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与鉴定复习提纲(共9页).docx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3905115 上传时间:2022-05-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物保护与鉴定复习提纲(共9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文物保护与鉴定复习提纲(共9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物保护与鉴定复习提纲(共9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物保护与鉴定复习提纲(共9页).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文物保护与鉴定 复习提纲 文物保护与鉴定二 名词解释:1. 铭文是指在金属铸器,如鼎、钟等上以或突起或凹陷的形式铸造或刻制的文字。2. 款识通过刻、划、印、画、写等方式遗留在器物上的图案和文字。其种类有年号款、斋堂款、人名款、地名款、吉祥款、赞颂款、干支款等等。款识的内容、字体等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特点,给我们鉴定瓷器的时代、窑口提供了依据。3. 铸瘤青铜器在铸造过程中,铜液凝聚在器物表面,冷却后形成瘤状的浮凸。它是铜液冷却时慢慢形成的,出现的位置不固定,甚至在花纹中也能见到,外观上它影响了花纹的美感,但却是真器的正常现象。铸瘤是与铜器整体形成,不易打磨掉,绝不会剥落。

2、4.“干坑”、“水坑”青铜器锈蚀方面的辨伪的业内术语。干坑指北方出土的铜器,其地子锈色呈灰白色或黑灰色。水坑则谓南方出土的铜器,其地子锈色多呈碧绿色。5. 瓷器瓷器就是以瓷土作胎,表面施有高温钙釉,在1200左右(可稍有不同,只要瓷胎烧结即可)的温度下烧造而成的器物。6.主题纹样又叫主题纹饰,指装饰于器物的显著部位,起主要装饰作用,能直接反映出装饰风格的纹样。是相对于附属纹样而言的。主体纹样十分醒目,让人一目了然。7. 软玉指闪石类中某些(如透闪石、阳起石等系列矿物)矿物组成的集合体,成分主要为硅酸钙、镁、铁。细小的闪石矿物晶体呈纤维状交织在一起构成致密状集合体,质地细腻,韧性好。软玉有很多种

3、,颜色也有很多,但都具有油脂光泽。中国新疆和田是软玉的重要产地,那里的软玉被人们称之为“和田玉”。 8. 含玉也称“唅玉”,是死者含在口中的葬玉。含玉的来源是古人不忍心死者空口而去,因而把宝爱的东西放入死者口中。其形状本无定制,用贝、用珠、用玉、用金银货币都可以,但用得最普遍的,是蝉形玉。含玉之所以多取蝉形,在内涵上,一是取其高洁,二是取其复活和新生之义;在形式上,则是取其与舌的形状相似。9. 金花银器指器物由银制成,而器物上的花纹则使用了鎏金的手法,属于鎏金银器的一种。唐朝鎏金银器大量出现,除通体鎏金外,更多的是局部鎏金,尤其是只对花纹部分鎏金,其余部分则保留银的本色,从而形成黄、白鲜明对照

4、的艺术效果,极富装饰感。这类器物在唐代文献中被明确的称为“金花银器”。三 简答:1.为什么说青铜器的历史价值主要由铭文来体现?一、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印证。青铜器铭文可以和史料相互考证(王国维“二重证据法”)。二、为失载或记载甚少的上古国家提供了宝贵 资料。三、为研究当时社会状况、政治、经济等各方面情况提供了原始资料。2.青铜器辨伪主要有哪些方面?青铜器辨伪,一般从器形、花纹、铭文、铸造工艺、锈色等方面入手。3. 青铜器有哪些主要纹饰?兽面纹(饕餮纹)。商代早期的兽面纹比较简单;商代中期的兽面纹,兽目在纹样中非常突出;商代晚期到西周早期是兽面纹式样最多的时期,角形的特征很突出。龙纹。龙的形象起源很

5、早,作为青铜器纹饰最早见于商代二里冈期,以后商代晚期、西周、春秋直至战国,都有不同形式的龙纹出现。凤鸟纹。商代早中期青铜器上,凤鸟纹不多见;商代末期凤鸟纹多了起来;周人以凤鸟为祥瑞之鸟,故自西周初期起凤鸟纹便成为青铜器的主题纹饰;至西周中期,凤鸟纹的使用达到了高峰,称为“凤纹时代”。 其它动物纹和植物纹:动物纹主要有虎纹、牛纹、象纹、鹿纹、兔纹、蜗身兽纹、蛇纹、龟纹、蟾蜍纹、鱼纹、蝉纹等。 植物纹主要有蕉叶纹等。几何纹。由几何形的线形组成的纹饰,有连珠纹、弦纹、云雷纹、乳钉纹、贝纹、绳纹等等。4.从史料归结出的青铜器伪器有几种情况?分别对这些造伪情况进行简述。一、真器改造,即将真器加工、改造为

6、不合定规的奇特形制。手法一,将真器主体添加部件;手法二,将分属几件真器的残件拼凑成一件。二、全器伪作。有两种方式:1.以真器为模,用翻砂法或失蜡法铸成;2.不以真器为模本,参考博古图等书自行设计形制、纹饰。三、真器作伪铭,即在原来无铭的真器上伪制铭文。四、真器后制伪纹饰。包括两种情况:1、在原本素面无纹的真器上作伪纹饰;2.在有简单纹饰的真器上增补伪纹饰。5.简述青铜器的产生、发展和衰落过程。夏代青铜工艺处于初期阶段。夏代一开始就出现了礼器和兵器两大类,奠定了中国青铜器以礼器和兵器为主的构架模式。商代青铜冶炼技术进步,青铜器种类相当丰富,商代青铜器庄重、威严、华丽、神秘,具有“狞厉之美”的特色

7、,反映了当时工艺美术高度发展水平。 西周时期青铜器全面继承了殷商时期的冶铸工艺技术,把中国青铜器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礼崩乐坏”,打破了周王室对青铜礼器的垄断,各诸侯国纷纷自行铸器。青铜铸造技术进步,出现了金银镶嵌的手法。秦汉以后,因为铁器的普遍使用、礼制的不断衰落以及漆器和瓷器的发展,青铜器的地位不再重要,逐渐被漆器、瓷器所取代。青铜制品在秦汉以后仍被生产,已经完全转变到日常生活用器上去了。6.青铜器的 仿造和伪造有什么区别?仿古与伪造二者制作的目的与性质均不同,由此在器物上也表现出某些不同的特点,有必要加以区别。伪造青铜器主要是为了牟利,而仿造青铜器则是出于对

8、古代文化的尊重与爱好,或是出于复古以宣扬传统礼教之目的。仿古铜器有以下特征: 一是常铸有铭文表明是仿制品。二是仿制品在形制与气韵上多与原器有差异,只是大体取商周铜器之外形,但在局部(如部分结构与纹饰,特别是纹饰方面)多有随意变形,这是因为既是仿造,不像作伪,故不必追求逼真,往往是只求形似,而不严格遵从古制,甚至还有所变化,体现种种时代风格。7.宋代瓷器出现兴盛局面的原因。一、工艺技术方面唐、五代时期的制瓷基础。二、社会原因方面相对稳定的社会局面;商品经济的发展。三、社会风气方面“郁郁乎文哉” 、“斗茶” 。8.瓷器鉴定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瓷器鉴定的主要内容:辨真伪,断时代,判窑系(口),评价值。

9、瓷器鉴定的方法:看造型,看装饰,看胎釉,看工艺,看款识。9.简述玉器的文化内涵。一、德行操守。二、富贵的宣示。三、吉祥终身伴随。四、免祸保平安。五、延年益寿,驻颜美容。四、论述:1. 试论述青铜器与中国古代礼乐制度的关系。一、青铜器发展与古代奴隶制度息息相关。从整个奴隶制度发展与消亡来说,青铜器的发展是以夏商奴隶制社会的建立为起点,在商周初奴隶制发展到高峰时期,青铜礼器也达到了它光辉的顶点。春秋以后,奴隶制开始衰落了,青铜器也开始走下坡路。到战国晚期,青铜器主要是青铜礼器基本退出历史舞台。在每一个奴隶制王朝,青铜礼器被统治阶级用来祭天祀祖,宴飨宾客,歌功颂德,死后埋葬于地下。显然它是为奴隶制统

10、治服务的。二、青铜礼器是国家的象征。对于一个奴隶制国家来说,青铜礼器尤其像鼎之类的重器是社稷的象征,它的存亡就是国家的存亡,古书有“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的说法。青铜器的使用必须恪守法度,而不能逾越。生前如此,死后埋葬也是如此。(2分)青铜礼器被制度化、神秘化、权力化,不是一般的实用器。对于一个奴隶主贵族及其家族来说,青铜礼器是他们身份与地位的象征。三、青铜器的使用体现了古代礼乐制度的功能。中国青铜礼器是奴隶主贵族制度在青铜器上的“物化”,它用以表明奴隶制等级制度,以器的多寡与不同的组合形式来显示不同地位、身份的贵族的价值(例:西周“列鼎”制度: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

11、,卿大夫五鼎四 簋,士三鼎二簋)。这种组合体现了一定的功能。这是中国青铜器的又一特点。青铜器是物质的,但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产品。2. 青铜器的各种形制及用途。青铜器形制的分类,科学的方法是以用途分类,可分为食器、酒器、水器、兵器、乐器等。食器又可分为饪食器与盛食器两大类。饪食器有鼎、鬲、甗;盛食器有簋、敦、豆、盂等。 酒器主要可分为饮酒器和盛酒器两大类。饮酒器有爵、角、觚等;盛酒器有方彝、尊、斝、卣、觥、盉、壶、钫、罍、瓿等。水器多用于盥洗,所以亦称为盥器,又可分为注水器,承水器,盛水器三种,器型不多,主要有盉、盘、鉴、匜、壶、盂等。 兵器有戈、钺、矛、剑等。乐器为祭祀或宴会时演奏用,有钟、镈、

12、铙等。此外,青铜器还有钱币、钱范(铸造钱币用)、青铜镜等。3. 瓷器起源的技术要素分析。要点:(一)陶器胎土的不断选择是制瓷原料发现的基础(二)窑炉构造的改进是提高烧造温度的关键(三)高温钙釉的发明促进了瓷器的产生4.中国古代金银器的制作工艺有哪些?1、鎏金。近代称“火镀金”。系将金熔于水银之中,形成金泥,涂于铜或银器表面,加温,使水银蒸发,金就附着于器表,谓之鎏金。2、镶嵌。铸造铜器时,在需镶嵌部位表面铸成浅槽,将松石、红铜片,或金银丝、片嵌入凹槽,再打磨平整光滑。3、锤鍱。此法乃利用金、银极富延展性的特点,用锤敲打金、银块,使之延伸展开呈片状,再按要求造成各种器形和纹饰。一般来说,凡隐起的

13、器物和纹饰图案,都是经过锤鍱制成的。4、错金银。亦称金银错。先在青铜器表面铸成凹槽图案,然后在凹槽内嵌入金银丝、片,再用错石(即磨石)错平磨光,利用两种金属的不同光泽显现花纹,谓之错金银。如果是将纯铜片嵌入青铜器表面,可叫做镶嵌红铜。5、掐丝。将金银或其他金属细丝,按照墨样花纹的曲屈转折,掐成图案,粘焊在器物上,谓之掐丝。此项工艺不仅在宝石、金银饰上运用,珐琅器也运用,如掐丝珐琅器等。6、炸珠。将黄金溶液滴入温水中会形成大小不等的金珠,谓之炸珠。炸珠形成的金珠通常焊接在金、银器物上以作装饰,如联珠纹、鱼子纹等。7、錾花。系用各种大小、纹理不同的錾子,用小锤敲击錾具,使金属表面留下錾痕,形成各种

14、不同的纹理,达到装饰器物的目的。这种工艺具有独特的装饰效果,它使单一的金属表面产生多层次的、变幻的立体效果,既光彩绮丽,又非常和谐。8、累丝。将金拉成金丝,然后将其编成辫股或各种网状组 织,再焊接在器物上,谓之累丝。5.文物保护与修复的原则是什么?一、保持原貌,修旧如旧,保存文物的历史标记。二、防止“保护性”的损害,处理不留隐患。三、将治理与预防两者结合起来,既要消除影响文物寿命的病变,又要防止或延缓各种有害因素对文物的损害。四、在尽量争取保护效果的长期性条件下,满足处理的可逆性或可再处理性。6.石质文物可能遭受哪些损害?石质文物的风化因素有以下几种:1 水害。包括液态水的溶解作用,水化作用,

15、冻融和冰劈作用。在石质文物诸多腐蚀因素当中,水的破坏是最根本的原因,水可以直接产生破坏,也可以是其他一切因素的媒介,酸、生物等的侵入只是加快了石质的风化。因此这就决定了石质文物保护最主要的任务就是防水。2热力作用。岩石是热的不良导体,白天石质文物在下阳光暴晒,温度很快升高,表面体积膨胀而内部很少受到热力的影响夜间当岩石逐渐冷却收缩时,内部却因缓慢传入的热力影响而膨胀,如此表里不一的胀缩致使石质文物因热力作用而受到破坏。3 风力剥蚀。风力可使石质文物表层已经疏松的颗粒剥蚀掉,暴露出新的表面,使风化作用向深层发展。4生物因素。生物对石质文物的破坏作用尽管缓慢,但是累积效果不可小看。生物对石质的破坏,外在表现是污染,即石质表层的雕刻文饰、铭文等文化特征变得模糊不清。内在破坏是植物得根,微生物得菌丝穿透石刻导致裂缝,它们分泌物(酸)腐蚀矿物引起石头变质。5 酸雨。碳酸盐岩是很容易被腐蚀的岩类。大气中含有CO2、SO2、NO2等多种对石质文物有害的气体,它们与水都可生成相应的酸,通过对矿物性质的了解,大多数造岩矿物在一定的温度下,在酸的热液中都是容易被腐蚀的。 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