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心理学(专科)教学大纲(理论)(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心理学(专科)教学大纲(理论)(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护理心理学教学大纲(适用于护理学专业)一、前言护理心理学是护理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是将心理学理论、技术运用到护理领域,研究心理因素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关系,研究护理领域中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活动规律及其相应的最佳心理护理方法的学科。它的任务不仅是让学生掌握护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健全人格,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培育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形成高尚的护理职业风范,以适应21世纪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本课程三年制护理专业总学时32学时,其中理论28学时,实验4学时。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
2、 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护理心理学的学习意义及方法。2.熟悉护理心理学的发展简史。3.了解心理学主要理论的基本观点。4.评价护理心理学的方法对促进病人身心健康的重要作用。教学内容:第一节 护理心理学概述概念。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第二节 心理学主要理论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认知理论。第三节 护理心理学的学习意义与方法学习护理心理学的意义。学习护理心理学的方法。第二章 心理学基础知识目的要求:1.掌握心理现象的结构;掌握知觉的特征、记忆的过程和注意的品质;掌握情绪情感对健康的影响;掌握人格、气质、性格、需要的概念;掌握自我意识的概念和特点。2.熟悉心理实质的内涵;熟悉感
3、觉、知觉、记忆、思维、注意的概念;熟悉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熟悉良好性格的培养方法。3.了解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的四个阶段。4.坚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分析人的心理活动。教学内容:第一节 心理现象和心理实质心理现象。心理实质。第二节 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情绪过程。意志过程。第三节 人格人格概述。需要。动机。人格特征。自我意识。第三章 挫折与心理防御机制目的要求:1.掌握挫折的概念、提高挫折承受力的方法、心理防御机制的类型。2.熟悉引起挫折的原因、影响挫折反应的因素。3.了解挫折的发生机制、心理防御机制的特征。4.培育护生积极、乐观、健康的心态;培养坚强的意志,树立正确的挫折观。教学内容:第一节 挫折概述
4、。引起挫折的原因。常见的挫折反应。影响挫折反应的因素。提高挫折承受力的方法。第二节 心理防御机制概述。心理防御机制的类型。第四章 心理健康目的要求:1.掌握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含义;掌握人的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及心理健康的维护方法。2.熟悉心理不健康的判定与诊断方法。3.了解健康观念的演进和心理健康衡量标准。4.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在临床护理实践中认真做好心理健康的维护工作。教学内容:第一节 概述心理健康的概念。影响心理健康的心理与社会因素。判断心理正常与异常的标准。第二节 儿童及青少年心理健康孕妇及婴儿期心理健康。幼儿期心理健康。儿童期心理健康。青少年期心理健康。第三节 成年期的心理健康
5、青年期的心理健康。中年期的心理健康。老年期的心理健康。第五章 护士心理目的要求:1.掌握护士承担的角色类型、护士应具备的职业心理素质及如何培养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2.熟悉护士职业道德的概念及教育培养方式。3.了解护士角色的三种职业心理素质对护理工作的影响。4.培养护生树立献身护理的职业理想,使其对自身心理素质进行自觉化的职业培养。教学内容:第一节 护士心理概述护士角色的概述及特征。护士角色的种类。护士角色的形象及历史演变。第二节 护士职业心理素质护士职业心理素质对护理工作的影响。护士应具备的职业心理素质。第三节 护士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护理职业道德教育与培养。护士应具备的职业行为规范。护士良好职
6、业道德与心理素质的培养。第四节 护士心理健康维护影响护士心理健康的原因分析。护士心理健康的维护措施。第六章 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目的要求:1.掌握心理应激的概念和影响心理应激的因素,掌握心身疾病的概念及主要特征,掌握病人的心理需要,掌握心理危机干预的概念及原则。2.熟悉心理应激的过程、心理应激对健康的影响及心理应激的调控;熟悉心身疾病的治病因素及治疗原则;熟悉常见的心身疾病及其防护;熟悉病人常见的心理反应;熟悉心理危机干预技术。3.了解心身疾病的范围和流行病学特征。4.明确心理社会因素在心身疾病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学会自觉运用心理护理方法治疗各种心身疾病。教学内容:第一节 心理应激心理应激的概念。
7、心理应激的过程。影响心理应激的因素。心理应激与健康。心理应激的调控。第二节 心身疾病概述。常见的心身疾病与防治。心身疾病的治疗原则。第三节 病人心理病人的心理需要。病人常见的心理反应。第四节 心理危机干预概述。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心理危机干预技术。第七章 心理护理的基本技能目的要求:1.掌握心理评估的常用方法、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概念和常用的心理干预技术。2.熟悉心理评估的概念、心理评估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原则及过程。3.了解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分类及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4.培养心理护理的兴趣,自觉将心理护理的技能应用于护理实践。教学内容:第一节 心理评估
8、心理评估的概念和作用。心理评估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护士实施心理评估的原则和注意事项。第二节 心理评估的常用方法观察法。访谈法。心理测验。第三节 心理测验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智力测验。人格测验。评定量表。第四节 心理干预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心理支持与疏导。认知调整与教育。行为训练。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第八章 心理护理目的要求:1.掌握心理护理的基本方法、病人常见的心理反应及心理护理原则、健康家庭的特点。2.熟悉心理护理的目标和原则、不同病症及不同年龄阶段病人的心理反应和护理原则。3.了解心理护理的特点、社区和家庭的心理护理原则。4.认识心理护理的重要性,理解病人,乐意为病人做心理护理。教学内容:
9、第一节 心理护理概述心理护理的概念与特点。心理护理的目标与原则。心理护理的基本条件。第二节 病人的心理护理不同心理反应的心理护理。不同病症病人的心理护理。不同年龄阶段病人的心理护理。第三节 社区与家庭心理护理社区。家庭。社区与家庭心理护理。三教学时数分配表课 程 内 容理论时数第一章 绪论 4第二章 心理学基础知识8第三章 挫折与心理防御机制2第四章 心理健康2第五章 护士心理2第六章 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4第七章 心理护理的基本技能4第八章 心理护理2合 计28四、主要参考书及文献1.吴斌.护理心理学.第1版.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1.2.杨艳杰.护理心理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3周郁秋.护理心理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 姜乾金.医学心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杜昭云.心理学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 )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