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田开发方案设计》答案(共13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气田开发方案设计》答案(共13页).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2015年春季期末考试油气田开发方案设计学习中心:_姓名:_学号:_ 关于课程考试违规作弊的说明一、题型本课程考核题型为论述题,10选5题。每题20分,试卷总分100分。二、题目1、论述开辟生产试验区的目的、任务、内容和原则。答:开辟生产试验区的目的:进一步认识油田动态和静态规律,除负担进行典型解剖的任务外还有一定的生产任务。开辟生产试验区的主要任务:1)研究主要地层。A.主要研究油层小层数目:各小层面积及分布形态、厚度、储量及渗透率大小和非均质情况,总结认识地层变化的规律,为层系划分提供依据。B.研究隔层的性质和分布规律。C.进行小层
2、对比,研究小层连通情况。2)研究井网。A.研究布井方式,包括合理的切割距大小、井距和井排大小以及井网密度等。B.研究开发层系划分的标准以及合理的注采层段划分的办法。C.研究不同井网和井网密度对油层的认识程度以及各类油砂体对储量的控制程度。D.研究不同井网的产量和采油速度以及完成此任务的地面建设及采油工艺方法。E.不同井网的经济技术指标及评价方法。3)研究生产动态规律。A.研究合理的采油速度。B.研究油层压力变化规律和天然能量大小,合理的地层压力下降界限和驱动方式以及保持地层能量的方法。C.研究注水后油水井层间干扰及井间干扰,观察单层突进、平面水窜及油气界面与油水界面运动情况,掌握水线形成及移动
3、规律,各类油层的见水规律。4)研究合理的采油工艺技术以及增产和增注措施(压裂、酸化、防砂、降粘)的效果。5)还必须根据各油田的地质条件和生产特点确定针对油田的一些特殊任务。开辟生产试验区的内容:总体来说,试验区项目的研究内容有:研究开发部署中的基本问题,或揭示油田生产动态中的基本问题,或揭示油田生产动态中的基本规律。由于不同油田的地质、生产特点以及人们可能采用的开采方式不同,各油田所需要进行的开发试验项目可能差别很大,不能同样对待。下面列出某些基本的和重要的项目:1)油田各种天然能量试验:天然能量包括弹性能量、溶解气的能量、边水和底水的能量;应认识天然能量对油田产能大小的影响,对稳产的影响,不
4、同天然能量所取得的各种采收率,以及各种能量和驱动方式的转化关系等。2)井网试验:研究各种井网形式(面积、行列.)及不同井网密度所能取得的最大产量和合理生产能力、对油层的控制程度以及对采收率和技术经济效果的影响。3)提高采收率研究:研究不同开发方式下各类油层的层间、平面和层内的干扰情况,注水波及体积和驱油效率,以及各种提高采收率方法的适用性及效果。4)各种增产措施及方法试验:提高产能的开发措施应包括压裂、酸化、卡堵水、放大压差、强注强采等,分析它们对增加产量、提高储量动用程度、改善开发效果的作用。5)与油田人工注水有关的各种试验:如合理的切割距、注采井排的排距试验;合理的注水方式及井网;合理的注
5、水排液强度及排液量;合理转注时间及注采比;无水采收率及见水时间与见水后出水规律的研究等。其它还有一些特殊油层注水,如气顶油田注水、裂缝油田注水、断块油田注水及稠油注水、特低渗透油层注水等等。总之,各种开发试验都应针对油田实际情况提出,在详探、开发方案制订和实施阶段应集中力量进行,在油田开发整个过程中同样必须始终坚持进行开发试验,且坚持使试验走在前面,以所取得的经验指导全油田开发。开辟试验区的原则:应考虑油井生产能力、地面建设等条件,以保证生产试验研究和生产任务能够同时完成。具体有:1)开辟的位置和范围对全油田应具有代表性。保证通过试验区认识的油层分布规律、流体运动特点对全油田具有较为普遍的意义
6、;2)试验区应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把试验区对全油田合理开发的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3)试验区要有一定的生产规模; 4)生产试验区的开辟应尽可能考虑地面建设。2、详细论述油气田开发的方针和原则,以及编写油气田开发方案涉及到的各个方面的内容。答:油气田开发的方针多学科一体化,一体化就是将一些分散而多种多样的要素或单元合并组合成一个更加完整或协调的整体,产生协同效应。油气田开发的原则有1、在油田客观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完成国家对原油的生产计划;2、最充分地利用天然资源,保证获得较高的原油采收率;3、油田生产稳定时间长,且在尽可能高的产量水平上稳产;4、具有最高的经济效果,即用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消耗采出
7、所需的石油。油气田开发的主要内容有(1)制定开发原则;(2)层系划分与组合;(3)确定开发方式;(4)确定单井产能及经济极限产能论证;(5)确定井网部署、井距及开采速度;(6)推荐方案及开发指标预测。首先作出 1远景分析:获取勘探许可证,勘探组负责远景分析。根据地震资料和探井资料,推测前景或有前景的其它井位,估计勘探储量大小,寻求重大发现。 2评估阶段:在此阶段,要进行评价井设计,确定储层的范围和性质。包括判断是否具有工业价值,估算地质储量,开发方案概念设计,数据采集最佳顺序及数据采集成本对比等。 3开发决策:进行油藏工程研究和经济评价,编制油田开发方案,并制定适宜的实施方案。 4前期作业:前
8、期钻井作业、地面设施(海洋平台、油轮、管道)规划和建设。5生产阶段:最大限度提高单井产量,减缓产量的递减速度,延长稳产期。6废弃阶段:一旦生产不再经济可行,油田便被报废。从区域出发,进行盆地或凹陷的整体调查,了解地质概况,查明生、储油条件,指出油气聚集的二级构造带和局部构造情况,并估算油气地质储量,为进一步开展油气田工业勘探指出有利的含油构造,寻找和查明油气田,计算探明储量,为油气田开发做好准备。(1)、油田概况;(2)、油藏地质及描述;(3)、油藏工程设计;(4)、钻井工程设计;(5)、采油工程设计;(6)、地面工程设计;(7)、经济评价;(8)、方案实施要求。重视油藏开发整体性、连续性和长
9、期性的特点。所谓整体性是指一个油藏或一个单元,从油藏开发来说是一个整体,采油井与注水井之间有着相互紧密的联系,油井之间也有着协同的关系,共同组成油藏或开发单元的整体。考虑效果应该是看整体的效果,当单井短期的效果与整体效果相矛盾时,就不能只顾个别井的情况,所以强调决策应着眼整体是非常重要的。所谓连续性是反映开采历史是连续的,不能分割的。这个阶段的措施,既继承了上个阶段的结果,又将要影响下一个阶段。油藏开发走上步、看下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一年半年所采取的措施不当或造成失调,就需经过二个时期的调整,才能再纳入正常开发轨道,因此要求每年的、各阶段的决策都必须正确,否则就可能影响总目标的实现。所谓长
10、期性是指整个开发过程需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将预计的可采储量采出来;为此要按油藏特点划分好开发阶段,分阶段动用储量,采出可采储量;阶段不同;可采储量的对象状况不同,所需的工艺技术甚至开采方法也不尽相同。因此只有分阶段决策才有利于高效地采出可采储量。3、论述如何建立油气田开发方案综合模型。答:常规地质模型的建立技术流程为三级两步建模:三级:单井地质模型;二维地质模型(平面、剖面);三维地质模型。两步:储层骨架模型的建立;属性模型的建立。(一)单井地质模型单井模型:用来研究井剖面上砂体的厚度、韵律特征、物性变化及其剖面非均质性。模型目的:建立单井模型就是把井筒中得到的各种信息,转换为所需的开发地质的特
11、征参数,尽可能地建立每口井表示各种开发地质特征的一维柱状剖面。九项属性和参数:划分:渗透层、有效层、隔层。判别:产油层、产水层、产气层。参数:渗透率、孔隙度、流体饱和度。流动单元定义:为横向上和垂向上连续的具有相似的渗透率、孔隙度和层理特征的储集层,在该单元的各部位岩性特点相似,影响流体流动的岩石物理性质也相似。这里的岩石物理性质,主要是指孔隙度和渗透率。建立把各种储层信息转换成开发地质特征参数的解释模型。在单井模型的建立中,测井资料是其主要的信息来源,同时结合岩芯分析与化验、试油、试采资料,难点为渗透率的解释。根据油藏的“四性”关系,选择合适的测井信息,建立简易的解释模型,提高测井解释精度。
12、测井解释结果仍然要用岩芯、测试等直接资料来标定和检验单井地质模型分以下几个步骤来完成:1、标识砂层在剖面上的深度及砂层厚度测井。2、在砂体内部按物性特征进行细分段。同一小段内部物性基本一致或差别很小;相邻小段的物性有较明显的差别;分段不能太薄或太厚。3、在各小段上标识厚度并计算其平均孔隙度、渗透率。4、夹层的划分。按照小段物性特征,用一个地区的物性下限截止为标尺,划分出层内夹层。5、计算并标识砂层的平均物性-二次加权平均6、标定油、气、水层-测井解释成果,试油结果二维地质模型是表示两度空间的非均质模型,包括平面模型和剖面模型两种类型1、平面二维模型(层模型)所谓层模型,实际上是单层砂体的平面分
13、布形态、面积,展布方向、厚度变化和物性特征的综合体。对于块状砂体油田,这一模型可以不建立或只进行粗略的表征;而对于层状油藏,这一模型的建立则显的尤为重要2、剖面模型剖面模型是反映层系非均质的内容,包括:各种环境的砂体在剖面上交互出现的规律性,砂体的侧向连续性,主力层与非主力层的配置关系,以及各种可能的变化趋势等内容(三)三维地质模型在三维空间内描述储层地质体及储层参数的分布,就是在储集体骨架模型内定量给出各种属性参数的空间分布。建立地质模型的核心问题是井间参数预测,如何依据已有井点(控制点、原始样本点)的参数值进行合理的内插和外推井间未钻井区(预测点)的同一参数值。(1)储层骨架模型的建立储层
14、骨架模型是在描述储层构造、断层、地层和岩相的空间分布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主要表征储层离散变量的三维空间分布。储层骨架模型是由断层模型和层面模型组成。组模一般是通过插值法,应用分层数据,生成各个等时层的顶、底层面模型,然后将各个层面模型进行空间叠合,建立储层骨架模型。(2)属性模型的建立属性模型是在储层骨架模型基础上,建立储层属性的三维分布。对储层骨架模型(构造模型)进行三维网格化,然后利用井数据和地震数据,按照一定的插值(或模型)方法对每个三维网格进行赋值,建立储层属性的三维数据体。三维空间赋值的结果形成一个三维数据体,对此可进行图形变换,以图形的形式显示出来。储层属性:1、离散的储层性质-沉积
15、相、储层结构、流动单元、裂缝各相2、连续的储层参数变化孔隙度、渗透性、含油饱和度4、论述油藏不同驱动方式的开采特征。答:驱动方式包括1)弹性驱2)溶解气驱3)水压驱4)气压驱5)重力驱6)综合气驱1)弹性驱:依靠油层岩石和流体的弹性膨胀能驱油的油藏为弹性驱油藏。条件:油藏无原生气顶;油藏无边水或底水、注入水;开采过程中油藏压力始终高于饱和压力。开采特征:地层压力随时间增长而下降、产油量量随时间增长而减少、生产汽油比为一常数。2)溶解气驱:指油层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时,溶解状态的气体分离出的气泡膨胀而将石油推向井底的驱动方式。条件:气泡膨胀驱油向井底,气泡膨胀驱动能量为主要驱动能油藏应无边水,无气顶
16、或有边底水而不活跃;地层压力低于饱和压力。开采特点:地层压力随时间增长而较快下降;油井产量也随时间增长一较快速度减少;气油比开始上升很快,达到峰值后有很快下降。3)水压驱:当有边水和底水或注入水时,则会形成水压驱,水压驱可分为刚性水驱和弹性水驱。当油藏的边部或底部与较广阔的天然水域相连通时,油藏投入开采之后,含油部分产生的地层压降,会连续的向外传递到天然水域,引起天然水域内的地层水和储层岩石的累加式弹性膨胀作用,同时造成对含油部分的水侵作用。天然水域越大,渗透率越高,水驱作用越强。刚性水驱:天然水域的储层与地面具有稳定供水的露头相连通,可形成达到供采平衡和地层压力略降的理想水驱条件,此时地层压
17、力基本保持不变,此种情况称刚性水驱。刚性水驱:供液速度采液速度(供液充足)开采特征: (1)油藏压力不变; (2)产液量不变,油井见水后产油量急剧下降; (3)生产油气比始终不变弹性水驱:当边水、底水或注入水较小时,不能保持地层压力不变,则称弹性水驱。弹性水驱:供液速度采液速度(无露头,边水不活跃)开采特点 :(1)地层压力不断降低;(2)产量随时间而下降;(3)气油比保持不变。4)气压驱:当油藏存在气顶,气顶中的压缩气为驱油的主要能量时为气压驱。若油藏进行人工注气也可形成气压驱动。气顶驱油藏的有效开发,有赖于气顶区的膨胀体积与含油区因开发的收缩体积之间保持平衡。根据气顶能量大小或注气的地层压
18、力保持程度,同样也可分为刚性气驱和弹性气驱。(1)刚性气驱:人工注气或气顶体积很大时,能使开采过程中地层压力保持不变的气压能量驱为刚性气驱。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人工注气,靠气顶压力保持地层压力很少见。特点: 1)生产过程中地层压力不变; 2)由于地层压力丰富,油藏产量开始不变,当油气界面下移,出现气侵之后产量增大; 3)因地层压力大于饱和压力,生产气油比开始不变,当气侵之后生产气油比会增大。(2)弹性气驱:弹性气驱与刚性气驱的区别在于,当气顶的体积较小,而又没有注气的情况下,随着采油量的不断增加,气顶不断膨胀,膨胀的体积相当于采出原油的体积。特点:1)地层压力下降快; 2)产量下降快; 3)气油
19、比不断上升。(5)重力驱:对于一个无原始气顶和边底水的饱和或未饱和油藏,当其油藏储层的向上倾斜度比较大时,就能存在并形成中医重力驱的机理靠原油的自身重力将油驱向井底时为重力驱油。特点:主要表现为地层压力随时间而减少,生产开始时产量不变,当含油边缘到达油井后变小,生产过程中生产气油比保持不变。(6)复合驱动:最常见的驱动机理是油藏中的水和自由气同时产生驱动作用。在复合驱动中有两种驱动力:(1)溶解气驱和弱水驱;(2)小气顶驱和弱水驱。5、详细列举一种地质储量的计算方法。答:主要储量计算方法分类有,(1)类比法(即经验法)开发前期和早期;(2)容积法各开发阶段;(3)物质平衡方法开发中期;(4)产
20、量递减法开发中后期;(5)矿场不稳定试井方法开发中后期;(6)水驱特征曲线法开发中后期;(7)统计方法开发前期和早期。容积法储量计算需确定的参数有(1)含油面积、(2)有效厚度、(3)有效孔隙度、(4)原始含油饱和度、(5)原油体积系数、(6)原油密度(计算质量时需要)。基本探明储量、控制储量和预测储量,基本探明储量:多层系的复杂断块、复杂岩性和复杂裂缝性油气田,在完成地震详查或三维地震并钻了评价井后,在储量参数基本取全、面积基本控制的情况下所计算的储量。控制储量:在某一圈闭内预探井发现工业油气流后,以建立探明储量为目的,在评价钻探阶段的过程中钻了少数评价井后所计算的储量。预测储量:是在地震详
21、查提供的圈闭内,经过预探井钻探获得油气流、或油气显示后,根据区域地质条件分析和类比的有利地区按容积法估算的储量,是制定评价勘探方案的依据。产量递减法计算储量的三种递减类型,说明与递减速度的关系。指数递减、双曲递减、调和递减。产量的递减速度主要取决与递减指数和初始递减率。在初始递减率相同时,以指数递减最快,双曲递减次之,调和递减最慢。在递减指数一定即递减类型相同时,初始递减率越大,产量递减越快。储量计算中的矿场不稳定试井法,矿场不稳定试井法利用出油、气的探井,进行矿场不稳定试井的测试工作,在保持产量稳定的条件下,连续地测量井底流动压力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以确定油、气井控制的断块或裂缝、岩性油、气藏
22、的地质储量。6、论述油气田的各类非均质,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答:储层非均质性、层系划分,储层非均质性:储层内部的各种主要特性(参数)在空间分布都具有不均匀性。层系划分:就是把特征相近的油层组合在一起,用独立的一套开发井网进行开发,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生产规划、动态研究和调整。介质(流场)非均质从宏观到微观的6个层次宏观非均质:层间非均质、平面非均质、层内非均质;微观非均质:微观非均质(孔间、孔道、表面),层次的非均质性对开发效果的影响,及其对策。(1)层间非均质:层系组合、细分注水;(2)平面非均质:合理井网、井距;(3)层内非均质:调剖、堵水、改变液流方向;(4)孔间非均质:封堵大孔道、调
23、剖堵水;(5)孔道非均质:化学处理、三次采油;(6)表面非均质:化学处理、三次采油。流场6个非均质层次影响油田采收率4大系数的关系。水淹厚度系数主要受层间非均质和层内非均质(纵向上)的影响;水淹面积系数主要受平面非均质和层内非均质(方向上)的影响;孔隙利用系数主要受孔间非均质和表面非均质的影响;孔隙驱油效率主要受孔道非均质和表面非均质的影响。7、论述合理划分与组合开发层系的目的、意义与原则。答:划分开发层系的目的:把特征相近的油层组合在一起,用单独的一套生产井网进行开发,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生产规划、动态研究和调整。合理划分开发层系的意义:(1)合理划分开发层系有利于发挥各类油层的作用;(2)划分
24、开发层系是部署井网和规划生产设施的基础;(3)采油工艺技术的发展水平要求进行层系划分;(4)油田高效高速开发要求层系划分(5)提高注水波及范围、提高最终采收率要求进行层系划分。开发层系划分的原则:(1)同一层系内的油层物性应当接近,尤其渗透率要接近。(2)一个独立的开发层系应具有一定的厚度和储量。(3)各开发层系间必须具有良好的隔层。(4)要考虑到采油工艺技术水平,相邻油层尽可能组合在一起。8、论述油田注水的意义及如何确定注水时间、注水方式和部署井网。答:一、油田注水的意义和方式1、油田注水的意义油田投入开发后,如果没有相应的驱油能量补充,油层压力将随着开发时间,逐渐下降,引起产量下降,使油田
25、的最终采收率下降,通过油田注水,可以使油田能量得到补充,保持油层压力,达到油田产量稳定,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的目的。2、油田注水方式简介根据油田面积大小,油层连通情况,油层渗透率及原油粘度等情况,可选择不同的注水方式。(1)边外注水在含油层外缘以外打注水井,即在含水区注水,注水井的分布平行于含油层外缘,采油井在含油层内缘的内侧,并平行于含油内缘,边外注水对于面积不太大、油层连通情况好、油层渗透性好、原油粘度不大的油藏比较合适。(2)边内注水鉴于边外注水不适合大油田,提出边内注水方式,即在含油范围内,按一定方式布置注水井,进行油田开发。边内注水又分以下形式:A行列式内部切割注水:即用注水井排将油藏
26、人为地分割成若干区,每个区是一个独立的单元,在两排注水井之间布置成排的油井。B环状注水或中央注水:注水井呈环状布置在油藏的腰部,所以又称腰部注水,适用于面积不太大,油藏外围渗透性变差,不宜边外注水的油藏。如边外渗透性好,也可以同时配合以边外注水。C面积注水:注水井和生产井按一定几何形状均匀分布方法为面积注水,它是一种强化注水的方法。按注水井与生产井比例和相互配合布位置的不同,可构成不同的注水系统。如三点法、四点法、五点法、九点法等等,这种方法注水可使一口生产井受多口注水井的影响,采油速度比较高。(二)注水井布井方法及井身结构1、注水井布井方法。根据油田开发方式及注水方式,选择最合适的布井系统。
27、(1)网状布井。网状布井分为三角形井网和正方形井网两种。两种形式比较,在同样面积上,用同样大小的井距布井,三角形井网的井数比正方形井网多15.4%。(2)排状或环状布井系统。这种布井系统适合用于水压驱动方式的油藏,水、气混合驱动方式的油藏,油层倾斜角陡的重力驱动方式的油藏以及采用排状或环状注水及顶部注气的油藏。网状和排状布井系统有时也结合起来用。2、注水井井身结构注水井井身主要由导管、表层套管、技术套管、油层套管等组成。导管用来保护井口附近的地层,一般采用螺纹管,周围用混凝土固定。表层套管用以封隔上部不稳定的松软地层和水层。技术套管用以封隔难以控制的复杂地层,保证钻井工作顺利进行。油层套管的作
28、用是保护井壁,造成油气通路,隔绝油、气、水层,下人深度视生产层层位和完井的方法不决定。一般采用46套管。二、注水井生产安全技术(一)注水井投注及安全技术注水井从完钻到正常注水,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1、排液:排液的目的是为了清除井地周围和油层内的“赃物”;在井场附近造成适当低压带,另外靠弹性驱动可采用一定的油量。排液时应做到以下几条:(1)排液的程度以不破坏油层结构为原则,含砂量应控制在0.2%以内。(2)拍液前,必须测井压及井温以便为试注提供依据。(3)油水边界外的注水井排液时,要求定时取水样和计算产水指数。(4)应以排净井底周围的“污物”为目的,同时,还要确定注水的排液时间。2、洗井:注
29、水并排液结束后,在试注之前,应进行洗井。目的是为了把井底的腐蚀物、杂物等冲洗出来。避免油层被脏物堵塞。影响试注和注水效果。二、注水井洗井(1)注水井洗井:新注水井排液后,试注前要进行洗井。注水井注一段时间,也要进行洗井,通过洗井,使水井、油层内的腐蚀物、杂质等赃物被冲洗出来,带出井外。避免油层被赃物堵塞,影响试注和注水效果,一般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必须洗井:A排液井转入注水前(试注前);B正常注水井、停注24h以上的;C注入水质不合格时;D正常注水井,注水量明显下降时;E动井下管注后,洗井方法一般分正循环和反循环或称正洗和反洗。即洗井水由油管进入,从套管返出地面为正洗,反之,为反洗。对于下封隔器
30、的注水井只能反洗。(2)洗井水对环境的影响:注水井洗井用水量一般需几十立方米,洗井放出的污水,对没有洗井水回收管线的油田,通常直接排放流入大地,或放进水池里,对环境影响很大,特别是人品密集区或农田,情况更为严重。近年来,油田洗井研究出专门用于注水井洗井处理装置,由水处理车将洗井出口的污水直接处理,循环洗井,直到出口水水质合格为止,这样避免了洗井水外排对环境的污染,并减少水资源的浪费。3、注水井增注在一个注水系统中,由于地质情况的差异,注水井洗水能力各不相同,注水压力相差较大时,一般采用提高注水泵泵压,调整注水井阀门,控制注水井的注水压力和排量。当少数井需要高压时,在满足多数井的压力需要情况下,
31、对高压注水井则采用单井或几口井增压方法解决,这样可提高注水系统效率,减少能耗。根据注水井压力和排量,选择合适的增压泵,将注水站提供的已具有相当压力的水,再次升压,保证注水井的需要。4、注水系统设备腐蚀和防腐(1)注水井对设备的腐蚀:任何金属设备都存在腐蚀问题,而在注水系统中,金属设备直接同注入的水接触,腐蚀尤为严重。注水系统的金属设备腐蚀,主要形式为电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有可分为全面腐蚀和局部腐蚀,不论那种腐蚀,都减弱胃金属的机械性能,都将给设备带来危害。在注水系统中,水中溶解氧、二氧化碳、硫化氢、溶解盐类等含量,直接影响金属设备的腐蚀,还和水的温度和流量有关。(2)注水系统的防腐技术:解决注
32、水系统腐蚀的主要技术有以下几种。A设备合理选材或进行特殊处理。例如,可以采用耐腐蚀的合金材料或非金属材料,如不锈钢,工程塑料和玻璃钢等,代替一般的碳钢。同时,对碳钢材料采用防腐处理法,如水泥砂浆衬里,玻璃钢衬里或其他防腐涂料等方法,都可以有效的缓解水对设备的腐蚀9、论述油气藏开发方案的经济评价原则。答:当前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项目经济评价应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指导下进行,同时又要结合石油工业部门的特点,建立适合本部门的经济评价方法。经济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1)遵循国家已颁布的各项经济法规;2)遵从行业关于建设项目的有关法规和业已确定的方法;3)以地质为基础、生产实践为依据,油藏工程、钻井工
33、程、采油工程、地面工程与经济分析紧密结合;4)经济评价工作中,考虑物价因素、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因素;5)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追求利润最大化。10、论述如何做好油气藏经营管理,分析油气藏经营管理失败的原因、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的建议。答:1、油气藏经营管理失败的原因随着油气田开发的难度、投资额度和投资风险程度的日益增加,世界石油工业呈现出如下总体发展趋势,即能力过剩占主导地位,石油的需求增长适应中,而世界石油储量增长减缓,环境保护费用递增,国际原油市场疲软,油价偏低,波动性起伏很大出于对这种因素的考虑,油公司越来越注重盈利率,尽量减少石油勘探开发成本,优化油气田的开采,在广泛采用新技术新方法的同时,油公
34、司积极寻求一种新的灵活具有商业观念的管理模式,以求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油藏管理,在这种技术革命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2、 油气藏经营管理的意义降低成本;技术创新程度增强;培养人才;提高工作效率;提高采出程度;提高经济效益;增大了开发前景;注重系统协调;突出了团队价值;责权利得以明确。3、 油气藏经营管理的时机油气藏经营管理始于油气田的勘探发现,终于油气田的废弃,贯穿于油气田开发的各个阶段。4、 油气藏经营管理的组织机构由“学习型扁平式”的组织结构取代了传统的“金字塔型层状”结构。多学科油藏经营团队在职能部门和生产经理的领导下工作。职能部门主要负责指导和工作情况评价,生产经理负责把握团队工作研究方向
35、和商机;团队成员对生产经理和职能部门领导负责。这种组织形式强调多学科间的协同作用,加强了不同专业间的横向联系。它使不同专业人员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上进行互补,最大程度地利用各种专业信息。油藏经营团队成员中不仅要发挥自身的专业职能作用,同时还要对相关的专业工作予以协助配合,从而求得整体业绩大于局部之和的效果。5、 油气藏经营管理的工作模式旧体制下油公司的油藏开发工作模式宛若接力赛,这种单一进程的工作模式往往可能由于某个环节的失误而影响油气田开发效果。新体制下的油藏经营管理体制工作模式宛如篮球赛,它将油藏作为一个独立的开发、经营管理单元。在油藏开发过程中,多学科专业人员共同参与油田开发的各项决策,
36、实现地质-工程-经济-经营管理的协同化和实施制定油藏经营计划,以获取最大的油田开发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6、 油气藏经营管理的团队分工团队成员具有双重角色。一是其专业职能主角,即团队成员的本职工作;二是在团队协同作用中的配角,即团队成员的协同工作。成员自身专业技能、业务素质固然重要,但其协同性、创新性的个性不可忽略。只有将各类素质和作用的人才集中起来,使团队具有团结协同的工作氛围,充满活力和生气的工作作风,才能取得高效率高质量的工作成果。7、 油气藏经营管理的失败原因井、地面设备、油藏没有被看作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系统,没有用平衡的方式对待所有的组成部分;油藏管理项目组工作不协调;起步过晚;缺乏维护;没有把握油藏经营管理的过程。8、 油气藏经营管理的总体理念系统协同工作、动态中的管理、高新技术的支撑、综合效益的最大化。把握理念、改变方式。9、油气藏经营管理的发展趋势和建议。团队工作模式将进一步加强;地球物理技术倾向于发现隐蔽油藏;数据存储和检索将更加便捷和迅速;油藏动静态结合软件和含有高度智能化软件的研制与应用。三、要求答题时要求写清自己的系统学号和对应题目的序号和内容,每题要求论述内容不少于800字,段落清晰,字体统一。要求上传试卷为WORD文档,以自己系统学号为文件名称。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