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心理学试卷汇编(共1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发展心理学试卷汇编(共15页).doc(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试卷一一、选择题(10分)1、儿童言语的形成中,出现单词句阶段的年龄段是( )。A. 6个月1岁 B.1岁1.5岁 C.1.5岁2岁 D.2岁3岁2、( )是维持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A.想象 B.思维 C.记忆 D.语言3、下列属于儿童两种信号系统活动的发展第三阶段的是( )。A.直接刺激 词的反应 B.词的刺激 直接反应C.直接刺激 直接反应 D.词的刺激 词的反应4、下列那一时期是初步掌握本族语言的时期( )。A.婴儿期 B.学前期 C.少年期 D.先学前期5、关于幼儿记忆的年龄特征不正确的是( )。A. 记得快忘得也快 B.容易混淆C.语词记忆占优势 D.较
2、多运用机械记忆6、不属于研究学前儿童信息的基本原则的是( )。A.客观性 B.发展性 C.教育性 D.理论性7、幼儿初期的心理特点是( )。A.思维具体形象 B.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C.爱玩、会玩 D.个性初具雏形8、( )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其它认识过程的基础。A.记忆 B.想象 C.感知觉 D.思维9、在方位知觉的发展中,儿童在( )能够正确辨别前后。A.3岁 B.4岁 C.5岁 D.6岁10、在儿童大脑皮质各区域中,最早成熟的是( )。A.顶叶 B.颞叶 C.枕叶 D.额叶二、填空题(10分)1、( )是根据一定的图形、图表、符号,尤其是语言文字的描述说明,形成关于某种事物的形象
3、的过程。2、了解幼儿掌握概念水平的常用方法有( )( )( )( )。3、( )是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是人脑凭借语言的反映(事物)之间或者(事物与其特征)之间的肯定或否定性联系的过程。4、( )是培养儿童正确发音的关键期。5、( )是对客体的感知中,在自己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行动中进行的思维。6、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 )( )( )。三、名词解释(20分)1、问题言语 2、情绪情感3、同伴关系4、能力5、理智感四、简答题(30分)1、创造想象有何表现?2、简述依恋感发展的四个阶段?3、简述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趋势。4、简述学前儿童思维发展总趋势。5、影响幼儿有意注意发
4、展的因素有哪些?五、论述(30分)1、为什么幼儿中期常常出现“告状”现象。2、为什么幼儿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的效果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接近?试卷二一、选择题(10分)1、下列属于新生儿条件发射的是( )。A. 抓握反射 B.惊跳反射 C.对喂奶姿势的吸吮反射 D.游泳反射2、下列关与婴儿动作发展规律不正确的是( )。A.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 B.从小肌肉动作到达肌肉动作 C.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 D.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3、下列属于儿童两种信号系统活动的发展第三阶段的是( )。A.直接刺激 词的反应 B.词的刺激 直接反应C.直接刺激 直接反应 D.词的刺激 词的反应4、下列哪一时期是初步掌握本族
5、语言的时期( )。A.婴儿期 B.学前期 C.少年期 D.先学前期5、在儿童大脑皮质各区域中,最早成熟的是( )。 A.顶叶 B.颞叶 C.枕叶 D.额叶6、下列属于幼儿中期心理特点的是( )。A.思维具体形象 B.爱模仿 C.好学好问 D.个性初具雏形7、中班幼儿有意注意的时间可达( )分钟左右。A.15分钟左右 B.35分钟左右C.20分钟左右 D.10分钟左右8、下列属于幼儿直觉行动思维特点的是( )。A.思维动作的内隐性 B.初步的间接性、概括性 C.自我中心性 D.具体形象性9、培养儿童正确发音的关键期是( )。A.2岁半 B.3岁左右 C.4岁左右 D.5岁左右10、下列选项中属于
6、权威型教养方式的是( )。A. 对儿童的态度积极肯定,对儿童提出明确的要求B. 倾向拒绝和漠视孩子C. 对儿童缺乏基本的关注D. 不对孩子提出任何要求,让其随意控制,协调自己的一切行为二、填空题(10分)1、 幼儿活动的三种基本形式是_、_ 和 _,其中_是幼儿最主要的活动形式。2、_是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标志之一。3、 在人的各种个性心理特征中,_是最早出现的,也是变化最缓慢的。4、_和_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物质前提。5、_和 _是制约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和方向的最主要的客观因素。三、名词解释(25分)1、再造想象2、自我中心性3、道德感4、同伴关系5、遗传因素四、简答题(30分)1、幼儿掌握实物
7、概念特点及研究方法是什么?2、简述幼儿情绪情感社会化趋势。3、简述幼儿初期直观行动思维发展特点。4、简述学前儿童思维发展总趋势。5、简述幼儿性格年龄特征。五、应用题(25分)试述造成幼儿口吃的原因有哪些,如何矫正“口吃”。试卷三一、选择题(10分)1、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内容不包括( )。A. 自我意识 B.自我控制 C.自我调节 D.自我评价2、智商在( )之间称为超常。A.90110 B.110130 C.70分以下 D. 1301403、传统的气质类型不包括( )。A.活泼型 B.抑郁质 C.粘液质 D.胆汁质4、儿童依恋发展的第四阶段是( )。A.对人反应有差别的阶段 B.特殊的情感联结阶
8、段 C.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 D.对人反应无差别阶段5、学前儿童口吃现象常常出现在( )。 A. 1岁半2岁 B.45岁 C.56岁 D.24岁6、以下属于学前儿童直觉行动思维特点的是( )。A.思维的狭隘性 B.思维动作的内隐性 C.自我中心性 D.具体形象性7、关于幼儿记忆的年龄特征不正确的是( )。A.记得快忘得也快 B.容易混淆C.语词记忆占优势 D.较多运用机械记忆8、学前儿童观察力发展的的特点不包括( )。A.观察的系统性较差 B.观察持续时间较长C.观察的目的性不强 D.概括性较低9、幼儿初期的心理特点是( )。A.爱玩、会玩 B.好学、好问 C.个性初具雏形 D.爱模仿10、
9、视觉中枢位于脑( )机能结构。A. 枕叶 B.顶叶 C.颞叶 D.额叶二、填空题(10分)1、_的出现标志着儿童心理的发展。2、先学前期,儿童神经系统的发展主要表现在_和_的发展上。3、_是初步掌握本族语言的时期。4、儿童为脑皮质各区域成熟按顺序依次为_、_、_、_。5、_和 _是实现由喜构思的基本手段。三、名词解释(25分)1、无意想象2、抽象逻辑思维3、理智感4、亲社会行为5、气质四、简答题(30分)1、简述幼儿想象夸张性的原因。2、简述幼儿“说谎”的原因。3、为什么幼儿中期常常出现“告状”现象。4、为什么说幼儿期是儿童个性开始形成日期。5、为什么成人对儿童的评价必须客观公正。五、应用题(
10、25分)试述四种教养方式中哪种教养方式最好?怎样做一位好父母。试卷四一、选择题(10分)1、幼儿指的是( )。A. 36岁 B.01岁 C.13岁 D.7岁2、3岁儿童已能辨别( )。A.上下方位 B.前后方位 C. “自我”为中心 D.上下、前后3、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成为新形象的过程叫( )。A. 思维 B.想象 C.记忆 D.情绪情感 4、在人的各种个性心理特征中,( )是最早出现的,也是变化最慢的。A.思维 B.想象 C.气质 D.性格5、学前儿童颜色视觉(辨色力)何时发生( )。 A.出生后三个月 B.1岁 C.6个月 D.2岁二、 填空题(10分)1、学前儿童是
11、_岁的幼儿。2、儿童与父母亲(养父母)之间进行的交往及其伴随着一种情感关系叫“_”。3、自我意识的萌发的时间_,发生的标志_。4、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有两种_和_。5、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_所设计的“三座山实验”是自我中心思维的一个最典型例证。6、 _岁是培养儿童正确发音的关键期。7、 2岁以后,儿童与同伴交往的最主要形式是_。8、一个人特有的心理活动、情感行为,反应的速度强度、灵活性的动力特征叫_。三、名词解释(20分)1、第二信号系统2、思维3、道德感4、认知发展5、性格四、简答题(30分)1、婴儿动作的发展有什么规律?2、幼儿观察力发展有何特点。3、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总趋势表现在哪些方面?4
12、、幼儿创造想象表现是什么?五、 论述(30分)1、为什么幼儿期是个性开始形成的时期。2、学前儿童(幼儿)思维发展年龄特点。试卷五一、选择题1、( )是儿童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也是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A.出生后的第一年 B.出生后的第二年 C.出生后的第三年 D.出生后的第四年2、( )影响儿童行为的倾向性。A情绪 B.想象 C.记忆 D.思维3、儿童言语的准备在( )岁。A.01岁 B.01.5岁 C.02岁 D.03岁4、( )是维持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A.记忆 B.想象 C.思维 D.语言5、( )是儿童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激发者。A.个性 B.社会性 C.言语 D.情绪情感6、( )
13、是思维的基本单位。A.言语 B.概念 C.情绪 D.记忆7、儿童思维的发生时期在( )岁。A.01岁 B.12岁 C.1.52岁 D.13岁8、两岁儿童能集中注意( )分钟。A.58 B. 1020 C.1012 D.半小时9、婴儿认识世界和自己的基本手段是( )。A.行为 B.思维 C.想象 D.感知觉10、( )的产生和发展使儿童的个性开始萌芽。A.语言 B.思维 C.记忆 D.想象二、填空题1、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_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成为_的过程。2、 婴儿发音大致经历三个阶段:1、简单发音阶段 2、_ 3、_。3、有意想象是_的想象,这是根据一定的_而进行的。4、记忆态度是指记忆的
14、_和_。5、注意具有稳定性、广阔性、_、_四种基本品质。三、名词解释1、 再造想象2、 气质3、 直观行动思维4、 观察5、 有意注意四、简答题1、幼儿有意想象开始发展的表现?2、幼儿判断发展的特点。3、幼儿晚期心理特点。五、论述题试述同伴交往的重要性。试卷六一、选择题(10分)1、新生儿出生时身高约为( )。A. 30cm B.40cm C.50cm D.60cm2、( )是儿童在早期生活中,除亲子关系之外在同龄伙伴中建立的社会关系。A.同伴关系 B.师生关系 C.交往关系 D.一般关系3、自我意识萌芽的时间( )。A.5岁 B.4岁 C.3岁 D.2岁 4、( )是没有预定的目的,而是在某
15、种刺激物的影响下不由自主的想象出某种事物形象的过程。A.有意想象 B.无意想象 C.创造想象 D.再造想象5、( )是指遗传的生物特征,即天生的解剖生理特点,如身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器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A. 遗传 B.遗传素质C.生理成熟 D.生理特征 6、美国心理学家( )用双生子楼梯的实验,说明了生理成熟对学习技能的前提作用。A.艾宾浩斯 B.皮亚杰 C.格塞尔 D.埃尔金德7、3岁儿童已经正确辨别上下方位,4岁能正确辨别前后,5岁部分儿童开始能以( )为中心辨别左右。A.父母 B.同伴 C.自我 D.他人8、( )是依赖事物的形象或表象以及它们的彼此联系而进行的思维。A.具体形象思维
16、 B.直观行动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思维9、( )是培养优而正确发音的关键期。A.2岁 B.3岁 C.4岁 D.5岁10、( )一般指认知能力,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 A.智力 B.智商 C.想象 D.能力二、填空题(10分)1、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对象_。2、学前儿童心理学是学前儿童大脑对_能动的反映。3、3岁左右,幼儿已经能够掌握_个词。4、记忆的种类按目的分类,可以分为_和_。5、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_、丰富和深刻化_。6、_又叫做积极的社会行为,或亲善行为,它是指一个人帮助或者打算帮助他人,做有益于他人的事的行为和倾向。7、智利量表通常包括严
17、格制定的标准化的_和_的得分。三、 名词解释(20分)1、亲子关系2、道德感3、 个性4、生理成熟5、儿童心理发展动力四、简答题(30分)1、影响亲子交往的影响因素有哪些?2、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趋势?3、为什么成人对儿童的评价必须客观公正?4、为什么幼儿有时会出现想象与现实相混淆的情况?5、环境和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有哪些?五、应用题(30分)1、如何运用“同伴现场提名法”。2、为什么推广普通话从小抓起?试卷七一、选择题(10分)1、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对象( )。B. 0-6、7岁儿童 B.3-7岁儿童 C.0-3岁儿童 D.3-4岁儿童2、婴儿最先发展起来的动作是( )。A.颈部动作
18、 B.头部动作 C.大肌肉动作 D.小肌肉动作3、( )是没有预定的目的,而是在某种刺激物的影响下,不由自主的想象出某种事物形象的过程。A.有意想象 B.无意想象 C.创造想象 D.再造想象 4、( )是个性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代表个体个性的本质。A.品质 B.人格 C.性格 D.气质5、在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客观因素中,( )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条件。B. 遗传和生理成熟 B.环境 C.教育 D.环境和教育6、自我意识萌芽的时间( )。A.5岁 B.4岁 C.3岁 D.2岁7、3岁左右,幼儿已经能够掌握( )个词。A.500左右 B.800左右 C.900左右 D.1000左右8、( )
19、是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标准而引起的情感。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依恋感9、在人的各种个性心理特征中,( )是最早出现的,也是变化最缓慢的。A.个性 B.气质 C.能力 D.性质10、儿童( )一般指认知能力,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 A.智力 B.智商 C.想象 D.能力二、填空题(10分)1、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是_。2、_是指在发展的某些年龄时期,儿童心理常常发生紊乱,表现出各种否定或抗拒的行为。3、3岁儿童已经能够正确辨别上下方位;4岁能正确辨别前后;5岁部分儿童开始能以_为中心辨别左右。4、_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的、概括地反映,是以此为
20、中介,通过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形式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 5、了解幼儿掌握概念水平的常用方法有_、_、_、守恒法。6、_是儿童在早期生活中,除亲子关系外在同龄伙伴中建立的社会关系。三、名词解释(20分)1、亲子关系2、直观行动思维3、气质4、遗传素质5、儿童心理发展动力四、简答题(30分)1、个性的基本特征。2、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总趋势。3、为什么幼儿有时会出现想象与现实相混淆的情况?4、幼儿情绪情感发展总趋势表现在哪些方面?5、环境和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有哪些?五、 应用题(30分)1、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说明了什么?并描绘实验过程。参考答案试卷一:选择题B A A
21、 D C D B C填空题答案:1、再造想象;2、分类法、排除法、解释法、守恒法;3、判断;4、四岁;5、直觉行动思维6、社会化、(丰富和深刻化)、自我调节化。名词解释1、问题言语:在碰到困难或问题时产生的自言自语,常常用来表示对问题的困惑、怀疑或惊奇等等。2、情绪情感:人类与动物共有的,通常是有机体的生理需要是否满足而产生的体验;情感是人类社会特有的,通常是指人的社会需要是是否满足而产生的体验。3、同伴关系:儿童在早期生活中,除亲子关系之外的在同龄伙伴中建立的又一重要社会关系。4、能力: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它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条件。5、理智感:由于是否满足认识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是人类所特有
22、的高级情感。简答题:1、答:(1)独立创造,一定新意性(2)提出不寻常(3)讲故事,编结尾(4)讲出画面中没有画出的情节(5)脱离现实与现实混淆2、答:(1)对人反应无差别的阶段(出生3个月)(2)对人反应有差别的阶段(36岁)(3)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2岁)(4)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岁3岁左右)3、答:(1)从对话言语逐渐过渡到独白言语(2)从情境性言语过渡到连贯性言语(3)讲述的逻辑性逐渐提高(4)逐渐掌握言语表达技巧4、答:(1)从思维工具的变化来看,从主要借助于感知和动作,到主要借助于表象,再过渡到借助于概念;(2)从思维方式的变化来看,从直觉行动性思维,到具体形象性思维,
23、再过渡为抽象逻辑思维;(3)从思维反映内容来说,从反映事物的外部联系、现象到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从反映当前事物到反应未来事物。5、答:(1)活动目的与任务的明确性(2)对活动结果的兴趣(3)活动组织的合理性(4)与已有知识经验的关系(5)良好的意志品质论述题:1、答:(1)道德感是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2)中期幼儿比较明显地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他们可以因为自己在行为中遵守了老师的要求而产生快感。中班幼儿不但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由此产生相应的情感;(3)中
24、班幼儿常常“告状”就是由道德感激发起来的一种行为。2、答:这与幼儿两种信号系统的特点及其协同活动的发展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幼儿的头脑中,形象和词都不是单独起作用的,都不是某一个信号系统的孤立活动,而是两个信号系统的共同活动,再形象记忆中,固然是事物生动的形象起主要作用,但词所表达的事物的形象也是重要的记忆材料。试卷二:一、1、C 2、B 3、A 4、D 5、C 6、A 7、D 8、B 9、C 10、A二、1、游戏;早期学习;劳动;游戏2、想象的产生3、气质4、遗传;生理成熟5、社会生活条件;教育三、1、是根据一定的图形、图表、符号,尤其是语言文字的描述说明,形成关于某种事物形象的过程。2、
25、处于这类思维水平的儿童倾向于从自己的立场,去认识事物,而不太能从客观事物本身的内在规律及他人的角度认识事物。3、是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4、是儿童在早期生活中,除亲子关系之外在同龄个体中建立的社会关系。5、指遗传的生物特征,即天生的解剖生理特点,如身体的构造、形态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其中对心理发展有最重要意义的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特征。四、1、以掌握具体事物概念为主,向掌握抽象科学概念发展;概念的内涵往往不精确,外延也不恰当;分类法,排除法,解释法,守恒法。2、情感中社会性交往成分不断增加;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表情日渐社会化。3、直观性
26、和行动性;出现了初步的间接性和概括性;缺乏行动的计划性和对行动结果的预见性;思维的狭隘性。4、从简单到复杂,从不齐全到齐全,从笼统到分化;从具体到抽象;从被动到主动;从无意向有意发展;从主要受生理制约发展到自己对心理的主动调节;从零乱到成体系。5、活泼好动;好奇,好问;易冲动,自制力差;易受暗示,模仿性强。五、生理原因:由于24岁儿童的言语调节机能还不完善,造成连续发音的困难。心理原因:说话时过于急躁、激动和紧张造成的。从“思想”转换成言语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找不到合适的词汇和更好的表达形式而感到焦急,也可能会因为发音的速度赶不上思想闪现的速度而造成二者的脱节。会使儿童处于紧张状态,而这种紧张
27、可能造成发音器官的细微抽搐和痉挛,出现了发音停滞和无意识地重复基本音节的情况。经常性的紧张便成为习惯,以至于每次遇到类似的词语或情境时,都出现同样的“症状”。模仿,幼儿的好奇心强,爱模仿,班上某个孩子偶尔会出现“口吃”,会使他们觉得有趣儿,“好玩儿”而加以模仿,最后不自觉地形成习惯。矫正口吃的重要办法是消除紧张,成人应和颜悦色地提醒他们不要着急,一个字一个字的慢慢讲话,对生活在幼儿园集体中的儿童,教师则要教育其他幼儿不要模仿,更不要讥笑。试卷三:一、1、B 2、D 3、A 4、C 5、D 6、A 7、C 8、B 9、D 10、C二、1、条件反射2、皮质抑制机能;第二信号系统3、先学前期4、枕叶
28、;颞叶;顶叶;额叶5、动作;言语三、1、没有预定的目的,而是在某种刺激物的影响下,不由自主地想象出某种事物形象的过程。2、指用抽象的概念(词),根据事物本身的逻辑关系来进行的思维。3、是由于是否满足认识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是人类所特有的高级情感。4、又叫积极的社会行为,或亲善行为,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做有益于他人的事的行为和倾向。5、指一个人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四、1、由于认知水平尚处在感性认识占优势的阶段,往往抓不住事物的本质;情绪对想象过程的影响。2、幼儿认识水平不高,有时把想象表象和记忆表象混淆起来;有些幼儿渴望的事情,经反复想象在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致于变成似乎是
29、记忆中的事情了;知识经验不足,把假想的事情信以为真。3、道德感是有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45岁幼儿比较明显的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他们可以因为自己在行动中遵守了老师的要求而产生快感,中班幼儿不但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由此产生相应的情感,他们看见小朋友违反规则,会产生极大的不满,中班幼儿常常“告状”,就是由道德感激发起来的一种行为。4、这时期个性的各种心理结构成分开是发展,特别是性格、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已经初步地发展起来;各种心理活动不仅已经结合成为整体,而且表现出明显的稳定的倾向性,形成了各人的独
30、特性。5、幼儿还没有独立的自我评价,他们的自我评价常常依赖于成人对他的评价;特别是幼儿初期,儿童往往不加考虑地轻信成人对自己的评价,自我评价只是成人评价的简单重复;幼儿晚期,儿童开始出现独立的评价,幼儿对成人对他的评价逐渐持有批判的态度,如果成人对他的评价不符合他的实际情况,儿童会提出疑问或申辩,甚至表示反感。五、权威型,在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孩子多数独立性较强,善于自我控制和解决问题,自尊感和自信心较强,喜欢与人交往,对人友好;父母应采用权威型教养方式,对儿童的态度积极肯定,热情地对儿童的要求、愿望和行为进行反应,尊重孩子的意见和观点,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参与讨论;对儿童提出明确的要求,并坚
31、定的实施规则,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表示不快,而对其良好行为表现表示支持和肯定,高控制,情感上偏于接纳和温暖,避免专断放纵、忽视。试卷四:一、1、B 2、D 3、A 4、C 5、D 6、A 7、C 8、B 9、D 10、C二、1、条件反射2、皮质抑制机能;第二信号系统3、先学前期4、枕叶;颞叶;顶叶;额叶5、动作;言语三、1、没有预定的目的,而是在某种刺激物的影响下,不由自主地想象出某种事物形象的过程。2、指用抽象的概念(词),根据事物本身的逻辑关系来进行的思维。3、是由于是否满足认识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是人类所特有的高级情感。4、又叫积极的社会行为,或亲善行为,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做有益于
32、他人的事的行为和倾向。5、指一个人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四、1、由于认知水平尚处在感性认识占优势的阶段,往往抓不住事物的本质;情绪对想象过程的影响。2、幼儿认识水平不高,有时把想象表象和记忆表象混淆起来;有些幼儿渴望的事情,经反复想象在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致于变成似乎是记忆中的事情了;知识经验不足,把假想的事情信以为真。3、道德感是有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45岁幼儿比较明显的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他们可以因为自己在行动中遵守了老师的要求而产生快感,中班幼儿不但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由此产生相应的
33、情感,他们看见小朋友违反规则,会产生极大的不满,中班幼儿常常“告状”,就是由道德感激发起来的一种行为。4、这时期个性的各种心理结构成分开是发展,特别是性格、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已经初步地发展起来;各种心理活动不仅已经结合成为整体,而且表现出明显的稳定的倾向性,形成了各人的独特性。5、幼儿还没有独立的自我评价,他们的自我评价常常依赖于成人对他的评价;特别是幼儿初期,儿童往往不加考虑地轻信成人对自己的评价,自我评价只是成人评价的简单重复;幼儿晚期,儿童开始出现独立的评价,幼儿对成人对他的评价逐渐持有批判的态度,如果成人对他的评价不符合他的实际情况,儿童会提出疑问或申辩,甚至表示反感。五、权
34、威型,在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孩子多数独立性较强,善于自我控制和解决问题,自尊感和自信心较强,喜欢与人交往,对人友好;父母应采用权威型教养方式,对儿童的态度积极肯定,热情地对儿童的要求、愿望和行为进行反应,尊重孩子的意见和观点,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参与讨论;对儿童提出明确的要求,并坚定的实施规则,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表示不快,而对其良好行为表现表示支持和肯定,高控制,情感上偏于接纳和温暖,避免专断放纵、忽视。试卷五:一、1、A 2、C 3、A 4、B 5、D 6、B 7、C 8、C 9、D 10、B二、1、表象;新形象2、连续音阶段;模仿发音学话萌芽阶段3、主动的、有目的;任务4、目的、意图5、转移
35、性、分配性三、1、根据一定的图形、图表、符号尤其是语言文字的描述说明,形成关于某种事物的形象的过程。2、指一个人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使人的整个心理活动都带上独特的色彩,制约着心理活动进行的特点。3、指对客观的感知中,在自己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行动中进行的思维。4、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是知觉的高级形态。5、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形势。四、1、(1)确定主题(2)完成提出任务(3)讲故事,编结尾2、(1)形势逐渐间接化 (2)根据逐渐客观化 (3)理论逐渐明确化3、(1)好学、好问 (2)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 (3)个性初具雏形五、
36、一、同伴交往有利于儿童学习社交技能和策略,促进其社会行为向友好、积极方面发展。二、同伴交往是学前儿童积极情感的重要后盾。三、学前儿童在同伴交往中的观察学习和积极探索,有助于促进其认知能力的发展。四、同伴交往可为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提供有效基础。试卷六:一、1、C 2、A 3、C 4、B 5、B 6、C 7、C 8、A 9、C 10、A二、1、06、7岁儿童2、客观现实3、100011004、有意记忆;无意记忆5、社会化;自我调节化6、亲社会行为7、题目:常模三、1、主要是指儿童与父母(养父母)之间进行的交往及其伴随着一种情感关系。2、是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3、
37、是指一个人全部心理活动的总和,或者说是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结合。4、是指身体生长发育的程度或水平,也称胜利发展。5、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内部因素之间的矛盾,即新的需要和旧的心理水平状态之间的矛盾。四、1、(1)首先,父母的性格、爱好、教育观念及对儿童发展的期望,对其教养行为有直接的影响;(2)其次,父母的受教育水平,社会经济地位,宗教信仰以及父母之间的关系状况等;(3)儿童自身的发育水平和发展特点是影响亲子交往的另一重要因素;(4)此外,亲子交往还受家庭以及其他许多因素的影响,如邻里、社区的风气舆论、民族的传统、风俗习惯、以及托儿所、幼儿园的要求和教养方式等。2、(1)从对话言语
38、逐渐过渡到独白言语;(2)从情境言语过渡到连贯性言语;(3)幼儿讲述的逻辑性提高;(4)逐渐掌握语言表达技巧。3、(1)幼儿晚期,儿童开始出现独立的评价,幼儿对成人对他的评价注坚持有批判的态度;(2)如果成人对幼儿的评价不符合他的实际情况,儿童会提出疑问或申辩,甚至表示反感;(3)所以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必须客观、公正,不可褒扬过高,也不可随意贬损,要注意自己评价对幼儿的影响。4、(1)这是由于幼儿对认识水平不高,有时把假象表象和记忆表象混淆了;(2)有些幼儿渴望的事情,经反复想象在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致变成似乎是记忆中的事情了;(3)由于知识经验的不足,把假想的事情信以为真。5、(1)社会
39、环境可以是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可能性变为现实;(2)环境影响遗传素质的变化和生理成熟的过程;(3)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是制约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和方向的最重要的客观因素。五、1、在儿童集体活动的场所,挑选一处既能使幼儿看到搬上其他同伴,又不至于使幼儿为别人所干扰、分心的地方,逐一向每一幼儿提问:“你最喜欢班上哪3个小朋友?”(正提名)和“你最不喜欢班上哪3小朋友?”(负提名),详细记录幼儿的提名情况。如果某一幼儿被提名为“最喜欢的小朋友”则就在正提名上记上1分;相反,如果被提名为:“最不喜欢的小朋友”则就在负提名上记上1分,综合全班幼儿的回答,便可以得出每个幼儿的正、负提名总分。据此便可以判断某个幼
40、儿被同伴接纳的程度,从而判断其同伴社交地位的类型。2、因为语言的发展为:(1)4岁左右,是培养儿童正确发音的关键期。在这时期,儿童几乎可以学会世界各民族语言的任何发音。儿童34岁以后,发音开始稳定,趋于方言化,即开始局限于本族或本地语言,年龄越大越如此。这时,在开始学习其他方言或外语的某种发音就可能感到困难。(2)对于语音的意识开始形成。儿童要学会正确发音,必须建立起语音的自我调节功能。一方面要有精确的语音辨别能力,一方面要能控制和调节自身发音器官的活动。儿童开始自觉地辨别发音是否正确,自觉地模仿正确发音,纠正错误发音。因此,对于3-4岁儿童的正确发音要特别注意。推广普通话也要从小做起。答案:
41、一、1、A 2、B 3、B 4、C 5、A 6、C 7、D 8、A 9、B 10、A二、1、学前儿童的心理2、危机期3、自身4、思维5、分类法;排除法;解释法(定义法)6、不完整句阶段;完整句阶段7、同伴关系三、6、主要是指儿童与父母(养父母)之间进行的交往及其伴随着一种情感关系。7、是在对客体的感知中,在自己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行动中进行的思维。8、 一个人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9、是指遗传的生物特征,即天生的解剖生理特点,尤其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特征。10、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内部因素之间的矛盾,即新的需要和旧的心理水平状态之间的矛盾。四、1、(1)心理活动的整体性;(2)心理活动的倾向性;(3)心理活动的稳定性;(4)心理活动的独特性;(5)心理活动的积极能动性。2、(1)从思维工具的变化来看,从主要借助于感知和动作,到主要借助于表象,再过渡到借助于概念;(2)从思维方式的变化来看,从直觉行动性思维,到具体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