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共29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3873906 上传时间:2022-05-01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3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吕梁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共29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吕梁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共29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吕梁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共2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吕梁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共29页).doc(2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吕政办发(2004)100号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吕梁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通 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单位:现将吕梁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二00四年十二月十六日吕梁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第一章第一条 为了加强和规范吕梁市城市规划管理,保障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山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吕梁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国家相关技术规定、规范,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吕梁市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使用和建设工程的规划管理。其它县(市)政府所在地规划区范围

2、内应参照执行。第三条 编制详细规划(含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应符合本规定。各项建设工程的建设,应按已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未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按总体规划和本规定执行。第四条 各类专门性用地项目规划应符合已颁布的各类专业技术规范及规定的要求。第二章 建设用地的分类、标准和适用范围第五条 本市建设用地分类,按其主要用途和功能分区和基本原则,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第六条 各类建设用地的划分,应当遵循土地使用相容性的原则,按已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未经批准的详细规划,应当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分类和本规定表(一)确定的建设用地适建范围执行。凡表(一)未

3、列入的用地类别或建设项目,可以由市建设局根据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用地基础设施条件,具体核定适建范围。凡需改变规划用地性质、超出表(一)规定范围的,应先提出调整意见,按法定审批程序批准后执行。第三章 建筑容量第七条 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含容积率和建筑密度,下同)应按本章的有关规定执行。第八条 建筑用地面积大于1万平方米的成片开发地区,必须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经批准实施;未编制详细规划的,不予审批。 成片开发地区的详细规划,应先确定建筑总容量控制指标;在不超过建筑总容量控制指标的前提下,成片开发地区内各类建设用地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可参照本规定表(二)和表(三)的规定执

4、行。第九条 建筑用地面积小于或等于1万平方米的高、多层居住建筑用地和高、多层公共建筑用地,其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在批准的详细规划中已确定的,应按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无批准详细规划的,应当编制总平面规划,经批准后实施。其建筑密度控制指标应按表(二)的规定执行,其容积率控制指标应按表(三)规定的指标折减。第十条 表(二)规定的指标均为上限,适用于单一类型的建筑用地。对混合类型的建筑用地,其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应将建筑用地按使用性质分类规定后,按不同类型分别执行;对难以分类执行的建筑用地和综合楼用地,应按不同性质建筑的建筑面积比例和不同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换算建筑容量综合控制指标。第十一条 对未列入表(二)

5、的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体育场馆以及医疗卫生、文化艺术、幼托等设施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应按有关专业技术规定、规范执行。第十二条 建筑用地未达到下列最小面积的,不得单独建设。(一) 低层居住建筑为1000平方米;(二) 多层居住建筑、多层公共建筑为1500平方米;(三) 高层居住建筑为2500平方米;(四) 高层公共建筑为3000平方米;建筑用地达到前款规定的最小面积,但有下列情况之一,且确实不影响城市规划实施的,规划部门可予核准建设:(一) 邻接土地已经完成建设或为既成道路、河道或有其它类似情况,确实无法调整、合并的;(二) 因城市规划街区划分、市政公用设施等的限制,确实无法调整、合

6、并的。第十三条 原有建筑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已超出或达到本规定要求的,不得在原有建筑用地范围内扩建、加层。第十四条 各类建设用地内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开放空间的,在符合消防、卫生、交通等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可按表(四)的规定增加建筑面积,但增加的建筑面积总计不得超过批准的总建筑面积的20%。各类开放空间是指在建筑用地内,为社会公众提供的广场、绿地、通道、停车场(库)等公共使用的室内外空间(包括平地、下沉式广场和屋顶平台)。开放空间必须同时符合下列条件:(一) 沿城市道路、广场留设;(二) 任一方向的净宽度在6米以上,实际使用面积不小于150平方米;(三) 以净宽1.5米以上的开放性楼梯或坡道连接地面

7、或道路,且与地面或道路的高差在+-5.0米以内(含+-5.0米);(四) 向公众开放绿地、广场,应设置座椅等休息设施;(五) 建设竣工后,应设置相应的标志,交交与有关部门管理或经批准由建设单位代管;(六) 常年开放,且不改变使用性质。第四章 建筑间距第十五条 根据对日照、采光、消防、管线埋设、减少视线干扰等要求的综合考虑和本市建设用地的实际情况,多层居住建筑的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按照下列规定执行的,被遮挡居住建筑不再考虑大寒日日照影响问题。(一) 多层居住建筑平行布置时的间距1、 朝向为南北向的(指正南方向并包括南偏东东南偏西0-15O),其间距在旧区不小于南侧建筑物高度的1.4倍,新区不小于

8、南侧建筑物高度的1.6倍(见示意图1)。2、 朝向为南偏东或南偏西方位角在150-600的住宅正面间距,新区可按不同方位进行折减,旧区不得折减(见示意图2)。3、 朝向为东西向的(包括南偏东或南偏西在60度以上的),其间距新区不小于影响日照的建筑物高度的1.6倍,旧区不小于1.4倍(见示意图3)。4、 新区建设多层居住建筑平行布置时建筑的最小间距,四层以下(含四层)不论建筑方位角大小,不得小于18米;五层以上(含五层)按本款1-3项执行;多层与低层不得小于15米;5、 多层条式居住建筑,当阳台累计长度大于居住建筑长度的2/3,按本款1-4项计算的建筑间距,应自遮挡建筑物阳台边算起(见示意图4)

9、。6、 位于南侧多层条式居住建筑长度超过60米时,建筑间距系数在原计算系数上增加0.1,长度每增长10米,系数再增加0.05。(二)、多层居住建筑垂直布置的间距1、山墙与朝向为南北向的多层居住建筑的北向(含北偏东、北偏西),其间距不得小于15米,且不小于北侧建筑山墙的宽度Bn;与南向(含南偏东,南偏西),其间距不得小于18米,且不小于南侧建筑山墙宽度Bs的1.2倍(见示意图5)。2、山墙与朝向为东西向的多层居住建筑,其山墙与东西向居住建筑的间距不得小于15米(见示意图6)。3、山墙宽度大于15米的其间距按平行布置的居住建筑间距控制。(三)、多层居住建筑既非平行也非垂直布置的间距(见示意图7)1

10、 当两幢建筑的夹角小于或等于30度时,其最窄处间距按平行布置的居住建筑控制。2 当两幢建筑的夹角大于30度,小于或等于60度时,其最窄处间距南北向的应不小于南面建筑物高度的1.2倍,东西向的应不小于影响日照的建筑物高度的1.0倍,且不低于垂直布置时的间距要求。3 当两幢建筑的夹角大于60度时,其最窄处间距按垂直布置的居住建筑控制。(四)、多层居住建筑处于被遮挡位置,且底层有商店或其他非居住用房时,其间距计算可扣除底层相应高度后再按本条(一)、(二)、(三)款规定计算,但不小于18米。(五)、外于被遮挡位置的多层条形居住建筑与遮挡建筑平行且错位布置,或虽不平行但在被遮挡建筑朝向方向有遮挡,其重叠

11、部分小于6米时,其间距可不按本条(一)规定执行,但不小于15米(东西向)或18米(南北向)(见示意图8)。(六)多层条形居住建筑的山墙之间,其间距一般不小于10米,旧区改造的不小于8米,有规划道路的,间距不小于12米。山墙面不应开窗,已有窗洞的,不考虑遮挡因素(见示意图9)。点式居住建筑的东(西)侧面有居住窗户的,其与相邻居住建筑东西向间距不适用本款规定的山墙间距,应按本条第(七)规定执行。(七)、多层点式居住建筑(建筑高度与面宽比大于1)与其相邻多层条形居住建筑的间距,按本条(一)执行;当作为被遮挡建筑时,与其东、西、南向遮挡建筑的间距要求,按本条(一)、(二)、(三)、(四)、(五)执行;

12、多层点式之间建筑间距按较高建筑的1.0倍控制,最小间距不小于18米,且不小于南侧点式建筑的宽度(见示意图10)。 点式居住建筑成组布置时,应保证其北侧点式居住建筑至少1个南向居室窗户满足大寒日3小时日照时间;其东、西向窗户不按大寒日照时间考虑,而视具体情况考虑。第十六条 除按规划划定的一类住宅用地、已有的干休所改造和村镇建设外,原则上不予审批低层居住建筑。新建建筑与低层建筑的间距,按多层建筑间距的要求执行。第十七条 南北朝向的中高层居住建筑(层数在7-9层)与北侧居住建筑平行布置的间距,旧区应不小于遮挡建筑物高度的1.4倍,新区应不小于1.6倍,同时应满足日照时间要求;其它方式布置时按第十五条

13、执行。第十八条 高层居住建筑(层数在10层以上含10层)与低层、多、高层居住建筑间距,应保证被遮挡的低、多、高层居住建筑至少一个南向居室在大寒日有效日照时间内满窗日照时间不少于3小时,同时满足下列要求:(一) 单座高层居住建筑与其北侧多、低层居住建筑(朝向为正南北,包括南偏东或南偏西向30度以内)平行布置的间距,旧区不小于36米,新区不小于45米;高层建筑与其东、西侧多、低层居住建筑(朝向为东西向的,包括朝向为南偏东向或南偏西向30度以上)的建筑间距应结合周围环境具体确定。(二) 多、低层居住建筑在朝向方向受单幢高层居住建筑遮挡且二者平面有错位,遮挡面宽度小于或等于6米时,间距可不按本条(一)

14、规定执行,但不小于高层建筑物高度的0。8倍时,并不小于24米(见示意图11)。(三) 高层居住建筑山墙面宽度不大于18米时,其山墙与多、低层居住建筑间距应不小于24米;与多、低层居住建筑山墙间距不小于18米。高层居住建筑山墙面宽度大于18米时按平行布置控制(见示意图12)。(四) 高层居住建筑之间平行布置时,朝向为南北向的旧区应不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0.8倍,新区应不小于1.0倍,且不小于45米;朝向为东西向的旧区应不小于0.6倍,新区应不小于0.8倍,且不小于30米。第十九条 对托儿所、幼儿园和老年人、残疾人专用住宅的主要居室、医院病房楼、休(疗)养院住宿楼、大中小学教学楼等国家规范有特殊规定

15、的其它建筑,应保证其在冬至日有效日照时间内满窗日照时间新区不小于3小时;旧区应保证冬至日有效日照时间内满窗日照时间不少于2小时。第二十条 非居住建筑(第十九条所列的非居住建筑除外)的间距,应符合下列要求:(一) 非居住建筑北侧为居住建筑时,按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居住建筑间距要求执行。(二) 高层非居住建筑平行布置时的间距,南北向的,不小于较高建筑高度的0.8倍,且不小于30米;东西向的,不小于较高建筑高度的0.6倍,且不小于24米。(三) 高层非居住建筑非平行布置的,其最窄处间距不小于较高建筑0.5倍,且不小于20米;(四) 高层居住建筑与多层非居住建筑平行布置时间距不小于2

16、0米;非平行时的最窄处间距不小于18米;(五) 多层非居住建筑平行布置时的间距耳光小于较高建筑高度的1.2倍,且不小于15米;非平行布置时最窄处间距不小于较高建筑高度的1.2倍,且不小于12米;(六) 低层非居住建筑与多、低层非居住建筑平行布置时的最小间距,不得小于10米。第二十一条 非居住建筑南邻居住建筑时,其建筑间距应综合考虑消防、防震、管线敷设、视线干扰等因素确定。第二十二条 市区道路规划红线宽度在30米(含30米)以上的道路两侧沿路同侧同向布置的建筑山墙之间的间距,按相关规范执行。第二十三条 在居住建筑间距内,不宜再建设任何其它建筑。第五章 建筑物退让第二十四条 沿建筑基地边界和沿城市

17、道路、公路、河道、铁路两侧以及电力线路保护区范围内的建筑物,其退让距离除必须符合日照、消防、防汛和交通安全等方面的要求外,应同时符合本章的规定。(一) 新建或改建建筑物时,建筑物应从用地边界线后退相应的距离,满足表(五)规定。高层南向用地界线后退距离按满足日照间距要求退距确定。有围墙的应满足消防规定。 表五层数/退地边界(米)/建筑物低层多层中高层30-50米高层50-90米高层90米以上高层山墙4560.25H且90.25H且130.25H且15长边0.8H且60.7H且150.6H0.5H0.4H注:H为建筑物高度(二)、界外是居住建筑或者第十九条所列建筑时,高层、多层、低层建筑之间的建筑

18、间距须符合第十五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规定。原有建筑未退足地界时,新建建筑应按其高度退足四周全部间距。第二十五条 在城市道路两侧新建、改建建筑物后退道路规划红线的最小距离,按表(六)规定确定:表六建筑主体高度H(米)/后退距离(米)/道路宽度L(米)低层多层中高层30H50M50H70M70H90MH90M短边长边短边长边短边长边L20M3335581010122020L303335581012152030L4033585101215182540L50555881015182035注:短边:小于等于15米,长边:大于15米;多层以下建筑底层或裙房向道路开门的,其门厅、台阶退红线距离不得小于5米

19、,并按建筑使用性质留出相应的停车场地;建筑主体高度(H)在24MH30M的范围内的公共建筑按中高层标准执行。第二十六条 新建影剧院、游乐场、体育馆、大型商场等有大量人流、车流集散的多、低层建筑(含高层建筑中作为大型商场的裙房),其面临城市道路的主要出入口方向的建筑控制线后退道路规划红线的距离,除批准的详细规划另有规定外,不得小于15米,并应留出临时停车或回车场地,且与城市道路相连。 传达室、警卫室、书报亭、公共厕所等建筑物的退线要求,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具体确定。第二十七条 道路交叉口四周的建筑控制线退让道路规划红线的距离,在表(六)规定的基础上,中高、多、低层建筑增加2米,高层建筑增加5米

20、(均自道路规划红线直线段与曲线段的连接点算起)。 沿街建筑物的台阶、平台、窗井和除用地范围内连接城市管线以外的其它地下管线(包括管沟、管井等构筑物),均应在划定的道路红线范围外建设。 建筑物的阳台、雨篷、挑檐、凸形封窗,不应突出道路红线。第二十八条 在村镇、城镇范围之外的公路规划红线两侧应划定隔离带,隔离带宽度的具体规定如下:(一) 国道、高速公路两侧各50米;(二) 主要公路两侧各20米;(三) 次要公路两侧各10米。公路规划红线和隔离带内,不得新建、扩建、改建任何建筑物,但可耕种或绿化造林;经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批准,也可开挖沟渠、埋设管线、架设杆线、开辟服务性车道等。沿穿越村镇、城镇的公路两

21、侧兴建建筑工程,可按村镇、城镇规划进行管理,但建筑物后退公路规划红线的距离不得小于5米。第二十九条 沿河道规划蓝线(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按城市总体规划确定长期保留的河边规划线)两侧新建建筑物,其后退河道规划蓝线的距离除有关规划另有规定外,不得小于6米。建筑控制线退让道路隔离控制线、绿地绿线的距离不得小于3米(不包括居住小区级及以下绿地)。第三十条 沿铁路两侧新建建筑工程应符合以下规定:(一) 铁路干线两侧的建筑工程与轨道中心线的距离不得小于20米;铁路支线、专用线两侧的建筑工程与轨道中心线的距离不得小于15米;铁路两侧的围墙与轨道中心线的距离不得小于10米,围墙的高度不得小于3米。(二) 铁

22、路两侧的高层建筑、高大构筑物(水塔、烟囱等)、危险品仓库和厂房与轨道中心线的距离须经铁路主管部门审核后确定。(三) 在铁路道口附近进行建设的,须符合铁路道口管理的有关规定。第三十一条 在电力线路保护区范围内不得新建建筑物。电力线路保护区的范围按相关规范执行。第六章 建筑高度第三十二条 建筑物的高度除必须符合日照、建筑间距、消防等方面的要求外,应同时符合本章的规定。第三十三条 在有净空高度限制的气象台、电台和其它无线电通讯(包括微波通道)设施周围的新建、改建建筑物、构筑物,其控制高度应符合有关净空高度限制的规定。第三十四条 在文物保护单位和建筑保护单位周围的建设控制地带内新建、改建建筑物,其控制

23、高度应符合建筑和文物保护的有关规定,并按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无批准的详细规划的,应先编制城市设计或建筑设计方案,进行视线分析,提出控制高度和保护措施,并经批准后执行。第三十五条 沿城市道路(宽度在30米以上)两侧新建、改建建筑物时,建筑物除必须满足用地地块规定的建筑密度和建筑容积率以外,其中沿路建筑的控制高度一般按下式计算:H1.2*(W+S)H为建筑物的控制高度;W为道路规划红线宽度;S为建筑后退红线距离。第三十六条 建筑物临接两条以上道路的,可按较宽的道路规划红线计算其控制高度。第七章 建筑基地的绿地第三十七条 吕梁市总体规划区内的建设项目实施绿地率指标控制。 各类用地的绿地率必须符合

24、表七的规定,对于表七以外的其它用地的绿地率由市规划部门按有关规范执行。第三十八条 一个街区内的公共绿地按规定的指标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综合平衡。第三十九条 居住(小)区内公共绿地的控制按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执行。第四十条 在建筑用地内,必须建设一定比例的集中绿地,其用地面积不应小于建筑用地面积的5%。第八章 停车场及出入口设置第四十一条 吕梁市城市规划区建设项目实施停车场面积指标控制。本规定中停车场面积系指各类建设项目必须配建的最小车辆停放面积。停车场面积包括室外停车场和室内停车库,且室外停车场面积不得低于总配建停车场面积的1/3。 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各

25、类建筑,必须配建相应的停车场(库)。配建的停车场(库)应在本建设项目所属用地范围内。 吕梁市城市规划区内建设项目停车面积按表八执行。第四十二条 建筑用地机动车出入口应当符合下列规定:(一) 应在用地周边较低级别的道路上安排,如需在不同等级的道路上开设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机动车出入口时,应当按照道路等级由低到高的顺序安排。(二) 距城市道路交叉口的距离,自道路红线直线段起点不应小于70米;(三) 距公园、学校、儿童及残疾人建筑的出入口不应小于20米;(四) 距公共交通站台边缘不应小于10米;(五) 距人行过街天桥、人行过街地道、人行横道线不应小于20米;(六) 距铁路道口、桥梁、隧道、引道端点等不应

26、小于50米;(七) 应有良好通行条件;当用地出入口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用地外道路连接。第九章 附则第四十三条 在城市规划区内,对用地规划和建筑管理有特别要求的地区,按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第四十四条 本规定施行前已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建设工程,按原批准内容执行。第四十五条 本规定的具体应用由吕梁市建设局解释。第四十六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附表一序号用地类别/建设项目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绿地第一类R1第二类R2第三类R3商贸办公C1C2商贸办公C3-C6第一类M1第二类M2第三类M3普通W1危险品W2G1G21低层居

27、住建筑2多层居住建筑3高层居住建筑4单身宿舍5居住小区教育设施(中小学、幼托机构)6居住小区商业服务设施7居住小区文化设施(青少年和老年活动室、文化馆等)8居住小区体育设施9居住小区医疗卫生设施(卫生站、街道医院、养老院等)10居住小区市政公用设施(含出租汽车站)11居住小区行政管理设施(派出所、居委会等)12居住小区日用品修理、加工场13小型农贸市场14小商品市场15居住区级以上(含居住区级,下同)行政办公建筑16居住区级以上商业服务设施17居住区级以上文化设施(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纪念性建筑等)18居住区级以上娱乐设施(影剧院、游乐场、俱乐部、舞厅、夜总会)19居住区级以上体育

28、设施20居住宅区区级以上医疗卫生设施21特殊病院(精神病院、传染病院)需单选址22办公建筑、商办综合楼23一般旅馆24旅游旅馆25商住综合楼26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27职业学校、技工学校、成人学校和业余学校28科研设计机构29对环境基本无干扰、污染的工厂30对环境有轻度干扰、污染的工厂31对环境有严重干扰、污染的工厂32普通储运仓库33危险品仓库34农、副、水产品批发市场35社会停车场36加油站37汽车修理、专业保养场和机动车训炼场38货客运公司站场39施工维修设施及废品场40污水处理厂、殡仪馆、火葬厂41其他市政公用设施注:1、表示允许设置;表示禁止设置;允许或禁止设置,由规划部门根据具体

29、条件和规划要求确定。2、本表中未列出的其它建设用地不能设置与其用地性质不同的建设项目。建筑密度和容积率控制指标表 表二区位/建筑容量指标/建筑用地类型旧区改造新区开发建筑密度(%)容积率建筑密度(%)容积率低层独立式住宅其它低层居住建筑2535051128330710居住建筑多层中高层高层283530172035272420161935一般办公建筑多层高层3836234035332135公寓式办公建筑、旅馆多层高层3840234035332135商业建筑多层高层5045275045402445商住综合楼多层高层3035综合换算2823综合换算工业建筑(一般通用厂房)低层多层高层50403012

30、2030453530101615普通仓库低层多层高层504030122025453530101615公共绿地按照建设部(CJJ4892)公园设计规范中公园内部用地比例的规定执行注:1、本表控制指标均指上限;2、综合换算的解释见附录二。用地容积率调整系数表 表三用地面积(平方米)调整系数10000851000A30000903000A50000955000A80000988000A1000010010000A1200009812000A1400009514000A1600009316000A1800009018000A20000088提供公共开放空间允许增加建筑面积表表四建设项目容积率每提供1平

31、方米开放空间有效面积允许增加的建筑面积21平方米12-1715平方米27-422平方米42-5025平方米建设用地绿地率控制指标表表七用地类别旧区新区社会停车场库用地(S3)25%30%对外交通用地(T)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商业金融业用地(C2)市场用地(C26)一类工业用地(M1)二类工业用地(M2)三类工业用地(M3)30%35%仓储用地(W)行政办公用地(C1)文化娱乐用地(C3)教育科研设计用地(C6)二类居住用地(R2)体育用地(C4)35%40%医疗卫生用地(C5)一类居住用地(R1)建筑物配建停车面积控制指标表八建筑类别计算单位机动车自行车高、中档旅馆车位/客房0408普通旅馆

32、(招待所)车位/客房0205餐饮、娱乐车位/100M2建筑面积34商业办公楼(写字楼)车位/100M2建筑面积063普通办公楼车位/100M2建筑面积054商业大楼车位/100M2建筑面积068肉、菜、农贸市场车位/100M2建筑面积048大型体育场馆(馆大于4000座)(场大于15000座)车位/100座530大型体育场馆(馆小于4000座)(场小于15000座)车位/100座330影剧院车位/100座640展览馆车位/100M2建筑面积085医院车位/100M2建筑面积045游泳区、度假村车位/1公顷占地面积8-1215城市公园车位/1公顷占地面积520火车站车位/高峰日每千旅客24中学车

33、位/100学生0660小学车位/100学生0620商品住宅车位/户081一般住宅车位/户052工业厂房区车位/100M2建筑面积0170附录一:术语、名词解释1、 建筑用地面积:规划征地范围内,除城市道路、河道、电力走廊、轻轨控制线、绿化隔离带等城市规划控制用地外的净用地面积。2、 规划道路红线:一般称道路红线,指规划的城市道路路幅的边界线。规划道路红线内指城市道路路幅宽度内;规划道路红线外指城市道路路幅宽度外。3、 建筑控制线:城市道路两侧控制沿街建筑或构筑物(如外墙、台阶等)靠临街面的界线。4、 容积率:一定地块内,总建筑面积与建筑用地面积的比值。5、 建筑密度:一定地块内所有建筑物的基底

34、总面积占用地面积的比例。6、 绿地率:城市一定地区内各类绿化用地总面积占该地区总面积的比例。7、 低层公共建筑:建筑高度小于、等于10米的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8、 多层公共建筑:建筑高度小于、等于24米的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9、 高层公共建筑:建筑高度大于24米的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10、 低层住宅建筑:指层数为一层至三层的住宅建筑;11、 多层住宅建筑:指层数为四层至六声能的住宅建筑。12、 中高层住宅建筑:指层数为七层至九层的住宅建筑。13、 高层住宅建筑:指层数等于或大于十层的住宅建筑。14、 公寓式办公建筑:指单元式小空间划分,并在单元式办公室的基础上设置卧室、会客室、厨房及厕所

35、等房间的办公建筑。15、 一般办公建筑:指非单元式小空间划分,按层设置卫生设备的办公建筑。16、 商住综合建筑:商业和住宅混合的建筑。17、 旅游宾馆:指旅游、涉外饭店,是按国家有关标准可确定星级的旅馆建筑,或旅游度假宾馆建筑。18、 封闭阳台:指依据专业设计规范,利用铝合金、铝塑墙砖、坡璃等材料对挑阳台三面或凹阳台单面进行全封闭围合的阳台。19、 本规定关于建筑间距要求,旧区是指已有建筑地区的改造建设;新区是指新辟地区的建设活动。位于居住建筑间或组团内的低层建筑,只限于市公用设施用房,不得作为居住或生活配套使用。20、 建筑朝向角度是指被遮挡建筑主要窗朝向方向与正南方向的角度,并以此角度计算

36、与相邻建筑的距离;为确定建筑朝向角度,设计总平面图的正北方向,应与吕梁市建设局测绘所1:500-1:2000城市地形图标注的坐标网相一致。每个居住单元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受日照方向窗的居室,只计算一个方向窗(按建筑物檐窗主方向计)。低层、多层居住建筑的山墙开窗和低层居住建筑后檐墙开窗不计入遮挡因素。附录二:计算规则及解释1、 建筑面积计算按国家有关建筑面积的计算规划计算。对高度在2。2米以下(含2。2米)的设备层,可不计入建筑面积;对设备层兼作避难层的,其高度可适当放宽,由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核实。2、 容积率计算(1) 地下室的建筑面积不计;屋顶层建筑面积不超过标准层建筑面积1/8的不计;用作开

37、放空间的建筑面积不计,半地下室的室外地面以上部分的高度不超过1米的不计;(2) 半地下室在室外地面以上部分的高度超过1米的,按下式计算建筑面积:A=KA式中A-折算的建筑面积,K-半地下室地面以上的高度与其层高之比,A-半地下室建筑面积。(3) 商住综合楼的容积率控制指标,按不同性质的建筑面积比例换算合成,其建筑密度控制指标按表二执行。高层商住综合楼商业用房的建筑面积应至少占总建筑面积的10%,不足10%的,其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的控制指标按高层居住建筑的规定执行;多层商住综合楼其容积率和建筑密度控制指标按多层居住建筑的规定执行。3、 综合楼容积率指标的换算综合楼容积率指标的换算应按下式计算: A

38、1M1+A2M2A=()*J M式中:A折算的容积率 A1商业建筑容积率指标; M1商业建筑面积; A2居住(或办公)建筑容积率指标; M2居住(或办公)建筑面积; M商住综合楼(或商业综合楼)的总建筑面积; J用地面积容积率调整系数4、建筑计算日照间距高度规定:平屋面建筑为室外地面至屋顶挑檐上皮或女儿墙压顶上皮的高度;坡屋面建筑及退层建筑应分别考虑室外地面至檐口上皮、屋脊顶面及退层上皮的实际遮挡因素,确定建筑计算高度。5、 高层建筑遮挡面宽度的确定:圆形平面按直径;矩形平面按被遮挡建筑平行投影宽度;多边形平面要分段验算遮挡因素以确定遮挡面宽度。6、 居住建筑铁计算间距为遮挡建筑与被遮挡建筑之间的距离,即被遮挡建筑的外墙至遮挡建筑的计算遮挡线(不含楼梯间突出檐墙部分)的投影之间的距离。除另有规定外,建筑间距是指两幢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