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本科普通逻辑复习资料-历年真题(共15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自考本科普通逻辑复习资料-历年真题(共15页).doc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自考本科(法律)普通逻辑内部资料目录专心-专注-专业第一章 引论一、选择题(单选、多选)1、逻辑学主要研究推理的有效性问题。 所谓推理的有效性,指的是推理的形式有效性。2、所谓推理形式,指的是推理的前提和结论在形式上的联系方式。3、演绎逻辑主要是研究推理的有效性问题,而所谓逻辑推理的有效性,指的是推理形式是否正确。4、逻辑思想的发源地主要有三个,即古代中国,古印度和古希腊。5、一个逻辑推理是形式有效的,指的是对一个推理形式,如果假设其前提是真的,那么其结论也一定是真的。6、“逻辑”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用法:(1)思维规律。如“他的想法符合逻辑”。(2)客观规律。如
2、“事物发展有其自身的逻辑”。(3)看问题的特殊方法或者视角。如“这是强盜的逻辑”。(4)一门研究推理的规律和方法的学问,即逻辑学。第二章 概念一、选择题(单选、多选)1、概念是反映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2、任何概念都有两个逻辑特征,即内涵和外延。3、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或者本质属性的对象所组成的集合称为概念的外延。4、概念的适用对象称为概念的外延。5、概念的内涵就是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者本质属性。6、外延为空集的概念称为空概念。7、外延只有一个对象的概念称为单独概念。8、外延包括一个以上对象的概念称为普遍概念。9、依据概念外延的大小,可以将概念分为空概念、单独概念和普
3、遍概念。10、依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集合体,可以将概念分为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11、所反映的对象是一个集合体的概念称为集合概念。12、所反映的对象不是一个集合体的概念称为非集合概念。13、依据概念所反映的是个体、性质还是关系可以将概念分为个体概念、性质概念和关系概念。14、所反映的对象是一个个体的概念称为个体概念。15、所反映的对象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的概念称为关系概念。16、所反映的对象是个体性质的概念称为性质概念。17、所反映的对象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的概念称为关系概念。18、依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可以将概念分为正概念和负概念。19、反映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称为正
4、概念。20、反映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称为负概念。21、同一关系:概念A与概念B之间有同一关系,当且仅当概念A与概念B的外延完全相同。22、真包含关系:概念A与概念B之间有真包含关系,当且仅当,对于任一对象x,如果x属于B,则x也属于A;并且存在对象y,y属于A但是不属于B。23、真包含于关系:概念A与概念B之间有真包含于关系,当且仅当,对于任一对象x,如果x属于A,则x也属于B;并且存在对象y,y属于B但是不属于A。24、交叉关系:概念A与概念B之间有交叉关系,当且仅当,(1)存在对象x,x既属于A又属于B;(2)存在对象y,y属于A但是不属于B;(3)存在对象z,z属于B但是不属于A。2
5、5、全异关系:概念A与概念B之间有全异关系,当且仅当,对于任一对象x,如果x属于A,则x不属于B;如果x属于B,则x不属于A。简言之,概念A与概念B的外延完全不同。26、概念的限制是通过增加概念的内涵、缩小概念的外延来明确概念的一种逻辑方法。27、概念的概括是通过减少概念的内涵、扩大概念的外延来明确概念的一种逻辑方法。28、定义就是以确切、简明的语句揭示概念的内涵或者外延的逻辑方法。29、定义项和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是同一关系因为定义要明确揭示被定义项的内涵或外延,因此定义项和被定义项的外延就必须完全相同,否则就违反了定义的本意了。违反这一定义规则,就会犯“定义过窄”、“定义过宽”、“定义交叉”
6、和“定义全异”等逻辑错误。30、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包含被定义项当下定义的目的是为了明确被定义项的内涵时,如果定义项直接或间接包含了被定义项,那么定义项的内涵又需要被定义项来明确,这样就达不到明确被定义项内涵的目的。违反这一定义规则,就会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31、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包含被定义项当下定义的目的是为了明确被定义项的内涵时,如果定义项直接或间接包含了被定义项,那么定义项的内涵又需要被定义项来明确,这样就达不到明确被定义项内涵的目的。违反这一定义规则,就会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32、定义项中不能包含含混的概念或语词,一般不能使用比喻如果定义项中包
7、含了含混的概念或语词,就不能起到揭示概念内涵的作用。同样比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对于揭示概念内涵只能发挥辅助性作用,并不能明确揭示概念的内涵。因此,定义项中不能包含含混的概念或语词,一般不能使用比喻。违反这一定义规则,就会犯“定义含混”或“以比喻代定义”的逻辑错误。33、定义项一般不应包含负概念因为负概念是反映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它没有反映出对象具有什么属性,因而负概念一般不能用来揭示另一正概念的内涵。34、 按照划分次数的不同,划分可以分为一次划分和连续划分。35、 按照子项数目的不同,划分可以分为二分法和多分法36、 划分包括三个要素,即划分的母项、划分的子项和划分的标准。37、 划分
8、后的各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与母项的外延相等,违反这一划分规则,就会犯“划分不全”或“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38、 每次划分必须按照同一标准进行,违反这一划分规则,就会犯“划分标准不同一”的逻辑错误。第三章 简单判断一、选择题(单选、多选)1、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判断都有所断定,判断都有真假。2、表达判断的语句称为命题,命题的逻辑形式称为命题形式。命题的逻辑形式指的是与命题具体内容相对的形式结构。3、简单判断是自身中不含有其他判断的判断,复合判断是自身中包含有其他判断的判断。4、性质判断是断定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关系判断是断定对象与对象之间是否具有某种关系的判断。5、模态判
9、断指的是包含模态词的判断,非模态判断指的是不包含模态词的判断。6、单称肯定判断的标准形式是:这个S是P。7、单称否定判断的标准形式是:这个S不是P。8、全称肯定判断的标准形式是:所有S都是P。9、全称否定判断的标准形式是:所有S都不是P。10、特称肯定判断的标准形式是:有的S是P。11、特称否定判断的标准形式是:有的S不是P。12、同素材的性质判断指的是主项、谓项均相同的判断。13、全称判断A、E的主项是周延的。全称量项“所有”即明确指出主项的全部外延都得到了断定。14、特称判断I、O的主项是不周延的。特称量项“有的”即明确指出主项的全部外延没有都得到断定。15、肯定判断A、I的谓项是不周延的
10、。对于A判断而言,SAP断定的是“所有的S都是P”,即断定S的外延全部都在P的外延之中,但是并没有断定P的外延都在S的外延之中。16、否定判断E、O的谓项是周延的。对于E判断而言,SEP断定的是“所有的S都不是P”,即断定S的外延全部都不在P的外延之中,也即断定“所有的S都不是任一P”,P的全部外延都得到了断定。所以,性质判断的基本形式SEP其谓项是周延的。17、自返关系:如果对于特定论域中的任一对象x,都有R(x,x)成立,那么称关系R为该论域上的自返关系。18、非自返关系:如果在特定论域中,存在对象x,R(x,x)不成立,那么称关系R为该论域上的非自返关系。19、全称判断A、E的主项是周延
11、的。全称量项“所有”即明确指出主项的全部外延都得到了断定。20、特称判断I、O的主项是不周延的。特称量项“有的”即明确指出主项的全部外延没有都得到断定。21、对称关系:如果对于特定论域中的任一对象x和任一对象y,若R(x,y)成立,则R(y,x)一定成立,那么称关系R为该论域上的对称关系。22、非对称关系:如果在特定论域中,存在对象x、y,R(x,y)成立但是R(y,x)不成立,那么称关系R为该论域上的非对称关系。23、禁对称关系:如果对于特定论域中的任一对象x和任一对象y,若R(x,y)成立,则R(y,x)一定不成立,那么称关系R为该论域上的禁对称关系。24、全称判断A、E的主项是周延的。全
12、称量项“所有”即明确指出主项的全部外延都得到了断定。25、特称判断I、O的主项是不周延的。特称量项“有的”即明确指出主项的全部外延没有都得到断定。26、肯定判断A、I的谓项是不周延的。第四章 复合判断一、 选择题(单选、多选)1、 复合判断就是自身中包含有其他判断的判断。2、 联言判断是断定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3、 联言判断的逻辑形式是p并且q。4、 一个联言判断的真假是由其联言支的真假来确定的。5、 “pq”的真值特征是:只有在p、q都假时,“pq”才假,其余情况下“pq”均真6、 一个相容的选言判断的真假是由其选言支的真假来确定的。7、 相容选言判断既然是断定能够同时成立
13、的几种事物情况至少有一种存在的判断,那么一个相容选言判断为真当且仅当其选言支至少有一个为真。即只要选言支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为真,相容选言判断就为真。只有当选言支都假时,相容选言判断才为假。8、 一个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是真的,当且仅当前件和后件同真或同假。9、 pq”的真值特征是:只有在p真q假时,“pq”才假,其余情况下“pq”均真。10、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就是前提中有一个为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假言推理。11、 假言判断是断定某一事物情况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事物情况存在(或不存在)的条件的判断。12、 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为真当且仅当只有其前件为真,后件才为真。13、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指的
14、是断定事物情况之间具有充分条件关系的假言判断。14、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指的是断定事物情况之间具有必要条件关系的假言判断。15、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指的是断定事物情况之间具有充分必要条件关系的假言判断。16、 负判断是否定某个判断的判断。17、 模态词指的是描摹事物状态的词。如本体论模态词有“可能”、“必然”、“偶然”等等,认识论模态词有“相信”、“知道”、“怀疑”等等,时间模态词有“一直”“永远”、“曾经”、“将会”等等,道义模态词有“应该”、“允许”、“禁止”等等。模态判断指的是包含模态词的判断。18、 必然肯定判断是对事情情况的肯定作出必然性的断定的判断。19、 必然否定判断是对事情情况
15、的否定作出必然性的断定的判断20、 或然肯定判断是对事情情况的肯定作出或然性的断定的判断。21、 或然否定判断是对事情情况的否定作出或然性的断定的判断。二、 主观题(简答、论述、案例分析)(本章主要考察真值表验证问题)1、用真值表来验证(pq)(qp)是否为有效式:无效式2、用真值表来验证pq,qp是否为有效式。:有效式第五章 逻辑基本规律一、选择题(单选、多选)1、逻辑基本规律主要有三条,即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2、同一律的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要保持其自身的同一性。3、同一律对思维形式的要求包括两个方面:概念要明确,判断要同一4、违反同一律所犯的逻辑错:误混淆概念,偷换概念,
16、转移论题,偷换论题5、矛盾律的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同真、必有一假。6、矛盾律对思维形式的要求包括两个方面:概念要相容,判断要一致7、违反矛盾律所犯的逻辑错误称为“自相矛盾”。8、排中律的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都假,必有一真。9、排中律对思维形式的要求包括两个方面:1.概念要清晰、2.判断要明确10、违反排中律所犯的逻辑错误称为“模棱两可”。第六章 演绎推理(一):基于词项的推理一、选择题(单选、多选)1、推理可分为异类相推和同类相推。2、异类相推称为类比推理。3、同类相推根据思维进程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其中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
17、称为归纳推理,否则称为演绎推理。4、必然性推理指的是如果前提真,那么结论一定真的推理。演绎推理和完全归纳推理属于必然性推理。5、或然性推理指的是如果前提真,那么结论仅仅可能真的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属于或然性推理。6、直接推理指的是前提只有一个判断的推理。7、间接推理指的是前提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判断的推理。8、模态推理指的是推理的前提或者结论中包含模态判断的推理。9、非模态推理指的是推理的前提和结论中均不包含模态判断的推理10、基于矛盾关系的推理:矛盾关系,存在于A和O、E和I之间。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判断,既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因此可以由一个判断为真,推出其矛盾判断为假;也可以由一个
18、判断为假推出其矛盾判断为真。11、基于反对关系的推理:反对关系,存在于A和E之间。具有反对关系的两个判断,不能同真,可以同假。因此可以由一个判断为真,推出其反对判断为假。12、基于下反对关系的推理:下反对关系,存在于O和I之间。具有下反对关系的两个判断,不能同假,可以同真。因此可以由一个判断为假,推出其下反对判断为真。13、基于差等关系的推理:差等关系,存在于A和I、E和O之间。具有差等关系的两个判断,如果全称判断是真的,则特称判断也真的;如果全称判断是假的则特称判断真假不定;如果特称判断是真的,则全称判断真假不定;如果特称判断是假的,则全称判断也是假的。14、或然性推理指的是如果前提真,那么
19、结论仅仅可能真的推理。15、一个正确的推理必须推理有效和前提真实。16、在第一格三段论中,中项为大前提的主项、小前提的谓项。所以三段论“所有M都是P,有S是M,所以,有S是P”,属于第一格三段论。17、必然性推理指的是如果前提真,那么结论一定真的推理18、根据换位法推理规则,特称否定判断不能直接换位。19、换质法是通过改变前提的质和谓项从而得出结论的直接推理。20、换位法是通过交换前提中主、谓项的位置从而得出结论的直接推理。21、换质法与换位法的综合运用就是交替使用换质法和换位法来进行推理。在推理过程中既要遵守换质法的推理规则,也要遵守换位法的推理规则。22、三段论是由两个包含着一个共同项的性
20、质判断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的推理。23、三段论的格指的是由于中项在前提中的不同位置而构成的三段论的不同形式。24、三段论的式指的是A、E、I、0四种判断在两个前提和结论中的各种不同组合所构成的三段论形式。25、一个完整的三段论包括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个部分。在日常语言中,常常会省略不言自明的部分,表现为省略形式的三段论。26、在语言表达上,省略形式的三段论有时显得简洁有力,但是有时也可能将虚假的前提或者错误的推理形式隐藏起来。27、关系推理是前提中至少有一个是关系判断的推理。一般是根据前提中关系的逻辑性质进行推理的28、对称关系推理是根据关系的对称性而进行的推理。29、禁对称关系推理是根据关系
21、的禁对称性而进行的推理。30、传递关系推理是根据关系的传递性而进行的推理。31、禁传递关系推理是根据关系的禁传递性而进行的推理。32、混合关系推理指的是两个前提分别是关系判断和性质判断,结论是关系判断的推理。二、主观题(简答、论述、案例分析)1、三段论的一般规则:规则一:有且只有三个不同的项。规则二:中项至少要周延一次。规则三: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到结论中也不得周延。规则四:两个否定前提推不出结论。规则五:如果前提有一否定,则结论否定;如果结论否定,则前提有一否定。规则六:两个特称前提推不出结论。规则七:如果两个前提中有一个是特称的,那么结论也是特称的。2、三段论的格:在三段论的大、小前提中,
22、中项可以分别是主项或者谓项。这样,形成了四种不同的形式:中项为大前提的主项、小前提的谓项中项均为大、小前提的谓项;中项均为大、小前提的主项;中项为大前提的谓项、小前提的主项。即三段论共有四个格。第一格,中项为大前提的主项、小前提的谓项,其结构为:M PS MS P第二格,中项均为大、小前提的谓项,其结构为:P MS MS P第三格,中项均为大、小前提的主项,其结构为:M PM SS P第四格,中项为大前提的谓项、小前提的主项,其结构为:P MM SS P3、三段论四格的具体规则:三段论各格的具体规则都是导出规则,它们都可以通过三段论的一般规则来加以证明。第一格的规则:(1)小前提必须是肯定的。
23、(2)大前提必须是全称的。第二格的规则:(1)前提中必须有一个是否定的。(2)大前提必须是全称的。第三格的规则:(1)小前提必须是肯定的。(2)结论必须是特称的。第四格的规则:(1)两个前提有一否定,则大前提必须全称。(2)如大前提肯定,则小前提全称。(3)如小前提肯定,则结论特称。(4)任何一个前提都不能是特称否定判断。(5)结论不能是全称肯定判断。4、 根据三段论的一般规则来检验三段论所有的256种可能式,可以得出如下24个有效式:第一格第二格第三格第四格AAAAEEAAIAAIEAEEAEEAOEAOAllAOOAllAEEEIOEIOEIOEIO(AAI)(AEO)IAIIAI(EAO
24、)(EAO)OAO(AEO)第七章 演绎推理(二):基于命题的推理一、选择题(单选、多选)1、联言推理是前提或者结论是联言判断的推理。2、联言推理主要有两种推理形式:分解式和合成式。3、分解式是前提为联言判断结论为某一支判断的联言推理。4、合成式是前提为支判断、结论为联言判断的联言推理。5、选言推理是前提或者结论包含有选言判断的推理。6、相容选言推理是前提或者结论包含有相容选言判断的选言推理。7、否定肯定式推理的结构是:前提一个是相容选言判断、一个是对这个相容选言判断的一部分选言支的否定,结论是对该相容选言判断的另一部分选言支的肯定。8、析取引入式推理的结构是:前提是一个判断,结论是以该判断作
25、为选言支之一的相容选言判断。9、不相容选言推理是前提或者结论包含有不相容选言判断的选言推理。10、肯定否定式推理的结构是:前提一个是不相容选言判断、一个是对这个不相容选言判断的一部分选言支的肯定,结论是对该不相容选言判断的另一部分选言支的否定。11、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是前提中有一个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假言推理。12、否定后件式推理的结构是:在前提中否定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后件,结论否定它的前件。13、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是前提中有一个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假言推理。14、肯定后件式推理的结构是:在前提中肯定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后件、结论肯定它的前件。15、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是前提中有一个充分必要条件假言
26、判断的假言推理。16、肯定前件式推理的结构是:在前提中肯定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结论肯定它的后件。17、否定前件式推理的结构是:在前提中否定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结论否定它的后件。18、肯定后件式推理的结构是:在前提中肯定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后件,结论肯定它的前件。19、否定后件式推理的结构是:在前提中否定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后件,结论否定它的前件。20、二难推理是以两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和一个选言判断为前提,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和选言判断的逻辑性质得出结论的推理。21、二难推理主要有简单构成式、简单破坏式、复杂构成式和复杂破坏式四种基本的推理形式。22、简单构成式是在前提中选言
27、判断肯定两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不同的前件,结论肯定两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相同的后件的二难推理。23、简单破坏式是在前提中选言判断否定两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不同的后件,结论否定两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相同的前件的二难推理。24、复杂构成式是在前提中选言判断肯定两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不同的前件,结论肯定两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不同的后件的二难推理。25、复杂破坏式是在前提中选言判断否定两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不同的后件,结论否定两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不同的前件的二难推理。26、模态推理是以模态判断为前提或结论的推理。二、主观题(简答、论述、案例分析)(本章主要考察真值表验证问题、推理)1、用真值表来验证(pq)pq是否
28、为有效式2、相容选言推理常见的推理形式有否定肯定式和析取引入式。根据前述相容选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这两种推理形式有三条规则:第一,否定一部分选言支,就要肯定另一部分选言支。第二,肯定一部分选言支,可以推出包含该选言支的任一选言判断。第三,肯定一部分选言支,不能否定另一部分选言支。3、根据前述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性质,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有四条规则:第一,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第二,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第三,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第四,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4、根据前述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性质,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有四条规则:第一,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第二,肯定后件就要肯定前件。第三,肯定前件不能肯
29、定后件。第四,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5、根据前述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性质,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有四条规则:第一,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第二,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第三,肯定后件就要肯定前件。第四,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6、二难推理的特点是:由选言判断肯定两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结论就肯定两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后件;或者由选言判断否定两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后件,结论就否定两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无论情况如何,推理的结论都将使得论辩的对方陷入左右为难、进退维谷的境地。这是二难推理所以得名的原因。7、一个得出正确结论的二难推理需要满足下列条件:第一,前提中的假言判断必须是充分条件假言判
30、断。第二,前提中的选言判断,其选言支应该是穷尽的。第三,推理规程要符合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和选言推理的规则。第八章 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一、选择题(单选、多选)1、归纳推理是根据一类事物中若千对象具有某种属性推出该类事物的所有对象都具有该属性的推理。2、依据前提是否涉及某类事物的全体,归纳推理可分为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又可以分为简单枚举法和科学归纳法。3、完全归纳推理是根据一类事物中的每一个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4、推出该类所有对象都具有该属性的归纳推理。5、不完全归纳推理是根据一类事物中部分对象具有某种属性推出该类事物的所有对象都具有该属性的推理。6、简单枚举法是根据一类事物中
31、部分对象具有某种属性,并且没有遇到与之相反的情况,从而推出该类所有对象都具有该属性的归纳推理。7、科学归纳法是根据一类事物中部分对象具有某种属性,并且该部分对象与该属性之间具有因果联系,从而推出该类所有对象都具有该属性的归纳推理。8、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指的是事物之间存在的先后相继、引起与被引起之间的一种恒常出现的确定关系。9、求同法是这样一种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在被研究现象出现的若干场合中,如果仅有唯一的一个情况是在这些场合中共同具有的,那么这个唯一共同的情况就与被研究现象之间有因果联系。求同法也叫契合法。10、求异法是这样一种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在被研究现象出现和不出现的两个不同场合
32、中,如果其他情况均相同,只有一个情况不同,它在被研究现象出现的场合中存在,而在被研究现象不出现的场合中不存在,那么这个唯一不同的情况就与被研究现象之间有因果联系。求异法也叫差异法。11、求同求异并用法是这样一种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如果在被研究现象出现的若干场合(正事例组)中,只有一个共同的情况;在被研究现象不出现的若干场合(负事例组)中,都没有这个共同的情况,那么这个情况就与被研究现象之间有因果联系。求同求异并用法也叫契合差异并用法。共变法是这样一种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如果在被研究现象发生变化的各个场合中,只有一种情况是与之相应变化的,那么这个唯一变化的情况就与被研究现象之间有因果联系
33、。12、剩余法是这样一种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如果已知某一被研究的复合现象与某个复合情况之间存在因果联系,同时,又知道这个复合现象中的一部分与该复合情况中的一部分有因果联系,那么,被研究的复合现象中的剩余部分就与该复合情况中的剩余部分有因果联系。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另一些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二、主观题(简答、论述、案例分析)(本章主要考察推理)1、要通过完全归纳推理获得正确的结论,必须做到以下两点:第一,每个前提都是正确的。第二,必须穷尽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2、简单枚举法获得的结论不一定是可靠的。要提高简单枚举法结论的可靠性,需要注意以下几
34、点:第一,每个前提都要是正确的因为简单枚举法遇到一个反例,结论就不正确了。第二,考察的对象数量要尽可能多。第三,考察的对象范围要尽可能广,所涉及的对象之间差异要尽可能大。3、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具有以下一些特点:第一,时间上是先后相继的,即总是原因在先,结果在后。第二,可重复性,即当符合特定条件的作为原因的事物一旦出现,那么作为结果的事物必定出现。第三,因果联系的形式是多样的。有“一因一果”、“一因多果”、果多因”、“多因多果”等情况。4、为了提高求同法的准确性,需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要仔细研究在各种场合除了已发现的共同情况外,是否还有其他共同情况。只有将尽可能多的共同情况考虑进去,才能最大限
35、度地保持结论的正确性。第二,要注意从尽可能多的角度进行比较。5、为了提高求异法的准确性,需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要仔细研究在两种不同的场合中有无其他差异情况。第二,要注意在两种不同场合中存在的唯一不同的情况是被研究现象的整个原因,还是被研究现象的部分原因。如,通过求异法,我们可以知道阳光充足是植物生长良好的原因。但是进一步的研究可以发现,阳光充足只是植物生长良好的部分原因。6、为了提高求同求异并用法的准确性,需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正事例组与负事例组的组成场合愈多,结论的可靠程度就愈高。第二,对于负事例组的各个场合,应选择与正事例组相应场合较为相似的来进行比较。两者情况愈相似,结论的可靠程度就
36、愈高。7、为了提高共变法的准确性,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注意与被研究现象发生共变的情况是不是唯一的。如果与被研究现象发生共变的情况不是唯一的,那么运用共变法得出的结论就可能是假的。第二,要注意被研究对象与情况间的共变关系,常常是在一定的范围和限度之内的,超出了这个范围和限度,共变关系就可能消失。例如,在贫瘠的土地上种庄稼,适当的增加肥料,可以导致粮食的增产;但是如果施肥过量,也可能发生烧苗现象,导致作物枯死。第三,要注意被研究对象与情况间的共变关系是不可逆的单向作用,还是可逆的双向作用。完全归纳推理的基本形式是:S1是P,S2是P,Sn-1是P,Sn是P,S1、S2、Sn-1、Sn是S中的
37、全部对象,所以,所有S都是P。简单枚举法的基本形式是:S1是P,S2是P,Sn-1是P,Sn是P,S1、S2、Sn-1、Sn是S中的部分对象,并且没有遇到反例,所以,所有S都是P。科学归纳法的基本形式是:S1是P,S2是P,Sn-1是P,Sn是P,S1、S2、Sn-1、Sn是S中的部分对象,并且与P之间有因果联系,所以,所有S都是P。求同法的形式是:场合 相关情况 被研究现象(1) ABC a(2) ADE a(3) AFG a 所以,情况A与现象a之间有因果联系。求异法的形式是:场合 相关情况 被研究现象(1) ABC a(2) BC 所以,情况A与现象a之间有因果联系。求同求异并用法的形式
38、是:场合 相关情况 被研究现象(1) ABCD a(2) ADEF a 正事例组(3) AFGB a (1) BCH (2) CDN 负事例组(3) FDO 所以,情况A与现象a之间有因果联系。共变法的形式是:场合 相关情况 被研究现象(1) A1BC a1(2) A2BC a2(3) A3BC a3 所以,情况A与现象a之间有因果联系。剩余法的形式是:被研究的复合现象A、B、C、D与复合情况a、b、c、d之间有因果联系;并且已知:B现象与b情况有因果联系;C现象与c情况有因果联系;D现象与d情况有因果联系; 所以,情况A与现象a之间有因果联系。类比推理的一般形式是:A对象具有属性a、b、c、
39、d,B对象具有属性a、b、c, 所以,B对象也具有属性d。第九章 论证一、选择题(单选、多选)1、论证就是用若干已知为真的判断确定另一个判断的真实性的思维过程。2、论证由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三个要素构成。3、论题是通过论证要确定其真实性的判断。4、论据是论证中用来确定论题真实性的判断。5、论证方式是论证中论据和论题之间的联系方式,即由论据得出论题的推理方式。6、推理和论证密切相关。推理是论证的工具,而论证是推理的综合运用。7、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论证分为演绎论证、归纳论证和类比论证,也可以分为直接论证和间接论证。8、依据论证中所使用的推理形式的不同,可以将论证分为演绎论证、归纳论证和类比论证
40、。9、演绎论证是运用演绎推理形式所进行的论证。10、归纳论证是运用归纳推理形式所进行的论证。11、类比论证是运用类比推理形式所进行的论证。12、根据论证方法的不同,可以将论证分为直接论证和间接论证。13、直接论证是使用真实的论据直接证明论题的真实性的论证。14、间接论证就是通过论证与原命题不能同假的判断为假,从而得出论题为真的论证。间接论证最常用的有反证法和选言证法。15、反证法就是通过假设原论题不成立由此推出矛盾,从而得出论题为真的间接论证。16、选言证法就是通过论证与原命题相关的其他几种可能情况为假,从而得出论题为真的间接论证。17、反驳就是用若干已知为真的判断确定另一个判断的虚假性或者确
41、定对某一判断的论证不能成立的思维过程。根据定义可以知道,反驳包括反驳一个判断和反驳一个论证两种形式。18、直接反驳是使用真实的论据直接证明所反驳的判断的虚假性。在直接反驳中,可以使用演绎反驳、归纳反驳和类比反驳等方法。19、所谓归谬法,就是为了反驳某个判断,首先假定它是真的,然后由它推出荒谬的结论,最后根据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得出该判断是假的。20、间接反驳是先论证与被反驳的判断相矛盾或者相反对的判断为真,然后根据矛盾律确定被反驳的判断为假。21、反驳论题指的是确定对方论题的虚假性。22、反驳论据指的是确定对方论据的虚假性。23、反驳论证方式指的是指出某一论证的论据和论题之间没有逻辑
42、关系,犯了“推不出”的逻辑错误。二、主观题(简答、论述、案例分析)(本章主要考察推理)1、推理和论证之间的关系可表示如下:论证 推理论题 前提论据 结论论证方式 推理形式反证法的论证过程可表示为:论题:p。证明:假设并非p,如果非p,则q,并非q,所以,并非(并非p),所以,p。选言证法的论证过程可表示为:论题:p。证明:p或者q或者r,并非q,并非r,所以,p。2、论证要有说服力,必须遵守下列五条论证规则。1.论题必须明确2.论题必须保持同一3.论据必须真实4.论据的真实性不能依靠论题来证明5.从论据应能推出论题3、归谬法的反驳过程可以表示如下:(1)反驳:p(2)假设:p真(3)证明:如果p真,那么q(4)非q(5)因此,并非p真(6)所以,p假。4、间接反驳的反驳过程可以表示如下:(1)反驳:p(2)假设:q(q与p之间是矛盾关系或者反对关系)(3)证明:q真(4)所以,p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