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底足的变化规律(共1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瓷器底足的变化规律(共11页).doc(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瓷器底足的变化规律 底足的变迁是整个古陶瓷历史变迁的一个缩影。底足鉴定是古陶瓷鉴定的一个重用组成部分。针对碗底足变化的主要特征和碗底足变迁的主要原因,论述碗底足经历的平底和圈足两大发展阶段,以及推动碗底足发生演变的窑炉技术,装烧方法,成型工艺等制瓷工艺原因和社会经济文化原因。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时期时代,距今7000多年的河南新郑裴李岗,河北武安磁山早期仰韶文化遗存中的红陶碗是目前所见最早的碗。战国以后,碗逐渐成为人们常用的生活器皿之一。到唐代时,碗已经成为生产量最大的一种陶瓷日用器皿。从古到今,不仅碗的形式变化多样,如六朝的青瓷莲瓣纹碗,唐代的海棠式碗,花口腕,宋代
2、的斗笠碗,元代的折腰碗等等,而且碗的用途分工也很多,如饭碗,茶碗,注碗,盖碗等等。然而,不管碗的功能和花样如何变化,每一个历史时期碗底的造型却基本相似,具有阶段性特张。和其它陶瓷器皿一样,碗的变迁与时代发展和社会风尚密切相关,碗的底足也随着相应地发生着深刻变化,是历代古陶瓷器物上的时代特征最明显的部位之一。图1.红陶绳纹碗 大地湾文化图2 彩陶碗 大溪文化1. 碗底足的主要变化特征从新时器时代到清末约一万年的时间里,陶瓷碗的底足演变轨迹可以概括为平底和圈足两个大的发展阶段。平底碗和圈足碗都出现在新时器时代,并且并行延续至今。但他们却在不同历史时期各领风骚。具体如下:图3 假圈足图4 饼形足1.
3、1 平底阶段(新石器时代至唐代初期)平底碗即实心足碗,其平底是在制坯时对足部平拍或平切而成。平底不仅包括与碗腹底平齐,无足台的全平底,卧足,还包括突出腹底,有足台的圆形饼足,假圈足等几种实心底形式。有器就有底。时光倒流一万年,在遥远的新石器时代,体会着泥与火创造的奇迹,烧制了许许多多令人叹为观止的红陶,灰陶,白陶,黑陶和彩陶。古人的想象力十分丰富,根据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陶器来看,这些器物底足的形式十分多样,有平底,圜底,三足,袋足,尖底,圈足等等,尤其以圜底和袋足器等为多。碗作为最早期出现的器物之一,与其他原始器物不同的是,它的底足造型绝大多数采用了各种厚实的平底,并且沿用了数千年,直到唐代才逐
4、渐改变成以圈足为主。这期间,先秦之前各种平底碗都有,因地域而不同,三国两晋时期则多为卧足平底碗,有了叠烧支痕;南北朝起以有足台的饼足和假圈足平底碗为主,并一直沿用到唐代中期。图5 越窑青釉玉璧底碗 (唐中期)图6 邢窑白釉玉璧底碗 (唐晚期)图7 景德镇灰胎青瓷碗底 (五代)1.2 圈足阶段(唐中期至今)圈足是指器物底部以一个有一定宽度的圆形圈拖起器身。圈足的出现几乎与陶器的出现同时,早在新时期时代就出现了圈足簋,圈足盘,圈足尊,圈足壶,圈足杯等。在长江中下游的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北阴阳营文化等遗存中都发现有圈足碗,但是直到中唐以前平底一直是碗底的主流。圈足从中唐开始逐渐成为碗底足主要形式,
5、宋以后大为盛行,成为时代特点。1.2.1 唐、五代唐初的碗仍较多保留了隋代碗的造型:深腹,直口,平底。唐中期以后,开始出现一种足墙较浅,足底边宽,中心凹如小圆圈行似玉璧底足的碗。这种碗晚唐以后大量出现,并且从玉璧形底逐渐向玉环行底和宽圈足方向发展。五代时,玉璧底逐渐消失,宽圈足占据主流。唐代碗底无釉,有支钉痕;五代碗器底满釉,有支钉痕。图8 宋初中期青白瓷碗底1.2.2 宋代北宋初中期:碗圈足足墙较宽,底端烙有支钉痕或垫饼痕。北宋中晚期至南宋:圈足足墙细而矮,多为釉底,仰烧的有支钉痕。图9 (a,b)宋中晚期青白瓷碗底 (c)仰烧碗底1.2.3 元代碗多为小圈足,器底无釉,以枢府瓷和青花瓷碗为
6、多,底心有明显乳钉突起,且有明显旋纹。枢府碗:足径约为口径的三分之一,足壁厚,削足规整。青花碗:圈足外墙斜削且往往留有浸釉时手指抓痕。图10 覆烧碗底图11 元代 青白瓷碗底1.2.4 明代碗圈足较矮浅,除嘉靖时为上厚下薄的倒梯形圈足外,其余均为底足平削,有跳刀痕,多有乳突,多为釉底。此外,永乐时为极白的细沙底,抚摩之有糯米感,宣德时圈足多有棱边感。图12a 明代民窑青花瓷碗底图12b 明代宣德官窑碗底1.2.5 清代圈足多为釉底,底端一圈露胎处较狭细,早期圈足足壁内,外斜削且呈尖状,足边大多缺损,从康熙中期开始,足边滚圆的“泥鳅背”盛行。图13a 泥鳅背碗(清康熙)图13b 泥鳅背碗(清雍正
7、)2. 碗底足变迁的主要原因2.1 制陶工艺原因制陶工艺和装烧方法的进步,不断出现的新的工艺,新的窑具,新的装烧方法等等,一直是促使历代碗底足发生演变的主要原因。2.1.1 窑炉工艺的影响在漫长的新石器时代,先人们制陶首先采用的是无固定窑址的平地堆烧法,之后有了横穴窑和竖穴窑。至迟在商代晚期,江南出现了龙窑。到汉代,龙窑已经普及,促进了成熟瓷器的烧成。魏晋南北朝时期,龙窑要身加长,定段分段投柴,大大改进了窑炉结构,提高了烧成温度和单窑产量。清代乾隆时人梁同书所著的古窑群考中的“古瓷合评”云:“古人以足载器,器足多取沉重。”在穴窑稍早无釉陶器的远古年代,窑小,产量低,陶器多直接放在窑底上烧造,并
8、不需要使用窑具,因为在较低温度下烧成,制品不会出现粘连。在商周和东汉早起,釉陶和原始瓷施釉均不到底,故坯件也多直接放在窑底上,为了放置平稳,承载重量,所以碗类器多采用厚实的平底,底部平整,重心在下,安放平稳,无支烧痕。东汉时成熟瓷器烧成,直到隋代,针对青釉流动性大的特点,瓷器施釉都只到近底处。伴随着龙窑烧制技术的不断改进,开始采用窑具,以防止制品生烧,粘连,同时碗类开始叠烧以提高窑内空间利用率,故底足无釉并烙有支烧痕。2.1.2 装烧方法的影响随着制瓷工艺的进步,装烧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圈足的特征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例如:中唐以前,碗盘等圆器多采用明火逐层叠烧,以增加装烧量,所以碗底很厚,内外底
9、均留有支烧痕。晚唐以后,运用匣钵装烧,加上成型技术提高,碗盘器型规整,坯体显著减轻,所以圈足变得纤细。五代时,支钉小少且支在不显眼处,所以烧成了满釉瓷器。景德镇五代时采用是多支钉叠烧无匣钵装烧工艺,用耐火土作钉,故烧成后碗内外底部会有8-14个扁条形的支钉痕。宋代窑口多,支烧方法也多,有垫饼支烧,刮釉叠烧,裹足满釉支钉烧等等,故碗底多有各种支烧痕。蒋祁的陶记记载了宋元时期景德镇瓷业生产情况,其中就有:“或覆或仰焉。陶工,匣工,土工之有其局;利坯,车坯,釉坯之有其法;印花,画花,雕花之有其技,秩然规整,各不相紊。”的描述。北宋早期以单匣仰烧为主,碗的造型为底厚口缘薄,圈足底壁较厚,能承重。北宋中
10、后期和南宋,由于定窑支圈组合式覆烧发放的普及,碗口向下覆烧,故口沿部加厚,中下部修薄,碗的圈足变小,足墙细而矮,以减少碗口压力。元代垫饼与坯之间用砂隔开,烧后碗底粘有砂颗粒等等。2.1.3 成型工艺的影响从手工成型到慢轮修整,快轮成型以及模制成型利坯等等,成型工艺也影响了碗底的造型。关于底足的制作,根据考古学研究,原始先民最早使用的泥条盘筑法是将小块泥料在轮盘上顺时针转动。同时用陶拍柄将泥料拍成扁泥饼作为器底-这可能就是最初的平底,然后再在器底上盘筑泥条形成器身。清代唐英的陶冶图说“旋坯挖足”中云:“至挖足一行,因拉坯之时,下足留一泥靶长二三寸,便于把握以画坯吹釉,俟吹画工竣,始旋去其柄,挖足
11、写款。”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圈足是从平底旋挖而成。中唐以前,受叠烧和成型技术的影响,碗底足都比较厚。此后,随着成型技术的普遍提高,碗逐渐变得器型规整,坯壁变薄,坯体显著减轻,叠烧时对碗底的压力大大减少。因此,中唐以后,底足逐渐变小,变薄,象唐代玉璧底碗足径只占口径的二分之一大小。元代枢府器碗足径只占口径三分之一大小。明代曹昭格古要论“古饶器”条说:“元朝烧小足印花者,内有枢府字者为高。”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旁证。2.2 社会原因2.2.1 社会风尚的影响除了制瓷工艺,社会风尚也是影响碗底足变迁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崇尚“修骨清象”的审美观,当时的碗变得器身加高,口底部则相应缩小,
12、使造型显得秀丽优美。中晚唐盛行的玉璧底碗也与当时的饮茶风气有着直接关系。隋唐以前,饮茶主要流行于南方地区。自中唐开始,饮茶风气逐渐在北方普及,并流行到塞外游牧民族地区,出现了“茶马互市”的局面。士大夫,文人,更以饮茶为韵事,不仅讲究茶的本身,而且对茶具非常重视。中唐时人陆羽还专门撰写了我国第一部关于茶的著作-茶经,其中就对茶具进行了品评:“碗,越州上,鼎州次-瓯,越也。瓯,越州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浅,受半升已下。”瓯即饮茶器具茶瓯,其“底卷而浅”的形制说明已非平底碗。这种鼎盛的饮茶风尚促使了初唐时深腹,直口,平底的碗向便于饮茶的浅身,敞口外撇的碗形发展,并且碗底也由平底发展为玉璧底-底部中间内
13、凹的小圆圈正好有利于食指和拇指配合端碗,易于饮尽碗中之茶,与宋代的斗笠碗有异曲同工之妙。2.2.2 经济适用的需要自古以来,工艺技术都是在追求降低成本,增加产量,扩大利润,便于实用的过程中发展进步的。古人最初的穴窑容量小,产量低,碗底足厚实笨重。到了龙窑出现以后,为了提高单窑产量,采用了叠烧方法,促使碗底开始变小。此后,随着碗类生产需求量的大增和工艺的进步,为使起舞外观完整,提高实用价值,碗底足朝着修薄,缩小,实用方向发展,从隋代的平底碗慢慢变至晚唐的玉璧底碗,再到五代更轻巧的寛圈足碗和后代的圈足碗。圈足轻巧好用,既节省泥料和烧窑的燃料,还能减轻叠烧时的重量压力,减少倒窑的危险等等,这正是对追
14、求经济适用的最好见证,也是圈足沿用至今的缘故。总之,在工艺进步和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的综合推动下,古碗的底足经历了从平底到圈足的大演变和从玉璧底到寛圈足和窄圈足的小变迁。碗底足的变迁是整个古陶瓷历史变迁的一个缩影。作为泥与火的结晶,古陶瓷珍贵而易碎。如今,人们已经很难找到完整的古瓷器,所见最多的还是一些碗底残片和碎瓷片。不过,他们都留下了时代的烙印,传递着来自完整的古瓷器的信息,更传递着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内涵,成为其最大价值所在。可以说,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每一块古陶瓷片,每一个古碗底都历经磨难,穿越了遥远的时空,来和我们作无声的对话。窥斑知豹,一叶知秋,从碗足的变迁,可以感受到中国整个陶瓷文化一万年来的发展足迹。碗底足是人们缅古怀旧,鉴瓷赏陶的珍贵古代文化遗产之一。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