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综合素质考点(共54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综合素质考点(共54页).docx(5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考点:教育观(一)教育观与素质教育观根据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的要求,中学综合素质教育观这一节需要掌握的是“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一、教育观教育观是人们对教育所持有的看法。具体地说就是人们对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教育要素及其属性和相互关系的认识,还有人们对教育与其他事物相互关系的看法,以及由此派生出的对教育的作用、功能、目的等各方面的看法。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时期中开展教育活动,需要思考教育活动“是什么”,“为了什么”,以及“怎样开展教育活动”。而教育观的核心是“教育为了什么”,即教育目的。由于教育目的不同,教育者实
2、施的教育活动也不同。从而区分了不同社会、不同时期的教育活动,也产生了不同的教育结果。确立正确的教育观,需要正确认识教育的发展规律.正确认识教育活动的各种内部关系。违背教育发展规律或不能完整认识教育内部的各种关系.都会导致错误的教育观.进而导致错误的教育结果。在同样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中,也可以有不同的教育观,这是由对教育活动内部的各种关系认识上的差异而产生的。例如.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上,如果强调教育者的中心地位,会产生教师中心的教育观:如果强调受教育者的中心地位,会产生学生中心的教育观。再如,在教育内容的德、智、体、美等不同组成方面的关系上.强调德育的首要地位,会产生德育中心的教育观;强
3、调智育的首要地位,会产生智育中心的教育观。总而言之,教育观是人们对教育所持有的看法。既受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又受人们对教育要素不同观点的影响。二、素质教育观1.定义素质教育观是与应试教育观相对的一种教育观. 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指向“素质”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应当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发展,使人的整体品质、全面素质得到提 升。即先天的生理素质及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2.内涵(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这是指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整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公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我国把教育、科技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因
4、为发展教育。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先导性的作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教育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受教育机会平等是国家法律规定的一项基本教育方针。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来说。应当为所有适龄儿童 少年提供平等的教育;对学校和教师而言,要努力使每个班和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而健康的发展。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根本宗旨,是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打下 扎实基础.为全体适龄儿童少年今后的学习和参与社会生活打下良好基础。实施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儿童少年.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与这一根本宗旨是一致的。(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全面发展.这是
5、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的有机结合.来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的全面发展。而是和谐的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知识丰富、学有专长、思路宽广、实践能力强,使学 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劳动、学会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人与人之间基本素质大体相同,但每个人由于先天禀赋、环境影响、接受教育的内化过程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存在多样的个性,我们把人的个性看作是人性在个体上的反映.
6、是共同性与差别性的统一。因此,教育在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以外,也应当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这两者是相互依存、互为表里的关系。传统的学校教育是比铰单一的,教法、内容、考试方法均相同,看起来很公平,但这种方法有歧视的可能性,因为它只挑选了一种智能或部分智能的结合。更好的 教育是注重个体发展的教育,它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最大程度上了解每一个儿童,知道他们的长处和短处,更好地提供教育措施,更好地测量评价他们,让儿童能够在 最大程度上发挥潜能。(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7、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对知识经济向人才培养提出挑战的回应。3.外延素质教育是连贯的、全方位的、全过程的教育活动。素质教育不是对特定阶段、特定学校提出的要求,而是对各级各类学校提出的要求。素质教育是终身的。从纵向来看,贯穿于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教育。素质教育包括了各种类型的教育。从横向来看,素质教育涉及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等各类教育。素质教育在外延上,甚至超越了学校范围,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在学校教育范围 中,素质教育从纵向上
8、看,存在于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上;从横向上看,素质教育渗透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各个方面。三、素质教育观的产生与发展1.素质教育观的产生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界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末提出的一个概念。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价值观念,其初衷在于纠正“应试教育”现象:中小学教育片面追求升学 率,大学教育过分专业化等。应试教育把教育活动的评价环节作为教育目的所在。把人的素质的某个方面作为全部,教育活动本身和教育培养对象被严重扭曲。因 此。应试教育不仅背离了我国的教育方针,也不利于培养社会进步与发展所需的人才。素质教育观扭转了应试教育观.把教育目的重新指向人本身,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2.素质教育观的
9、发展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术和身体心理素质”。1996年3月由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九届人大一次会议和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强调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要“实施全面素质教育”。1999年1月13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发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标志着素质教育观
10、已经形成了系统的思想。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这标志着素质教育已经上升到法律层面.成为国家意志。四、中学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从纵向来看,贯穿于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教育。素质教育从横向来看.涉及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等各类教育。因此,中学素质教育是国家整个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1.中学素质教育的一般性质中学素质教育的一般性质是指国民素质教育的形式,与其他层次、形式相同的性质。中学素质教育强调教育的基础性,即中学素质教育培养受教育者作为国家公民的基
11、础素质。虫学素质教育应当对中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和面向全体中学生的教育。2.中学素质教育的特殊性中学教育包含初中阶段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中学素质教育是顺应初中学生、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人的自我意识觉醒阶段。是个性发展的关键阶段。在初中阶段实施素质教育需要把握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因此。初中阶段的素质教育,需要在全面教育的过程中,帮助初中生正确认识自我,形成全面、健康的自我认知,促进中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高中阶段的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也进入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关键阶段。因此,高中阶段的素质教育,必须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 基础上,特别注重高中生
12、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帮助高中生形成终身学习的动力,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为高中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考点:教育观(二)素质教育的目标与要求根据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的要求,中学综合素质教育观这一节需要“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一、素质教育的目标1.促进学生身体的发育基础教育处于学生个体发育的关键时期.那么任何有助于并促进身体发育顺利进行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相反,就是不好的教育。2.促进学生心理的成熟化中小学阶段是个体心理逐渐成熟的阶段。素质教育要促进学生心理成熟化,逐渐成为一个能够独立面对社会、介入周围世界的主体。3.造就平等的公民基础教育是公
13、民教育,而中小学教育又要求“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因此,基础教育有必要根据现行的公民权利和义务规定.确定自己的现实目标。4.培养个体的生存能力和基本素质素质教育着重于促进学生发展.使学生能够独立面对社会,具备生存能力和终身学习的基本素质。5.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习惯、爱好和能力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学习不仅仅局限于学生时代,素质教育要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能够自我学习并且愿意自我学习。6.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我国已开始向法制社会迈进这一事实.要求我们的基础教育培养学生真正具有法制意识和观念。对中小学教育中的学生来说.法制意识必须从小就开始培养,使守法用法成为一种自觉的习惯行为。7.培养学生的科学
14、精神和态度现代技术的根源是科学,而科学的本质是对真理的追求,对事实的尊重。大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态度,这是我们基础教育尤其要着重变革的一个方面。二、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1.面向全体我们国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就是面向全体适龄学生,让每一个适龄的学生都能进到学校里来,进到班级中来。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都在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我们需要在实践中把这个方针贯彻好、落实好,在这方面不能有任何放松。3.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我国的基础教育在能力培养上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15、知识是重要的,但是知识不能限制人们的思维空间.而应该成为人们进一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发展能力的基础,应该把知识融人人的认知结构中。因此.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对素质教育来说尤为重要。4.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要想有所创新,必须以主动性的发挥为前提,真正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弘扬主动精神,这就要求教师要进行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思考,鼓励学生存疑、求疑,在教学中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教是为了不教,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要让学生会学,不仅给学生知识,更要给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基础教育一定要培养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16、。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考点:教育观(三)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根据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的要求,中学综合素质教育观这一节需要“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一、深化教育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简称“两基”).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树立素质教育理念。加大教育改革是开展素质教直的条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和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只有政府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主体,才能综合各方面的社会力量.统筹各种资源.为推进素质教育创造必要的条件。二、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
17、的教师队伍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将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提高教师队伍的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素质教育的成败。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师的教育观念作为对教育活动的一种价值取向,内含着教师对教育现象的理性认识及其对教育需求的认识.对教师的教育行为具有指导作用。2.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师德对实施整体改革、实施对全体学生全面素质教育起着关键性作用。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
18、质和业务素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要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要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人格,因材施教,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3.强化教师在职进修制度,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待遇,优化学校管理建立优化教师队伍的有效机制。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努力造就能够带领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积极实施素质教育的学校领导以及管理干部队伍。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作用。三、将教育目的落实到教学之中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的最基本要求是把教育目的的实现落实到每一堂课。乃至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现行
19、的课堂教学不能仅仅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对思维品质的培养、对一般的学习能力和特殊的学习能力的培养.还要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动机 的培养、学习需要的满足、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态度的端正。这些都要渗透到教学的目标要求中,要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每一堂课,乃至每一个环节。四、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新课程改革当中要求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因此。在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就要根据基础教育的任务、教育基本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考虑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所需的
20、基本素质,结合各门类课程特点,渗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要求。五、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课程改革的目标中,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力,没有从根本上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能真正让所有学生参与教学,不教学生如何学习。是影响教学质量深层次的问题。因 此。判断教育者有没有掌握素质教育的方法,就要看教育者是否能够引导学习者主动学习。在教育者的帮助下学习者
21、是否学会了学习。只有当学习者主动学习,又学 会了学习,才能表明教育者掌握了素质教育的基本方法和思想。表明教育者所采用的方法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除此之外。还要加强领导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开创素质教育的新局面。必须切实加强党和政府的领导,从根本上还要靠法治、靠制度保障,努力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大教育投入等等。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考点:教育观(四)素质教育观的运用根据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的要求,中学综合素质教育观这一节需要“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受升学考试的影响,当前初中教育和高中教育仍以应试教育为主,阻碍了素质教育的推进。素质教育观与
22、应试教育观存在着巨大差别。1.全面素质与片面素质的区别素质教育所指的“素质”,指人的全面素质,是“德育为先,五育并举”的教育,而不是人的某一个方面的素质。应试教育虽然会培养人某一方面的素质,但仅在于指向人的某个方面的素质,不是做人所必备的全面素质。因此,应试教育虽然会对人的知识素质发展产生作用,然而忽视了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在应试教育下发展的片面的人难以健康地在社会上生活。而素质教育发展的完整的人,接受过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懂得怎样做人;接受过系统的知识与能力的训练,具有一定的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能够承担社会分配的一定的工作;能够接受健康教育与体育训练,有健康的体魄,因而有体力承
23、担一定的社会工作;此外,接受过审美训练,具有在生活中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最后,还接受过劳动技术教育,因而热爱劳动,勤奋、富有创造精神,能够为社会创造财富。2.价值取向的区别素质教育把教育的价值定位为培养符合社会进步所需要的人才,而应试教育把教育的价值定位为考试成功。而教育归根结底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活动,即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来为社会服务的。素质教育强调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强调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符合社会的需求。而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只能考试,而不能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不符合教育的要求。3.教育方针的区别素质教育实施了党的教育方针。党的教育方针是在较长时间中逐步
24、确立起来的,反映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素质教育必然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所明确的教育方向,而应试教育却背离了党的教育方针。二、素质教育的实施障碍1.对素质教育的误解素质教育是面向所有学生的教育,但有观点认为学生个体存在差异,因此面向全体的教育是不可能的。这种观点也是违背素质教育观的。是对素质教育观的误解。素质教育并不否认人的差异,不否认受教育者有不同的发展的可能性。素质教育尊重人的差异和人的发展的不同。是对社会多样性人才需求的反映。素质教育面向所有学生,是通过因材施教,使得所有接受教育的人都能够通过素质教育,获得符合自身个性的发展。2.沉重的课业负担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
25、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已成为推行素质教育中刻不容缓的问题,要切实认真加以解决。各级政府都要建立健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监督检查机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强调“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国家之所以强调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因为过重的课业负担会严重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影响学生的成长。当前课业已经成为学生的“负担”,阻碍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考点:学生观(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根据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的要求,中学综合素质学生观这一节需要“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学说是
26、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这一节主要从人的全面发展的概念、基本内容两个方面讲述。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概念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五大点:1.人的发展同其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是相联系的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考察人的发展的问题,指出:“这不决定于意识.而决定于存在;不决定于思维,而决定于生活;这决定于个人生活的经验发展和表现,这两者又决定于社会关系。”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考察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后指出,出现在第一次社
27、会大分工后.城市和农村的分离,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旧的社会生产分工和不合理的生产关系是人的片面发展的原因。人的片面发展的基本特征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和对立。在资本主义社会初期的工场手工业里,人的身心发展更加片面化、畸形化,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和对立达到了顶点。3.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出现和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道路。首先,机器大工业生产的出现,使生产力得到了极大提高,从而使人的全面发展成了社会的客观需要。其次,机器大工业生产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和条件。因为机器大工业生产的发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缩短了劳动
28、时间,创造了丰富的物质生活条件,使劳动者有充分的闲暇时间去学技术、学文化,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以适应大工业生产的需要。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机器大工业生产所提供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在资本主义社会并不能充分地实现.而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这是因为,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性质决定了每个人都必须参加生产劳动,而生产劳动又为每个人提供了全面发展的机会.同时.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为全体劳动者提供了物质和精神条件.从而进一步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被
29、视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马克思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率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考点:学生观(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根据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的要求,中学综合素质学生观这一节需要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一、“以人为本的教育内涵教育活动中的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1.“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内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
30、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以人为本。是我们党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的基本原理提出来的。坚持以人为本,与我们党提出的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以人为本的“人”,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
31、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要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就要坚持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关心每个人的利益要求.体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满足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的需求,尊重和保障*;就要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2.“以学生为本”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延展“以人为
32、本”思想贯彻在教育活动中.就是“以学生为本”.因为教育活动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独立的个人。以人为本作为教育活动中的一种学生观.也可以从三个维度去理解:首先,坚持以人为本。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以人为本思想中的“人”,是全体的人,而不是其中一部分人。教育的需要是所有人的需要,所有学生的需要,而不是一部分人、一部分学生的需要。所以,在教育活动中,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也不是以一部分学生为本,而是以全体学生为本。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活动中“以人为本”,“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
33、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其次,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为成人社会代表,常常把自己放在主体地位,而把学生放在客体地位。学生接受教育仿佛不是自己的需要.而是为了实现教育者的要求。这种条件下的教育就不是为了教育的对象,而是为了教育者自己。然而,人类的教育活动之所以成为必要,是因为人有教育的需要。换句话说,教育是学生自己的需要.而不是外界把教育强加给学生。学生作为成长中的人,必须依赖于教育才能发展成长。既然教育是为人而存在的,为学生而存在的,学生就当然是教育的出发点,当然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教育者的作用是引导学
34、生成长。最后,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教育为学生的成长需要而存在。学生的成长需要是多方面的,因为学生作为人是“身”与“心”,“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体。学生的成长需要是多方面的,教育应当全面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这就是说以人为本,就必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考点:学生观(三)教育公正与中学生的共同发展根据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的要求,中学综合素质学生观这一节需要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来开展教育活动,要遵循“教育公正”的原则
35、.处理好学生发展的“共同性”和“差异性”问题。一、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要以教育机会均等为基本原则在学校教育活动中,“以人为本”也是以所有学生的发展为本.或者说以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本。必须坚持“教育公正”原则,教育公正,在教育活动中的体现, 就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获得同样的教育机会.或者说教育机会对所有的学生来说是均等的,教育机会均等原则的提出,是因为受教育者之间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包 括: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发展状况等,教育机会均等,就是要求公正地对待学生,不应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 发展状况而受到不同的对待。换句话说.无论学生有怎样的差异.给予他们
36、的受教育机会都应当是均等的。所谓教育机会均等,应当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入学机会均等:一个足教育过程中机会均等。二、有差异的学生的共同发展1.学生的性别差异与共同发展性别既是一种自然状态.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状态、性别作为一种自然状态.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遗传基因的差异,会给不同性别的人带来发展的差异。所谓不因性别而造成受教育者的发展差异.做到促进男生和女生的共同发展,就是要做到不要因性别而形成一种性别学生发展的优势和另一性别学生发展的劣势。2.学生的民族差异与共同发展民族是历史形成的,不同的民族在语言习俗等方面有差异。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因此,在我国中学教育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必须注意到
37、民族差异,做到不同民族的学生共同发展,特别要注意少数民族学生的发展。少数民族的语言使用范围较小.因而在学校教育中,双语教育就成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特点。少数民族学生在接受教育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必须受到重视,使各个民族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3.学生的地域差异与共同发展中国人口众多,地域广大,经济发展不平衡,存在着地域发展的差异。坚持“以人为本”,也要做到不同地域的学生得到共同发展。生活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可能在教学设施、教师配置比较优越的学校里学习。他们的家庭也可能比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家庭给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因而地域差异可能成为学生发展中的一个问题。教育者要对于来自不同地域的学生.不同的发展
38、状况,有正确的认识。正确地对待可能由于地域造成的学生发展差异.不能因学生所处地域的差异而歧视一些学生,要促进来自不同地域的中学生共同发展。4.学生家庭背景的差异与共同发展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然而社会中的家庭却千差万别。家庭有经济情况的差异,有家长社会地位的差异,有家长文化水平的差异,有家长性格的差异,有家长教育子女水平的差异,还有家庭结构的差异。家庭的这种种差异,可能会影响中学生的发展。家庭经济情况好,家长社会地位高。家长文化水平高.家长性格健康,家长教育子女水平高,父母婚姻状况好。一般来说.可能会给子女创造比较好的学习环境。而家庭经济困难,家长文化水平有限,家长有性格欠缺,单亲家庭等,也可能给
39、子女的学习造成困难。教育者不能因为学生家庭的种种差异.以及这种差异给学生发展带来的困难而歧视学生。5.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差异与共同发展一个人的身心发展水平.是在较长时间里,在各种复杂因素影响下导致的。教育者不可能面对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完全一样的班级。最有可能影响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资源分配的因素,就是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差异。从学生的自然状况看.他们的生理发展情况会有差异。特别是一些生理有残缺的学生,面对着更为困难的发展问题。生理上的残缺,有肢体的,有智力的。这些生理上的残缺,会影响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社会文化素质状况看.也会存在学习水平的差异。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最有可能遭遇的问题,就是学
40、生身心发展差异问题:教师可能背离“以人为本”学生观的情况,也会出现在对待学生身心发展的差异上。在教育活动中“以人为本”.特别要注意正确地对待学生身心发展的差异,要给予身心发展状况不同的学生以同样的关注.以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考点:教师观(一)中学教师职业的认识根据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的要求,中学综合素质教师观这一节需要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一、教师观及教师专业观所谓“教师观”是指关于教师职业的基本观念,从广义上看是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认识、看法和期望的反映。从狭义上看是教师对教师职业的特点、责任。教师的角色以及科学履行职责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等方面的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
41、师法第一章第三条对教师的概念作了全面科学界定:“教师是履行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专业观,是说教师职业不是一种普通的职业,而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这便是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之所在。1.教师职业与专业职业是指社会分工条件下个人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我们口常生活中所说的“各行各业”,就是指职业。教师是社会职业的一种。与职业相关的“专业”概念.是指利:会职业种类中那些有特别从业要求的“专门性”的职业.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提出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指出“教学应当被认为是一种专业,它是一种公共服务的形式
42、。教学需要教师具有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并通过严格的和持续的学习来获得和发展这些知识和技能。”教师工作作为一种专门职业.在国际组织的文件中得到确认,教师工作作为一种专门职业,具有专业的基本特性。第一,教师职业具有一定的职业声望。第二,教师需要经过严格的职前专业训练。第三,教师具有专业自主性。第四,教师职业有自己的专业标准。第五,教师实践是现代教育科学重要的专业研究领域.2.教师职业角色的特点教师是教育活动中的一个角色。教师角色不只是向学生传授某方面的课本知识.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发展实际 以及教育目标、要求,存特定的环境中采用特定的教学方法,通过特定的途径来促进学生成长,教师这种角色是一利,性质复杂的
43、职业角色,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就 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一般说来,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1)传道者的角色教师负有传递社会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的 使命,“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在现代社会,虽然道德观、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但教师的道德观、价值观总是代表着居社会主导地位的道德观、价值 观,并用这种观念引导学生。除了社会一般道德、价值观外,教师对学生的“做人之道”为业之道”“治学之道”等也有引导和示范的责任。(2)授业解惑者的角色教师是社会各行各业建设人才的培养者.他们在掌握了人类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的基础上,对其精心加工整理,然后以特定的方式传 授给年轻一代,并帮助他们
44、解除学习中的困惑。启发他们的智慧,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技巧,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建设者。(3)示范者的角色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4)管理者的角色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需要肩负起教育教学管理的职责,包括确定目标、建立班集体、制定和贯彻规章制度、维持班级纪律、组织班级活动、协调人际关系等,并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控制、检查和评价。(5)朋友的角色在某种程度上.学生往往愿意把教师当作他们的朋友,也期望教师能把他们当作自己朋友看待,希望
45、得到教师在学习、生活、人生等多方面的指导,希望教师能与他们一起分担痛苦与忧伤、分享欢乐与幸福。(6)研究者的角色教师工作对象是充满生命力的、千差万别的活的个体,传授的内容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人文、科学知识,这就决定了教师要以一种变化发展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创新。3.教师职业的劳动特征教师劳动的特点是在教师职业活动过程中形成和体现出来的,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的就是教师职业的特点。由于教师劳动的目的、对象和手段与其他职业相比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就形成了教师劳动独有的特点。(1)复杂性复杂性指教师的劳动不是一种简单的劳动。而是一种复杂劳动。不仅是体力的付出还有
46、脑力付出。具体表现在:第一,教育目的的全面性。教师劳动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单方面发展的人。第二,教育任务的多样性。不仅要教书又要育人,不仅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训练学生的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还要培养学生一定的思想品德以此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第三。劳动对象的差异性。教师劳动的对象是千差万别的人,学生不仅有先天素质的差异,还有后天环境造成的个性差异。教师不仅要经常在同一个时空条件下面对全体学生,实施统一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还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2)创造性创造性主要表现在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具体表现在:第一,因材施教。教育的对象千差万别,教师必须灵活地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扬长避短得到最好的发展。第二。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的教案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教学内容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不断更新。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的变 化,根据自己对教育方针、培养目标以及教材的理解。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内容。使其变成学生可以接受的知识体系.选择最能奏效的教学方法与途径来实现教育目 的。第三,教师需要“教育机智”。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定向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能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