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知识点大全—圆锥曲线(共1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知识点大全—圆锥曲线(共13页).doc(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高中数学知识点大全圆锥曲线一、考点(限考)概要: 1、椭圆: (1)轨迹定义: 定义一:在平面内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椭圆,两定点是焦点,两定点间距离是焦距,且定长2a大于焦距2c。用集合表示为:; 定义二:在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和它到一条定直线的距离之比是个常数e,那么这个点的轨迹叫做椭圆。其中定点叫焦点,定直线叫准线,常数e是离心率。 用集合表示为:; (2)标准方程和性质: 注意:当没有明确焦点在个坐标轴上时,所求的标准方程应有两个。 (3)参数方程:(为参数); 3、双曲线: (1)轨迹定义: 定义一:在平面内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定长
2、的点的轨迹是双曲线,两定点是焦点,两定点间距离是焦距。用集合表示为: 定义二:到定点的距离和它到一条定直线的距离之比是个常数e,那么这个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其中定点叫焦点,定直线叫准线,常数e是离心率。 用集合表示为: (2)标准方程和性质: 注意:当没有明确焦点在个坐标轴上时,所求的标准方程应有两个。 4、抛物线: (1)轨迹定义:在平面内到定点和定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抛物线,定点是焦点,定直线是准线,定点与定直线间的距离叫焦参数p。用集合表示为: (2)标准方程和性质: 焦点坐标的符号与方程符号一致,与准线方程的符号相反; 标准方程中一次项的字母与对称轴和准线方程的字母一致; 标准方
3、程的顶点在原点,对称轴是坐标轴,有别于一元二次函数的图像;二、复习点睛: 1、平面解析几何的知识结构: 2、椭圆各参数间的关系请记熟 “六点六线,一个三角形”,即六点:四个顶点,两个焦点;六线:两条准线,长轴短轴,焦点线和垂线PQ;三角形:焦点三角形。则椭圆的各性质(除切线外)均可在这个图中找到。 3、椭圆形状与e的关系:当e0,c0,椭圆圆,直至成为极限位置的圆,则认为圆是椭圆在e=0时的特例。当e1,ca椭圆变扁,直至成为极限位置的线段,此时也可认为是椭圆在e=1时的特例。 4、利用焦半径公式计算焦点弦长:若斜率为k的直线被圆锥曲线所截得的弦为AB,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则弦长 这里体现
4、了解析几何“设而不求”的解题思想。 5、若过椭圆左(或右)焦点的焦点弦为AB,则;6、结合下图熟记双曲线的:“四点八线,一个三角形”,即:四点:顶点和焦点;八线:实轴、虚轴、准线、渐进线、焦点弦、垂线PQ。三角形:焦点三角形。 7、双曲线形状与e的关系:,e越大,即渐近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就越大,这时双曲线的形状就从扁狭逐渐变得开阔。由此可知,双曲线的离心率越大,它的开口就越阔。 8、双曲线的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为b。 9、共轭双曲线:以已知双曲线的实轴为虚轴,虚轴为实轴,这样得到的双曲线称为原双曲线的共轭双曲线。区别:三常数a、b、c中a、b不同(互换)c相同,它们共用一对渐近线。双曲线和它的共轭
5、双曲线的焦点在同一圆上。确定双曲线的共轭双曲线的方法:将1变为1。 10、过双曲线外一点P(x,y)的直线与双曲线只有一个公共点的情况如下: (1)P点在两条渐近线之间且不含双曲线的区域内时,有两条与渐近线平行的直线和分别与双曲线两支相切的两条切线,共四条; (2)P点在两条渐近线之间且包含双曲线的区域内时,有两条与渐近线平行的直线和只与双曲线一支相切的两条切线,共四条; (3)P在两条渐近线上但非原点,只有两条:一条是与另一渐近线平行的直线,一条是切线;(4)P为原点时不存在这样的直线; 11、结合图形熟记抛物线:“两点两线,一个直角梯形”,即:两点:顶点和焦点;两线:准线、焦点弦;梯形:直
6、角梯形ABCD。 12、对于抛物线上的点的坐标可设为,以简化计算; 13、抛物线的焦点弦(过焦点的弦)为AB,且 ,则有如下结论: 14、过抛物线外一点总有三条直线和抛物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两条切线和一条平行于对称轴的直线; 15、处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弦中点问题常用代点相减法:即设 为曲线上不同的两点,是的中点,则可得到弦中点与两点间关系: 16、当涉及到弦的中点时,通常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韦达定理,即把直线方程代入曲线方程,消元后,用韦达定理求相关参数(即设而不求);二是点差法,即设出交点坐标,然后把交点坐标代入曲线方程,两式相减后,再求相关参数。在利用点差法时,必须检验条件0是否成
7、立。5、圆锥曲线: (1)统一定义,三种圆锥曲线均可看成是这样的点集:,其中F为定点,d为点P到定直线的l 距离, e为常数,如图。 (2)当0e1时,点P的轨迹是椭圆;当e1时,点P的轨迹是双曲线;当e=1时,点P的轨迹是抛物线。 (3)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几何性质是圆锥曲线内在的、固有的性质,不因为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定性:焦点在与准线垂直的对称轴上 椭圆及双曲线:中心为两焦点中点,两准线关于中心对称; 椭圆及双曲线关于长轴、短轴或实轴、虚轴为轴对称,关于中心为中心对称;抛物线的对称轴是坐标轴,对称中心是原点。 定量: (4)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及解析量(随坐标改变而变) 以焦点在x轴上的方
8、程为例: 6、曲线与方程: (1)轨迹法求曲线方程的程序: 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设曲线上任一点(动点)M的坐标为(x,y); 列出符合条件p(M)的方程f(x,y)=0; 化简方程f(x,y)=0为最简形式; 证明化简后的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上; (2)曲线的交点: 由方程组确定,方程组有几组不同的实数解,两条曲线就有几个公共点;方程组没有实数解,两条曲线就没有公共点。二、复习点睛: 1、圆锥曲线:用不通过圆锥面顶点的平面去截该圆锥面时所得到的截痕(根据截的方法不同,可得到不同的截痕),总称为圆锥曲线。 (1)用不平行于母线的平面去截圆锥时,如果截痕全在顶点的一侧,则得到的图形是椭圆;如
9、果截痕出现在两侧,则得到的图形是双曲线; (2)用平行于母线的平面去截圆锥时,得到的图形则是抛物线; (3)用平行于底面,或垂直于轴的平面去截时,得到的图形则是圆;这些曲线的方程都是二次方程,所以圆锥曲线又称为二次曲线。 2、研究圆锥曲线,一要重视定义,这是学好圆锥曲线最重要的思想方法,二要数形结合,既熟练掌握方程组理论,又关注图形的几何性质,以简化运算。掌握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标准方程,首先要理解它们的意义,不仅要掌握怎么依据这些定义得到相关标准方程的,也要能依据定义去处理一些有关的概念性问题,还要注意区分不同曲线的标准方程的不同特点,方程的系数的不同的意义,并能结合图形认识这些导致之间不
10、同的关系,从而能迅速而正确的求出相关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 3、以标准方程为依据,研究圆锥曲线的性质,对圆来讲比较简单,仍然要注意适当运用平面几何中已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对于椭圆、双曲线、抛物线来讲,则要注意标准方程不同形式时,所得性质的不同表示,复习中要注意从数和形两个方面都有所理解,并使之结合,达到能熟练的由标准方程,得出有关圆锥曲线几何性质的要求,还能由给出圆锥曲线的某些性质,正确求出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 4、用解析法研究圆锥曲线的性质,重点是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这里的基本要求是会利用方程组判断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会求直线被圆锥曲线所截得的弦的长,中点坐标,会处理圆锥曲线的有关对称问题
11、,以及其他一些综合问题。而综合问题大致可分三类:一类是研究对象的综合,一个问题中同时出直线或圆锥曲线中的某几种,二是研究课题的综合,既研究求方程或其他有关轨迹的问题,又研究有关的性质问题,三是数学思想方法的综合,研究过程中要求对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方程思想,函数思想等等作综合运用,复习中不应过于强调题型,过于强调不同题型和方法的对照,而要着眼于对问题的全面分析,把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基本知识和方法,怎么用于问题解决中去的思考上 5、涉及圆锥曲线的问题勿忘用定义解题,椭圆和双曲线的两个定义间是等价的,它们是这两种曲线不同的定义方式。 6、直线和圆锥曲线位置关系 (1)位置关系判断:法(适用对象是
12、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不为0)。 其中直线和曲线只有一个公共点,包括直线和双曲线相切及直线与双曲线渐近线平行两种情形;后一种情形下,消元后关于或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为0。直线和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包括直线和抛物线相切及直线与抛物线对称轴平行等两种情况;后一种情形下,消元后关于或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为0。 (2)直线和圆锥曲线相交时,交点坐标就是方程组的解。 7、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 (1)直接法:直接利用条件建立之间的关系; (2)待定系数法:已知所求曲线的类型,求曲线方程先根据条件设出所求曲线的方程,再由条件确定其待定系数。 (3)定义法:先根据条件得出动点的轨迹是某种已知曲线,再由曲线的定义直接
13、写出动点的轨迹方程; (4)代入转移法:动点依赖于另一动点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又在某已知曲线上,则可先用的代数式表示,再将代入已知曲线得要求的轨迹方程;(5)参数法:当动点坐标之间的关系不易直接找到,也没有相关动点可用时,可考虑将均用一中间变量(参数)表示,得参数方程,再消去参数得普通方程)。(6)注意: 如果问题中涉及到平面向量知识,那么应从已知向量的特点出发,考虑选择向量的几何形式进行“摘帽子或脱靴子”转化,还是选择向量的代数形式进行“摘帽子或脱靴子”转化。 曲线与曲线方程、轨迹与轨迹方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寻求轨迹或轨迹方程时应注意轨迹上特殊点对轨迹的“完备性与纯粹性”的影响. 在与圆锥曲线
14、相关的综合题中,常借助于“平面几何性质”数形结合(如角平分线的双重身份对称性、利用到角公式)、“方程与函数性质”化解析几何问题为代数问题、“分类讨论思想”化整为零分化处理、“求值构造等式、求变量范围构造不等关系”等等. 如果在一条直线上出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点”,那么可选择应用“斜率或向量”为桥梁转化。 8、圆锥曲线中参数取值范围问题通常从两个途径思考,一是建立函数,用求值域的方法求范围;二是建立不等式,通过解不等式求范围。中心在原点,坐标轴为对称轴的椭圆、双曲线方程可设为:; 9、求轨迹的常用方法: (1)直接法:直接通过建立x、y之间的关系,构成(x,y)=0F,是求轨迹的最基本的方法;
15、(2)待定系数法:所求曲线是所学过的曲线:如直线,圆锥曲线等,可先根据条件列出所求曲线的方程,再由条件确定其待定系数,代回所列的方程即可; (3)代入法(相关点法或转移法):若动点P(x,y)依赖于另一动点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又在某已知曲线上,则可先用x、y的代数式表示 ,再将带入已知曲线得要求的轨迹方程; (4)定义法:如果能够确定动点的轨迹满足某已知曲线的定义,则可由曲线的定义直接写出方程; (5)参数法:当动点P(x,y)坐标之间的关系不易直接找到,也没有相关动点可用时,可考虑将x、y均用一中间变量(参数)表示,得参数方程,再消去参数得普通方程。 10、如何求曲线(点的轨迹)方程。它一般分为两类基本题型:一是已知轨迹类型求其方程,常用待定系数法,如求直线及圆的方程就是典型例题;二是未知轨迹类型,此时除了用代入法、交轨法、参数法等求轨迹的方法外,通常设法利用已知轨迹的定义解题,化归为求已知轨迹类型的轨迹方程。因此在求动点轨迹方程的过程中,一是寻找与动点坐标有关的方程(等量关系),侧重于数的运算,一是寻找与动点有关的几何条件,侧重于形,重视图形几何性质的运用。 11、不管是设定何种参数,都必须将形的已知条件(如:“相切”、“中点”等)转化为关于参数的方程组,所以提高阅读能力,准确领会题意,抓住关键信息是基础而又重要的一步。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