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污水处理系统专业规划(详)(共7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污水处理系统专业规划(详)(共75页).doc(7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上海市污水处理系统专业规划修编(2020年)上 海 市 水 务 局二零零六年五月专心-专注-专业目 录第一章 总论.1第一节 规划修编的背景1第二节 主要结论2第二章 城市概况.7第一节 自然条件7第二节 城市性质8第三节 社会经济发展9第三章 污水处理系统现状及特征.10第一节 水资源现状 10第二节 水(环境)功能区划 10第三节 污水处理系统现状及特征 12第四节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第四章 规划总则16第一节 规划指导思想.16第二节 规划依据.16第三节 规划思路与原则.16第四节 规划范围及规划对象.17第五节 规划年限和目标 .17第六节 规划标准
2、 .18第七节 规划需求分析19第五章 污水处理系统规划方案 20第一节 系统分片布局.20第二节 规划污水量预测 .20第三节 污水处理系统规划方案 21第四节 中心城区分散污水厂规划去向 55第五节 初期雨水的治理 55第六节 粪便污水处置方案 58第七节 污泥处理与处置 59第八节 上海市保留工业区污水规划去向 62第九节 实施效果 64第六章 近期实施计划 65第七章 配套政策和管理措施 67第八章 说明和建议 68附件第一章 总 论第一节 规划修编背景19992001年,为配合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上海市水务局组织上海市污水处理系统专业规划编制工作。于2001年12月编制完成的上
3、海市污水处理系统专业规划,在征求了相关职能局的意见并修改后,于2002年3月由上海市水务局上报市政府。同年7月,上海市人民政府颁发的沪府(2002)72号文“关于原则同意上海市污水处理系统专业规划的批复”意见,批准了上海市污水处理系统专业规划。2001年版的上海市污水处理系统专业规划是在总结前几轮本市城市污水治理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新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年2020年)编制而成的。规划明确提出了污水治理要以“三个提高、两个加强、一个利用”为指导思想,贯彻集中与分散处理相结合的原则,在充分利用现有污水设施的同时,结合城市总体规划的人口布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首次提出了城市污水分片治理的研
4、究方案,即按石洞口、竹园、白龙港、杭州湾、嘉定黄浦江上游、长江三岛等6大片区系统布局的框架。整个规划体现了“保护水源、优化布局、体现效益、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治水理念,为上海水环境的整治作出了突出贡献。根据当时的城市总体规划,到2020年,全市人口为1600万,能够纳入到城市污水管网的污水量约为676万m3/d(不含地下水渗入量为588万m3/d)。目前,上海城市污水治理正是在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相结合的污水治理方针的基础上,相继建成了合流污水治理一期工程,污水治理二期等工程,污水处理设施规模发展到了492万m3/d,中心城的污水集中处理和郊区西部地区以分散处理的格局已基本形成。但随着上海城
5、市人口和工业不断向郊区疏解,尤其是根据最新的上海市中心城区单元规划和郊区综合规划纲要,宝山、闵行、浦东新区和7个郊区人口规模均有较大的突破,加之这些地区的经济结构和产业形态布局调整、区域功能提升、社会结构转型,都对城市污水治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原先的污水处理系统规划规模和治水手段已满足不了新形势下人口增长和产业发展对水环境治理的量和质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一、原有的污水处理系统设计规模满足不了新一轮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需要随着近几年上海宝山、浦东新区、临港新城和郊区的发展,城市人口规模较先前的总体规划有较大的突破,根据最新资料,预计到2020年,人口规模将达到2000万以上,中心城区除了宝山
6、、闵行、浦东新区人口规模和分布有所增加和调整外,新增的人口主要集中在郊区。根据预测,宝山、闸北、普陀、虹口、杨浦、长宁、静安、黄浦、卢湾、徐汇、闵行及浦东新区12个区城市化地区及接近城市化地区范围外侧的部分已开发地区人口规模由原来的1050万扩大到1250万左右。宝山、浦东、嘉定、奉贤、松江、临港新城等成为重要的工业疏解基地。工业用地的总面积也将达到了1050km2。因此,必须结合最新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各区县的城镇总体规划,全面规划、近远结合、合理布局,加快郊区污水治理设施的建设,为区域水环境的治理提供一个安全、高效、优质、全覆盖的水环境治理设施体系打下扎实的基础。二、污水处理系统规划布局
7、需要与区域水功能区划的要求充分协调,以满足国家对污水处理标准提高的需要根据已经批准的新一轮上海市水环境功能区划的规划,污水处理布局必须与区域的水环境功能相协调,注重污水处理厂的尾水排放与受纳水体的环境容量和承载能力之间的关系,结合最新颁布的2002年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尾水排放标准,对原有规划的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布局优化,以体现污染治理满足水功能区划要求和为生态建设服务的思想。同时,水环境的治理,在突出治源治本的同时,还要加强雨天溢流河道污水的治理,发挥综合治理的效益和体现科学治水的理念,以满足上海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三、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上海现代
8、国际化大都市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根据上海市的总体规划,农村原先大量分散的自然村落要逐步形成600余个具有一定规模、人口相对集中的中心村,人口集中后,水污染问题必然会日趋突出。因此,必须同步研究中心村污水处理系统规划,以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求。四、市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计划和水务“十一五”规划的编制需要有新的与城市总体规划相适应的污水专业规划作支撑2000年起,本市启动实施了第一、第二轮环境保护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有效地改善了全市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创业环境。目前,市政府已经确定了第三轮“三年行动计划”的治理目标,市水务局也正在编制水务“十一五”规划,亟待明确和落实水环境治理各系统的布局和规
9、模。因此,污水处理系统专业规划修编为第三轮“三年环保行动计划”创造基础条件的同时,也为水务“十一五”规划提供必要的依据。第二节 主要结论一、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全市,规划面积约6340 km2,规划服务人口2000万,规划污水量1050万m3/d(含地下水渗入量),包含中心城、新城、新市镇和中心村四个层次,规划重点是中心城区、新城和新市镇地区。二、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水战略,准确把握上海新一轮城市发展需求和国际大都市发展规律,客观分析当前污水治理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以上海市的城市总体规划和水(环境)功能区划为指导,以提高城市水环境质量为主线,树立“安全、资源、环境”三位一体、人
10、水和谐的思想,坚持城乡统筹。通过截污、扩容、提质、治泥等措施,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与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形象相适应的污水处理体系,为保障上海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三、规划思路:围绕一个中心:以水环境保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中心,为社会经济发展和造就人与自然和谐、安全可靠、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城市提供保障。实现二个同步:一是要加强城乡统筹,确保区县在水环境整治与保护方面与城区建设同步。二是要加强污水处理与污泥处理处置同步,避免产生二次污染。突出三个重点:一是要加大黄浦江上游和长江水源地保护力度,提高城市的供水安全。二是要以2010年世博会为契机,促进苏州河、黄浦江两岸重点区域和临港新
11、城等地区的开发。三是进一步加大污水收集系统的建设力度,为提高城市的水环境质量夯实基础。强化四个结合:一是污水处理系统的规划要与城市的总体规划和相关的专业规划相结合,确保规划的系统性,整体性。二是污水处理系统规划要与区域水环境的功能相结合,突出治本,兼顾面源污染的治理,使水环境的质量得到恢复。三是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要与河道整治相结合,发挥综合治理的效益。四是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要与城镇化进程相结合,远近结合,避免重复建设。四、规划年限:近期2010年,远期2020年。五、规划目标:(一)近期(2010年)全市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污泥做到同步有效处理,满足处置要求。(二)远期(2020年)
12、在规划期内形成完整的污水处理系统,全市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 污泥做到同步有效处理,满足处置要求。六、系统规划:(一)规划标准:本规划污水量预测按分类和综合用水指标来预测。日均旱流污水量与日均用水量折算比例为0.9。日均污水量 = 日均旱流污水量 + 地下水渗入量日均旱流污水量 = 综合生活污水量 + 工业废水量综合生活污水量=居民生活污水量*(1+三产系数)地下水渗入量按日均旱流污水量的10%计。1) 不同规划区域在规划年限内的居民生活污水量标准(L/人d) 表1-2-1规划区域2010年2020年中心城155165165175新城145150165新市镇120125135145中心
13、村1051252) 三产系数 表1-2-2规划区域2010年2020年中心城0.80.90.80.9新城0.40.80.70.8新市镇0.20.50.20.5中心村0.150.153)工业用地污水标准 表1-2-3用地类型2010年2020年科技开发区36003600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综合区360072003600-5400一般工业区7200108005400-9000重化工等高耗水工业区27000225004) 按综合污水指标法 表1-2-4规划区域综合污水量指标(l/pd)2010年2020年中心城420420新城325345385405新市镇270280305335中心村2152705
14、)合流制地区的雨水截流倍数3,远期适当考虑分流制地区的初期雨水截流,其流量结合已建外排截流总管的规模确定,一般按0.20.3mm/hr降雨强度计算。地面径流过程中污染比较大的区域,雨水泵站应采取调蓄等工程措施,以进一步减少初期雨水对河道的污染。(二)排水体制:新建地区采用分流制,建成区仍维持原有的排水体制,有条件的合流制地区可向分流制过渡。(三)系统分片:污水系统分成石洞口片区、竹园片区、白龙港片区、杭州湾沿岸片区、嘉定及黄浦江上游片区、长江三岛片区等6大片区。(四)规划方案:1、规划布局:根据城市的发展规划和现有的污水处理设施布局,中心城及郊区东部地区将形成石洞口、竹园、白龙港、南汇中北部、
15、临港、奉贤东部、奉贤西部、金山东部(新江)等八大集中污水处理系统;郊区西部地区的污水将采用组团式“分散处理”系统。最终形成“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相结合的污水处理系统规划布局。污泥处理处置规划与污水处理系统规划相协调,中心城区结合大型污水处理厂建设,分别在大型污水处理厂旁配置污泥处理处置厂;郊县则采用集约化方式,分别在各个郊县设置12座集约化的污泥处理处置厂,以提高污泥处理的效益。污泥厂的建设遵循近远期结合,分期、分步实施的原则,处理的方法以消化、干化、堆肥、焚烧为主;处置则以填埋、综合利用为主。至2020年,上海市污水处理系统将形成2166的格局,即全市污水设施的服务人口2000万,产生的
16、污水量约1000万m3/d左右(1050万m3/d),由石洞口、竹园、白龙港、杭州湾、嘉定黄浦江上游、长江三岛6大片区内的污水收集系统收集,经60余座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污水系统布局详见表1-2-5 污水处理系统规划布局一览表 表1-2-5片区名称服务人口(万人)规划污水量(万m3/d)现有污水处理设施规模规划污水处理设施规模规划污水处理厂个数(座)石洞口片区1309664967竹园片区4352051922253白龙港片区7053451503454杭州湾片区225130101305嘉定及黄浦江上游片区4252317423132长江三岛片区804304379合计20001050492107
17、05860 规划2020年污水厂一览表 表1-2-6片区名称污水厂名称数量(座)备注石洞口石洞口、吴淞、宝钢3已建泰和、上钢一厂、五厂、沿江工业区4规划待建小计7竹园竹圆一厂、桃浦2规划改建竹园二厂1规划在建小计3白龙港白龙港一厂、莘庄、闵行3规划改建白龙港二厂1规划在建小计4杭州湾沿岸片区南汇中北部、曹泾化工区污水厂2规划改扩建临港、奉贤西部、东部污水厂3规划在建小计5嘉定及黄浦江上游片区嘉定新城、安亭、青浦、青浦第二、纺织城、徐泾、朱家角、商塌*2、练塘、松江新城、松江东部、松江东北部、松江西部*2、枫泾、兴塔、金山石化污水厂18规划改扩建朱泾1规划迁扩建嘉定北部、白鹤、华新、赵屯、金泽、
18、西岑、叶榭、泖港、新浜、廊下、新江污水厂11规划在建青浦第三、南翔污水处理厂2规划新建小计32长江三岛城桥镇、新和、陈家镇、长兴岛污水厂4规划在建堡镇镇、三星镇、崇明中部、横沙岛污水厂35规划新建小计79合计58602、中心城分散污水处理厂的规划去向:为了进一步优化中心城区的污水处理布局,对上一轮规划中保留的分散污水处理厂结合城市新一轮的发展进行和影响其自身发展十一个方面进行重新评估,条件较差的污水厂则在规划上予以废除。经综合比较后,中心城分散污水处理厂的规划去向可分成三类,第一类为有条件废除的污水处理厂,即等到污水三期、白龙港污水处理系统南线东段工程、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扩建、黄浦江过江管或连通
19、管建成并投入运行后,可以废除的污水处理厂,这些厂包括泗塘、长桥、曲阳污水厂;第二类为自然报废型的污水处理厂,即在外排的设施建设的同时,预留规模,等到污水处理厂达到了设计年限,不在进行维修,让其自然报废,这些厂包括龙华、天山厂;第三类为长久保留的污水处理厂,受到外排设施规模的限制和距离较远的因素,把闵行、吴淞作为两座长久保留的污水处理厂。废除后的污水处理厂应优先考虑用于初期雨水的治理。3、初期雨水的治理:初期雨水的治理根据排水体制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合流制排水系统有三种措施,一是提高截流倍数,根据已建成的截流总管规模,将截流倍数由原来的1.5或3倍提高到3和4倍;二是在有条件的区域或污染符合大的排
20、水系统增设调蓄池,进一步降低雨天合流污水的放江量;三是针对雨天溢流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排水管道沉积物的事实,通过提高机械化养护程度和加强排水管道设施的养护与疏通,减少雨天溢流污染负荷。对分流制排水系统,除了加强排水管道设施的维护、疏通外,一是对雨污混接进行改造,近期以在雨水泵站增设截污泵的方式为主,并不断进行雨污分流改造;二是对初期雨水进行截流,截流的规模需考虑已建截流总管的容量,按0.20.3mm/hr降雨强度计算。对地面径流过程中污染比较严重的区域,还应在雨水泵站采取调蓄等工程措施,进一步减少初期雨水对河道的污染。三是优化排水系统运行模式,在提高合流制旱天排水管网输送能力和雨天调蓄能力上挖潜,
21、减少排水管道泥沙沉积,减少雨天溢流污染水体。4、雨水口对城市环境影响的治理。雨水口异臭是世界各城市遇到的通病,在本次规划中,从“以人为本”和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出发,把雨水口防臭及垃圾截污装置列入规划内容,通过研究、比选、试制和使用,选取合适的工艺产品,提出定型设计图,广泛应用于本市的排水雨水口,有效消除雨水口异臭。通过加装雨水口截污装置,改善养护工人的作业条件,降低作业强度,改善都市文明形象,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5、粪便污水的治理:为了改善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城市景观,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服务水平,有必要改善中心城区传统的粪便污水治理方式,2010年前,中心城分流制地区实现
22、粪便污水直接纳管,合流制地区考虑到部分排水系统标准还比较低,暴雨期间容易积水造成粪便污水冒溢,先实现粪便污水间接纳管,即原有化粪池或蓄粪池暂时保留,通过粪车驳运到截流干管或截流总管旁的预处理厂处理后纳管。远期中心城的合流制地区基本实现粪便污水直接纳管。(五)实施效果到2020年,全市污水量将达到1050万m3/d,每年产生的CODcr负荷122.5万m3/a,经处理后CODcr削减量约76.5万m3/a,还有46万m3/a CODcr排入河道,其中排入长江26万m3/a,排入内河20万m3/a。与2005年相比,在污水量增加了近60%的情况下,2020年排入内河的CODcr总量有所降低,降低值
23、为23%左右。点源污染削减情况汇总表 表1-2-7200520102020污水量(万m3/d)6107501050处理量(万t/d)415583951CODcr总量(万t/a)7187.5122.5CODcr削减量(万t/a)33.54776.5CODcr排放量(万t/a)37.5(26)40.5(24)46(20)注:原生污水COD浓度为320mg/l,经处理后COD浓度为100mg/l括号内的数值为排入内河的CODcr总量七、本次规划调整的主要内容本次规划修编与上轮规划相比,有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整、补充和深化,共涉及九方面内容:一是对原来六大片区的边界进行了局部的调整和优化;二是根据最新的城
24、市总体规划纲要、中心城区的单元规划、郊区的规划纲要等资料,对全市的污水总量和分布进行了重新的测算;三是结合已完成的一些专项专业规划和工可研究报告,对六大片区内一级以上的干管系统进行了细化,基本确立了干管系统的规划布局;四是根据水功能区划和区域发展的要求,对中心城原规划保留的污水处理厂予以重新评估,提出了废除条件,并在设施规模上作相应预留;五是补充和完善了对初期雨水治理的方案,对合流制排水系统提高了截流倍数,对分流制排水系统结合外排截流总管的富余程度,首次考虑了一定规模的初期雨水截流量;六是新增了粪便污水治理的方案;七是根据污水量和分布的调整,结合污泥的专项规划,对原有的污泥规划布局进行了调整和
25、优化。八是结合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提出了规划的指导意见。第二章 城市概况第一节 自然条件一、 地理位置上海地处长江三角州冲积平原的边缘,我国南北海岸的中心。其北界长江,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浙江两省,其中心位置位于北纬3112,东经12129。全市面积6340.5 km2,南北长约120 km,东西宽约100 km,陆地面积6218.65 km2,全市河湖面积约121.85 km2。二、 地形地貌上海地区地势平坦,地面标高一般均在3.03.5 m(上海吴淞标高,以下同)以上,地下水位高,距地面约0.51.5 m。三、 水文地质上海境内地势低平,河网发达,属典型的平原感潮河网地区,属太湖
26、流域,但河道疏密不均, 郊县河网密布。城市化地区经多次填浜筑路,河网密度较低,苏州河以南的老市区河网密度几乎为零。值得注意的是,河网密度随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将有减小之势。长江位于市区东北角,距中心区20 km,是上海市最大的过境水资源,江面宽约15 km,多年平均径流量29300 m3/s。 黄浦江上接以太湖为中心的湖群,自太浦闸至吴淞口全长113.4 km,黄浦江干流段平均宽400m左右,深度79 m。苏州河是黄浦江的最大支流之一,全长125 km,在上海境内长54 km,市区段17 km,宽5070 m,深2 m,在黄浦公园处与黄浦江交汇,黄渡站多年平均径流量约10 m3/s。黄浦江主要支流
27、除苏州河外,还有淀浦河、龙华港、虹口港、杨浦港、虬江、蕰藻浜、大治河、川杨河、赵家沟等;苏州河支流有彭越浦、真如港、申纪港、新泾港、华漕港等。上海地区内地下水位较高,潜水位埋深一般在0.51.5 m。除表层土壤或人工填土层外,自上而下依次为褐黄色粘土、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淤泥质粘土、灰色粘性土、暗绿色粘性土和粉性土。上海位于华北地震区的东南边缘,地震强度中等,频度较低,基本烈度67度,属非地震活性区,区域稳定性较好。四、 气象1、气温:上海位于北亚热带东亚季风盛行地区,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雨量充沛,光照较足,年平均光照时间1962 h。年平均气温15.7,极端最高气温40.2,极端最
28、低气温 -12.1。、降雨:多年平均降雨量1123.7 mm,平均降雨日约132 d,全年总降雨量的60 %集中在59月,汛期在69月,平均降雨量为524.9 mm,占全年48.3 %。9月份雨量最多,占全年的14.9 %。汛期最大值为886.4 mm(1980年),最小值为160.1 mm(1967年)。历年最大年降雨量为1774.3 mm(1985年),最小年降雨量为728.1 mm(1978年)。、风:夏季盛行东南及偏南风,冬季盛行西北及偏北风,各风向平均风速2.94.9 m/s,由于冷暧空气交替影响,天气变化较复杂,灾害性气候大多出现在79月,为台风多发季节。、雪:年平均降雪日4.3日
29、,积雪34日,最大积雪深度140 mm,最大冻结深度在自然地面下80 mm。五、 岛屿地区内有三个主要岛屿,崇明岛是我国第三大岛,此外还有长兴岛、横沙岛等。境内除西南部有少数残丘外,其余为坦荡低平的冲积平原,平均高程4 m左右。第二节 城市性质目前,全市城镇人口175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00万人。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2.3,1993年起为负增长。全市人口机械增长率为 8.3。全市年末家庭总户数481万户,逐年增加,平均每户家庭人口2.8人,逐年下降。全市平均人口密度2104人/km2,逐年增加,其中9个市中心区平均人口密度21484人/km2,人口密度最高的为黄浦区,平均人口密度5094
30、3人/km2。人口分布继续由中心城区向边缘地区转移。根据党中央提出的“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新飞跃”的要求, 上海城市发展的总体思路是:立足现代化国际的功能定位,围绕提高城市国际竞争力这一主线,以结构调整、功能提升和布局优化为重点,大力推进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进一步完善综合交通系统、多功能绿地系统和水务设施系统,提高城市综合环境质量,逐步建成人与自然较为和谐的生态环境。加快中心城、新城、新市镇等新型城镇体系建设,积极推进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把长江三角洲都市圈建设成
31、为世界级都市圈。规划到2020年,城镇体系格局基本确定为:“1966”的四级居住体系:即1个中心城、9个新城、60个左右新市镇、600左右个中心村。第一层次:“1个中心城”外环线以内的区域,面积约660平方公里。分为6个分区规划和242个控制性编制单元规划。总人口控制在950万左右。 第二层次:“9个新城”包括宝山、嘉定一安亭、青浦、松江、阌行、奉贤南桥、金山、临港、崇明城桥9个新城。规划建设辐射和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现代化中等规模城市。其中,松江、嘉定一安亭和临港三个新城,人口规模按照80100万规划,总人口在270万左右。宝山、闵行区毗邻中心城,是具有辅城功能的新城区。9个
32、新城,规划总人口在540万左右,将集聚郊区112人口。第三层次:“60个左右新市镇” 依托市域高速公路节点和轨道交通站点,充分利用各城镇历史基础和发展优势,从人口产业集聚发展、土地集约利用和基础设施合理配置角度,集中建设60个左右相对独立、各具特色、人口规模在5万人左右的现代化城镇。对于资源条件好、发展潜力足的新市镇、人口规模按照1015万规划。60个新市镇规划总人口在400万左右。 第四层次:“600个左右中心村”中心村是农村基本居住单元。要依托城镇、产业园区和基础设施建设,对分散的自然村适度予以归并,合理配置公建和市政设施,促进城乡和谐发展。600个中心村规划总人口在120万左右。到202
33、0年,上海将初步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基本确立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地位,基本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城市发展将引导中心城的人口和产业向郊区疏解,拓展沿江沿海发展空间,集中建设新城,稳步发展中心镇和一般镇。2010年,预计基础设施需要承担的服务人口约1850 万人,城市化水平80%。2020年,预计基础设施需要承担的服务人口约2000万人,城市化水平85%。表2-2-1 全市不同时期基础设施需要服务人口规模情况表 单位:(万人)区域20102020农村城镇小计农村城镇小计青浦257510010105115松江257510010115125闵行01701700180180金山24568
34、01585100奉贤245175158095南汇379112811153164浦东新区5027032010340350宝山1410812210120130嘉定19668510105115崇明452570146680新黄浦等九个区06006000546546合计2631587185010518952000注:2010年人口是按内插法推算的。第三节 社会经济发展2004年度全市完成生产总值7450.2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96.71亿元,第二产业3788.22亿元,第三产业3565.34亿元;完成财政收入3325.14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84.66亿元。按照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年
35、),上海今后将继续坚持“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以技术创新为主要动力,全面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由战略产业、支柱产业、都市型产业、知识性产业组成的新型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经济规模、综合实力与服务功能,从上海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区域整体出发,按照地域紧密度和产业关联度,合理布局产业,集中集约发展。市域产业布局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城市内环线以内的地区。以发展第三产业为重点,适当保留都市型工业。第二层次:城市内外环线之间的地区。以发展高科技、高增值、无污染的工业为重点,调整、整治、完善现有工业区。第三层次:城市外环线以外的地区。以发展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为重点,提高经
36、济规模和集约化水平,集中建设市级工业区,积极发展现代化农业和郊区旅游业。表2-3-1 全市不同时期各区域工业区用地规模情况表区域20102020工业用地(km2)工业用地(km2)青浦7289松江77108闵行7780.6金山94120奉贤6074南汇100187浦东新区87150宝山79100嘉定6175崇明2050新黄浦等九个区1616合计7391050第四章 污水处理系统现状及特征第一节 水资源现状上海南频杭州湾,北枕长江口,东临东海,西邻江浙两省,与太湖水系紧密相连,这一独特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上海水环境利害并存。一方面,上海频江临海,水系发达,为城乡供水、排水、水运、生态环境提供了优越的
37、自然条件;另一方面,受潮汐、热带气旋、上游洪涝水下泻影响,城乡防汛任务重、压力大;同时河道纵横交错,相连成网,水质的保护和改善十分复杂。据水资源普查,全市现有河道23787条,总长度21646.29 km,河网密度约3.41 km/km2。其中骨干河道324条,长度为3202 km,占全市河道长度14.79 %。湖泊21个,面积59.32 km2,全市河湖面积532.47 km2,河面率达8.4 %,水面积405.54 km2,水面率6.4 %,上海市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为24.1亿m3,过境太湖来水106.6亿m3,长江干流过境水9335亿m3,上海地区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为9467.17亿m3。
38、上海地处长江和太湖流域下游,其水质也受到了上游来水的影响,需要流域统筹协调,团结治水。第二节 水(环境)功能区划一、水(环境)功能区划分类:根据2004年12月批准的上海市水(环境)功能区划,本市的水功能区划分为以下八类:(一) 饮用水源区,指满足城镇生活用水需要的水域。(二) 过渡区,指与饮用水源区相通的水域,由低标准水质过渡到饮用水源高标准水质要求划定的区域。(三) 渔业用水区,指养殖鱼、虾、蟹、贝类等水生动物的水域,包括渔类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等水域。(四)景观娱乐用水区,指满足景观、疗养、度假和娱乐需要的水域。分三类:A类:人体直接接触的景观、娱乐水体,本市现主要有三甲港浴场。B类:
39、重点风景游览区及与人体非直接接触的景观、娱乐水体。C类:一般景观要求水域。(五)工业用水区,指满足城镇工业用水需要的水域。 (六)农业用水区,指满足农业灌溉用水需要的水域。 (七)排污控制区,指接纳生活、生产污废水处理排放比较集中,且接纳的污废水对水环境无重大不利影响的水域。一般选择稀释自净能力较强,其水文生态特性适宜于作排污区的水域。(八)航运区,指满足通航要求的水域。二、各功能区有不同的水质控制标准:(一)大中型集中式饮用水源区: 类;郊区内河饮用水源区:类;(二)过渡区:类;(三)渔业用水区: 类;(四)景观娱乐用水区:A类:类; B类:类;C类:类; (五)工业用水区:类; (六)农业
40、用水区:类; (七)排污控制区: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对附近水体无重大不利影响。对未设排污控制区的排放口,更应加强污水处理,实行严格达标排放。(八)航运区:按照对应河道的主导功能的水质控制标准来确定。水功能区划图 图3-2-1同一功能区,水质标准可能不完全一致,这是水系的现状水质、客观条件及水质改善的可能性所决定的。若现状水质优于功能区水质标准,则水质标准采用现状水质。三、上海市河网水(环境)功能区划如下:(一)饮用水源区:主要指黄浦江上游饮用水源区和长江饮用水源区。大中型集中式饮用水源区水质控制标准:类水,郊区内河饮用水源区水质控制标准:类水。(二)过渡区:主要指黄浦江上游以及嘉定区墅沟河饮用
41、水源过渡区。过渡区水质控制标准:类水。(三)工业用水区:90%以上的工业用水取自于“一轴两翼”,即黄浦江一轴;南翼:金山区杭州湾近岸水域及区内部分内河;北翼:宝山区长江近岸水域。工业用水区水质控制标准:类水。(四)景观娱乐用水区:“一纵、一横、三环、七湖、多廊”、奉贤滨海旅游度假区以及旅游风景点、绿环、片林相应水域和中心城、新城、中心镇等城市化地区水域。景观娱乐用水区水质控制标准:类水。(五)农业用水区:主要分布在崇明岛、长兴岛、横沙岛、黄浦江上游松江、青浦、金山、奉贤、南汇区等农村地区水域。农业用水区水质控制标准:不低于类水。(六)排污控制区:长江口、杭州湾沿线规划日排放量在10万m3/d以
42、上的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口的近岸水域,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七)航运区:以“一环十射”为骨架的高等级航道网为框架,形成内河航运网络,包括级以上航道163条,总长约1796km,航运用水需要满足通航水位要求。(八)渔业用水区:指淀山湖、元荡等湖泊部分区域,但不作为主导功能。渔业用水区水质控制标准:类。第三节 污水处理系统现状及特征上海作为一座海滨城市,开埠前,境内沟浜纵横,黄浦江、苏州河及其境内密布的其他支流成为雨、污水排泄的受纳水体。开埠后,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发展,于1862年在当时的英国租界内埋设了英国进口陶土管道,拉开了建设较为正规排水管道工程的序幕。20世纪初,租界内的西式建筑启用卫生水厕,敷设了粪便污水输送专用管道,并于1921年开始建造我国第一座污水处理厂北区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为0.35万m3/d。随后于1926年,又用同样方法建造了日处理能力分别为1.7和1.5万m3/d的东区和西区污水处理厂。 建国后,上海市污水治理规划共经历了三次演变,1949年1960年代末为起步阶段,建造了一些小型分散的污水处理厂,总规模约10万m3/d。1970年代初1980年代中期为基础阶段,市规划和城建部门根据当时的条件提出了将城市污水集中外排综合利用与分散处理相结合的方案,并结合农用施肥灌溉实施了西干线和南干线;同时根据城市的发展还相应建设了近20余座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处理设施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