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共2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共27页).doc(2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全国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 课程代码:0046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是美国著名教育家博比特在1918年出版的( ) A.怎样编制课程B.课程 C.课程编制 D.理解课程 2.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是著作( ) A.潜在课程论 B.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C.现代课程论 D.实践:课程的语言 3.在施瓦布看来,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要素所构成的.这四个要素间持
2、续的相互作用便构成了实践性课程的基本内涵.其中实践性课程的中心是( ) A.教师 B.学生 C.教材 D.环境 4.理论化、系统化教学论确立的标志是( ) A.普通教育学 B.大教学论 C.教育论 D.教育漫话 5.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以上表述揭示的教学原则是( ) A.教学的教育性 B.教学的直观性 C.教学的循序渐进 D.教学的因材施教 6.那些在课程变革过程中被学校和社会有意或无意排除于学校课程体系之外的课程,称为虚无课程.这是思考课程问题的一个独特视角,由美国课程论专家提出,他是( ) A.古德莱德 B.艾斯纳 C.斯腾豪斯 D.奥利
3、瓦 7.在泰勒看来,课程开发的出发点是( ) A.确定教育目标 B.选择教育 C.组织教育 D.评价教育计划 8.与课程教材的结构体系相匹配,在教学设计上,布鲁纳主张( )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有意义学习 D.解决问题学习 9.原有观念在概括程度、包摄范围上高于要学习的新观念,新学习的观念被纳入较高的上位观念,并与之发生相互作用,这类学习是( )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学习 D.结合学习 10.许多教育心理学家曾对讲解式教学与发现式教学展开了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模式各有利弊.但一般的看法是,课堂教学应以( ) A.发现式学习 B.讲解式教学 C.合作学习 D.自
4、主式学习 11.与传统教学论中那种只注重智力或知识的发展相比,赞可夫的教学新体系实现了教学目标上的转换,这就是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 ) A.一般发展 B.特殊发展 C.全面发展 D.个性发展 12.人本主义教育家在教育目标上为之心仪的目标是( ) A.创造性发展 B.潜能的发挥 C.人格的完善 D.自我实现 13.斯腾豪斯所提出的生成性目标在价值取向上实际是追求( ) A.技术理性 B.实践理性 C.解放理性 D.工具理性 14.通过语言而提示课程内容的教学方法,被称为( ) A.示范 B.显示 C.展示 D.口述 15.提出任何学科都能够用在智育上是诚实的方式,有效地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儿
5、童的教育家是( ) A.奥苏贝尔 B.赞科夫 C.布鲁纳 D.皮特斯 16.在一定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之下将所选出的各种课程要素妥善组织为课程结构,使各种课程要素在动态运行的课程结构系统中产生合力,以有效实现课程目标,这就是( ) A.课程要素 B.课程组织 C.课程结构 D.课程目标 17.将所选出的各种课程要素在不同学习阶段予以重复,这种课程组织的标准称为( ) A.连续性 B.顺序性 C.整合性 D.螺旋性 18.以文化知识(科学、哲学、艺术)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这种课程类型称为 ( ) A.要素课程
6、B.综合课程 C.经验课程 D.学科课程 19.将一门学科的内容按照逻辑体系组织起来,其前后内容基本上不重复.用这种方式组织起来的课程称为( ) A.直线式课程 B.螺旋式课程 C.显性课程 D.隐性课程 20.当代个别化教学组织的范例是( ) A.道尔顿计划 B.文纳特卡计划 C.先行计划 D.凯勒计划 21.凡课程及相应的教学在有意识的教育安排下所发生的一切变化,都可称为( ) A.课程计划 B.课程变革 C.课程实施 D.课程采用 22.课程实施的过程就是忠实地执行课程变革计划的过程,这是课程实施的( ) A.拒绝取向 B.相互适应取向 C.忠实取向 D.课程创生取向 23.在课程开发或
7、课程实施还在发展或完善过程中时所采用的评价,称为( ) A.目标本位评价 B.目标游离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24.对课程或教学计划实际效用的评价,称为( ) A.效果评价 B.内在评价 C.质的评价 D.量的评价 25.把课程视为符号表征,课程研究的目的是理解课程符号所负载的价值观,这种课程研究的范式称为( ) A.课程开发范式 B.课程理解范式 C.课程反思范式 D.课程发展范式 26.一个民族、一种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独特的民族和文化个性,称为( ) A.文化性 B.国际性 C.多元性 D.民族性 27.政府为保证国民的基础学力、基本素质而开发的课程,称为( )
8、A.校本课程 B.学校课程 C.国家课程 D.个人课程 28.规范的、拥有内在的逻辑系统的、从多种情境中抽象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称为( ) A.理性知识 B.结构性知识 C.感性知识 D.非结构性知识 29.创设含有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情境,学生在探究事件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地理解知识、建构意义,这种教学模式称为( ) A.情境教学 B.支架式教学 C.灌输教学 D.随机访问教学 30.以法国教育思想家卢梭、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德国教育家福禄倍尔为代表,流行于欧洲十八、十九世纪的一种经验课程思潮,称为( ) A.当代人本主义经验课程论 B.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 C.批判经验课程论 D.经
9、验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1.主体教育观的内涵是什么? 32.试述赞科夫发展性教学理论的教学原则. 33.试述学术中心课程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34.简述隐性课程的特点. 35.建构主义认识论的内涵是什么?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6.试分析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及其特征. 37.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各有哪些特征?两者关系如何?谈谈当前我国教育实践中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方面的现状.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16分) 38. 一位教师在讲授植物的果实一课时,课前曾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把自己认为是果实的带到教室里来.学生带来的有梨、
10、苹果、香蕉、花生、核桃、葵花子、胡萝卜等.上课一开始,学生就对胡萝卜是不是果实,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气氛异常活跃.教师因势利导地指出:当你对一个事物拿不准的时候,你就拿一个和它类似的东西和它比较,看它们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答案就很容易找出了.他拿起一个苹果和一个梨,问道:它们有哪些东西相同?为什么它们是果实呢? 都能吃.一个学生回答. 能吃.对,但不一定所有果实都能吃.教师说. 都是树上长的.又有一个同学说. 苹果和梨都是树上长的,但不是所有的果实都长在树上,花草也有果实.教师说. 都是开完花结的果.又有一个同学说,教师立即加以肯定. 都有核儿一个学生猛然想起,脱口而出.
11、是吗?那就要观察它们的构造了.教师说:好,切开来研究研究. 切开后,教师问:那核儿是什么?知道吗?是种子.同学们回答. 教师:它的内部构造都有种子,种子是繁殖后代的,那么种子以外这一大部分叫什么呢? 叫果肉.一个同学答. 这时,教师总结:对,平常我们叫它果肉,最外面一层叫皮,但科学的叫法,把种子以外的都叫果皮.我们都知道开花结果,果实都有两部分,那就是果皮和种子.是不是果实,主要看里面有没有种子.又问:胡萝卜里面有没有种子呀? 没有种子,不是果实.学生回答. 试阐述以上这个案例运用了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基本内涵是什么?结合材料分析这种教学方法有何价值?运用这种教学方法需要具备什么条
12、件?全国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课程代码:0046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提出课程开发的工作分析方法的教育家是()A.查特斯 B.奥利沃C.博比特 D.施瓦布 2.1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西方世界发生了一场指向于教育内容现代化的学科结构运动,在这场运动中诞生了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即()A.进步主义课程 B.要素主义课程C.永恒主义课程 D.学术中心课程 3.在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教育家是()A.拉特克 B.赫尔巴特C.
13、夸美纽斯 D.斯太克 4.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的形式阶段包括明了、联合、系统和()A.复习 B.呈现C.拓展 D.方法 5.杜威在其1902年出版的著作中曾针对传统教学割裂儿童与学科而使儿童完整的被肢解的问题,提出在的基础上真正使儿童与学科统一起来.这本不朽名著是()A.儿童与课程 B.民主主义与教育C.我的教育信条 D.明日之学校 6.现代课程之父泰勒在20世纪初所创立的课程开发模式被看作是课程开发科学化运动的产物.其课程开发模式被称为()A.目标模式 B.过程模式C.表现模式 D.普遍模式 7.斯藤豪斯认为,课程开发的任务就是要选择活动内容,建立关于学科的过程、概念与标准等知识形式的课程,并
14、提供实施的()A.目标原则 B.过程原则C.评价原则 D.组织原则 8.奥苏贝尔学习理论最根本的特点是关注课堂教学中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提出了()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C.有意义学习 D.解决问题学习 9.学生渴望认知、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陈述和解决问题的倾向,指的是奥苏贝尔所说的()A.好奇心 B.认知驱力C.附属驱力 D.自我驱力 10.维果茨基在其文化历史心理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假设理论是()A.潜在发展区 B.实际发展区C.最近发展区 D.现有发展区 11.奥苏贝尔讲解式教学的设计原则是()A.高速度原则 B.高难度原则C.小步子原则 D.逐渐分化原则 12.是教育情境的产物和
15、问题解决的结果,是学生和教师关于经验和价值观生长的方向感.这指的是()A.行为目标 B.生成性目标C.表现性目标 D.体验性目标 13.在课程发展史上,关于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关系问题存在三种典型观点,它们是被动适应论、主动适应论和()A.统一论 B.平行论C.超越论 D.独立论 14.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的内涵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课程开始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A.课程目标 B.课程计划C.学习者的经验 D.学习过程的价值 15.赫尔巴特主义课程论是属于()A.综合学科课程 B.经验课程C.科目本位课程 D.学术中心课程 16.课程要素即课程的基本构成,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概念、方法
16、、技能、价值观与()A.原理 B.过程C.学生 D.教师 17.把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分成各部分,在不同的学习时间安排不同的课程类型,由此形成一个课程类型的组织体系.这种课程类型的组织体系称为()A.课程要素 B.课程组织C.课程结构 D.课程目标 18.最先在理论上将班级授课组织确立起来的是捷克著名教育家()A.裴斯泰洛齐 B.福禄贝尔C.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 19.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这是非正式的、非官方的课程,可称为()A.直线式课程 B.螺旋式课程C.显性课程 D.隐性课程 20.学生之间不交换信息
17、,每一个人自主展开问题解决的学习,这种学习形式称为()A.分组学习 B.个别学习C.同步学习 D.交差学习 21.从课程计划到课程实施之间还有一个过渡环节,这个环节通常称为()A.课程计划 B.课程变革C.课程实施 D.课程采用 22.以一定的方法对课程或教学的计划、活动以及结果等有关问题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称为()A.课程与教学的评价 B.课程与教学的实施C.课程与教学的目标 D.课程与教学的内容 23.要求脱离预定目标,以课程计划或活动的全部实际结果为评价对象,尽可能全面客观地展示这些结果,这种评价称为()A.目标本位评价 B.目标游离评价C.形成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24.力图把复杂的
18、教育现象简化为数量,进而从数量的分析与比较中推断某一评价对象的成效.这种评价称为()A.效果评价 B.内在评价C.质的评价 D.量的评价 25.主要受艺术、人文学科、社会理论的影响而产生,揭示了量的研究之客观性假设的虚假性甚至欺骗性,确立了研究者价值参与的合理性,尊重研究对象之个别性与独特性,摧毁了多数对实在的专断.这种课程研究的方法称为()A.量的研究方法 B.质的研究方法C.纵向研究方法 D.横向研究方法 26.建立在日常交往基础上的、由主体与主体之间所结成的丰富而生动的日常生活构成的世界,称为()A.科学世界 B.儿童世界C.生活世界 D.成人世界 27.认为人的心灵在知识形成过程中处于
19、绝对支配地位而外部世界则没有任何独立性,那么这种建构主义就是()A.激进建构主义 B.社会建构主义C.信息加工建构主义 D.社会文化认知观 28.从研究内容看,正在超越课程开发研究,趋向课程开发研究与课程理解研究的整合;从研究方法看,正在超越量的研究,趋向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的整合.这是()A.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B.文化研究的发展趋势C.课程研究的发展趋势 D.社会研究的发展趋势 29.在理念层面,建构主义认识论正在取代客观主义认识论而成为教学领域的基本观念;在技术层面,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引起教学领域的深刻变革;在基础层面,教学论已不再只是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学科,其研究开始置于多学科的基础之
20、上.这是()A.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B.文化研究的发展趋势C.课程研究的发展趋势 D.社会研究的发展趋势 30.泛智课程说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其创立者为()A.赫尔巴特 B.斯宾塞C.夸美纽斯 D.卢梭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1.简述卢梭发现教学论的基本内涵.32.试述非指导性教学的基本特征.33.在对评价领域的发展历史进行四阶段划分时,古巴和林肯认为第一、二、三代评价的缺陷是什么?34.简述学科课程的局限.35.客观主义认识论的内涵是什么?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36.试分析生成性目标的价值取向及它的优势与局限.37.论述建构主义教学
21、观.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16分)38.下面记录的是苏格拉底与青年尤苏戴莫斯的一段关于正义的对话:虚伪是人们中间常有的事,是不是?苏格拉底问.当然是,尤苏戴莫斯回答.那么,我们把它放在两边的哪一边呢?苏格拉底问.显然应该放在非正义的一边.人们彼此之间也有欺骗,是不是?苏格拉底问.肯定有,尤苏戴莫斯回答.这应该放在两边的哪一边呢?当然是非正义的一边.是不是也有做坏事的?也有,尤苏戴莫斯回答.那么,奴役人怎么样呢?也有尤苏戴莫斯,这些事都不能放在正义的一边了?如果把它们放在正义的一边,那可就是怪事了.如果一个被推选当将领的人奴役一个非正义的敌国人民,我们是不是也能说他是非正义的呢?当然不能.那么,
22、我们得说他的行为是正义的了?当然如果他在作战期间欺骗敌人,怎么样呢?这也是正义的.尤苏戴莫斯回答.既然我们已经这样放了,我们就应该再给它划个界限:这一类的事,做在敌人身上是正义的,但做在朋友身上,却是非正义的,对待朋友必须绝对忠诚坦白,你同意吗?苏格拉底问.完全同意,尤苏戴莫斯回答.这段对话反映了教学方法中的哪一种典型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其性质如何?组织与引导这种教学方法需要什么策略?全国2009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 课程代码:0046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
23、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出版于1918年,标志着课程成为独立研究领域的著作是( )A.课程 B.课程编制C.怎样编制课程 D.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2.为泰勒原理奠定心理学基础和方法论基础的教育思想家是( )A.斯金纳、博比特 B.贾德、桑代克C.加涅、查特斯 D.布鲁纳、波特3.学术中心课程的基本特征是( )A.学术性、创造性、结构性 B.学术性、专门性、结构性C.学术性、主动性、基本性 D.科学性、专门性、理解性4.被认为是现代教学研究的奠基之作的教学论著作是( )A.教育学讲授纲要 B.实验教学论C.大教学论 D.教学的艺术5.提出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
24、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的教育家是( )A.卢梭 B.夸美纽斯 C.裴斯泰洛齐 D.拉特克6.第一次把教学与道德教育统一起来的是( )A.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理论 B.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C.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D.裴斯泰洛齐的基础教养论7.实验教学论的代表人物是( )A.克伯屈、斯腾豪斯 B.布鲁纳、冯特C.拉伊、梅伊曼 D.普莱西、斯金纳8.儿童在熟悉了萝卜、菠菜、西红柿等概念之后,再来掌握蔬菜这一概念,这种学习类型是( )A.并列结合学习 B.归属学习 C.下位学习 D.上位学习9.教学不仅应当以儿童的昨天,而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明天作为方向,这一观点所
25、符合的教学理论是( )A.赞可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 B.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C.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 D.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学理论10.考察与欣赏老人与海的重要意义这样的教学目标属于( )A.生成性目标取向 B.行为目标取向C.表现性目标取向 D.普遍性目标取向11.布鲁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包括( )A.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 B.智力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C.智力技能、态度、动作技能 D.认知领域、态度、言语信息12.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素主义教育学者、永恒主义教育学者、结构主义课程论者都主张( )A.课程内容即教科书知识 B.课程内容即学习者的C.课程内容即当代社会生活 D
26、.课程内容即学科知识13.在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问题上,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的观点属于( )A.被动适应论 B.主动适应论 C.调和论 D.超越论14.课程与教学目标的行为目标取向所追求的价值是( )A.普遍主义 B.解放理性 C.实践理性 D.唯科学主义15.斯金纳根据操作条件反应的学习理论,借助教学机器,使学生以个别化的方式进行学习.这种教学模式称为( )A.合作教学 B.编程教学 C.个别教学 D.程序教学16.在课程发展史上,最早论述课程组织问题的学者是( )A.麦克尼尔 B.博比特与查特斯 C.拉格 D.拉尔夫泰勒17.泛智课程属于( )A.科目本位课程 B.学术中心课程 C.综合学
27、科课程 D.儿童中心课程18.卢梭的浪漫自然主义课程,经裴斯泰洛齐、福禄倍尔等人的发展,后来又融入了德国的有机整体观,从而发展为乡土教育论,进而发展为( )A.发现教学 B.合科教学 C.问题解决教学 D.国际理解教育19.合成教育的主要理论基础是( )A.人本主义哲学 B.人本主义心理学C.结构心理学 D.有机发生学原理20.环境教育课程有两种典型的组织模式,即( )A.情境中心模式和问题中心模式 B.班级教学模式和小组活动模式C.单学科模式和多学科模式 D.多学科模式和学科际模式21.提出副学习概念的学者是( )A.杜威 B.克伯屈 C.鲍尔斯和金蒂斯 D.阿普尔22.帕克赫斯特为道尔顿计
28、划确立了两条基本原则,即( )A.自由原则和合作原则 B.个性化原则和小组合作原则C.创新原则和活动原则 D.活动原则和个性化原则23.在课程实施的相互适应取向视野中,教师的角色是( )A.课程变革计划的忠实执行者 B.课程变革方案的主动的、积极的消费者C.课程开发者 D.课程计划制定者24.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 )A.中心与边缘的关系 B.主导与主体的关系C.主体与特殊客体的关系 D.交互主体的关系25.在古巴和林肯对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历史分期中,测验和测量的时期属于( )A.第一代评价 B.第二代评价 C.第三代评价 D.第四代评价26.在价值观上受科技理性所支配的评价是( )A.课程与
29、教学的目标取向评价 B.课程与教学的过程取向评价C.课程与教学的主体取向评价 D.课程与教学的建构取向评价27.以先在因素、交流因素和结果因素三个概念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评价体系是( )A.差别模式 B.目标达成模式 C.回应模式 D.外貌模式28.大众主义时代的教育民主或教育公平意味着( )A.每一个适龄儿童都有均等、公平的受教育机会B.每一个适龄儿童所接受的是达到一定质量规格和标准的教育C.每一个适龄儿童都应当平等地接受高质量的教育D.每一个适龄儿童都有自由选择教育资源、获得自主发展的权利29.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在表述上比较全面的是( )A.学校管理者 B.校长和教师C.校长、教师和学生
30、 D.校长、教师、学生和学生家长等30.在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是( )A.情境教学模式 B.合作教学模式C.随机访问教学模式 D.支架式教学模式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1.简述泰勒原理的四个基本问题.32.简述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功能.33.怎样运用自主型教学方法?34.简述课程创生取向视野中教学设计的特征.35.简述建构主义教学观的基本内涵.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36.关于课程的定义主要有课程作为学科、课程作为目标或计划、课程作为经验或体验三类观点,请你分别谈谈对这三类观点的理解,并进行比较.37.结
31、合实际,谈谈应该怎样开发隐性课程?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6分)38.以下是罗杰斯的一个学生所报告的罗杰斯本人执教的一堂课的情况: 这门课程完全是无组织的,确实是这样.在任何时候,任何人、甚至是教师本人都不知道课堂的下一刻会出现什么,会出现哪些讨论课题,会提出哪些问题,会形成什么样的个人需要、感情和情绪.他用一种友好的、轻松的方式与学生一起围着一张大桌子坐下,并且说:如果我们表达自己的意愿并作自我介绍,那是令人高兴的.接踵而来的是一阵紧张的安静,没人说话.最后,为了打破这种沉默,一位学生羞怯地举起手,发了言.又是一阵令人不快的安静,然后,又有一位学生举手.此后,举手更多了.教师从没有催促任何
32、学生发言.请分析上述材料所体现的教学模式及其基本思想,并联系实际谈谈此种教学模式对现实教育的意义. 全国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课程代码:0046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以下属于课程开发科学化运动早期代表的是( )A.多尔 B.麦克尼尔C.博比特 D.阿普尔2.泰勒认为,为获得恰当的教育目标,就需要对所得到的教育目标的有关资料进行两次甄选,分别是( )A.哲学的甄选和心理学的甄选 B.学生的甄选和学科专家的甄选C.社会的甄选和学生
33、生活的甄选 D.教师的甄选和学生的甄选3.通过把事物、现象的经过与过程直观地、动态地呈现出来而进行教学的方法,被称为( )A.示范 B.呈示 C.展示 D.口述4.确立了同时诚实地尊重学科本身的逻辑和儿童的心理逻辑的课程形态是( )A.活动课程 B.学术中心课程 C.科目本位课程 D.隐性课程5.把课程分为理想的、正式的、理解的、运作的、的五个不同层次的课程论专家是( )A.古德莱德 B.帕里斯 C.斯金纳 D.兰德6.按照美国课程理论专家派纳的观点,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研究的范式正从课程开发范式转变为( )A.课程解读范式 B.课程理解范式 C.课程实施范式 D.课程评价范式7.范例教学
34、的三个基本特征是( )A.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 B.个体性、基础性、范例性C.全员性、基本性、范例性 D.基本性、全面性、范例性8.在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的身份是( )A.先知者 B.管理者 C.促进者 D.指导者9.泰勒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曾指出,泰勒原理是作为特定环境条件下的产物而形成的.这里的特定环境条件指的是( )A.经济大萧条 B.泰罗主义C.八年研究 D.课程开发科学化运动10.将所选出的课程要素根据学科的逻辑体系和学习者身心发展阶段由浅至深、由简至繁地组织起来,这指的是课程组织的( )A.连续性 B.阶段性 C.整合性 D.顺序性11.教师与学生交往的主渠道是( )A.课外活
35、动 B.课堂 C.游戏 D.提问12.从研究方法上来看,行动研究属于( )A.量的研究 B.质的研究 C.课堂研究 D.实验研究13.根据施瓦布等人的观点,学科结构指的是( )A.学术结构与心理结构的统一 B.学术结构与句法结构的统一C.实质结构与句法结构的统一 D.实质结构与心理结构的统一14.代表了评价发展方向的评价模式是( )A.目标达成模式 B.过程模式 C.差别模式 D.回应模式15.布卢姆认为,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包括认知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 )A.情感领域 B.思维领域 C.意志领域 D.思想领域 16.功利主义课程论的主要代表是( )A.巴格莱 B.狄尔泰 C.斯宾塞 D.皮特斯
36、 17.教学设计是一个连续创造的过程,指向于人的解放,教学设计的这种特征反映的课程实施取向是( )A.忠实取向 B.相互适应取向 C.创生取向 D.实践取向18.在第三次技术革命和信息时代,科学与技术的关系表现为( )A.主导与依附的关系 B.平等与共存的关系C.对等与融合的关系 D.独立与对等的关系19.以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失控所招致的生态系统的破坏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急剧恶化作为直接社会背景而产生的课程形态是( )A.轮形课程 B.环境教育课程C.国际理解教育课程 D.STS课程20.1893年,以埃利奥特为首的美国中等学校研究十人委员会基于充分的调查研究,正式倡导在中学开设( )A.轮
37、形课程 B.STS课程 C.课程 D.选修课程21.提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课程评价专家是( )A.斯克里文 B.斯太克 C.普罗沃斯 D.莱斯22.奥苏贝尔讲解式教学的设计原则是( )A.小步子原则 B.高速度原则 C.高难度原则 D.逐渐分化原则23.杜威对课程与教学的整合以及他的整个实用主义认识论所追求的是一种( )A.科技理性 B.实践理性 C.工具理性 D.解放理性24.大学中曾这样规定教育宗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这种教育宗旨反应的
38、是课程与教学目标的( )A.普遍性目标取向 B.生成性目标取向C.行为目标取向 D.表现性目标取向25.目前,在我国学科课程的组织中依然占主流的课程组织形式是( )A.圆周式课程 B.螺旋式课程 C.逐步深入课程 D.直线式课程26.历史上第一次揭示教学的教育性规律并把教学与道德教育统一起来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卢梭 C.洛克 D.赫尔巴特27.学校课程不断建构出新的社会生活经验,持这种观点的是( )A.被动适应论 B.主动适应论 C.滞后论 D.超越论28.情境教学认为测验不应独立于问题解决的过程,而应采用与教学过程、与教学情境融为一体的评估,称为( )A.总结性评价 B.目标游
39、离评价 C.场合驱动评价 D.内在评价29.学科结构运动的理论基础与行动纲领是( )A.大教学论 B.教育过程 C.班级生活 D.普通教育学30.帕克赫斯特为道尔顿计划确立了两条基本原则,这两条原则分别是自由原则和( )A.个性原则 B.合作原则 C.自然原则 D.兴趣原则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1.活动分析方法的提出者是谁?并简述其基本内涵.32.依据美国评价专家古巴和林肯对评价领域的划分,第四代评价的基本特点是什么?33.简述生成性目标的特点.34.简述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的基本特征.35.阐述课程教学理念的基本内涵.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
40、分)36.课程实施相互适应取向视野中的教学设计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并谈谈其对实际课堂教学的启示.37.试比较提示型教学方法、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自主型教学方法之间的异同,并结合实际谈谈应如何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6分)38.以下是一则有关光合作用的教学设计:创设情境,确定问题.教师通过播放关于绿色革命的录像,提出与光合作用密切相关的问题:是否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从而创设问题情境.随后,引出课题,用投影片或多媒体将本节课要解决的有关问题打在屏幕上,包括:叶绿体是怎样把CO2和H2O转变为C6H12O6的?又是怎样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贮存在C6H12O6中的?自主学习,
41、尝试解决.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有的看光合作用过程的录像;有的通过课本或互联网,查阅有关资料,尝试解决问题.小组交流,协作学习.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在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例如,讨论光合作用的部位时,有的说光合作用场所是叶绿体,有的说光反应过程在叶绿体基粒片层薄膜上,因为其上有色素;有的补充暗反应在叶绿体的基质中,因为光合酶在基质中,等等.再如,通过讨论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原理,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还不甚明白.这时,教师可播放关于光合作用中H218O放出18O2的标记演示实验录像.学生通过观看录像后再进一步分析讨论,终于认识到C6H12O6中的氧不是来自H2O的氧,而是来自CO2中的氧,从而对光合作用过程的
42、本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师生交互,评价矫正.教师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答疑、释疑,对学生个人和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激励性评价,从而帮助学生矫正学习偏差,树立学习信心.强化练习,巩固提高.教师出示有关光合作用的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进一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促进知识的迁移.从这则教学设计中可以看出设计者采用了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哪一种教学模式?并结合材料分析这种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全国200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 课程代码:0046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
43、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在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的身份是().A.先知者B.管理者C.促进者D.指导者2.中间语言概念的提出者是().A.加涅B.布鲁纳C.施瓦布D.奥苏伯尔3.赞科夫发展性教学理论的教学原则是().A.艺术性与科学性统一,理论与实践统一,直接与间接统一,教师主导与学生主动统一,集体与个别统一B.直观原则,兴趣原则,活动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可接受性原则C.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D.教学与训育统一,问题解决学习与系统学习统一,形式训练与实质训练统一,主体与客体统一,认知与情感统一4.范例教学中范例的基本特征是
44、().A.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B.学术性,科学性,范例性C.情境性,理解性,范例性D.创造性,主动性,范例性5.指向教育的总体方向,体现的是普遍的、总体的、终极的教育价值,这是指().A.课程与教学目标B.教育目标C.教育目的D.培养目标6.教育目标具有层次结构;教育目标要以学生具体的、外显的行为来陈述;教育目标超越了学科内容.这三个典型特征是属于().A.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特征B.艾斯纳的表现性目标的特征C.斯腾豪斯等人的生成性目标的特征D.传统的普遍性目标的特征7.在第三次技术革命和信息时代,科学与技术的关系表现为().A.主导与依附的关系B.平等与共存的关系C.对等与融合的关
45、系D.独立与对等的关系8.学校课程不断建构出新的社会生活经验,持这种观点的是().A.被动适应论B.主动适应论C.滞后论D.超越论9.教学设计是一个连续创造的过程,指向于人的解放,教学设计的这种特征反映的课程实施取向是().A.忠实取向B.相互适应取向 C.课程创生取向D.实践取向10.在课程开发或课程实施还在发展或完善过程中所采用的评价,是().A.形成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游离性评价11.美国的评价专家古巴和林肯把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发展历史分为四代,其中认为评价在本质上是描述教育结果与教育目标相一致的程度的是().A.第一代评价B.第二代评价C.第三代评价D.第四代评价12.以所有与方案有利害关系或切身利益的人所关心的问题为中心的一种评价模式,这种评价模式是().A.差别模式B.目标达成模式 C.外貌模式D.回应模式13.当今时代,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非常重视选修制、经验课程、综合课程,这种重视实际上体现了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一个共同趋势,即追求().A.国际性与民族性的内在统一B.平等与高质量的内在统一C.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内在统一D.教师主体与学生主导的内在统一14.按照斯皮罗等人的观点,随机访问教学作为一种教学途径,更适合于().A.初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