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复习重点(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行为学复习重点(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章1、现代组织中必备的四大要素:财、物、信息和人(又称人力资源,最为主要)。2、组织活动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组织中的个体;第二个层次是群体;第三个层次是组织;第四个层次是组织的外部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3、组织行为学的定义:组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以及行为规律,从而提高各级主管人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的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门学科。4、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为人的心理以及行为规律。5、组织行为学的特点:一为边缘性、综合性;二为两重性(来自三方面:一是来自学科性;二是来自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
2、人本身的两重性;三是来自管理的两重性);三为实用性6、7、梅奥的霍桑实验的研究目的:研究工作环境与工作条件与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 结论:生产率不仅受到物理与生理条件的影响,还受到社会和心理因素的影响8、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研究组织中个体、群体和组织(包括环境)三个层次上的行为问题9、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法、实地考察法、实验室实验法、现场实验法、数据采集法(意见调查表,采访,观察,非反应措施)10、企业伦理问题的管理理论:结果理论、规则理论和文化理论第二章1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12、 认知(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 心理过程 情绪和情感 意志 心理现
3、象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理想和世界观等) 个性差异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等)13、管理心理学的基石人性假设14、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管理心理学是研究各类组织的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科学,具体包括:研究个体心理、群体心理、领导心理、组织心理15、勒温是群体动力理论的创始人,指出:人的行为是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B=f(PE),其中B代表行为,P代表人,E代表环境16、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分为五种: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交往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17、个性理论的三个方面:特质个性理论、个性心理动力学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18、弗洛伊德的个性心理动力学理论
4、,本我(原始无意识)自我(调节)超我(理性的)19、卡尔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认为人作为有机体的、最基本的驱动力是自我实现不断努力实现一个人的内在潜力20、希波克拉特提出体液的气质学说分类:人体有四种体液,血液、黏液、黄胆汁、黑胆汁多血质活泼型活泼好动,做事快不稳定 胆汁质兴奋型热情豪爽,性急暴躁 黏液质安静型沉默喜静,行为慢保守 抑郁质抑制型心细敏感,内向悲观21、孔子的气质“三分说”:从类似气质的角度分为中行狂狷22、个人决策风格:均衡型决策、冲动型决策、怠惰型决策、风险型决策、谨慎型决策23、影响团体心理的两个因素:环境因素、合群因素24、心理契约:非文字的、由个体与组织达成的相互承诺25
5、、第三章26、行为特征:主动性、动机性、目的性、持久性、可塑性、差异性27、人的行为规律:28、知觉:知觉是个体为了对自己所在的环境赋予意义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29、感觉是对于对象个别属性的反映(如颜色、气味等),而知觉则是对于对象的各种不同属性的总和,感觉是知觉的基础30、知觉三要素:主观因素、客观对象、知觉发生的情景(对象和背景的差别)31、知觉的四个基本特征:相对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32、影响知觉的因素:知觉者因素、知觉对象因素、情景因素33、归因:是指人们从可能导致行为发生的各种因素中,认定行为产生的原因并判断其性质的过程海德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理论 韦纳成功和失败归因理论(努力
6、、能力、任务难度、机遇)34、归因偏差35、人际知觉偏差:首因偏差、晕轮效应(抓住一点,不及其余,一俊遮百丑)、近因效应、定型效应、选择性知觉、投射(similar to me)36、个性:是在先天生理素质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区别于他人的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37、个性的特点:独特性、稳定性、整体性、制约性、倾向性38、彼特沙洛维和约翰梅耶提出情绪智力,即情商 比奈和西蒙提出智力测试,公式为IQ=MA(心理年龄)/CA(生理年龄)39、态度:是一种积极的或消极的感觉,是一种精神状态,对一个人对其他人、物体或情境的反应起着特定的影响40
7、、态度的成分组成:情感、认知、行为41、态度的特征:社会性、针对性、协调性、恒常性、内隐性42、态度的形成阶段:模仿和服从、同化、内化43、态度的类型:工作满意度、工作参与、组织承诺组织承诺:员工对于特定组织及其目标的认同,并且希望维持组织成员身份的一种状态(为最高级别)44、价值观:是个人关于事物、行为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45、价值观类型:奥尔波特的价值观分类、罗克奇的价值观调查、格雷夫斯的价值观分类46、三种经营价值观:最大利润价值观、企业价值最大化价值、企业价值社会效益最优价值观47、工作满意度:是指个人对他所从事工作的一般态度48、影响工作满
8、意度的因素:年龄、职业阶层、教育因素、组织规模、领导风格、工作的丰富程度49、梅奥:社会人假设 亚当斯密:经纪人假设 马斯洛:自我实现人 雪恩:复杂人50、霍兰德第四章51、群体: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成员组成的、具有共同关注目标、任务、活动、在行为上相互作用、在心理上互相影响的人群集合体52、群体的类型: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职能群体和任务群体、工作群体和休闲群体、大型群体与小型群体(12人)、长期群体和临时群体(1周)、紧密群体和松散群体、开放群体和封闭群体53、正式群体是为了达成与组织任务有明确关联的特定目的,以及执行组织的特定工作而产生的,正式的,官方的组织结构。(命令群体、任务群体) 非正
9、式组织是不经官方规定的,而是自然形成的一种无形组织,是一种非正式的联合体。(利益群体、友谊群体)54、群体的特点:结构、地位层次、角色、规则、规范、领导、凝聚力、冲突等55、角色:属于社会学的概念,指与人的某种社会地位相一致的权利、义务、规范和行为模式平衡和持久的群体通常会在期望角色与知觉角色之间保持良好的一致性56、群体的发展阶段:形成、震荡、规范化、执行任务、中止阶段57、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58、从众行为:当一个人在群体中与多数人的意见有分歧时,会感到群体的压力。有时这种压力非常大,会迫使群体的成员违背自己的意愿产生完全相反的行为,这种行为叫做从众或顺从59、影响群体绩效的因素:群体的规
10、模和组成、群体的资源和任务、群体的行为规范、群体凝聚力60、群体决策技术类型:脑力激荡法(即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即专家意见法)、命名小组技术、电子会议法61、人际关系的构成要素:方对关系、联系媒介、交往方式62、群体冲突的解决方法:问题解决、超常目标、资源的拓展、回避、润滑、妥协、权威命令、改变人的变量、改变结构变量、明确一个共同敌人第七章63、领导者的基本内涵:权、责、服务。其中权力是领导者的基本特征;责任是领导者的根本属性;服务是领导者的实质内涵64、领导的实质是影响力65、构成领导的要素: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66、领导与管理67、权力的测定68、领导班子合理的素质结构:年龄结构、智
11、能结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个性性格结构69、管理方格理论第八章70、组织的基本作用:人力汇集作用、人力放大作用71、新型组织结构形式:团队结构、虚拟结构、无边界组织、女性化组织72、影响组织设计的要素:组织环境、组织目标、组织战略、竞争战略、技术第九章73、组织文化:是指组织成员的共同价值观体系,它使组织独具特色,区别于其他组织。它是指组织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组织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74、组织文化的结构:潜层次精神层、中间层制度层、幔层行为层、显现层物质层75、五种文化模式:不确定性回避、阳刚性与阴柔性、个体倾向与集体倾向、权力距离、短期倾向与长期倾向第
12、十章76、 组织变革的类型:结构变革、技术变革、物理环境变革和人员变革77、 组织变革阻力的克服方法:交流和教育、员工参与、谈判、强迫第五章78、 团队:由少数有互补技能、愿意为了共同的目的、设立业绩目标和工作方法、相互承担责任的人们组成的群体79、 团队的类型:问题解决型团队、自我管理型团队、多功能型团队、学习型团队80、 学习型团队也可以说是进化式团队,它要求团队对巨变的外部环境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进化能力81、 团队形成的原因:提高生产率、减少组织层次、满足快速与灵活决策的需要、员工的多样性、提高质量、增加顾客满意度82、 团队建设的途径:角色途径、价值观途径、任务导向途径、人
13、际关系途径83、 塑造团队精神的要素:统一目标、合理架构、员工认同、集体参与、顺畅沟通、开放环境、领导以身作则、敏锐咨讯84、 高绩效团队:是指一种能自动变革、高效率朝着目标运转的团队85、 高绩效团队的特点:(1)高效率,高绩效(2)规模较小(3)成员的技能特点(4)善于变化86、 如何塑造高绩效团队:明确目标、建立信任、分享信息、共同参与、奖惩得当第六章87、 激励:是以满足个人的某些需要为条件而使其产生做某事的意愿88、 激励机制是指激励赖以运转的一切办法、手段、环节等制度安排的总称89、 激励机制三变量:刺激变量、机体变量、反应变量90、 弗雷德里克 赫兹伯格提出的激励保健理论91、
14、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的观点是什么这种理论的构成根据3个基本假设:1人要生存,他的需要能够影响他的行为。只有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满足了的需要不能充当激励工具。2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一定的次序,从基本的(如食物和住房)到复杂的(如自我实现)。3当人的某一级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级的需要,如此逐级上升,成为推动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1. 生理需要,是个人生存的基本需要。如吃、喝、住处。2安全需要,包括心理上与物质上的安全保障,如不受盗窃的威胁,预防危险事故,职业有保障,有社会保险和退休基金等。3社交需要,人是社会的一员,需要友谊和群体的归宿感,人际交往需要彼此同情、互助和赞
15、许。4尊重需要,包括要求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自己具有内在的自尊心。5自我实现需要,指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对生活的期望,从而对生活和工作真正感到很有意义。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需要是人类内在的、天生的、下意识存在的,而且是按先后顺序发展的,满足了的需要不再是激励因素等。92、 什么是ERG理论的主要观点,其规律是什么奥尔德弗的ERG理论 生存需要,相当于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 关系需要,个体对社交,人际关系和谐及相互尊重成长需要,个人要求得到提高和发展,取得尊重,相当于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需要的满足既可以是在满足了较低的需要侯往前追求较高的需要的满足,也可以再较高层次需要未能满足时,可能退而
16、求其次,转为满足低层次的需要。规律:1愿望加强:各个层次的需要得到的满足较少,则满足这种需要的渴望就越大。2 满足前进: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越多的满足,则该需要的重要性就越差,满足高层次需要的渴望就越大。3 受挫回归:较高层次的需要受挫,得不到满足,人们就会退而求其次,对较低层次需要的渴求就越大。93、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人需要保持一种分配上的公正感。当一个人感到他所获得结果与他投入的比值,与作为比较对象的别人的这项比值相等时,就有了公平感。如果二者比值不相等,那就不公平。由此可见,一个人所得报酬的绝对值与其积极性的高低并无直接的必然联系,只有其所付劳动与其所获报酬的比值,与同等情况下的其他人比
17、较,主观上感到是否公平,合理,这才会影响人的积极性。名解:组织文化:是指组织成员的共同价值观体系,它使组织独具特色,区别于其他组织。它是指组织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组织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以及行为规律,从而提高各级主管人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的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门学科。组织行为学与人力资源管理学的区别梅奥的霍桑实验的研究目的:研究工作环境与工作条件与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结论:生产率不仅受到物理与生理条件的影响,还受到社会和心理因素的影响管理的定义心理
18、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勒温是群体动力理论的创始人,指出:人的行为是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B=f(PE),其中B代表行为,P代表人,E代表环境弗洛伊德的个性心理动力学理论,本我(原始无意识)自我(调节)超我(理性的)多血质活泼型活泼好动,做事快不稳定 胆汁质兴奋型热情豪爽,性急暴躁 黏液质安静型沉默喜静,行为慢保守 抑郁质抑制型心细敏感,内向悲观个人决策风格:均衡型决策、冲动型决策、怠惰型决策、风险型决策、谨慎型决策心理契约:非文字的、由个体与组织达成的相互承诺知觉:知觉是个体为了对自己所在的环境赋予意义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态度:是一种积极的或消极的感觉,是一种精神状
19、态,对一个人对其他人、物体或情境的反应起着特定的影响组织承诺:员工对于特定组织及其目标的认同,并且希望维持组织成员身份的一种状态(为最高级别)群体: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成员组成的、具有共同关注目标、任务、活动、在行为上相互作用、在心理上互相影响的人群集合体群体的特点:结构、地位层次、角色、规则、规范、领导、凝聚力、冲突等角色:属于社会学的概念,指与人的某种社会地位相一致的权利、义务、规范和行为模式从众行为:当一个人在群体中与多数人的意见有分歧时,会感到群体的压力。有时这种压力非常大,会迫使群体的成员违背自己的意愿产生完全相反的行为,这种行为叫做从众或顺从影响群体绩效的因素:群体的规模和组成、群体的资源和任务、群体的行为规范、群体凝聚力群体决策技术类型:脑力激荡法(即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即专家意见法)、命名小组技术、电子会议法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