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中的六个主要兼词(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汉语中的六个主要兼词(共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古汉语中的六个主要兼词文 / 孙长江兼词,是古汉语语法现象中的的一种独特的词。何谓兼词?说穿了,就是一个音节(或称一个字)中包含着两个音节(或称作两个字、两个词)。对于这种语法现象不了解,或者说缺少必要而足够的认识,就会直接影响到我们对文言文阅读的质量,轻则读不顺,给理解带来障碍;重则使我们对句子作出错误的翻译。古汉语中的兼词主要有下面六个。盍作为兼词,它在许多文言文的句子所构成的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经常是这样两个词:何不。翻译时,或者直接译为“何不”,或者译为“为什么不”。如果不知道“盍”的这种兼词性,在具体翻译的过程中,就可能出错。如:论语中,有一篇非常著名的文字:
2、“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注意文中加线的句子。如果不知道在这个句子中的“盍”是“何不”两个词的兼词,而把它当成“何”的通假字,翻译成下面的样子:“为什么各自谈你们的志向呢?”这,与孔子的原意就刚好相反了;孔子的原意是启发他的弟子,让他们各自谈一谈志向,准确的翻译应该是:“为什么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盍,作为兼词,在文言文中出现的频率是相当高的。再如下面一段古文(请注意文中中加线的句子):济阳之贾人,渡河,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有渔者以
3、舟往救之,未至,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人或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而不酬者也。”立而观之,遂没。“盍救诸”,一句话中就有两个兼词。如果不知道“盍”与“诸”均为兼词,凭想当然去翻译,翻译成“为什么救他”,就大错特错了。正确的翻译应该是:“为什么不救他呢?”在孟子齐桓晋文之事一文中,“盍”作为兼词就出现过两次: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句中的“盍”就是一个兼词,在翻译的时候,也
4、应该译为“何不”,或者“为什么不”。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盍(原文是“盖”,通“盍”,今本也写作“盍”)亦反其本矣。诸作为兼词,它比“盍”稍微复杂了点,因为,它如果处在句中,不是代词的话,就是兼词,是“之于”(“之”是代词,“于”是介词);如果处于句末,是“之乎”(“之”是代词,“乎”是语气助词)。先举几个处于句中必须理解为“之于”的例子。如上文中的“渔者载而升诸陆”,句中的“诸”就是这种用法,必须理解为“之于”(之,代济阳之贾人,于,介词,表处所)。再如教材中的殽之战一文中,(阳处父)追诸河,则在舟中矣。句中加点的“诸”也属于这种用法;全句应翻译成“(阳处父)追赶他们(指的秦军的三个主
5、帅)到了黄河边上,他们原来已经坐在船上了”。还不仅如此,懂得了这一点,对于现代汉语也还是有帮助的。如病句“诉诸于法律”、“付诸于行动”,句中的“于”都必须去掉,因为“诸”是兼词,里面已经包含者一个“于”字了。再举几个用于句末的例子。如上面的例句“盍救诸”中的“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再如孟子庄暴见孟子一文中,“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句中的“诸”就是一个句末兼词,必须理解为“之乎”,之,代的是“王尝语庄子以好乐”这件事,乎,是一个表询问的语气助词。再如孟子齐桓晋文之事一文中,“不识有诸”,句中的“诸”也属于这种用法,也得理解为“之乎”,之,代的是“牵牛”那件事,乎,表示的是疑问语气。焉作为兼
6、词,用于句末;是介词“于”和代词“之”,两个词的兼词。翻译的时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下面举几个教材中的例子。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愚公移山)(在那里)青麻头伏焉。(促织)(在那里)彭蠡之扣有石钟山焉。(石钟山记)(在那里)余收尔骨焉。(殽之战)(到那里)或师焉,或否焉。(师说)(向老师)耳作为兼词,它是“而已”两个词的兼词;用在句末,表示的是限止性语气。可以直接翻译扯“而已”,也可以翻译成“罢了”。如: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孟子庄暴见孟子)(而已)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鸿们宴)(译为“而已”,或者“罢了”)叵说文新附可部中说:“
7、叵,不可也。”意思说的就是它是一个合音兼词。现代汉语已经不用,只保留在某些成语中,如“居心叵测”中的“叵”就是“不可”的意思。它用于动词前,表示动作行为不能实现或无法实现,可译为“不可”、“不可能”。因为在教材中,我们还没有与它“遭遇”过,所以,只能举课外的例子。如:布因指(刘)备曰:“是儿最叵信者。”(三国志魏书吕布传)(译文:这小子是最不可信任的。)(尹愔)尝受学于国子博士王道珪,称之曰:“吾门人多矣,尹子叵测也。”(新唐书尹愔传)(译文:我的弟子很多,尹愔是最不可测度的)旃作为一个兼词,它除了具有代词性,指代人或事物外,还兼有劝勉或揣度语气,可以理解为它就是“之焉”(或者理解为“之也”亦
8、可)两个词的兼词。因为在教材中没有出现过,所以也还是举两个课外的例子。如:舍旃!舍旃!苟亦无然。(诗经唐风采苓)(译文:丢掉它吧!丢掉它吧!确实不要认为是那样。或者译为:莫理睬它啊!莫理睬它啊!造谣之人心不正。)夫睹之者掩口卢胡而笑,斯文之族,无乃类旃。(后汉书应劭传)(那些看到了这种情况的人掩起口来胡噜而笑,斯斯文文的俗人,恐怕与此相类似吧。“无乃乎(欤)?”属于古汉语中的固定格式,应该翻译成“恐怕吧”。该句中没有“乎(欤)”,“吧”是由“旃”中隐含着的“焉”(或“也”)翻译出来的。)方当盛汉之隆,愿勉旃,毋多谈。(汉书杨恽传)(译文:正当汉朝非常昌盛之时,(你)为自己的功名努力吧,不须跟我多谈论。)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