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书笔记(共11页).docx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3855994 上传时间:2022-05-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读书笔记(共11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论语》读书笔记(共11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语》读书笔记(共11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读书笔记(共11页).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论语读书笔记作者:孔子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时间:2016年1月内容提要:论语是一部主要记述孔子言行的著作,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纂集而成。以记录言谈举止的方式,真实表达了孔子的社会理想和政治追求,以及关于人生、伦理、教育等多方面的主张,揭示出孔子思想的哲学内涵和逻辑依据,从而全面反映了由孔子开创的儒学理论体系的内容和构成方式。论语共二十篇,虽呈现为零散的语录体形式,但孔子的思想脉络贯穿其中。从对现状的批判,到提出目标清晰的政治理想,从人类本质的思考,到人生行为规范的制定,从治政措施到文明教化,从求学态度到认识方式,再加上从思想主干上孳生出的各个分支,孔子完整的理论体系

2、,以及孔子思想的完备结构,在论语中都得到了充分展现。内容摘录: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P2)(看法:这句话从小就在读,虽明白其含义,但有时仍不能完全做到。尤其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应该时刻提醒自己。)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P2)(看法: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人之根本。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父母给予的,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来,这是永远都无法回报的。不孝敬父母的人,永远不能和他做朋友。尊长爱幼是做人的根本之一。所谓“仁、义、礼、

3、智、信。”有可能是当时缺失的东西。当时乱世,缺失的东西太多,所以被提倡的东西也多。当今社会亦是如此,问题严重了,就会被重视起来,大家都提倡的、都重视的,恰好是人们缺失的。)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P3)(看法:每天数次自我反省,是一个很好的习惯。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了?与朋友交往是否真诚守信了?对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认真复习了?曾子前两个问题可以说都是在反省为人处事方面,最后一个问题说的是学业方面。可见儒家重视真诚守信的相处之道,这也是与人交往的根本。)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P3)(看法:这句话从三个方面阐述治理

4、国家之道:严肃治世并有诚信;节约财用并爱护百姓;根据农时来使用民力。管理者能做到: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这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做事严肃认真,这是一种敬业精神,也是对社会和群体的敬畏和尊重;严守信用是一个人的品德和修养,是立人之本。古人做到这一点不是很容易,现代人能够做得很好更不容易。注重节俭,这是一种美德,爱护员工和人民是管理者的美德。使民以时,这是一种尊重自然规律、尊重农业生产规律、尊重农民生活规律的科学做法,我们现在可以把它推广到各个领域,那么这个词就是符合时宜地做事,根据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有利的条件,去做有利有益的事情。)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从而亲仁。行

5、有余力,则以学文。(P4)(看法:古人认为做人首要的是孝,所谓的百善孝为先。孝表现为爱父母,尊重父母、顺从父母。出门前向父母道声别,回家向父母打声招呼,父母需要照顾时必须在身边照看一下。生活中的尊重礼节必须要做到,与父母意见不一致,可以温顺地交流,当父母有错时采取温驯的方式指出等。在外面要尊重兄长,可以推广到年长的朋友。谨慎处事、严格要求自己、加强修养,对待人和事要讲究诚信,不欺人不欺已。博爱众人,与人为善,与修养的人、有良好品德的人交往成为朋友。在做人和做事上有余力之后,就可以学习种文化知识了。)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

6、子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P6)(看法:“温良恭俭让”是美德,温,待人温和;良,做人善良,与人为善;恭,待人恭敬;俭,是指俭朴,当今社会物质财富越来越丰富,人们攀比心理比较严重,做到生活俭朴而不浪费又不吝啬很困难;让,指谦让,做到谦虚忍让,没有一颗宽容的心,很难做到谦让。在当今社会,践行“温、良、恭、俭、让”这些修养的美德,要讲究度,不可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条件下都一味地严格要求自己。当时的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与现代社会环境不一样。不合时宜地照办于已于人是有害的。“温、良、恭、俭、让”是一种追求,是一种比较高的要求,对平常人不可苛刻。提倡的不是要求所有人都做到。道德标准应符合国

7、民的实际素质,更要符合一个国家的国情,否则只会增强人们的精神负担。制定制度时不能按照道德标准去定,尤其不能按崇高的道德标准去制定。道德靠的是个人修养乃至整个民族修养,不是靠强制性的约束。)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P8)(看法:好学而不求安居富足,超越利益追求精神食粮,现在好像已经很少能见到有这种心态的学者了,所谓少一些功利主义的追求,多一些不为什么的坚持,才是治学的正道吧。)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P11)(看法:政令和刑法只是制约民众的一种手段,或许可以减少犯罪,但是人心没有得到教化,人

8、们依然没有羞耻心。用道德和礼教来引导民众,使其有羞耻心,不仅能够约束行为,还能够净化内心,自我约束。可见文化传播、道德建设、思想教育是多么重要。)问孝(P12-P14)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看法:四个人,四次问孝,孔子的回答不尽相同,总结来说是父母健在时,以礼相待,不违背他们的意愿,不

9、让他们担心,和颜悦色的用真心孝敬父母。父母去世要按照礼安葬他们,按照礼祭祀他们。从当今社会来看,父母去世以后依礼安葬和祭祀他们大部分人都能做到,但是父母健在时却很难做到孔子所说的孝。首先,社会竞争的压力造成子女很少能有时间陪父母,更别提去了解父母的想法,连见面都难,更不要说照顾了;其次,社会发展,时代变迁,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想法和思路,父母的想法不一定能得到子女的认可,所以不违背父母的意愿是很难做到的。)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P18)(看法:这句话适用于仕途,与做学问不一样,所谓“言多必失”,在官场一个人话说多

10、了不一定是好事情,要谨慎行事,明辨忠奸,会察言观色。言语少过失,行事少后悔,这样就离仕途不远了。)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P24)(看法:体现出孔子节俭的主张,孔子是一个很重礼的人,但在严守礼制和节俭中,他选择了节俭。)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P26)(看法:这句话揭示了礼的本质,即为仁义,以仁义为出发点的礼才是真正的礼。)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P38)(看法:只有仁者能真正的喜爱人,能真正的厌恶人。有些人好像很喜欢戴着有色眼镜

11、去评价别人,尤其在网络环境中,“键盘侠”混迹于各种话题。真正的仁者是不会轻易评价别人的。)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P41)(看法:君子心怀道德,小人心怀乡土;君子心怀法度,小人心怀恩惠。一个人如何看待问题与这个人的境界有很大关系,做人一定要打开自己的格局,开阔自己的视野。)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P42)(看法:不要愁没有职位,应该愁自己用什么胜任其位。不要愁没有人知道自己,而应求自己能有什么可以使人知道的。认识自己很重要,努力提高自己比抱怨怀才不遇更重要,永远要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P43)(看

12、法:通常见到比自己能力强,有贤德的人,我们只会羡慕甚至嫉妒,然后找各种外界因素来当借口,说明自己为什么不如人,很少有人会以之为榜样,向他学习。而见到不贤或者不如自己的人就会去笑话别人,很少有人能做到反省自己。孔子的话告诉我们,见到贤或不贤的人都是我们进步的阶梯。)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P54)(看法:学习要勤奋认真,脚踏实地,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是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问题,敏而好学是有效学习的前提。人不可能样样都会,总有不懂的要请教别人,真诚的向别人请教,自己才能得到提高。)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

13、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P63)(看法: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不仅因为他好学或学业上的成就,还因为他良好的修养,不迁怒于别人,犯过的错误不会再有第二次。我们在生活中总有一些不顺心的事,往往会迁怒于别人,这样自己可能会有所疏解,但是会影响更多人的心情。每个人都会犯错,犯错并不可怕,我们应该从错误当中吸取教训,不再犯第二次。)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P68)(看法:不愧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提到颜回,孔子总是赞不绝口。穷困困不住一颗悠然自得的贤者之心,外在环境和物质条件不是决定一个人快不快乐的根本。)子曰

1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P70)(看法:君子既能高雅,也能接地气,两者兼备才能有血有肉。)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P74)(看法:这是论语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出现“中庸”这个词,但孔子的很多思想都体现了中庸的道德主张。中庸的根本精神是避免极端,体现了真理的本质,体现了真理在实行中的适度和协调。)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P78)(看法:这句话是孔子道德修养的体现。默默地把所见所闻记在心中,努力学习而不厌倦,教导别人不知道疲倦,都是很难做到的。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很难做到持之以恒,很容易失去耐心。我们应该找到自身的不

15、足,用积极主动的态度去获取知识。)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返,则不复也。”(P80)(看法:这句话说明了孔子教导学生的标准,也说明了应该怎样求学。首先要有求知欲,有努力学习的态度;然后要能有自己的理解,并能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还要有自己的思考,能够举一反三。)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P88)(看法:智慧,如同过河之筏,没有智慧不行,以智慧为有所得、有所恃也不行。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会以智慧为有所得、有所恃,更不会把智慧之皮毛当成有所得、有所恃。只有多闻、多看,把所见所闻转化成自己的所感,有了自己的见识,这样才叫有所知。

16、)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P100)(看法:这是孔子给弟子们传授的为官之道。宁死也要坚守天下正道。天下政治清明就出来效力,天下政治黑暗就隐居。这是孔子为官处世的一条重要原则。还应当把个人的贫贱荣辱与国家的兴衰存亡联系在一起,这才是为官的基点。)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P100)(看法:这句话更应理解为“在其位,谋其政。”在什么岗位,就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而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意思。孔子教导我们,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做自己该做的事。)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P107)

17、(看法:不凭空揣测,不主观臆断,不固执己见,不唯我为是。这四点可以说是很高的要求了,大部分人都无法做到,但如果都能做到,必定是圣人君子,我们都应该这样要求自己。)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P115)(看法: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自己的过错,可能自己意识不到,但旁观者清楚。别人指出来了,要真正地改过才可贵。如果表面接受,实际上不改,说了等于没说。人都喜欢被人夸奖,怎能不高兴呢?高兴完了,要想一想人家的“言外之意”,分析一下人家的话,懂得人家是婉言相劝,进而找到自己的毛病,这样才好。盲目高兴,不知道深加分析,把自己犯

18、的错误当做功劳,别人的目的就没达到,还耽误了自己。)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P118)(看法:有智慧的人不会疑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有勇气的人不会畏惧。虽然这是圣人所能达到的极高境界,但也可通过修为达成,当我们心中有做人的真正目标的时候,便会因为对自我的要求而有智慧,坦然面对喜乐忧愁,不惧怕生活中的困难。)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P121)(看法:这句话体现出孔子的礼貌,在本土乡里显得温和恭顺,拉近自己与百姓的距离,在宗庙朝廷就能够说话明白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但仍很谨慎。一个人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能体现出一个人的修养。)齐,必有

19、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P126)(看法:这句话记录的是斋戒时必须要注意的礼节。现在我们的文化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包容,导致很多传统的习俗已经渐渐被人们遗忘了,人们越来越多的追求物质的享受,忘记了文化的传承,忘本是很可怕的一件事,应该多了解,多关注我们的传统文化和习俗。)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P137)(看法:这句话说明了孔子和颜回的师生相处状态,颜回对孔子所教授的内容都心悦诚服,又有自己的思考和理解,这也是孔子如此看重颜回的原因,给师生关系做了一个优秀的示范。)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P142

20、)(看法:“过犹不及”是孔子中庸思想的体现。世界在不断变化,各种事物的评判标准也在不断变化,人们如果各自凭自己的好恶去评判那一定会乱套,所以一定要坚守中庸之道。事物都有度,太过或不足都不能达到完美,所以做事要适度。)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P152)(看法:要仁德不能光考虑自己,以自己的好恶去放纵私欲,要从仁义、道德的角度出发多为别人着想。也就是要克制自己的私欲,言行合乎礼仪规范,多为别人着想。对于所见所闻要有判断力,要听那些善的

21、一面,不随波逐流,这样才能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P162)(看法:这一章里孔子仍谈个人的修养问题。他认为,要提高道德修养水平,首先在于踏踏实实地做事,不要过多地考虑物质利益;然后严格要求自己,不要过多地去指责别人;还要注意克服感情冲动的毛病,不要以自身的安危作为代价,这就可以辨别迷惑。这样,人就可以提高道德水平,改正邪念,辨别迷惑了。)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P164)(看法:孔子的待友之道,对待朋友要真诚劝

22、告,好好引导,并且掌握度,不要自取其辱,下面曾子就说出,“以友辅仁”才是相处之道,用朋友来促进仁德的培养。)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P166)(看法:君子对于他所不懂的事应该采取存疑的态度。要先端正自己的身份,在自己的名分之内做事,这样言语才能顺理成章,才能做好事情。名分立下了,君子只要对自己说的话一点都不马

23、虎就行了。文字往往传达了说话者的身份、情绪、性格,不同的人所表达出来的言语是不同的,所以,说话做事之前要先明确自己的名分。)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P170)(看法:治理国家应该要富民,怎么富民呢?得教化人民,使人们的道德高尚起来,使人民懂的积德,有德就意味着繁荣、福报。不教化百姓,也能使之富裕,但缺少教化扶起来之后容易骄奢淫逸做坏事,最终仍会穷困,所以教化才能使人真正富有。)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P173)(看法:一个人心性修养越好,思想也

24、越接近正道,心也越纯真善良,越无私善良,这样就越能通达事理,越能成就大事。如果修养不够,想完成大事就会既费时又费力,不知不觉就会图快,顾及小利,这样就难成大事了。)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P176)(看法:狂与狷,一个太激进,一个太保守,就像人的性格有的外向,有的内向,这些都是“过犹不及”,非中庸状态。能够找到中庸的君子交往最好,但是是很难达到的,人们的性格往往有所倾向,如果找不到中庸的人交往,就和稍微狂或稍微狷的人交往吧,两者中和,可能能够帮助我们找到中庸之道。)子路问成人。子曰:“若之知,公绰之不欲,之勇,冉求之艺,亦可以为成人矣。”曰:“?,见危

25、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P185)(看法:怎样才能算作一个完人,孔子说要有智慧,能清心寡欲,勇敢,有才艺还懂礼乐,又有文采。但是孔子又说,现在的完人哪里需要这样,看见利益能想到道义,遇见危难能献出生命,平日与人的约定能历久不忘也可以说是完人了。在物质、名誉、利益的得失面前,在权利的压迫下,人们是否还能坚持道义、仁慈勇敢和诚信?只要人们心中秉持着完人的信念,坚持修养身心,成为完人离我们并不远。)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难也。”(P190)(看法:君子应该以言过其行为耻,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才是有修养的体现。浮夸、言过其实、光说不练都是不注重道德的行为。言行都是一种外在表现,支

26、配言行的是人的内心,修养心性,使言行一致,心性达到成大事的标准。)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P196)(看法:我们在社会交往时,经常会发生恩与怨的关系,以德报怨看似合乎正道,以善来化解恶,但是很不容易做到,委屈了自己,还会使怨者不能得到升华,一点好处都没有,应该用正直的方法来回报怨恨,用恩惠去回报恩惠,这样才是真正明事理的做法。)总体评价: 1.论语作为一部儒家经典著作,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如学习、仁德、礼乐、君子、治国、务政、为人、交友等等。从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用一句话来归纳论语讲了什么,我认为应该是如

27、何做人,是告诉大家,怎么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当父母在世时,观察他们的志向,父母去世后考察他们的行为;若对父母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可以说是尽孝了。孔子主张以礼治国,以正名分来匡正每一个人的言行,反对以高压维护统治,主张好的政治是以德、以礼来引导民众,以德来教化民众。在学习方面,“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等,说的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还教授了“温故而知

28、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时习之”等学习方法。关于君子,孔子认为在家孝敬父母,在外团结友爱,以贤德的人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开阔视野,丰富思想。“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人人都按仁义礼智信的标准去做,社会会更加和谐,生活会更美好,国家会更昌盛。 2、论语是一本语录,缺乏严密的逻辑性,就事论事,很少有长篇大论,但是孔子的思想却贯穿其中。从对现实的批判,到提出目标清晰的政治理想,从人类本质的思考,到人生行为规范的制定,从治政措施到文明教化,从求学态度到认识方式,孔子完整的理论体系以及孔子思想的完备结构,在论语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3.论语的文字是浅近生动的。亲切交谈的口吻,描写具体的对话环境,还有人物的音容笑貌,使得整个对话场景绘声绘影的展现出来,更有利于我们读懂话语中的含义,并且我们不仅能从中了解孔子的理论,还读出了孔子的个性和人格。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