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眼科学重点笔记(共46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眼科学重点笔记(共46页).docx(4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中医眼科学重点第一章 绪论 萌芽时期(南北朝以前):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医书,最早论述眼解剖、生理与病机等。 奠基时期(隋朝一唐朝):外台秘要论述眼产生辨色视物之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黑白分明,肝管无滞”,即眼的组织结构须正常;二是“外托三光”,即须有光线照明;三是“内因神识”,即须大脑的整合。 独立发展时期(宋朝一元朝) 兴盛时期(明朝一清朝 鸦片战争以前):元末明初,倪维德著原机启微。明末傅仁宇撰成审视瑶函。清代,黄庭镜著目经大成。清代还有顾锡著银海指南。第二章 眼的解剖与生理功能第一节 眼球的解剖与生理1、眼为视觉器官,包括眼球、视路、眼附属器。2、成人眼球前
2、后径约为24mm,垂直径23mm,横径(水平)约23.5mm。眼球由眼球壁和眼球内容物两部分组成。3、眼球壁分为3层:外层纤维膜,中层葡萄膜,内层视网膜。4、外层纤维膜由纤维组织构成,前16为透明的角膜,后56为瓷白色的巩膜,二者相交区域为角巩膜缘,共同构成完整封闭的眼球外壁,具有保护眼内组织和维持眼球形状的作用。5、成人角膜横径为11.512mm,垂直径为10.511mm。6、角膜的组织结构从外到内分为5层:上皮细胞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内皮细胞层。7、胸膜表面有一层泪膜,称角膜前泪膜。泪膜分为3层:表面为脂质层,中间为水液层,底部为黏蛋白层。8、组织学上巩膜由表层巩膜、巩膜实质层
3、及棕黑板层构成。9、角巩膜缘前界起于前弹力层止端,后缘为角膜后弹力层止端。角膜、巩膜和结膜三者在此处汇合。10、葡萄膜具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膜。角膜从前到后分为三部分:虹膜、睫状体、脉络膜。11、虹膜内缘于中央形成圆孔,称瞳孔,其直径为2.54mm左右。12、视网膜由外到内分为10层:色素上皮层 视锥、视杆细胞层 外界膜 外核层 外丛状层 内核层 内丛状层 神经节细胞层 神经纤维层 内界膜。13、眼球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玻璃体,三者均为透明体。房水、晶状体、玻璃体与角膜一并构成眼的屈光介质,又称屈光系统是光线进入眼内并到达视网膜的通路。14、房水:由睫状突的上皮细胞产生,并充满后房、前房,主
4、要功能是营养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维持眼内压。15、房水流出的途径: 经瞳孔经前房角小梁网睫状突上皮细胞后房前房巩膜静脉窦血循环产生的房水眼静脉 少量脉络膜上腔吸收少部分虹膜吸收受阻、眼压增高致青光眼16、晶状体:位于虹膜后面、玻璃体前面;晶状体的直径约为9mm,厚度45mm。第二节 视路1、视路:是视觉信息从视网膜光感受器到大脑枕叶视中枢的传导通路。即从视神经开始经过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至大脑枕叶的神经传导径路。2、视神经是从视盘起至视交叉的这段神经,总长度为4250mm,分为眼内段、眶内段、管内段、颅内段。一侧视神经损害可引起一眼单侧偏盲。3、视交叉邻近组织炎症影响或被肿块压迫
5、时,可见两眼单侧偏盲。4、一侧视束发生病变时,可见两眼同侧偏盲。第三节 眼球的血循环与神经分布1、血管及血液循环2、眼球的血液应来自眼动脉。1)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睫状动脉、2)静脉:视网膜中央静脉、涡静脉、睫状前静脉第四节 眼附属器的解剖与生理1、眼附属器包括眼眶、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2、眼睑:于眼眶外面及眼球前面,分为上睑和下睑组织学上眼睑从外到内分为5层:眼睑皮肤 皮下组织 肌肉层(眼轮匝肌:面神经支配;提上睑肌:动眼神经支配,司眼睑开合)睑板 睑结膜2、结膜:按解剖位置分为睑结膜、球结膜、穹窿结膜。3、泪器:包括分泌泪眼的泪腺和排泄泪液的泪道。4、泪道包括泪点、泪小管、泪总管、
6、泪囊及鼻泪管。5、眼外肌 眼球的运动依赖6条眼外肌。每眼有四条直肌、两条斜肌。直肌是上、下、内、外直肌;斜肌是上、下斜肌。动眼神经支配:内、上、下直肌,下斜肌,提上睑肌外展神经支配:外直肌 滑车神经支配:上斜肌眼外肌 主要动作 次要动作内直肌 内转下直肌 下转 内转、外旋外直肌 外转 上直肌 上转 内转、内旋上斜肌 内旋 下转、外转下斜肌 外旋 上转、外转第五节 中医对眼解剖与生理的认识1、中西医眼部解剖名称对照表中医解剖名称 西医解剖名称眼珠(睛珠、目珠) 眼球白睛(白眼、白仁、白珠) 包括球结膜、球筋膜、前部巩膜黑睛(黑眼、黑仁、黑珠、乌睛、乌珠等) 角膜黄仁(眼帘、虹彩、睛帘) 虹膜神水
7、 房水瞳神(瞳子、瞳仁、瞳人、金井) 瞳孔晶珠(睛珠、黄精) 晶状体神膏 玻璃体视衣 包括脉络膜和视网膜目系(眼系、目本) 包括视神经、包裹视神经的鞘膜及血管胞睑(约束、眼胞、眼睑、睥) 眼睑上胞(上睑、上睥) 上眼睑下睑(下胞、下睥) 下眼睑睑弦(眼弦、睥沿) 睑缘睫毛 睫毛睑裂 睑裂内眦(大眦) 内眦外眦(锐眦、小眦) 外眦泪泉 泪腺泪窍(泪堂、泪孔) 泪点眼带 眼外肌眼眶(目眶) 眼眶第三章 眼与脏腑的生理关系第一节 眼与五脏的生理关系1.眼与肝的生理关系:肝开窍于目,目为肝之外候肝气通于目,肝和则能辨色视物肝主藏血,肝受血而目能视肝主泪液,润泽目珠2.眼与心的生理关系:心主血液,血养目
8、珠心合血脉,诸脉属目心舍神明,目为心使3.眼与脾与生理关系:脾主运化,输精于目脾升清阳,通至目窍脾气统血,循行目络4.眼与肺的生理关系:肺为气本,气和目明肺主宣降,眼络通畅5.眼与肾的生理关系:肾主藏精,精充目明肾生脑髓,目系属脑肾主津液,润养目珠肾寓阴阳,涵养瞳神6.胆参与神膏的生成。第三节 五轮学说概要1、五轮学说:是根据眼与脏腑密切相关的理论,将眼局部由外到内分为眼睑、两眦、白睛、黑睛和瞳神等五部分,分属于五脏,分布命名为肉轮、血轮、气轮、风轮、水轮,借以说明眼的解剖、生理、病理及其与脏腑的关系,并用于指导临床辨证的一种学说。五轮的解剖部位及脏腑分属表五轮 解剖部位 脏腑分属肉轮 胞睑
9、脾 胃血轮 两眦 心 小肠气轮 白睛 肺 大肠风轮 黑睛 肝 胆水轮 瞳神 肾 膀胱第五章 病因病机第一节 病因1、眼科常见的病因:外感六淫、疠气、内伤七情、饮食不节、劳倦、眼外伤、先天与衰老及其他因素。2、六淫1)风邪的致病特点:风为阳邪,其性开泄 风性善行数变 易与他邪结合2)火邪的致病特点:火性炎上 火热生眵 易伤津液 灼伤脉络火或迫血妄行3)湿邪的致病特点:湿邪重浊粘滞 内外湿邪,相互影响 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3、疠气是指具有强烈传染性和流行性的致病邪气,又称疫疠、时气、天行、疠气等。4、七情内伤易生绿风内障、视瞻昏渺、青盲等。四、饮食不节可致眼部虚、实、热证;饮食不洁,肠道染虫可致
10、眼部寄生虫、小儿疳积等。5、劳倦:劳倦内伤可导致阴血亏损、气血耗伤、肝肾不足、心肾不交等脏腑功能紊乱,从而引发不耐久视、视瞻昏渺等眼病。6、先天与衰老先天所致:胎患内障、高风内障、辘轳转关、旋胪泛起等;衰老所致:年迈体弱、脏腑功能不足而引发的眼病,如圆翳内障、老花眼、视瞻昏渺等。第二节 病机眼科常见的病机: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功能失调、津液代谢失调、经络功能失调。第六章 眼科诊法第一节 眼科四诊1、眼特殊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眼与脏腑经络的密切联系,决定了在眼科四诊之中重在望诊与问诊。问诊:问眼部症状:视觉,眼痛,眼痒,目涩,羞明,眼哆,眼泪。2、远视力检查:视力表与被检者相距5m。 近视力检查:标准
11、视力表置受检眼前30cm。3、视野:是指眼向前方固视时所见的空间范围,相对于视力的中心视锐度而言,它反映了周边视网膜的视力。距注视点30以内的范围称为中心视野,30以外的范围为周边视野。4、正常视野:正常人动态视野的平均值为:上方56,下方74,鼻侧65,颞侧91。5、色觉检查:视网膜锥体细胞辨别颜色的能力称色觉。6、眼球突出度检查:我国正常人眼球突出度约为1214mm,两眼差不超过2mm,眶距约为98mm。7、正常眼压为1021mmHg。第二节 眼科常用的辩证法1、辨内障与外障:外障、内障是中医眼科对眼病的一种分类方法,依据发病部位的不同,分为内障和外障两大类。外 障 内 障病位 胞睑、两眦
12、、白睛、黑睛 瞳神、晶珠、神膏、视衣、目系等病因 六淫之邪、外伤所致,亦可由 内伤七情、脏腑内损、气血两亏、阴虚火炎痰湿内阻,肺火炽盛,肝火上炎, 、气滞血瘀以及外邪、眼外伤脾虚气弱,阴虚火炎等引起。特点 外显证候较明显,如红赤肿胀、 一般眼外观端好,多有视觉变化,如视力湿烂、生眵、流泪、痂皮、结节、 下降、视物变形、视物易色、视灯光有如上胞下垂、胬肉、翳膜等,多有眼痛、 彩虹及夜盲等症;也可见抱轮火赤或痒涩、羞明、眼睑难睁等自觉症状 白睛混赤、瞳神散大或缩小、变形或变色、眼底出血、渗出、水肿等改变2、 五轮辨证:就是应用五轮理论,通过观察各轮所显现的症状,去推断相应脏腑内蕴病变的方法,是眼科
13、独特的辨证方法。 五论学说: 在我国现存医籍中以太平圣惠方记载为最早。 五轮:指肉轮,血轮,气轮,风轮,水轮。 肉轮:指胞睑,包括眼睑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睑板和睑结膜。眼睑分上,下两部分,司眼之开合,有保护眼珠的作用。胞睑在脏属脾,脾主肌肉。 血轮:指内,外两眦,包括内,外两眦的皮肤,结膜,血管及内眦的泪埠,半月皱襞和上下泪点。两眦在脏属心,心主血,故称血轮。 气轮:指白睛。包括球结膜,球筋膜和前部巩膜。为眼珠的外壁。其表层无色,薄而透明;里层色白,质地坚韧,具有保护眼珠内部组织的作用。白睛在脏属肺,肺主气,故称气轮。 风轮:指黑睛,即角膜。位于眼珠前部的正中央,质地坚韧而清澈透明,是光线进
14、入眼内的必经之路。 水轮:指瞳神,包括其后的黄仁,神水,晶珠,神膏,视衣,目系等。水轮是眼能明视万物的主要部分,瞳神在脏属肾,肾主水,故称水轮。因肾与膀胱相表里,所以水轮病变常与肾,膀胱有关。但由于瞳神包括多种不同组织,且结构复杂,故除与肾和膀胱有关外,与其他脏腑也密切相关。3、辨黑睛生翳:古人将黑睛和晶珠的病变统称为翳。此翳指黑睛之翳,有新翳、宿翳之别。新翳:病初起,黑睛混浊,表面粗糙,轻浮脆嫩,基底不净,边缘模糊,具有向周围和纵深发展的趋势,荧光素溶液染色检查阳性,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目赤、碜涩疼痛、畏光流泪等症。宿翳:指黑睛混浊,表面光滑,边缘清晰,无发展趋势,荧光素溶液染色检查阴性,不伴有
15、赤痛流泪等症状,为黑睛疾患痊愈后遗留下的瘢痕。根据宿翳的厚薄浓淡程度,可将其分为四类:冰瑕翳、云翳、厚翳、斑脂翳。宿翳对视力的影响程度,主要决定于翳的部位,而大小、厚薄次之。4、辨膜:自白睛或黑白之际起障一片,或白或赤,渐渐向黑睛中央蔓延者,称为膜。1)若膜上有赤丝密布者,为赤膜,属肝肺风热壅盛,脉络瘀滞;2)赤丝细疏,红赤不显者,为白膜,属肺阴不足,虚火上炎。第七章 眼科治疗概要1、退翳明目法:指用具有消障退翳作用的方药,用于黑睛生翳,以促进翳障的消散,减少瘢痕形成的治疗方法。2、海螵蛸棒摩擦法的适应证:椒疮睑内面颗粒累累者。手术方法:将海螵蛸磨制成1.5cmX3.5cm左右的棒状,棒端呈鸭
16、嘴形。浸泡于消毒液中,取出待干备用。对术眼表面麻醉,并清洁结膜蘘后,以左手翻开上睑,充分暴露穹窿部,右手持海螵蛸棒,以轻快手法左右来回多次摩擦睑内面颗粒密集处,以擦破颗粒为度。摩擦后即用氯化钠注射液冲洗,并涂眼膏。根据病情,可多次重复进行。3、滤泡压榨术的适应证:粟疮、椒疮颗粒多者手术方法:患眼点0.5地卡因液作表面麻醉,分别翻转上下眼睑,于上下结膜穹窿部各注入2盐酸利多卡因约1ml,用针头将较大的滤泡挑破,再用滤泡压榨器夹住有滤泡的结膜,挤出内容物,直到滤泡压平为止。术毕冲洗结膜囊,压迫止血,涂抗生素眼膏。眼科疾病治疗一.针眼: 针眼是指胞睑边缘生疖,形似麦粒,红肿痒痛,易成脓溃破的眼病。相
17、等于西医学的睑腺炎,又称麦粒肿。自觉症状:早期以微痛微痒为主,中期肿痛明显,脓成溃破后诸症减轻,红肿渐消眼部检查: 胞睑局部肿胀,微红,按压疼痛,扪及形似麦粒的硬结,随之溃破.见患侧白睛红赤.外治法: 若脓头在眼睑皮肤面,切口应与睑缘平行, 脓头位于睑内面者,切口应与睑缘垂直.1、分类:1)外睑腺炎(外麦粒肿):睫毛毛囊、皮脂腺、变态汗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2)内睑腺炎(内麦粒肿): 睑板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2、病因病机:1)病因:眼睑腺体的急性细菌性感染:多为葡萄球菌,特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2)病机:风热之邪直袭胞睑,滞留局部脉络,气血不畅而发病饮食不节,脾胃积热,热毒上攻余邪未清或脾气虚弱,
18、复感风热之邪。3、治疗:未成脓者,内外兼治,促其消散;已成脓者,切开排脓。 证型治法方药风热外袭证祛风散热,消肿散结银翘散 加减热毒壅盛证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仙方活命饮加减 脾虚夹实证健脾益气,扶正祛邪四君子汤 加减*热毒壅盛证:胞睑局部红肿,硬结较大,灼热疼痛,伴有口渴喜饮,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数.二. 胞生痰核: 胞生痰核是指胞睑内生核状硬结,逐渐长大,触之不痛,皮色如常的眼病. 相当于西医学的睑板腺囊肿.又称霞粒肿. 自觉症状:硬核较大者,胞睑可有重坠感,如硬核从睑内溃破,可有摩擦感 眼部检查: 胞睑肤色正常,可见硬核凸起,按之不痛,与皮肤无粘连.睑内面呈局限性紫红或灰蓝色隆起. 外治法
19、: 翻转眼睑,在睑内面做与睑缘相垂直的切口,切开睑结膜及囊肿内壁,刮出内容物.证型治法方药痰湿阻滞证化痰散结化坚二陈丸加减 (陈皮,半夏,茯苓,僵蚕,川黄连,甘草。功用: 化痰散结痰热蕴结证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温胆汤 或 清胃汤 加减* 痰湿阻滞证: 胞睑内生硬核,皮色如常,按之不痛,无粘连,如硬核较大,可有重坠感.胞睑内呈灰蓝色隆起,舌苔薄白,脉缓.胞生痰核与针眼的鉴别病名针眼胞生痰核发病部位在睑弦胞睑深部主症压痛明显,局限性红肿热痛,早期疖肿硬,推之不移,脓成溃破而愈。压之不痛,大者有重坠感,自行穿破则有异物感,睑皮肤正常,核状硬结,推之可移,睑内灰紫色病势急缓病程短,一般35日 长,数周或
20、数月对白睛影响发病近眦部者可致白睛水肿无影响三. 风赤疮痍:是指胞睑皮肤红赤如朱,起水疱或脓疱,甚至局部溃烂并伴有灼热疼痛的眼病。 类似于西医学的接触性睑皮炎,单纯疱疹病毒性睑皮炎,带状疱疹病毒性睑皮炎. 病因病机:脾经蕴热,外感风邪。外感风热邪毒引动内火,脾胃湿热中阻,复感风邪。 自我症状:发病数日前患者可有额,颞,腮等部灼痛感,继之眼睑皮肤瘙痒,灼热,肿痛及生水泡。 眼部检查: 眼睑皮肤红赤,微肿,并见水疱及粘液渗出,结痂.在患侧眼睑,额部皮肤及头皮出现成簇的水疱.证型治法方药脾经湿热证清脾热,除风邪除风清脾饮 加减风火上攻证清热解毒,疏风散邪普济消毒饮 加减风湿热毒证祛风除湿,泻火解毒除
21、湿汤 加减 (掌握)肝脾毒热证清热除湿,散邪退翳龙胆泻肝汤 加减* 风湿热毒证: 胞睑红赤疼痛,水疱,脓疱簇生,极痒,甚或溃破流水,糜烂;伴胸闷纳呆,口中粘腻,饮不解渴,舌质红,苔腻,脉滑数.* 除湿汤: 方解: 黄芩,黄连,连翘,枳壳,陈皮,滑石,川木通,车前子,荆芥,防风,甘草.四.睑弦赤烂:是以睑弦红赤,溃烂,刺痒为临床特征的眼病。又名风弦赤眼,沿眶赤烂,风沿烂眼,迎风烂赤等。病变发生在眦部者,称眦睢赤烂。又名眦赤烂;婴幼儿患此病者,称胎风赤烂。相当于西医学中的睑缘炎。可分为鳞屑性睑缘炎,溃疡性睑缘炎和眦部睑缘炎三种。 病因病机:脾胃蕴热,复受风邪。脾胃湿热,外感风邪。心火内盛,风邪犯眦
22、。 自觉症状:患者睑弦或眦部灼热疼痛,刺痒难忍,可伴干涩羞明。 眼部检查:如可见睑缘潮红,睫毛根部及睫毛间附有细小糠皮样鳞屑,除去鳞屑后可见睑缘红赤,睫毛易脱落,但可再生;或见睑缘红赤糜烂,结痂,除去痂皮后可见睫毛根处出脓,出血,睫毛胶粘成束,乱生或脱落,睫毛脱落后不能再生,日久则睫毛稀疏或成秃睫,或红赤糜烂等症状表现在两眦部。证型治法方药风热偏生证祛风止痒,凉血清热银翘散 加减湿热偏盛证清热除湿,祛风止痒除湿汤 加减心火上炎证清心泻火,佐以祛风导赤散合黄连解毒汤 加减* 湿热偏盛证: 患眼痛痒并作,睑弦红赤糜烂,出脓出血,眵泪胶粘,睫毛稀疏,或倒睫,或秃睫.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六. 上胞
23、下垂: 上胞下垂是指上胞升举乏力,或不能提举,以致睑裂变窄,掩盖部分或全部瞳神而影响视物的眼病。相当于西医学的上睑下垂。 病因病机: 1、先天禀赋不足,命门火衰,心脾阳虚,胞睑不能升举。2、脾阳虚,中气不足,清阳不升。3、脾虚聚湿生痰,风邪客睑。 自觉症状: 属于先天性者,患者自幼即双眼上胞下垂.属后天性者,慢性者晨起或休息后减轻,午后或劳累后加重, 重者可伴有重影.急骤者,多伴有眼珠歪斜. 眼部检查:上胞遮盖眼睛2mm,甚至掩盖部分或全部瞳神;患者常仰头视物. 皮下或肌肉注射甲基硫酸新斯的明0.5mg,15-30分钟后,症状减轻或消失者,多为重症肌无力眼睑型.诊断依据:1)两眼向前平视时,上
24、胞遮盖黑睛上缘超过2mm,睑裂变窄。 2)紧压眉弓部,上胞抬举困难。 证型治法方药先天不足证 温肾健脾 右归饮 加减 脾虚气弱证 益气升阳 补中益气汤 加减 (补中益气芪术陈,升柴参草当归身) 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风痰阻络证祛风化痰 ,舒经通络正容汤 加减* 脾虚气弱证: 双眼或单眼上胞下垂,晨起病轻,午后加重,休息后减轻,劳累后加重,周身可见倦怠乏力,吞咽困难,舌质淡,苔薄白,脉弱.八.椒疮:椒疮是指胞睑内面颗粒累累,色红而坚,状若花椒的眼病。本病的发生与环境卫生,个人卫生,生活条件等有关。多双眼发病,病程较长,可迁延数年,具有传染性。相当于西医学中的沙眼。 病因病机:外感风热邪毒,内
25、有脾胃积热,内外邪毒上壅胞睑,脉络阻滞,气血失和,与邪毒淤积而成。 自觉症状:初期自觉眼部不适,或微有痒涩感,眵少而粘,或无明显异常感觉.病重者,睑内刺痒灼热,沙涩畏光,眵泪胶粘,视物模糊. 眼部检查:(1)椒疮主症:初起可见上睑内面两眦处红赤,脉络模糊,有少量细小色红而坚的颗粒,或间有色黄而软如粟米样颗粒;重者上睑内红赤尤甚,颗粒满布,白睛红赤,赤脉下垂,黑睛星点翳膜,日久颗粒溃破,在睑内面形成灰白色条状,网状瘢痕,或睑内面完全形成灰白瘢痕,此时常出现并发症与后遗症。(2)椒疮并发症与后遗症:1、睑弦内翻及倒卷睫毛:胞睑内颗粒破溃后在睑内结瘢,瘢痕收缩致皮松肉紧,内急外弛,睑弦内翻,睫毛触刺
26、眼珠。相当于西医学睑内翻倒睫。2、赤膜下垂:椒疮较轻者,白睛赤脉从上方下垂于黑睛,呈垂帘状;严重者,白睛赤脉从黑睛四周侵入,包裹黑睛,称为血翳包睛。相当于西医学的沙眼角膜血管翳。3、黑睛星翳:多在赤脉尽头出现星点云翳。4、睥肉黏轮:胞睑内面与白睛表层粘着,重者眼珠转动不灵,相当于西医学的睑球粘连。5、流泪症与漏睛:可见不时泪下,迎风尤甚;或见大眦头常有黏液或脓汁自泪窍外溢。6、眼珠干燥:目珠干涩不适。相当于西医学结角膜干燥症。7、上胞下垂:胞睑肿硬变厚而致上胞重坠下垂。 诊断依据: 1.睑内红赤,脉络纹理模糊,有小颗粒。2.黑睛上方赤膜下垂,赤脉末端生星点翳膜. 3. 见睑内瘢痕形成. 外治法
27、:滴眼药水:可选用0.5%熊胆眼药水,0.1%利福平眼药水,磺胺类的眼药水滴眼。涂眼药膏:常于晚上睡前涂0.5%金霉素眼膏或四环素,磺胺类的眼药膏等。椒疮颗粒累累者,可用海螵蛸棒摩擦法。栗状颗粒者,可行滤泡压榨术。证型治法方药风热客睑证疏风清热 银翘散 加减 热毒壅盛证清脾泻热,除风散邪除风清脾饮 加减血热瘀滞证清热凉血,活血散瘀归芍红花散 加减* 归芍红花散: 当归,赤芍,红花,山栀子,黄芩,连翘,大黄,生地黄,防风,白芷,甘草 功效: 清热化瘀.*血热瘀滞证: 胞睑后硬,睑内颗粒累累,疙瘩不平,红赤显著,眼内刺痛灼热,沙涩畏光,生眵流泪,黑睛赤膜下垂,星翳点点,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苔黄,脉数
28、。 沙眼的病因:由沙眼衣原体的感染所致。诊断依据:1.上睑结膜及上穹隆部有滤泡,乳头增生与血管模糊。2裂隙灯下可检查到角膜血管翳,特别在角膜缘上同时见有因滤泡生长后消退而遗留下来的瘢痕小凹。3上穹隆和上睑结膜出现条状或网状斑痕。4结膜刮片发现包涵体,或荧光抗体染色,酶联免疫测定等方法检测发现沙眼衣原体抗原。第一项兼其他三项任一项,均可诊断。两眦疾病一.流泪症: 流泪症是指泪液不循常道而溢出睑弦的眼病,有热泪与冷泪之分.流泪症与西医学的泪点位置异常、泪道狭窄或阻塞及泪道排泄功能不全引起的泪溢症相类似。 病因病机:肝血不足,泪窍不密,风邪外袭而致泪出。气血不足,或肝肾两虚,不能约束其液而流泪。 临
29、床症状:患眼无红赤肿痛,仅有流泪或迎风流泪更甚,或在冬季,初春寒风刺激时流泪加重。眼部检查可见泪液不时溢出睑弦,且内眦下方皮肤潮湿,或可见泪窍外翻现象,按压睛明穴下方,无黏液等溢出。 诊断依据: 1)流泪 2)冲洗泪道时,泪道通畅,或通而不畅,或不通,但均无黏液从泪窍溢出。 外治:滴眼药水:可应用含硫酸锌的眼药水点眼。证型治法方药肝血不足,外感风邪证补阳肝血,祛风散邪止泪补肝汤 加减气血不足,收摄失司证益气养血,收摄止泪八珍汤 加减肝肾两虚,约束无权证补益肝肾,固摄止泪左归饮 加减* 肝血不足,外感风邪证: 患眼无红赤肿痛,溢泪,迎风更甚,头晕目眩,面色无华,舌淡苔薄白,脉细.* 止泪补肝汤:
30、 当归,白芍,蒺藜,川芎,熟地黄,木贼,防风二.漏睛: 漏睛是指内眦部常有黏液或脓液自泪窍溢出为临床特征的眼病。相当于西医学之慢性泪囊炎。多为鼻泪管狭窄或阻塞。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 病因病机: 1、外感风热,停留泪窍,泪道不畅,泪液受灼,使变稠浊,满溢而出。2、心经伏火,脾蕴湿热,流注经络,上攻泪窍,热伏日久,积聚成脓。 自觉症状: 不时流泪,内眦常有粘液或脓液溢出. 眼部检查: 眼常有濡湿状, 眼内眦部皮肤潮红,糜烂,可有湿疹,白睛混赤.以手指压迫睛明穴下方,有黏液或脓性分泌物自泪窍溢出.如冲洗泪道不通,并有黏液或脓液自泪窍反流. 鉴别诊断: 当与流泪症鉴别, 按压睛明穴下方或冲洗
31、泪道时是否有黏液或脓液溢出.诊断要点:1)流泪或常有粘液或脓液附于内眦部。2)按压睛明穴下方,有黏液或脓液自泪窍泌出。3)冲洗泪道时多有阻塞现象,并有黏液或脓液自泪窍返流。证型治法方药风热停留证疏风清热白薇丸 加减 (专用方)心脾湿热证清心利湿竹叶泻经汤 加减* 风热停留证: 内眦部皮色如常,按之不痛,有少量黏浊泪液自泪窍溢出.自觉隐涩不适,或时觉有涎水粘睛.* 白薇丸: 防风,白蒺藜,白薇,石榴皮 功效: 祛风清热. 外治(1)滴眼药水(2)用黄连水或抗生素类药液冲洗泪道,每日一次,以清热排脓。经泪道冲洗和药物治疗,脓性分泌物已消失一段时间后,可试行泪道探通术,探通时必须小心,力戒粗暴,以防
32、损伤泪窍,形成假道,若探通数次无效者,即不必继续。(3)泪道探通术:若为婴儿患者,一般先行按摩,日久无效者,6个月后行泪道探通术,术后用抗生素滴眼。(4)漏睛久不治者可考虑手术,根据情况选用泪囊摘除术、泪囊鼻腔吻合术或。泪道激光成形术 预防调摄1、对椒疮、鼻部疾病,应及时治疗,防止并发漏睛。 2、在点外用药前,先必须按压内眦部,将浊液排净后用药效果方好。3/3、忌食辛辣炙赙等食物,以防脾胃积热,突发漏睛疮。三.漏睛疮: 漏睛疮是指内眦睛明穴下方突发赤肿疼痛,继之溃破出脓的眼病。 又名大眦漏。相当于西医学中的急性泪囊炎,为泪囊周围的蜂窝织炎. 病因病机:心经蕴热,或素有漏睛,热毒内蕴,复感风邪,
33、风热搏结所致。过嗜辛辣炙搏,心脾热毒壅盛,致气血凝滞,营卫不和,结聚成疮,热盛肉腐成脓而溃。 自觉症状:睛明穴下方皮肤红肿疼痛,蔓延到上下眼睑或颜面部,每被误认为丹毒,有全身不适感. 眼部检查:数日后睛明穴下方皮肤呈现黄色脓点,形成脓肿,穿破排脓后肿胀消退,疼痛随即消失,但有时形成泪囊瘘. 诊断依据: 1.发病较急,睛明穴下方皮肤红肿疼痛,出现黄色脓点. 2.可有发热,恶寒等全身不适. 3.常有慢性泪囊炎病史. 外治:滴眼药水,湿热敷,药物敷,已成脓者,应切开排脓,并放置引流条,每日换药,待脓尽伤口愈合。若已成漏者,可行泪囊摘除术并切除瘘管。证型治法方药风热上攻证疏风清热,消肿散结祛风散热银子
34、 加减热毒炽盛证清热解毒,消疮散结黄连解毒汤 加减正虚邪留证托里排毒托里消毒散 加减* 热毒炽盛证: 患处红肿高起,坚硬拒按,疼痛难忍,红肿漫及面颊胞睑,身热心烦,口干思饮,舌质红,苔黄燥.* 黄连解毒汤: 黄连解毒,三黄栀子.(黄连,黄芩,黄柏).黄连解毒,泄火毒.白睛疾病一.暴风客热: 暴风客热是指猝然感受风热之邪的侵袭,而致白睛暴发以红赤肿痛,灼热痒痛为主要特征的眼病。相当于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本病多发于春,夏,秋季,常以手帕,毛巾,水,手为传染媒介,易在公共场所蔓延,散发于学校等集体生活场所,本病多为双眼患病,突然发生,一般在发病后3-4日达到高潮,以后逐渐减轻,1-2周痊愈,预后良好
35、,若失于调治,则病情迁延,可演变成慢性。)病因病机:骤感风热之邪,风热相搏,客留肺经,上犯白睛而发;若素有肺经蕴热,则病更甚。自我症状:患眼猝感刺痒交作,碜涩疼痛,灼热流泪.全身可见恶寒发热,头痛鼻塞,便秘溲赤等。眼部检查:胞睑红肿,白睛臃赤,甚者状如鱼鳔,眵多粘稠,严重者可见附有灰白色伪膜,擦之又生.结膜刮片可见多形核白细胞增多. 外治:滴眼药水,洗眼法。预防与调护:1注意个人卫生,不用脏手,脏毛巾肉擦眼部2.对急性期的病人,气手帕,毛巾,脸盆以及其他生活用品应注意消毒,防止传染。如一眼患病,另一眼更需要保护,以方患眼分泌物及眼药水流入健眼3.医生给患者检查后,应注意洗手消毒,以防交叉感染。
36、证型治法方药风重于热证疏风解表,兼以清热银翘散 加减热重于风证清热泻火,兼以疏风泻肺饮 加减风热并重证祛风清热,表里双解防风通圣散 加减* 风热并重证: 患眼灼热疼痛,刺痒较重,恶热畏光,热泪眵结,白睛红赤肿胀,头痛鼻塞,恶寒发热,口渴思饮,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数.* 泻肺饮: 荆芥,防风,羌活,白芷,山栀子,石膏,桑白皮,黄芩,连翘,川木通,枳壳,赤芍,甘草.功效: 祛风清热退翳.三.天行赤眼:天行赤眼是指外感疫疬之气,以白睛暴发红赤为主要特征,能迅速传染并引起广泛流行的眼病。类似于西医学的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为病毒感染所致.(本病多发于夏,秋季,常见于成年人,婴幼儿较少见。传染性极强,潜
37、伏期短,多于24小时内双眼同时或先后而发,起病急剧,刺激症状重,常呈暴发流行,但预后良好。) 病因病机:猝感疫疬之气,疫热伤络,或肺胃积热,肺金凌木,侵犯肝经,上攻于目而发病。 自我症状:患眼突然痒涩交作,怕热畏光,灼热疼痛,热泪如汤,目眵清晰.全身可有头痛发热,咽喉肿痛. 眼部检查:初起胞睑红肿,白睛红赤. 继之白睛溢血呈点状或片状,甚者遍及整个白睛. 外治法:滴眼药水(0.2%鱼腥草眼药水,每日6次,症状严重者可1小时2次,亦可选用抗病毒眼药水,配合抗生素眼药水滴眼)洗眼法(选用大青叶20g,金银花15g,蒲公英30g,菊花15g等清热解毒之品,煎汤熏洗患眼,每日2-3次。) 预防与调护:
38、1. 注意个人卫生,不用脏手,脏毛巾肉擦眼部2.对急性期的病人,气手帕,毛巾,脸盆以及其他生活用品应注意消毒,防止传染。如一眼患病,另一眼更需要保护,以方患眼分泌物及眼药水流入健眼3.医生给患者检查后,应注意洗手消毒,以防交叉感染。诊断依据:1)白睛红赤,或见白睛溢血呈点片状,耳前或颌下可扪及肿核。2) 正处流行季节,或有接触史,起病急,多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病。证型治法方药初感疠气证疏风清热祛风散热饮子 功效: 祛风清热,活血退赤热毒炽盛证泻火解毒普济消毒饮 加减* 初感疠气证: 患眼灼热刺痒,碜涩疼痛,畏光流泪,眼眵稀薄,白睛红赤有点片状溢血,伴见发热头痛,鼻塞流涕,耳前可触及肿核,舌质红,苔
39、薄黄,脉浮数.* 祛风散热饮子: 防风,羌活,薄荷,牛蒡子,连翘,山栀子,大黄,赤芍,川芎,归尾,甘草 四.天行赤眼暴翳:天行赤眼暴翳是指因感受疫疬之气,突发白睛红赤,继之黑睛生翳,且能传染流行的眼病。类似于西医学的流行性角结膜炎,由腺病毒感染所致.(本病可单眼或双眼同时患病,易传染流行,无明显季节性,各年龄段均可发生,病程较长,严重者可迁延数月以上。愈后常遗留不同程度的角膜云翳,影响视力). 病因病机:外感疬气,内兼肺火亢盛,内外合邪,肺经凌木,侵犯肝经,上攻于目而发病。 自我症状:碜涩疼痛,灼热畏光,眵稀泪多,视物模糊. 眼部检查:初起胞睑微肿,泪多眵稀,白睛红赤而肿,耳前及颌下扪及肿核并
40、有压痛;发病7-10天后,病情发展,黑睛出现星翳,散在而发,多位于黑睛中央;黑睛星翳可持续数月之久,以后逐渐消退. 证型治法方药疠气犯目证疏风清热,退翳明目菊花决明散 加减肝火偏盛证清肝泻火,退翳明目龙胆泻肝汤 加减余邪未清证养阴祛邪,退翳明目消翳汤 加减* 肝火偏盛证: 患眼碜涩刺痛,畏光流泪,视物模糊,黑睛星翳簇生,抱轮红赤,口苦咽干,便秘溲赤,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消翳汤: 木贼,密蒙花,防风,荆芥,归尾,枳壳,川芎,生地黄,柴胡,蔓荆子,甘草功效: 祛风活血,退翳明目鉴别点暴风客热天行赤眼天行赤眼暴翳病因风热外袭猝感疫疠之气猝感疫疠毒邪眵泪眵多粘稠泪多眵稀泪多眵稀白睛病变浮肿红赤白睛红赤,有点片状溢血白睛红赤,甚白睛混赤黑睛生翳多无或有,易消退星翳簇生预后较好较好重者可留点状翳障传染性可传染,不引起流行传染性强,易广泛流行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