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共2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3736983 上传时间:2022-04-3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共2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共2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共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共2页).doc(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浅谈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姓名摘要: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华文化蕴藏了他独有的风格。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我们从古代文化学起,在细分到古代文化常识,在去浅谈古代文化常识里的姓名。由浅到深,一一了解其中的实质与精髓。通过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我们去了解我们的国家,去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们学会用行动去爱我们的祖国。关键字:文化常识 姓名 文化底蕴 中国人有姓、氏、名、字、号、称(亲缘称、尊称、谦称、别称、职务称、地望称)等,内容复杂,构成了独特的“姓名文化”。 一、古人的姓与氏 上古有姓有氏。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不少古姓如姜姬姚嬴姒等都加女旁,

2、这暗示先民曾经经历过母权社会后来由于子孙繁衍,一族分为若干分支散居各 地,每支有一个特殊的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例如旧说商人的祖先是子姓,后来分为殷、时、来、宋、空同等氏。这样,姓就成了旧有的族号,氏就成了后起的族号了。 通鉴外纪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可见姓和氏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 周代的姓氏制度和封建制度、宗法制度有密切联系。贵族有姓氏,一般平民没有姓氏。贵族中女子称姓,男子称氏,这是因为氏是用来明贵贱的,姓是用来别婚姻的,二者的作用不同。姓氏的产生与血缘姻亲关系十分密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发现,血缘关系相近的婚姻家庭产生出的子女中间比较容易出现白痴、畸

3、形等。为了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人们便制定了姓氏,并且产生了同姓不通婚的社会习惯。关于姓氏,还有几点需要注意:第一,上古称呼妇女可以在姓下加“氏”字。第二,在某些情况下,族和氏是同义词。第三,战国以后,人们以氏为姓,姓氏逐渐合而为一,汉代则通谓之姓,并且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就都能有姓了。第四,后世有非汉族的复姓。二、 古人的名与字 古人有名有字。旧说上古婴儿出生三月后由父亲命名。男子二十岁成人举行冠礼(结发加冠)时取字,女子十五岁许嫁举行笄礼(结发加笄)时取字。 夏商两代留下来的一些人名如孔甲、盘庚、武丁等和干支相联系,可能和生辰有关。春秋时有些人名如“黑臀”、“黑肱”等应是以生理特征命名的。郑庄公

4、名“寤(牾)生”,则是他母亲难产的纪实。可见那时有些名字还是很朴素的。 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和“名”相表里的,所以又叫“表字”。 古人名字连着说的时候,通常是先称字,后称名。古人尊对卑称名,卑自称也称名;对平辈或尊辈则称字。三古人的别号 古人除名和字外,还有号。号也叫别称、别字、别号。名、字是由尊长代取,而号则不同,号初为自取,称自号;后来,才有别人送上的称号,称尊号、雅号等。 号起源很早,但直至六朝时期还不流行,葛洪、陶潜有号,当时多数人没有。唐宋间号盛行起来,原因主要是文学发达,文人讲究文雅。至明清,更加盛行起来。四 古人的谥号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

5、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谥法制度有两个要点:一是谥号要符合死者的为人,二是谥号在死后由别人评定并授予。君主的谥号由礼官确定,由即位皇帝宣布,大臣的谥号是朝廷赐予的。谥号带有评判性,相当于盖棺定论。谥法规定了若干个有固定涵义的字,大致分为三类:属表扬的有:文、武、景、烈、昭、穆等;属于批评的有:炀、历、灵等;属于同情的有:哀、怀、愍、悼等五、 皇帝的庙号 封建皇帝在谥号前面还有庙号。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 庙号、谥号连称时,庙号在前,谥号在后,一同构成殁世帝王的全号。习惯上,唐代以前对殁世的帝王简称谥号,不称庙号,如汉武帝、晋武帝、隋炀帝等

6、。唐至元朝的皇帝多称庙号,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等。 六、 皇帝的年号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年号是从汉武帝开始有的,汉武帝即位的一年(公元前140年)称为建元元年,第二年称为建元二年,等等。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称为改元。七、 古代的避讳 所谓避讳就是不直称君主或尊长的名字,凡遇到和君主尊长的名字相同的字面,则用改字、缺笔等办法来回避,其结果往往造成文献上的若干混乱。结论 对于姓名,在古代文化里,并不是就像今天一样,单纯的名字而已。那是一种期许,那一种尊敬,那是一种文化的体现。不能靠你灵光一闪就下定结论,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定下的姓名,不同方面,有不同方面的讲究,姓名也体现了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文化的延伸与运用。参考文献1. 北宋刘恕撰 通鉴外纪 完成于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2. 王力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第七章 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