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说明文复习专题(共6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3866771 上传时间:2022-05-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说明文复习专题(共6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考说明文复习专题(共6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说明文复习专题(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说明文复习专题(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说明文专题1. 说明文的含义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释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它通过科学的解说,对客观事物作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进行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能有科学的认识,从而获得有关知识。2. 说明文的分类(1)按说明对象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实体事物。通过对实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等作客观而准确的说明,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如中国石拱桥一文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介绍了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等特点,使读者对

2、中国石拱桥有了一定的了解。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说明目的是将抽象事理的成因、关系、原理等阐释清楚,使读者明白这个事理。如死海不死一文先介绍死海的特征,然后说明死海的成因,最后对死海的变化作了简介,解开了读者心中对“死海不死”这一现象的疑惑。注意:不管是事物说明文还是事理说明文,作者都会对说明对象进行真实的介绍,区别在于前者针对事物,后者针对事理。但是,有时在一篇说明文中,介绍事物与阐述事理是交错进行的。(2)按语言风格分为平实说明文和生动说明文。平实说明文常常是直截了当地说明对象,语言朴实、简明,内容具体、切实。这类说明文一般是以解释科学原理,说明制作过程、步骤,或介绍建筑物等为

3、主的文章。适用于说明科学性及条理性较强的说明文,更多的是给读者以理性认识。如中国石拱桥一文在语言运用上简洁、平实、准确、周密,作者以严肃的科学态度,或说原理,或引古籍,或列数字,语句简短明快,明白晓畅。生动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或科学小品文、知识小品文)。常常用较形象的手法来说明事物,使被说明的事物具有生动性和形象性,易于引起读者的兴趣。这类说明文大多是文艺小品和科普读物,使读者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还能得到艺术的享受。如看云识天气一文运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趣味性强,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3)按说明特点分为自然科学说明文和社会科学说明文。如看云识天气一文主要说明了

4、云和天气的关系,即如何通过观察天空中的云来识别阴晴风雨,属于自然科学说明文;苏州园林一文主要从园林建筑设施的各个方面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图画美这一特征,属于社会科学说明文。3. 说明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三种。(1)时间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或事理的说明顺序。如说明生产技术、历史发展、文字演变、植物生长等,都应该以时间为序。(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在空间上的位置关系依次说明,或由外到内,或由上到下,或由左到右,或由中央到四周,或由整体到局部等。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一般说明某一静态实体(如建筑物等)时常用空间顺序。(3)

5、逻辑顺序:即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或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来安排说明顺序。具体可分为从现象到本质(从本质到现象)、从原因到结果(从结果到原因)、从特点到用途(从用途到特点)、从整体到部分(从部分到整体)、从概括到具体(从具体到概括)、从主要到次要(从次要到主要)等。无论是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器物等实体的事物,还是思想、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抽象的事理,都适合以逻辑顺序来说明。4. 说明文的结构说明文的结构一般有总分式、递进式、连贯式和并列式四种。(1)总分式包括“总分、总分总、分总”三种形式,总分式是事物说明文常用的结构形式。(2)递进式,即各层之间的关系是递进的,是事理说明文常用的结构形式

6、。(3)连贯式,即说明内容前后相互承接,多用于时间顺序的说明文。(4)并列式,即文章各部分内容没有主次之分,没有轻重之别,是平行式的结构,多用于空间顺序的说明文。5. 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打比方、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引资料、画图表等。举例子在说明事物或事理的过程中,列举一些具有代表性且通俗易懂的例子的说明方法。作用:使文章更具体,使说明更具说服力,便于读者理解。列数字运用准确的或有可靠依据的估计数字进行说明的方法。作用:能准确、客观地反映事实情况,使说明更科学,更令人信服分类别将说明对象有序地按照一定的标准,如形状、性质、成因、功能、影响等方面的

7、异同,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并依照类别逐一进行说明的方法。作用:有助于读者条理清晰地掌握事物特征或某种事理。作比较用具体的或大家比较熟悉的事物与它比较,或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某些特点的说明方法。作用:使读者对事物的特点产生具体、鲜明的印象。打比方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人们不常见或不熟识的事物比喻成常见的、熟识的事物,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的说明方法。作用:把抽象、复杂的事物或事理说得浅显易懂,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下定义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说明的方法。作用:更科学、更准确、更概括地说明事物或事理,揭示事物或事理的本质,从而使读者对说明对象有更

8、确切的了解。作诠释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进行解释的说明方法。作用:对事物的某种特征、事理进行具体的解释说明,可以使被说明的对象更具体形象、通俗易懂。摹状貌通过描绘事物形貌的方式揭示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作用:有利于把说明对象说得更具体、生动,从而给读者以深刻印象。引资料通过引用一些固有的资料来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说明方法,也叫作引用。作用: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增强说服力。画图表通过画图表(如附示意图、制作统计表等),将抽象或复杂的事物(关系)理清楚的说明方法。作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地了解说明对象。6. 说明文的语言(1)准确(科学性):说明文的语言一定要符合客观实际,说

9、明事物要求在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方面都要准确无误。要注意文中表示修饰限制等作用的词语,如“基本上”“大约”“比较”“一般”“极个别”“大多数”等词。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2)生动(趣味性):为了把事物的特征或事理说得更加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启发性和感染力,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文要适当运用排比、拟人、描写、抒情等手法作生动说明,增加文章的趣味性。考点一:明确说明对象及特征1. 明确说明对象。说明对象是说明文所要介绍或说明的事物或事理。答题时,要认真审题,辨别文章属于事物说明文还是事理说明文。一般来讲,事物说明文的标题就是文章说明的对象或者涵盖了说明对象;事理

10、说明文则要找准其开头或结尾的总括性语句。事物说明文答出被说明的事物即可;而事理说明文则需答出说明内容(对象+内容或特征),答案通常以“介绍/说明了的”这一形式呈现。2. 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对说明对象特征的概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把握:首先,要注意文章标题,看其中是否有表明说明对象特征的修饰性词语;其次,要看文章的开头部分,抓住其中的总括性语句或表明说明对象特征的词语、句子;再者,要抓住各个段落中的关键语句,如中心句、使用了某种说明方法的语句、有“首先、其次、此外”等连接词的语句等,对其进行归纳整合;另外,可注意文中有分层作用的标点符号,如分号、句号,对与其紧密相关的各个层段进行归纳

11、、概括。值得提醒的是,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应该尽量用文中原句作答。而为说明对象下定义则可以在把握说明对象特征的基础上按下定义的说明方法进行归纳总结。3. 给说明文拟标题。在拟写说明文的标题前应先找出说明文的说明对象并紧扣说明对象的特征拟写。同时,还要注意联系说明文标题的作用对已经拟写好的标题进行审视。说明文标题的作用:内容上,指出说明对象,点明说明对象的特征,揭示说明内容;表达上,形象生动,新颖别致,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等。考点二 理解、概括重要信息题型:1. 文段中某个词语(主要是指示性代词“这”“其中”“那些”等)或短语具体指什么?2. 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某个问题的?3. 某个现

12、象或问题存在的原因或具体表现是什么?解答此类试题,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需根据题干要求,确定答题范围,有针对性地筛选、概括相关信息;同时,应注意表述语言要简洁明了且能涵盖要点,有时可以直接摘录原词原句进行作答,有时则需要对相关信息加以整合,分要点合理概括。还要善于从文中含有标志性作用的内容或词句中获取相关信息,如文章标题、主旨句、每个文段的中心句、过渡性句子、首句、前后照应的语句,以及“首先”“其次”“再者”“还有”“另外”“另一面”等。答题的切入点和归纳点要紧扣题干要求,不可偏离方向。通常来讲,指示性代词(如“这”“其中”“那些”等)所指代的内容出现在上文(即它前面的一句或几句话),或同

13、一句话中的某一部分,有时也可能出现在下文(比较少见)。考点三 理清说明顺序题型:1. 本文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2.某个文段或某几个文段的说明顺序是什么?3. 文段或句子之间的顺序能不能调换?为什么?1. 把握说明顺序。对说明顺序的判定,可采用排除法,因为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一般都会有比较明确的表示时间或空间变化的语言标志,如“以前、如今”“古代、近代、现代”等表示时间的词语;“上下、前后、左右、中间、东西南北”等表示空间方位的词语。而采用逻辑顺序的文章里常用表示因果或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再者”介绍实体性的事物,如建筑物、名胜古迹等一般采用空间顺序。2. 判断文段或句子之

14、间的顺序能否调换。首先需弄清段意或层意,然后从相邻几个文段之间的对应关系或文段中每层之间的关系上去揣摩分析能否调换。尤其要注意文段或句子之间是否存在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是否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等);是否与前后文相照应等。考点四 把握文章结构解答此类试题,关键是要理清段与段、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作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 明确说明文常见的四种结构及每种结构常用于哪类说明文,如总分式是事物说明文常用的结构形式;递进式是事理说明文常用的结构形式,连贯式多用于时间顺序的说明文;并列式多用于空间顺序的说明文。2. 认真阅读全文,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准确分析各段落或层次

15、之间的关系,便可判定其结构类型。对于总分式结构的文章,还要确定其“分”的部分是按哪种方式组合的,是递进、连贯、并列,还是仍包含有总分关系;对于递进式结构的文章,还需明确各个层次之间是怎样逐步深入展开说明的,是由具体到概括,由原因到结果,还是由现象到本质等。3. 弄清文章的结构类型之后,结合题干要求和文章具体内容,选择将文段放在文中合适的位置上或阐述能否删去某一文段的理由,或给文章划分层次结构。考点五 理解重点句段作用解答此类试题,要明确句子或文段在文中的位置,是在文章开头、中间,还是文章结尾。通常来讲,句子或文段在文中的位置不同,作用就不同。一般来说,在文章开头的作用有:总领全文,引起下文;引

16、出(指出)文章的说明对象(及其特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在文章中间的作用有:总结上文,引起下文;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承上启下;更加具体、有力或生动地说明了某些内容。在文章结尾的作用有:总结全文;照应开头,首尾呼应,使结构更加严谨、完整。作答时,首先要弄懂句子或文段在文章整体内容上起什么作用,然后再结合文章内容分析重点句段具体说明了什么,为了强调或突出哪些内容即可。考点六 辨析说明方法及作用解答此类题,首先要掌握常见的几种说明方法的主要特点,然后根据相关文段内容进行分析、判断。具体可按以下步骤着手解答:1. 阅读题干指定的句子或文段,根据标志性语言,判断其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如“与相比”“和不

17、同”等是作比较,“例如”“比如”“据说”等是举例子,有数词、倍数、百分数等是列数字,等等。2. 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表达作用。3. 【举例子】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通过列举的事例,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可从上下文寻找信息),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4. 【列数字】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科学、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使说明更有说服力,令读者信服。5. 【作比较】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说明对象的特点。6. 【打比方】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比作,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7. 【分类别】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晰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种类),使说明更有条

18、理性。8. 【下定义】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用简明科学的语言,科学、准确地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9. 【作诠释】运用作诠释的说明方法,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10. 【摹状貌】运用摹状貌的说明方法,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11. 【画图表】运用画图表的说明方法,通过直观的示意图和表格等形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12. 【引资料】运用引资料的说明方法,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增强说服力。13. 【注】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引用诗词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增

19、强文章的文学色彩;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的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考点七 体会语言特色说明文的语言具有准确、严密、科学、平实、生动形象等特点。其中准确性是最重要的考查点,考查的词语通常为文中表示时间、数量、程度、范围、性质的词语,这些词语一般起修饰、限制的作用。对生动性的考查通常体现在对一些使用了某种修辞方法或者用词巧妙的语句的分析或赏析中。【题型1】使用词语,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符合实际,具有科学性、权威性,或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等。【题型2】不能删去(一般情况)。(表达观点)加点词语的意思是,说明了内容。(解释词语及其

20、作用)删掉之后,句意发生改变,变成了意思,显得过于绝对化(与事实不符;不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分析比较)加点词语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点明语言特色)【题型3】不能换(一般情况)。(表达观点)加点词语是意思,在文中表示意思;而所换词语是意思,用在句中表示意思,与客观事实不符。(解释两个词语,并进行分析比较)加点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所以不能换。(替换后就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科学严谨、准确周密的特点。)(点明语言特色)【题型4、5】首先要从文中摘录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或生动形象的语句,可以找有精确数字的语句、有概数的语句,有修饰、限制性词语(“大概

21、”“左右”“一般”“至少”“往往”“可能”等)的语句,或者使用了某种修辞手法、语言优美生动的语句等;然后具体分析其作用:句中的词语是意思,对进行限制说明,科学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符合客观事实,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句子使用了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考点八 知识的迁移与运用解答此类题,要注意以下几点:1. 要看清题干要求,有针对性地组织答案,不能答非所问。2. 要结文章内容作答,不能脱离文章。3. 要尽可能地创新,不要生搬硬套,给人千篇一律的感觉。4. 观点要正确、鲜明,所提建议要切实可行,想象要合理、切合实际。5. 语言要简明、通顺,不要繁琐。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