜能圈:为求地租收入极大化,农场经营随着与城市距离远近成同心圆式的空间配置第一圈:自由式农业 第二圈:林业 第三圈:轮作(不休耕)第四圈:谷、草、休耕轮作 第五圈:三圃式(距城市最远、最粗放)第六圈:畜牧(距城市51-80公里处,此圈之外,地租为零)杜能认为,城市周围的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呈同心圆圈层结构(后称杜能圈)。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这样的同心圆结构。第一圈自由式农业圈。为最近的城市农业地带,主要生产易腐难运的产品
20、,如蔬菜、鲜奶。由于运输工具为马车,速度慢,且又缺乏冷藏技术,因此需要新鲜时消费的蔬菜,不便运输的果品(如草莓等),以及易腐产品(如鲜奶等)等就在距城市最近处生产,形成自由式农业圈。本圈大小由城市人口规模所决定的消费量大小而决定。 第二圈林业圈。供给城市用的薪材、建筑用材、木炭等,由于重量和体积均较大,从经济角度必需在城市近处(第二圈)种植。第三圈轮作式农业圈。没有休闲地,在所有耕地上种植农作物,以谷物(麦类)和饲料作物(马铃薯、豌豆等)的轮作为主要特色。杜能提出每一块地的六区轮作,第一区为马铃薯,第二区为大麦,第三区为苜蓿,第四区为黑麦,第五区为碗豆,第六区为黑麦。其中耕地的50种植谷物。第
21、四圈谷草式农业圈。为谷物(麦类)、牧草、休耕轮作地带。杜能提出每一块地的七区轮作。同第三圈不同的是总有一区为休闲地,七区轮作为第一区黑麦,第二区大麦,第三区燕麦,第四区、五区、六区为牧草,而第七区为荒芜休闲地。全耕地的43为谷物种植面积。第五圈三圃式农业圈。此圈是距城市最远的谷作农业圈,也是最粗放的谷作农业圈。三圃式农业将农家近处的每一块地分为三区,第一区黑麦,第二区大麦,第三区休闲,三区轮作,即为三圃式轮作制度。远离农家的地方则作为永久牧场。本农业圈内全部耕地中仅有24为谷物种植面积。第六圈畜牧业圈。此圈是杜能圈的最外圈,生产谷麦作物仅用于自给,而生产牧草用于养畜,以畜产品如黄油、奶酪等供应
22、城市市场。据杜能计算本圈层位于距城市5180km处。此圈之外,地租为零,则为无人利用的荒地。 发展和应用:城市蔓延下的农业土地利用模式逆杜能圈(Sinclair,1967)离城市越近,投机预期导致对农地的投入少;远离城市的农地,集约度高。第二节 工业区位论一、工业区位论的提出及假定条件韦伯1909年发表的工业区位理论:区位的纯粹理论,提出了工业区位论的最基本理论。以后他又于1914年发表工业区位理论:区位的一般理论及资本主义的理论,对工业区位问题和资本主义国家人口集聚进行了综合分析。 韦伯在研究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建立了工业区位论,韦伯理论的基本框架是: 研究运费对工业布局的影响-研究劳动费-聚集
23、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四个假定条件:原材料供给的地理分布是既定的;产品的消费地和规模是既定的;劳动力存在于多数的已知地点,且不能移动;劳动力成本是固定的,劳动力可无限供给。工业区位论的主要内容: 韦伯理论的中心思想,就是区位因子决定生产场所,将企业吸引到生产费用最小、节约费用最大的地点。区位因子韦伯将区位因子分成适用于所有工业部门的一般区位因子和只适用于某些特定工业的特殊区位因子,如湿度对纺织工业、易腐性对食品工业。经过反复推导,确定3个一般区位因子:运费、劳动费、集聚和分散。韦伯认为具备某个有利区位因素的地点,对产业布局的区位有一种吸引力,其引力的大小与该点区位因素的强度有关,而产业的最优区
24、位应在各点区位因素引力的合力方向上(或引力最大的方向上),这称为产业布局指向。如O点。韦伯根据布局指向性将产业分为运输指向型、劳动力指向型、资本指向型、技术指向型、电力指向型、水源指向型等类型。 确定产业布局的3个阶段:第1阶段,假定工业生产引向最有利的运费地点,就是由运费的第一个地方区位因子勾划出各地区基础工业的区位网络(基本格局)。第2阶段,第二地方区位因子劳动费对这一网络首先产生修改作用,使工业有可能由运费最低点引向劳动费最低点。第3阶段,单一的力(凝集力或分散力)形成的集聚或分散因子修改基本网络,有可能使工业从运费最低点趋向集中(分散)于其他地点。产业布局须考虑的5个因素原材料、燃料、
25、动力、水电、土地等条件能否满足布局要求;劳动力的供给及质量;运费的高低;市场的大小;产业聚集是否有利于协作,又不过度集中。运输指向韦伯认为:在原材料产地和消费地已定的条件下,运输成本是对工业区位产生影响的区位因子。运输成本的确定主要取决于两点:重量和距离。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发生两次运输:原材料到工厂、产品由工厂到消费地“最小运费原理”:符合最小运费原理的产业称运输指向产业。M1和M2代表两个原料供应地,C代表市场。工厂要生产1吨产品,需用M1地的原料3/4吨,需用M2地的原料1/2吨。那么,在区位三角形内寻找一点P,使它到C(市场)、M1、M2三点的距离与运量的乘积之和为最小。这样,P点就是工
26、厂理想的区位。 劳动力指向劳动力指向主要考虑的是劳动力在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即:单位产品的工资或薪金。产品成本中占比重最大的是劳动力费用的产业,称为劳动力指向产业。劳动费存在的区域差异时,会对工业布局产生影响。韦伯提出了劳动力成本指数和劳动力系数的概念劳动力成本指数(也称劳动费指数):该指数越大,反映单位重量的制成品,劳动力成本所占比重越大。 劳动力系数=劳动费指数 / 单位产品所需的总运量劳动力系数:该系数越大,产品中含有劳动力成本就越高,从而节约劳动力成本,可能使该产品生产区位偏离最小运费区位。该系数越小表明运费在生产成本中所占比重较高,从而使该产品生产区位趋向于最小运费区位。集聚与分散指向
27、集聚是生产集中在某地域而使生产或销售成本降低的区位因子。分散是集聚的反作用力,是通过对集聚的消减而产生生产成本或销售成本的降低。集聚因子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规模经济;二是外部经济。集聚的两种类型:一是纯粹集聚:由技术性和经济性的集聚利益产生的集聚,也称为技术性集聚;二是偶然性集聚:主要是指运费指向和劳动力指向产生的集聚。制造系数(加工系数):即单位区位重量的加工价值。该系数越大的产业集聚的可能性就越大。二维坐标中的区位三角形和区位多边形力学的“范力农构架”(Varignnon Frame)第三节 市场区位论一、市场区位论的假设条件:(1)在均质平原上,沿任何方向的运输条件都相同,进行生产
28、的必要原材料充足,且均等分布(2)在平原中均等分布着人口 ,最初他们的生产是自给自足,且消费者的行为也是相同的(3)在整个平原的范围内,所住农民的技术知识是相同的,且所有人都有得到生产机会的可能(4)除经济方面的作用外的其他因素,均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廖什的市场区位论 Losch, 1940, 经济空间秩序区位为需求即服务顾客的市场-所决定区位空间达到均衡时,最佳的空间模型是正六边形-六边形具有最接近园的优点,也具有比其他多边形运送距离最短的特点。所以,需求可达极大化。市场区位与需求圆锥体:最大区位的空间均衡形成过程(如图)二、市场区位论的主要内容在利润最大化的前提下,区位的均衡取决于两个基本因
29、素:一是个别经济体的利润最大化。即个别的生产者选择最佳的位置。二是独立经济体数量的最大化。即将整个空间由尽可能多的经济体充分利用。区位均衡实现的条件:一是个别经济体的区位尽可能是有利的;二是经济单位数尽可能最大;三是所的经济活动都不能获得超额利润;四是购买圈、生产圈和销售圈尽可能的小;五是经济圈的边界同属于相邻的两个区位,因此没有差别。 第四节 经济活动区位论一、经济活动区位论及设定条件三点假定:生产者和消费者是完全竞争的;生产要素的机动性是完全的;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是区位选址的决定因素。胡佛认为在成本相同的情况下,运输距离、方向、运输量和其它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都会运费产生直接影响,由此使产业
30、区位发生变化。 Hoover的区位理论 :1948经济活动的区位运费结构:把运费分成场站作业费用(包括装卸,仓库,码头,管理经营机构和保养)和线路运输费用(线路维修,管理,运输工具磨损,动力消耗,保险和工人工资等)。由于场站费用的存在,运输距离与运输费用见的变化就不是简单的等比例关系。边际运费可能随距离增加而递减。而且,经济活动选择要尽量在各大中转场站布局,减少货物的中转次数。 运输方式不同,单位重量的货物每单位距离的运费不同:水运、铁路、公路、空运二、经济活动区位论的主要内容1. 运输结构与运费运费分为场站作业费(包括装卸、仓储费用,场站经营机构管理费用、保养费用);线路运输费(包括线路维修
31、、管理费用,运输工具与动力消耗、保险和工资等)。产业在选址时,应尽量靠近大中型场站,减少中转次数,降低运费。2. 运输方式与运费公路适合于短途货物运输,水运有利于远距离的货物运输,而铁路适宜于中长途运输。第四章 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理论第一节 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认识一、区域经济增长释义 区域经济增长是指区域所生产的物质产品与劳务的数量,在一段较长时期内的增长。 区域经济增长主要是通过该区域经济总产出来衡量的。一般是通过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民收入(N工)等量值表达。在多数情况下,按一定时期内某区域实际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来衡量区域经济增长。如果以
32、t表示报告期年份,b表示基期年份,n表示这段时问内的年数,r表示所要确定的年平均变化率,其计算公式即为 GNPt =GNPb(1十r) n二、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丹尼森把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分为:1.就业人数及其年龄性别构成;包括非全日工作的人在内的工时数;2.就业人员的教育年限;3.资本(包括土地)存量的大小;4.资源配置的改善,即低效率使用的劳动力比重的减少;5.规模经济实现的程度;6.知识(包括技术与管理的知识)的进步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 其中,前三项为劳动投入量,第四项为资本投入量,后三项是单位投入量的产出率,即生产率。影响经济长期增长的主要因素1.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战略对长期经济增
33、长的影响:合理的、积极的、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对长期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然而,不切实际的、盲目的发展战略无疑不利于长期增长。2.制度创新对长期增长的影响:新制度经济学的“四大支柱”:制度与经济发展和长期增长的关系、制度的起源、制度变迁与创新、国家制度供给有效率的制度促进经济长期增长和发展,无效率的制度会抑制甚至阻碍经济增长和发展。3.资源约束对长期增长的影响:在世界范围内自然资源要素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稀缺对象。今天的石油开采不是被人们的开采技术所制约,而是被地下石油储量的不足所限制,油价上涨不断创历史新高已不再令人惊奇,捕鱼量、木材砍伐量也一样。今后的长期增长,将被能源短缺、土地中可耕地
34、面积不足、水资源的减少而限制。4.创新对长期增长的影响:早在1912年,熊彼特在其名著经济发展理论认为,经济发展本质上是他称之为“创造性破坏”的一个不连续创新过程。创新既可以在实体部门发生也可以在金融部门发生,这两个部门的相互作用为经济的动态发展提供了推动力。5.人口及其结构变动对长期增长的影响:人口数量、年龄结构、生育理念。人口年龄结构 :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区各年龄组人口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又称人口年龄构成。通常用百分比来表示。人口红利: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生育率迅速下降,对儿童与老年抚养赡养负担均相对较轻,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上升,从而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
35、对比较丰富,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形成了一个“中间大,两头小”的“黄金比例”。社会负担相对较轻,劳动力储蓄增加,从而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好处。某个国家如果正处在劳动年龄人口最充分的阶段,经济增长就会获得格外的供给源泉,这就是人口红利。 6.短期冲击对长期增长的影响:最近二三十年来,出现了经济发展过程的一个新现象,那就是一些原本经济发展业绩良好的国家,其经济高速增长的进程受到短期性的冲击而突然中断,并陷入长期的停滞或缓慢增长。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短期冲击案例有:30年代的“大萧条”,70年代的石油危机,80年代末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80年代以来的拉美债务危机和金融危机,1997年爆
36、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90年代初俄罗斯等国家的“休克疗法”、现阶段的美国次贷危机等三、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 (一)区域经济增长的源泉:传统的经济理论把区域经济增长的源泉归结为劳动供给增长率、资本存量增长率、技术进步速率三个方面。而现代经济学家们在传统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则更多地强调了知识、人力资本因素的重要性,并作为增长的重要源泉被纳入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形成内生技术进步和规模收益递增的新增长理论模等。制度经济学家们则认为经济增长不仅是技术变迁的结果,也是制度变迁的结果,技术变迁与制度变迁是社会与经济演进的基本核心,只有研究制度安排,才能说明驱动经济持续增长的激励机制。(二)区域经济增长机制1.区
37、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 区域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是区域经济利益。要实现区域经济增长就必须建立以经济利益为动源和首要目标的区域经济增长机制。在一个经济社会中,一切经济活动都表现为经济主体对自身经济利益的追求。从空问结构或区域经济的角度看,各个地区都是相对独立而有理性的经济主体,都要追求本区经济量的最大产出和经济福利的最大提升,形成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2.经济增长的区际传送机制 在开放经济系统中,区际间的传递机制是区域经济增长动力机制的外在化和在区域间的运作,也就是经济增长要素(资源、商品、资金、技术、信息、体制等)、经济结构、运行机制在区际之间的运行、调整及其相互作用的过程。3.区域经济增长的协调机
38、制 区域经济增长中的区际传递规律表明,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因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而导致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扩大。但过大的差距又会引发社会诸多矛盾,因而要求政府给予一定的干预和调节,将经济增长的差异和地区差距的扩大控制在一个社会所能容忍和可接受的限度之内。这就有必要建立一个科学、完整、有效运行的区域经济增长的协调机制。区域经济增长的协调机制从空间结构的角度看,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区域经济系统内的协调机制:最根本的问题是要解决经济增长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人口发展之问的关系,实现并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快速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建立合理的社会分工与企业内部的
39、分工体系。二是区际之间的协调机制:要在区际之间建立起一个相互补充、相互推动,既有竞争,又有合作,能够获得双赢或多赢的协调机制。4.区域的创新机制: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是落后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第二节 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一、区域经济均衡增长理论区域经济均衡增长的涵义:主张产业均衡化和空间的均衡化。认为随着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将趋于收敛(平衡),因此主张在区域内均衡布局生产力,空间上均衡投资,各产业均衡发展,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增长。 (一)罗森斯坦罗丹大推进理论 著名发展经济学家保罗罗森斯坦罗丹(P.N.Posenstein-Rod
40、an,1943)是该理论的倡导者和集大成者。 主张发展中国家在投资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持续作用于众多产业,从而突破其发展瓶颈,推进经济全面高速增长。大推进理论的论据和理论基础建立在生产函数、需求、储蓄供给的三个“不可分性”上面。1.社会基础设施或社会分摊资本的不可分性。基础设施的投资只能以大量的、全面的、连续的方式进行,否则就不会达到最适规模,也就不能充分利用规模经济来降低经济成本。2.需求的不可分性。产业或部门间由供给与需求关系形成一个整体。只对单一产业和部门投资就会因缺乏需求而难以维持,因此必须广泛的、大规模的对多部门、多产业进行投资。3.储蓄的不分性。投资的来源主要是储蓄,储蓄只有在收入
41、达到一定程度以后才会快速增加,因此经济建设规模必须保证收入的增长超过一定程度,并以此突破“储蓄缺口”。政策主张:一是在不降低国内生活水准的前提下,将一切可能的收入转化为投资,通过投资增加收入,提高储蓄率,再将储蓄转变为投资,从而形成国内投资良性循环。二是用开放经济发展模式,引进国外资本,并以国外资本投资的新增收入,提高边际储蓄率,再将储蓄转变为投资,从而形成引进国外资本到增加国内投资的良性循环。(二)诺斯出口基地理论(export base theory) 由美国经济学家诺思(North,1955)提出,其基本思想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取决于其输出产生的增长,区域外生需求的扩大是内生增长的主要
42、原动力。根据这个理论,如果每个地区都集中力量发挥自己的优势,自由贸易会逐步平衡地区间的要素(资本和劳动力)、价格(利润和工资),从而导致地区差距不断缩小。(三)纳克斯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该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R.纳克斯(R.Nurkse,1953)提出的。纳克斯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宏观经济中存在着供给和需求两个恶性循环。从供给方面看,低收入意味着低储蓄能力,低储蓄能力引起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这样周而复始完成一个循环。从需求方面看,低收入意味着低购买力,低购买力引起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这样周而复始又完成一个循
43、环。两个循环互相影响,使经济状况无法好转,经济增长难以实现。(四) 纳尔森的低水平陷阱理论以马尔萨斯理论为基础,说明发展中国家存在低水平人均收入反复轮回的现象。不发达经济的痼疾表现为人均实际收入处于仅够糊口或接近于维持生命的低水平均衡状态;很低的居民收入使储蓄和投资受到极大局限;如果以增大国民收入来提高储蓄和投资,又通常导致人口增长,从而又将人均收入推回到低水平均衡状态中,这是不发达经济难以逾越的一个陷阱。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走出陷阱,就必须使人均收入增长率超过人口增长率。(五) 赖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应努力使经济达到一定水平,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以取得长期的持续增长
44、。不发达经济中,如果经济发展的努力达不到一定水平,提高人均收入的刺激小于临界规模,那就不能克服发展障碍,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为使一国经济取得长期持续增长,就必须在一定时期受到大于临界最小规模的增长刺激。均衡发展理论的缺陷缺陷之一:忽略了不发达区域不可能具备推动所有产业和区域均衡发展的资本和其他资源,在经济发展初期很难做到均衡发展。缺陷之二,忽略了规模效应和技术进步因素,似乎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供求关系就能决定劳动和资本的流动,就能决定工资报酬率和资本收益率的高低。市场力量的作用通常趋向增加而不是减少区域差异。发达区域由于具有更好的基础设施、服务和更大的市场,必然对资本和劳动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从而产
45、生极化效应,形成规模经济,虽然也有发达区域向周围区域的扩展效应,但在完全市场中,极化效应往往超过扩展效应,使区际差异加大。另外,技术条件不同也会使资本收益率大不相同,此时的资本要素流动会造成不发达区域资本要素更加稀缺,经济发展更加困难。 二、非均衡增长理论(一)冈纳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论 该理论认为,经济发展过程在空间上并不是同时产生和均匀扩散的,而是从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始,一旦这些区域由于初始优势而比其他区域超前发展,则由于既得优势,这些区域就通过累积因果过程,不断积累有利因素继续超前发展,从而进一步强化和加剧区域间的不平衡,导致增长区域和滞后区域之间发生空间相互作用,由此产生两种相反的
46、效应:一是回流效应,表现为各生产要素从不发达区域向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二是扩散效应,表现为各生产要素从发达区域向不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发展差异得到缩小。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回流效应远大于扩散效应,即发达区域更发达,落后区域更落后。缪尔达尔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主张:在经济发展初期,政府应当优先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以寻求较好的投资效率和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也要防止累积循环因果造成贫富差距的无限扩大,政府必须制定一系列特殊政策来刺激落后地区的发展,以缩小经济差异。 (二)阿尔伯特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论 也称为“极化涓滴效应
47、理论”。该理论认为经济进步并不同时出现在每一处,经济进步的巨大推动力将使经济增长围绕最初的出发点集中,增长极的出现必然意味着增长在区域间的不平等是经济增长不可避免的伴生物,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 他提出了与回流效应和扩散效应相对应的“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极化效应占主导地位,因此区域差异会逐渐扩大;但从长期看,涓滴效应将缩小区域差异。 (三)佩鲁的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最初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francois perroux)提出: “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终极影响。” 增长极 :一是在经济意义上特指推进型主导产业部门;二是地理意义上特指区位条件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