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功过格白话解(共32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4016123 上传时间:2022-05-02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了凡四训功过格白话解(共32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了凡四训功过格白话解(共32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了凡四训功过格白话解(共3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了凡四训功过格白话解(共32页).doc(3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功过格白话解1功散钱栗衣帛济人若遇地震、涝旱、灾荒、战争等天灾人祸,应广施钱财、食物、衣服等,周济灾民,使灾难中的人民获得安稳。即使无灾无难,若遇贫穷饥饿者,亦应施行救济。舍棺木一切方便等事如我们在历史书籍上常读到,卖身葬父、卖身葬母、卖身葬夫之事迹,现今社会虽然比过去富裕,然亦有贫穷之人,若自己的邻里,或是偶尔路遇此等窘事,应伸出援手,助人度过难关,不计回报。如唐朝的郭元振,少年时代,就怀抱大志,才学俊秀,十六岁入太学当太学生时,有一次家人送来钱资四十万,恰有一位身穿丧服的陌生人,前来叩门求他帮助,自说家境贫寒,已有五代祖先未能安葬,请求借钱,用来治丧,元振深为同情

2、,也不质问他的姓名,就将四十万钱全部赠送给他,丝毫不吝惜。施香烛灯油等物、施茶水用香、烛、灯、油物供养三宝,或是布施茶水。修置三宝寺院、造三宝尊像建造修复三宝寺院,塑造、彩绘、铸造、描画佛菩萨圣像。如了凡四训中讲述的, 有一天,包凭到郊外旅游,偶然间到了一个村庄的寺院,看见观世音菩萨的圣像,暴露于野外,遭受风吹雨淋。他于心不忍,就把自己身上带的钱,拿出了十两银子,交给住持师父,作为修复寺院房屋殿宇之用。住持告诉他,修寺的工程很大,而银两太少,实在无法完成这件工程。于是包凭又把身上所带的四疋布,还有几件好的衣服,都是新购买的,卖了可以作为修寺资金。他的仆人劝他说:不要再把这件衣服也送了,包凭却说

3、,只要庙能修好,观音圣像不被雨淋,我自己就是裸露,赤膊也无所谓。这种真诚的善心,实在非常难得!庙修好以后,包凭带上父亲同去寺院。晚上住在寺内,包凭当夜梦见寺院的伽蓝菩萨来向他道谢,说你的子孙应当会享有世间的官禄。后来他的儿子包汴、孙子柽芳,果然考中进士,做了显赫的高官。凡是在三宝门中修福,应发如是之心,不求回报,所报则厚;有所求者,所报则薄。2功建仓平耀、修造路桥、疏河掘井修桥铺路,方便行走,疏导河流,不致因河道不通而淹大水,掘井是为方便一方人士的饮水。现今如疏通河道,大雨之时就不会有淹水之虑。提倡环保,保持河流山川的清洁;注意自来水的品质,勿使工业废水污染环境,人人有干净安全的饮用水。尤其,

4、政府人员,更应积极为人民谋福利,传播此种良善的讯息,从事工业者,谨慎处理工业废水,勿使河川水源受到污染,皆属此。不负寄托财物所谓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即此意也。对于朋友、亲族的托付,应严守承诺,不可见财而忘义。如唐朝的李勉,从小好学,个性沉厚高雅,神志光明。少年时代家境贫寒,曾经客游到梁宋地方,正巧和一位书生同住一家旅馆,书生染患重病将死,拿出所带的白金,对李勉说:我已经不行了,现在左右无人知道,我死后,请你用这些白金替我办理后事,为我安葬,剩余的就全部赠送与你,请你收下吧!李勉安慰答应了他,于是依照遗言,将他安葬,但是所剩白金,却暗中把它放在棺材底下。后来那书生的家属开坟墓时,掘出白金,终于归

5、还其家属。唐肃宗做皇帝时提拔李勉为鉴察御史,后官位至宰相,其为人耿直清高,为官廉明无私。劝人出财作种种功德发财不难,保财最难,应随分随力,劝导自己的亲朋好友同事,明白正确的理财观念,广行布施,如印经、放生、救济等,皆是积阴德的善行。果能行大布施,可保财富不失。让地让产如安徽桐城六尺巷之由来,即是让地之结果。清朝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在京城做官,他桐城的老家与吴姓的邻居,发生了地皮的争执,于是家人将书信送往京城,请他出面处理。这位大学士看后立即回信说: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看了信后,主动让出三尺。邻居吴氏深受感动也让出三尺,就成了六尺巷

6、。张英有这样的胸怀气度,不仅他本人官至宰相,其儿子张廷玉,亦是康熙、雍正、干隆三朝宰相,可谓积阴德厚矣!3功代人完纳债负代无力偿还债务的人,偿还债务。不义之财不取不仁不义、不是自己的金钱物品,不取不受。还人遗物若是有人不小心将财物遗失,拾得之后,应归还物主,不得占为己有。饶人债负若借人财物,而人无力偿还,不逼债,且能销毁字据,饶益别人。作功果荐沉魂请僧人做超度法事,或是自己修持,读经念佛,以此功德,超荐沉沦的孤魂野鬼。救一细微湿化之属命救一微弱细小的湿化类的生命,如蚯蚓等。放一生凡是一切有生命的众生,皆应爱护,放一生记一功。葬一自死禽类凡是见已死的飞禽走兽,暴尸于荒野或道路旁,应当埋葬,令其安

7、息。为己杀不食常怀慈悲心,不吃专为自己而杀的肉食品。闻杀不食听到被杀动物的惨叫声,即不食此肉。见杀不食看到杀动物的情景,即不食此肉。肉食人持斋一日虽未能吃素,但能发心在一日之中吃素。如初一、十五、六斋日、十斋日,佛菩萨圣诞、父母的诞辰日(或忌日),在这一天之中,不吃肉食,而能素食,并读经念佛,修清净功德! 4功见人有忧,善为解慰凡见别人有忧心之事,应善巧方便,开解劝慰,令其释忧生喜。接济人畜一时疲顿凡遇到人、或是畜生,因一时的疲劳困顿,应给予接济帮助。如有人外出谋生或是求学,因不慎遗落钱财,或是受伤,又无人照料,遇此类状况,应给予帮助。若遇受伤的动物,应尽心救治,待其恢复健康,然后放归大自然!

8、不拒乞人若遇贫穷乞丐,随自己所有,以恭敬心施与,不可拒绝。贫穷者是悲田,能以敬心布施,就是以他的悲田,成就我的大悲拔苦,大慈与乐之心!护持僧众一人护持一位出家人,令其身心安顿,无四事匮乏之虞,而能安心修道!饭一僧以饮食供养一位出家僧人。拾得遗字一千凡是在路上,或是在我们生活的周围,看到有字纸,应把它捡起来,送往回收厂处理,或是送至焚化炉,这皆是爱惜字纸的善心善行。因为字是智慧的符号,人借助于文字,才得以学习文化、智慧,故对字纸应当尊重。 5功兴事利及十人凡是兴建利人利己,富国强民的事,其利益能达到十个人,算作一功。讲演善法,谕及十人凡是讲演善法,劝人断恶修善,明达因果事理,劝谕十人,算作一功。

9、诵佛号千声以清净心念诵佛号千声。念佛的目的在于制心一处,将一切的妄念,归于一句阿弥陀佛,以一句阿弥陀佛取代无量的妄念。念佛时,若有妄念,不要理会妄念,只管提起正念,将一句阿弥陀佛,念得清楚,听得明白,记得清楚,出乎口、入乎耳、印乎心,心口耳一致,妄念自然就少了。礼忏百拜以真诚心礼拜忏悔,能消除一切恶业及灾难,解除累世怨结增益福慧功德巍巍不可思议。礼忏一百拜,计为一功。诵经一卷佛经是修正我们思想行为的准则,务必要读诵正法经典,方能正其心诚其意,蒙受佛菩萨的教诲之益!万不可读诵外道经典,及邪知邪见,伪造之经典!施行劝济人书文凡是印刷劝人向善、戒杀护生、慈悲济世之文章,其功德等同自己书写! 6功施药

10、一服凡布施医药一服,计为一功。救一人寒北方冬天,天寒地冻,常有人受到严寒的逼迫,遇人有此危险,应施于救助,令其免受寒冷。留无归人一宿留无家可归之人,住一晚上,算作一功。济一人饥救济一饥饿之人,计为一功。阻人一非为事阻止别人做一件错事,并能劝令改正。劝息一人争因事与人相争,焉知我之不是呢?应以理相劝,息灭争论。掩一人恶隐恶扬善,是人之美德。见人恶应当反躬自省,我是否有这样的过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此人即是我之善知识,感激都来不及,又怎么可以宣扬他的过恶呢?赞一人善赞扬别人的善行善事,这是随喜功德,其功德等于同于行善之人,不可嫉妒障碍。葬一自死畜类如自家养的家畜之类,自然死后,应给予安葬,不应剥

11、其皮食其肉。如牛马等,它们辛苦耕田,人才有五谷可食,我们应心存感恩,给予好的安葬。学佛人要念佛回向,开示此等畜生,因过去的愚痴而堕入畜生道,今遇此胜缘,应一心念佛,求生净土。劝养蚕、渔人、猎人、屠人等改业劝导养蚕、捕渔人、打猎人、杀猪宰牛的屠夫,放弃这种杀生造业的行业,而能改做其它行业。每个人的福报都有定,不论从事什么行业都能赚钱,养家糊口。何苦如此愚痴,而从事此类惨不忍睹又折损自己福报的杀生造罪的行业呢? 7功免一应责人免除一应受责罚之人,此为仁恕之道,教育为本,感人以德,不以刑罚惩处!晋代桑虞有果园在离家数里之外,园外有荆棘筑成的篱笆。瓜果初熟季节,有人翻过篱笆偷盗瓜果。他觉得篱笆上有荆棘

12、,恐偷盗的人惊慌爬出时损伤身体,就叫家奴开出一条出路。等到偷盗者背着瓜出来,发现道路通畅,知道是桑虞叫人做的,非常惭愧,就将瓜果送到桑虞那儿,叩头谢罪。(晋书 孝友传 桑虞)受一逆耳言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逆耳之言,虽不中听,但能有利于身心,能增进德业品行!任一谤不辩受人毁谤而不辩白。古人云:任他谤任他诽,把火烧天徒自疲,我闻恰似饮甘露,销融顿入不思议。佛说四十二章经云:佛言:有人闻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骂佛。佛默不对;骂止,问曰:子以礼从人,其人不纳,礼归子乎?对曰:归矣!佛言:今子骂我,我今不纳;子自持祸,归子身矣!犹响应声,影之随形,终无免离。慎勿为恶!当别人骂我们、诽谤我

13、们,我们不接受,就好比你送礼物给我,我不肯接受,那么,骂人者还是要把这个罪过带回去的。应明白此理!受一横不瞋若无端受人从中作梗,或无理取闹,而不生瞋恨心,这都是品德涵养深厚的表现。救一无力报人之畜命救护一只无力报答救护之恩的畜生。祈福禳灾等,但许善愿不杀生祈福禳灾,这些民间信仰之事,应只许善愿,不可杀生祭祀。世人不明道理,往往杀生祭祀,不仅不能得福,反而招殃。杀生祭祀鬼神愁,一切的正神善鬼,绝不会享用人间血肉的祭祀,只有那些邪神邪鬼才会享用。学佛之人,应读诵大乘经典,礼佛拜忏,以此功德回向,必能蒙受佛慈加持,而满其善愿!供养一贤善人供养一贤良、有道德的善人。劝止传播人恶谣言止于智者,即此之谓也

14、。学佛之人,不仅口不说人恶,耳亦不应听恶人恶事、人我是非。遇传播人恶之人,应善巧劝阻!以方术治一人轻疾用医学、卜筮、星相等一技之长治愈人轻微的疾病。编纂一保命益性命经法搜集古今典籍中,有关修身养性长寿健康,有益于生命之文而编纂成书。如提倡戒杀吃素,传播健康的饮食观念,皆属此类。传一人保益性命事传授给一人戒杀吃素,有益身心健康的事例或技能。 8功劝息一人讼劝人止息诤讼。救一有力报人之畜命救护一只有力报答人类的畜生的生命,如牛、马等。善遣妾婢现今家庭富裕者,有雇请佣人,应善待佣人,遣离时应给予丰厚的资遣费,不可刻薄吝啬。有财有势可使而不使虽然有财有势,但不以此财势威逼于人。发至德之言至德即崇高的德

15、性,发表与德性相应的言论。以方术治一人重病用医学、卜筮、星相等治愈人严重的疾病。除一人害除去危害于一方的一个恶人。荐引一有德人推荐引导一个有道德品行的人为人民服务成就一人德业出钱或是出力,成就一个人的道德学问。如资助希望工程、设立奖学金,皆属此。 9功收养一无主遗弃婴孩现今社会两性关系泛滥,被弃婴孩,时有所闻,若有发现,应收养或是送往社会福利机构安置,保全其生命。完聚一人夫妇夫妇之道,是人伦大道的开始,不可轻易离婚,亦不可教唆他人离婚。若见将破之婚姻,应婉转劝导,使其合于将破之际。化一为非者改行感化一个为非作歹的人,改恶从善。施一葬地与无土之家布施土地于贫穷无地之人,安葬已逝去的亲人。发一言利

16、及百姓发表有利于社会百姓的言论。白一人冤说明一个人的冤曲,令其洗刷冤情,还公道于人。司法界的人员,为人平反冤案,使冤者得雪,亦属此。救免一人流离救济一个即将流离失所之人,免于流离。葬一无主骸骨如今地产业发达,往往在建造楼房时,时常会从地下挖出一堆白骨,应妥当安葬,不可随便扔弃!要知死者为大的道理。收养一无依收养一个无依无靠之人。 10功当欲染境,守正不染处于欲染境界之中,而能端身正意,不为欲爱所染。免堕一胎学佛之人,不仅自己不堕胎,亦应劝导身边的亲朋好友,不要堕胎。儿女与父母是有直接而密切的缘分,若无缘分,求儿女求不到。儿女与父母有四种因缘,所谓报恩、报怨、讨债、还债;实际而言,人与一切众生都

17、有这四种缘。因此,若这个小孩是来报恩的,你堕胎就是杀了他,恩变成仇;如果是来报怨的,仇恨就更深了。讨债、还债再加上命债,因果通三世,冤冤相报没完没了。我们这一世遭遇的种种不幸,是过去生中造的不善业;这一生当中能够过得很安稳、很自在,一切称心如意,也是过去生中累积的善因。善因必得善果,恶因一定得恶报。为人延一嗣为人延续后代子嗣。阻人不溺一子女溺有二义,一是溺爱,二是溺水。劝阻他人不可溺爱子女或是以溺水的手段遗弃虐待子女。完一妇女节保全一妇女的节操。救免一人死救人免于死难。 11过贩卖屠刀、渔网等物买卖经营屠宰动物的刀具,及捕捞鱼虾龟鳖等水族所用的渔网等物品。斗秤符小出大入从事于买卖行业,卖出物品

18、时用小称砣,买进货物时用大称砣,短斤缺两,欺诈顾客。废坏三宝尊像以及殿宇、器用等物废弃毁坏佛菩萨圣像,及安置佛像佛经僧众的三宝殿堂楼阁、佛事法会中所用的法器等物。因公恃势乞索、巧索,取人一切物假公济私,恃势欺人,明目张胆地勒索,或巧取豪夺他人的财宝金银等物品。负寄托财物见财忘义,负于承诺,将寄托的财物占为己有。负贷,负遗背信弃义,有负于诺言,不能按期归还信贷,不能兑现承诺之事。背众受利,伤用他钱于团体中,背着大众私受财物谋取私利,伤害集体利益,擅用他人钱财。杀一细微湿化属命及覆巢破卵等事杀一微弱细小的湿化类生命,如蚯蚓等。以及倾毁巢窝、破壳取卵等事,如捣鸟巢,破龟蛋等。食一报人之畜等肉食用对于

19、人类有恩的家畜之肉。如狗能看守家园,牛可替人耕田,故不可宰杀而食其肉。12过服一非法服衣冠不整洁,穿戴不符合自己身份或所处环境的服饰。食酒肉五辛,诵经登三宝地饮酒食肉,大量食用五辛植物,带着刺激性的秽浊之气,诵经念佛,或登上佛法僧三宝净地。楞严经云:是诸众生求三摩提,当断世间五种辛菜,是五种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纵能宣说十二部经,十方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诸饿鬼等,因彼食次舐其唇吻,常与鬼住,福德日销,长无利益,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萨天仙,十方善神,不来守护,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现作佛身来为说法,非毁禁戒,赞淫怒痴,命终自为魔王眷属,受魔福尽堕无间狱。阿难,修菩提者永断五辛。

20、五辛即大蒜、小蒜、葱、韭菜、兴蕖(洋葱)。五辛虽具有杀菌之用,但大量食用,对于修学功夫尚未成就的人,是有妨碍的。生吃容易动肝火,瞋怒与暴躁;熟吃容易产生荷尔蒙,引起性冲动。妨碍清净心,妨碍修定。故佛制戒食五辛,即戒荤也。拒一乞人拒绝一乞人的乞讨。僧人乞食不与遇到出家僧人乞食养身,予以拒绝不供给。虚云老和尚云:佛、法二宝,赖僧宝扶持,若无僧宝,佛法二宝无人流布,善根无处培植,因此斋僧功德为最大。佛说布施经云:若以上妙饮食供养三宝。得五种利益。身相端庄。气力增盛。寿命延长。快乐安稳。成就辩才。譬如佛在经上说,有人布施供养辟支佛一钵饭,他所得的褔,九十亿劫不受贫穷的果报。供养一钵饭是很小的事情,怎么

21、会得这么大的褔报?得褔大小在供养的心量。如果是以清净心、平等心、真诚心,褔报就大了。僧宝是世间无上福田,应以恭敬心、清净心,供养僧宝,得福无量。 13过诵经差漏一字句读诵经文时,注意力不集中,心念散乱,读错或漏掉一字一句。如金刚经持验录中记载,明朝嘉靖年间,少保戚继光,平日持诵金刚经,在行伍间仍不稍停辍。他担任副总时,有一天晚上,梦见一位阵亡的士兵向他说:明天叫我的妻子到您这儿来,请您为我诵金刚经一卷,以便度脱。第二天早上,那个士兵的妻子果然前来,一如梦中所说。戚继光当天早上就为他诵经,夜里梦见那位士兵向他致谢道:感谢主帅您亲自诵经,因为中间杂夹有不用二字,我虽然可以脱离痛苦,但尚不能超生。继

22、光深感惊讶,他回忆诵经的时候,夫人曾命婢女送茶饼来,他挥手拒绝,虽然没有说出口,但是意思是不用。继光再度闭户虔诵,又梦见士兵向他致谢,说已经超升了。 他时常将此事告诉幕客,终于被传扬开来。因此,诵经一定要专心,念得字句清楚,耳朵听得明白,全神贯注一心念诵。见一人饥寒不救济遇见饥饿交迫处于困苦者,不生恻隐之心,不伸救援之手及时给予救济帮助。醉犯一人饮酒喝醉,失去礼节冒犯一人。负一约不讲信用,负于一约定。 14过暴弃五榖天物对于滋养人类的五谷杂粮,天地万物,不珍惜,不保养,任意废弃暴露。民以食为天,若是轻贱浪费、暴殄天物,果报很重。太上感应篇白话解记载:北宋政和年间,王黻依靠阿谀奉承取得宋徽宗的欢

23、心,长久担任重要官职,弄权纳贿,势倾中外。家里养着千余口人,都不喜欢吃肥腻和甘甜的食品,即使宫中的物品也比不上他家的。他家厨房与相国寺为邻,每天把吃剩的白米香饭倒入沟中流出来,就像珠玉颗粒一般,相国寺僧人率领众小沙弥用竹筐捞起来,在河中淘干净,晒干,除了众僧食用外,还积存下十三囤。后来金人攻破汴京,徽、钦二帝被掳北去,王黻也被诛杀于流放的地方。留下老母吴氏,八十余岁,流落到京城,没有人赡养,就沿街讨吃。有一个过去他家的佣人看见后觉得很可怜,就叫了她声老太太。那吴氏说:我是个乞丐婆子,官人施舍几文钱给我,稍可苟延残喘几日,便是莫大功德,不必称什么老太太。那个佣人说:相国寺煮粥救济贫民,老太太到那

24、儿找饭吃,岂不比讨吃要饭更好。于是就把她领到寺中,见山门上贴着告示:王府剩余粮食煮粥接济穷人,吃尽为止。僧人省彻知道她是王老夫人,也不胜感叹说这原本是王太尉的东西,老夫人享用是应该的。就拨出一间房让她居住,每顿饭都和众人一起吃粥。有一天,吴老太碗中的饭粒忽然都变成了蛆,老太太惊,倒掉另盛一碗,仍然变成蛆,还在蠕蠕而动。 众人皆惊恐不已,省彻说每粒米都是大地的精华,农夫的血汗。王太尉不知爱惜,正象内典中所说的作恶的人会殃及七祖。就命老太太在佛像前忏悔,念佛百遍,再下筷时不变蛆了。后来老太太病死,破衣服中虮子、虱子爬满了,用烂席子裹了尸体埋掉。又如太上感应篇汇篇记载,有一个老妇,在一官宦人家从事炊

25、煮工作,每次煮饭,都会多做饭菜,吃剩下的饭菜,全部弃于水沟之中。有一天这个妇人生病死了,突然又活过来,说:有两船遗弃食物,臭秽无比,一个人拿着铁棒捶挞我,说这是我生前所丢弃的食物,强逼着我吃了数口,便腹胀难忍,唉!什么时候才能吃尽啊!说完之后就死了。由上可知,一定要爱惜物命,不可浪费食物。遗弃字纸对于具有保存价值或有利于人类的善书善句字纸,故意遗失或是拋弃。不告人取一针一草不告财物的主人,随意取得一针一草。一针一草,虽是细物,不足挂齿。但于细微处见精神,这是不尊重别人的具体表现,也是德行涵养的证验。 15过役人畜,不怜疲顿对待家中的保姆、佣人,或是服役于人的家畜,不生怜悯之心,随意苛责,不加体

26、恤,令其劳累过度。现今社会,出门则以车代步,无论公车或私车,皆应注意保养,爱护一切公共设施。见人忧惊不慰看到别人忧虑或惊恐不安时,不能给予慰藉安抚。见人盗细物不阻看到别人盗用细小的物品,不能善意劝阻,令其向善。助人为非一事助长他人为非作歹,作一非法不合理之事。心中暗举恶意害人怀恨于心,暗中起恶意加害于人。唆一人斗教唆一人发生斗殴争端事件。没一人善埋没一人的善行善事。分外营求于分外之事,作非分之想,苦心经营,希求得到。谚语所谓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命中有的,推也推不掉;命中无的,求也求不来。故心安理得,不作非分之求。然,命自我立。佛教我们要如理如法的求,所谓佛氏门中,有求心应。以纯净的心,纯善的行

27、,遵弟子规,修十善业,改造命运,服务众生。失意辄怨天尤人在失意时,动辄怨天尤人,不能反省自己。见人富贵,愿他贫贱看见富贵者,不怀善意,愿他贫穷困苦。见人失利、失名,心生欢喜见到别人失去财富,丧失名誉之时,心生欢喜,幸灾乐祸。见人有忧,心生畅快看见他人忧虑重重,反而心情舒畅,快乐无比。 16过毁人成功千方百计毁坏他人的成功之事欺诳一无识欺负诈骗一无知无识之人两舌离间一人挑拨离间一人,令其失去可信赖的朋友。播一人恶远播一人恶行恶事。责一不应责人责备不应该受责备的人。正所谓恶人也有可怜悯的地方,世上没有一个全是恶毫无善的人,也没有一个全是善毫无恶的人。所以,应当隐恶扬善,人人向善,国泰民安也。乖一尊

28、卑次不讲礼节,不作礼让,不遵长者先,幼者后之道义。如弟子规云:称尊长,勿呼名。称呼长辈,不能直接叫他的名字。路遇长,疾趋揖。路上遇见前辈师长,应赶快上前致礼问好。瞋一逆耳言听一句逆耳忠言,即生瞋恚恼怒心,不能虚心接受,不能落实有则改之,无则嘉勉的训诲。非法烹炮生物,使受极苦礼曰:天子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圣人好生,不暴殄物命,今之人类,为一已口腹之欲,不仅杀害生灵,且以残忍的手段,烹调烘烤生猛海鲜,使它们遭受剧痛惨死,殊不知今朝痛饮动物血,来生且作兽中餐。号称万物之灵的人类,可不慎乎。杀一无力报人之畜命杀害一已无能力为人类服务的牲畜。如老残疾病的牛马羊狗等,它们为人类耕田

29、、驰骋、供奶、看门等等,当它们生病了或者老了岂能忍心杀死呢?应知恩图报,供养终老,生病了要帮它医治。 17过恶口犯平交恶口冒犯平素交友。君子之交淡如水,话到舌边留半寸,正所谓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与人相处应互相尊重,不能恶言相向。造一浑名歌谣创作一有污秽言词的歌谣 。如今流行的艳歌艳曲,甚至淫秽的电影,或是导人邪思邪行,迷人心志的言词、影片、剧情,皆属此。编纂一伤化词传编纂淫秽、有伤风化的书籍、漫画。如著作、编辑、出版黄色书籍、黄色光盘、漫画书等,蔽人聪明,坏人心志者,有碍身心健康者,皆属此。阻绝一道路桥梁阻止隔断一道路或一桥梁的信道,若有急重症病,因道路之隔绝,而延后医治,或是死亡,等于间接

30、杀生。故不应无故损坏道路桥梁。遇一病求救不救遇一病人求救而不施于援手。尤其医护人员,其目的在于救死扶伤,若遇疾病者,应及时的给予治疗帮助,若因病人无钱而不治疗,甚至视而不见,即有失医护的天职。见一冤可白不白见到一冤枉之事可以澄清而没有澄清的,或者有能力平反冤案而没有为之平反。讪谤一切正法经典毁谤一切正法经典。正法经典教人断恶习修善,离苦得乐,毁谤经典,使人对经典失去信心,这是断人慧命,罪过很大。杀一有力报人之畜命杀一有能力为人类服务的牲畜。 18过发损德之言发表与道德相违背的言论。发表损害道德的言论,邪知邪见,混淆视听,使人失去对圣贤道德的恭敬,其罪不小。以外道邪法授人以外道邪法,传授于人,害

31、自害他。如曾风靡一时的某某功法,害得多少人家破人亡,有一对年轻夫妻,大学毕业,各有一个好单位,妻子在人事局,丈夫在邮电局,刚刚结婚差不多一个月,皆因痴迷不悟,多次到外面发传单,蛊惑人心。结果妻子被判了刑,服刑还末满,丈夫劳教提前回家一病不起,离开人世,本来是一对优秀美满的恩爱夫妻,就这样抱恨终身,会见无期。末法世间,邪师邪法如恒河沙,千万要慎重。诵经时,心中杂想恶行恶事读诵经典时,心打妄念,甚或杂想贪瞋痴等恶行恶事。毁坏一切正法经典毁损破坏一切正法经典。正法经典教人断恶习修善,离苦得乐,如果毁损破坏,使人失去接受圣教的机会,这样是断人慧命,罪过很大。非法用刑用不正当手段对人施加刑罚(滥用私刑)

32、。修合害人毒药酿造配制害人毒药。明知是对人有害的毒药,为了钱财昧了良心,如研制白粉、海洛英等等有害身心健康者,有很大的罪过。恶语向尊亲、师长、良儒恶言恶语对父母、师长、善知识。弟子规云:尊长前,声要低,孝敬父母,奉事师长,恭敬善知识是做人的根本,应以真诚心善侍,怎可以恶语相向?畜一杀众生具收藏或购置一杀生用的工具。受畜一失节妇接受藏匿一失去贞节的妇女。如今之包二奶,养情人,导致了多少妻离子散的家庭悲剧,亦是社会动乱不安的根源,不可不慎! 19过凌孤逼寡侵犯欺压孤儿寡妇。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孤儿寡母最令人同情,要随缘随份帮助,不可侵犯欺压。平人一冢挖掘一人的坟墓。弟子规云:事死者,如事生,既使有

33、再深再大的怨恨,亦不应掘其坟墓,令遗骨暴露荒野。荐用一匪人推荐起用一心术不正的坏人。荐用孝廉贤才,方能造福于人民,服务于社会,若荐用心术不正,唯利是图的坏人担当重要职位,将是祸国殃民的灾难。排摈一有德人有道德的人,必能扬善惩恶,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如果为了一已私利,而排挤压制道德之人,其过大也。荒年积囤五榖不耀坐索饥荒之年,囤积五榖,不肯慷慨救济灾民,还趁机坐索厚利。离间人骨肉离间别人至亲关系。抵触父兄父子有亲,兄弟有情,不应顶撞冲动。反背师长孝亲尊师是做人的根本,对老师的教诲要信受奉行,不能阳奉阴违,背师叛道。毁一人戒行破坏一修行人的清净戒行。所谓,宁动千江水,不动道人心。见戒行清净的人,应

34、随喜赞叹,不可恶意毁谤、伤害,甚至破坏戒行。唆一人讼教唆一人兴讼(打官司)。摘发一人阴私与行止事揭发他人的阴私。弟子规云: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造谤诬陷一人存心害人,无中生有,制造冤枉诽谤诬告陷害一人。发一言害及百姓发表一个有损害人民百姓的言论,或促成一个与劳命伤财,无利于百姓的政策。教人不忠不孝大恶等事若人人能做到,内孝养父母,外尽忠职守,则家庭幸福、社会安定、国家富强、世界和平,反之则是天下大乱。致一人流离造成一人流离失所。谋人妻女用手段谋夺别人的妻女。拋一人骸拋弃一人之遗骸。破一人婚婚姻大事,要成人之美,不可破坏,否则让人抱恨终生,影响的是几个家庭的幸福。堕一胎堕胎等于杀害了一条小生命。绝一人嗣断人后代,使之后继无人。赞人溺一子女古时候有些生活困苦的人,孩子生太多了,或者是认为孩子命不吉祥,会忍痛溺死自己的孩子,这是一种十分残忍愚昧的行为,赞叹这种行为,罪等同于犯过者。失一妇女节使一个妇女失去贞操。致一人死导致一人死亡。无论有意无意,造成他人失去生命,如酒后驾驶,医疗事故等等使人死亡。(全文完) 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