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线的性质(共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行线的性质(共2页).doc(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上海市延吉第二初级中学数学教学案年级: 七 授课教师:丁晓玲 授课时间: 2013 年 3 月 日课 题13.5(2)平行线的性质课时3第2 课时(本章总课时:13 ) 课型新授学习目标(涵盖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1利用平行线的性质1,探求平行线的性质2、3与平行线的传递性,体会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之间的转换和一致过程与方法:通过平行线性质2、3的运用,逐步提高观察能力与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的区别与联系,体会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体会数学来源于实践,应用于实践。教学重点平行线性质2、3的理解与运用教学难点平行线
2、性质2、3的理解与运用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设计说明一、 课题引入教师: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则一对内错角的大小之间有什么关系?一对同旁内角的大小之间有什么关系?揭示课题:平行线的性质(2)二、 归纳性质lab213 如图:直线a、b被直线l所截,ab,问1与2有何关系?因为ab(已知), 所以3=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因为1=3(对顶角相等), 所以1=2(等量代换).得到平行线的性质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地说:就是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13abl如图:直线a、b被直线l所截,ab,1与2这对同位角有何数量关系?将1的邻补角记作3,则1+3=18
3、00(邻补角的意义)因为ab(已知)所以3=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所以1+2=1800(等量代换)得到平行线的性质3: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地说: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三、 实践运用ADCB2341例题3:如图,已知ABCD,ADBC,那么1与2相等吗?3与4呢?解 :因为ADCB(已知),所以1=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因为ABCD(已知),所以3=4(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CBAD例题4:如图,已知ABCD,ADBC,A=550,求B,C,D的度数解:因为ADBC(已知),所以A+B=180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因为A=550(已知),所
4、以B=1800-550=1250(等式的性质)同理可得:C=550,D=1250 思考:如图:有三条直线a,b,c,已知ab,bc,这时直线a与c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分析:a与c为平行要说明平行必须应用平行线的判定,因为我们要添一条直线l,分别与a,b,c相交lbca132因为ab(已知),所以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因为bc(已知),所以2=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所以1=3(等量代换)所以a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得到平行线的传递性: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四、 课堂练习,及时巩固书P62:1、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
5、指导。待学生完成后,由学生讲解,对于学生的讲解做出正确与否评价。ADCB2、如图:考古学家挖掘出一个梯形残缺玉片,工作人员从玉片上已经量的A=1150,D=1000。已知梯形的两底ADBC,请你求出另外两个角的度数(B=650, C=700)教师: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大家一定学习了很多的知识,又很多的收获,请同学谈谈自己收获与感想。练习部分:P27:135(2)通过复习平行线的性质1引入课题,为后面学生学习平行线性质2,3作好作好铺垫。引导学生与平行线的性质1中同位角进行比较,通过分析、说理,从而得出结论即平行线性质2、3,关注学生在此能否积极的、有条理的思考,初步培养分析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通
6、过师生一起对平行线传递性的探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例题与练习掌握新知。学习平行线性质2、3后,通过两个例题加深对平行线性质的理解,让学生充分体会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之间的转换和一致,由于学生已经经历了简单的说理,从扶着走到放手让学生说说、写写。我设计了补充练习2,让学生学以致用,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后感学生已掌握了平行线的性质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而形成的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有何关系,是本课时要探究的主要内容 。为此,本课时这样设计的:通过例题与练习掌握新知。学习平行线性质2、3后,通过两个例题加深对平行线性质的理解,让学生充分体会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之间的转换和一致,由于学生已经经历了简单的说理,从扶着走到放手让学生说说、写写。我设计了补充练习2,让学生学以致用,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交流、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注重学习过程,在学习中学会学习。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