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货币的演变看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货币的演变看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从货币的演变看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学号:专业:历史学姓名:张倩任课教师:张祥云从货币的演变看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摘要:货币,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商品生产阶段的产物。中国古代货币,是世界上起源最早的货币之一。它源远流长,三四千年的发展过程连绵不断,形成了具有东方色彩的中国货币体系,在世界古代货币史上独树一帜。货币是商业发展的产物,其演变反映了商业发展水平,它适应商品经济发展需要向轻便方向发展。它的演变和发展又与政治环境有关,政治安定、国家统一,则货币统一;政治动乱、国家分裂,则货币混乱。总之,中国早期货币形式的演变与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键词:货币 演
2、变 古代经济钱币到达的地方,是有经济交往的地方,也是表明那个国家的经济势力所达之处。中国古人使用货币的时代是很早的。远在渔猎、游牧时代,古人就用石刀、石斧、皮革、龟甲、贝壳等当作货币使用,当中尤其以龟背的流通时间最长。说文云:“古者货贝而龟宝”,即以龟为宝,以贝为交换媒介。中国货币的历史长远,但有了货币,不等于就发展了货币经济,因为这种交换行为是偶然的和不经常的。那么中国的货币是怎样演变,怎样稳定下来,怎样反映经济的发展又促进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呢?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原始社会末到西周、春秋战国到隋唐五代、两宋到明清三个阶段。而对应的中国的经济大致轨迹是逐渐上升的,中国古代经济由原始狩猎、奴隶经济、
3、到封建经济,甚至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而每阶段的经济繁荣都离不开货币发展这一媒介标志。在原始氏族公社时期,社会上无阶级划分,也无私有制,各个部落之间生产出来的物资,除了食用和使用,如有剩余,采取以物易物办法直接进行交换,人们不存在价值观念,也就不存在货币和货币交换关系。后来,在生产发展过程中,由于生产有了富余。人们的欲望也日益扩大和提高,为了互通有无,便产生了交换。初期,只是直接的交换,例如一袋粮食交换五只羊等。随后,由于直接交换不能及时解决问题,例如乙方的产品并不为甲方所急需,必须由丙方以至丁方等多方面参与才能达成交换。这就需要一种中间媒介来起一般等价物的作用。于是,货币就应运而生了。殷商以前
4、为物品货币时期。这一时期货币的主体是可用于交换的实物。如牛、羊、兽、皮、五谷、布帛、珠玉“一龟贝等。它发展的最高形态是海贝。这不仅因为我国历史文献有明确的记载,而且已经在殷商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玉和海贝。此外,我们还可以从货币二字的构成得到证明,如货字从贝、币字从巾(布帛)。“中国古代货指龟贝、币指皮帛”。凡是同物品授受或交换有关的字大多数从贝,如买卖、财货、赏赐等等。甚至对人们社会地位评价的字词,如贫、贱、富贵等,也是与贝字相关的。故文字学家对上述字家词解释说:“分贝为贫、少贝为贱、能拥有大量贝就是贵”。这些说明,在我国开始创造和运用文字时,贝和布帛都已经成为货币被人们所重视了。人们为什么会在
5、众多的物品货币中,最终择定海贝作为货币呢?说法很多,但它坚固耐用,可以作装饰品,适宜于作计量单位,表现商品的差别,是大家所公认的。因而,在全世界滨海的民族,都曾长期地普遍的用作货币。综上所述,在中国原始社会末期、夏、商和西周时代,虽然在后期已出现金属称量货币,但不是主流。这时期主要的货币形态是实物货币,普遍流通的是天然贝。这是中国货币发展的第一阶段,即萌芽和形成的阶段。但在实物货币阶段,交换是偶然的,低级的,生产力发展落后,所以此时的货币对经济的作用尚不明显。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大变动时期。铁工具的使用、牛耕的推广、荒地的开垦、水利的兴修,使社会生产力有了飞速的发展,从而引起生产关系的变
6、化。井田制开始崩溃,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由于商业和城市的兴起,独立的商人的出现,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在流通时要分割和鉴定成色的金属称量货币逐步不适应而被金属铸币所取代。到战国时,布币、刀货、蚁鼻钱、圆钱四大货币体系正式确立。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四大货币体系和四大货币区是历史的一个进步,但也是诸候割据的必然结果,给人民的经济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妨碍了国家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在战国后期已经出现了各国货币互相融合的趋势。而秦国的圆钱几乎在东方各国都有出现,反映了秦国的经济和军事势力的强大。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始皇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在统一文字、度量
7、衡的同时,也统一了货币。规定以黄金为上币,以镒为单位(20两),圆形方孔的铜钱为下币,以半两(12株)为单位。在陕西咸阳及关中其他地方出土了很多半两钱,其轻重、厚薄大略相等,证明统一货币的法令已付诸实施。 “半两”钱货币的名义重量和实际重量相等,使用方便,有利于各地的商品交换和经济交流。这种园形方孔钱从此以后在中国沿用了二千多年,成为历代铸币的基本模式,影响深远。汉承秦制。汉武帝即位后,在“外事四夷,内兴功利”的情况下,急需开辟财源。同时郡国自由铸钱,不仅造成币制混乱,物价上涨,而且威胁中央政权。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废除了景帝以来的郡国铸币制度,把各地私铸的钱币运到京师销毁,把
8、钱币大权收回中央,成立了专门的铸币机构,铸造的五铢钱改变了货币混乱现象,促进了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从这时起到隋代的六七百年间,五铢钱成为历代封建王朝统一使用的标准货币。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政治分裂,战乱频繁,社会经济破坏,由此引起商品文换的萎缩,自然经济加强,实物交换增多。这是继先秦以后又一个实物货币得到加强的时代,反映了历史的迁迥曲折。隋代隋文帝铸造“开皇五株”结束了汉末以来三百多年钱制庞杂的局面,这也是最后一个使用五株钱的朝代。唐代是一个经济、文化都很发达的强盛的朝代。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铸行“开元通宝”钱,结束了以重量来定名的铜铸币的铢两体系,而开创了唐宋以后的年
9、号、宝文体系。“开元”有创始、首创缔造之意,“通宝”即流通的宝货,反映了人们对货币作用的深刻认识。五代十国是个军阀混战的分裂时期,也是一个货币混乱的时代。由于政权林立,出现的货币五花八门,先后铸有三十多种钱币。总之,钱制的复杂反映了社会割据和动荡带来的经济恶化。综上所述,从春秋战国到隋唐五代这个长达一千七百多年的时期中,虽然存在着实物货币、金银贵金属以及铁铅锡等劣质钱,但占主导地位的是铜铸币。铜铸币从四大货币体系发展为圆形方孔钱、方孔圆钱又由铢两体系转变为年号、宝文体系。这是中国货币发展的第二阶段,是中国货币经济从萌芽到快速发展时期,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世界上有三个强大的国家,即我国、希腊和波斯
10、。如果从使用货币的种类来看,希腊和波斯都以银为主,它们形成一个银币圈。我国是使用铜的,独自形成一个铜币圈。但后来这个铜币圈愈来愈扩大,不但包括整个东亚,而且其势力远及东南亚、非洲。从铸币的时间来看,世界上以我国的铸币时间为最早。这表明我国古代经济的发达。货币体系稳定建立,对外贸易发达,经济发展总体呈上升趋势,是中国古代经济的高峰。两宋到明清这一时期是纸币的产生和根本位制度的确立期。宋元明清四朝为古纸币由产生到逐步完善的时期,北宋的币制仍是以铜钱为主,铜钱铸造得特别多、几乎每行一个年号,就铸一种钱。到了南宋则改以纸币为主,铜钱数量很少。因此,纸币的产生和推行,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特点。中国最早的纸
11、币是北宋的交子,南宋则改称关子、会子。此外,还有几种地方性的纸币:限在四川用的称川引;限在淮南用的称淮交;限在湖广用的称湖会。清朝的币制,从总体上看,是银钱平行本位,大数用银、小数用钱,只是白银的地位较前朝更为重要。清初铜钱和银两之间的比价尚维持在千文一两,后来便根据银钱市场的比值随时有所调整。清中叶以后,银元便代银两而起,铜元便代铜钱而起,成了清末的货币制度。两宋虽然国势衰弱,但经济上却有显著的发展。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城市和工商业的繁荣,货币流通也随之迅速扩大,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币纯粹是一种价值符号,是一种象征货币。它的产生是社会商品经济发展到
12、一定阶段的产物,标志着货币史上继实物货币和金属货币之后的一个新的阶段。纸币与铸币相比,具有如下优点:第一,印刷纸币的成本比铸造金属货币的成本低;第二,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防止贵金属的无形流失;第三,可以避免因不法之徒切削或熔解金属而带来的流通不畅现象;第四,纸币比金属货币更容易保管、携带和运输。发行纸币在货币史上虽然是一个进步,但历代统治者无不利用它来剥削掠夺人民,最终导致自食其果,加速了自己的灭亡。这一时期货币不断发展,由金属货币发展到纸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纸币的推广,减轻了商人携带金属货币的负担,有利于商品交换,反映了商业的高度发展。但同时经济不稳定性增加,加之与少数民族政
13、权对抗、逐步受外国侵略,经济多牵制于人,没有好的发展期。同时纸币作为观念货币,容易造成通货膨胀等。从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出古代经济在繁荣发展的同时,也能反应其存在的不足。恩格斯指出 “贵金属开始成为占优势的和普遍性的货币商品,但还不是铸造的货币,只是简单地按重量交换罢了”。铸币是由国家规定的有一定金属含量、有一定形状的货币单位,即价格标准。一切价格都用这个单位来表现,因此,它又被称为个数货币。贵金属的块状货币,是按照重量来交换的,它本身不是货币单位,不能象铸币那样用它的个数宋表现商品的价格。清代从政治上看是统一的国家,而从白银的使用情况来看,经济上却四分五裂。首先,银币的名称繁多,有元
14、宝、马蹄银、宝银、锞,等等。其次,没有一定的形式和重量。大小轻重形状,悉由各地银楼自便。第三,秤制不一。结果同是一两,轻重不同。如海关两、漕平两、广平两等,均轻重不同。第四,成色不同。同是元宝,但有足宝、二四宝等差别。第五,各地标准货币不一。凭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我国经济发展的缓慢性。实物租税和实物地租是自然经济的特征,是货币经济不发达的标志。因为当时奴隶的生产,主要是为满足主人需要的生产,奴隶的劳动和雇佣劳动不同,它和货币无缘,而租税贡献又全是实物。从此可以看出它们的货币经济发展的程度。封建社会的实物地租,也是货币经济不发达的象征。实物地租是封建制度早期的产物,货币地租是封建制度解体期的产物。
15、货币地租的出现,意味着农村自然经济日益卷入货币经济的开始。这时候,农民为了交纳货币地租,有一部分生产物必须转化力商品,当作商品来生产。因此,整个生产方式的性质,多少要起变化。这说明,封建农村的自然经济要受到货币经济的破坏,而实物地租则不能起这个作用。这样看来,只有货币得到发展,流通,经济才能得到良性,持久兴盛。总的来看,中国货币的起源和发展,是随着中国社会发展历史的演变而进行的。大体上是起源于奴隶社会的夏代,发展于殷商,形成于东周,而统一于赢秦。此后,长期形成了在封建经济下的货币和币制,直到鸦片战争后,外国金融势力侵入,才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下的近代货币与币制,既带有封建性,又渗入了近代资
16、本主义的买办性,最后,它又演变为官僚资本控制下的金融垄断集团剥削人民的工具,造成了空前的恶性通货膨胀,终于退出历史舞台。人民币的诞生和成长,真正做到中国历史上的货币统一,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多元化货币状态,确立了独立自主的、长期基本稳定的社会主义货币制度。中国古代货币演变的总体特征是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由杂乱形状向统一形状的演变、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由文书重量向,的演变 、金属货币向“”的演变。货币的发展是从庞大到轻小,从笨重到灵活,从铸币到纸币,这符合历史的潮流。原始时期的实物货币阶段反映了原始时期贫富差距的产生以及人们对于财富的追求开始显露。春秋战
17、国时期,中国进入铸币时期。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各种货币,一方面放映了中国牛耕,铁器等下的经济发展,但各国之间不同货币存在壁垒,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商业的扩张。这种情况到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后得以解决,秦统一货币,为中国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秦朝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且这一政策多被历朝历代延续采用,所以对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有比较大的阻碍作用。自两汉以来到唐朝时期,货币主要用铜钱,这一历史时期是中国经济繁荣的时期,再加上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央集权的减弱,中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尤其是商品经济发展快速,有的商人甚至“富可敌国”,在一定的资本积累下,由于四川盆地地区的商人大多躲过了战乱,再加上商品
18、经济发达,所以产生了中国最早的纸币:交子。交子的出现,是中国货币上上的一次伟大的变革,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中国商品流通的空间范围。交子出现后,并没有在全国大多是地区流行,相反,宋朝却出现了类似今天的通货紧缩的问题,直到1279年元朝灭南宋,统一全国后,情况才渐渐缓解元朝时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掌握政权的朝代,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规模以纸币作为流通货币的朝代,建立起世界上最早的完全的纸币流通制度,比欧洲早了400多年(元末时因滥发纸币而造成通货膨胀)。商业在元朝也极度繁荣起来,使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庶的国家之一。但元末的恶性通货膨胀问题,政府在纸币发行过程中失去了公信力,故在明朝一
19、直采取的是白银为主,纸币为辅的政策。清朝前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良好,在康熙乾隆雍正时期出现了中国古代史上最后一次繁荣“康乾盛世”,乾隆、嘉庆年间,中国对外贸易日趋繁荣,从外国流入中国的银元种类也日渐增多,至清末民初,中国国内开始自铸银元,“光绪元宝”、“袁大头”等中国传统银元才逐步取代了外国商贸银元。钱币可以作为一个国家的缩影,由远古的物物交换到龟贝充当货币流通,再到贵金属货币、纸币的出现,中国古代的货币由无到有,再不断完善发展,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时期,货币经济亦在这漫长的时期中不断的发展并不断地影响和改变着社会。货币经济的发展直接促进了中国古代商业经济的繁盛,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与发展和古代经济有如鸟之双翼或车之双轮,两者之间有不可分割的有机关联,货币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缩影也从侧面反映出经济发展的轨迹。参考文献:1.钱币学词汇简释,何林,1999年版,大众文艺出版社,1999年.2.中国纸币研究,吴筹中,1998年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3.中国货币金融史略,石毓符,1984年版,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4.中国钱币史话,汪圣铎,1998年版,中华书局出版社,1998年.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159一160页)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