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城乡商业网点发展导向性规划纲要(2011-2020年)》(共42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3703782 上传时间:2022-04-30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杭州市城乡商业网点发展导向性规划纲要(2011-2020年)》(共42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杭州市城乡商业网点发展导向性规划纲要(2011-2020年)》(共42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杭州市城乡商业网点发展导向性规划纲要(2011-2020年)》(共4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市城乡商业网点发展导向性规划纲要(2011-2020年)》(共42页).doc(4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杭州市城乡商业网点发展导向性规划纲要(2011-2020)规划商业网点,既是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的要求,也是繁荣市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为适应新的商业发展态势和社会需求,使商业网点布局、结构、功能与国民经济发展和消费需求变化相适应。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购物天堂,美食之都”的战略目标,按照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杭州商贸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结合我市商业发展现状和趋势,立足“大杭州”,制定杭州市城乡商业网点发展导向性规划纲要(2011-2020

2、)(以下简称规划)。本规划的期限为:20112020年。分近期:2011-2015年;中远期:2016-2020年。一、发展态势与现实基础(一)国内外商业网点发展趋势。1.国际商业网点发展趋势。国际化: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形成,从而加快了的增长速度和自由化发展。在统一的国际市场引导下,商业网点建设资金得到快速流通,投资更为便利,助推了商业网点国际化进程。集团化:集团化经营是商业现代化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一些大型批发市场、百货商店、超级市场等商业企业通过资金积聚和组建连锁跨国集团,向全球市场扩张。品牌化:商业网点在发展过程中,品牌企业的选择和引入至关重要。由于企

3、业的品牌影响力,会吸引具有品牌忠诚度的顾客前来,提高商业网点的人气聚集度,带动商业气氛。多样化:商业网点正从单纯的购物向购物、娱乐、休闲、旅游等多种功能发展。大型的商业网点综合体承载了更多商业以外的功能,越来越多地向文化、城市形象等方面拓展。科学化:发达国家的商业是新技术应用最广阔的领域,它不仅提高了商业企业的管理水平,适应激烈竞争的快节奏,加快了资金、商品库存周转,而且也是组织大生产、大流通,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需要。2.国内商业网点发展特点。城市化推进商业网点快速发展:随着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也在快速发展,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首次达51%,大、中、小城市商业网点数量快速增长。传统商业

4、向现代商业转型步伐加快:零售业网点伴随着各种现代营销方式的引入,商业经营业态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形成了百货商店、超级市场、专业市场、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仓储式商场、大型综合超市、购物中心、“摩尔”等多元的业态结构。为适应消费多样化、多层次和个性化需求,网点格局和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购物环境大为改善。国际化和高端化趋势日益明显:面对全球化和新经济的挑战,商业网点发展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网点布局、结构、建设、管理功能和国际接轨的步伐加快,高端化趋势明显。商业网点配套不断完善: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对商业网点的交通可进入性、卫生条件、绿化环境等的要求更为严格。通过一系列配套设施的完

5、善,特别是艺术小品、休憩场所等的建设,有助于丰富网点的文化内涵,增加特色,树立形象,提升知名度。(二)杭州商业网点现实基础。1. 网点发展基础扎实。经过上轮的规划与发展,城市商业业态丰富,外资入驻企业增多,市、县(市)互动、产业联动切实加强。目前,杭州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商业网点体系。据2011年杭州统计年鉴统计,至2010年底,杭州市拥有商业服务网点个,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批发与零售总数为3135家,限额以上住宿及餐饮网点761家。总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46.08亿元,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074.24亿元,县(市)以下农村消费品零售额71.84亿元。创新形成“商业特色街区”多样化的发展

6、模式。至2010年底,杭州市共拥有市级以上商业特色街区12条,其中国字号商业特色街8条,年交易额达到749.5亿元。各县(市)商业特色街已纷纷启动建设。商品专业市场规模效应显著,物流业发展迅速。至2010年末,杭州市共有亿元以上商品专业市场144家,成交额达2697亿元,保持持续增长状态。物流企业已经达到3000余家。2.空间布局日趋合理。基本形成重点突出、多中心的城市商业空间格局,符合城市空间拓展的需要。主城区已经形成了以武林广场、钱江新城为核心的市级商业发展中心。武林商业中心人流集聚,市场活力强劲,人文历史丰富;钱江新城商业中心成为从“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的主要标志,商业氛围日益浓

7、厚。临平、下沙、江南三大副城商业中心发展初具规模,各县(市)中心城区商业得到提升改造,能满足人们购物、餐饮、休闲、娱乐等多种需要。商业网点集聚程度不断提高,网点能级持续提升。各级商业中心的商业网点布局相对集中,结构合理,业态多样,功能齐全,辐射能力不断加强。特别是随着城市综合体、中央商务区、楼宇经济工程等重大项目推进,为商业网点的集聚、发展提供了空间。社区商业、集镇商业和乡村商业网点布局得到重视。城乡地区商业网点已形成一定规模,连锁超市进农村、农超对接等项目卓有成效;“千镇万村”工程实现全覆盖,城乡商业的对接有序推进。各县(市)建设集镇、乡村社区商业积极性高,已形成了地方配送企业品牌。 3.产

8、业联动特色鲜明。近年来,杭州市加强了商业与旅游、物流、文化、制造等产业互促互动,促进深度融合发展,推动了传统的商业经营方式向现代流通方式转变,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出一批新兴商贸服务业,为商业网点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比如淳安县大力发展以生态休闲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将旅游和商业相结合;建德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和生态工业,促进商业与第一、第二产业融合发展,推出了秋梅食品、家居城等地方商业品牌;富阳市利用交通区位优势加快产业升级,加强了商业和物流业的联系。(三)商业网点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双铁”建设,催生新的商业空间。随着杭州地铁一号线的开通,二、三、四号线的施工,大杭州开始进入“地铁”时

9、代,将会重构杭州的经济发展空间,在地铁沿线和主要换乘节点形成新的商气集聚之地。杭州-上海、杭州-苏州等高铁线路的启动在加快客源流动速度、集聚人气、推动同城效应实现的同时,也将对高铁站点的商业服务设施规模和类型提出新的要求。2.商旅融合,带来大量消费人群。杭州2010年接待入境旅游者275.71万人次,接待国内旅游者6304.8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025.7亿元,同比增长27.7%。旅游业总产值多年来位居全省第一、全国前五,保持高速稳定发展,尤其是西湖申遗成功以后,迎来国际旅游的新机遇,释放出的资源潜能和市场空间将对商业服务的布局提出更高的要求。3. 老年群体,创造未来消费热点。杭州市20

10、1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6.9%,已经提前进入老年社会。面对庞大的老年群体,商业网点必须充分适应老年市场的需求,抓紧建设集生活性、养身性、休闲性、娱乐性等多功能的商业服务设施,完善家庭配套服务、提高服务质量。4.城乡统筹,挖掘巨大消费潜力。“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杭州市未来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推进小城镇建设,即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加大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与投入,按照小城市标准建设学校、医院、文化中心、商业中心等服务设施,强化小城镇特别是中心镇吸引人口和资源要素集聚的能力。因此,未来在这一新型城市化模式下,商业发展空间和消费潜力都将

11、得到进一步的挖掘。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大杭州、大统筹、大商业、大平台”为出发点,以最大程度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为基本宗旨,围绕建设“购物天堂、美食之都”的战略目标,融合相关资源,优化网点布局,发展现代流通方式,有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改善商业服务功能,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业态多样、布局合理、服务优良、接轨国际”的商业服务体系,并在提升长三角地区商业服务功能,在促进杭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中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二)规划原则。1以人为本,强化城乡统筹。商业网点布局要强化惠民性和便民性。对于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的商业网点布局,特别是农村商业和社区便民商业布局,要

12、从城乡统筹角度进行标准化配置,并将社区商业网点布局纳入规划的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中。此外,要综合考虑包括外来就业者、休闲旅游者和商务活动者在内的流动人口的消费特征,满足多层次、多样化消费需求。2智慧商业,创新运作模式。以物联网、云计算、新一代通信网络、高效率信息处理、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为支撑,带动消费者购物行为模式的改变,创新零售企业经营模式和部门管理模式,促进一体化、数字化、高效率、交互式的商业发展新模式;构建以手机等便携式智能移动终端应用为核心的一站式、全方位、个性化购买服务体系。3文化引领,实现错位发展。将西湖文化、运河文化等经典山水文化、历史文化、休闲时尚文化以及各区、县(市)的地方特色文

13、化融入商业网点建设之中,塑造别具一格的商业景观、商业文化、经营业态,在整体上强化杭州在长三角、全国乃至国际上的商业外在形象,并依此进行差异化主题定位,实现错位发展。4配套交通,发展综合商业。尊重城乡发展与空间拓展,结合各级、各类功能区定位要求,对接新城开发以及交通道路(双铁、高速)建设,特别强调地铁线路和站点布局对消费人流带来的影响,合理安排商业网点空间布局,从交通网络角度配置全市商业网点。5低碳绿色,优化网点布局。从商业网点自身发展规律与满足消费变化趋势出发,在空间布局上要科学,防止破坏生态环境;在建设规模上要合理,减少资源浪费、过度竞争;在环境布置上要环保、节能、低碳,并根据不同等级商业功

14、能区的定位要求,合理引导各类业态发展。(三)发展目标。1总目标。整合现有商业网点资源,推进新型商业网点建设,优化空间布局结构,提高科技含量,提升服务品质,形成“总量适当、布局科学、业态创新、结构合理、配套完善”的商业网点体系,与杭州作为长江三角洲南翼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风景旅游城市相适应。2阶段目标。到2015年末,初步形成2个市级商业中心、3个市级商业副中心、7个区域商业中心、9个区域商业副中心的大格局;农村商业网点建设进入高峰期。到2020年末,上述格局进一步得到完善,农村商业网点网络形成规模,城乡统筹的大商业格局基本实现。三、商业网点空间布局未来十年,杭州市将重点构建“2379”商业功能

15、区,即形成“以二大市级商业中心、三大市级商业副中心为主体的,七大区域商业中心、九大区域商业副中心为辅助的,社区商业、乡镇商业、景区商业等多种商业为补充的”全市商业网络体系;充分利用地铁枢纽站点建设,大力发展地铁商业,增强各级商业功能区的作用和辐射能力。(一)市级商业中心。市级商业中心以综合性商圈或综合性商业街区为主要空间载体,集购物、餐饮、休闲、文化、娱乐、旅游、商务、酒店、会展等城市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商业功能区。日客流量50万人次左右,商业设施集聚在不少于25公顷的空间范围内,商业设施建筑面积100万-150万平方米;大型商业网点集聚度高,建筑面积占全部的50%以上,有一定数量的地标性商业建

16、筑。杭州市在国际化风景旅游城市的打造过程中,市级商业中心的发展业态和商业休闲设施的配置,不仅要满足本地市民的需求,更要考虑国内外广大游客的需求。1.武林市级商业中心。空间范围:以武林广场为核心,向南以延安路商业大街为轴心,连接现有吴山、湖滨、武林三大商圈,向北辐射和延伸至运河沿线(湖墅南路)。规划目标:以地铁1号线开通为契机,西湖文化、运河文化、吴山文化等为特色,以西湖世界文化景观遗产成功申报为动力,进一步提高商业集聚程度,优化网点空间布局,完善商业服务设施和生态环境条件,积极培育新型商业业态,打造最具杭州文化特色和景观价值的国际化市级商业中心。重点任务:加快武林、湖滨、吴山三大商圈的改造提升

17、和主题强化,并实现空间上的互动与错位;加快推进延安路商业大街综合整治工程,加强与解放路、庆春路、凤起路、湖墅南路等商业街以及中山路、武林路、湖滨路、东坡路等特色街区的对接;利用武林广场、龙翔等地(换乘)站点建设契机,大力发展地下商业;结合城区改造,以商业项目为抓手建设商业网点。业态引导:鼓励发展大型购物中心(商业综合体)、特色街区等业态,旗舰店、专业买手店、体验店、楼中店、概念店、电子商务、品类专业店(低价专业店)等新型、创新时尚业态;限制发展竞争过度的业态、低档传统业态;禁止发展大型商品交易市场、批发市场、大型超市、仓储式商店、产权分散式商业地产、低档且污染较严重的商业网点。2.钱江新城市级

18、商业中心。空间范围:以钱江新城中央商务区为核心,南北以富春路为轴心,包括钱江新城商圈;东西以庆春东路为轴心,包括庆春商圈。东临钱塘江,西至秋涛路、南至望江东路,北至凤起东路、钱潮路。规划目标:以钱江新城建设为载体,以地铁1号线、2号线和4号线及庆春路过江隧道等建设和运营为重要契机,加快推进大型商业综合体和城市商业服务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提高商业集聚程度和优化商业业态设置,打造最具开放性和时尚性的国际化新兴市级商业中心。重点任务:结合万象城二期、来福士广场、高德置业广场、庆春广场商业综合体等综合体项目建设,合理配置商业面积;结合浙江联合金融大厦、尊宝大厦等总部大楼、商务楼宇建设,发展楼宇商业

19、;培育富春路国际名品立体商业街、太平门时尚女性购物街等商业特色街区;结合地铁站点建设,大力发展地铁商业。业态引导:鼓励发展集购物、文化娱乐、餐饮休闲为一体的大型购物中心(商业综合体),旗舰店、专业买手店、体验店、楼中店、概念店、店中店等新型业态,配套生活的中小型超市、农贸市场等业态;限制发展大型商品交易市场、批发市场、大型超市、低档次传统商业业态等;禁止发展仓储式商店、产权分散式商业地产、杂乱低端的专业专卖店、低档且污染较严重的商业网点。(二)市级商业副中心。市级商业副中心功能级略低于市级商业中心,但仍然以综合性商圈或综合性商业街区为主要空间载体,集购物、餐饮、休闲、文化、娱乐、旅游、商务、酒

20、店、会展等城市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商业功能区。日客流量20万-30万人次,商业设施集聚在20公顷以内的空间范围内,商业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以上;大型商业网点建筑面积占全部的40%以上,有一定数量的地标性商业建筑。规划期末,基本建设完成江南副城、临平副城二个市级商业副中心,基本形成下沙副城市级商业副中心规模。1.江南市级商业副中心。空间范围:以市心路及地铁2号线为轴心,连接萧山老城区、城市新区、钱江世纪城商业群组以及滨江区,形成“一轴四片区”空间格局。空间范围上老城区为东至江寺路,西至市心路,南至人民路,北至萧绍路;城市新区为东至市心北路,西至工人路,南至山阴路,北至金城路;钱江世纪城为西临钱塘江

21、,东至滨江二路,南至外环西路,北至之江东路。滨江区为江南大道以南,风情大道、时代大道之间的区域。规划目标:围绕“提升老城区、优化城市新区、打造钱江世纪城中央商务区和滨江国际化科技城”的主要任务,以地铁1号线、2号线建设为纽带,以现代化科技城和城市商务中心建设为机遇,打造集商业商务、都市生活、餐饮美食、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最具发展潜力和竞争优势的市级商业副中心。重点任务:做大、做优商业广场;做好、做强精品商场;培育提升商业特色街区建设,积极发展重要地铁站口的商业服务业;推进浙江新农都农产品物流中心、杭州奥体博览中心、滨康综合体等项目建设,合理配置美食娱乐等商业服务网点。业态引导:城市新区、钱江

22、世纪城和滨江区鼓励发展商业综合体、购物中心、品牌旗舰店等业态,老城区着力对现有业态的改造提升,发展专业买手店、体验店、概念店等新型业态;限制发展竞争过度的业态、产权分散式商业地产、杂乱低端的传统业态等;禁止发展低端且污染严重的商业网点。2.临平市级商业副中心。空间范围:以迎宾路、北大街为轴心,连接临平中央商务区、老城区商业中心,向南连接乔司区域商业中心。临平中央商务区空间范围为南大街以西、乔司港以东、世纪大道以南、沪杭高速以北区域;老城区为北大街-九曲营商业街、人民路商业街和藕花洲大街的区域;乔司区域为绕城高速以南、东湖路以西、德胜路以北区域。规划目标:依托轨道(高铁、地铁)交通和城市快速交通

23、优势,对接山水特色生态宜居智能新城和接轨大上海的桥头堡的建设目标,大力发展都市休闲购物功能,加强现代物流中心功能,完善城区和社区商业网点布局,打造集精品百货、大型超市、主题餐饮、星级酒店、体育健身、文化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枢纽型、开放型”市级商业副中心。重点任务:培育提升邱山大街商业特色街、藕花洲文化创意商业特色街等商业特色街区;推进九乔国际商贸城建设,大力发展集服装鞋帽、服饰品、家纺布艺、康体博览等专业市场群和商贸集聚区;围绕地铁1号线站点建设,推进地铁商业发展。业态引导:在中央商务区鼓励发展融展示、购物、休闲、娱乐、健身、文化、餐饮、住宿等功能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购物中心),在老城区着力发

24、展具有文化创意、美食娱乐等特色的专卖店、连锁店、专业店等业态;在乔司区域重点发展高端专业市场;限制发展竞争过度的业态、产权分散式商业地产、杂乱低端的传统业态等;禁止发展低端且污染严重的网点。3.下沙市级商业副中心。空间范围:以下沙新城为核心,东西向以地铁1号线为轴心,包括金沙湖商圈。空间范围北至德胜东路,南至下沙路、6号大街,东至文津路,西至运河二通道。规划目标:围绕下沙城市新区、制造基地、物流基地的发展目标,依托地铁1号线站点建设,大力发展生产性商业服务网点,建设生活基本配套商业网点,推进城市化进程。优化商业空间布局和提升商业业态品质,打造与总部楼宇、商务会展、高端商业、生活居住等为主要功能

25、定位相适应的杭州东部地区最具产业服务型和生活适宜型的市级商业副中心。重点任务:配合东部国际商务中心(IBC)建设,重点发展大型商业综合体;金沙湖等地铁枢纽节点着力构建以大型商场为主,品牌专卖、便民商店等多种业态为辅的立体化现代商业网点格局。业态引导:鼓励发展融商务、购物、美食、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购物中心,发展生活配套的品牌专卖店、专业店、综合超市、农贸市场、便利店等业态;限制发展产权分散式商业地产、杂乱低端的传统业态等;禁止发展低端且污染严重的商业网点。(三)区域商业中心。区域商业中心是指服务于一定的城市区域或人口,与交通枢纽、旅游景点、居住区、商务楼宇相结合,以满足区域内购物、餐

26、饮、休闲、娱乐和商务活动等综合消费为主,规模适度、具备基本服务功能的综合商业功能区。区域商业中心服务对象为区域内常住人口和外来人群,日客流量达到15万-20万人次;商业集聚在不少于8公顷的区域范围内;商业设施建筑面积在60万平方米左右。在业态发展上,区域商业中心鼓励发展商业(旅游)综合体、中小型购物中心、品牌直销购物中心、反映地方产业特色的专业市场、仓储式商店、品牌专卖店、专业店、美食城(街)、特色街、文化休闲等业态,在新城、新区重点要发展与生活配套的超市、百货、便利店、餐饮、农贸市场等业态;限制发展大型购物中心(非主城区)、传统竞争过度的业态、产权分散式商业地产;禁止发展低端且污染严重的餐饮

27、业、杂乱低端的传统业态等。根据杭州市各区(县、市)区位优势、产业特性、资源特点、商业基础和发展趋势,规划期内,重点建设西城、滨江、淳安、建德、桐庐、富阳、临安等七大区域商业中心。1.城西区域商业中心。空间范围东起古翠路,南至天目山路,北至余杭塘河,西至萍水路区域。以西溪文化为主题,以西湖文化为映衬,优化业态布局、完善功能升级、拓展服务功能、调整商业经营结构,建设形态新颖、业态丰富、功能综合的融时尚文化、现代商务、综合消费等元素于一体的高品质生态休闲型和商业商务型的区域商业中心。推进西溪天地城市综合体、西溪天堂精品商业街建设,加快银泰都市综合体、莲花商务中心、五洲国际购物花园等项目建设,调整商业

28、结构,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创新业态;培育提升古墩路家居设计特色街、蒋村集市慢生活街区等商业特色街区,加强业态集聚和融合发展。2.滨江区域商业中心。空间范围为江南大道以北,风情大道、时代大道之间的区域。规划依托现有新城建设基础,围绕高科技、多功能、园林化的国际化科技城发展方向,重点发展与高品质人居环境和动漫、文化创意产业交易集聚区相配套的商业网点服务体系,构筑与“天堂硅谷、科技新城”美誉相适应的智能化的宜居、宜业的区域商业中心。配套滨康综合体、滨江旅游综合体(海潮公园)、奥体博览城综合体等城市综合体建设,合理配套商业网点;培育提升星光大道商业街区、闻涛路文化休闲街区等商业特色街区;集聚发展以家居

29、等为特色的专业市场。3.淳安区域商业中心。空间范围为主城区和青溪(坪山)新城区的商业群组区域。以“活力秀水”为品牌,以省级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全省重点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为契机,通过商、旅、文互动发展,优化商业网点和业态布局,打造繁荣时尚、功能完善、特色鲜明、富有现代气息的杭州都市最西部的全国休闲度假产业发展示范性商业中心。以千岛湖广场和青溪(坪山)新城为商业发展核心区,积极推进千岛湖国际商务度假中心旅游综合体和商业综合体项目建设;培育提升滨湖路、秀水街、百步金街等商业特色街区。4.建德区域商业中心。空间范围为新安江街道、洋安新城和更楼街道商业群组区域。以17休闲旅游胜地为发展依托和亮点,以优化商

30、业布局、调整业态结构、提升商业层次为重点,围绕杭州都市经济圈商业服务业次中心建设目标,不断完善休闲购物等功能,打造浙西服务业新增长极、长三角以清凉宜居和养生度假为特色的知名旅游休闲目的地、区域性交通物流和旅游集散中心。配套千岛湖新安江生态经济示范区的建设规划,推进桥东CBD综合体、盛德国际广场等城市综合体,以及黄龙月亮湾酒店等星级酒店建设,科学布局主城区商业网点;培育提升金山湾餐饮特色街区、桥南更楼汽车特色街、青岛啤酒街等商业特色街区;引导发展更楼区域的国大阳光建材市场等商业群组项目;集聚发展度假休闲与综合商务楼项目,打造“清凉避暑”的新城。5.桐庐区域商业中心。空间范围为主城区和凤川江南新城

31、商业群组区域。以“潇洒桐庐”城市品牌为号召,以大项目带动商业整体发展,围绕杭州中西部商贸物流中心、杭州文化创意产业拓展基地、大富春江旅游区建设,优化内部结构,提高整体水平,打造“宜居、宜游、宜业、宜商”的富春山居图实景地、后发优势明显的杭州中西部新商都。围绕迎春商务区建设,加快推进利时百货等商业项目建设和业态培育;培育提升凤川汽车4S聚集区、迎春南路现代商业精品街、春江路综合商业街、滨江路休闲购物特色街、中杭路服装特色街等商业特色街区。6.富阳区域商业中心。空间范围为主城区和江南、东洲、鹿山、银湖四大新城商业群组区域。以“富春山水”为依托,以富裕阳光之城、长三角著名休闲商业城市和运动休闲之城为

32、发展导向,形成集精品购物、时尚生活、娱乐休闲、综合消费等功能于一体的长三角地区最具休闲性和独特运动魅力的区域商业中心。重点发展富春购物旅游商业中心、春江物流商业中心、鹿山商务办公中心、东洲休闲度假商业中心的商业网点;推进东大道城市小客厅综合体、西城商务综合体和秦望路休闲街、迎宾北路总部楼宇经济街、金桥北路汽车贸易街、杭州野生动物世界景点商旅街和龙门古镇风情商旅街等商业特色街区建设。7.临安区域商业中心。空间范围为主城区、锦南新城商业群组区域。围绕新城“造城兴市”和旧城“有机更新”,以宜居、宜业、宜学的杭州西郊、浙皖边界现代化商贸流通中心为发展导向,拓宽和优化发展空间、完善服务功能,打造杭州西郊

33、最具生态宜居型和休闲品质型的区域商业中心。培育提升人民广场、钱王文化广场两大核心商业区;大力推进青山湖科技城城市综合体、万华广场商业中心、汽车西站区块商业综合体等城市综合体建设,合理配置商业网点;提升锦城新天地商业街、衣锦街“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黄金水岸景观休闲街、锦江路休闲特色街、鸡血石文化街和锦北美食一条街。(四)区域商业副中心。区域商业副中心是指在新城(组团)区域内形成的商业中度集聚、商业服务行业比较完善、服务对象为新城(组团)居民及外来务工消费者的,以满足区域内购物、餐饮、休闲、娱乐和商务活动等综合消费为主的综合商业功能区。区域商业副中心日客流量达到12万-15万人次;商业集聚在不

34、少于8 公顷的区域;范围内商业设施建筑面积为20万平方米左右。在业态上,鼓励发展商业(旅游)综合体、小型购物中心、品牌直销购物中心、有地方产业特色的专业市场、仓储式商店、品牌专卖店、专业店、美食城(街)、特色街、文化休闲网点等业态。新城区,必须配套超市、百货、便利店、餐饮、农贸市场等生活配套商业业态;限制发展大型购物中心、传统竞争过度业态、产权分散式商业地产;禁止发展低端且污染严重的餐饮业、杂乱低端的传统业态等。配合城市组团建设与新城建设,根据区域发展功能定位,规划期内,重点建设运河新城、大江东新城、瓜沥新城、临浦新城、瓶窑、余杭、良渚、之江新城、城东新城九大区域商业副中心。1.运河新城区域商

35、业副中心。空间范围为北至绕城高速,西接巨州路,东临拱康路,南靠石祥路范围内的商业群组区域。以运河沿岸产业发展为依托,围绕文化创意和生产服务中心建设,加快“退二进三”,配套生产、生活和休闲旅游的商业设施,打造集商业、文化、休闲、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化、人文化、现代化的区域商业副中心。2.大江东新城区域商业副中心。空间范围为钱江大道和江东大道交叉口,头蓬路以东、江东三路以南、前进路以西、新港路以北范围内的商业群组区域。以杭州东部创业之城和花园式新城为导向,依托“海、陆、空、铁”四位一体的交通网络,围绕环杭州湾经济带商贸重镇、长三角南翼新的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建设目标,打造集商业、物流、信息、居住等功

36、能于一体的现代化、都市型、生态型区域商业副中心。3.瓜沥新城区域商业副中心。空间范围为瓜沥、坎山、衙前组成的商业群组区域。围绕杭州都市经济圈工贸卫星城、最具现代化商业气息的杭州东南部宜居新城的建设目标,整合现有商业业态,导入新型业态,做优特色街区,做强品牌市场,打造环航坞山地区和萧绍边界区域的金融经济、旅游休闲、商业居住协调融合发展的区域商业副中心。4.临浦新城区域商业副中心。空间范围为临浦、戴村、义桥三镇组成的商业群组区域。以旅游休闲、文化创意、商贸物流等为主体的品质生态新城为发展导向,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实现商业、物流业、楼宇经济、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协调融合发展,打造特色鲜明的、绿色生态的

37、区域商业副中心。5.瓶窑区域商业副中心。空间范围由瓶窑组团商业主中心、径山旅游特色商业服务次中心和黄湖集镇商业服务次中心组成。立足生态环境优势和“禅茶”文化品牌,合理布局商业业态,整体提升商业品质,发展与休闲旅游、文化创意、高新技术、竹制品加工业等低碳、绿色产业相配套的集购物、美食、娱乐、休闲、健身、观光于一体的区域商业副中心。6.余杭区域商业副中心。空间范围由余杭组团商业金融中心、五常大道商贸中心、南湖旅游商业服务中心组成。以毗邻杭州主城的区位优势和打造杭州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的契机,以城西近郊住宅区和高教科研基地发展依托,强化生态特色和高端定位,大力发展与信息服务、文化创意、旅游休闲、总部经

38、济、高端商务等配套的高品质生态、和谐型、生活型区域商业副中心。7.良渚区域商业副中心。空间范围由良渚组团商业中心、良渚镇商业中心和仁和镇商业中心组成。立足良渚文化和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品牌特色,以生态农业、商业、现代物流业、文化休闲旅游基地为发展方向,做大商业规模、做好商业布局、做优商业品质,不断提升服务能级,建设杭州近郊现代化、文化型、高品质区域商业副中心。8.之江新城区域商业副中心。空间范围为之浦路和云和路交叉口,临钱塘江。依托休闲度假胜地、养生度假天堂、创新创业中心、生态示范基地发展,合理布局商业业态,有效提升业态品质,以旅游度假为纽带,带动商业服务业综合发展的都市休闲型的高品质区域商

39、业副中心。9.城东新城区域商业副中心。空间范围为杭州火车东站枢纽的周边地区。以打造集现代服务、旅游集散和居住功能为一体的高效、高速城市新中心为发展导向,以商业大项目为亮点,合理布局商业业态,打造以新东站综合交通为核心的与长三角南翼“第一城市门户商圈”相一致的区域商业副中心。(五)社区商业。社区商业是指服务于人口规模达到3-5万以上的1个或1个以上居住区以及集镇、乡村、景区等区域,配置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消费和旅游消费为主的商业和服务业网点,一般社区商业(除旅游社区)外来购买力不到10%,为属地性商业,是最基础的商业服务网点。1.城市社区商业。重点设置综合超市、专业店、专卖店及餐饮、洗涤、美发、健

40、身、诊所、药店、维修店等便民商业服务网点,合理设置规范整洁的废旧物品回收网点;减少商住混杂的低水平商业网点,关闭治污不达标的扰民商业网点。采取相对集中或集中与适当分散相结合的布局方式,与住宅保持适当的间距,避免扰民;可以将商业网点布局于社区服务中心之中,融商业服务与社区其它服务于一体。在新建社区,积极推广“邻里中心”式社区商业运作模式,即集购物、服务、休闲、社教、金融、邮政、医疗、民政、文化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独立于住宅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社区生活消费空间。引导大型超市在居住小区开设连锁店、分销网络,连锁企业开设24小时便利店。鼓励社区商业企业利用城市和街道服务信息网,支持商业企业建立服务热

41、线,方便电话购物、网上消费,并提供送货上门服务。2.集镇商业。根据产业主导型、交通枢纽型、旅游主导型、现代居住型和生态休闲型等集镇功能定位,构建以为镇区居民和附近村民提供日常生活消费品和服务以及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服务为主体的特色商业网络体系。结合杭州市20个中心镇建设,配置20个农村“小型商业综合体”。根据人口特征和购买力情况,适度发展超市、百货店、专卖店、折扣店、文化娱乐商业网点;积极推进“四店(便利店、连锁店、精品店、名牌店)和五场(农产品批发市场、综合市场、专业市场、超级市场、中心商场)”的建设和培育工作,逐步在集镇建立起业态先进、结构与布局合理和方便居民日常生活消费的商业网点体系。3.乡

42、村商业。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为依托,积极发展农资店、农家店、放心店,改造农村“代销店”为工业品和农副产品双向流通的“中心店”,到2020年,杭州市行政村至少设置1家“双向中心店”,形成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中心店为基础的农村市场体系网络。引导各类大中型流通企业到乡村发展连锁店,鼓励各类中小型企业通过统一采购、统一建立销售网络的方式发展连锁经营。加快推进农家店标准化建设和传统农贸市场改造,形成以大中型连锁经营企业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商品和服务流通网络,在五县(市)的200个中心村建设200个“农家小型标准超市”。条件相对成熟的新村,要规划建设“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实现便民

43、购物与公共服务、文化活动等的有机结合。4.景区商业。景区商业除了满足当地居民的日常基本消费需求外,重点考虑旅游产业特色以及旅游者的接待规模与构成,配置以满足游客需求的基本商业服务内容,主要包括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土特产品、休闲食品、特色餐饮、休闲娱乐、旅游服务等。四、零售商业网点发展未来十年,杭州市零售商业网点发展应配套城市规划、强调业态的综合性,重点做好对“面(商圈)、线(商业街)、点(商业综合体、大型购物中心)”空间布局的引导。(一)商圈。利用城区功能改造与地铁等新型交通带来的机遇,提升优化现有商圈功能,增加服务能级;加快新型商圈建设,成为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有机组成;大力培育体现消费发展趋

44、势和杭州特色文化的潜力商圈。1.提升已有商圈功能。武林商圈:武林商圈东至中河路,南至庆春路,西至环城西路、莫干山路,北至文三路、文晖路。着力推进武林广场立体化发展和“智能武林”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杭州大厦商贸旅游综合体、武林广场地铁上盖物业、嘉里中心都市休闲生活综合体、武林广场地下商场综合体、百井坊综合改造地块综合体等综合体建设和国大城市广场、龙兴广场等项目建设,打造集商务会展、金融保险、创意文化、休闲购物于一体的国际化的综合性商圈。湖滨商圈:湖滨商圈东至浣纱路,南至西湖大道,西至湖滨路,北至庆春路。提升解百等现有商业网点服务功能;加快推进湖滨一期提升、二期施工、三期启动,优化湖滨国际旅游综合体

45、业态布局;培育龙翔地铁站枢纽商业,启动西湖电影院地块项目以及湖边村、劝业里、思鑫坊、五福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改善、配套项目,营造优雅、时尚的购物环境,打造成集观光、休闲、购物、酒店、金融、美食、演艺于一体的时尚国际化的杭州“客厅”。吴山商圈:吴山商圈主要由“一坊两路(清河坊、南山路、延安南路)”组成,东至中河路,南至吴山脚下,西至南山路,北至西湖大道。结合中山路、清河坊有机更新工程及二期、三期规划建设,南宋皇城大遗址保护及市中东河综合保护工程,成为最能体现杭州传统文化特色的商旅文互动的新型综合性商圈。2.加快新商圈建设。钱江新城商圈:钱江新城商圈指东临钱塘江,南至清江路,西依秋涛路,北至庆春东

46、路的钱江新城核心区块。以城市公建设施、商业综合体、星级酒店和商业楼宇等建设为重要载体,围绕“浙江省金融总部中心及长三角南翼区域中心城市的中央商务区和区域金融中心”的发展定位,形成集时尚购物、休闲娱乐、城市观光、名品展销等功能于一体,打造国内一流的超大规模时尚名品购物中心和杭州市标志性综合商圈。庆春商圈:庆春商圈以庆春广场为核心,由新塘路、杭海路、景芳路、秋涛北路构成的空间区域。注重与钱江新城商圈的差异化发展,突出时尚、大众休闲购物主题。着力推进庆春广场百大、银泰商业综合体建设,新塘路、杭海路、凤起东路、秋涛北路等四条商业特色街区的建设,打造集时尚休闲购物、体验式购物、商贸企业总部经济等综合功能

47、于一体的钱塘江时代典范商圈。3.重视潜力商圈培育。结合副城、新城建设和周边县(市)商业的发展,未来十年可重点培育钱江世纪城商圈(江南副城)、金沙湖商圈(下沙副城)、地铁南苑商圈(临平副城)、运河商圈、九乔商圈、新安商圈(建德)、锦城商圈(临安)、青溪商圈(淳安)、迎春商圈(桐庐)、富春商圈(富阳)等潜力商圈。(二)商业街区。优化现有商业街的空间布局和网点建设,配套商业服务设施,改善购物环境,培育代表杭州特色的商业大街,提升商业特色街的品质并拓展其发展空间。1.综合商业街。重点培育代表杭州特色的延安路商业街,通过10年努力,力争把延安路商业街打造成为业态多元化、管理智能化、品牌国际化、景观生态化

48、、独具历史内涵和艺术品位的国际一流的综合性商业大街。改造提升凤起路、庆春路、解放路、湖墅路、建国路、体育场路商业街,将其培育成风格特色鲜明,多功能、多业种、多业态的骨干商业大街。2.商业特色街区。围绕“购物天堂,美食之都”建设目标,积极推进购物、美食等商业特色街区的建设。在特色营造上,要进一步挖掘文化内涵,提升主题特色;在空间布局上,由街向街区发展,由城区向县(市)发展;在业态配置上,大力发展体现主题文化的创新型业态;在基础设施和环境配套上,营造与主题相一致的购物环境;在经营管理上,加强商旅互动,并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和国际化。鼓励各区、县(市)挖掘地方文化特色、产业特色、餐饮特色,结合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大力发展别具一格的主题特色鲜明的区域商业特色街区。(三)商业综合体(大型购物中心)。1.大力推进商业综合体建设。商业综合体空间布局要与城区建设(新城建设)、产业发展、人口集散相一致,通过10年努力,使商业综合体成为提升杭州城市商业形象、营造更为成熟商业氛围的重要载体。2.有规划地发展大型购物中心。新建大型购物中心必须与人口规模(包括流动人口)、交通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