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全球化看就业问题(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经济全球化看就业问题(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从经济全球化看就业问题学院:班级:姓名摘要: 就业问题目前是一个全球不容忽视的问题,而处于经济全球化的这个大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将如何面对就业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和机遇?本文主要以我国就业形势为切入点,通过分析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就业带来的机遇和缓解就业压力同时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从而简析全球化带来的利益与弊端,进而针对目前突出的问题提出个人看法和建议。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政治经济学、大学生、就业、机遇、挑战、本质正文:一、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本质 就业问题首先是一个经济问题。目前全球经济不景气是就业问题加剧的根本原因。当前全球经济处于长波衰退的下降阶段,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经济
2、增速都不会回到2008年前的黄金十年,期间可能还伴随着全球化的退潮以及资源-制造-消费的全球分工体系的分崩离析,在次贷期间经历了大幅再杠杆的各国,在未来的数年需要面临痛苦的去杠杆化过程,这将会是一次漫长的经济出清过程,也就是市场常说的全球再平衡。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加上石油价格居高不下、国内产能制约及出口需求疲软等综合原因,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活动一直处于低迷的状况,加之产能过剩和通货紧缩的压力,制约着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增长。经济的不景气使就业压力变得越来越严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演变成了一个全球性的“老大难”问题。近几年来的就业情况更是严重,2008年大学生就业率为 79%,09 年67%,
3、10年62%,11年66%,12年54%,很多的公司都进行了裁员,而2013年似乎更不景气在日本,大学毕业生每年有四分之一找不到工作,即使辛辛苦苦通过各种考试找到了工作,但因感觉不理想在工作3年内辞职者就达30%。 造成这一现状的根本原因是全球经济运行不景气,长期严重的产能过剩而导致的对劳动力的吸纳不足。由此看来,未来几年全球的失业现象会更加严重。“我国国土面积仅占世界的7.2,耕地面积仅占世界的9.5,国内生产总值仅占世界的3.7,而人口却占到20.8,劳动力占到25.6”,要在这种状态下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其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力供给持续增加。“有关统计数据表明:19
4、80年我国劳动力供给人口为5.39亿,1995年为7.09亿,2009年为9.4亿。按照2009中国就业白皮书的预测,未来20年,中国16岁以上人口将以年均550万人的规模增长,到2020年劳动年龄人口总规模将达到9.4亿”,这对中国是一个不可想象的挑战。2005年我国劳动力供给为8.6亿,而全世界所有的发达国家加起来也只有4.3亿个就业岗位,由此可预测我国将是全球就业压力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我国大学生就业日益艰难是从1997年开始的。尽管这么多年来我国的GDP一直保持高位增长,但就业危机依然不断加剧。“近几年每年中国城镇需要就业的劳动力有2700万人,但2009年新增就业岗位只有100
5、0万个左右,其中的600万属于技术工人,也就是包括大学生在内的2100万人在竞争其余400万个工作机会”。从毕业生的就业率来看,“截止2009年9月1日,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69.5%”。 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最基本的原理,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必须保持总量平衡,供给大于需求则会出现劳动力过剩,需求大于供给则会出现劳动力短缺。劳动力的供需关系又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基本的关系之一,由此可见,就业问题的总根源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供需关系失衡造成的,其实质是经济危机,这种经济危机的深层涵义又是一种社会危机。二: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1. 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特点:(1) 供需差:毕业生供需矛盾突
6、出是近年来社会公认的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直接原因。从2001年至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114万增加到338万,是扩招前的3倍;然而,用人岗位增加的比例却远远小于此。(2) 选材难:应届生就业不吃香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全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 (3) 专业同:热门专业人才过剩近年来,一些工科院校和具有专业特色的学校追求综合发展,纷纷上马热门专业,致使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4) 薪酬低:关于大学生薪酬期望值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66.4%的本科毕业生希望自己的月薪
7、在2000元以上,但据有关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月薪的市场值平均为16001700元/月,毕业生的期望值显然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也导致部分大学生“有业不就”。 (5) 假招聘:有效招聘信息数量减少。一些企业利用当前大学生供过于求的形势,推出假招聘,先给出诱人的待遇条件,然后以培训等名义收取费用,再以试用不合格等理由辞退学生。大学生就业的招聘信息表面看渠道多,但有效的、实用的信息并不多,大学生获取真实有效的信息少,导致就业难。2. 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1) 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有所减弱。各级政府机构改革、人员分流,国有企业深化体制改革、减员增效,国有单位这些传统的就业领域对毕业生的需求
8、没有明显增加,而且还相对萎缩; (2) 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06年是扩招后第一个就业高峰,毕业生的数量比往年明显增加,造成社会对毕业生的整体社会需求量与实际毕业人数之间的矛盾突出,毕业生求职择业的竞争加剧。再过两、三年,我们的毕业生人数将成倍地增加,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毕业生的就业,将形成严重的社会问题。(3) 结构性就业不足,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严峻程度起推波助澜的作用。不同学历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存在很大的差距;毕业生向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集中的趋势相当明显;,我们相当部分高校毕业生仍抱着进国家大学读书,要解决户口和干部身份问题,进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最有保障的观
9、念。(4) 来自农村的学生、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根据有关调查显示,来自农村的毕业生的就业率比来自城市的毕业生的就业率低10.09%,女性毕业生的就业率比男性毕业生低6.4%。三: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对外贸易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对外贸易对就业的促进主要体现在制成品的出口促进作用和引进外资扩大产能的推动作用。在国际化的市场中,中国主要凭借其农业大国的身份、丰富的土地资源以及劳动力成本较低的相对优势,大量生产出口农产品以及工业制成品,扩大了劳动力的内需从而促进了就业。对外贸易带来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吸纳了大量的国外资本和技术,外来资源的进入,为国内产能扩张提供了经济基础和技
10、术支撑,也扩大了劳动力的需求,引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综上所述,经济全球化虽然对促进就业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有统计数据表明,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我国平均GDP都保持9.4%增长的情况下,我国失业率一直处于上升阶段,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失业率一度上升至顶峰,近两年由于经济体制的改革,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政府政策的宏观调控,经济态势虽有较大幅度的回升,就业率相比之前也有相当大的改观,但是,总体而言,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目前就业形势带来的挑战是不可小觑的。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快,经济发展与就业问题矛盾也日渐凸显;其中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与劳动力素质之间的矛盾表现最为突出。中共十六大之
11、前,国家治理战略的重心完全集中在经济建设领域,其显著结果就是一切以效率为中心,国家将就业战略定位于确保劳动力市场的底线,将改革转换为劳动力市场的动力。在这一时期,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表现非技术性和非专业性的特征,对劳动力的综合素质没有特殊的要求,因此当时的就业形势出现转机,不断扩张的市场需求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就业压力暂时得到缓解,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深化,我国逐步走过了和谐时代进入了创新时代,在这两个发展阶段,就业矛盾日益尖锐。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和谐时代和创新时代对劳动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始的非专业型非技术型的劳动力已经无法适应市场机制的灵活性,而且无法满足其对特定劳动力群体的
12、需求;由于经济体制由“粗放式”向更为持续有效的经济成长模式转型,产业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服务行业异军突起,劳动需求结构的变化应运而生,由于不同产业对于劳动生产率的高标准严要求,劳动力需求结构明显倚重于技术化、专业化和高素质,从而对中国劳动力的就业能力提出了挑战,劳动力就业能力不足加大了就业的困难,从而导致了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引发的结构性失业。 全球化带来的另一挑战表现为就业岗位的增加速度远比不上经济本身的增长速度。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国际化发展,资本、信息、生产要素等在国际上的流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就业岗位,但是科学技术以及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全面提升了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单位劳动力
13、的工作效率大幅度增长,加上技术引进,生产产业向机械化、智能化发展等等,诸多因素加快了经济发展速度,而就业岗位数量的增加远远跟不上经济发展速度,就业岗位因此成为最稀缺的资源,就业与全球化的矛盾已逐步深化。 此外,全球化的发展使各国资源优化组合和重新配置使非熟练技术劳动力的就业和工资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全球化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贸易的发展直接带动了生产要素跨国、跨产业的流动。生产要素的流动性使非熟练技术劳动力在全球范围内更方便迅速找到替代品,增加了非熟练技术劳动力的可获得性,从而导致供求平衡乃至供大于求的状况,使得非熟练技术劳动力的就业和工资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同时全球化的深化对非熟练
14、劳动力的需求的不稳定性使这类劳动者的就业和收入风险有所增加。 全球化对我国就业现状另外一个负面影响表现为劳动力需求弹性发生变化,不同行业之间和行业内部不同劳动力的工资差异日渐显著。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变化降低了非熟练技术劳动力在雇佣谈判中的竞争力,从而使其工资收入相对偏低;经济全球化推动了我国的贸易自由化、外包以及对外直接投资等经济活动的发展,促进了高技术劳动力的相对工资收入,同时,国内产业知识技术的提升提高了工业部门全要素生产率和专业技术人员工资收入,由于市场上专业技术人员处于稀缺状态,高技术的专业劳动力供不应求,故其工资收入水平相对较高,与非熟练技术劳动力工资水平差异表现显著,其不良后果表现为
15、工资差异使劳动者内部发生较大分化,不同群体发展差距拉大,从而导致了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与就业秩序的混乱。 从以上对就业的影响分析,我们可以明确看到经济全球化的双向作用。一方面,全球化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另一方面也对我国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市场结构以及环境文化建设等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全球化给国内引进了大量的外资,带来了先进实用的科学技术,管理经验和企业创新精神,有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和非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转型,但是,大量外资企业的进驻却对民族资本和民族工业造成了较大的冲击,使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同时,外资的吸收增大了金融市场的投机性
16、与风险度,也加大了国债危机的可能性。综合评价,经济全球化是机遇也是挑战,它促进了就业的同时也使就业面临挑战,促进我国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客观存在的尖锐矛盾。那么究竟该如何利用好经济全球化这把双刃剑?如何抓住全球化带来的发展契机?我国在适应全球化发展的研究领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四:大学生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下的就业形势 第一,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素质与能力。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坚持真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
17、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及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同时,要有良好身体素质,健康欠佳会减弱人才的决策能力,因为如果要达到目标需要体力与耐力,一个人就可能因体力不支而放弃。除素质外,还需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社会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 第二,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
18、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 第三,正确就业定位。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 第四,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当前大学生可利于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主动大胆把自己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 第五,先就业后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得已时,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