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教学合格评估自评报告(共1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教学合格评估自评报告(共17页).doc(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教学合格评估自 评 报 告学 校 名 称: 江汉大学 专 业 名 称: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专业负责人: 柯璇 二一二年四月十日专心-专注-专业目 录一、专业概况 11专业成立时间 12教学组织设置 13现有师资队伍与学生规模 24主要办学条件 25建设与发展思路 3二、专业建设过程及成效 41专业建设规划与培养方案 42专业基础条件 73师资队伍 84课程建设 105实践教学 126教学管理 137人才培养质量 14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拟整改措施 16一、专业概况1专业成立时间江汉大学是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原江汉大学、华中理工大学汉口分校
2、、武汉教育学院、武汉市职工医学院合并组建的一所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学校现设有18个学院,51个本科专业,涵盖10大学科门类,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15526人。现有专任教师983人,其中正副教授503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557人。拥有教学仪器设备15300余台(套),总值1.23亿元。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学校坚持立足地方,以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己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质量工程,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服务地方的水平,各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综合办学实力显著增强。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前期作为物理学专业的学科方向
3、招生办学,从2002年开始以物理学专业名义招生,2007年学校向湖北省教育厅申请增设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获得批准,2008年秋季开始正式招收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学生。2教学组织设置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设在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学院下设物理学系、电子信息系、自动化控制系和实验中心。有物理学、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和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等5个本科专业,现有教师71人、在校学生903人。学院拥有物理实验中心、电工电子实验中心、信息与控制中心实验室、网络化控制系统实验室。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的教学管理体系如下图所示。教学管理办公室院 长分管教学院长物理学系电子信息系自动化控制系实
4、验中心物理实验中心电工电子实验中心信息与控制中心实验室网络化控制系统实验室3现有师资队伍与学生规模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现有专业教师27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0人,讲师14人;博士13人,硕士10人,学士4人。本专业迄今已招收4届学生,学生人数分别为08年40人、09年41人、10年40人、11年40人。目前在校生人数总计161人。4主要办学条件学校总占地面积2114亩,校舍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有各类教室354间,其中多媒体教室125间;有语言学习中心2个;有计算机基础实验室5个,配备有计算机400台。学校拥有现代化的图书馆,建筑面积30850M2,有近30个阅览室,3025个阅览座位,5
5、4个研究厢。截止2008年底,馆藏文献总量237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72万册,电子文献资源65万种(件),另有中外文期刊4000余种,引进了中外文数据库近20个,建有5个特色数据库。图书馆已加入“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将实现与全国高校图书馆数据资源的共建、共享,图书馆作为全国报刊索引检索站,可以检索最新编辑出版的全国报刊索引及WTO专题数据库。图书馆还建立了重点学科导航库。专业图书资料集中在学校图书馆,现拥有环境类纸质图书12310册,电子图书2724种;长期订购的主要专业纸质中文期刊69种,外文期刊40种,电子中文期刊187种,电子外文期刊223种。本专业教师和学生能有效
6、利用学校图书资料及网络资源,及时获取有关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与研究动态信息,为教学和科研提供了保障。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现有实验室总建筑面积5800M2,拥有800元/台(件)及以上的教学仪器设备1162台(件);物理实验中心和电工电子实验中心被评为湖北省示范中心实验室。目前,本专业享有仪器设备总价值1119.1万元,其中与物理学专业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以及自动化控制专业共享设备价值192.54万元;与学校其他专业共享基础实验室设备价值807.33万元,保障了本专业的教学和科学研究正常进行。目前,本专业已经建立校内外固定的实习实训基地4个,满足了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的需要。5建设与发展思
7、路本专业在办学过程中,已形成了明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把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未来光信息产业发展和武汉市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坚持立足武汉,面向省内外,以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光信息专业人才为目标;努力将本专业建设成为师资结构合理、学科特色鲜明、在省内具有较大影响的本科教育品牌专业。本专业结合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定位,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实施教学质量工程为主线,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优化和整合专业课程内容,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紧紧围绕专业发展目标,建立一支学历层次高,
8、职称、年龄、学历结构合理,适应光信息学科发展,具有较高教学水平与较强科研能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以完善的教学质量管理和评估体系为规范,根据专业发展需要不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定期组织各项教学检查活动,定期开展督导和同行听课以及学生评教活动,采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组织教学,深入推进教研和教改活动,不断提高本专业的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在办好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同时,加强与其它学科的交叉研究,培养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全面提升本专业的整体竞争实力。二、专业建设过程及成效1专业建设规划与培养方案1.1 专业设置2001年7月6日,国家计委正式批复,在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建立国家光电子产业基
9、地即:武汉中国光谷。目前,高新区形成了以光电子信息为龙头、生物工程与新医药、环保、机电一体化、高科技农业等高新技术产业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正是相伴武汉中国光谷而产生的,是为了适应武汉市地区经济建设发展需要而设立的。该专业依托地区技术优势培养与光信息产业相关的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并向庞大的光信息产业需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该专业有明确的服务面向和人才需求;同时,该专业也符合学校自身条件,有相应物理学学科作依托,专业口径、专业方向符合学校的“服务地方经济,以应用型本科教育为主”的定位。1.2 专业建设规划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于2007年制定了新办专业的建设规划。规划的基
10、本指导思想是: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的,以教学为中心,学科建设为龙头,紧紧围绕未来光信息产业发展,在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学生培养、服务社会等方面,建成具有鲜明特色并在省内高校中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本科专业。为了实现这一总体目标,我们按照“思路清晰、目标具体,措施得力”的原则,在近三年的建设和发展中逐步付诸实施,取得了一定成效。(1)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师资队伍水平专业新办之初,专业教师队伍结构不尽合理,高水平学科带头人欠缺,我们提出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和人才引进力度,优化现有教师教学和科研团队。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各类高级别科研课题,发表有影响的论文
11、,形成一批有较高学术水平和较大应用价值的成果。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以14名核心专业教师为统计对象,发表论文共126篇,其中核心刊物、SCI和EI收录72篇,一般刊物54篇。平均每人每年发表论文1.5篇。承担科研项目共19项,其中国家及国务院各部门项目共2项,省级项目共9项,承担的科研项目的经费合计99.1万元。获省部级科研奖2项。今后,将继续加大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重点引进和培养双师型教学骨干和年轻学科带头人,输入新鲜血液,增强活力。通过未来35年建设,专业教师规模达到13人左右,其中具有教授职称23人,具有副教授职称67人,具有博士学位78人,以保证每门课有2位教师任教,并
12、形成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科研团队及以课程负责人为核心的教学团队,使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师资队伍学历层次更高、结构更合理。(2)加强专业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建设,改善育人条件专业新办之初,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尚不完善,根据建设规划,不断加大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投入,专业仪器设备逐年增加,实习基地的数目也逐渐增加。经过近几年的建设,本专业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累计约1521.58万元,校内外固定的实习实训基地4个,实验室条件和实习基地条件均能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为满足科研、教学的创新要求,进一步提高创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未来三至五年,拟进一步加强光信息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力争将光信息专业实验室建成湖北省重点实验
13、室;同时,在稳定和巩固现有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再建13个校级挂牌实习基地。(3)加强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根据规划,对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调整、优化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经过近几年的建设,构建了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主干课程建立了课程负责人制度。未来三至五年,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出发点,切实落实课程负责人制度,进一步深化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打造精品课程,逐步将工程光学、激光原理、光电子学、信息光学、光学设计等课程建设成为校级及以上精品课程,通过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作用,全面推进课程建设。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部分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衔接方面进行重点研讨,
14、优化课程体系及整合课程内容,使课程体系更趋科学性、系统性;以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不断完善人才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4)加大教学研究,提高育人水平近几年,开展了“普通高等学校育人模式创新研究”、“工程光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等省、市级教研项目的研究与实践,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实验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为进一步提高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提高育人水平,未来三至五年,继续在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主干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校企联合培养学生模式等方面深入开展教学研究,积极申报各级各类教研项目
15、,将教研成果应用于教学中,以研促教。1.3 人才培养方案依据教育部下发的高等学校理工科本科专业规范,以及学校确立的“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在进行广泛调研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制订了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该方案具有培养目标明确、课程体系设置科学合理,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素质的提高,重视基础技能的训练及实践技能的培养等特点。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遵循了“夯实基础,注重应用,强化能力,提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理念和以人为本、突出应用、整体优化的原则,注重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满足社会对光信息专业应用型人
16、才的需求。(1)遵循人才培养的共性和个性要求,按专业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群按人才培养的共性和个性要求进行分类。类别有通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骨干课、专业拓展选修课、专业技能实践课等。学分制管理,修完规定学分方可毕业,允许部分学生提前或延长时间毕业。本专业实行30.50.5的培养模式,即:三年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半年的实训中心、工业中心的综合实训和实习,半年的项目开发和毕业设计。构建了光信息所依拓的数学、物理、电子、信息等方面的专业基础课。建立了以专业骨干课程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依据光信息工程环节如光产生、光传输、光存储、光检测、光信息处理、光显示、光控制等,以及光信
17、息产业层次如光理论研究、光材料研究、光学设计、光器件制造等,构建专业拓展课程体系,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及各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过程的相互衔接,通过课程的设置具体实现了专业培养目标。(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本专业毕业要求的实践教学环节学分占应修总学分的比例不断提高,2009年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学分占应修总学分30%。构建了由基础实验、创新教育、社会实践、工程训练、课程设计、专业实验、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组成的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同时,强化实验教学,基础化学实验及专业实验单独设课,优化整合了实验教学项目,以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实践技能的培养。(3)加强文化和科学素质教育
18、在学校开设的文史哲、自然科学、生命科学、教育心理、艺术体育、经济管理等六大类校级公共选修课程中,要求学生至少选修3类,修满7.5学分,以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在拓展文化的同时,强化计算机学习,突出电类课程学习,以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4)降低必修课比重将所有专业拓展课程列为专业选修课程。开设了光电检测技术、光纤光学、光电图像处理、光学设计等11门专业选修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不仅给学生一定的个性发展的空间,还拓展了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拓宽了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及就业渠道。学校对人才培养方案执行严格,特殊情况需要局部调整的,必须由所在系写明调整原因和提出方案,由分管院长审核签字、教务处
19、审查批准;重大调整需要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执行。同时,学校还通过教学督导、教学检查、教学质量评估、学生信息反馈、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等各种途径,及时了解培养方案的执行情况,监控培养方案的实施效果。近三年,本专业严格执行培养方案,保证了人才培养方案的稳定性、严肃性。2专业基础条件2.1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学校重视实验室建设,不断加大对实验室的投入,实验室的硬件条件不断改善。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包括工程光学、激光原理、光纤光学、信息光学、光电子学等专业课程实验共96学时,41个实验。本专业现有设备的台套数为190,仪器设备总价值694.40万元,其中本专业实验仪器设备价值489.56万元;
20、与学校其他专业共享大学物理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计算机专业实验室等实验室设备204.84万元。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拥有工程光学实验室、激光实验室、信息光学实验室和光纤光学等四个专业实验室,专业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累计约198.60万元。自2008年本专业设置以来,仪器设备逐年有更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配置能满足教学和科研需要,为专业发展提供了保障。2.2 实践教学基地学校一直重视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制定了教学实习基地建设暂行办法,规范实习基地建设和管理工作。为巩固校外实习基地,学校还多次召开各类实习教学经验交流会、实习单位共建会等会议。目前,本专业按照“专业对口、条件完好,满足实习要求”的原
21、则,已经建立校内外固定的实习实训基地5个,其中武汉电线二厂、伟志电子深圳有限公司、国营长江光电有限公司(288厂)、武汉雅格光电公司等四个实习基地作为本专业稳定、长期的实践基地,已签订了合作协议,成为校级挂牌实习基地,同时还聘请了多名校外高级工程师作为实习指导教师。这些实习基地专业对口、技术和设备先进、指导教师认真负责,能满足本专业实习教学的需要,对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2.3 专业图书与网络资源学校建成了功能齐全的网络管理中心和校园网应用服务系统,采用了先进的布线系统和高性能的网络体系结构,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网络教学平台和教务网络管理系统,创建了精品课程网站,为教学及管理工作
22、效率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校坚持在完善馆藏实体资源整合的基础上,还建立了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服务体系,不断改善图书馆条件,丰富馆藏资源。专业图书资料集中在学校图书馆,学校每年预算中含有专业图书资料专项购置经费,自2008年创办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以来,学校开始收藏光类图书和相关教学资料,现拥有光学类纸质图书12310册,电子图书2724种;长期订购的主要专业纸质中文期刊69种,外文期刊40种,电子中文期刊187种,电子外文期刊223种。学校图书资料能满足教师的日常教学、科研和学生专业学习需要。2.4 教学经费学校各部门下拨的各项教学经费足额到位。2008年用于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23、学生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等教学经费0.21万元。实习经费和毕业论文(设计)经费能较好满足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需要。3师资队伍3.1 队伍建设状况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上,学校先后出台了引进高层次优秀人才办法、高层次人才住房安置及资助标准实施办法、关于给予高层次人才有关待遇的暂行办法、教师攻读研究生及在职进修暂行规定、教师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稳定、培养与引进教师队伍的具体措施。本专业以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积极开展教师培养、引进和稳定工作,一方面通过进修培训提高学历层次,另一方面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水平。本专业教师队伍由27人组成。其
24、中,教授3人,副教授10人,讲师14人;博士13人,硕士10人,学士4人;青年教师5人,中年教师19人,老年教师3人。专任教师中,以中青年教师为主,比例为89%;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比例达到了48%;具有研究生以上学位的比例达到了82%;有教授以上的专业带头人和人才梯队,已经形成了一支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满足了人才培养的需要。3.2 主讲教师情况学校一直重视主讲教师队伍建设,制定了主讲教师资格认定管理办法,规定主讲教师应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或讲师及以上职称。同时,加强了对新教师的岗前培训工作,把岗前培训合格作为教师评聘上岗的必备条件。近三年本专业主讲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师100%符
25、合岗位资格。学校始终把为本科生上课作为对教授、副教授一项基本要求,在教师教学工作量额定标准及计算办法中明确规定教授、副教授每学年必须给本科生上课的最少学时数,把教师承担教学工作的业绩和成果作为聘任(晋升)教师职务、发放业绩津贴、教师评优、评先等方面的基本考核条件。在校内分配制度改革中,设立首席教授、学科责任教授及学科骨干教师岗位,实行年薪制,以调动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的积极性。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所属的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还制定了鼓励教授、副教授承担本科教学工作的业绩津贴具体分配办法。近三年来,本专业55岁(含)以下教授、副教授每学年为本科生授课率均为100%。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立足根本,学校
26、和院、系十分重视教学管理,建立健全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完善教学各环节的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注重对教师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评价,促使教师的教学过程更加规范,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使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有效保证。在江汉大学教学工作基本规范中,明确要求教师将主要精力、时间投入教学工作,按照教学工作规范组织教学,严格执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备课、授课、实验、实习、课程设计、作业、辅导答疑、毕业设计(论文)、课程考试(考核)等教学环节规范,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学校长期以来,一直坚持针对课堂教学开展学生评教活动。近两学年,本专业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学生评教累计7门次,其中优秀5次,良好2次。
27、优秀率为71.4%,优良率达到100%,教学效果整体较好。3.3 科学研究水平学校和学院一直非常重视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实施教师科研业绩与教学成果奖励制度,支持教师结合教学工作,积极申报和承担科研项目,多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对教师出版的学术专著、教材和发表在权威学术期刊、被国际检索系统收录的科研论文,均给予相应的奖励。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以14名核心专业教师为统计对象,发表论文共126篇,其中核心刊物、SCI和EI收录72篇,一般刊物54篇。平均每人每年发表论文1.5篇。承担科研项目共19项,其中国家及国务院各部门项目共2项,省级项目共9项,承担的科研项目的经费合计9
28、9.1万元。获省部级科研奖2项。专业负责人和专业课(含专业基础课)教师有较为稳定的科研方向,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有校级以上的教学或科学研究项目及成果,科研促进教学成效较明显。4课程建设4.1 课程体系为适应未来光信息产业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应用型光信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制定了符合专业发展、可执行性强的课程建设规划,进行了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探索,全面调整、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一是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的原则,构建了自然科学基础、人文科学基础、工程技术基础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以有利于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二是根据专业特点,突出专业素质培养。与本专业相关的素
29、质培养有数学基础、物理理论基础、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等四个方面。为此开设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数学物理方程等课程,以强化数学技能的培养;开设了大学物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以强化物理技能的培养;开设了c语言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课程等课程,以强化计算机技能的培养;开设了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等课程,以强化电类技能的培养。三是构建了以专业主干课程工程光学、激光原理、光电子学、信息光学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及各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过程的相互衔接,突出了工程专业的特点。四是依据
30、光信息工程环节如光产生、光检测、光传输、光信息处理、光显示、光控制等,以及光信息产业层次如光学设计、光器件制造等,构建专业拓展课程体系,开设了光纤光学、光学设计、光电检测技术、光电图像处理等课程,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及各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过程的相互衔接,通过课程的设置具体实现了专业培养目标。4.2 教材选用与建设学校制定了教材建设与改革的意见和教材预订与发行规定。规定了教材选用的原则,明确了教材选用的程序。本专业严格执行学校教材选用和评估制度,由授课教师列出课程备选教材目录,系、院审核,教务处统一征订采购。同时,加强教材选用质量控制,对所用教材进行质量跟踪调查。根据教材使用的调查情况,适
31、时调整教材选用方案,防止教材选用的随意性。近三年,本专业主干课程全部选用同行公认的优秀教材和近三年出版的新教材,使用效果好。学校制定了教材建设立项管理办法,采取教材立项建设的方式,在经费和政策上给予教材建设工作大力支持与保障,调动了专业教师教材编写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近三年,本专业教师作为副主编参加了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信号与线性系统等教材的编写。4.3 教学方法与手段学校在课程建设中,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大力提倡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并在学生评教和优秀教学质量奖评选中将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纳入考核指标体系,促使教师不断研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本专业教师一直非常重视教学方
32、法的改革与创新,通过组织同行听课评课、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听课等活动,积极推动教师不断交流和创新教学方法,从整体上提升教学水平,效果显著。学校为支持教师使用多媒体技术授课,定期组织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帮助教师掌握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技术和使用办法,运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提升教学水平。本专业的教师积极参加培训学习,课件制作技术不断提高。采用多媒体授课的课程有大学物理、信号与系统、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工程光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激光原理、信息光学、光纤光学、光学设计等课程,总课时520。必修课应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超过了10%,且效果较好。5实践教学5.1 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
33、神的重要保障。经过几年的努力和探索,本专业已形成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实践环节包括工程训练、专业见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习环节,微机接口与控制技术课程设计、光电检测技术课程设计、光学工程课程设计等课程设计环节,以及毕业论文实践环节,还包括各门独立和非独立的实验课程。这些实践环节分为不同方面和不同层次,由浅入深、相互联系,并和理论教学密切配合,构成了一个较完整的实践环节教学整体。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合理,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列入教学计划的各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已占总学分的30%2009年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实
34、践教学学分占应修总学分30%,达到教育部关于“理工农医类专业实践环节一般不应少于总学分(学时)25%”的要求。5.2 实验、实习和实训学校十分重视实验教学,先后制定了实验教学管理办法、实验室开放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制度,规范实验教学管理;学院也制定了相关的实验教学管理管理制度、光信息专业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以及对实验指导教师资格的审核制度。本专业严格按照学校和学院管理规定落实实验教学环节,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一方面,不断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增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的比例。目前本专业所有实验课程均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其中专业实验课程中的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学时占总实验学时的80%以上,对培养学生综
35、合运用理论知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另一方面,不断加大专业实验室的开放力度。专业实验课程开展了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的研究与实践,编写了综合实验讲义,积极探索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光信息专业人才。学校制定了教学实习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在实习的目的、内容与要求、考核与评定、管理及职责等方面提出具体的要求。本专业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认真制定了专业实习大纲、实习计划和实施方案,并建立了专业对口的稳定的实习基地和实习指导教师队伍。专业实习目的明确,内容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在实习工作中,实习指导教师认真履行职责,加强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使实习教学规范运行,有力地
36、保证了实习的质量。6教学管理6.1 教学规章制度执行学校在教学管理的实践中,针对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教学基本建设管理等方面制定了相关管理制度和教学指导性文件。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依据学校管理制度,也制定出了适合专业特点的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切实把教学管理纳入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校院两级所所制定的制度几乎涵盖了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如教学任务安排制度、教学检查制度、听课制度、考试制度、教学质量评估体系、考核制度,以及学生论文成绩评定办法等。这些制度的实施保证了教学工作合理有序地进行。本专业教师严格执行各级教学管理制度,规范教学运行秩序。学期初要求每门课程教师根据
37、教学大纲要求制定具体的教学进度计划,经检查符合要求后,严格照章执行,并在期中教学质量检查中检查执行情况;严格执行调、停课制度,教师调、停课都要严格办理审批手续;严格执行考试工作规程,认真做好出阅卷及试卷保密等工作;严格执行人才培养方案,必修课教学计划执行无变更情况;严格执行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计划;每学期教师相互之间听课24节,形成了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良好氛围;每学期召开学生座谈会,进行学生问卷调查,听取学生对任课教师教学情况的反映及要求,将信息反馈给教师,促进了教师不断探索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学期的期中教学情况检查,促进了教师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的教学工作意识感和责任感
38、;每学期累积开展一周时间的学术交流活动,内容包括介绍课题研究情况,多媒体教学情况,交流教学论文、科研论文以及交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心得体会等。在教学管理方面,有了教学制度并使之得以有效地执行和检查,从而有力保障了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6.2 教学质量监控学校建立了教学咨询、评估和监控的组织机构,建立健全了一套比较科学、完善、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定期对各教学环节进行教学质量监控,确保各项教学活动正常开展。学院根据学校要求,一方面,采取“专家评价、学生评议和自评”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采取教学督导及同行课堂听课,定期召开座谈会、发放
39、教师自查表、向学生发放教师教学情况调查表等方式,对教学过程进行调研和监控。另一方面,定期查阅培养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计划表的执行情况;检查课程考试试卷的命题、阅卷及质量分析、课程考核成绩登记表、实验记录及报告、实习计划及报告等教学档案,对课程教学运行质量作出判断,并及时向教师反馈相关意见及建议。学校制定了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在毕业论文(设计)环节,学校颁布了江汉大学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程,统一印发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手册、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日志等材料,使整个毕业论文(设计)过程做到规范化管理。同时,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保障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一方面,保证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
40、条件,提供毕业论文(设计)经费、实验设备、试验条件、计算机(网络)及查阅文献资料等物资条件;另一方面,学校和学院每年组织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检查和质量抽查,及时反馈信息,对获奖优秀毕业论文的学生及其指导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本专业严格执行学校和学院关于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规程,严格管理每一个环节,包括指导教师资格审查、教师的选题审查、中期检查、毕业论文(设计)文件的规范、答辩资格审查、答辩及成绩评定等,同时开展教师自查、教研室检查等工作,保证了毕业论文(设计)质量。7人才培养质量7.1 学生专业素质水平本专业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出发,不断完善实验室和实
41、习基地等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同时重视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定期开展各类知识竞赛和实践技能竞赛,积极组织学生申报科研项目和实践项目;开放实验室,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人才的培养创造有利条件。通过几年的培养,本专业学生的专业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水平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具备了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生在各类创新实践活动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7.2 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本专业正在开展过学生毕业论文工作。7.3 社会评价本专业尚无毕业生。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拟整改措施作为新办专业,在学校和学院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扶持下,经过几年的发展与建设,积累了一些办学经验,具备了基本的办学条件,
42、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学生培养质量较高。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本专业在师资队伍、课程、专业实验室等方面还需不断加强建设。针对不足之处,我们将本着“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进行整改。1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高,结构合理,发展态势好。同时也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专业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在高级别科研项目和教研项目的承担和科研成果的推出方面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2)教师队伍中缺乏有影响的青年学术骨干及年轻的学科带头人。为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适应专业发展,建成具有较高教学水平与较强科研能力的高素质师
43、资队伍,制定以下整改措施:(1)加大青年教师培养与培训的工作力度,支持青年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产学研合作,鼓励教师参加更多各类学术交流以及国内外进修、与其它高等学校教师交流经验等活动,以提高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以保证本专业的建设与发展。(2)加大对高学历青年学术骨干以及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与引进工作,进一步加强科研团队的建设,形成以学术带头人为主导的团队,充分发挥他们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在优势学科方向上开展教研和科研,努力推出更多、更高质量的科研和教研成果,进一步提高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科研和教研水平。2课程建设方面经过近八年的建设,本专业构建了合理的课程体系,优化整合课程内容和编写课程教学大纲
44、 ,但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等方面还很薄弱,目前尚无校级精品课程。下一阶段,将围绕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进一步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加强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制定以下整改措施:(1)制定以主干课程建设为核心的课程建设规划,力争通过35年的建设,在专业主干课程中力争建成23门校级及以上精品课程。(2)加大教材建设的力度,鼓励专业教师主编或参编高水平教材,出版23本优质教材。3专业实验室建设方面经过近八年的建设,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仪器设备能满足专业教学的要求,但主要存在个别仪器缺少,仪器的配套尚不充足,实验室面积较小等问题。为适应日益发展的专业实验教学、学生创新实验以及教师科学研究
45、的要求,需进一步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拟制定以下整改措施:(1)通过调整、扩改实验室,增加实验室的总体面积,使工程光学实验室、激光实验室、信息光学实验室、光纤光学实验室和光电实验室各有单独一间实验室。(2)增添缺少的实验设备。(3)进一步加大专业实验室的对外开放交流力度,不仅为本专业教学和科研服务,还为学校其他专业及省内其他高校提供服务。展望未来,任重道远。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光信息专业人才为目的,进一步加快本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及地方光信息产业发展的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努力将本专业建设成为师资结构合理、学科特色鲜明、在省内具有较大影响的本科教育品牌专业,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武汉市地方经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