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宋代“重文”方针产生原因及影响(共6页).docx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3740344 上传时间:2022-05-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8.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宋代“重文”方针产生原因及影响(共6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论宋代“重文”方针产生原因及影响(共6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宋代“重文”方针产生原因及影响(共6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宋代“重文”方针产生原因及影响(共6页).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论宋代“重文”方针产生原因及影响内容摘要: 宋朝重文轻武,重内轻外。所以,今天看宋朝历史,就会觉得奇怪。宋朝文化兴盛,经济繁荣,军事上却软弱至极,不堪一击。后人看前朝历史,正如事后诸葛亮,挑起来错误百出。可实际上,宋王朝这种积贫积弱的局面却是宋王朝的统治者吸取前代教训,千方百计方才达到的长治久安的理想状态。作为后人的我们应该待着客观条件看待这一切。关键词:重文;内外相维;强化科举正文:混战时期的五代十国,是武人掌握的天下,文臣不过是陪衬而已,一般不受重用,整个社会存在着一股重文轻武的风气。宋太祖出身行伍,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戎马倥偬中度过,他最初同五代时期的许多武人一

2、样,崇尚武力而瞧不起文人儒生。随着五代十国动乱的结束和专制中央集权的加强,宋太祖越来越感到仅靠武臣不仅远远适应不了治理天下的需要,而且也不利于扩大统治基础,必须从根本上改变重武轻文的局面。“重文轻武”政策作为宋廷统治天下的基本国策,在长达三百余年的时间里都能得以贯彻执行,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其所以能如此绝不仅是宋太祖的英明睿智,也非宋太祖乃“创业垂统之君,即其一时之好尚”就能预知决定的,更非强力所维系,实是一系列复杂的社会及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当时独特的历史大背景相关联。一、“重文”方针产生的原因(一)、社会历史原因唐初沿北周及隋朝旧制,重要地区置总管统兵,镟改称都督,惟朔方仍称总管,边

3、州别置经略使,有屯田州置营田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资治通鉴第二百一十卷唐纪二十六有载: 唐睿宗景云元年(公元710年),丁酉,以幽州镇守经略节度大使薛讷为左武卫大将军兼幽州都督,节度使之名自讷始。景云二年,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节度使开始成为正式的官职。至开元、天宝年间,北方逐渐形成平卢、范阳、河东、朔方、陇右、河西、安西四镇、北庭、伊西八个节度使区,加岭南、剑南共为十镇,成为固定军区,各有受其统属之州、军、镇、城、守捉。节度使例兼管内调度军需之支度使及管理屯田之营田使。天宝後又兼所在道监督州县之采访使,集军、民、财三政於一身。又常以一人兼统

4、二至三镇,多者达四镇,造成外重内轻之势,酿成安史之乱。宋太祖认为,唐末五代,皇室衰微,禁军多为藩镇军队,因此才上演了一出出大将篡夺皇位的闹剧。北宋立国之初,为了防止悲剧重演,宋太祖采纳了宰相赵普的建议,收回了节度使的军权,将各地的精兵都选调到京城,由中央统一指挥,成为宋代的禁军。由于禁军是挑选地方军队的精锐而来,所以人数虽少,战斗力却强,地方部队根本无力与中央抗衡。为保万无一失,宋太祖还大力提拔文人,任用文人仕官。宋太祖大力兴办儒学,增加科举取录的名额。为文人掌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到了宋太宗赵灵又诏令所有节度使属下的支郡都直属中央,以朝臣赴本州治理政事。此後,节度使成为只是加授的荣誉职衔。这样

5、,就从根本上杜绝了武将会篡夺政权,威胁中央的可能。也是宋太祖开始重文的根本原因。(二)、宋太祖个人因素后周显德六年(959年),世宗柴荣突然一病而死,后周出现了“主少国疑”的不稳定局势,一个由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策划的军事政变计划正在酝酿着。翌年正月初三日,赵匡胤统率大军离开都城,夜宿距开封东北20公里的陈桥驿(今河南南丘东南陈桥镇),兵变计划就付诸实践了。这天晚上,赵匡胤的一些亲信在将士中散布议论,说“今皇帝幼弱,不能亲政,我们为国效力破敌,有谁知晓;不若先拥立赵匡胤为皇帝,然后再出发北征”。将士的兵变情绪很快就被煽动起来,这时赵匡胤弟弟赵匡义(后

6、改名光义即宋太宗赵灵)和亲信赵普见时机成熟,便授意将士将一件事先准备好的皇帝登基的黄袍披在假装醉酒刚刚醒来的赵匡胤身上,并皆拜于庭下,呼喊万岁的声音几里外都能听到,遂拥立他为皇帝。作为武将的赵匡胤在追随者为其黄袍加身后兵不血刃的夺了后周的天下。所以当事人宋太祖怕在他之后还有其他的将士为其首领再来一个黄袍加身,在巩固政权时就离不了要重文轻武。(三)、儒佛道的大发展为重文提供了条件。儒道自战国开始就在中华大地上的儒道就发展,到了宋朝的时候已经发展的较完备。佛教也在东汉的时候传入,到了宋朝也是发展的较完善了。这就为“重文”提供了文化氛围。二、为达到这一“重文”局面所采取的措施为加强皇权,实现“重文”

7、局面,实现长治久安的统治局面。统治阶级采取了许多的措施。(一)、在文化科教方面1、对科举出来的文官给予重任,甚至派到军队兼任军事首脑,潜移默化的养成“崇文下武”的思想。2、科举制度的强化,首先是科举地位的提高。唐代科举还只是为寒门子弟打开取得作官资格的一条门缝而已,取士名额少,取中的还要通过吏部考核才能作官。到宋代,科举及第的进士不仅享有显耀 ,而且立即就可以作官,而且升官较快,尤其是取中高第者。据统计,宋仁宗一朝共举行13届科举,取中一甲(状元、榜眼、探花) 者共39人,后来官职没有达到公卿的,只有5人。这样,科举就成为作官的正途,乃至原来对科举不屑一顾的官僚权贵子弟,凡有文化水平的也热衷于

8、应举了。3、大力加大科举取士规模的扩展力度。宋初每届取士人数与唐代大体相同,不过二三十人。宋太宗即位后,开始大幅度增加录取名额,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殿试,进士及第109人,诸科及第207人。此后,每届大体维持在三四百名的录取规模上 。但取士规模终究是有限的,对那些多次应试不中者,朝廷又开辟了特奏名的科目,降低考试难度,以予之照顾。如果还考不上,等达到足够的年头,一般是经历15届以上的应试后,朝廷就干脆赏给一个相当于科举某种出身的称号。要知道宋代自仁宗以后,科举已确定三年一届,能熬过这么多年,不死也是年老力衰了。所以这种作法可以将读书人毕生束缚在书本中和考场上,但却不使他们绝望而萌生异志,确

9、实有效地维护了封建王朝的稳定。 4、在考试内容方面的改革。有鉴于唐代科举的帖经、墨义完全是考死记硬背儒经,而诗赋考试又与治国实际关系不大,到王安石变法时,废除帖经、墨义、诗赋等传统科目,改试经义, 经义是论述儒经某一内容的小论文,既考察考生对儒家经典的掌握理解,又考察考生的文笔水平。为了加强评阅的客观性,王安石还编制了经义式, 作为标准格式。不过诗赋毕竟是士大夫文人的基本素养的体现,后来采用诗赋考试还是经义考试几经反复,经义最终还是占了上风。科举管理和考试制度的健全化,科举考试、取士的比较周密的规章制度,也是在宋代建立的。(二)在军事制度方面的改革1、宋太祖杯酒释兵权,重文抑武。公元961年,

10、宋太祖赵匡胤通过宴请部下,宴席间出言暗示的方式顺利的使赵晋、石守信和王审琦等一些掌握了军事大权的大臣放弃了高官,告老还乡。地方官员由武官担任的也换为文臣担任。2、建立不同于前朝的枢密院制度,长官枢密使和枢密副使,主管调动全国军队,分掌大权。枢密院与三衙统领各有所司。三衙虽然掌握禁军,但却无调兵和发兵的权力。枢密院有发兵、调兵之权,而不能直接掌握军队。调兵权与领兵权分离,各自独立,相互制约,有利于皇权的控制。这制度也使得兵将之间的接触减少,避免了“黄袍加身”的可能性。3、实施内外相维政策。宋太祖把全部军队分为两半,一半屯驻在京城,一半戍守各地,使京城驻军足以制止外地可能发生的变乱,也使外地驻军合

11、起来足以制止京城驻军可能发生了内变。内外军队互相制约,都不能发生变乱,而京城驻军又多于外地任何一个地方,这样皇帝也就可以保证牢牢控制全国的军队了。第三,兵将分离政策。无论驻屯京城的禁军,还是驻在外地的禁军都必须定期调动。京城驻军要轮流到外地或边境戍守,有的则要到产粮的地方就粮,这种轮流驻防的办法称为“更戍法”。这种方法名义上是锻炼士兵吃苦耐劳,实际上是借着士兵的经常换防,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将官再也不能同士兵结合,在士兵中建立自己的声望,也就再也不能率兵同朝廷皇帝对抗了。对地方藩镇采用强干弱枝之术,其措施主要有三项:削夺其权。为削弱节度使的行政权力,把节度使驻郡直属京师

12、。同时由中央派遣文官出任知州、知县等地方官。每三年一更换,直接对中央负责,向朝廷奏事,不再听令于节度使。轮换。为防止将领也如他“被”黄袍加身,每个将领在一个地方任职时间都很短,就被调到新地方重新履新。对于一些五代以来一直盘踞一方的节度使,宋太祖又故伎重演,拿出“杯酒释兵权”的办法将其逐一罢免。后来又设置通判以分知州之权,利用通判与知州之间的相互制约,使一州之权不致为知州把持,防止偏离中央政府的统治轨道。,制其钱谷。宋初于各路设置转运使,将一路所属州县财赋,除留少量应付日常经费外,其余的钱帛都要送到京城上交中央政府,不得占留,这样地方的财权就完全收归中央了。,收其精兵。乾德三年(965年)八月,

13、宋太祖下令各州长官把藩镇所辖军队中骁勇的人,都选送到京城补入禁军。又选强壮的士卒定为“兵样”送到各路。召募符合“兵样”标准的人加以训练,然后送到京城当禁军。这样中央禁军集中了全国精兵,而地方军队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编成厢军,只供杂役,地方再也没有军事力量可以同中央抗衡了。三、“重文”方针的影响(一)、“重文”方针的积极影响1、防止封建割据,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国家大权都掌握在统治者的手中,地方军事实力以及财务实力都不能与中央相抗衡。发生地方割据的可能性 被统治者给扼杀了。2、知识分子的地位提高,参政热情高涨。自太祖统一后,积极推行文官治国。改革科举制度也进行的如火如荼。统治者还为那些多次应试不中

14、者,朝廷又开辟了特奏名的科目,降低考试难度,以予照顾。这就使得宋朝读书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只为有朝一日,金榜题名时,走上仕途,实现任官的梦想。3、推动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重文”方针的实施,使得宋朝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教育学家,如胡援、杨时、朱熹等。同时许多大型丛书也在宋朝编撰成功,如太平御览、太平广记、册府元龟等。(二)、“重文”方针的消极影响1、削弱了军队的战斗能力,对外战争败多胜少,积贫积弱。堂堂的泱泱大国竟要卑躬屈膝的向些小国献金求和。名义上,夏对宋称臣,宋却需要每年送给西夏“岁币”。公元1127年,也就是北宋的靖康二年,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变”。金国大军攻破了北宋

15、的汴梁,微软二帝被俘,北宋就这样灭亡了。北宋皇族的几十位皇子、公主全都被押往金国。这是宋朝历史的一大耻辱,也是“重文”方针留下的弊病。北宋王朝重文轻武的趋势,这种趋势随着禁军的日益腐朽最终导致宋王朝不堪一击,备受西北游牧民族的侵扰,并最终走向灭亡2、大量的招收文人担任官员,造成了冗官的局面。自宋太祖实施文人之过以后,科举招收的士人翻了好几倍。这样大的数量官员,使得巨额的国库支出。这也增加了农民的负担。3、国家财政负担加重,赋税增加。宋对外求和,需要大量的金钱作为“岁币”供奉他国。加之宋朝皇帝大都贪图享逸。这就使得朝廷需要一大笔资金来周转,而最快的获得金钱方式就是对百姓进行压榨。赋税就被统治者提

16、的响亮,以各种名目进行征税。4、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提前爆发。公元993年王小波、李顺在四川青城起义,提出“均贫富”的口号,坚持到公元995年春,最后失败。宋朝初期就开始爆发农民起义,与以往朝代后期爆发农民起义是不同的。这点可以看出宋朝的阶级矛盾是十分尖锐的。加之宋初实行“不抑兼并”的措施,使许多农民失去土地,进一步催化了阶级矛盾。四、对“重文”方针的评述宋朝重文轻武,重内轻外。所以,今天看宋朝历史,就会觉得奇怪。宋朝文化兴盛,经济繁荣,军事上却软弱至极,不堪一击。后人看前朝历史,正如事后诸葛亮,挑起来错误百出。可实际上,宋王朝这种积贫积弱的局面却是宋王朝的统治者吸取前代教训,千方百计方才达

17、到的长治久安的理想状态。封建时代的皇帝不担心军队实力不够强大,而是怕它太强大,以至于自己无法控制,威胁自己的宝座。只要有一支军队,足以镇压地方小规模的叛乱,就可以使皇帝安心了。正是这种思想,加之为使宋王朝能长治久安,而不致成为继五代后的第六个短命的王朝,宋太祖赵匡胤除了致力于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之外,还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方针,大力实施“强干弱枝”政策。从而导致了宋朝强干弱枝的禁军、厢军制度。除此之外,重文轻武的结果虽然造就了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软弱无能的朝代,从宋太祖赵匡胤开始,对外侵一味忍让造就,造成大量国土流失,人民游离失所。最后发展到连皇帝都被别人捉了。但是宋朝一举铲平了藩镇割据武

18、夫乱政的历史状况。所以宋朝300年的历史中从不曾发生大的内乱和地方割据。国内是相对较和平的,人民的生活也是较富足的。在宋朝宋代的科举考试非常发达;教育事业在民间有了较大发展,各地普遍设立学校;士人地位提高,为文人世界的多姿多彩提供了根本条件。彻底扭转了唐末以来武夫专权的黑暗局面,使宋代的文化空前繁盛,以至于后人有称“宋朝是文人的乐园”的称誉,因此,宋朝也可以称的上是五代十国野蛮政治的终结者,又是后世历朝文明政治的奠基者。宋朝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朝代。宋朝登上中国文治盛世的顶峰,可谓中国君主专制史上的最开明的一个王朝。因此,尽管宋朝300年的基业中,长期积弱,但在民间却享有盛誉,并对后世历代产生深远

19、影响。作为当今的中国而言,我们这样的大国,虽然不用奉行大国主义、强权政治去武力欺压世界上的其他小国,掠夺资源。但是我们也不能一味遵循古代政权的发展途径,企图通过“重文”这一方面来使国家达到长治久安的局面。对于今天的中国而言,只“重文”就想达到长治久安,是痴人说梦的。即便是保持国内的相对和平也是做不到的。藏独分子、各种反势力还是在虎视眈眈。中国是十分需要武力来保卫疆土和人民财产安全的。同时也需要“文”的发展,促进社会进步。“武”与“文”联合起来,才能使当今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今社会要引以为戒,“重文”固然重要,但“武”决不可轻。参考文献 宋朝兵制初探 王曾瑜著 中华书局出版 1983年出版 文盛武衰 宋朝历史一瞥 徐洪兴, 姚荣涛著 长春出版社 2005年出版 宋朝社会救济研究 张文著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出版 宋朝兵制初探 王曾瑜著 中华书局 1983.08出版 宋朝开国演义 清吴 睿编著 三秦出版社 1996.1出版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