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说课稿资料(共4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3909208 上传时间:2022-05-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故都的秋》说课稿资料(共4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故都的秋》说课稿资料(共4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故都的秋》说课稿资料(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故都的秋》说课稿资料(共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各位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故都的秋,下面我将从文本解读、教学构想、教 学流程等几个方面来对本课教学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本单元学习写景状物散文,引领我们领略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彩多姿,故都的秋是郁达夫一篇颇具特色的散文,是一篇典范的抒情散文,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描绘了“秋院清晨、秋槐落蕊、 秋蝉残鸣、 闲话秋凉、胜日秋果 ”等几幅画面,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二、说学情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二年级的

2、学生,他们对散文是不陌生的,高一时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一般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指导学生获得欣赏散文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三、说目标: 散文的魅力,来自作家的真见、真知、真性、真情,来自文字和谐的色彩、自然的节奏、冲淡而隽永的韵味,因而,本单元的学习必须反复阅读,用心品味,感悟所写之景,所言之情。此外,着眼于未来发展的需要,还必须在中培养学生鉴赏

3、散文的能力。据此,我设置了一课时内容,确立了如下目标: (一)知识目标: 品味文章语言,体会故都的秋的特点 诵读课文,领略作者在文中流露的主观情感 (二)能力目标:掌握抒情散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 ,选材特点。培养朗读及品味语言的能力,感悟意境,增强文学鉴赏能力; (三)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 。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教学难点:体味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五、说教法:1,教学指导思想: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贯穿全文

4、,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主张“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阅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主要采取阅读感知法、情境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 2、教学手段 在教学手段的使用上,主要是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质疑思辨,补充信息,突破重点、难点。 六,说学法 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因此我引导学生运用如下方法来学习本文。 1、预习法。学习一篇课文,预习是必不可少的。做好课前预习工作,初步了解文章大意,听课时对文章重难点的把握就会事半功倍。 2、诵读法。“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生学散

5、文,实际上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自己读懂散文。故都的秋选景典型,描写细致,用笔细腻,感情深沉。通过诵读,便于学生理解品读文本,更有效的把握作者的情感。 3、探究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动性,通过诵读、思考、讨论、探究归纳文言知识现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把握教学重点与难点,促成学生的有效学习。: 七、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课件展现北京香山红叶的秋景,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北京秋天的绚烂多姿,并配以轻松明快的音乐,使学生如见其景,如临其境。在视觉和听觉上产生强烈的冲击。就在学生陶醉于这艳丽之美时,我将提出“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又是怎样的呢”,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阅读兴趣,引

6、领学生进入阅读情境,也为之后的深入分析做好充分的铺垫。 环节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默读课文,并在阅读过程中思索:在郁达夫笔下,北国秋天的总体特征是什么。要求学生尽量从原文寻找答案,从而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概括文本的能力。 而此时,我将绚烂的图景换成色调灰暗的秋景图,将先前明快的音乐转换成低沉的音乐,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把握文章的主旨,整体感知文章的情感基调。 在学生总结出北国之秋的总体特点为:清、静、悲凉之后,再提出疑问: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体现这一特点的呢?引起学生思考,详尽研读课文。 环节三:咀嚼语言,细品秋味 这一环节,将分成三个步骤进行。 1览秋色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描写

7、色彩的词语,并概括出这些色彩的特点,品味秋色的意境,体会北国之秋的特点一:清。在这一环节,学生要去收集文本信息,并加以提炼,从而进一步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2闻秋声让学生找出文中都提及了哪些声音,品味秋声的特点,体会北国之秋的特点二:静。在这一环节中,学生能找出很多声音,我将提出疑问:这么多的声响交织在一起,这秋天似乎是非常热闹的,是这样的吗?这样做的目的是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引导学生了解“反衬”这一写作手法。 3品秋味这一步骤是将学生分组为五幅秋景图命名,要求用首字为“秋”的四字词语,并且要体现出画面中主要景物的特征。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分工与合作,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提高

8、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对文本的详细研读,经过收集、筛选、提炼信息,进而深切体会作者对故都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情。然后教师给出自己的概括,让学生比对哪个更贴切。(秋院对花、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枣染色) 这一步骤既对刚才的学生活动进行了点评,也明确了北国之秋的特点三:悲凉。之后全班齐读秋槐落蕊图这一段落,通过朗读进一步感受悲凉的秋味。 环节四:介绍背景,追本溯源这一环节中我将提出一系列问题,问题是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设置的。本文除了描写北国之秋外,还提及哪的秋天? 作者写南国之秋的目的是什么?作者本身是南方人,可是为什么会喜欢北国的秋天呢?喜欢的是北国哪里的秋天?为什么

9、作者所描写的景致和我们所感受到的明艳繁闹的秋景截然不同呢?(后三个问题并不用学生回答,只是想引起学生的深度思索,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我将从四个方面去介绍:中国文人的传统伤春悲秋;作者的生活经历身世坎坷;当时的社会背景动荡不安;作者的创作风格静的文学。通过设疑解疑这一过程,让学生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了解秋味之源,掌握阅读此类抒情散文的方法知人论世,并充分体会“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主观色彩”的含义,掌握抒情散文的特点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环节五:总结秋味,延伸拓展教师给出小结语句:故都的秋像一首诗,深沉而又含蓄;抛砖引玉,学生依此做仿句练习,来把握秋味,体会作者情感。 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

10、文章的理解程度,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八)小结: 郁达夫写“故都的秋”,紧扣住“清”、“静”、“悲凉”的特点,不用浓墨重彩,而是用平凡的词语表达了平凡的秋姿、秋色、秋声、秋味和平凡的人。情感细腻,分外感人。 (七)作业: 在两道作业题中任选一道题:1、正值金秋,对于我们家乡的秋天,你也一定有着深厚的感情,就请你拿起自己的笔,仿照故都的秋的写法,为家乡的秋也写一一曲赞歌 2,找出并阅读更多有关秋的文章或诗句,并写出你读完后的感受。 (设计意图:进一步把握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征,在仿写的过程中更深刻地把握作者的情感,同时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与感悟能力。) 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郁达夫秋院秋槐秋蝉 形神:清、静、悲凉。秋雨秋果 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