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案最全版(共7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3855988 上传时间:2022-05-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案最全版(共7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案最全版(共7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案最全版(共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案最全版(共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案目标解读明清之际,随着时代的变迁,一批新思想家崛起,他们既继承了宋明理学的许多思想观念,又对其中不少陈腐之处不满,力求有所更新。在这方面,明代后期的李贽是反封建思想的先驱,他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批判道学家的虚伪,称其“阳为道学,行若猪狗”;他认为,是非应随时代变迁发展而改变,不应以孔子的话作为永久不变的定论;他强调个性发展,痛恨男尊女卑现象,竭力赞颂改革,肯定农民起义。紧随其后的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三大进步思想家在政治上主张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人民为主”;在经济上主张重视手工业和商业,提倡“经世致用”;在思想上主张

2、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这些批判性地继承传统儒学的行动,使儒学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进;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从而也使儒学有了又一次发展。这些主张在一定意义上也反映出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重点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主张。难点 探究进步思想主张形成的原因与进步思想的评价。课堂大检查一、选择题1(原创)下图是位于福建泉州的号称“离经叛道”的思想家李贽的故居,形成其“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的原因有()生活在明朝后期,受教于王学的泰州学派青年时代生活困乏,到处奔波中年后做过二十多年小官,感受到明末社会的黑暗和官

3、场的腐败晚年的入狱迫害致死,著作被列为禁书ABCD2.(原创)明政府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将李贽迫害致死,下列哪些是其“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表现()尖锐地揭露道学家“阳为道学,行若猪狗” 是非应随时代变迁发展而改变,不应以孔子的话作为永久不变的定论主张维持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现象,反对追求平等、个性赞扬寡妇再嫁,赞扬改革,肯定农民起义AB CD3(原创)对于李贽思想的评价正确的是( )A抨击封建社会的一些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展,不利于社会稳定B他“离经叛道”,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异端分子C“敢倡乱道,惑世诬民”,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D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

4、彩和战斗精神4(原创)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类似经历是( )A都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人民为主”B处在动荡的时代,早年参加抗清斗争、后来隐居著书立说C中年都做过小官,感受到清朝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腐败D晚年都拒绝清政府的征辟5(2004年东北三校第一次文综联考,17) 下列反映中华民族写照的言论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A B C D6 (2005年海淀4月模拟)明清时期,我国出现了早期民主启蒙思潮。提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是( )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

5、7.(2005年高考全国文综卷,19)明末清初顾炎武主张做学问要“经世致用”。对后代学风影响很大。他的代表作是( )A农政全书 B天工开物 C天下郡国利病书 D坤舆万国全图8.(原创)黄宗羲反对重农抑商的传统思想,为此,他主张( )A反对空谈,文人应该多研究一些有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 B强调做学问要“经世致用”,即研究学问要解决现实问题C继承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D“工、商皆民生之本” 9.(原创) 我们称王夫之是一位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这主要是因为他( )A批判理学先前宣扬的“天命论”和“生知论”,主张物质是第一性的B万物由元气构成,精神依存于形体,“人死不为鬼”C主张“制天命而用之” D人

6、的精神和形体是统一的,形体存在,精神就存在,形体死亡,精神也就消失二、材料分析题10.(原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予性好高,好高则倨傲而不能下。然所不能下者,不能下彼一等倚势仗富之人耳。否则稍有片长寸善,虽隶卒人奴,无不拜也。予性好洁,好洁则狷隘不能容。然所不能容者,不能容彼一等趋势谄富之人耳。材料二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豈设君之道固如是乎!请回答:(1)材料一是哪位思想家的言论?说出你判断的依据。(2)材料二是哪位思想家的言论?就此他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综合二

7、级跳一、选择题11(原创)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的观点出自( )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12. 我们之所以称李贽是反封建思想的先驱,这主要是从他哪方面的作为来说的()A著有焚书藏书等多种著作B晚年毅然辞官,专事著述和讲学,后被明政府逮捕入狱并迫害致死C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人民为主”D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批判道学家的虚伪13(2005年宣武5月模拟)明末清初,顾炎武强调做学问要“经世致用”,这主要是基于( ) A八股取士使得知识分子不讲求解决实际问题的学问 B清朝大兴文字狱使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事 C君主专制日益强盛 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需要14.(原

8、创)明清时期,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反封建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应运而生,下列哪位思想家主张发挥孔子的“博学于文,行已有耻” () A B C D15.(原创)以下关于各思想家与其的代表作的对应不正确的是( )A李贽焚书 B.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藏书C.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D. 王夫之读通鉴论16.(2005年济南2月模拟)黄宗羲和韩非子对君主专制制度所持的观点几乎截然相反,其决定性原因是( )A所持的阶级立场根本不同B接受外来思想影响的程度不同C所处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不同D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程度不同17(2003年高考上海综合能力测试理科卷,6)以下与18世纪英国学者亚当斯密的经济学观点最接

9、近的观点是( )A“从字义通经义,从经义通义理” B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C“大贾富民”是“国之司命”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二、材料分析题18.(原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他认为“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即物质是普遍存在的,客观规律也是普遍存在于物质本身的;他又说:“气者,理之依也”。材料二“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请回答:(1)材料一是哪位思想家的主

10、张?他的独到之处何在?(2)材料二是哪位思想家的主张?他提出了哪两者之间的区别,后人是如何高度概括他的这种主张的?三、问答题19. 简述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大思想家进步思想有哪些?并予以简单评价。探究延伸20(原创)社会调查报告:现实中的儒家思想。 知识访李贽的狂与骇世的言论李贽的狂,主要表现在立论立言的狂。李贽悖于常人的特性,使他的言论充满逆向的思辩色彩。他极力追求个性与行动的自由。他自诩焚书:“万世治平之书,经筵当以进读,科场当以选士,非浸然也。”认为他的书可以训世、经世、济世、骇世、应世、传世。所谓“藏不尽,焚不尽,说不尽,虽可传世。未可济世,虽可诫世,未可应世”。(汤显祖李氏全书总

11、序)汤氏又假李贽而言:“传世可,济世可,应世可,训世可,即骇世亦无不可。”李贽骇世的言论,以真来抨击世儒的伪,锋芒所向,直指孔圣。李贽认为:“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故为愿学孔子之说者,乃孟子之所以止于孟子。且孔子未尝教人之学孔子也。使孔子而教人以学孔子,何以颜渊问仁,而曰为仁由己而不由人也哉?何以曰古之学者为己,又曰君子求诸己也哉?惟其由己,故诸子不必问仁于孔子;惟其为己,故孔子自无学术以授门人;是无人无己之学也。无己,故学莫生于克己;无人,故教惟在于因人。”(李贽答耿天明书略)李贽用孔子之言来言孔子,并不是想推倒孔家

12、店,而是认为不要把孔学神化,要有自己的见解。既然“至圣先师”的孔子的话都可以重新审视,世上还有什么人的言论可以规范束缚人们的所行所为?黄宗羲定律黄宗羲是明末清初的一位著名思想家,而“黄宗羲定律”则是清华大学的秦晖教授在一篇论文中概括出来的。 黄宗羲指出,封建赋税制度有“三害”:“田土无等第之害,所税非所出之害,积重难返之害。”这段话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不分土地好坏都统一征税;农民种粮食却要等生产的产品卖了之后用货币交税,中间受商人的一层剥削;历代税赋改革,每改革一次,税就加重一次,而且一次比一次重。 那么在当今“三农”问题上如何防止“黄宗羲定律”的重现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叶青教授认为

13、,关键是从制度上防止: 一要对农民实行国民待遇;二要从政体上改变,把“城乡分治”改为“城乡同治”。政府应该给城乡提供统一的公共产品,比如道路、农村义务教育等。三要发展农村经济,从制度上保证农村小康建设。只有经济发展了,农民税负率才会下降。 王夫之生平简介 王夫之(16191692),明末清初之际思想家、史学家、学者。字而农,号姜斋,湖南省衡阳人。因晚年长期居于衡阳湘西蒸左之石船山,学者故称其船山、船山先生。自幼从学于父兄,聪敏好学,博览群书,十四岁即考入衡阳县学,成为秀才,但继续科举仕进的梦想在农民大起义的冲击下破灭。目睹明末的腐朽统治和东北满族势力的不断扩张,与许多有识之士一样感到危机日深,

14、主张改革弊政。他十分关注国家社会政治时局,格外用心研究历史。壮年时明亡,在衡山举兵起义,阻击清军南下,战败退肇庆,任南明桂王政府行人司行人。又到桂林依瞿式耜,经受过坎坷的政治流亡生活的考验和锻炼,同时有机会广泛接触社会,使他的进步思想趋于成熟。迫于抗清形势逆转,后隐伏深山,长期住在湖南湘西苗瑶山区,刻苦研究,勤恳著述垂四十年。学术成就很大,对天文、历法、数学、地理都有所研究,尤精于经学、史学、文学等各个方面,多达百余种,其中读通鉴论是其系统史论的代表作之一。主要贡献是在哲学上总结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朴素唯物论和辨证法。4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堂大检查1.C 2.A 3.D 4.B 5.B 6

15、.B7.C 8.D 9.A10(1)思想家:李贽;依据:从“好高则倨傲”、“好洁则狷隘不能容”等字眼中可以断定是具有“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的反封建先驱李贽的言论。(2)思想家:黄宗羲;结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综合二级跳11.A 12.D 13.D 14.D 15.B16.C 17.C18(1)思想家:王夫之;独到之处:用“气”和“理”来比做物质实体与是客观规律,(或精神是依赖于物质的,由物质产生的,离开物质,精神就不存在)强调物质是普遍存在的(或物质是第一性的),这使他成为一位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2)思想家:顾炎武;提出:提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概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9.

16、(1)进步思想: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人民为主”; 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和商业,提倡“经世致用”;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2)简评:他们继承了晚明进步的思想传统,反对民族压迫和封建专制主义,重视手工业、商业,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洪流,这些主张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探究延伸20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深入到企业公司,了解儒家思想对当今社会的影响。(2)在生活中观察、体悟了解儒家思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3)到图书室,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儒家思想对世界的影响。(4)采访当地政府官员,了

17、解儒家思想对当其施政纲领的影响。最后完成一份现实中的儒家思想或者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的报告。“人的思想是万物之因。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收获一种命运”.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命运。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而要改变行为,就要先改变思想。是的,若要改变自己,让我们从思想开始人要昂扬不要张扬昂扬,是乘风破浪的船帆,张扬,是折戟沉沙的暗礁。人们常说:“人要斗志昂扬,切不可趾高气扬”,说明人活于世,还是要有点儿精神的。生活中,大凡张扬者,总是傲慢自恃,目空一切。由于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必然遭人嫉恨,以致于众叛亲离,郁郁而不得志

18、;而一个昂扬向上的人,由于心态积极,大气随和,且与人为善,一般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大多都能一步步改变自己的命运,并最终走向成功。所谓“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五服”,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人要执着不要固执执着,说到底是对信念的不懈坚持,是一种一往无前的精神状态;而固执属于非理性的,固执虽然也是坚持,但却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偏执。因此,我们切忌将坚持与固执划等号。许多时候固执是非理性的想当然,而坚持则是经过理性分析之后做出的理性决断。现实中,我们既要做到不因他人的错误劝解,而随意放弃自己的目标,也不要因为对方的善意且正确的提醒或规劝而固执己见。人要执着,只有执着才能成就人生;人不能固执,一旦固执,人生也

19、必受困人要自信不要自负自信与自负的区别在于:自信者相信自己的能力,既能恰当的评估自己,还能看到别人的自信和长处;而自负的人总是目空一切,习惯性高估自己,也不会尊重和采纳他人的正确主张或建议。可以这么说,人的一生自信是成功的起步,是成就事业的基础。人一旦没了自信,做起事来就会犹豫不决,瞻前顾后,不仅难以干好工作,也容易丧失机遇。当然,倘若自信过了头,也容易变成自负,因为盲目的乐观,也会让人一叶障目。因此,做人既不能不切实际地高估自己,夜郎自大,也不能因为过往的挫折或不幸而丧失信心,低估了自己的能徐悲鸿曾说:人不能有傲气,但不能没有傲骨,这傲骨指的就是骨气。做人绝对不能有傲气,因为,骄傲会使人变得

20、无知。人一旦有了傲气,就会自命不凡,容易变成井底之蛙,从而目光短浅,目中无人,这无异于人生的“毒药”,也是一种非常可怕的不幸;做人不可以没有骨气,因为,人有了骨气才会有原则和立场,才可以处理好身边复杂的事情,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因此,骨气,既是做人应有的风范,也是人性的大美。一个有骨气的人,不仅人格有高度,做人也有温度人要大气不要小气大凡“小气”不外乎三种情形。一是对自己抠门却对外大方。这种人其格局也是大气的,无疑值得敬佩和交往;二是对自己大方却对外小气的人。这种人非常自私,时间久了朋友都会慢慢疏远或离去,自然难有真心朋友;第三种是对自己和外人都吝啬的人。这类人最为悲哀,既缺乏生活乐趣,也没有

21、朋友难以享受人生。常言道:欲成大器,得养大气。大气之人不仅谈吐大方得体,处世自然和谐,还能海纳百川,高屋建瓴地看问题。就如一本好书,让人感觉厚重而爱不释手。人要多些书卷气,少些书生气显然,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有书卷气的人,身上不仅散发着一股淡淡的书香,带着纸的气息,透着墨的芬芳,千百年来,那一缕缕飘逸的书香,也把一批批文人志士,熏陶和浸润得文雅儒雅、优雅高雅。现实中,有些人虽然读书不少,由于不接地气,充其量也只是个“书生”.古人云: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为什么?因为,一旦读书读成书呆子,看问题就会简单片面,做人若不懂得变通,就容易活在真空和虚幻之中,以至于既成不了大器,也很难成大事

22、示强,并不是看谁的嗓门大、音量高、话语狠。必要的时候,我们必须示强,可以说是一种智慧的运用。既是一个人坚强意志和顽强态度的对外宣示,也是一个人力量和立场的刻意表露。如果说逞强,是一种耀和显摆,是嚣张、狂妄的耍威风;那么示强,代表了秀肌肉、亮剑和示人心。生活中,真正的强者从不逞强,有一种说法,示强是力量的表露,逞强是自不量力的表演。在我看来,示强而不逞强,威而不怒,屈人而不以战,且懂得适可而止,才是最好的示强人可示弱不可软弱虽然人的本能是不轻易向人示弱,但适度地示弱,既是一种需要,也是一种气度。现实告诉人们,人可以示弱,决不可软弱。因为,人若软弱,就会扛不住事担不起责,就会习惯性仰人鼻息、寄人篱

23、下而苟且,没志气没骨气没底气。而示弱则不同,很多时候,示弱者不显山不露水,不惹事不生非,给人的感觉不具挑战性和威胁性,既可以说是变通之计,也可以说是韬光养晦、养精蓄锐的一种策略。如果说不低头不屈服是有个性的话,那么示弱而不软弱,无疑是聪明的选择人可以示好不可讨好人与人交往,若有矛盾和裂痕一直僵着,绷紧的关系不仅不能改善,还可能因绷而溃。示好与讨好的区别就在于:讨好是纯粹的取悦、迎合或迁就,是不讲原则的曲意逢迎和别有用心的假意奉承;而示好则是表达友善的一种语言与信号,不仅是一种自信的表现,更是一种智慧,一种修养,一种修为。喜欢讨好的人,千方百计揣摩别人的心思和脸色说话办事,没尊严没原则没底线;不

24、懂示好的人一根筋到底,一条道走到黑,不懂得灵动善融,呆板而乏味;唯有懂得示好的人,才能审时度势,拿捏好火候,给人与人的关系抹上一道暖色,涂上一层亮色人可低调不可低声说到底,低声就是在做“鸵鸟”,也是在低级做人。既是人格萎缩、精神萎靡的一种写照,也是缺乏骨气,不敢担当的一种表现。低调不等于低声,低调的人不仅深刻而不肤浅、不显山不露水,还能以平和的心态、不争的姿态待人接物。低调的人,不仅具备分析判断、把握分寸的能力和智慧,清楚何时何地、何种情形下需要隐忍;也知道在纷纷扰扰中留一份余地,留一份清醒,懂得择高处立,寻平处坐,向宽处行。因此,低调不仅是为人的一种内涵,更是一门学问。方丈正在坐禅,将军冒冒

25、失失开了口,老方丈眼睛都没睁开,很轻蔑地说:你这样一介武夫,连个起码的礼数都没有,还配听什么修禅的道理.将军大怒,咣当一声拔出剑来,直指老方丈鼻尖你个臭和尚,问你是给你面子,还不识抬举了?!方丈睁眼,一指将军:此一念,你就在地狱.将军一怔,忽然羞赧,掷剑伏地:在下失礼,本来是为求教于师父,还请师父宽恕.方丈淡淡地说:此一念,你已经在天堂.随着长大,看见都市里的街道一天比一天宽,人的心量却一天比一天窄.开的私家车越来越好,路却越来越堵,以至于出现了路怒一族.于是常常想:浮沉忙碌间,我们还能不能照顾好每一个起心动念?有句话不怕念起,就怕觉迟.人吃五谷杂粮,有七情六欲,有个诱因,难免就起了嫉妒、贪婪

26、、烦恼、报复各种念头,关键是有没有一种觉悟能及时制止了念头,让自己明辨是非的理智赶在做傻事之前醒过来看烦恼二字,那是火冲上了顶、乱了心,而觉悟二字,恰恰是见我心.于狂喜中、于暴怒中、于飞短流长的环境中,得见自己的心,都不容易.世间最难辨识的不是远方,是近处;最难评价的不是网上的人和事,是自己.世间最难把握的也不是一生,是一念.一位朋友给我讲过一件乡村往事:三十多年前,在他女朋友家的村里,有一户人家的女儿跟人私奔,怀了身孕.连续几家女眷来跟他后来的丈母娘议论这件事,可他这位准丈母娘就是不接一句茬儿.别人义愤填膺之余好奇追问这位邻居不表态的原委,老太太慢悠悠说了一句:我家有四个还没出嫁的丫头,我不

27、敢担保自己家的闺女个个不落话把儿,我也不敢笑话别人家的闺女.后来,这家的女儿都考了出去,个个很有出息.乡里都说,是为娘的家有规矩,口上也积德.时时心存不敢,就熄了些自己的妄念,多了点儿对别人的恻隐.一念不炽,就烧不毁理智清明.努力照顾好当下每一个念头吧.“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悠悠岁月,悄然无声地从指缝间流逝。当醒悟时,剩下的或许只是一声叹息。人生苦短,岁月不待,在有限的生涯里,又何必在失落与苦恼中徘徊?人生是一本厚重的书,需要用一生的时间认真研读,用心领悟,我们很难参透自己手掌,那纵横交错的纹路,仿佛是无言的上苍在说一切命运尽在自己手里。人生是一种大境界,不必强求一切局部的完美,只有如此,才

28、能多一分洒脱,少一分怨恨和抱怨,生命里也才会多些开心。在人生旅途,并非所有的呐喊都有回声,并非所有的蓓蕾都有开放的机会,只要我们以宽广的胸怀和开朗的态度对待生活的艰辛,永远都不放弃对生活的信念,那么无论怎样生活,也都会变得有滋有味,生活里也都会有笑声相伴。在生命的旅途中,我们说不清自己最重视的人或物会在何时与我们分道扬镳,连我们身体的某一部分,都有可能无法陪同我们走到终点。而心情,只有心情,像影子一样是我们一生不离不弃的挚友,是与我们的生命“等长”的东西。心情好,我们才能活得美,满怀着快乐,我们才能活出完美的生命。快乐是一缕春风,染绿荒芜的山岗;快乐是一抹阳光,催开迟开的花朵;快乐是一汪甘泉,浇灌干涸的希望;快乐是一盏明灯,为他人也为自己照亮了前进的方向;快乐是一种神奇的善良,它能使人世间的很多平凡变成精彩。有一朵小小的蒲公英,不停在风口浪尖上摇晃,她说,只要盛开,就要怒放;只要坚持,就是希望!她的世界,禁锢在小小的花盘上。可是她说,眼里的天空,无限大,虽然孤独,却从不寂寞。风雨吹打着她,而她,却始终微笑。她说,笑容就是一块调色板,只要能够拥有快乐,生命的画图上就有了最美丽的色彩。她把痛苦与泪水,藏在花开的瞬间。她说,只要还能怒放,就要开成最美的一枝蒲公英。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