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汉族民歌演唱探析(共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汉族民歌演唱探析(共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四川汉族民歌演唱探析 【内容摘要】四川汉族民歌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瑰宝。唐代刘禹锡、白居易,以及宋、元、明、清时期的许多诗人都写过竹枝词,据统计,唐代以来的竹枝词有十几万首。而竹枝词就是由古代巴蜀的竹枝民歌演变而来。四川特殊的地理环境、人文历史背景与风俗习惯等造就了四川汉族民歌在内容与形式上的多姿多彩,同时在演唱技巧方面突显了极大的风格性。由于过去地方民歌的演唱风格自然纯朴,与现代民歌的演唱方法存在一定矛盾,文章结合现代民歌的演唱方法,探析了四川汉族民歌的演唱技巧。 【关键词】四川 汉族民歌 风格性 演唱技巧 四川汉族民歌种类繁多,各具特色,按体裁可分为山歌、号子、小
2、调、风俗歌、儿歌五大类。其中山歌按唱法又分为高腔山歌、平腔山歌、矮腔山歌;按歌种还可分为神歌、背二歌、?儿调、滚板山歌、溜溜山歌、薅草锣鼓等。号子又分为船工号子、盐工号子、上梁号子、板车号子等。小调分为城市小调和农村小调两种。风俗歌分为婚嫁歌、丧歌、灯调、龙船调等。 一、四川汉族民歌的风格与演唱特色 四川汉族民歌多姿多彩、风格迥异,不同风格决定了演唱技巧的不同。以演唱频率最高的山歌与小调为例:山歌一般高亢嘹亮、自由奔放。与陕北信天游的苍凉宏壮不同,四川山歌秀丽敞亮、悠远绵长,在音色上要求明亮集中,且音质要“劲道”,特别是在高音区,出声的瞬间声带的张力与气息的配合都要一步到位,迸发而出。如高腔山
3、歌槐花几时开中,第一句“高高山上哟一树槐”出声就在小字二组的f音上,要求字头咬紧,嘴要张大,快速气沉丹田;在“哟”字拖腔上发直音,不要泛音,要感觉声音与气息拉成一条直线,上在眉心,下在肚脐,唱出高亢悠扬的感觉。小调一般旋律优美、柔和婉转、结构短小,演唱时情绪丰富,音色清亮柔美,重咬字与情感的表现,准确表达歌曲内在含义;在技巧上要注意润腔的运用,才能灵活婉转,惟妙惟肖。如大足小调望郎,此曲叙事性强,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一位大胆、泼辣、幽默的农村女孩形象。一般描写恋爱中的少女都是羞涩含蓄、志趣高雅的淑女形象,但此曲重点却在一个“俗”字,在演唱时要抛开优雅的气质,放下身段,完全融入到角色中,注重语气语调
4、,说中带唱,唱中带说,声音的处理上要“放”“敞”,不能“收”,也不能“竖”。 除了山歌与小调,其他种类的民歌风格性也非常突出。四川有名的号子是“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节奏配合劳动时的动作显得沉稳有力,要求演唱者横膈膜张力强、气息深沉,多运用胸腔共鸣,模仿体力劳动者的喘气吆喝声,让声音、气息、节奏完美结合。风俗歌是专用于传统风俗仪式、节日中演唱的民间歌曲,具有特定的演唱场景、时间,所表达的情绪一定要符合当时的情境。如婚嫁歌、丧歌、灯调、龙船调等表演性强,演唱时需要充分幻想歌曲描述的情境,强调语言性与情绪的抒发。儿歌则清新活泼、富于生活气息、短小简练,易于儿童传唱。 二、现代民歌与传统民歌演唱方法
5、互为补充 通过科学训练出来的现代发声方法气息深而通,声音圆润饱满。民族唱法汲取了美声唱法的发声技巧,歌唱力与表现力更强,音色的变化更加丰富。对一些难度大的现代歌曲的演绎,更突显了现代演唱方法的重要性。但是,对于传统地方民歌,特别是风格性、语言性极强的四川民歌,在演唱上就出现了矛盾。重方法,就少了民歌的味道;重风格,则乱了方法。在两者间取得平衡,才能让演唱方法与风格并存。 现代民歌与传统民歌演唱上的共同点,都要求声音集中、明亮,音域宽广。不同点在于传统的民歌演唱中声音“直白”,口鼻腔共鸣多,声线细而紧,语言性强,自然大方,有亲和力;而现代民歌演唱中声音圆润,音色稍显朦胧,头腔、鼻咽腔、胸腔等共同
6、作用,声音宽泛沉稳,状态松弛舒展,口语性不足,有距离感。前者的优势是风格性极强,味道十足;后者的优势是音域更宽广,音色明亮,柔美动听。将两者结合,达到现代方法与传统风格的对立统一,需要汲取彼此的优点。首先,从气息上来说,气要沉于丹田,上下通畅,声音要在眉心位置靠前,不要往后躲,感觉眉心与肚脐间连着一根线,发声时这根线要绷直拉紧,不能松也不能短一截;其次,在声音的运用上,不提倡用完全的真声,那样会造成声带的负担及上下音色不统一;再次,在混声的基础上,中低声区尽量提高真声的比例,位置不要太高,多一些口语化,高声区则要多体会站在山巅大喊的感觉,气沉于底,用混声呈抛物线向远处大喊,这样可以把声音调节到
7、最佳的混声比例;最后,发声时要注意发直音,咬字清晰,注重字头,不能腔包字。在演唱地方民歌时,一定要先了解当地语言,学学当地的语音语调,才能更好地把握民歌的风格。旋律与语言决定了地方民歌的风格,两者有着密切的关系,把握不好就容易“倒字”,处理好两者的关系自然就唱出了味道。 三、四川汉族民歌的二度创作 民歌是人民群众的集体创作,是普通劳动者智慧的结晶,在生活、劳动中产生,由百姓传唱,具有很强的集体性、随意性、口语性与时代性。在传唱过程中又会经过大众的选择、加工、创新等,因此,同一首民歌经过不同地域的人演唱往往呈现不同的效果。公开发表的民歌曲谱通常是由音乐专业人士采风记谱整理而成,是否准确记录了百姓
8、随性的演唱,取决于歌曲在当地流传时的成熟度、记录者的音乐水平与演唱者的现场发挥等。因此,民歌记谱是复杂的,不同人的记谱也不一致。民歌的口语化特征决定了很多技巧无法在曲谱中呈现出来,这意味着提供给演唱者的只是一副骨架,要想唱得有血有肉,需要演唱者恰如其分地进行二度创作。因此,比起现代歌曲,传统民歌的二度创作空间要大很多。 二度创作有两大类。一类是根据原作品进行修饰、弥补及情绪处理,使原作品更加生动、丰满。由于民歌曲谱的不准确性,需要根据语言风格进行修饰,如宜宾民歌绣荷包的开头 , 如果按谱演唱则毫无生气,试想结合四川话“正月”二字的音高落差位置,演唱时处理成 ,四川味道就浓郁起来。又如大家熟悉的
9、大河涨水浪沙洲是重庆綦江民歌。歌曲中间情绪起伏最大的一句“情哥哥”,很多人演唱时都抒情有余悲情不足,在重庆女孩泼辣直爽的性格背景下,这句呼唤应该是撕心裂肺的爆发,配合旋律的八度跨越,“哥哥”二字急促而有力,突显了强烈的悲痛感。在进行二度创作前应熟悉大量的作品背景常识,从文化、情感、语言等方面考究,以获得最大限度的二度创作空间。 另一类二度创作是对原作品进行改编、加工,使其更具有时代气息。这类二度创作的空间更大,无论从节奏、调式调性,还是旋律上都可以做出改变。这类创作虽然容易丧失原始的味道,但新的时尚元素的添加也使观众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就是为何,近年来很多流行歌手在舞台上用摇滚风格翻唱老民歌而
10、大受追捧的原因。需要指出的是,这类创作也应尊重原作品的基本情感诉求,不能为了哗众取宠而胡编乱改。好的二度创作一定是在充分尊重原作的基础上合理地进行再创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才能经久传唱,生生不息。 结语 民歌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现代人演唱过去的四川汉族民歌,很难完全演绎出其原始的味道。时代变了,环境变了,生活变了,唱歌时的发声习惯也变了,但人们对民歌的热爱没有变,对故乡的情怀没有变。因此,不必拘泥于对过去演唱的完全模仿,应鼓励大家以各种形式与载体来传播四川民歌。传不下来的只是旧时的口音、唱法,传下来的却是人们对四川传统文化的敬重与深情。 参考文献: 1匡天齐.四川汉族民间歌曲述略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 2金铁霖.民族声乐教学的现状与创新M.北京:中国音乐出版社 ,2005. 3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全国民族声乐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3 4朱谦之.中国音乐文学史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作者单位:四川音乐学院 (责任编辑:王文娜)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