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教学设计(共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教学设计(共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的教学设计【设计思路】、教学内容上围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一核心内容而展开,教材结构可以分为三大块,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形成的前提、形成和影响。、教学方法上,主要体现“自主、合作、探究”新课程理念。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一些活动,比如创设情景,角色扮演和问题辩论等。活动中教师要正确的“导”,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最大限度的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通过对一些问题的探究,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应客观的评价,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
2、3、问题设计模式为了解理解见解。【教材分析】本课属于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的第二课内容。专题一实际上是一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简史,它的一条主线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如果把第一课夏、商、周时期看成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初具雏形时期,那么第二课秦汉时期可以看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时期。第二课不仅仅开启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的先河,同时也为后面历朝历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演进和强化奠定了基础,所以它在整个这一章内容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情分析】1、 从认知基础来看:在初中学习阶段或者生活中通过实地参观、各种媒体,学生对秦汉的历史有了初步的了解,但知识是零碎的,肤浅的,感性的。
3、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衔接好初高中知识,并进一步拓展、深化知识。2、 从学习能力来看:不同阶段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不同,对初中学生的要求主要掌握“是什么”,侧重识记层面,而对高中学生的要求主要掌握“为什么”,“怎么办”,侧重理解、运用层面,但刚进入高一的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欠缺。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3、从心理特征来看:初中学生活泼可爱,好奇心强,很爱表现,而高中生思维活跃,理性思维增强,沉着冷静,求知欲旺盛,独立性强,自我意识开始走向成熟。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抓住心理特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秦的统
4、一;知道皇帝制度创立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秦朝的“三公九卿”制;结合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及其影响。通过对分封制和郡县制的比较,培养学生比较问题的能力;通过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及其影响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秦始皇功过的评价,培养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1)课前让学生去图书馆或上网搜索相关资料。(2)创设情景,增加教学的生动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3)通过角色扮演和展开辩论,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4)设置探究性的问题,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
5、度与价值观:(1)认识到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的分裂局面,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2)认识到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促进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3)体会到制度建设对国家稳定和统一的重要意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及其影响。教学难点:中央集权制、郡县制的含义;【教学策略和手段】情景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课前准备】1、让学生课前查阅资料了解秦朝的历史,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背景知识。2、给全班学生分组,扮演角色。【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景创设:(播放歌曲秦始皇)“大地在
6、我脚下,国计掌于手中,哪个再敢多说话;夷平六国是谁,哪个统一称霸,谁人战绩高过孤家?高高在上,诸君看吧,朕之江山美好如画;登山踏雾,指天笑骂,舍我谁堪夸!秦是始,人在此,夺了万世潇洒;顽石刻,存汗青,传颂我如何叱咤!”这首豪情万丈的歌曲里赞颂的是谁?(学生回答)对,这是叱咤中国历史的秦始皇(显示图象),他不仅结束了分裂局面,统一了中国,还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先河,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奠定了基本格局。那么他是如何统一中国的呢?又是如何管理国家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这段历史。【新课讲授】一、统一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形成的前提 情景创设:图片资料战国七雄图 秦朝疆域图问题设计
7、(了解):(1)对比两副地图,发生了什么变化?(2)阅读教材概述秦灭六国的时间、顺序、意义。(3)假如你是秦始皇,面对刚刚建立起来的大帝国,迫切要做的是什么?说一说秦始皇为达到这一目的采取了哪些措施?设计意图通过两幅不同时期的地图讲解新课,不仅可以给学生以非常直观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利用图片获取信息的能力。第一问学生很容易回答,由分裂割据到统一中国。第二、三问学生通过阅读很容易找出答案,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纠正教材中灭六国的顺序)。教师总结 秦始皇通过多年的的努力,兼并六国,后北击匈奴,收回河套,统一岭南和西南,秦朝的疆域空前辽阔,北到长城一带,南到南海,西到陇西,东
8、到大海。史料链接:“六合之内,皇帝之上。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史记 秦始皇本纪问题设计(理解):探究1秦朝为什么能够统一全国?简单说明你的理由。设计意图:这是在前面问题基础上深入的一个问题,是需要通过理解才能回答的出来的。先可以让学生集体讨论,然后叫人回答。答案提示:(1)商鞅变法后使秦国国力强盛。 (2)人民渴望统一,所以统一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 (3)灵活运用“远交近攻”的对外战略。 (4)秦始皇个人的雄才大略。过渡秦始皇凭借自己的雄才大略,灭六国,拓疆土,结束分裂局面,建立统一的大帝国,这为秦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形成提供了前提条件。俗话说“打江山容
9、易,保江山难”,那么秦始皇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政权,稳固江山的呢?钱穆先生说“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那么秦始皇政治制度建设方面又有哪些开创之举呢?二、统一管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一)统一地方行政区划海内为郡县情景创设关于分封制和郡县制之争一天,围绕以何种体制管理国家,秦始皇征求大臣们的意见,当中由于意见不同发生了争论,下面是丞相王绾和廷尉李斯的辩论丞相王绾等:以前,秦地不过千里,依赖陛下平定海内,“以诸侯为郡县”,国泰民安。廷尉李斯:“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实行郡县制,为“不师古”。丞相王绾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廷尉李斯:“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
10、其相反,时变异也”。分封制乃天下大乱之祸根,故坚决推行郡县制。问题设计(了解)(1)面对地域广阔的帝国,假如你是秦始皇,你将采取谁的建议来管理地方?阐述理由。(2)什么是郡县制?它的推行有什么样的历史意义?设计意图以生动形象的例子讲解此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可以让学生展开辩论,培养学生辨析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总结很好,同学说的都很有道理,但是秦始皇经过深思熟虑最后采用了廷尉李斯的主张,在全国推行郡县制。为什么?请看秦始皇的所言:史料链接: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郡县是地方行政区划,郡是直属于中央的
11、最高地方行政单位。郡设立郡守、郡尉、监御史等官职,郡守主持全郡政务,行使行政权,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郡尉,负责军务,直接领兵;监御史,监察郡之行政,并有牵制郡守的作用。郡下辖若干县,县级行政机构由县令主持政务,县尉负责军事和治安,县丞负责司法。郡县官吏都由中央政府任免。县以下是乡、里等基层行政机构。最后全国形成了中央郡县(道)乡(亭)里(亭)行政格局。这种制度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它的推行消除了地方割据隐患,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对后世影响也深远。史料链接:王夫之说:“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问题设计(
12、理解)探究2联系前后内容,郡县制和分封制有什么区别?设计意图在已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比较问题,既可以回顾前面所学知识,也培养了学生运用比较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答案提示:(1)分封制以血缘关系为基础;郡县制以地域划分为基础。(2)分封制诸侯王位世袭,并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官位不世袭,官员只有俸禄没有封地。(3)分封制下诸侯国的独立性很大,容易发展成割据势力;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过渡如果说废分封,行郡县,强化了中央集权,那么皇帝制和三公九卿制的创立则强 化了君权。(二)统一中央官制皇帝制和三公九卿制1、皇帝制度的创立情景创设史料引入材料一:公元前221年
13、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下的第一道重要诏令是“议帝号”。群臣商议后向秦王建议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秦王不以为然,他提出“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并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材料二:“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材料三:春秋战国时,卿大夫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至秦代,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据载,秦朝的传国玉玺其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问题设计从材料当中可以反映出皇帝制度的特点有哪些?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材料加深对皇帝制度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通过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14、。先让学生阅读,然后讨论归纳。答案提示:(1)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2、三公九卿制的创立情景创设三公九卿示意图角色扮演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体验历史的兴趣,同时通过演示更容易把握住三公九卿的职责。把全班分成五个小组,分别扮演皇帝、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和九卿,说说自己在朝廷中的地位和职权。皇帝:朕是万民之尊,天下都是朕的,你们都是朕的仆人丞相:我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主要是协助皇帝,助理万机。太尉:我的地位和丞相并举,掌管国家的军机大事。御史大夫:我的地位仅次于丞相,有副丞相之称。是丞相的助手,负责监察百官。 问题设计(理解)结合三公九卿的职责,三公九卿制具有什么样的特点?答案提示:以皇权为中心
15、、三权分立互相牵制、位高权重、内外兼管、不得世袭。情景创设史料引入“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问题设计(1)秦始皇为什么对丞相车骑的多少如此在意?这则小故事反映了什么问题?教师总结反映皇权和相权之间发生了矛盾冲突。3、朝议制度教师讲解朝议又称廷议,是秦汉时期大臣们集体议政的一种方式,主要功能是为皇帝提供决策咨询。国家有军政要务,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往往以“朝议”方式参与讨论,皇帝通常在他们的意见的基础上做出裁决。这种制度能集思广益,一定程度减少君主决策的
16、失误;但在君权至上的专制体制下,作用是极其有限的。 过渡为了从思想上加强控制,防止有学识素养的人士批评时政,秦始皇还制造了“焚书”、“坑儒”事件,并颁布了“挟书律”。 (三)统一思想颁布挟书律问题设计(了解)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颁布“挟书令”?如何评价秦朝的“挟书令”?设计意图此目内容为阅读内容,教师不必多讲,只要让学生知道颁布挟书律是秦始皇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一个重要措施即可。过渡秦始皇采取一些系列措施,在政体上逐步形成了一套非常完善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这套体制不仅巩固了秦朝政权,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影响学生动手简单绘出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权力分配
17、图(右图)概念解释专制主义: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至行使军权、政权、财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中,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问题设计(理解)探究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产生了怎样的的影响?答案提示:(1)积极:A、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B、随着中央集权制的建立,秦朝国力日益增强,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C、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2)消极:皇帝的专制权威,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促使
18、秦朝二世而亡。课堂小结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那么是怎样加强和完善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探究。知识结构 灭六国:时间、顺序、意义 、原因 专制 前提统一国家主义 拓疆土:北、南、西南中央 统一地方行政区划海内为郡县制集权 形成统一管理 统一中央官制皇帝制和三公九卿制形成 统一思想颁布挟书律 积极 影 响 消极课后探究(见解)1、有人质问:“夏商周因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郡县制既然能够加强中央集权,为什么秦朝却很快覆亡?2、李贽是明朝后期一位以“异端”自居的进步思想家。他认为:“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拆,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有人说秦始皇是暴君,你该如何评价秦始皇?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