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管理的问题及对策(共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管理的问题及对策(共3页).doc(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管理的问题及对策作者:邓家文来源:北方环境2011年第05期摘要:环境监测工作在我国环境管理中占据重要位置。它在防治污染、发布报告、保护生态等工作中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此次,肇始于近邻日本的核泄漏事件更是为我国的环境检测工作带来了压力与挑战。鉴于此,文章对当前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问题中图分类号:X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370(2011)05-0076-011我国环境检测工作现状分析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建立了440多种国家环境监测技术标准与规范、230多种国家环境标准样品,以及数
2、百种部门和行业的技术方法标准,每年发布多种环境监测报告。环保系统已建成2399个环境监测站,拥有近5万人的环境监测队伍。据环保部介绍。“十二五”国家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将本着“适度超前”的原则,充分利用中央与地方两个资源。国家将基本形成覆盖主要环境要素、覆盖主要城镇和农村地区、覆盖重点流域和水体、覆盖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污染物指标的监测网络架构。在重点敏感区域和流域,将考虑增加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的污染物监测,力争“十二五”末开展生态和土壤例行监测。到2020年,全面改善我国环境监测网络、技术装备、人才队伍等方面薄弱的状况。2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管理的问题我国环境监测工作起步较晚,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环
3、境监测水平长期滞后于环境管理发展的需求。存在着环境监测网络体系不完善、技术装备能力不足、技术与方法不完备、质量管理体系亟待提高、专业人才队伍匮乏以及环境监测信息统一发布平台尚未建立等一系列问题。2.1基层环境监测能力薄弱近年来我国中央财政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加强基层监测设备的更换、人员的培训等等,但是我国基层县区地大面广,污染源众多,监测设备仍然欠缺,仪器设备参差不齐,污染治理水平普遍偏低,基层环境监测任务繁重。环保部的一项调查显示,全国县级环境监测站达标率仅17左右,其中监测设备落后是重要方面。2.2环境监测压力巨大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新材料的不断涌现,出现了很多的新情况、新变化
4、。例如随着健康观念的加强,不少市民越来越重视装修污染问题,请专业人员进行室内空气检测的家庭也越来越多。检测普通市民家装污染情况。主要是对室内空气中甲醛、甲苯、二甲苯、氡等物质的含量进行采样分析。再参照相关标准,判断超标情况。车内空气污染也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据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环境监测中心在对100辆轿车进行的随机抽检中,有90的轿车存在车内空气质量问题。这些新情况都给监测工作带来巨大工作压力。2.3专业性人才欠缺监测设备与房舍属于硬件设施。随着国家投入的增加可望在短期内解决问题,但是人才属于软件,监测人员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是不可以一蹴而就的。目前,很多监测站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一些先进
5、的仪器设备。缺乏操作人员。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办公的普遍和常态化,很多工作人员在自动控制、计算机技术、通讯等方面的知识欠缺,导致利用效率低、监测效果差等问题。2.4环境监测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地区对监测监测工作不重视,支持力度小。也有部分监测站对监测质量管理过于松懈,对监测过程中的实验方法、实验程度、实验人员是否持岗作业、平行双样、加标回收试验等环节没有严加要求,致使很多程序不规范,导致监测结果不准确。3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3.1提高监测人员素质面对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尽快提高环境监测人员的业务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尤显重要,环境监测站要把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素
6、质摆在首位,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为了开拓眼界,掌握较高的环境监测信息知识,可以选送专业技术人员到发达城市进行培训、深造、调研、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使技术人员开阔眼界,拓宽思路,使他们掌握先进的技术,学习兄弟省区的先进经验。让他们的技术研究得到一个新的飞跃,只有这样。监测站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才能适应现代化监测的要求。3.2坚持服务先行,全面履行职能。围绕“环保大众化,社会互动化”的目标要求。加大对工业污染源和空气、水质、噪声的监督监测力度,全面掌握重点污染源的排污动态和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同时针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题监测,注重监测信息的综合分析和开发利用。后建立企业环境
7、行为信息公开化评比制度、饮用水质月报制度和空气污染指数日报制度,定期在主流媒体公布,让环保真正走进市民的生活,为政府部门环境综合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3.3发动群众共同参与环境管理近年来,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无论深度和广度都得到了长足发展,这种参与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建立在知情权上,因此环境监测的科学性、客观性也需要广大群众的监督,社会公众往往是环境利益受到侵害的一方。检测的结果也应当与公众的主体感受相同,只要政府善于引导,让群众真正了解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他们就会自觉的参与到环境工作中来,例如当他们发现身边有不经处理就排放废水废气的不良企业时,会及时向环保部门举报环境违法行为并提供线索。参考文献1孙德生,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J.中国环保产业,2007,4.2刘红,论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J,中国环境管理,2007,2.3万本太等,中国环境监测技术路线研究J.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