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学计划(共10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4060066 上传时间:2022-05-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教学计划(共10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科学教学计划(共10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学教学计划(共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教学计划(共10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阿克吾斯塘乡中心小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二、教学目标: 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

2、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三、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虽经过一年的科学学习,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学生的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四、教材分析: 1本册内容情况: 科学四年级上册由“天气”、“溶解”、“声音”和“我们的身体”四个单元组成。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

3、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2.本册的主要活动: (1)对天气的观察与测量从天空中云的形状和变化开始,对构成天气的四个要素分别进行观测。 (2)对身体结构的研究,了解骨骼及肌肉的功能和结构,以及运动情况,并建立保护心脏,保护肺的意识。同时了解食物在口腔内的变化及与牙、舌头、唾液的关系。 3.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活动的设计,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4.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

4、的假设。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第一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设计特点及教学说明: 天气单元一共设计了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第1课和第2课,学生认识到人们通常从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这几个方面来描述天气;开始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如一个月)里收集天气信息,并把他们观察到的信息记录在“天气日历”上;在每天跟踪观察和记

5、录天气的过程中,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天气是在不断地改变着的,激发学生研究天气的兴趣。第二阶段,第3-6课。学生将分别观察、讨论、测量和记录四种(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天气特征的数据。最后,进入第课的时候,学生已经做了近一个月的观察和记录,收集了大量的关于天气的数据。在这一课,他们将分析和总结已经收集到的数据,形成天气单元学习以来的对当地天气的概括性的认识。二、教学建议: 1要让学生真正走近天气现象,用感官和简单工具获取天气特征的相关信息和记录数据。本单元学到的新的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对天气的理解和应对天气对他们的影响。 2由于本单元的教学活动有时需要在特定的天气环境下进行,如第4课风向和

6、风速、第6课云的观测。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天气情况随时调整教学内容。 3本单元学生将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天气现象的过程,教师要对每天的观测和记录活动给以及时的指导、督促,更重要的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将是决定本单元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 4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方的天气情况千差万别。教师可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使用教材。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学校的观测气象站,为学生的观察活动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三、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 天气特征主要包括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 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和风速仪是测量天气的工具; 气象学家是研究、观察和记录关于天气信息以及应用这

7、些信息预报天气的科学家;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2过程与方法: 用感官观察天气; 讨论和记录关于天气特征的信息; 能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能用简单工具估计风速、风向;能用自制的简易雨量器测量降雨量; 观察各种云的不同,并能给它们分类; 能对天气数据进行总结和分析。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增强天气意识,提高观察和研究天气的兴趣; 意识到天气如何影响每天的生活的; 意识到测量和长期的记录有助于我们学习更多的关于天气的知识。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设计特点及教学说明 溶解单元一共设计了7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第1-4课,以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水为溶剂,观察一些固体、液体、气体在水中的变化

8、,比较溶解和不溶解的主要区别,形成关于“溶解”的描述性概念。 第二阶段为5-6课,围绕学生可能提出的两个有价值的问题-是什么因素在影响溶解的快慢?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开展自主研究活动。 第三阶段为第7课,引导学生对增加和减少水分,盐的水溶液会有什么变化的问题进行思考。通过实际的观察活动,了解食盐在水中溶解和结晶的双向变化过程,认识到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可逆的。二、单元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1.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 2.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3.可溶性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物体的颗粒大

9、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液体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4.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5.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 6.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种可逆的过程。过程与方法 1.观察和描述几种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和不溶解的现象。 2.使用过滤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3.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并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 4.观察和描述一些液体和气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5.经历气体溶解于水的观察实验过程。 6.设计“怎样加快方糖溶解”的实验,亲历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活动过程。 7.设计“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实验,经历简单的验证实验过程。 8.初步

10、经历探究性实验“食盐从浓盐水中析出”的研究活动。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研究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2.认识到严格按规范利用溶解装置等科学工具进行实验和测量的必要性。 3.形成细致、客观地观察的态度。 4.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性和重要性。教学重点、难点 1.观察和描述几种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和不溶解的现象,并使用过滤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2.设计“怎样加快方糖溶解”的实验,亲历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活动过程。 3. 探究实验“食盐从浓盐水中析出”的研究活动。 第三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设计特点及教学说明 在本单元的前半部分,学生将探索一些关于声音的

11、产生和传播,声音振动的频率与音高、声音的振幅与音量的关系的基本规律。 在第1课,学生将用不同型号的音叉制造出声音,并讨论他们听到的声音的异同。 在第2课,当学生们探索了由不同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这一概念会得到初步的理解。 在第3课和第4课,集中探讨声音的两个基本属性-音量、音高的产生和变化。通过改变尺子振动部分的长度,使振动的频率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用肉眼是可以识别的。学生在仔细观察尺子振动快慢变化的同时,可以倾听到音高的相应变化。讨论尺子振动部分的长度、观察到的振动和相应音高的关系,可以建立较高的音高是由较高的振动频率产生的这一概念。 第5课,学生将认识到物体振动产生声音

12、。这个振动同样会使它接触到的物体(包括气体)产生振动,这样声音就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 第6课,学生通过一个耳鼓模型可以观察到人耳是怎样接受声音的。这样经历会加深学生对声音是怎样通过不同的物质传播的理解。 第7课,突出了听力安全的重要性。二、单元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音高和音量是描述声音德尔两个基本指标。 3.改变物体振动的方式可以改变它产生的音高和音量。 4.音高是由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音量是由振动的振幅决定的。 5.人的耳朵有一个膜,当声音碰到它时它会振动;耳朵和大脑会把这些振动转换成声音的感觉。过程与方法 1.按照教科书的步骤和要求做各种声音的实验。

13、2.运用文字和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3.将观察到的现象或数据记录在表格上。 4.比较和讨论不同声音的音高和音量,通过描写和画图交流结果。 5.通过描写和讨论反思声音实验。 6.通过阅读获得关于声音、听力和声带的更多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声音调查的兴趣。 2.认识听力安全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实验知道改变物体振动的方式可以改变它产生的音高和音量。 2.探讨声音的两个基本属性-音量、音高的产生与变化。 第四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设计特点及教学说明 我们的身体包括七部分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了认识自己身体结构和功能的机会,使他们能够意识到身体的各种活动都需要各个系统的协调

14、运作,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他们的健康意识。第1课,是整个单元的总起,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人体的结构。并尝试着以功能的不同划分身体的结构,引出深入的思考。第2课,通过观察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上肢运动过程中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功能、结构及其相互作用,并以活动之后身体的各种变化及需求为线索,帮助学生建立人体各个部位协调工作的认识。第3、4课,从学生运动后,每分钟心跳与呼吸的次数增多这一现象入手通过采集数据,讨论“跳动起来后呼吸为什么会加快”和“跳动后心跳为什么会加快”这两个问题,了解呼吸系统的功能和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并建立保护心脏、保护肺的意识。第5课,主要让学生在对消化的原有理解之上,通过比对消化器官图,

15、猜想食物在体内的“旅行”过程和进行模拟实验,初步认识主要消化器官的功能并建立起食物的消化需要多个器官共同参与完成的认识。第6、7课,将在食物消化过程中最容易观察的部位-口腔作为研究重点,认识食物在口腔里面的变化与牙、舌头、唾液的关系,再一次感受身体内多器官协同工作的特点。下一课并对学习内容有总结和提升的作用二、单元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人体的每一个部分都有特定的功能。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各个不同的部分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2.理解身体各部分的协调工作,能利于我们健康的生活。3.人体根据外观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根据功能的不同人体还会有不同的结构划分方法。4.

16、身体的肢体运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会涉及不同的骨骼、关节和肌肉。5.人体的运动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肺的气体交换作用和心脏的血液输送作用十分重要。6.人体运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食物在口腔里的良好初步消化过程,有利于食物营养的吸收。过程与方法1.应用感官并结合体验活动,了解身体内部的结构。2.在观察的基础上,做观察记录,并在不断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对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和完善。3.查阅资料,了解有关人体的知识,对照资料完善并纠正自己对人体结构的认识。4.合理使用实验记录单,并进行数据分析。5.尝试使用气泡图表示身体在活动过程中各个部分的相互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1.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2.能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研究结果。3.认识到研究中会有不完善的结果,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的重要性。4.能够将想象与实际的观察区分开,保证观察活动的真实性.三、教学重点、难点1.应用感官并结合体验活动,了解身体内部的结构。2.尝试使用气泡图表示身体在活动过程中各个部分的相互关系。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