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心理学课堂笔记.pdf

上传人:H****o 文档编号:14045892 上传时间:2022-05-02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190.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心理学课堂笔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2年心理学课堂笔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心理学课堂笔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心理学课堂笔记.pdf(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章绪论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现象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过程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情感过程(情绪、情感)意识过程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二、心理学的研究领域理论研究:普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实验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应用研究: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测量心理学、学校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管理心理学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观察法(二、)测验法(三、)实验法(四、)调查法四、心理学的前世今生今日心理学的两大热点:认识心理学、神经心理学五、心理的实质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一)、脑

2、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1、 (生理学、临床学)脑损伤影响与之相应的心理机能;2、 (生物演化)心理活动水平和脑的发展水平呈正比;3、 (个体生长发育)脑的发育成熟程度影响到人心理发展水平。(二)、客观现实是心理活动的源泉和内容1、脑作为心理器官,不会自己发展产生心理。只有当客观现实作用于人脑,人才会产生心理。2、人的心理活动的一切内容都可以在客观现实中找到依据。3、客观现实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其中社会生活对人的心理发展有更为重要的影响。(三)、心理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具有主观能动性1、心理反应具有主观性2、心理反应具有能动性3、心理反应既受自然规律制约,又受到道德规范制约(四)、心理学

3、在实践中发展1、通过实践活动使客观现实真正作用于大脑,导致相应心理活动的发生和发展2、实践检验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作业:1、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心理现象有哪些方面答案:(1)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2)人的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2、用事实说明心理是脑的机能。答案: (1)人的心理是在与客观现实接触中才产生的,离开了客观现实就没有人的心理。(2)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不同的人在面对同一事件时会有不同的反映。3、怎样理解人的心理是客观

4、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反映。答案:人的心理来源于客观现实,主要是社会现实。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人的心理就其反映内容来说,是客观的;就其反映形式如感知、思维、情绪、意志来说却是主观的,是对客观的主观映象。4、实验法的优缺点各有哪些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15 页 - - - - - - - - - - 答案:(1)优点: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在实验条件严加控制的情况下进行的。这有助于发现事件的因果联系,并可以进行反复的验证。(2)缺点:主试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使实验情

5、景带有极大的人为性质。5、名词解释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的,包括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心理过程。个性:个体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其中以性格为核心。普通心理学: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中和预先设置的情境中对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后分析以及获得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方法。实验法:有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和创造条件,使被试产生一定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第二章注意一、注意的概述(一)、注意的概念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2、注意的基

6、本特征是指向性和集中性。(1) 、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有选择地反映一定的对象,而离开其他的对象。(2) 、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对象的强度和紧张度。(3) 、指向性体现了注意具有方向的特征,集中性体现了注意具有强度的特征。(二)、注意与心理过程的关系注意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总是伴随着其他心理过程表现出来的心理过程可以反映客观事实,而注意不能反映客观事物的属性。注意贯穿于心理过程始终,对心理过程起调节和监督作用。(三)、注意的外在表现适应性表现、无关运动地停止、呼吸运动地变化二、注意的种类(一)、无意注意1、含义: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的目标,也不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2、引起无

7、意注意的原因:刺激物的特点和人本身的状态(1)刺激物的特点:刺激物的强度 、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刺激物的新异性。(2) 、人本身的状态:人对事物的需要和兴趣 、人的情绪状态和精神状态3、优缺点:优点轻松;缺点难以持久(二)、有意注意1、含义: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2、引起有意注意的原因:(1) 、加深对活动的目的、任务的理解(2) 、培养间接兴趣(3) 、合理地组织活动(4) 、用意志与干扰作斗争3、优缺点:优点目的明确,效果好,时间长久缺点耗费精力(三)、有意后注意1、含义:是指事前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2、举例:熟练地阅读课文;熟练地骑

8、自行车;妈妈一边打毛线,一边看电视三、注意的特征(一)、注意的稳定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15 页 - - - - - - - - - - 1、含义:狭义是指注意保持在同一对象上的时间。广义是指注意保持在统一活动上的时间。2、影响因素:(1)主体因素:对活动意义的理解对活动的兴趣和态度身体状态主体意志水平主题情绪状态(2)客观因素:刺激物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刺激物的复杂程度(二)、注意的广度1、含义:是指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2、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注意对象的

9、特点、个人知觉活动的任务和知识经验。(三)、注意的分配1、含义:同一时间内,指注意指向几种不同的对象和活动上。2、注意的分配条件:(1) 、在注意分配条件中,只有一种不熟悉的。(2) 、同时进行几项活动建立一定的联系,形成一定的反应系统。(四)、注意的转移1、含义:是指注意的中心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从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对象或另一活动上去。注意的转移被认为是注意的动力特征。2、影响注意的转移的快慢和难易因素:原来注意的紧张程度和引起注意转移的新对象。四、注意的理论(一)、注意的过滤器学说代表人物:布鲁德本特(二)、注意的衰减学说代表人物:美心理学家特雷斯曼(三)、注意的完全分配学说(四

10、)、注意的资源分配学说代表人物:卡里曼(五)、注意的双加工理论代表人物:谢夫林作业:1、名词解释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后注意:是指事前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2、简述注意和心理过程的关系答案:注意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总是伴随着其他心理过程表现出来的心理过程可以反映客观事实,而注意不能反映客观事物的属性。注意贯穿于心理过程始终,对心理过程起调节和监督作用。3、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与运用答案:刺激物的特点和人本身的状态(1)刺激物的特点:刺激物的强度、刺激

11、物之间的对比关系、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刺激物的新异性。(2) 、人本身的状态:人对事物的需要和兴趣、人的情绪状态和精神状态4、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有哪些(1) 、加深对活动目的、任务的理解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15 页 - - - - - - - - - - (2) 、培养间接兴趣(3) 、合理地组织活动(4) 、用意志和干扰做斗争5、以下现象与注意的哪个品质有关(稳定、广度、分配、转移)一目十行吃着碗里瞧着锅里顾此失彼万事开头难对于听课老师,幼儿东张西望,年纪大的儿童

12、则能忘记其存在。稳定上完手工课,再上数学课,老师问:17-9 怎么减幼儿答:从金鱼尾巴剪起。转移教师念书上的内容,有人马上找到,有人则较慢。广度第三章感觉和知觉一、感觉和知觉的概述(一)、感觉和知觉的概念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2、知觉:是人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直接反应,是对事物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的整体反映。(二)、感觉和知觉的区别和联系1、联系:(1)感觉和知觉都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2)感觉和知觉的对象都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和知觉器官的。2、区别:(1)感觉是先天的,是介于心理和生理之间的活动,而知觉是后天的,是纯粹的心理活动。(2)感觉到知

13、觉,要经历一个主观选择的过程,感觉取决于客观物理特性的影响,而知觉则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三)、感觉和知觉的意义1、感知觉是认识过程中的开始阶段,是认识客观世界的开端,是知识的源泉。2、感知觉提供了人类生存的重要线索,是人们进行正常的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二、感觉概述(一)、感受性和感受阈限1、感受性:是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也就对刺激感受的灵敏程度。2、感受阈限:是引起感觉的一定限度的刺激量。3、绝对感受阈限:感觉的阈限的下限,指能产生感受的最小刺激强度。4、绝对感受性:对最小刺激强度的感觉能力。5、差别感受阈限:能感受到最小的差异量。6、差别感受性:能区别同类刺激之间最小差异量的能力。(二)、感

14、觉的变化规律1、同种感受的变化规律(1) 、适应:是指在同一感受器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引起的感受性变化。(2) 、对比:指同一感受在不同刺激作用下,感受性在强度和性质发生变化的现象。2、不同感受的变化规律(1) 、感觉的相互作用:三、知觉的概述(一)、知觉的基本特征1、整体性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4 页,共 15 页 - - - - - - - - - - (1) 、含义:将感知到的刺激的组成部分作为整体来反映。对事物个别部分的感知受整体的影响。感知到事物的局部时,能反映事物的整

15、体。对事物个别部分的感知取决于事物的关键特征。(2) 、知觉整体性的组织原则:2、选择性(1) 、含义:是人根据当前需要,对客观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加工的过程。3、理解性(1) 、含义: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加工过程。4、恒常性(1) 、含义:当知觉条件发生变化时,知觉对象仍保持相对不变。(2) 、种类:形状的恒常性、亮度的恒常性、大小恒常性、颜色恒常性(3) 、意义:在外部条件发生改变时,保持对客观世界稳定的知觉。(二)、影响知觉的心理因素1、学习与经验:人在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很难判断另一个人的身高因为缺少经验,没从这个角度看过。2、观点

16、差异:小马过河立场不同3、动机与需求作业:1、名词解释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直接反应,是对事物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感受性感受性:是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也就对刺激感受的灵敏程度。感觉阈限:是引起感觉的一定限度的刺激量。2、感觉和知觉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1) 、联系:(1)感觉和知觉都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2)感觉和知觉的对象都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和知觉器官的。2) 、区别:(1)感觉是先天的,是介于心理和生理之间的活动,而知觉是后天的,是纯粹的心理活动。(2)感觉到知觉,要经历一个主观选择的过程,感觉取决于客观物理特性的影响

17、,而知觉则受主观因素的影响。3、入兰芝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种现象说明感觉的(适应性)。4、月朗星稀说明感觉的(对比)。5、以下现象与知觉的哪种特性有关深色的字采用浅色的背景选择性乌云密布,知道要下雨了理解性一个人无论正面看,侧面看,都知觉为同一个人恒常性第四章记忆一、记忆的概述(一)、概念1、传统的观点:记忆是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重现。2、信息加工学说的观点:记忆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二)、分类1、按记忆内容: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18、 - - - -第 5 页,共 15 页 - - - - - - - - - - 2、按再认或回忆时意识状态分类:外显记忆、内隐记忆3、按记忆活动的特点: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1) 、记忆结构及加工过程:(提取)外界信息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选择性注意遗忘(复述)遗忘在记忆的每一个子系统中,都存在三个基本过程即编码、储存、检索编码:指将外在信息进行形式转变的过程。储存:将编码存在于记忆中。检索:把加工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查找出来。2) 、感觉记忆:(1) 、编码:视觉以视觉为通道的图像形式编码;听觉以听觉为通道的声音形式编码。(2) 、存储:数量图像的记忆最大是9 个。时间图像记忆存储时

19、间1 秒,声音记忆存储时间4 秒。3) 、短时记忆(1) 、含义:是指记忆信息保持的时间在一分钟以内的记忆。(2) 、编码形式: A、短时记忆以听觉编码为主;B、短时记忆的最初阶段存在视觉编码,之后向听觉形式过度。(3) 、其影响编码的因素:A、觉醒状态; B、组块(论单位:一个单位也可有多个字)(4) 、短时记忆的储存和遗忘:A、方法:复述机械复述和精细复述B、短时记忆信息储存时间:在没有复述的情况下,可保持15-30 秒内(5) 、短时记忆的检索4) 、长时记忆(1) 、含义:是指记忆信息的保持从一分钟以上直到许多年甚至保持终身的记忆。(2) 、编码形式: A、长时记忆的编码以语义编码为主

20、;B、记忆语言信息中,有时也用声码和形码编码,在非语言信息中,以形码为主。C、主观组织:学习无关联的材料时,被试倾向于用一定的顺序组织材料,提高记忆效率。(3) 、影响编码的因素:A、编码的意识状态(有意或自动)B、记忆任务的性质(4) 、长时记忆信息的储存和遗忘:、信息储存的动态变化:A、量的变化: -量的增多:记忆恢复现象,是指学习后过一段时间,测量到的保持量要高于立即测试的保持量。-量的减少B、质的改变: -内容更简练,细节消失-内容变得完整,合理,有意义-内容变得更具体,夸张、长时记忆信息的遗忘:A、遗忘的一般概念:对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提取有困难即遗忘。遗忘和保持是事物的两个方面。B

21、、遗忘进程:德国的艾宾浩斯采用无意义音节作为材料,用节省法,绘制了遗忘曲线。即: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呈先快后慢的趋势。、影响遗忘的因素:A、记忆材料的意义和作用B、记忆材料的性质C、记忆材料的数量D、学习程度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6 页,共 15 页 - - - - - - - - - - E、材料的序列(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如何与遗忘做斗争复习A、及时复习B、合理分配复习时间C、试图记忆和反复阅读相结合D、复习多样化E、活动助于记忆(5) 、长时记忆的检索:、再认和回忆:再认

22、是指对记忆的事物,当它再出现时能认识的过程;回忆是指对记忆过的事物不再出现时,能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回忆的策略和条件:A、联想线索B、双重提取,寻找关键支点C、记忆状态D、情绪状态E、回忆场合、再认和回忆的关系:再认和回忆是过去经验的恢复,即提取信息的两种形式。安德森(Anderson)等认为再认相当于决策过程,而回忆包括搜寻过程和决策过程。再认和回忆不能截然分开。能回忆的,一般都能再认;能再认的,不一定能回忆。艾契拉斯(Edith MAchilles)发现无意义音节、字、寓言等方面,再认比回忆容易23 倍。在考试时,是非题与选择题主要是通过再认来解答的;问答题与填空题主要是通过回忆来解答的

23、。仅靠再认还不能作为牢固保持的可靠标准,但要达到回忆的程度,一般则首先要能再认,但又不能停止在再认的水平上。作业:1、名词解释:记忆:是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重现。识记:是记忆过程的开端,是保持的必要前提。保持:是记忆的重要环节,不仅是巩固识记,也是实现再认或回忆的重要保证。遗忘:是对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或回忆,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再认和回忆。回忆:是指对记忆过的事物不再出现时,能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再认:是指对记忆的事物,当它再出现时能认识的过程。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记忆后学习的材料所发生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记忆先学习材料所发生的干扰作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德国的艾宾浩斯采用无意

24、义音节作为材料,用节省法计算出保持和遗忘的数量,绘制的遗忘曲线。2、试述记忆结构及其加工的过程。记忆结构及加工过程:(提取)外界信息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选择性注意遗忘(复述)遗忘3、试述遗忘的基本规律及现象。遗忘进程不是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时间遗忘很快,后来逐渐减慢,而一段时间后,几乎不再遗忘了。即遗忘的发展是“先快后慢”。4、如何有效地组织复习。(1) 、及时复习(2) 、合理分配复习时间(3) 、反复阅读和试图回忆相结合(4) 、采用多样化的复习方法,动员多种感官参加复习(5) 、活动有助于记忆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

25、纳 - - - - - - - - - -第 7 页,共 15 页 - - - - - - - - - - 第五章思维和想象第一节思维一、思维的概述(一)、思维的概念: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是 解释事物本质特征及内部规律的理性认识过程。(二)、思维的特征:概括性和间接性二、思维的过程(一)、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1、分析是指将整体分解为部分进行思考。2、综合是指将事物有部分结合为整体考虑。3、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两个方面,分析反映事物要素,综合反映事物的全体,在思维活动中两者是共同参与的。(二)、比较:是把各种事物和现象加以对比,确定相同点和不同点及其相互关系。(三)、抽

26、象和概括:1、抽象:是将事物的本质属性抽出,舍弃其非本质属性的过程。2、概括:是将事物的本质特征推广到同类事物上的过程。(三)、具体化:将概括的知识应用于具体事物上的过程,即用实例解释概念。三、思维的种类(一)、按思维凭借物(发展早晚顺序)划分,将思维划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1、动作思维: ex.儿童数数动作停止,思维停止2、形象思维:具体形象和表象。ex.儿童计算,数手指3、抽象思维:概念、判断、推理(二)、按思维探索目标方向划分,将思维划分为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1、集中思维:主要功能是求同2、发散思维:主要功能是求异创新(三)、按思维凭借的概念划分,将思维划分为经验思维和理论思

27、维。(四)、按思维直觉性划分,将思维划分为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1、直觉思维: ex.一眼看人,觉得不想亲近。2、分析思维: ex.眸不正而心歪。(五)、按思维的创新程度划分,将思维划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第二节概念与推理一、什么是概念(一)、概念的含义: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在头脑中的反映。1、本质属性:只关注本质属性。Ex.房屋:本质属性居住;非本质属性楼层、风格(二)、概念的范畴:1、概念的名称2、概念的定义3、概念的例证4、概念属性5、概念层次6、概念的属性又称为概念的内涵,概念所有的正例又称为概念的外延。(三)、概念的分类:日常概念、科学概念二、概念的形成与掌握(一)、概念形成的含义:1、

28、概念形成:对客观现实对象和现象进行反复感知,并不断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基础上最终概括出某一物质的本质特征和属性。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8 页,共 15 页 - - - - - - - - - - 2、形成过程:(1) 、辨别不同的刺激模式;(2) 、抽象出各个刺激模式的共同属性,提出假设;(3) 、在特定环境中检验假设;(4) 、将验证的假设予以分析、概括、总结出概念的本质属性;(5) 、将新概念属性推广到其他同类的事物上;(6) 、用语言表达出新概念的属性。(二)、概念的掌

29、握1、概念的掌握:是通过概念的定义直接获得概念。(1) 、途径:日常交际过程;有计划的教学过程。2、概念教学的要点:(1) 、提供必要的感性分析;(2) 、利用变式和反例对概念加以说明;(3) 、突出本质特征,减少非本质特征;(4) 、适时结合概念下定义;(5) 、在实践中运用概念(练习)。三、推理(一)、推理的含义:推理是指具体事物归纳出一般规律或从一般原理推出新结论的思维活动,前者为归纳推理,后者为演绎推理。1、演绎推理:(1)三段论推理:根据一个普遍的原则为前提,从而推演到特殊事例,最后得到一个肯定结论的方法。(2)线性推理:所给予的两个前提说明了三个逻辑项之间的可传递关系。Ex.两前提

30、:李四比张三高,张三比王五高李四高于张三高于王五(3)条件推理:是人们利用条件和命题进行推理。Ex.双面卡片,一面数字一面字母。元音字母的另一面是偶数。2、归纳推理:(1)含义:从观察到的多个事物为依据,归结出一个概括的原则。Ex.小孩多在一岁时叫妈妈。(2)特点: A、推理依据为具体事例,事例之间彼此类似,故又称类推论证。B、结论只能视为逻辑上的可能性(机率法则),不是绝对的,可能性视样本代表性锁定,又称为归纳推理。3、捷径推理:演绎推理遵循程序法则,归纳推理遵循机率法则,在推理思考上,还有第三个法则,即经验法则,在问题情境中个人依据解决类似问题的经验去推理思考的方法。Ex.儿童选择题、赌徒

31、谬误第三节问题解决一、问题解决的概述(一)、含义和特点1、含义:是有一定的情境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经过一系列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2、特点:(1) 、问题情境有明确的目的性而不知如何达到的情况。Ex.问你姓什么。 (不用进行问题探索)(2) 、当事人觉察到问题的存在。(3) 、问题要适合当事人的认知水平。(4) 、必须与过去的问题有区别。(二)、问题的种类1、对抗性问题和非对抗性问题ex.下棋2、界定清楚的问题和界定模糊的问题ex.清楚: A 大于 B,B 大于 C 则 A 大于 C。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32、- - - - - - - - - -第 9 页,共 15 页 - - - - - - - - - - 模糊:如何写好一篇课文。3、语义丰富的问题和语义贫乏的问题ex.下围棋,会下的人和不会下的人。(三)、问题解决的过程:审题、问题归类、重现相关知识、寻找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法、确定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一)、问题情境:1、问题情境的呈现方式2、问题情境的无关因素3、问题情境中有关因素的组织(二)、迁移:是已经学过的知识在新情境中的应用,或者是已有问题解决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三)、原型启发:启发是通过观察其他事物的发展、变化,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它可以使人的认识发生飞跃。

33、对解决问题能起到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四)、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看到某事物通常的功能,看不到它可能存在的其他方面的功能,从而干扰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五)、心理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它影响着解决问题时的倾向性。(六)、情感和动机: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带有情感和处于某种动机状态,而这些状态又必然会影响解决问题的效果。(七):人格:人格特征是解决问题的内部动因。第四节创造性思维一、创造性思维概述(一)含义:是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或者产生新颖独创的思维成果的思维过程。(二)特点:1、既需要发散思维,有需要集中思维2、创造性思维没有现成答案3、迷恋和目的指向性是创造思

34、维的重要特征ex.牛顿请客4、灵感状态ex.阿基米德排水法、苯的分子式5、创造性思维需要创造性想象的参与(三)心理成分1、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以发散性思维为核心,集中思维为支持因素,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有机结合的操作方法。吉尔福特一发散性思维的流畅、变通、独特来衡量创造性的高低。(1)流畅性:单位时间内发散项目的数量(2)变通性:发散项目的范围和广度(3)独特性:对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2、远距离的联想思维:是指在彼此相距很远的概念间看出其关系的能力。3、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四)过程:准备、酝酿、豁朗、验证(五)因素:1、多种新注意2、社会因素第五节想象一、概念(一)、含义:是人脑中

35、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二)、形式:1、粘合:把生活中各个领域和各种现象的不同方面和特征结合在一起。2、夸张:又称强调,通过改变客观事物的特点或者突出某些特点在头脑中形式的新形象。3、拟人化:把人类特征、特点加在外界事物上,使之人格化的过程。4、典型化: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创造新形象的过程。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0 页,共 15 页 - - - - - - - - - - 二、功能1、是人们获得间接知识,进行创造性活动必不可少的因素。2、对于个体心理健康有双重

36、作用,适当的想象可以满足人的需要,促进心理健康,过度想象则可能导致精神疾病。3、想象对人的机体和生理过程有调节作用ex.望梅止渴三、种类(一)、无意想象1、含义:是没有预定的目的,不自觉的想象,是在某种刺激作用下想象某种事物的过程。Ex.看白云想象2、梦和幻觉(二)、有意想象1、含义:有目的的,自觉的想象,是为了塑造某种形象而进行的想象活力。2、有意想象又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幻想是创造性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1)再造想象:是根绝别人的描述或图样,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Ex.读者通过书想象祥林嫂(2)创造想象:是根据预定的目的,在人脑中独立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Ex.鲁迅笔下的祥林

37、嫂(3)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它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4)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的区别:创造性程度作业:1、名词解释想象:再造想象:创造想象:思维: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概念:2、想象的形成方式有哪些3、思维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思维的过程有哪些4、说明创造性思维的定义及特征。5、什么是问题解决,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有哪些6、简述概念教学的要点。第六章情绪和情感一、概念(一)情绪和情感:产生于认识和活动的过程中,并影响着认识和活动的进行。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另一种反映形式,即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1、情绪:是与生理的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心理活动。2、情感

38、:是与社会性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心理活动。(二)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1、情绪的表现一般不稳定,带有情境性。情感与情绪相比,较为稳定,是比较本质的东西,是人对现实事物的比较稳定的态度。2、情绪和情感相互依赖。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3、情绪是情感的表现形式,情感的发展变化也是通过情绪的变化来实现的。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1 页,共 15 页 - - - - - - - - - - 二、种类(一)、情绪:心境、激情、紧张和焦虑(二)、情感:道德感、理智感、美

39、感第七章意志一、概念(一)含义:是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来支配和调节行为,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二、特征(一)、意志行动有明确的预定目的(二)、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三)、意志行动往往与克服困难相联系三、品质:坚强意志的基本品质是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1 需要一、需要的概述(一)、概念:是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映。(二)、特点:1、是机体内部的不平衡状态,这种不平衡既包括生理的不平衡和心理的不平衡。2、总指向一定的客观对象。3、永远带有动力性,不会因暂时的满足而终止。4、人的需要与动物的需要有本质区别,人的需要具有社会性,并受意识的支配。(三)、结构:1、关于需要

40、结构的观点,其中以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影响最大。2、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观点:(从下往上越来越小)自我实现的需要审美需要认知需要尊重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安全需要生理需要1) 、需要的层次越低,它的力量越大,潜力越强,只有低需要基本满足,才能产生高层的需要。2) 、前四种为低级需要,又称为缺失需要,这些得不到满足时,个体会产生不适感,从而激励个体去行动,满足行为动机减弱。自我实现的需要为高级需要,又称为成长需要,不满足不会产生不适感,满足后对行为产生激励作用。3) 、这些需要时天生的,与生俱来的。4) 、对马斯洛理论评价:(1) 、意义: A、将需要看做有层次的系统,符合了需要多样性的特点;B、看

41、到了人的需要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趋势,反映了需要和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C、在管理工作和教育工作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2) 、局限性: A、马斯洛将人的需要说成是先天的,模糊了人的生理需要与社会需要的差别,否定了后天环境和教育对需要发展的作用。B、他的理论带有一定的机械性,需要层次由低到高依次出现,但实现上并非那么固定。二、动机的概述(一)、动机的概念1、含义:为实现一定的目的而行动的原因。2、特点:(1) 、动机本身不属于行为活动,只是一种行为活动的内在动力。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42、12 页,共 15 页 - - - - - - - - - - (2) 、动机不仅能引发人的行为,还对人的行为有导向和维持作用。(3) 、需要和诱因是产生动机的两个重要因素。首先,需要时动机的基础,需要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才有可能产生动机;其次,诱因也是产生动机的重要因素。(二)、动机和行为的关系1、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关系不是单一的,同一种行为可能有不同的动机,类似的动机也可能导致不同的行为。2、个体的活动往往不是受单一动机的影响,而是由动机体系推动的,各种动机地位不同,有的占据主导地位,其他为从属动机。3、活动动机和行为动机效果的关系并不都是统一的,有时会出现不统一的情况。(三)、动机的种类1、

43、生理性动机:饥饿、干渴、性2、社会性动机:成就、交往、权力作业:1、名词解释情绪和情感:意志:需要:动机:2、以下属于意志行动的是感到累了提前睡觉。熬夜赶论文坚持长跑3、戒烟不成功说明人的果断性不够。X 自制力4、论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5、简述行为和动机的关系第八章能力一、能力的概述(一)、概念: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只有直接影响活动的心理特征才是能力。(二)、能力包括两层含义:1、ability :代表对活动已达到的成就水平,即现实能力,又称成就。2、capacity:代表个体具有的潜力和可能性,即潜在能力,又称“性向”。3、能力与活动关系密切:能力在活动中形成并在活

44、动中表现,是完成活动的必备条件。(三)、能力的分类:1、一般能力指顺利完成各种活动必需的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其中抽象概括力为核心。一般我们常说的智力就是一般能力。2、特殊能力指某种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3、一般能力是特殊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殊能力的发展有助于一般能力的发展。(四)、智力结构理论:1、斯皮尔曼的二因素理论(1)人类的智力分为两种因素:普遍因素G 和特殊因素S。普遍因素G 主要是推理因素;特殊因素S包括: S1口语能力、 S2 数算能力、 S3机械能力、 S4 注意力、 S5想象力。(2)各种活动中,都有普遍因素的参与,但同时也有不同特殊

45、因素的参与。(3)活动中包括的普遍因素越多,各种作业相关性越高。活动中包括的特殊因素越多,各种作业的相关特性越低。2、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3 页,共 15 页 - - - - - - - - - - (1)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由7 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组成,每种智力独立成系统。(2)智力的种类:言语智力、空间智力、社交智力、自知智力、逻辑数学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3、卡特尔的液态智力和晶体智力理论(1)晶体智力:通过学习获得一般智力因素,是知识和技

46、能的结晶。如:词汇量,数学能力,机械能力。(2)液态智力:洞察复杂关系的能力,是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都显示出的一般智力因素。如:反应速度,瞬间记忆,思维敏捷性灵活性等。(3)液态智力和晶体智力是两个相关的智力因素,个体的接受能力有赖于液态智力,而作为晶体标准的个人的文化科学素质是液态潜力,人格因素和受教育程度相互作用的结果。(4)从发展的趋势看,晶体智力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到60 岁才开始衰退,液态智力在14 岁达到顶峰,以后逐年下降。(5)从个体差异看,液态智力水平差异大于晶体智力的差异。4、斯滕伯格的智力三元论(1)智力是由连接的三边关系组合的智力统合体。智力统合体的三边,又称为智力的三种成

47、分。(2)组成智力统合体的三种智力成分为:组合型智力、经验型智力、情绪性智力。(3)当三边系统平衡时,智力统合体的运行最有效。人想要取得成功,需要拥有: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五)、能力的个性差异1、能力的类型差异:一般和特殊2、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3、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4、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遗传和环境。(1)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智力分布呈正态分布智力高度发展的人和智力低下的占了绝大多数,但大多数属于中等水平。个体智力发展水平以智商为标志,智商代表同龄人中所处的相对位置。正常值70130智力分布上,智力低的一端比智力优秀的多。在性别差异上,能力的发展水平无差异,但在智力分布上,男性趋向于

48、两端,女性趋向于中间的比例较高。(2)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有三种情况:早慧,中年成才,大器晚成。早慧多见于音乐、绘画领域。能力发展的早晚差异中,中年成才的现象最普遍。(3)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遗传和环境遗传和环境对能力的影响,反映能力发展可能性和能力发展现实性的关系。遗传素质为能力的发展提供发展基础,而环境决定了能力发展现实高度。环境对能力发展的影响是有限的,不会超越个人的遗传限制。遗传素质越优异,提供可能发展的范围越广,受环境影响越大。作业:1、名词解释能力能力的差异类型正态分布智商加德纳认为智力包含哪几种论述斯滕伯格的智力三元论试论遗传和环境对能力的影响第九章气质精品资料 -

49、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4 页,共 15 页 - - - - - - - - - - 一、概述(一)、概念1、含义: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稳定的动力特征。2、特点:(1)气质是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即日常所说的性情,脾气)它包括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2)气质受人体神经系统特点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先天性。(3)气质具有稳定性和可能性。二、巴普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和气质类型神经系统有两个基本活动过程: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神经活动过程有三个基本特征:强度、平衡性、灵活性。1、强度:对强刺激的耐

50、受能力或持久工作的能力。2、平衡性: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转换速度的强度是否相当。3、灵活性:对刺激的反映速度及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转换速度、神经系统三个特征的独特结合,形成高级神经活动的四种类型。三、气质与实践活动P1051、气质与智力活动2、气质与职业活动3、气质与教育活动4、气质与心理健康第十章性格一、概述1、含义:性格是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2、特点:(1) 、性格是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特征,与个人的信念,价值观相系,并受到社会道德标准的评价。(2) 、性格形成后具有整体性。(3) 、性格是个别性和典型性的统一。(4) 、性格具有相对稳定性。3、性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