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集成电路课程设计(共16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拟集成电路课程设计(共16页).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模拟集成电路课程设计设计目的:复习、巩固模拟集成电路课程所学知识,运用 EDA 软件,在一定的工艺模型基础上, 完成一个基本功能单元的电路结构设计、参数手工估算和电路仿真验证,并根据仿真结果与 指标间的折衷关系,对重点指标进行优化,掌握电路分析、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加深对运 放、带隙基准、稳定性、功耗等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安排:同学们自由组合,2 人一个设计小组选择五道题目中的一道完成,为了避免所选题目过 度集中的现象,规定每个题目的最高限额为 4 组。小组成员协调好每个人的任务,分工合 作,发挥团队精神,同时注意复习课堂所学内容,必要
2、时查阅相关文献,完成设计后对验收与考核:该门设计实验课程的考核将采取现场验收和设计报告相结合的方式。当小组成员完成 了所选题目的设计过程,并且仿真结果达到了所要求的性能指标,可以申请现场验收,向老 师演示设计步骤和仿真结果,通过验收后每小组提交一份设计报告(打印版和电子版)。其 中,设计指标,电路设计要求和设计报告要求的具体内容在下面的各个题目中给出了参考。 成绩的评定将根据各个小组成员在完成项目中的贡献度以及验收情况和设计报告的完成度 来确定。时间安排:机房开放时间:2013 年 10 月 28 日11 月 8 日,8:3012:00,14:0018:00课程设计报告提交截止日期:2012
3、年 11 月 15 日该专题实验的总学时为 48 学时(1.5 学分),请同学们安排好知识复习,理论计算与上 机设计的时间,该实验以上机设计为主,在机房开放时间内保证 5 天以上的上机时间,我们 将实行每天上下午不定时签到制度。工艺与模型:采用某工艺厂提供的两层多晶、两层金属(2p2m)的 0.5um CMOS 工艺,model 文件为/data/wanghy/anglog/model/s05mixdtssa01v11.scs 。 绘 制 电 路 图 时 , 器 件 从 /data/wanghy/ anglog/st02 库中调用,采用以下器件完成设计:1)PMOS 模型名 mp,NMOS 模
4、型名 mn; 2)BJT 三种模型可选:qvp5,qvp10,qvp20; 3)电阻模型 rhr1k;4)电容模型 cpip。专心-专注-专业答疑:代课教师:许江涛:Tel: , Email:西一楼二楼 C 段 255 教研室注意事项:1.所给定的设计指标仅供参考,可以进行适当的修改,但需要说明原因;2.根据设计指标,可以在参考电路结构的基础上确定参数并改进设计,非常鼓励通过 查找参考文献,采用其它结构的电路,或者创新电路结构;3.需要阅读模型文件/data/jtxu/analog/05umpdk/05model/s05mixdtssa01v11.scs 了解可以选用的器件类型、尺寸和关键参数
5、等;这里给出 MOS 管的几个关键参数 供大家参考:NMOS: model namemnVth0=719.2 mV0=495.1 cm2/V/stox=13 nm PMOS:model namempVth0=972.6 mV 0=283.3 cm2/V/stox=13.7nm真空介电常数: 0=8.85*10-12 F/msio2 的相对介电常数: r,sio2=3.94.设计过程中可以参考模型库中的 mn_fitting.pdf 等文件,这些文件给出了各种不同尺 寸 MOS 管的 Vds、Vgs、Ids、Gm 等的变化曲线,和计算结果相印证,指导电路设 计过程;5.电路仿真时,所加载的 mo
6、del 文件地址在 3 中已经给出,需要说明的是需根据电 路中所使用的元器件分别加载器模型项,例如电路中包含了 MOS 管、电阻、电容 和三极管,则模型文件需要 add 四次,并在 section 一栏分别填写对应的工艺角项, 依次为 tt、restypical、captypical 和 biptypical。这些是典型工艺角的设置情况,如果 仿真其它工艺角,可以参考 model 文件中对已其它工艺角的定义。例如对于 MOS 管除了定义了 tt(typical NMOS/typical PMOS),还定义了 ff、ss、fs 和 sf 四种情况, 分别对应 fast NMOS/fast PMO
7、S、slow NMOS/slow PMOS、fast NMOS/slow PMOS 和 slow NMOS/fast PMOS。而对于电阻则定义了三种情况:restypical、resslow 和 resfast。题目一:带隙基准的设计基于所给的 CMOS 工艺设计一个带隙基准,带隙基准的原理和设计方法请参考教材模 拟 CMOS 集成电路设计(陈贵灿等译)第 11 章内容。设计指标(供参考):性能参数测试条件参数指标工作电压范围2.55.5V静态电流VDD=3.6V,Temp=2720 A输出基准电压VDD=3.6V,Temp=270.6V0.5范围以内线路调整率VDD=2.55.5V,Tem
8、p=2785dBPSRR (1KHz)VDD=3.6V,Temp=2775dB温度特性VDD=3.6V,Temp=-4012515ppm/注:上述 PSRR 是指从电源端到基准输出端增益的倒数。设计要求:1确定设计指标(以上指标供参考,可以进行适当修改,但需讲清楚原因);2根据设计指标,可以在参考电路结构基础上确定参数和改进设计,也可以查找文献采 用其它结构的电路或创造新的电路结构进行设计;3阅读模型文件,了解可以选用的器件类型、尺寸范围、关键参数;4手工设计:根据拟定的设计指标,尝试初步确定满足指标的各元件的模型与参数:MOS:沟道长度与宽度,并联个数; 电阻:宽度、长度、串并联个数; 电容
9、:宽度、长度、并联个数; 三极管:并联个数。5采用全典型模型, 27,验证带隙基准是否满足设计指标;(偏置可用理想电流源代替)6设计偏置电路:a) 选定电路结构;b) 手工设计:确定各元件的模型与尺寸;c) 采用全典型模型,仿真验证偏置电流源的性能;7将偏置电路和带隙基准电路合在一起仿真(采用全典型模型,27),验证带隙基准 的性能参数(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 VDD 从 0V 上升到 5.5V 过程中的基准电压波形,观察基准的建立过程与电源电压 对基准的影响(线路调整率),以及工作电流曲线(直流扫描);b) VDD 在 1 S 内由 0V 上升到 3.6V 然后保持不变时的基准电压波
10、形,观察快速上 电时基准的建立过程(瞬态扫描);c) VDD 在 10mS 内由 0V 上升到 3.6V 然后保持不变时的基准电压波形,观察慢速上电时基准的建立过程(瞬态扫描);d) 在 VDD3.6V 时,PSRR 对于频率(1Hz100KHz)的特性曲线(交流扫描); e) 在 VDD3.6V 时,温度由-40上升到 125的带隙输出电压曲线(温度扫描); 要求全典型模型下,电路要达到“设计指标”要求,否则应对电路结构和参数进行修 改与优化,直至满足要求(可能需要多次调整)。8采用全慢模型,电源电压 2.5V,温度-40进行仿真,观察以上参数的变化;9采用全快模型,电源电压 5.5V,温度
11、 125进行仿真,观察以上参数的变化;10 根据以上仿真结果,分析模型变化时,基准输出电压变化的分析。设计报告要求:1.设计指标的确定及其原因(如果需要对上面的指标进行修改的话);2.电路结构的确定及其原因;3.电路原理论述(具体到每个器件的作用);4.每个晶体管的沟道宽度与长度的确定依据,电阻电容尺寸的选取依据;5.手工设计过程(可能要迭代);6.报告“设计要求”中的各种波形和性能指标。7.仿真结果的分析与设计总结(感想、改进);8.组内成员的具体分工与任务量(以表示);9.参考文献;10. 附录(整体电路与网表文件)。 参考电路:题目二:差分电路设计基于所给的 CMOS 工艺设计运算放大器
12、(单端输出)和迟滞比较器。(可分别设计运放 和比较器,也可以设计一个复用电路,通过控制信号实现运放和比较器的转换。)设计指标:(供参考)性能参数测试条件参数指标运放负载电容2pF电源电压范围2.55.5V整体静态电流VDD=3.6V,Temp=2780dB单位增益带宽VDD =3.6V,Temp=27800KHz相位裕度VDD =3.6V,Temp=2760PSRR(低频)VDD =3.6V,Temp=27100dBCMRR(低频)VDD =3.6V,Temp=2790dB迟滞比较器输入上升翻转点VDD =3.6V,Temp=27,低频Vref+(812mV)输入下降翻转点VDD =3.6V,
13、Temp=27,低频Vref-(812mV)设计要求:1确定设计指标(以上指标供参考,可以进行适当修改,但需说明原因);2根据设计指标,可以在参考电路结构基础上确定参数和改进设计,也可以查找文献采 用其它结构的电路或创造新的电路结构进行设计;3阅读模型文件,了解可以选用的器件类型与尺寸范围;4手工设计:根据拟定的设计指标,初步确定满足指标的各元件的模型与参数:MOS:沟道长度与宽度,并联个数; 电阻:宽度、长度、串并联个数; 电容:宽度、长度、并联个数; 三极管:并联个数。5采用全典型模型, 27,验证差分电路是否满足设计指标;(偏置可用理想电流源代替)6设计偏置电路:a)选定电路结构;b)手
14、工设计:确定各元件的模型与尺寸;c)采用全典型模型,仿真验证偏置电流源的性能;7将偏置电路和差分电路合在一起仿真(采用全典型模型,27,VDD=3.6V),确定差分电路的最终性能参数(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运放应用:a)一输入端固定为 1V 参考电压,另一输入端从 0V 上升到 2V 时的输出电压曲线与 静态电流曲线,确定低频增益;以输出 1.8V 为输出参考电压,确定输入失调电压(直流扫描);b)一输入端固定为 1V 参考电压,另一输入端为信号输入时的放大特性:增益、相位、 带宽、相位裕量等(交流扫描);c)PSRR 对于频率(1Hz100KHz)的特性曲线(交流扫描); 迟滞比较器:
15、一输入端固定为 1V 参考电压,另一输入端由低变高和由高变地时的输出曲线,观 察迟滞量(直流扫描);要求全典型模型下,运放和比较器达到“设计指标”要求,否则应对电路结构和 参数进行修改与优化,直至满足要求(可能需要多次调整)。8采用全慢模型,电源电压 2.5V,温度-40进行仿真,观察以上参数的变化;9采用全快模型,电源电压 5.5V,温度 125进行仿真,观察以上参数的变化;10 对以上仿真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归纳模型、电压、温度对性能的影响,分析原因,探 讨减小影响的方法。设计报告要求:1.设计指标的确定及其原因;(如果需要对上面的指标进行修改的话)2.电路结构的确定及其原因;3.电路原理论
16、述(具体到每个器件的作用);4.每个晶体管的沟道长度的确定及其原因;5.手工设计过程(可能要迭代);6.报告“设计要求”中的各种波形和性能指标。7.仿真结果的分析与设计总结(感想、改进);8.组内成员的具体分工与任务量(以表示);9.参考文献;10. 附录(整体电路与网表文件)。 参考电路:VControl自1Vout1题目三:过温保护电路设计基于所给的 CMOS 工艺设计一个温度系数尽量小的电流源与一个过温保护电路。基准 电流源可以给过温保护电路提供一个不随温度变化的偏置电流,保证过温保护电路自身的特 性不随温度变化,因此需要改基准电流的温度系数尽量小。过温保护电路的核心为一个比较 器,其一
17、个输入端接不随温度变化的基准电压 VREF,而另一输入端接随温度变化的三极管 的 VBE 电压。随着温度的变化,三极管的 VBE 发生改变,当大于或小于 VREF 时,比较器的 输出电压都会发生跳变,从而实现指示温度的功能。设计指标(供参考):性能参数测试条件参数指标(1)工作电压范围2.55.5V(2)整体静态电流VDD=2.55.5V,全典型模型,Temp=2760 A(3)电流源指标 1VDD=2.55.5V,全典型模型,Temp=27(102) A(4)电流源指标 2VDD=3.6V,全典型模型,Temp=40125(102) A(5)过温保护指标MOSRESBJTVDD=3.6V所列
18、 5 中模型下满足: 1)升温翻转温度: (1605)2)降温翻转温度: (1405)ttttssssffffsfttfstt设计要求:1确定设计指标(以上指标供参考,可以进行适当修改,但需说明原因);2根据设计指标,可以在参考电路结构基础上确定参数和改进设计,也可以查找文献采 用其它结构的电路或创造新的电路结构进行设计;3阅读模型文件,了解可以选用的器件类型与尺寸范围;4参考电路中 VREF 为理想电压源,电压大小可以在 01.2 之间由设计者自行设定;IREF 为电流源输出;OUTPUT 为过温信号。5手工设计:根据拟定的设计指标,初步确定满足指标的各元件的模型与参数:MOS:沟道长度与宽
19、度,并联个数; 电阻:宽度、长度、串并联个数; 电容:宽度、长度、并联个数; 三极管:并联个数。6使用规定的测试条件,验证过温保护电路和电流源是否满足设计指标。7分别采用电源电压 2.5V、5.5V 对性能参数中的(4)、(5)重新仿真,观察以上参数的 变化。设计报告:1.设计指标的确定及其原因;(如果需要对上面的指标进行修改的话)2.电路结构的确定及其原因;3.电路原理论述(具体到每个器件的作用);4.推导出决定过温信号翻转(两个方向)的因素与关系式,以及翻转迟滞量的表达式;5.各个晶体管尺寸的确定依据;6.手工设计过程(可能要迭代);7.仿真结果的分析与设计总结(感想、改进);8.组内成员
20、的具体分工与任务量(以表示);9.参考文献;10.附录(整体电路的网表文件)。 参考电路:题目四:跨导放大器设计基于所给的 CMOS 工艺设计一款跨导放大器。跨导放大器的设计是教材模拟 CMOS性能参数测试条件参数指标负载电容30pF电源电压范围2.55.5V静态电流VDD=3.6V,Temp=273MHz相位裕度VDD =3.6V,Temp=2760PSRR(低频)VDD =3.6V,Temp=2765dB跨导(低频)VDD =3.6V,Temp=27(9001100) A /V转换速率VDD =3.6V,Temp=273V/ s集成电路设计(陈贵灿等译)的重点内容,其原理和设计方法请参考此
21、书。 设计指标:(供参考)设计要求:1确定设计指标(以上指标供参考,可以进行适当修改,但需说明原因);2根据设计指标,可以在参考电路结构基础上确定参数和改进设计,也可以查找文献采 用其它结构的电路或创造新的电路结构进行设计;3阅读模型文件,了解可以选用的器件类型与尺寸范围;4手工设计:根据拟定的设计指标,初步确定满足指标的各元件的模型与参数:MOS:沟道长度与宽度,并联个数; 电阻:宽度、长度、串并联个数; 电容:宽度、长度、并联个数; 三极管:并联个数。5采用全典型模型, 27,验证电路是否满足设计指标;6设计偏置电路:a)选定电路结构;b)手工设计:确定各元件的模型与尺寸;c)采用全典型模
22、型,仿真验证偏置电流源的性能;7将偏置电路和主体电路合在一起仿真,采用全典型模型,27,VDD=3.6V,要求电 路达到“设计指标”要求,否则应对电路结构和参数进行修改与优化,直至满足要求(可能需要多次调整),并应包括以下内容:a)一输入端固定为 0.6V 参考电压,另一输入端从 0V 上升到 3.6V(电源电压)时的 输出电压曲线与静态电流曲线,确定低频增益;以输出 0.9V 为输出参考电压,确 定输入失调电压(直流扫描);b)一输入端固定为 0.6V 参考电压,另一输入端为信号输入,输出工作点为 0.9V 时的 放大特性:增益、相位、带宽、相位裕量等(交流扫描,);c)输出工作点为 0.9
23、V 时,PSRR 对于频率(1Hz100KHz)的特性曲线(交流扫描);8在以下条件下,完成“要求 7”中工作曲线与性能指标验证(不要求达到“设计指标”)。VDD=2.5VVDD=3.6VVDD=5.5V全慢模型, Temp=-40全典型模型, Temp=27全快模型, Temp=125设计报告:1.设计指标的确定及其原因;(如果需要对上面的指标进行修改的话)2.电路结构的确定及其原因;3.电路原理论述(具体到每个器件的作用);4.每个晶体管尺寸的确定依据;5.手工设计过程(可能要迭代);6.回报“设计要求”中各种情况下的曲线,包括:输入电压-输出电压的直流扫描图形(并 作出直流增益,读出失调
24、电压)、输入电压-输出电流的直流扫描图形(求出跨导曲线)、 波特图(增益、相位)、PSRR 图形、偏置电流源等的仿真结果与参数列表等;7.仿真结果的分析与设计总结(感想、改进);8.组内成员的具体分工与任务量(以表示);9.参考文献;10.附录(整体电路的网表文件)。 参考电路:题目五:振荡器设计基于所给的 CMOS 工艺设计一款功耗尽量小的低频振荡器。 该实验的目的为理解振荡器的设计思想,学习简单振荡器的设计方法,完成指定频率、占空比、功耗的振荡器设计。该振荡器的设计利用电容充放的规律,采用一个基准电流源对 一个固定容值的电容充电,电容上的电压随充电时间变大,确定充放电电流与电容大小和充 电
25、时间的关系,利用比较器检测电容电压,与设计好的两个基准电压比较,可以确定比较器 输出为高的时间,从而确定比较器输出翻转的周期和占空比。电容反复充放电,输出所需的 振荡信号,达到设计目标。设计指标:(供参考)性能参数测试条件参数指标负载电容1pF电源电压范围2.55.5V电流VDD=3.6V,Temp=275 A振荡频率VDD=3.6V,Temp=271KHz(T=1ms)占空比VDD=3.6V,Temp=2750%比较 器输入共模范围VDD =3.6V,Temp=2712V输入高电平翻转精度VDD =3.6V,Temp=2715mV输入低电平翻转精度VDD =3.6V,Temp=2715mV设
26、计要求:1. 确定设计指标(以上指标供参考,可以进行适当修改,但需说明原因);2. 根据设计指标,可以在参考电路结构基础上确定参数和改进设计,也可以查找文献采用 其它结构的电路或创造新的电路结构进行设计;3. 阅读模型文件,了解可以选用的器件类型与尺寸范围;4. 手工设计:根据拟定的设计指标,初步确定满足指标的各元件的模型与参数:MOS:沟道长度与宽度,并联个数; 电容:宽度、长度、并联个数。5. 采用全典型模型, 27,验证电路是否满足设计指标;6. 设计偏置电路(基准电流和基准电压的产生,可选做):a) 选定电路结构;b) 手工设计:确定各元件的模型与尺寸;c) 采用全典型模型,仿真验证充
27、电电流源和基准电压的性能;7. 将偏置电路和主体电路合在一起仿真,采用全典型模型,27,VDD=3.6V,要求电路达 到“设计指标”要求,否则应对电路结构和参数进行修改与优化,直至满足要求(可能需 要多次调整),并应包括以下内容:a) 比较器一端输入为 1V 参考电压,另一端输入 0.92.1V,周期 1ms 的三角波,观察低电平翻转精度(瞬态扫描);b) 比较器一端输入为 2V 参考电压,另一端输入 0.92.1V,周期 1ms 的三角波, 观察高电平翻转精度(瞬态扫描);c) 振荡器的 2 选 1 输入参考电压为 1V 和 2V,观察振荡器输出;改变参考电压观 察振荡器输出;改变充放电电容
28、观察振荡器输出;保证充放电电流相同前提下同时改变 充放电电流观察振荡器输出;只改变充电电流或者只改变放电电流观察振荡器输出;d) 观察振荡器输出波形的上升沿和下降沿上是否有振荡,若有分析原因,并加以 改进,观察改进后的波形。设计报告:1. 设计指标的确定及其原因;(如果需要对上面的指标进行修改的话)2. 电路结构的确定及其原因;3. 电路原理论述(具体到每个器件的作用);4. 每个晶体管尺寸的确定依据;5. 手工设计过程(可能要迭代);6. 回报“设计要求”中各种情况下的曲线;7. 仿真结果的分析与设计总结(感想、改进);8. 组内成员的具体分工与任务量(以表示);9. 参考文献;10. 附录(整体电路的网表文件)。 参考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