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习题集(共58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3879355 上传时间:2022-05-01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4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子生物学习题集(共58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分子生物学习题集(共58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子生物学习题集(共5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子生物学习题集(共58页).doc(5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二章 DNA与染色体一、填空题1病毒X174及M13的遗传物质都是 单链DNA 。2AIDS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单链RNA 。3X射线分析证明一个完整的DNA螺旋延伸长度为 3.4nm 。4 氢 键负责维持A-T间(或G-C间)的亲和力5天然存在的DNA分子形式为右手 B 型螺旋。二、选择题(单选或多选)1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关键性实验是:肺炎球菌在老鼠体内的毒性和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这两个实验中主要的论点证据是( C )。A从被感染的生物体内重新分离得到DNA作为疾病的致病剂BDNA突变导致毒性丧失C生物体吸收的外源DNA(而并非蛋白质)改变了其遗传潜能D

2、DNA是不能在生物体间转移的,因此它一定是一种非常保守的分子E真核心生物、原核生物、病毒的DNA能相互混合并彼此替代2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 A )。A多核苷酸DNA链通过氢键连接成一个双螺旋 BDNA的复制是半保留的,常常形成亲本-子代双螺旋杂合链C三个连续的核苷酸代表一个遗传密码D遗传物质通常是DNA而非RNAE分离到回复突变体证明这一突变并非是一个缺失突变3DNA双螺旋的解链或变性打断了互补碱基间的氢键,并因此改变了它们的光吸收特性。以下哪些是对DNA的解链温度的正确描述?( C、D )A哺乳动物DNA约为45,因此发烧时体温高于42是十分危险的B依赖于A-T含量,因为

3、A-T含量越高则双链分开所需要的能量越少C是双链DNA中两条单链分开过程中温度变化范围的中间值D可通过碱基在260nm的特征吸收峰的改变来确定E就是单链发生断裂(磷酸二酯键断裂)时的温度4DNA的变性( A、C、E )。A包括双螺旋的解链B可以由低温产生C是可逆的D是磷酸二酯键的断裂E包括氢键的断裂5在类似RNA这样的单链核酸所表现出的“二级结构”中,发夹结构的形成( A、D )。A基于各个片段间的互补,形成反向平行双螺旋B依赖于A-U含量,因为形成的氢键越少则发生碱基配对所需的能量也越少C仅仅当两配对区段中所有的碱基均互补时才会发生D同样包括有像G-U这样的不规则碱基配对E允许存在几个只有提

4、供过量的自由能才能形成碱基对的碱基6DNA分子中的超螺旋( A、C、E )。A仅发生于环状DNA中。如果双螺旋在围绕其自身的轴缠绕后(即增加缠绕数)才闭合,则双螺旋在扭转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B在线性和环状DNA中均有发生。缠绕数的增加可被碱基配对的改变和氢键的增加所抑制C可在一个闭合的DNA分子中形成一个左手双螺旋。负超螺旋是DNA修饰的前提,为酶接触DNA提供了条件D是真核生物DNA有比分裂过程中固缩的原因E是双螺旋中一条链绕另一条链的旋转数和双螺旋轴的回转数的总和7DNA在10nm纤丝中压缩多少倍? ( A )A6倍B10倍C40倍D240倍E1000倍F10000倍8下列哪一条适用于同源

5、染色单体?( D )A有共同的着丝粒 B遗传一致性C有丝分列后期彼此分开D两者都按照同样的顺序,分布着相同的基因,但可具有不同的等位基因E以上描述中,有不止一种特性适用同源染色单体9 DNA在30nm纤丝中压缩多少倍?( C )A6倍B10倍C40倍D240倍E1000倍F10000倍10DNA在染色体的常染色质区压缩多少倍?( E )A6倍B10倍C40倍D240倍E1000倍F10000倍11DNA在中期染色体中压缩多少倍? ( F )A6倍B10倍C40倍D240倍E1000倍F10000倍12分裂间期的早期,DNA处于( A )状态。A单体连续的线性双螺旋分子B半保留复制的双螺旋结构C

6、保留复制的双螺旋结构D单链DNAE以上都不正确13分裂间期S期,DNA处于( B )状态。A单体连续的线性双螺旋分子B半保留复制的双螺旋结构C保留复制的双螺旋结构D单链DNAE以上都不正确14当一个基因具有活性时( A、C )。A启动子一般是不带有核小体的 B整个基因一般是不带有核小体的C基因被核小体遮盖,但染色质结构已发生改变以至于整个基因对核酸酶降解更加敏感三、判断题1在高盐和低温条件下由DNA单链杂交形成的双螺旋表现出几乎完全的互补性,这一过程可看作是一个复性(退火)反应。(错误)2单个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到DNA骨架上。(正确)3DNA分子整体都具有强的负电性,因此没有极性。(错误

7、)4在核酸双螺旋(如DNA)中形成发夹环结构的频率比单链分子低。发夹结构的产生需要回文序列使双链形成对称的发夹,呈十字结构。(正确)5病毒的遗传因子可包括1-300个基因。与生命有机体不同,病毒的遗传因子可能是DNA或RNA,(但不可能同时兼有!)因此DNA不是完全通用的遗传物质。(正确)6一段长度100bp的DNA,具有4100种可能的序列组合形式。(正确)7C0t1/2与基因组大小相关。(正确)8C0t1/2与基因组复杂性相关。(正确)9非组蛋白染色体蛋白负责30nm纤丝高度有序的压缩。(正确)10因为组蛋白H4在所有物种中都是一样的,可以预期该蛋白质基因在不同物种中也是一样的。(错误)(

8、不同物种组蛋白H4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变化很大,)四、简答题1碱基对间在生化和信息方面有什么区别?答:从化学角度看,不同的核苷酸仅是含氮碱基的差别。从信息方面看,储存在DNA中的信息是指碱基的顺序,而碱基不参与核苷酸之间的共价连接,因此储存在DNA的信息不会影响分子结构,来自突变或重组的信息改变也不会破坏分子。2在何种情况下有可能预测某一给定的核苷酸链中“G”的百分含量?答:由于在DNA分子中互补碱基的含量相同的,因此只有在双链中G+C的百分比可知时,G%=(G+C)%/23真核基因组的哪些参数影响C0t1/2值?答:C0t1/2值受基因组大小和基因组中重复DNA的类型和总数影响。4哪些条件可促使

9、DNA复性(退火)?答:降低温度、pH和增加盐浓度。5为什么DNA双螺旋中维持特定的沟很重要?答:形成沟状结构是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所必需。6大肠杆菌染色体的分子质量大约是2.5109Da,核苷酸的平均分子质量是330Da,两个邻近核苷酸对之间的距离是0.34nm,双螺旋每一转的高度(即螺距)是3.4nm,请问:(1)该分子有多长?答:1碱基=330Da,1碱基对=660Da碱基对=2.5109/660=3.8106 kb染色体DNA的长度=3.8106/0.34=1.3106nm=1.3mm(2)该DNA有多少转?答:转数=3.81060.34/3.4=3.81057曾经有一段时间认为,D

10、NA无论来源如何,都是4个核苷酸的规则重复排列(如ATCG、ATCG、ATCG、ATCG),所以DNA缺乏作为遗传物质的特异性。第一个直接推翻该四核苷酸定理的证据是什么?答:在1949-1951年间,E Chargaff发现:(1)不同来源的DNA的碱基组成变化极大(2)A和T、C和G的总量几乎是相等的(即Chargaff规则)(3)虽然(A+G)/(C+T)=1,但(A+T)/(G+C)的比值在各种生物之间变化极大8为什么在DNA中通常只发现A-T和C-G碱基配对?答:(1)C-A配对过于庞大而不能存在于双螺旋中;G-T碱基对太小,核苷酸间的空间空隙太大无法形成氢键。(2)A和T通常形成两个

11、氢键,而C和G可形成三个氢键。正常情况下,可形成两个氢键的碱基不与可形成三个氢键的碱基配对。9列出最先证实是DNA(或RNA)而不是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一些证据。10为什么只有DNA适合作为遗传物质?答:是磷酸二酯键连接的简单核苷酸多聚体,其双链结构保证了依赖于模板合成的准确性,DNA的以遗传密码的形式编码多肽和蛋白质,其编码形式多样而复杂第三章基因与基因组结构一、填空题1在许多人肿瘤细胞内, 端粒酶 基因的异常活化似乎与细胞的无限分裂能力有关。2包装为核小体可将裸露DNA压缩的 7 倍。3哺乳动物及其他一些高等动物的端粒含有同一重复序列,即 TTAGGG 。4细胞主要在 分裂间期 表达基因,此

12、时染色体结构松散。5在所有细胞中都维持异染色质状态的染色体区,称为 组成型 异染色质。6在分裂间期呈现着色较深的异染色质状态的失活X染色体,也叫作 巴氏小体 。7果蝇唾液腺内的巨大染色体叫作 多线染色体 ,由众多同样的染色质平行排列而成。8一般说来,哺乳动物线粒体与高等植物叶绿体的基因组相比, 叶绿体 更大些。9原生动物四膜虫的单个线粒体称作 动粒 。二、选择题(单选或多选)1多态性(可通过表型或DNA分析检测到)是指( C )。A在一个单克隆的纯化菌落培养物中存在不同的等位基因B一个物种种群中存在至少2个不同的等位基因C一个物种种群中存在至少3个不同的等位基因D一个物基因影响了一种表型的两个

13、或更多相关方面的情况E一个细胞含有的两套以上的单倍体等位基因2真核基因经常被断开( B、D、E )。A反映了真核生物的mRNA是多顺反子B因为编码序列外显子被非编码序列内含子所分隔C因为真核生物的DNA为线性而且被分开在各个染色体上,所以同一个基因的不同部分可能分布于不同的染色体上D表明初始转录产物必须被加工后才可被翻译E表明真核基因可能有多种表达产物,因为它有可能在mRNA加工的过程中采用不同的外显子重组方式3下面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C )AC值与生物的形态复杂性呈正相关BC值与生物的形态复杂性呈负相关C每个门的最小C值与生物的形态复杂性是大致相关的4选出下列所有正确的叙述。( A、C )

14、A外显子以相同顺序存在于基因组和cDNA中 B内含子经常可以被翻译C人体内所有的细胞具有相同的一套基因 D人体内所有的细胞表达相同的一套基因E人体内所有的细胞以相同的方式剪接每个基因的mRNA5两种不同的酵母菌株进行杂交,经由营养生长阶段可形成大量二倍体细胞。如果用于检测的标记基因来自亲本双方,那么经过几代营养生长后,二倍体细胞内( D )。A含有来自单个亲本的线粒体基因标记B所有细胞克隆都含有来自双方亲本的核基因标记C可观察到来自单个亲本的核基因标记以及线粒体标记DA与B正确6下列关于酵母和哺乳动物的陈述哪些是正确的?( A、B、D )A大多数酵母基因没有内含子,而大多数哺乳动物基因有许多内

15、含子B酵母基因组的大部分基因比哺乳动物基因组的大部分基因小C大多数酵母蛋白质比哺乳动物相应的蛋白质小D尽管酵母基因比哺乳动物基因小,但大多数酵母蛋白质与哺乳动物相应的蛋白质大小大致相同7下列哪些基因组特性随生物的复杂程度增加而上升?( A、B、D )A基因组大小B基因数量C基因组中基因的密度D单个基因的平均大小8以下关于假基因的陈述哪些是正确的?( D、E、F )A它们含有终止子 B它们不被转录C它们不被翻译 D它们可能因上述任一种原因而失活E它们会由于缺失或其他机制最终从基因组中消失 F它们能进化为具有不同功能的新基因9假基因是由于不均等交换后,其中一个拷贝失活导致的。选出下面关于此过程的正

16、确叙述。( A )A失活点可通过比较沉默位点变化的数量和置换位点变化的数量来确定B如果假基因是在基因复制后立即失活,则它在置换位点比沉默位点有更多的变化C如果假基因是在基因复制后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后才失活,则它在置换位点与沉默位点有相同数量的变化10下列哪些基因以典型的串联形式存在于真核生物基因组?( B、C )A珠蛋白基因B组蛋白基因CrRNA基因D肌动蛋白基因11根据外显子改组(exon shuffling)假说( A、C、D )。A蛋白质的功能性结构域由单个外显子编码B当DNA重组使内含子以一种新的方式结合在一起时,新基因就产生了C当DNA重组使外显子以一种新的方式结合在一起时,新基因就

17、产生了D因为一些新的功能(蛋白质)能通过外显子的不同组合装配产生,而不是从头产生新功能,所以进化速度得以加快12简单序列DNA( C、D )。A与Cot1/2曲线的中间成分复性B由散布于基因组中各个短的重复序列组成C约占哺乳类基因组的10%D根据其核苷酸组成有特异的浮力密度E在细胞周期的所有时期都表达13原位杂交( A、C )。A是一种标记DNA与整个染色体杂交并且发生杂交的区域可通过显微观察的技术B表明卫星DNA散布于染色体的常染色质区C揭示卫星DNA位于染色体着丝粒处14非均等交换( B、C、D、E )。A发生在同一染色体内 B产生非交互重组染色体C改变了基因组织形式,未改变基因的总数 D

18、在染色体不正常配对时发生E降低一个基因簇的基因数,同时增加另一个基因簇的基因数15微卫星重复序列( A、B、C )。A每一簇含的重复序列的数目比卫星重复的少B有一个10-15(2-6)个核苷酸的核心重复序列C在群体的个体间重复簇的大小经常发生变化 D在DNA重组时,不具有活性16细胞器DNA能够编码下列哪几种基因产物?( A、B、C、D、E、F )AmRNAB大亚基rRNAC小亚基rRNADtRNAE4.5S rRNAF5S rRNA17典型的叶绿体基因组有多大? ( C )A1.5kbB15kbC150kbD1500kb18细胞器基因组( A )。A是环状的B分为多个染色体C含有大量短的重复

19、DNA序列19叶绿体基因组含( A )。A两个大的反向重复B两个大的单一序列DNAC两个短的单一序列DNA20酵母线粒体基因组( A、C、D、E )。A编码的基因数目与人线粒体基因组编码的基因数目大致相同B大小与人线粒体基因组大小大致相同C含有许多内含子,其中有些能编码蛋白质D含有AT丰富区E有几个功能未明的区域21在人类线粒体基因组中( A、C、D )。A几乎所有的DNA都用于编码基因产物B几乎所有编码蛋白质的基因都从不同的方向进行转录C产生惟一一个大的转录物,然后剪接加工,释放出各种RNA分子D大多数编码蛋白质的基因被tRNA基因分隔开22酵母的小菌落突变( A、C、D )。A已失去全部线

20、粒体的功能 B总是致死的C由编码线粒体蛋白质的细胞核基因突变引起 D由线粒体基因组丢失或重排引起23当细胞丧失端粒酶活性后,不会出现以下哪种情形?( D )A随着细胞每次分裂,端粒逐渐缩短 B分裂30-50次后,出现衰老迹象并死亡C免疫系统逐步丧失某些防御机制 D大量体细胞具有了无限分裂的能力24以重量计,染色质的组成大致为( A )。A1/3DNA,1/3组蛋白,1/3非组蛋白 B1/3DNA,1/3组蛋白C1/3DNA,1/3组蛋白,1/3碱性蛋白质 D1/4DNA,1/4RNA,1/4组蛋白,1/4非组蛋白25染色质非组蛋白的功能不包括 ( D )。A结构B复制C染色体分离D核小体包装2

21、6一个复制的染色体中,两个染色质必须在( E )期间彼此分离。A有丝分裂B减数分裂IC减数分裂IIDA与BEA与C27以下关于酵母人工染色体(YAC)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分离错误的描述,正确的是( D )。A11 000bp的YAC将产生50%的错误 B55 000bp的YAC将产生1.5%的错误C长于100 000bp的YAC产生0.3%的错误 D以上都对28DNA酶超敏感(DH)位点多数存在于( A )。A该细胞转录基因的5区B临近核小体区C临近组蛋白丰富区D以上都对29叶绿体中参与光合作用的分子( B )。A全部由叶绿体基因编码 B部分由叶绿体基因编码,其他由核基因编码C全部由核基因编码

22、 D部分由核基因编码,其他由线粒体基因编码30关于细胞器基因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A线粒体DNA及叶绿体DNA通常与组蛋白包装成染色体结构B线粒体基因的翻译通常可被抗生素(如氯霉素)抑制C与细菌类似,线粒体翻译过程中利用N-甲酰甲硫氨酸以及tRNAfmetD以上描述都正确31分子生物学检测证实:DNA序列可在( D )之间转移。A线粒体DNA与核DNAB叶绿体DNA与线粒体DNAC不同的叶绿体分子D以上都对32两种不同的酵母菌株进行杂交,经由营养生长阶段可形成大量二倍体细胞。如果用于检测的标记基因来自亲本双方,那么下列哪个结果可在交配后短时间内就能观察到?(C)。A细胞内含有来自两个亲

23、本的线粒体基因标记B细胞内含有来自两个亲本的核基因标记C来自两个亲本的核基因标记以及线粒体基因标记都存在D只含有单个亲本来源的核基因标记以及线粒体基本标记三、判断题1水蜥的基因组比人的基因组大。(正确)2高等真核生物的大部分DNA是不编码蛋白质的。(正确)3假基因通常与它们相似的基因位于相同的染色体上。(错误)4在有丝分裂中,端粒对于染色体的正确分离是必要的。(错误)5大多数持家基因编码低丰度的mRNA。(正确)6所有真核生物的基因都是通过对转录起始的控制进行调控的。(错误)7所有高等真核生物的启动子中都有TATA框结构。(错误)8只有活性染色质转录的基因对DNase I敏感。(错误)9内含子

24、通常可以在相关基因的同一位置发现。(正确)1040%以上的果蝇基因组是由简单的7bp序列重复数百万次组成。(正确)11卫星DNA在强选择压力下存在。(错误)12组蛋白在进化过程中的保守性表明其维持染色质结构的重要功能。(正确)13复制完整染色体时,如果没有引物存在,DNA聚合酶将不能起始5端的复制。(正确)14如果移去一段DNA将会干扰染色体的分离,而重新插入这段序列又可恢复染色体分离的稳定性,则该DNA序列一定位于着丝粒之外。(错误)15酵母线粒体基因组较人线粒体的基因组大,并且编码带有内含子的基因。(正确)16植物线粒体基因组比动物线粒体基因组小。(错误)17线粒体DNA的突变频率较核内的

25、DNA高10倍。(正确)四、简答题1比较基因组的大小和基因组复杂性的不同。一个基因组有两个序列,一个是A,另一个是B,各有2000bp,其中一个是由400bp的序列重复5次而成,另一个则由50bp的序列重复40次而成的,问:(1)这个基因组的大小怎样?(2)这个基因组的复杂性如何?答:基因组的大小是指在基因组中DNA的总量。复杂性是指基因组中所有单一序列的总长度。(1)基因组的大小是4000 bp(2)基因组的复杂性是450 bp2一个基因如何产生两种不同类型的mRNA分子?答:第一种是,一个原初产物含有一个以上的多聚腺苷化位点,能产生具不同3端的mRNA。第二种是,如果一个原初转录产物含有几

26、个外显子,发生不同的剪接,产生多种mRNA。3在一个克隆基因的分析中发现:一个含有转录位点上游3.8kb DNA的克隆,其mRNA直接转录活性比仅含有3.1kb上游DNA克隆的转录活性大50倍。这表明了什么?答:在转录起始位点上游的3.1-3.8kb处有一增强子。4被加工的假基因与其他假基因有哪些不同?它是如何产生的?答:已加工过的假基因具有明显的RNA加工反应的印迹。如缺少内含子,有些在3端已经经过加工。推测已加工过的假基因是在基因转录成前体mRNA、RNA加工后,又经反转录形成DNA,再将反转录出的DNA重新整合进基因组。5非转录间隔区与转录间隔区分别位于rRNA重复的什么位置?转录间隔区

27、与内含子有何区别?答:rRNA的非转录间隔区位于串联转录单位之间,而转录间隔区位于转录单位的18S RNA基因与28S RNA基因之间。6RNA分子能被运到细胞器中吗?答:一般来说只有蛋白质才能被输入。但在锥虫线粒体基因组中没有发现tRNA,7什么证据表明细胞器与原核生物的关系比细胞器与真核生物的关系密切?答:细胞器蛋白质合成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与原核生物相似。此外,细胞器核糖体蛋白和RNA聚合酶亚基也与大肠杆菌中的同源8酵母rho-小菌落突变株的线粒体DNA发生了什么变化?答: rho-酵母线粒体基因组具有大量的缺失和重复。剩余的DNA通过扩增形成多拷贝。9为什么动物中线粒体DNA进化的速率,几

28、乎是核DNA的10倍?答:因为线粒体DNA复制过程中存在更多的错配,并且其修复机制的效率更低。10为什么研究者认为某些植物的COX II基因是经由RNA的过渡,从线粒体转移到了核基因组中?答:线粒体内发现的COX II假基因含有一内含子,而核基因组内的COX II基因已缺失了内含子。11请描述C值矛盾,并举一个例子说明。 答:C值矛盾是真核生物单倍体组DNA总量与编码基因信息DNA总量差异大。对高等真核生物而言,生物体基因组的大小与其复杂性没有直接关系。亲缘关系相近的生物DNA含量可能差异很大。如一些两栖动物比其它两栖动物的DNA相差100倍。12酵母mRNA的大小一般与基因的大小相一致,而哺

29、乳动物mRNA比对应的基因明显小。为什么?答: 大部分基因含有内含子。13在一个基因复制后,外显子发生突变的概率比内含子小。但是,所有DNA的突变率是相同的。请解释原因。答:外显子发生突变使功能丧失而个体被淘汰,因此外显子受选择压力的作用。14跳跃复制的结果是什么?答:产生串联的DNA序列。15重复序列并不是在选择压力下存在,因此能快速积累突变。这些特性表明重复序列相互间应存在很大的不同,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请举例说明。答:如卫星DNA的同源性是通过固定的交换来维持,它们通过不均等交换导致其中一个重复单元的增加和另一个单元的消失。16哪些细胞器带有自身的基因组?为什么这些细胞器带有自身的基因组

30、?答:线粒体和叶绿体。因为这两种细胞器具有不同于细胞质的独特的胞内环境。17线粒体DNA的突变率与细胞核DNA突变率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答:在哺乳动中,线粒体DNA的突变率比细胞核DNA的突变率高,但在植物中,线粒体DNA的突变率比细胞核DNA的突变率低。线粒体采用不同于细胞核的DNA聚合酶和DNA修复体系。18人线粒体DNA的哪些特征表明了其基因组的组织方式具有经济性?答:基因组小,基因直接相连甚至重叠,仅出现一个启动子,一些基因甚至不包括终止密码。19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内共生假说”,现已被接受为一种理论。有哪些分子生物学证据有力支持了该理论?答:(1)线粒体与叶绿体具有自身的基因组,

31、并独立核基因组进行复制;(2)类似于原核DNA,线粒体与叶绿体基因组不组装为核销小体结构;(3)线粒体基因利用甲酰甲硫氨酸作为起始氨基酸;(4)一些抑制细菌蛋白质翻译成的物质也抑制线粒体中蛋白质的翻译过程。第4章 DNA复制一、填空题1在DNA合成中负责复制和修复的酶是 DNA聚合酶 。2染色体中参与复制的活性区呈Y开结构,称为 DNA复制叉 。3在DNA复制和修复过程中,修补DNA螺旋上缺口的酶称为 DNA连接酶 4在DNA复制过程中,连续合成的子链称为 先导链 ,另一条非连续合成的子链称为 后随链 。5如果DNA聚合酶把一个不正确的核苷酸加到3端,一个含35活性的独立催化区会将这个错配碱基

32、切去。这个催化区称为 校正核酸外切 酶。6DNA后随链合成的起始要一段短的 RNA引物 ,它是由 DNA引发酶 以核糖核苷酸为底物合成的。7复制叉上DNA双螺旋的解旋作用由 DNA解旋酶 催化的,它利用来源于ATP水解产生的能量沿DNA链单向移动。8帮助DNA解旋的 单链结合蛋白(SSB) 与单链DNA结合,使碱基仍可参与模板反应。9DNA引发酶分子与DNA解旋酶直接结合形成一个 引发体 单位,它可在复制叉上沿后随链下移,随着后随链的延伸合成RNA引物。10如果DNA聚合酶出现错误,会产生一对错配碱基,这种错误可以被一个通过甲基化作用来区别新链和旧链的判别的 错配校正(错配修复) 系统进行校正

33、。11对酵母、细菌以及几种生活在真核生物细胞中的病毒来说,都可以在DNA独特序列的 复制起点 处观察到复制泡的形成。12 DNA拓扑酶 可被看成一种可形成暂时单链缺口(I型)或暂时双链缺口(II型)的可逆核酸酶。13拓扑异构酶通过在DNA上形成缺口 松弛 超螺旋结构。14真核生物中有五种DNA聚合酶,它们是 ; ; ; ; ;15有真核DNA聚合酶 和 显示 35 外切核酸酶活性。二、选择题(单选或多选)1DNA的复制( B、D )。A包括一个双螺旋中两条子链的合成 B遵循新的子链与其亲本链相配对的原则C依赖于物种特异的遗传密码 D是碱基错配最主要的来源E是一个描述基因表达的过程2一个复制子是

34、( C )。A细胞分裂期间复制产物被分离之后的DNA片段 B复制的DNA片段和在此过程中所需的酶和蛋白质C任何自发复制的DNA序列(它与复制起点相连)D任何给定的复制机制的产物(如单环) E复制起点和复制叉之间的DNA片段3真核生物复制子有下列特征,它们( C )。A比原核生物复制子短得多,因为有末端序列的存在 B比原核生物复制子长得多,因为有较大的基因组C通常是双向复制且能融合D全部立即启动,以确保染色体的S期完成复制E不是全部立即启动,在任何给定的时间只有大约15%具有活性4下述特征是所有(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和病毒)复制起始位点都共有的是( A、C、D )。A起始位点是包括多个短重复序列的

35、独特DNA片段B起始位点是形成稳定二级结构的回文序列C多聚体DNA结合蛋白专一性识别这些短的重复序列D起始位点旁侧序列是A-T丰富的,能使DNA螺旋解开E起始位点旁侧序是G-C丰富的,能稳定起始复合物5下列关于DNA复制的说法正确的有( D、E、F )。A按全保留机制进行B按35方向进行C需要4种dNMP的参与D需要DNA连接酶的作用E涉及RNA引物的形成F需要DNA聚合酶I6滚环复制( B、D、E )A是细胞DNA的主要复制方式 B可以使复制子大量扩增C产生的复制子总是双链环状拷贝 D是噬菌体DNA在细菌中最通常的一种复制方式E复制子中编码切口蛋白的基因的表达是自动调节的7标出下列所有正确的

36、答案。( B、C )A转录是以半保留的方式获得两条相同的DNA链的过程BDNA依赖的DNA聚合酶是负责DNA复制的多亚基酶C细菌转录物(mRNA)是多基因的D因子指导真核生物的hnRNA到mRNA的转录后修饰E促旋酶(拓扑异构酶II)决定靠切开模板链而进行的复制的起始和终止8哺乳动物线粒体和植物叶绿体基因组是靠D环复制的。下面哪一种叙述准确地描述了这个过程?( C、D )A两条链都是从oriD开始复制的,这是一个独特的二级结构,由DNA聚合酶复合体识别B两条链的复制都是从两个独立的起点同时起始的C两条链的复制都是从两个独立的起点先后起始的D复制的起始是由一条或两条(链)替代环促使的Eter基因

37、座延迟一条链的复制完成直到两个复制过程同步9DNA多聚体的形成要求有模板和一个自由3-OH端的存在。这个末端的形成是靠( A、B、D、E )。A在起点或冈崎片段起始位点(3-GTC)上的一个RNA引发体的合成B随着链替换切开双链DNA的一条链C自由的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模板一起随机按Watson-Crick原则进行配对D靠在3端形成环(自我引发) E一种末端核苷酸结合蛋白结合到模板的3端10对于一个特定的起点,引发体的组成包括( A、C )。A在起始位点与DnaG引发酶相互作用的一个寡聚酶B一个防止DNA降解的单链结合蛋白CDnaB解旋酶和附加的DnaC、DnaT、PriA等蛋白DDnaB、单链结

38、合蛋白、DnaC、DnaT、PriA蛋白和DnaG引发酶EDnaB解旋酶、DnaG引发酶和DNA聚合酶III11在原核生物复制子中以下哪种酶除去RNA引发体并加入脱氧核糖核苷酸?( C )ADNA聚合酶IIIBDNA聚合酶IICDNA聚合酶ID外切核酸酶MFIEDNA连接酶12使DNA超螺旋结构松驰的酶是( C )。A引发酶B解旋酶C拓扑异构酶D端粒酶E连接酶13从一个复制起点可分出几个复制叉?( B )A1B2C3D4E4个以上三、判断题1大肠杆菌中,复制叉以每秒500bp的速度向前移动,复制叉前的DNA以大约定3000r/min的速度旋转。(正确) (如果复制叉以每秒500个核苷酸的速度向

39、前移动,那么它前面的DNA 必须以500/10.5=48周/秒的速度旋转,即2880r/min)2所谓半保留复制就是以DNA亲本链作为合成新子链DNA的模板,这样产生的新的双链DNA分子由一条旧链和一条新链组成。(正确)3“模板”或“反义” DNA链可定义为:模板链是被RNA聚合酶识别并合成一个互补的mRNA,这一mRNA是蛋白质合成的模板。(正确)4DNA复制中,假定都从53同样方向读序时,新合成DNA链中的核苷酸序列同模板链一样。 (错误) (尽管子链与亲本链因为碱基互补配对联系起来,但子链核苷酸序列与亲链又很大不同)5DNA的53合成意味着当在裸露3OH的基团中添加dNTP时,除去无机焦

40、磷酸DNA链就会伸长。(正确)6在先导链上DNA沿53方向合成,在后随链上则沿35方向合成。(错误)7如果DNA沿35合成,那它则需以5三磷酸或3脱氧核苷三磷酸为末端的链作为前体。(正确)8大肠杆菌DNA聚合酶缺失35校正外切核酸酶活性时会降低DNA合成的速率但不影响它的可靠性。(错误)9DNA的复制需要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正确)10复制叉上的单链结合蛋白通过覆盖碱基使DNA的两条单链分开,这样就避免了碱基配对。(错误) (单链结合蛋白与磷酸骨架结合,离开暴露碱基)11只要子链和亲本链中的一条或两条被甲基化,大肠杆菌中的错配校正系统就可以把它们区别开来,但如果两条链都没有甲基化则不行

41、。(错误) (亲本链甲基化,子链没有甲基化)12大肠杆菌、酵母和真核生物病毒DNA的新一轮复制是在一个特定的位点起始的,这个位点由几个短的序列构成,可用于结合起始蛋白复合体。(正确)13拓扑异构酶I之所以不需要ATP来断裂和重接DNA链,是因为磷酸二酯键的能量被暂储存在酶活性位点的磷酸酪氨酸连接处。(正确)14酵母中的拓扑异构酶II突变体能够进行DNA复制,但是在有丝分列过程中它们的染色体不能分开。(正确)15拓扑异构酶I和II可以使DNA产生正向超螺旋。(错误)16拓扑异构酶I解旋需要ATP酶。(错误)17RNA聚合酶I合成DNA复制的RNA引物。(错误)15靠依赖于DNA的DNA聚合酶I所

42、进行的DNA复制要求有作为一个引发物的游离3-OH的存在。游离的3-OH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获得:合成一个RNA引物、DNA自我引发或者一个末端蛋白通过磷酸二酯键共价结合到一个核苷酸上。(正确)18当DNA两条链的复制同时发生时,它是由一个酶复合物,即DNA聚合酶III负责的。真核生物的复制利用三个独立作用的DNA聚合酶,Pol的一个拷贝(为了起始)和Pol的两个拷贝(DNA多聚体化,当MF1将RNA引发体移去之后填入)。(正确)19从ori开始的噬菌体复制的起始是被两个噬菌体蛋白O和P所控制的。在E.coli中O和P是DnaA和DnaC蛋白的类似物。基于这种比较,O蛋白代表一个解旋酶,而P蛋白调节解旋酶和引发酶结合。(错误)20线粒体DNA的复制需要使用DNA引物。(正确)21在真核生物染色体DNA复制期间,会形成链状DNA。(错误)四、简答题1描述Meselson-Stahl实验,说明这一实验加深我们对遗传理解的重要性。答:Meselson-Stahl实验证实了DNA的半保留复制。证实了两个假说:(1)复制需要两条DNA的分离(解链/变性)(2)通过以亲本链作为模板,新合成的DNA链存在于两个复制体中。2请列举可以在线性染色体的末端建立线性复制的三种方式。答:(1)染色体末端的短重复序列使端粒酶引发非精确复制。(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