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教案(共1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科学教案(共19页).doc(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备 课 稿 纸教学内容4 、七色光课时教学目标1 、学会做日光的色散与合成实验。 2 、尝试做在单色光下观察物体颜色的实验。 3 、能够对所观察的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教学重点 了解光与色彩的关系。教学难点 了解光与色彩的关系。教学准备学生分组实验用的:三棱镜,镜子,水,盆,不同颜色的玻璃纸、手电筒。教学设计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 谈话:你们见过彩虹吗?它有几种颜色?分别是什么颜色?在什么情况下能见到彩虹? 二、制造彩虹,了解太阳光(白光)由 7 种颜色的色光组成 1、谈话:你们想制造彩虹吗?怎样操作? 2、学生阅读课文 P26 插图,交流:用什么材料,怎样做? 3、学生
2、领材料,分组活动: ( 1 )用三棱镜。 ( 2 )把镜子放在水中。 (两个活动任由学生选,可做一个,也可做两个) 4、交流实验现象,讨论:这些实验说明了什么? 5、小结:太阳光由 7 种颜色的色光组成。 6、提问:还有哪些类似彩虹现象? (观察光碟、肥皂泡等) 7 、谈话:你们知道是谁最先发现太阳光是由 7 种颜色的色光组成的么? 8 、学生阅读课文提供资料。 9 、交流:牛顿伟大的发现为什么遭到激烈的反对?怎样说服别人?从这个故事中你们明白了什么? 10 、玩七色陀螺。 ( 1 ) 看图,学生交流怎样制作。(学生也可以课前制作好) ( 2 ) 玩陀螺,观察有什么现象。(先预测会有什么现象)
3、 ( 3 ) 讨论:从玩陀螺中你有什么收获? 三、认识到色光可以被过滤掉。 1 、滤光实验。 ( 1 )学生参考课本 P28 做滤光实验。 ( 2 )学生活动,记录结果。 ( 3 )交流汇报,讨论:从实验中,你明白了什么? ( 4 )小黑板出示填空题:太阳光照到红色玻璃纸上,滤去( )光,允许( )光通过,反射( )光。 太阳光照到红色物体上,反射( )光。 太阳光照到黑色物体上,反射( )光。 2 、 活动:透过不同颜色的玻璃纸观察图案。 ( 1 )学生按要求活动,多观察几种图案。 ( 2 )汇报交流:有什么发现? ( 3 )能举例说说在生活中的应用么? 四、巩固总结 提问:今天你们有什么收
4、获? 备 课 稿 纸教学内容 1、简单电路课时教学目标1、 能够连接基本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2、能够根据电路图连接简单电路。 3、能够制作简单的红绿灯模型。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电路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能够根据自己的组装图画出较规范的电路图,在画图中逐渐认识电路的组成条件。 教学准备导线、电池、开关、小灯泡、透明胶带、各种电工工具。教学设计二次备课一、导入: 出示电池,谈话: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它有什么用途? 师:电池能够提供什么?指出:它是一种电源。 二、新授: 1 、认识简单电路元件: ( 1 ) 除了同学们自备的电池,老师还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盒子,里面有: 电池盒上面有 + 、 - 符号
5、,表示“正极、负极” 导线用来传输电能 小灯泡也称为小电珠,出示简图 灯座用于插放小灯泡 2 、连接电路: ( 1 )利用盒子里的工具及电池,使灯泡亮起来,你会怎样做? ( 2 ) 在白纸上,画出你的连接实物图。 ( 3 ) 指名展示学生的想法。 3 、分析连接后的情况: ( 1 )根据学生的摆放,说明连接后的结果。 ( 2 )说一说,电池是怎样使灯泡会亮起来的? ( 3 )电流是按照怎样的方向传输的? ( 4 )说明电流从正极出发最后回到负极。 ( 5 )用手指沿着电流的方向“走几趟”体会一下,这是一条怎样的路? (板书:回路 )( 6 )改变电池的位置、样子(盒式、条形等),请学生标出电流
6、方向。 4、开关的认识: ( 1 ) 灯泡亮了,能让它一直亮着吗?我们怎样控制家里的灯。 ( 2 )给这个灯加一个开关,使它能够控制你的灯泡。 ( 3 )领取开关,进行试验。 ( 4 )为什么开关能够控制灯泡的? ( 5 )电流被断开了,是一条断路。要使灯泡亮起来,必须是一条通路。(板书:通路。 )( 6 )我们把这样一条流通的回路,称为闭合电路。只有形成了一条闭合电路,电流才能通过。 5 、指导画电路图: ( 1 )当我们要把电路情况表示出来的时候,通常采用画“电路图”的方法。 ( 2 )认识电路元件符号, 重点指导:电池的正、负极。 ( 3 )把刚才设计时的实物图变成用元件符号表示的电路图
7、。 6 、设计“可控制的红绿灯”的活动: ( 1 )现在老师给你们一些电路元件,你能当一个小小设计师来设计电路吗? ( 2 )红绿灯的研究: 材料:回形针,红、绿灯,导线,图钉,小木板,电池。 ( 3 )设计电路并画出来。 ( 4 )用材料试着组装。 ( 5 )汇报总结活动。 备 课 稿 纸教学内容 2 、导体和绝缘体课时教学目标 1、能够对物体的导电性能进行预测,并说出依据; 2、能设计验证性的实验方案并学会研究记录; 3、能够在电路中对物体的导电性能进行检验; 4、能根据实验的结果进行科学性的总结。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有的物体容易导电。教学难点 有的物体不容易导电,并能联系实际辨认电器、
8、电料、工具等。 教学准备铁片、木片,铅笔芯、橡皮、钥匙、塑料尺、回形针、纸张、胶带、组装电路的材料及相关工具。 教学设计二次备课1 、复习导入:接通一个简单的电路(一节电池、一颗灯泡),提问:灯泡为什么会亮? 师:你认为要使灯泡亮起来必须有什么样的条件? 师拉开导线,提问:如果要在他们之间加一段东西,使灯泡仍然能亮起来,你会加入什么? 2 、初步了解一些能够导电的物体 师:加入一些别的小物品连接导线两端,灯泡会亮吗? 师:让我们列出的身边的小物品,(自由罗列) 预测一下,把哪些小物品放入电路中,能够让电路通畅? 分组试验验证,要求学生:记录预测结果; 两人一组合作验证; 填写完成纪录; 汇报试
9、验的结果。 3 、体验“导电” 师小结:我们把像铁钉、钢皮尺之类的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像橡皮、木头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称作绝缘体。师:要测量物体是否导电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 展示“验电球”,并说明其用处和使用方法。 用手连接验电球的两端,灯亮了,这说明了什么? 你们能导电吗?我们来做一个游戏验证一下。(全班活动,手拉手) 看课本 34 页的例子:感应开关和电笔。4 、各种各样的水的导电性能 师:各种各样的水能够导电吗?你想到了哪些水? 怎样设计水是否能导电的实验?分组讨论。 学生汇报总结研究水的导电性的实验步骤。 四人为一组,分组验证两种水的导电性能。 5 了解安全用电: 师:电力给我们带
10、来了能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如果我们不能够合理的使用,就会被电击伤。 看书本,说一说,这些行为错在哪里? 电线杆上不晾衣衫;高压电线下不放风筝 ; 不用湿手触摸电灯泡;不将大量的用电器插在一个接线板上;注意触电的标志。 6 了解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 师:通过刚才一系列的活动,我们知道了各种物体的导电性能,在科学上,我们把它们做了一个分类,让我们看书了解一下: 33 页。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些物体材料,其导电性能在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叫做“半导体”。半导体技术已经深入千家万户,比如我们听的收音机里面的核心元件就是半导体。 师:你能说出哪些和电打交道的工具? 展示:电笔、黑胶布、插头、插座、开关
11、、闸刀等 ,辨认名称。 师:它们是由哪些材料构成的?分析一下这些材料的导电性能? 想一想,一种工具,为什么要用两种材料去制造呢? 分析电线杆上的导体和绝缘体。 6 、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对导体和绝缘体有了一定的了解,并知道了它们在生活中的用处,这些知识可以保护我们不受电的危害。切记:一定要安全用电! 备 课 稿 纸教学内容 3、探测暗盒里的电路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利用检测器检测暗箱中的电路; 2、能够根据在检测器中观察到的现象对暗箱作假设性的解释; 3、能对检测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与反思; 4、能利用简单图形整理检测结果。教学重点本课是通过“解暗箱”的方法来研究盒子里面安装了一个什么样的电路。教
12、学难点通过一个检测工具,监测盒盖上的触电,根据外面的小灯泡亮、灭、大火、小火,来判断盒子里面是否有导线,是否有电池或者小灯泡。这里渗透了科学探究的思维方法。 教学准备暗箱、电池、小灯泡、导线(每组一套)教学设计二次备课1 、观察了解检测器: 展示断开的电路,怎样可以使灯泡亮起来?你有几种方法? 我们今天用这个断开的电路作为一个检测器。 2 、初步观察,认识暗箱 展示暗箱,你看到了什么? 里面是一些电路元件,你能说出哪些电路元件的名称? 讲解:由于看不见里面的构造,我们把它称为“暗箱”。 3 、初步分析检测器与暗箱的使用 师:今天的任务就是要弄清楚暗箱里面到底有怎样的秘密。但在研究暗箱的过程中你
13、们必须遵从下面两个条件: ( 1 )不允许打开暗箱。 ( 2 )里面都是电路元件,就用断开的电路作为检测器。 师:你觉得应该怎样使用这个检测器?(演示) 对演示的结果作初步的分析:这样检测的结果说明了什么,暗箱的两点之间会有什么电路元件? 3 、分组探究暗箱的秘密 要求:四人一组,合作研究并分析、记录。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解决出现的各类困难。 4 、总结分析活动 在用检测器进行检测的时候出现了哪些情况? 板书列出各类情况(不亮、更亮、亮了) 展示各组的电路图,说明试验的情况。 师:打开暗箱,与自己的电路图作对比,你能给自己评多少分? 5 、总结: 师:今天的活动非常有趣,同学们分析得很出色,灵
14、活运用了以前学过的知识,下一节课我们将了解更多电的知识。 备 课 稿 纸教学内容 4 研究磁铁 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设计实验,探究出磁铁的性质; 2、能利用各种方法测量出两块磁铁磁力的大小; 3、能够对磁铁在生活中的用途做相关的解释; 4、能够做磁铁及磁铁玩具。教学重点本课重点放在让学生独立探究,发现磁铁的性质,如:磁铁能吸铁,磁铁有两极 N 极和 S 极; 教学难点 同极相斥,异极相吸;隔着东西也能吸铁;隔一段距离也能吸铁;磁力可以传递等等。 教学准备条形磁铁,马蹄形磁铁、环形磁铁、回形针、大头针、司南、磁铁性质实验盒。 教学设计二次备课一、认识各种形状的磁铁: 展示各种形状的磁铁,认识这些
15、磁铁的形状。 用比较科学的语言来描述,它们分别是:条形、马蹄形、环形、菱形。 二、初探磁铁的吸引力: 1、吸引: 师:它们可不是一般的铁块,它们都有一种本领,猜猜看它们有怎样的本领呢? 探究活动: 分发:磁铁一块、 回形针六枚、小试管一只 要求:用磁铁去吸引回形针,看看你能在几种情况下把回形针吸起来? 总结:磁铁能在哪些情况下发挥它的本领? 2、磁极: 师:磁铁各部分的吸力相同吗? (磁力最大的部分称为磁极) 师:磁极有方向吗?玩一玩,说说现象。 (学习用悬浮法和悬挂法研究、观察。) 三、初步体会磁铁的磁极: 师:了解了磁铁吸引铁的本领,现在我们加入另一块磁铁,看看你是否有新的发现,或者有别的
16、玩法? 学生体验活动。 师:加入了一块磁铁后,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呢? 总结过渡: 大家都发现磁铁除了有吸引铁和磁铁的本领,它还有排斥的现象,它到底在排斥谁呢?为什么会排斥呢? 四、了解磁极: 视频资料展示“司南”,说明这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分析:勺柄指向哪里呢? 为什么要了解司南?它跟磁铁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打开书自己读一读第 39 页的阅读。 到这儿,同学们对于磁铁还有一些怎样的问题和感兴趣的话题呢? 五、磁铁的应用: 师:对磁铁了解了这么多,你能回忆出磁铁常常出现在生活的哪些地方呢?(先自由说,再看书 41 页) 师:想做一个磁铁么?看一看怎样做一个自己的磁铁,请阅读书本 4 0页最上
17、面。 师:自己做的磁铁和刚才使用的磁铁谁的吸铁本领比较强?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比较一下么? 分组讨论实验方法,然后汇报,并依据情况安排实验。 师:我们还可以用磁铁做一些玩具,看看你能想到那些? 六、总结: 今天我们在玩磁铁的过程中又增长的了知识,了解了磁铁的各种特点,希望同学们利用磁铁的特性去进行更多的发明和创造!备 课 稿 纸教学内容5 电磁铁 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根据所给的材料制作一个电磁铁; 2、能够在探究过程中比较永久磁铁和电磁铁的异同; 3、能够对电磁铁的两极变化进行探究;教学重点认识电磁铁的性质,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系教学难点在学生假设猜想的基础上,加以指导,提高学生探究的能
18、力和水平,教学准备导线、钉子、电池盒、大头针、回形针、指南针、资料图片 教学设计二次备课一、认识电磁铁: 展示长铁钉:它能变成一个像磁铁一样能吸引铁的工具么?你有什么样的办法? 除此以外你还有什么别的办法? 师:老师能让它变成一根磁铁,你们相信么? 演示制作电磁铁, 并用电磁铁吸引大头针。 师:你还想用哪些磁铁具有的特征来验证它? 师:你觉得它是一个普通的磁铁么?该起个什么样科学的名字呢? 板书:电磁铁 二、制作电磁铁 师:想制作一个像老师一样的电磁铁么? 你认为需要哪些材料? 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领取材料,进行制作活动。 三、初步分析电磁铁的磁力 1 、比一比,你们的电磁铁,谁吸
19、引铁的本领比较强呢? 2 、估计一下,你们的电磁铁要增强磁力,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3 、总结并且板书学生意见 :导线圈数、 电池多少、铁钉规格等四、探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 师:你能根据自己的推测设计一个实验来试试看吗?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 总结整理: 1 、只能改变一个单一因素。 2 、如何改变这个因素。 3 、怎样记录。 探究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总结汇报; 师:你通过实验,发现你猜测的因素和电磁铁磁力大小有关么? 你们是怎样操作的?比较了哪些数据? 教师将学生的研究成果板书在黑板上。 五、了解电磁铁两极的变化: 师:我们通过刚才的比较,知道了电磁铁的一些特点。现在我们来比一比
20、,磁铁和电磁铁有哪些相同? 学生比较。师:用磁针测一测你的电磁铁的两极。再和其他小组的电磁铁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师:你能解释一下你发现的现象的原因么?怎样才能使你们的两个电磁铁磁极相同么? 请比较一下两组组装的电磁铁有什么不同? 小组活动,要求:改进组装的电磁铁,使同组两个电磁铁磁极一样。(相同的小组则改变成不同) 总结活动过程,板书学生改装的经验方法。 师:电磁铁的两极是可以改变的,可以通过 六、全文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一种新的磁铁,我们来看看它有什么用处! 指导学生看书第 44 页,简单介绍电磁铁的各种应用。 师:希望同学们把学到的知识广泛地应用到生活中去,使我们的生
21、活变得更加方便。 备 课 稿 纸教学内容1 、测量呼吸和心跳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测量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2、能根据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并作出自己的判断。教学重点测量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教学难点测量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教学准备手表、记录表 教学设计二次备课一、导入: 1 、师:每当有很多老师来听课时,你的心情怎么样? 生:高兴、兴奋、紧张 师:你的这种心情从身体状况的哪方面表现出来的? 生:心跳加快,脸红 师:相对于体育课来说,我们现在处于什么状态下? 生:安静状态。 2 、师:请两位同学上来(一位男生一位女生),他们现在都处于安静状态下,如果让他们运动起来,你猜测他们会有什么变化? 生:呼吸加快、
22、心跳加速、气粗 3 、师:你们体育课上做过原地高抬腿运动吗?怎么做的? 生:大腿和身体呈 90 夹角。 师示范动作。 4 、师:请男生准备好,随着老师拍手的节奏做原地高抬腿运动,动作要做标准了,女生站立不动。(计时 1 分钟)现在我们再来观察他们的表情有没有变化?有什么样的变化? 生:男生脸上有汗、脸变红了、气喘粗了 师:你自己有什么样的感受?(问男生) 师:你有这样的感觉吗?(问女生) 5 、师:为什么他们的感觉会不同?(请他们下去) 生:男生做了高抬腿运动,而女生没有做运动。 6 、师:为什么运动后我们的呼吸就会变粗呢? 生:我们的心跳加快了,同时使呼吸加速。 7 、师:运动后我们的呼吸和
23、心跳次数比安静时的呼吸和心跳次数快多少呢?怎样知道呢? 生:进行测量。 8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测量呼吸和心跳”,出示课题。 二、自主学习: 1 、测量在安静状态下 1 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 1 )师:要想准确测量呼吸和心跳的次数,首先要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谁知道怎样计算呼吸的次数? 学生讨论并汇报。 师:测量呼吸时要注意,一吸一呼算一次呼吸(示范)。这儿老师是用夸张的方式让每个人都能看到,但在实际测量的时候就是按照平常的呼吸情况进行。每个同学和老师一起做一做。心跳的次数可以怎样测量的呢? 生:用手摸、听、测脉搏 ( 2 )师:我们今天用测量脉搏的方法来测量心跳次数。用我们的右
24、手搭在左手手腕的内侧偏上的地方,找到脉搏(示范),每个人试试,要准确地找到你的脉搏。 ( 3 )师:测量呼吸和心跳次数的方法我们已经学会了,为了能进行数据分析,我们要把测到的数据记录在表格里面。(出示表格)这张表格你们知道怎么记录吗? 生:讲述表格的看法、写法。(师适时补充) ( 4 )师:现在我们要开始测量呼吸和心跳的次数了,先测量哪种状态下的? 生:安静状态下的。 ( 5 )师:表格里面要求我们填写同一时间内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我们第 1 次先测量 1 分钟呼吸的次数,第 2 次再测量 1 分钟心跳的次数。 师:注意呼吸次数的计算方法,找准自己的脉搏。准备好了吗?开始(计时 1 分钟,测量两
25、次)。 学生各人自己测量数据,并记录,算出平均值。 生:汇报所测数据,计算平均值。 2 、测量自己在运动结束时, 1 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 1 )师:安静状态下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有了,接下来要测量什么数据了? 生:运动状态下呼吸和心跳的次数。 师:运动时呼吸和心跳的次数在我们的运动一结束就要进行,等到休息后再测量数据就不准了。还有,老师在这儿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记录同一时间内的呼吸和心跳的次数?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生:尝试说。 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请一、三大组只记录测量呼吸的次数,二、四大组只记录测量心跳的次数。 ( 2 )师:我们仍旧用原地高抬腿的方法进行测量运动时呼吸和心跳的次
26、数。测量时要注意,请你按照老师拍手的节奏做原地高抬腿运动。每位同学一定要把动作做标准了,否则就不能准确测量出呼吸和心跳的次数了。(计时 1 分钟,老师调整好学生所站的位置) ( 3 )测量呼吸和心跳次数。(计时 1 分钟) 学生各人自己测量数据,并记录,计算出平均值。 学生汇报所测数据。 ( 4 )师:安静状态下呼吸和心跳的次数以及运动结束时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我们都有了,有了这两组数据我们能做什么事? 学生进行比较。 师:你们比较一下,发现什么? 生:运动结束时呼吸和心跳的次数要比安静状态下的速度快。(说出具体数据) ( 5 )师:我们除了用表格进行数据比较之外,还可以用图形进行数据比较。这儿有
27、一个坐标,横线表明在什么状态下,竖线表示呼吸或心跳的次数,我们现在就要把表格中的数据转换成图形,看老师是怎么做的。(以某一学生为例说明条形图的画法)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是图形中的一种,叫条形图,大家看用这种方法比较数据有什么优点? (明显、清楚、一目了然 ) 备 课 稿 纸教学内容 2 、肺和呼吸课时教学目标1 、会做利用氢氧化钙检测二氧化碳的实验。 2 、会做利用火柴燃烧的情况检测氧气含量的实验。 3 、会选择一定的方法测定自己的肺活量。 4 、能通过收集资料制作戒烟小报。教学重点研究呼吸的意义。教学难点研究呼吸的意义.教学准备氢氧化钙、塑料袋、水槽、吸管、玻璃杯、气球、软尺、课件教学设计二次备
28、课一、导入: 1 、提问:我们每天都在呼吸,你知道我们身体的哪些器官是呼吸器官吗?(板书:呼吸) 学生汇报:鼻子、肺 2 、讲述: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呼吸器官吧!(强调:嘴不是呼吸器官。 )看视频资料。3 、通过观看,相信你现在对自己的呼吸器官有了一定的了解,你能在身体上找到它们的位置吗? 分组活动,指名演示。 4 、你觉得在观看过程中,哪个呼吸器官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汇报。 5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肺和呼吸的关系。 二、自由研究: 1 、比较吸进和空气和呼出的气体。 ( 1 )提问: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谁知道我们为什么要不停地呼吸? 学生讨论、汇报:呼出二氧化碳 ( 2 )讲述:刚才同学
29、们进行了猜测,但不能说明什么,我们必须用实验来验证。 ( 3 )演示实验 1 ,并讲解:先收集一塑料袋空气,再倒入氢氧化钙溶液,把袋子摇晃一下,看看有没有变化? 学生观察并汇报:溶液颜色没变。 ( 4 )演示实验 2 ,并讲解:收集呼出的气体,也倒入氢氧化钙溶液,摇晃后观察有什么变化? 学生观察并汇报:溶液变浑浊了。 ( 5 )为什么实验的结果不一样?说明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呼出的气体含有二氧化碳 ( 6 )讲述:一个实验成功还不足以说明问题,我们再做一个实验看看结果如何。 ( 7 )演示实验 3 ,并讲解:我们先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师收集气体),把收集到的气体用玻璃片盖好,再收集一瓶
30、新鲜空气,也用玻璃片盖上。现在老师点燃火柴,你们仔细观察火柴在两个瓶子的燃烧现象。发现了什么? 学生汇报:在呼出的气体的瓶子里火柴灭了。 ( 8 )提问: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学生汇报: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 9 )提问:我们做以上对比实验,这些实验的结果说明什么问题? 分组讨论并汇报。 ( 10 )小结:呼吸让我们吸进富含氧气的空气,呼出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废气。 ( 11 )提问:在呼吸时起交换气体作用的重要器官是什么?(肺) ( 12 )讲解: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 2 、测肺活量。 ( 1 )讲述:一次用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就是肺活量。每个人的肺活量都不一样,
31、我们可以参照 P50 吹气球的方法测量自己的肺活量。注意:先要深吸一口气,再把所有的气都吐出吹气球,然后把气球扎紧了;要测量气球的最宽处周长。比一比谁吹的气球最大。 分组实验,并记录结果。全班汇报结果。 ( 2 )提问:找出本组肺活量最大的同学和肺活量最小的同学,比较上节课你们所测量的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你们发现了什么? 小组讨论、汇报。(肺活量大的同学呼吸次数少) ( 3 )提问:肺活量大好还是小好?为什么? 学生讨论并汇报。 ( 4 )提问:怎么样才能增大肺活量呢? 学生汇报。 ( 5 )小结:肺活量大对健康是有益的,所以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呼吸器官,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加肺活量增进健康。 3 、保护呼吸器官。 ( 1 )提问:怎样才能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呢? 分组讨论,全班汇报。 ( 2 )小结:我们要为保护呼吸器官做些积极的事情,比如平常打扫卫生先洒水,经常通风换气,积极锻炼身体等等。 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