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环境下的供应商评价分析(共29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应链环境下的供应商评价分析(共29页).docx(2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供应链环境下的供应商评价分析摘要在经济一体化、用户需求个性化,竞争日益激烈化的新经济形势下,企业的竞争力越来越多的表现在能否有效的利用其他企业资源的能力上,众多企业转变了角色和其他企业建立起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结合成为利益共同体。在供应链环境下,企业如何根据客户需求,快速通过科学的评价与选择方法,寻求战略型供应商合作伙伴,并采用有效的管理手段对其进行管理,其目的是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赢得竞争优势。鉴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供应链选择与管理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针对供应链环境下的供应商选择、评价与管理展开一系列的研究。通过分析供应链及供应链环境,供应商以及供应商评价,对供
2、应商的评价和选择标准、选择方法以及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等各个方面的探析,对供应链环境下的供应商评价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关键词供应链 供应链管理 供应商评价 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专心-专注-专业目录供应链环境下的供应商评价分析一、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概述(一)供应链的定义 供应链管理是指整合供应链各企业成员的资源,优化运作流程,优质高效地满足最终客户的需求,实现供应链总成本最低和整体运作绩效最佳的效果,是一种集成、协调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把企业资源的范畴从过去单个企业扩大到整个供应链各企业成员,企业之间为了共同的利益而结成战略联盟,通过供应链上所有企业成员的共同发展,获得长期的、更大的效益。现在,供应链
3、的概念更加注重围绕核心企业的网链关系,此时对供应链的认识形成了一个网链的概念,同时强调供应链的战略伙伴关系的问题。华中科技大学马士华教授正是基于此基础之上给出供应链的定义: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的结构模式。(二)供应链管理概述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是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在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过程中,执行供应链中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计划和控制等职能。供应链管理覆盖了从供应商到客户的全部过程,主
4、要涉及四个主要领域:供应、生产计划、物流、需求。供应链管理是一种管理策略,主张把不同企业集成起来以增加供应链的效率,注重企业之间的合作使其成为一个协调发展的有机体。供应链管理是以同步化,集成化生产计划为指导,以各种技术为支持,尤其以网络为依托,围绕供应、生产作业、物流、满足需求来实施的。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在于提高用户服务水平和降低总的交易成本,并且寻求两者之间的平衡。供应链管理的范围包括从最初的原材料直到最终产品到达顾客手中的全过程,管理对象是在此过程中所有与物资流动及信息流动有关的活动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供应链系统的功能是,将顾客所需的产品能够在正确的时间按照正确的数量和正确的质量送到正确的地点
5、,并且使总成本最小。综上所述,供应链管理是以“6R”为目标对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顾客的顾客整个网络结构上发生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进行综合、计划、控制和协调的一种现代管理技术和管理模式。(三)供应链管理和传统管理的差异供应链是以业务外包为特征的集成网络,改变了原来的“纵向一体化”模式,向着“横向一体化”模式转变。市场的竞争不再是单个企业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企业需要集中精力去巩固和发展自己的核心能力和核心业务,利用自己的优势资源,做好本企业比竞争对手更擅长的关键业务,同时凝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去和其他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供应链企业的双赢,所以供应商对于核心企业而言是生产经营战略考
6、虑的重要组成部分。1.全过程的战略管理传统的管理是各环节分割的战术管理,只依赖部分环节的信息,由于信息不完整导致决策失误、计划失控、管理失效。供应链管理把供应链中所有节点企业看做一个整体,供应链管理涵盖整个物流过程,包括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采购、制造、分销、零售等职能领域,是环环相扣的一个有机整体。2.基于流程的集成化管理传统的管理以职能部门为基础,往往由于职能矛盾、利益目标冲突、信息分散等原因,各职能部门无法完全发挥其潜在效能,所以很难实现整体目标最优。供应链管理具有更高的目标,通过协调合作关系达到高水平的服务,是一种纵横的、一体化经营的集成管理模式。3.以最终客户为中心供应链都是由客户需求
7、驱动的、企业创造的价值只能通过客户的满意而且产生利润来衡量。只有客户满意,供应链才得以生存,延续并发展。所以,供应链管理以最终客户为中心,将客户服务与客户满意作为管理的出发点,将改善客户服务质量,实现客户满意作为竞争的主要因素。对于传统企业来讲,打造供应链就是一个分合的过程:把不具核心竞争力的业务分出去,再把具有这些业务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联合起来。供应链管理的关键就在于供应链各节点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合作,以及相互之间在设计、生产、竞争策略等方面良好的协调。良好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是供应链合作伙伴管理乃至供应链管理中的关键一环。二、供应链环境及供应商关系(一)传统供应商评价和选择存在的问题随着
8、生产方式和管理本身的发展,传统的供应商选择方法存在以下问题:1.供应商选择类型过于单一伙伴选择类型的分类方法过于单一,没有考虑生产组织方式,导致供应商选择指标体系不够完善。2.供应商选择方法不够科学合理选择方法上虽然做到了定量化、简便化,但很多方法因为没有考虑具体的环境,所以不能有效地应用在供应链管理下对供应商的评价和选择。3.供应商评价与选择标准不全面、客观许多企业对供应商的管理仍注重短期目标的管理。沿用传统的评估方式,以价格、质量和服务作为主要评估指标,过多使用定性评价法,缺乏对指标权重和科学性进行研究和平衡,因此评价结果往往很难准确客观的反映供应商的实际情况。4.对供应商没有实行分类管理
9、现在国内企业大多是采取统一的供应商管理标准,这种无差别式的管理模式既占用了企业的管理资源,难以对重要供应商进行重点管理。分类管理除了按照供应商的本身特性分成战略供应商、主力供应商、一般供应商外,还应按照物资类别对供应商进行分类,并对每种物资类别的供应商进行分类、排队,有利于对供应商进行评估、考核和业绩引导。5.供应商选择和评价方法量化指标不多由于目前国内对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不够深入,国内企业在用的评价指标以定性的为多,量化的、客观性指标偏少,造成对同一个供应商,不同评价主体,评价结果有可能差异较大,无法反映供应商的真实情况。(二)供应链环境下的信息技术近年来,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电子商
10、务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供应商的考核评价提出了新的挑战,其相关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拉近了企业和供应商之间的距离,也影响着交易的成本、安全性及可靠性。与供应商管理有关的常用的信息技术为:1.电子商务采购企业通过网络进行采购信息传递、完成物资采购活动并以此达到企业保证供应、降低采购成本的经营目标,这一实现过程即为电子商务采购。企业供应商管理是对企业需要物资的供应商进行选择、考核、评比、不断优化的动态过程。互联网为供应链各企业搭建了平台,将企业与供应商之间更有效的联系起来,提供更便捷的信息渠道,形成了企业与企业间、企业与供应商之间互联互通开展电子交易的商务环境。但是电子商务带来效益的同时,也伴随对企业管
11、理体制、业务流程的影响,伴随着各种商业风险的产生。2.供应商管理库存(简称VMI)技术VMI是一种以用户和供应商双方都获得最低成本为目的,在一个共同的协议下由供应商管理库存,并不断监督协议执行情况和修正协议内容,使库存管理得到持续地改进的合作性策略。VMI是有效客户反应供应链管理,企业与供应商紧密合作的一种有效补货技术。供应商与企业达成自动补货协议,为企业管理其商品以及订单、送货和库存等工作,以取代企业繁琐的日常补货工作。由于供应商更了解自己商品的情况、供应能力、促销计划、新品计划、季节变化等,配合使用先进的电子技术,可以更好地帮助企业管理订单和库存。这种技术可以提高供应链管理的效率,降低双方
12、的库存,减少商品缺货率,减少运作成本,提高对市场变化的反应速度,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对供应商来说,可以提高市场预测准确率,更好地安排生产、分销和采购计划。对企业来讲,可以集中精力为顾客服务,而且由于是供应商为其下订单,有可能在供应商商品短缺的情况下,优先得到满(三)供应商分类方法1.根据供应商特点分类根据供应商的竞争性、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可将供应商分成一般供应商、主力供应商、战略供应商三类。(1)一般供应商这一类供应商的产品市场化程度较高,供应链增值率较低,供应商数量多,产品的标准化程度较高,供应商转换成本低,应把管理重点放在价格上,按照充分竞争的原则实施管理。(2)主力供应商这一类的供应
13、商在市场中占有率较高或是在某个行业处于垄断地位,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对企业有较大的增值作用,其特点是供应商数量不多,具有较高替代成本。(3)战略性供应商这一类供应商的产品在供应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产品无可替代性,能对采购方的生产运营产生重大的影响,或者由于其产品为满足采购方需求,实现了个性化和独特化,供应商转换成本很高或不可替代,对这类供应商采取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2.ABC供应商分类法对于A类供应商选择,主要从财务方面去考虑。由于A类产品的单位价值很高,通常要求供应商能很好的管理库存,实现小批量持有、小批量订货。对此供应商的质量和成本控制方面的要求也要高于其他两类
14、供应商。通常对于C类产品供应商,采用无库存采购协议或系统合同等手段,B类介于A、C之间,此类供应商的评价指标中各种因素比较平衡,相对来说只考虑质量、价格、交货期。(四) 供应商SWOT分析随着企业发展的不断成熟和竞争环境的不断激烈,,客观上也会要求供应商管理趋于系统化、流程化。在选择供应商的过程中,企业需要某种方法对可供选择的供应商进行评价,以分析哪家供应商可以提供较好的产品,而哪家还需要改进。根据不同企业在不同时刻、不同时间段特点,用SWOT分析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通过对供应商进行SWOT分析,找出企业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有利于选择结果的更加科学化。 (1)优势 供应链的不断不发展
15、,我国企业选择供应商从多个角度多层次去分析,这使得企业内部供应链管理延伸和发展方面向产品的上、中、下游企业,乃至全行业的产业链管理,管理的资源从企业内部扩展到了外部,把多个企业纳入一个整体的管理下实现协作经营和协调运作后能够大大增强该供应链大市场环境中的整体优势,同时也使每个企业实现以最小的转换成本来获得成本优势。从原来的内部业务流程重组上升到企业间的协作。 (2)劣势 企业产品经营的不断国际化,要求只有那些产品更具竞争力、管理方式、经营方式更系统、更模块化的企业才会不被市场淘汰,。我国供应链发展不够完善,供应链环境相对不够成熟,信息化速度的加快也导致国内各供应商、分销商的电子数据交换处于两难
16、境地,既要提高信息化速度又要降低成本,我国供应商生产供应方式相对于国外比较落后,虽然现在很多供应商已经认识到这点,供应方式开始向系统化、模块化发展,但是企业的管理系统、组织结构并未能适应这些变革。供应商的数量多、规模较小、产品单一,加工、配货等增值服务不多,大多数供应商的发展不够完善。 (3)机会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供应链环境的不断完善,企业越来越重视对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价,大多数企业由原来自己的自己生产销售到企业外包,和供应商建立来那个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供应商市场越来越广阔、国内政策和市场环境的不断发展及供应商自身行业的不断成熟,使企业的竞争能力、产品的创新能力及服务等不断提高,这些都为企业
17、选择供应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4)威胁 供应商市场竞争的全球化,是越来越多的供应商注重产品质量和价格,而不重视企业内的业务结构和企业环境,为了能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进行兼并与重组。随着人们环保理念的不断增强、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要求企业生产方式、竞争力要跟得上社会的需求。另外,近年来,有些供应商为了击垮竞争对手,纷纷采取价格战,而降价的成本部分大多数把它们转移到零售企业,供应商企业为此没有更多资金投入到产品技术改造、员工培训、企业管理等项目中来。如今,如何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产品技术能力及企业生产能力等成为了供应商企业战略的重要目标。因此,在进行供应商选择时要发挥优势因素、克服不利因
18、素,充分利用机会,化解威胁因素。 (五)供应商选择的原则供应商选择要本着全面、具体、客观的总原则,综合考虑供应商的技术能力、质量控制、成本控制、技术开发、用户满意度、交货协议等因素。1.目标定位原则 这个原则要求供应商评审人员应当注重对供应商进行考察的广度和深度,应依据所采购商品的采购数量和品质要求去选择供应商,使建立的采购渠道能够保证所需物料的品质要求,有利于本企业生产优质产品,让客户对其企业生产的产品充满信心。2.优势互补原则 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选择开发的供应商应当在经营方面和技术能力方面符合企业预期的水平要求,供应商在某些领域应具有比采购方更强的优势,在日后的配合中才能形成
19、优势互补。3.择优录用原则 在选择供应商时,通常先考虑报价、质量以及相应的交货条件,但是在相同的报价及相同的交货承诺下,毫无疑问要选择那些企业形象好,可以给世界驰名企业供货的厂家作为供应商。4.共同发展原则 如今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果供应商不全力配合企业的发展规划,会使企业在实际运作中受到影响。若供应商能以荣辱与共的精神来支持企业的发展,把双方的利益捆绑在一起,这样就能对市场的风云变幻做出更快、更有效的反应,并能以更具竞争力的价位争夺更大的市场份额。因此,与重要供应商发展供应链战略合作关系也是很好的方法。三、供应链环境下的供应商评价选择(一)供应链环境下的供应商评价选择的重要作用供应商的重要
20、性很早就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但是目前绝大多部分的研究都是建立在单个企业,而不是建立在供应链的基础之上的。供应商处于供应链中一种非常特殊的地位,没有满意的供应商就不可能生产出低成本、高质量、竞争力强的产品,更不可能对变换的市场做出快速反映。它是供应链的制造中心。后勤保障中心和质量、成本控制中心,同时对于供应链中企业的新产品开发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供应链环境下的供应商选择问题比传统环境下更为重要。1.制造中心供应商在供应链中承担着从原材料采购,成品和半成品加工甚至产成配送等一些繁重的任务,它在生产方面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供应链的整体绩效。首先,供应商的制造柔性从根本上决定着其生产提前期和需
21、求变化的适应能力。其次,供应商的生产技术决定着供应链的新产品引进、开发能力,决定着产品在市场上的领先程度和竞争能力。再次,供应商的研发能力决定着供应链的技术创新能力和长远发展。最后,供应商的生产规模和产品知名度制约着顾客对供应链的认知程度和供应链对顾客的影响程度。2.后勤保障中心售后服务是影响着顾客满意程度的重要因素,供应商可以及时接到顾客通过各种方式发出的服务请求并及时将信息传递到服务中心以便及时做出应对和处理。供应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供应链的服务质量,如顾客需求响应速度、服务需求满足率等。3.质量、成本控制中心从供应链的成本构成来看,供应商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加强供应商的成本控制,不仅可
22、以有效的降低其自身成本,而且对于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成本竞争优势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货物质量保证到配送过程中的质量监控,无处不体现了供应商对产品质量的决定性作用。此外,从供应商管理的角度来看,在新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应注重核心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强调的是企业之间的战略协作。因此,在企业新产品项目开发战略中,供应商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由此可见,对于供应商的正确评价选择是供应链的运行基础。供应商的业绩对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大,在交货、产品质量、提前期、库存水平、产品设计等方面都影响着企业成功与否。(二)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供应商选择的特点供应链管理下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与传统的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不一
23、样,它不再是一种单纯的买卖交易关系。其着眼点是长期、稳定的伙伴关系。强调通过共同的努力实现共同的计划和解决共同的问题,强调相互之间的信任与合作。这种新型的供应商关系称作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与传统的供应商买卖关系的主要区别在于:1.选择依据的变化 在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中的供应商选择的依据不仅仅是价格,而是包括质量、可靠性、企业文化、商誉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2.选择目标的变化 传统的供应商选择的首要目标是使购买的产品或服务的价格降到最低限度。这样双方必然引起价格之间的竞争,同时与供应商的关系也只是短期合同关系,即使降低了购买价格,也无助于激励供应商提供增值服务,不利于双方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企业为
24、了实现低成本、高质量、柔性生产、快速反应,其选择目标就必须包括新型的供应商评价选择,信息共享是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发展的基础,合作伙伴在包括产品开发、成本、财务等相关信息共享的基础上,快速满足市场需求,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三) 供应链环境下的供应商评价选择的流程与步骤对供应商进行管理是供应链的重要内容,为了对供应商进行有效管理,首先必须对其进行正确的评价和选择,供应商评价和选择的流程与步骤如下所示:1.分析企业市场竞争环境建立基于信任、合作、开放性交流的供应链合作关系,必须首先分析市场竞争环境,找到针对哪些产品市场开发供应链合作关系才有效。首先明确现在的产品需求、产品类型及特征,用户需求,
25、是否有建立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必要,从而确认供应商评价选择的必要性。同时分析现有供应商的现状、分析、总结企业存在的问题,是整个供应商评价选择的前提。2.产品定位分析企业市场竞争环境之后,进行企业产品定位,才能生产出符合需求的产品。如果产品的市场定位不好,企业耗费各种资源,即使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也只能使生产的产品更多的积压,加速企业消亡。3.采购材料重要性分析和供应市场风险分析企业不可能自己生产所需要的全部原材料和零部件,为了实现最大的效益,需要确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把非核心竞争力的部分外包出去。定位好产品之后,需要对采购物料的重要性和供应市场的风险进行分析,为确定供应商合作伙伴选择目标做准备。
26、4.确定供应商合作伙伴选择目标 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提高质量、减低成本是最主要目标。战略合作伙伴评价选择过程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供应商评价选择过程,实质上也是企业自身和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一次业务流程再造过程。5.评价和选择供应商评价供应商的一个主要工作是调查、收集有关供应商的生产运作等全方面的信息。在评价之后,采用某种决策技术方法选择供应商合作伙伴。6.实施供应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实施供应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过程中,市场需求将不断变化,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是我需要及时修改合作伙伴的评价标准,或者重新开始合作伙伴的评价选择。(四)供应链环境下的供应商评价选择方法供应商综合评价方法比较多,主要分为三大类
27、:定性的分析选择方法;定量的选择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评价方法。1.定性方法定性方法主要是根据以往的经验,凭借以前的关系来选择供应商。常用的方法主要有:(1)公开招标法。当采购数量巨大、供应商较多,并且竞争激烈时,可采用招标法来选择适当的供应商。由企业提出招标条件,各招标供应商进行竞标,然后由企业决标,与提出最有利条件的供应商签订合同或协议。招标方法竞争性强,企业能在更广泛的范围内选择适当的供应商。但手续复杂,世间长,不能适应紧急购货的需要;订购机动性差,有时造成货不对路或者不能按时到货。(2)协商选择法如果供货商较多,企业难以抉择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协商选择的方法,即由企业先选出
28、供应条件较为有利的几个供应商,同它们分别进行协商,再确定适当的供应商。协商法在物资数量、交货日期和售后服务方面有保证,但由于选择范围有限,不一定能得到价格最合理、供应条件最有利的供应商来源。(3)经验判断法此种方法常用于选择企业非主要材料的供应商。它是根据征询和调查所的资料并结合人的分析判断,对供应商进行分析、评价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主要倾听和采纳有经验的人员意见,或者直接由采购人员凭经验作出判断。(4)专家打分法专家打分法是按预先的评分标准,对各投标书的报价和其他要素分配分值进行打分,得分最高者中标。2.定量方法选择供应商常用的定量方法有:(1)采购成本比较法对那些质量和交货期都能满足要求的
29、供应商,则需要通过计算采购成本来进行比较分析,选择采购成本最低的供应商的一种方法。(2)线性权重法线性权重法是目前供应商定量选择最常用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给每个准则分配一个权重,每个供应商的定量选择结果为该供应商各项准则得分与相应准则权重的乘积,然后通过对各候选供应商定量选择结果的比较,实现对供应商的选择。3.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方法-层次分析法(AHP法)层次分析法是一种相对比较成熟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AHP法是通过建立具有层次结构的评价指标体系,两两比较来确定出评价判断矩阵,然后综合给出各个方案的权重,以此来判断每个方案的优劣程度。该方法可靠性高、误差小。但是该方法也不可避免的存在
30、主观因素,而且当判断一致性不通过时,就需要做出调整,有可能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层次分析法主要操作步骤如下:(1)明确问题,建立层次结构;(2)构造判断矩阵;(3)层次单排序;(4)层次总排序;(5)一致性检验。由于客观事实的复杂性和人们认识上的多样性,可能产生片面性,要求每个判断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对于因素多、规模大的问题更是这样,就有可能带来评价结果的不准确。四、供应链环境下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一)供应链环境下的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要对供应链环境下的供应商作出系统全面的评价,就必须有一套完整、科学、全面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目前企业的选择标准多集中在企业的产品质量、价
31、格、柔性、交货准时性等方面,为使所选取的指标能够全面、客观、真实的反映供应商的情况,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时应遵循一下设置原则:1.目的性原则设计供应商评价指标的目的在于衡量供应商的竞争力状况,选出适合企业供应链管理的供应商,增强企业供应链的竞争实力。2.科学性原则供应商评价指标应准确的反映实际情况,有利于企业通过评价指标能公正、客观、全面地对供应商进行评价。3.全面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全面反映供应商企业目前的综合水平,并包括企业发展前景的各方面指标。此外,还要考虑外部的经济环境等其他竞争优势。4.时效性原则时效性原则即效益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应考虑到能以最少的投入创造最大的产出,还要求尽
32、量简化,突出重点,从而使指标体系在实践中易于操作、切实可行。在供应链合作关系环境下,供应链合作伙伴已不再是只考虑价格,而是更注重选择能在优质服务、技术革新、产品设计等方面提供合作的伙伴。企业应以战略的眼光看待供应链合作带来的整体优势,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也是一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企业只有建立了完善全面的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对供应商做出全面、具体、客观的评价,才能选择良好的供应商,实行科学的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环境下主体企业不仅对产品本身的质量、交货、价格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且对供应商的战略、运营、合作声誉及信息系统的建设都提出了相应更高的要求。(二)供应链环境下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传统的供应商评
33、价指标体系是基于当时的采购活动来构建的,主要有质量、成本、交货期、服务四项指标,简称供应商QCDS评价。根据QCDS评价情况,从众多的零部件供应商中选择满足自身采购要求的供应商,使其能在一定交货期内,以合适的价格向企业提供合适质量的产品,从而保证企业稳定持续的生产。随着供应链理论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转变成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整零”之间的合作关系也从传统的买卖关系转变为供应链上的合作伙伴关系。这种合作伙伴关系取决于供应商整体竞争能力与合作能力,使得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信息交流加快,提高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因此,在供应链环境下,企业选择供应商很重视双
34、方的竞争环境。供应商整体竞争实力可从产品开发能力、管理水平、产能状况及财务状况方面来考察。结束语本文通过对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的分析,对比传统的供应商评价和供应链环境下的供应商评价的差异,对供应链环境下的供应商评价原则,评价方法、评价与选择的流程与步骤以及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等的分析研究,对企业评价和选择供应商以及建立良好的供应商合作伙伴关系有很大的贡献。供应链环境下企业供应商的要求越来越高,相信随着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的发展,对供应商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都会有新的发展研究,也会有更先进的供应商评价方法,合理的选择供应商,才能更好的经营和管理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更胜一筹,取得企业和供应商
35、之间的双赢。参考文献1林玲玲.供应链管理第2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2王传明 彭志忠.供应链环境下的供应商评价应用研究J.生产力研究, 2009年第16期3罗智.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供应商评价和选择J.现代商业,2011年第14期4韩开军,李金华.供应链环境下供应商选择方法研究综述D物流科技, 2009年第10期5金燕波.供应链环境下中小企业对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价J.金融学报 2012年第4期6林勇,马士华.供应链环境下供应商综合评价选择研究D.物流技术, 2010年 7李严锋.物流管理概论M.科学出版社,2008年8战丽梅.供应链环境下供应商的评价与选择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36、,2005年第四期9廖斌.供应链环境下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知识经济,2011年第20期10李向辉.供应链环境下的供应商选择与管理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 2009-10-0111卢克伟.供应链管理之供应商绩效评价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年第12卷第23期12程红彦.供应商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模型研究J.物流科技,2012年第一期13Weber,Current & Benton. Vender Selection Criteria and Methods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9114Christinc Harland.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supply chain relationship. Logistics Information ManagementJ. Production and Inventory Management Joumal.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