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习题第二章核酸化学(共2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化学习题第二章核酸化学(共2页).docx(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二章 核酸化学一、名词解释1、 DNA一级结构DNA分子中的核苷酸序列,碱基排列顺序。反应生物界物种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其高级结构,对阐明遗传物质结构,功能及表达调控重2增色效应核酸(DNA和RNA)分子解链变性或断链,其紫外吸收值(一般在260nm处测量)增加的现象。 3分子杂交不同来源或不同种类生物分子间相互特异识别而发生的结合。如核酸(DNA、RNA)之间、蛋白质分子之间、核酸与蛋白质分子之间、以及自组装单分子膜之间的特异性结合。 4碱基互补碱基互补配对的规律规律一:一个双链dna分子中,a=t,c=g,a+g=c+t,即:嘌呤碱基数=嘧啶碱基数。规律二:双链
2、dna分子中,互补配对的碱基在两条单链中所占的比例与整个dna分子中所占的比例是相等的规律三:双链dna分子中,两条互补单链中非互补配对的碱基和的比值互为倒数二、简答题:1、为什么核酸有紫外吸收性质?简述这一特性的应用。答:嘌呤碱和嘧啶碱具有共轭双键,使碱基、核苷、核苷酸和核酸在240290nm的紫外波段有一强烈的吸收峰,因此核酸具有紫外吸收特性。DNA钠盐的紫外吸收在260nm附近有最大吸收值(图3-25),其吸光率(absorbance)以A260表示,A260是核酸的重要性质,在核酸的研究中很有用处。在230nm处为吸收低谷,RNA钠盐的吸收曲线与DNA无明显区别。不同核苷酸有不同的吸收
3、特性。所以可以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加以定量及定性测定。2、组成核苷酸的常见碱基有哪些?代号如何表示?答:DNA中戊糖为D-2-脱氧核糖(D-2-deoxyribose),碱基为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胸腺嘧啶;RNA中戊糖为D-核糖(D-ribose),碱基为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尿嘧啶核苷酸中的嘌呤碱(purine)主要是鸟嘌呤(guanine,G)和腺嘌呤(adenine,A),嘧啶碱(pyrimidine)主要是胞嘧啶(cytosine,C)、尿嘧啶(uracil,U)和胸腺嘧啶(thymine,T)。DNA和RNA都含有鸟嘌呤(G)、腺嘌呤(A)和胞嘧啶(C);胸腺嘧啶(T)一般而言只存
4、在于DNA中,不存在于RNA中;而尿嘧啶(U)只存在于RNA中,不存在于DNA中。它们的化学结构请参见图示。3、组成核酸的常见单核苷酸有哪些?代号如何表示?答:组成RNA的核苷酸有腺苷酸、鸟苷酸、胞苷酸和尿苷酸,组成DNA的核苷酸有脱氧腺苷酸、脱氧鸟苷酸、脱氧胞苷酸和脱氧胸苷酸4、简述DNA双螺旋结构的特征答:DNA双螺旋结构特点:两条DNA互补链反向平行。由脱氧核糖和磷酸间隔相连而成的亲水骨架在螺旋分子的外侧,而疏水的碱基对则在螺旋分子内部,碱基平面与螺旋轴垂直,螺旋旋转一周正好为10个碱基对,螺距为3.4nm,这样相邻碱基平面间隔为0.34nm并有一个36的夹角。DNA双螺旋的表面存在一个
5、大沟(majorgroove)和一个小沟(minorgroove),蛋白质分子通过这两个沟与碱基相识别。两条DNA链依靠彼此碱基之间形成的氢键而结合在一起。根据碱基结构特征,只能形成嘌呤与嘧啶配对,即A与T相配对,形成2个氢键;G与C相配对,形成3个氢键。因此G与C之间的连接较为稳定。DNA双螺旋结构比较稳定。维持这种稳定性主要靠碱基对之间的氢键以及碱基的堆集力(stackingforce)5、何谓核酸的变性、复性和杂交?核酸的变性作用和分子杂交有何意义?答:核酸在理、化因素作用下,双螺旋结构破坏称核酸变性;DNA发生热变性后,经缓慢降温,如放置室温逐渐冷却,解开的互补链之间对应的碱基对再形成
6、氢键,恢复完整的双螺旋结构,称DNA热变性的复性;当不同来源的核酸变性后一起复性时,只要这些核酸分子中含有相同序列的片段,即可形成碱基配对,出现复性现象,形成杂种核酸分子,或称杂化双链,称核酸分子杂交。作用:DNA变性后,粘度改变,钢性线性分子变得无序,粘度下降,UV吸收增强,其规律如下:高色效应-核酸变性后、氢键破坏,双螺旋结构破坏,碱基暴露,紫外吸收(260nm)增强,谓高色效应。解链温度融解温度(Tm)-UV吸收增值达到最大吸收增值50%时的温度,称Tm。Tm值与DNAG+C含量有关,G+C含量愈大,Tm愈高,反之则反;与核酸分子长度有关,分子愈长,Tm愈高。意义:核酸分子杂交技术:使已知序列的DNA或RNA片段上带上可检测的标记,可用来检测样品中未知的核酸序列6、核酸的含量与纯度的常用检测方法分别有哪些?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