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作业(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政课作业(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高校发展重在人文精神建设引言:中国之大学已走过百余年历程,经历诸多风雨。进入21世纪,反思我国之大学,却发现许多大学正在其本真意义上渐行渐远,趋于功利、世俗。随着经济全球化、随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速所带来之一系列变化,大学人文精神建设更加引起人们关注和重视。愈来愈多学人意识到,必须树立现代大学理念,创建一流大学和文化,培养一流人才,给大学营造自由浓厚的民主意识和学术氛围;全面推进人文素质教育,实现大学人文精神之整合与重建。 何为大学人文精神?性质和意义何在?如何在坚守大学传统文化精神基础上,实现人文精神体系重建?这些已成当代大学建设必须考虑之问题。 大学人文
2、精神的含义:其内涵是指大学所弘扬的在处理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所持有的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建立在这种价值观基础上的行为规范。建设大学人文精神的意义:大学人文精神是一所大学的文化建设在精神价值层面的反映,它对高等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职工素质提高、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青年大学生的素质养成以及优良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等等,都起着精神价值层面的重要的影响,是高等学校的宝贵财富,构建大学人文精神是高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大学是人类的精神殿堂,是探求学问、追求真理和终极关怀的地方。大学在适应社会的同时保持相对独立性才是培育其人文精神的重点。 确立现代大学理念,重拾人文精神传统,已成为2
3、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大学人文精神发展的窘境:大学人文教育,也是对大学生进行的旨在促进人性境界提升和理想人格塑造的教育,其实质是涵养人文精神。“在我们这个时代,人们一提到科学就指的是理工,就是技术。但人、人文到哪里去了?我们需要新的人文精神的回归,树立新的人文精神的地位。”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前院长、博士生导师李英男说:“目前国家发展的速度很快,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我们看到的成就更多的是硬件建设方面,精神文化方面则相当滞后,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将来将十分危险!”中西方人文精神发展及认识同异:原北大校长蔡元培认为,大学是人文精神的摇篮,但不是道德楷模,不是宗教之所。他指出,教育是
4、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尽一分子的责任。西方的人文教育思想,古希腊时代的旨在培养具有广博知识和优雅气质的人,这一教育理念生存于宽大广博的希腊文化之中。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的欧洲思想家赋予了“人文”更广泛的内涵,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中。随着现代性的发展,思想家们逐渐意识到现代生活方式对人的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而系统提出了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人文主义教育理念。康德曾说:“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除了教育在他身上所造就出的东西外,他什么也不是。”著名教育家洪堡认为,传授知识是大学存在的基础,但这种知识不是实用性的、专门化的知识,而是一种超越社会现实的理
5、念性知识。他极力主张的科学研究也并非实用性研究,其目的完全是为了心灵的陶冶和思想的完善。西方以人文主义理念建设大学,哈佛为例:哈佛是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人才基地。在美国二百余年的历史中,有七位总统出自哈佛,参议员、众议院之类的政治家更是不胜计数;除了政治人物,在经济、社会、法律、艺术、学术等各个领域中,都有哈佛培养的引领风骚的人物。诺贝尔奖一项,哈佛是全世界所有大学中获奖最多的,绝大多数的国家的学术力量都无法与哈佛相比。哈佛还有一批对美国价值和人文精神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思想巨,如爱默森、威廉詹姆斯、桑塔亚那、梭罗等。哈佛的精英群体历来是美国社会最具主宰性的力量。在这个意义上:人才决定社会,大学创造
6、历史。成才需得先成人,人才是为社会服务的,一个人才完全不知道做“人”的含义,这个人才对于社会而言,最多只是个工具,不可能自觉地担当社会责任。这是哈佛几百年来对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已经成为美国大学教育的深厚传统。就是这个传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哈佛精英。我国大学人文主义教育缺失的历史根源: 近代以前我国大学教育是以人文教育为核心的。我国近代高等教育是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并伴随“科学救国”的的迫切需求发展起来的。它的人文教育一开始就受到科学教育的遮蔽。20世纪50年代,西方国家开始反思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失衡的危害。而此时,我国正在学习苏联模式,结果是大多数高校变成了单科性理工院校,学科之间的内在联
7、系被人为剥离。 20世纪中叶以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造成了人们认识上的误区科技能解决一切问题。在此观念的主导下,在教育领域,是对自然科学教育的过分重视。在专注于科学技术传授与习得的背景下,人文精神的培育、人格的塑造被逐渐淡化。 中国高校人文主义教育现状:近年来,大学的市场取向、功利取向日趋明显,诸多弊端开始显露出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有的学校舍弃了“人文”传统,市场需要什么,大学便做什么,一种生产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悄然形成。 中国大学生现状:随着时代的改变,中国的大学生越来越普通化,远离精英阶层,以致出现了大学生农民工的说法。大学生本应当是一群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为
8、了同一梦想,共同奋斗,共同努力;为了学术性知识大家一起研究;为了项目大家提出各自的方案;有一位白发苍苍值得尊敬的老学者为他们授课,课堂上师生互动;一群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对生活、对未来、对所有的一切充满希望、激情。可事实呢?以我们东莞理工学院的同学为例,通过对平日在参与的校园生活得知,对于我们的大学生,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 专心致志读书型从刚进大学的那一刻起,就给自己定下一个“宏伟”的目标:考某某名牌大学的研究生。生活里除了学习什么也没有,出没于课堂的前三排,上课笔记,晚上也不偷懒,科科考试优秀,专业前几名,拿奖学金。他们害怕面对现实,用学习来麻痹自己,让自己没有时间去胡思乱想。(二)
9、无所事事型以为是一名大学生,很了不起。然后除了上上课外,也没有其他的事,成绩60分万岁,于是成绩平平,能力平平,属于中庸型。整天浑浑噩噩,每天睡得天昏地暗。说大学没意思、无聊、空虚、寂寞也终究不知自己为什么上大学,也不知道自己的梦想、自己的目标。(三) 花前月下型这类大学生沉浸于所谓的浪漫甜蜜的爱情中,心里除了男/女朋友外,都不知干些什么,整天都黏在一起,上完课后立马打电话,再恋恋不舍的离开,恨不得时时刻刻都在一块儿。两小口吵吵闹闹,分分合合。上学一起玩玩,毕业一拍两散。大学期间没有谈过恋爱者反而成了稀有动物。(四) 能力第一型这类学生参加很多个社团,学生会,还给自己找很多兼职,于是大学就忙碌
10、在社团、学生会、兼职之间,有空就去上课,没空叫别人答到。逃的课比上的课还要多,于是一学期下来,门门功课都挂红灯。(五) 游戏人间型生活中除了游戏,就不知所已。课可以不上,饭可以不吃,觉可以不睡。沉迷于网络游戏,游戏玩得昏天暗地、不知白昼、在不知日月星辰。三五成群昏天黑地舍生忘死,游荡于虚拟世界,挥霍着时间。当然这些大学生是在浪费大学时光,那种会真正珍惜大学的学生也有,只是很少,根据权威数据,有高达46%的学生反映自己后悔大学没有好好度过。中国大学生普遍担心的几个问题在大学生心里,他们真的过得很舒服吗?答案是否定的。在进大学前,每个学生一个在大学好好发展自己的愿望,但是结果呢?随着时间的流逝,梦
11、想慢慢地消失在不知名的角落,大学就浑浑噩噩的读完。调查问卷显示,中国大学生目前主要存在着十大问题。(一)前途迷茫没信心大量的大学生反映,对于自己所学的专业不太了解,不清楚自己的就业方向,因为缺乏必要的定位,感觉前途比较迷茫,在当前就业难的现状中,想要谋得一份满意的工作普遍表示缺乏信心。(二)自我认知偏差大近八成的大学生自我认知比较欠缺,主要表现为自卑和自负两大类。自卑型的同学往往对职场产生恐惧心理,逃避就业。而自负型的则恰恰相反,过分自信,非名企不去,非高职不入,在求职中不断地挑选工作,无形中失去一些机会。(三)自卑感强烈请你说出自己的优势提问中,有近一半的同学不清楚自己的优势在哪里;三成的同
12、学觉得自己好像没有优势;两成的同学能列出1-2条,只有一成的同学能够说出自己3条以上的优势。当自己都不了解优势在何处时,你又该如何向用人单位顺利推销出自己呢?(四)不知怎么选择对于与自己专业有关、无关的证书,很多大学生不知道如何选择。因为缺乏对职业定位的把握,所以容易随波逐流,什么热门考什么,别人说好就是好,会计证、人力资源管理助理、驾照、英语四、六级等跟风考证,投入了时间和精力,问及哪张能为将来的发展加分却一脸茫然。(五)毕业该往何处去大三的学习结束,接下来就是为实习和求职而绞尽脑汁,可是自己的发展方向在哪?对口的专业就业领域在哪?该找怎样的实习单位?该去怎样的行业和企业求职?对自己的未来稀
13、里糊涂,毕业的去向也就一摸黑了。(六)大学不知怎么过有三成的同学不知道大学应该怎么读过,尽管有些知道怎么过,但不能将大学充分利用,很多只是在混日子。分析:综上所述,就如今的就业形势而言,很多大学生其实是很担心自己以后的就业情况,但是由于自己的自制力和追求梦想的欲望不够强,导致很多学生混日子。带着对未来的恐惧享受着现状的安逸,过着一种言不由衷的日子。当代大学生无论是在爱国热情还是在学习激情方面都没有以前高涨,当国家出现一些危机时,不仅没出现五四运动那样的爱国运动,甚至有些大学生还抱着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出现这一状况,这是为什么呢?在七八十年代,大学生毕业后分配工作,而当今大学生,毕业后得
14、自己找工作,尽管就业领域扩大了,但是在无形中给了大学生一个暗示:你很有可能毕业就失业。于是很多人心惊胆战,于是就出现了能力第一型和专心致志读书型的学生。当今大学生缺少安全感。被就业压力压迫着,能力第一型的学生被迫参加各种社团、学生会等等组织,专心致志读书型的学生被迫读书、考研、拿奖学金于是就在这种表面看起来很安全,但内心充满恐惧的环境下读大学,其效果可想而知。当今的大学生大多数是90后,不再过六七十年代的苦日子。当由高中时的填鸭式学习变成了自主学习,自己支配的时间急剧增多,为了考试而上课,为了怕老师点名而出勤,为了就业而选专业,上课讲话、玩手机、聊QQ,当看着身边的同学这样玩时,就有很多学生紧
15、跟其后,慢慢地堕落。中国社会历来希望每个人都按照一个模式发展,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时采用的也是一个的标准:在学校看成绩,进入社会看名利。这种给人分类别,给成功评等级的做法在中国教育界根深蒂固,从幼儿园开始,老师们就习惯于将孩子简单地划分为“好学生”和“差学生”两种类型就可见一斑。我们现在学校教育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学生对教育、教学、教材、教师并没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很少有评价权,一切都是别人在掌控,当教育体系出了问题时,大学生却又无法通过自己的力量来改变。那就应该想想中国的教育到底培养怎样的人才?恐怕只有应试化的大学生!中国的大学生应试化了!大学生不再是社会的天之骄子
16、,当大学生没有了大学生应当有的热血沸腾、勤奋好学、爱国情怀,当大学生沦落成普通的一员时,留给我们更多的是思考,中国当代的大学生到底怎么了,而我们该做些什么来拯救中国当代的大学生,我们该怎样拯救中国的未来作为大学生,可以选择平凡,但必须拒绝平庸,不应当只是局限于校园,局限于课本,局限于眼前,而应该胸怀世界,胸怀社会,胸怀未来大学人文主义建设的迫切性:科学精神是指导科学研究与人生选择的一种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理性态度,而人文精神则是对人类灵魂与终极价值的关怀。大学人文精神建设迫切需要实行!大学人文精神如何建设?大学人文精神是高校建设的灵魂。大学人文精神的凝炼,需要先进思想的感召引导,深厚文化的感染熏陶
17、,优雅环境的潜移默化。大学人文精神是大学在办学的全过程中长期孕育凝炼而成的,需要大学持之以恒、长期实践、重在建设、逐步凝炼才能升华形成的。(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一个民族的强盛,一个国家的发展不能忽视精神力量,一所学校的发展也必须依靠精神力量。高等学校必须大力倡导文明高尚的道德精神。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里的“明德”。既包括高尚的道德理想、公共社会道德、个人的文明修养,也包括高尚的师德、学术道德。高等学校必须诚信、民主、公正的精神,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维护师生权益、保障学术自由,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高等学校必须打破学术上的封闭保守,坚持学术思想的自主性、开放性,善于学
18、习和吸纳国内外高等教育的一切先进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改革的成果。(二)注重大学人文教育人文精神以弘扬人的主体性和价值性、对人的权利的平等尊重和关怀为特质。人文精神强调的是以人为本,人文精神的形成,与人文教育密切相关。大学生对自己国家、民族的了解、感情和态度,是在长期的对自己国家的民族的、历史的、传统的优秀文化的吸纳过程中潜移默化、内化固定形成的。因而,高等学校应注重加强人文教育。(三)建设高尚校园文化大学校园是大学人文精神的家园。校园文化是一个大熔炉,校园的环境,人文的氛围,对大学生是一种教化、一种示范、一种熏陶,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应注重校园建设的整体规划,校园内建筑物和人文景观的布
19、局、设计创意自然环境和谐,融人自然环境,点缀自然景观,使得生活其间的师生时时刻刻都保有自然和谐的美好感受,有利于师生养成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品质。学校的校训、校歌、校徽、雕塑、楼宇、道路和文化娱乐休闲场所等的命名,应有深厚的文化意境,使得这样的校园文化象征能发挥吸引人、熏陶人的作用。学校必须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素质教育活动和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健康向上、充满活力、富于创新精神的文化风尚占领校园。后记:大学作为传承文化和育人之学术和教育机构,有其自身运行机制在,需与时俱进,厉行创新,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大学之所以成其大,当为兼容并包,学术自由;大学之所以成其大,当不在大楼,而在大师。 2011年 8月20日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