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环境保护(讲)(共17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3667916 上传时间:2022-04-3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8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环境保护(讲)(共17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环境保护(讲)(共17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环境保护(讲)(共1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环境保护(讲)(共17页).doc(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题18 环境保护考向一 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保护【一讲高考】 1.考纲要求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2.命题规律主要的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具体措施。【例1】(2015山东卷)46.(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锯泥是石材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石粉与水的混合物,我国北方某石材生产基地每年产生大量的锯泥,其堆放占用了大片土地,石粉质地细,难处置,大风时易满地飞扬,雨天则随雨水流入河道。近年来,某企业在该基地利用锯泥生产加气砖,加气砖质量轻,保温效果好,是一种新型建筑材料,下图为锯泥产生过程及利用示意图。从资源、环境的角度分析该企

2、业利用锯泥生产加气砖的积极意义。(10分)【答案】实现废弃物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占用土地,节约土地资源;加气砖保温效果好,节省能源;减轻空气污染;减轻水污染。考点:本题考查区域资源、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名师点睛】区域在发展过程中,必然面对资源、环境问题,在开采、利用、生产过程中,总会产生环境问题。图示方式主要是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对废弃物进行回收再利用,治理了环境,增加经济收入。有利于保护资源、环境,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例2】(2014海南地理)下图示意的农业区是新疆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1990年至2010年,该农业区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分析该农业区耕地面积扩大带来的环境问题,

3、并提出应对措施。【答案】环境问题:(该区域地处内陆,气候干旱,)耕地面积增加会加大灌溉用水量,(河流流量大减)加剧水资源短缺;入湖水量减少,湿地萎缩;(灌溉用水量加大,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应对措施:限制开荒面积;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发展节水型农业。【例3】(2014山东文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植被浅沟常布置在城市道路两侧、不透水地面的周边和大面积绿地内等处,可与城市雨水管网或集水池相连,其表面一般种草进行覆盖。下图为植被浅沟示意图。指出植被浅沟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中的作用。答案收集雨水(提高雨水的利用率;增加可利用水资源量);补充地下水(增加下渗);净化雨水

4、;减轻城市内涝;调节小气候(美化环境)。解析城市内涝是当今社会城市面临的突出问题,减少地表径流、增加下渗量、加强排水系统建设等是解决城市内涝的主要方法。建设“植被浅沟”可以收集地表水,通过滤网来提高地下水的水质,同时可以通过增加地表植被改善局地小气候。【二讲基础】1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环境问题自然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的主要表现滥垦草地、沼泽地,非农业用地面积不断扩大等滥伐森林,毁林开荒,对野生动物滥捕滥猎过度抽取地下水,不合理的灌溉等滥采滥用矿产资源,废弃物处理不当产生的环境问题土地遭到水蚀、风蚀和沙漠侵吞,耕地面积不断缩小等森林面积不断减少,许多野生动物已灭绝或濒

5、临灭绝,不同程度地破坏了陆地生态系统的 平 衡地下水水位下降、地面沉降、土壤次生盐 碱 化矿产资源浪费以至枯竭,污染环境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3.中国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主要措施主要措施 具体措施 开发水源 修坝蓄水 修渠调水 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水 进行生态环境建设 退田还湖 恢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提高环境对水的涵蓄能力,全面改变江河断流、湖泊萎缩、湿地干涸的现象 退耕还林 退牧还草 采取全面节水措施 倡导公民遵守水法,保护水资源(依法) 推行生态农业,提高灌溉效率(农业节水) 推行清洁生产,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用水效率(工业节水) 加强宣传,节约生活用水(生活节水) 【三讲

6、典例】【例1】福建省是中国南方的稀土大省,近年来随着稀土市场行情的升温,部分无证矿主受经济利益驱动,非法对稀土矿进行土法开采。土法开采的方法是:在山顶、山坡上打数十个深井,每天注入加有化学溶液的水数十吨,把山体中的稀土离子置换出来,随地下水从山麓处流出,经洗矿池过滤,池底沉淀物为稀土泥(即产品),而未经处理的洗矿水在山谷间漫流。(1)指出土法开采稀土的环境问题。(2)简述合理开采稀土的措施。【答案】(1)造成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下游河湖水污染;造成水土流失、山体滑坡等生态破坏;造成农作物绝收、水里鱼虾死亡、树木死亡、牲畜死亡。(答出两点即可)(2)持证开采(严禁非法开采);控制稀土矿的采掘量

7、;提高开采的技术手段,减少开采过程中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及时对污水进行处理。(答出三点即可)【趁热打铁】RCWA指数是指某区域可用清洁水资源量与该区域用水总量之比。下图示意19832008年我国东部某特大城市RCWA的指数的变化情况,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该市1996年之前和之后RCWA指数变化特点的差异。(2)简述当地政府为提高RCWA指数需采取的应对措施。【答案】(1)差异:1996年前呈波动下降趋势;1996年以后呈波动上升趋势。(2)措施:健全与水资源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水污染实时监测系统;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节水意识;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强对污水

8、的处理、净化;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解析】第(1)题,从图中读出数值的变化趋势即可。第(2)题,一方面是节约用水,一方面是控制水污染。政府的做法从加强人们的节水意识,技术上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减少排污量,以及污水处理几方面积极应对。【四讲方法】1.自然资源短缺原因的分析方法分析任何一种自然资源短缺的原因都必须从自然与人为两大方面入手。如分析水资源短缺就是从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等自然原因以及人类自身发展的要求和利用的不合理性等人为原因入手加以分析。内容如下:产生原因对策自然原因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时间分布不均修建水库气候干旱,水资源总量少节约用水人为原因人口剧增,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

9、,水资源需求量增大控制人口增长,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水资源浪费严重节约、合理使用;水资源市场化,加强管理水资源污染严重保护水源、防止污染、净化污水、立法保护2.缺水严重国家或地区的不同成因分析(1)降水稀少:中东地区的国家,如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曼等国家受副热带高压带和信风带控制,降水稀少,水资源严重短缺。中亚地区的国家,如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地处亚欧大陆内部,距海遥远,降水稀少,水资源严重短缺。(2)地狭人稠:如新加坡面积较小,没有一定规模的淡水河流与湖泊;人口稠密导致水资源消耗量大,加剧了淡水资源紧张。考向二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一讲高考】1.考纲要求城市的空间结

10、构及其形成原因2.命题规律【例1】(2015海南卷)26.(10分)环境保护灌丛荒漠往往呈带状分布于山麓地带和绿洲边缘。灌丛植物能够阻挡风沙,并将之固定在周边形成灌丛沙滩;但干旱加剧或者地下水位下降时,灌丛植物根系无法再获取水分就会死亡,最终形成流动沙丘。下面左图示意某区植物分布,右图为灌丛沙堆景观。简述绿洲边缘的灌丛沙堆在其不同发育时期对绿洲的影响,并提出灌丛荒漠生态保护措施。【答案】影响:灌丛沙堆早期具有固沙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绿洲;(3分)但如果灌丛死亡,则其早期固定的沙成为沙源,为沙漠化提供物质基础,威胁绿洲。(3分)措施:保护山地植被,增强水分供养;合理利用水资源,保证生态需水

11、;禁止采伐灌木;采用草方格固定大型灌丛沙堆。(每答出l项得2分,答出其中2项即可得4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但总分不超过4分。)【考点定位】本小题主要考查荒漠化的治理。【名师点睛】地理综合题的显著特点是注重对学生知识运用、信息获取、材料分析等综合能力的考查,其中教材知识和原理的应用以及材料信息的获取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该题以区域荒漠化问题为切入点,仍然采用“文字+图片”的形式呈现地理信息,考查学生对荒漠化的形成过程的理解以及荒漠化的治理措施。对文字材料的分析并准确获取其中信息是解答该题的突破点。“灌丛植物能够阻挡风沙,并将之固定在周边形成灌丛沙滩”是早期灌丛的作用,而“灌丛死亡”后,其所固定

12、的沙在风力作用下移动,则“最终形成流动沙丘”,这是后期灌丛的影响。“灌丛荒漠生态保护措施”则是教材中荒漠化的治理措施知识的迁移应用。【例2】(2015新课标II卷)44(10分)【环境保护】贵州省某喀斯特山区石漠化严重。农民在山上放牧、砍柴、找土种玉米,当地农民反映,山上的土一年比一年薄,一发大水,土全被冲走了,玉米也被冲走了,石头越来越多,最后连玉米也无法种了,生活越来越困难。简述为改善环境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当地政府应采取的具体措施。【答案】(10分)严格管理,恢复自然植被:将农业生产活动限制在适宜的地方;不适宜的地方实行严格保护措施,避免人类活动扰动土层,以逐步恢复自然植被。产业结构调

13、整: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如选择免耕的农作物,改牲畜放养为圈养等,以避免农业活动过多扰动山地很薄的土壤层。合理规划,控制人口数量:按环境承载力规划人口,将超过环境承载力的人口转移到适宜的地区。经济补贴措施:给农民适当经济补贴(包括粮食、商品能源等),解决农民的生活用粮、用柴等问题,帮助农民开辟新的生计(如手工业、第三产业等),或以经济手段鼓励农民主动保护和恢复植被。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通过实际情况的对比,使农民认识保护山坡、石间土层的重要性,提高农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吸引社会力量:以优惠的政策鼓励个人和企业参与保护和治理环境。客土移植:将土壤资源丰富地区的土壤转移至该地区。(每答出1项措施得

14、2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但本题满分不得超过10分。)【名师点晴】本题以近年来贵州省某喀斯特地貌山区严重的石漠化现象为切入点,文本形式提供材料,指出了石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考查石漠化防治的政府能采取的具体措施。分析文字材料可以看出该地区因经济贫困在山上过度开垦、放牧、砍柴,暴雨冲刷造成水土流失,基岩裸露,发生石漠化,所以要想减少石漠化的发生应该退耕、限牧、限樵,提醒学生要注意的是本题关键词“政府”,所以应该是政府能采取的“政策性” 或“宏观工程性”措施,并且以“改善环境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前提。【例3】(2014新课标全国文综)中华秋沙鸭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目前全球只有1 000只

15、左右。中华秋沙鸭生活在河流与小型湖泊等湿地中,主要以淡水鱼、虾等为食。以长白山某河流作为繁殖地的中华秋沙鸭种群,春季为50余只,秋季迁徙时,数量增至200只左右。但只有近百只到达赣东北的越冬地,而第二年春季只有50余只返回繁殖地。分析中华秋沙鸭在迁徙途中不断死亡,导致数量减少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保护对策。【答案】可能原因:迁徙路线上缺少湿地等休憩和觅食地,疲劳饥饿致死;食用了被污染的鱼虾;人或动物的猎杀等。保护对策:在迁徙路线上建设与恢复湿地,使湿地间距小于单日迁徙距离;治理水体污染;严禁猎杀;在迁徙路线上建立观测点,组织志愿者观察与保护;做好保护中华秋沙鸭的宣传工作等。【解析】中华秋沙鸭属于候

16、鸟,繁殖地主要在我国东北的长白山区,而越冬地则位于我国南方的赣东北,每年的长途迁徙导致中华秋沙鸭的数量减少。中华秋沙鸭数量在迁徙途中不断减少的具体原因可从其栖息地(即湿地)减少、误食受到农药污染的鱼虾、人或动物的猎杀三方面分析回答。保护中华秋沙鸭的措施要针对其减少原因制定,如在中华秋沙鸭迁徙路线上恢复湿地数量,尽可能多地增加栖息地;治理水污染,避免中华秋沙鸭误食中毒的鱼虾;健全法规,严禁捕杀中华秋沙鸭等。【例4】(2013山东文综)下图为我国华北某沿海地区景观剖面示意图,图中海岸为沙质海岸。读图回答问题。(1)分别说明图中甲、乙、丙三处植被的主要生态功能。(2)近年来,该地区的荒草地不断开垦为

17、农田,指出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答案】(1)甲: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乙:降低风速、阻挡风沙;丙:固沙阻浪。(2)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盐碱化;水污染。(答出两点即可)【二讲基础】1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及防治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危害防治措施森林破坏自然原因:森林火灾、病虫害;人为原因:毁林开荒、砍伐薪柴、商业采伐等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河道淤塞、温室效应增强、物种灭绝等封山育林、采育结合、退耕还林,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草地退化自然原因:气候异常、降水减少;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农垦载畜量下降,草地生态环境恶化,还会使整个自然环境发生变化控制人口数量、改善经济结构、退耕还草、

18、牲畜舍饲等湿地干涸自然原因:沉积物自然充满湖泊和沼泽;人为原因:土壤侵蚀、环境污染、围湖造田等气候恶化、水旱灾害加剧、水污染加重、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加大对湿地保护的宣传,加强湿地保护立法和执法,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湿地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原因:自然灭亡;人为原因:狩猎、污染,森林、草地、湿地退化等生态系统的破坏将恶化人类生存环境,限制人类生存发展机会的选择,甚至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廊、采育结合、合理放牧、实行禁渔期制度2.我国典型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地区名称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成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大兴安岭西侧森林破坏,土壤侵蚀,草地退化气候较干燥,降水较少过垦、过伐、

19、过牧严重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草地退化严重,土地荒漠化气候较干燥,降水较少过牧严重,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黄淮海平原区土壤侵蚀严重降水较多,且集中于夏季人口稠密,过垦严重南方低山丘陵区横断山区,云贵高原西部,亚热带丘陵山区土壤侵蚀、森林破坏严重、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锐减地质条件复杂,地形崎岖,降水集中人民生活贫困,过垦、过伐严重青藏高原草场退化、湿地萎缩、土壤侵蚀、生物多样性减少高寒气候区,降水少,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气候变暖过牧、过垦、盗猎【三讲典例】【例1】(江西省上高二中2015届高三第五次月考)(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昔日银川水系发达,湖泊湿地资源丰富。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

20、,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银川的湖泊湿地大幅萎缩。通过扩湖整治和沟道水系连通等工程的实施,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但同时也出现了乱垦乱牧、水体污染等问题。材料二 左图为“银川平原湿地分布图”,右图为“银川平原年蒸发量和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1)指出银川湿地的主要类型,并分析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银川湖泊湿地大幅萎缩的主要原因。(6分)(2)请提出保护银川湿地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4分)【答案】(1)河流湿地、湖泊湿地(2分)自然原因: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1分);河流泥沙淤积(1分);人为原因:围湖造田(1分);城市和交通建设用地等(1分)。 (2)退耕(牧)还湿;防治湿地污染;制定和实施保

21、护湿地的法规;生产(农业、工业)、生活节约用水;提高公民环保意识等(4分,答对其中2点即可)。考点:湿地资源的类型,湿地破坏的主要原因,保护湿地的措施。【趁热打铁】(陕西省商南县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华秋沙鸭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目前全国只有1000只左右,中华秋沙鸭生活在河流与小型湖泊等湿地中,主要以淡水鱼、虾等为食。以长白山某河流作为繁殖地的中华秋沙鸭种群,春季为50只左右,秋季迁徙时,数量增至200只左右。但只有近百只到达赣东北的越冬地,而第二年春季只有50余只返回繁殖地。分析中华秋沙鸭在迁徙途中不断死亡,导致数量减少的可能原因,

22、并提出保护对策。【答案】可能原因:迁徙路上缺少湿地等休憩和觅食地,疲劳饥饿致死;食用了被污染的鱼虾;人和动物猎杀等。保护对策:在迁徙路上建设与恢复湿地,使湿地间距小于单日迁徙距离;治理水体污染;严禁猎杀;在迁徙路线上建立观测点,组织志愿者观察保护;做好保护中华秋沙鸭的宣传工作等。【解析】试题分析:中华秋沙鸭在迁徙途中不断死亡的可能原因包括迁徙路上缺少湿地等休憩和觅食地,疲劳饥饿致死;食用了被污染的鱼虾;人和动物猎杀等。针对这一现象,合理的保护对策包括在迁徙路上建设与恢复湿地,使湿地间距小于单日迁徙距离;治理水体污染;严禁猎杀;在迁徙路线上建立观测点,组织志愿者观察保护;做好保护中华秋沙鸭的宣传

23、工作等。考点:生物数量减少原因和对策【四讲方法】1.我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防治措施2.当代全球性环境问题环境问题 主要原因 严重后果 解决措施 全球气候变暖 人类活动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大量森林被砍伐,吸收二氧化碳减少 海平面上升,影响世界各地的降水和干湿状况,自然灾害增加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植树造林 臭氧层破坏 人类大量使用氟氯烃等消耗臭氧的物质 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增加,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对生态环境和农牧业造成破坏 减少氟氯烃等的使用,加强国际保护臭氧层合作 酸雨危害 燃烧化石燃烧,不断地向大气中排放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 使河湖水酸化,影

24、响鱼类、森林和农作物生长,腐蚀建筑物,危害人体健康 减少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的排放,研究煤炭中硫的综合开发利用 生物多样性锐减 人类活动造成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滥捕、滥杀野生动物等 人类的生存环境恶化,限制人类生存发展机会的选择 保护环境,禁止滥捕滥猎,建立自然保护区 考向三 环境污染与防治【一讲高考】1.考纲要求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2.命题规律【例1】(2015四川卷)农业化肥使用会增加河水中的NO3-,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会增加河水中的PO43-。下表为亚马孙河、密西西比河、长江、黄河四条河流中的NO3-和PO43-的尝试数据。读表回答下列各题。9、表中代表亚马孙河的序号

25、是( )A、 B、 C、 D、10、若只考虑河流补给,黄河中游河水流经下游,NO3-和PO43-的浓度( )A、均显著增加 B、均不会增加C、NO3-减少, PO43-增加 D、NO3-增加PO43-减少【答案】9、C 10.B【名师点睛】根据材料,河流污染源主要来自工业污水或生活污水。影响河流污染物含量的因素与污染物排放量有关,与河流水量大小有关。经济越发达地区,排放的污染物质越多,经济落后地区,排放的污染物质少,排放量与河流污染物含量成正相关。河流径流量与污染物质含量成负相关。根据亚马孙河的径流量大小,沿岸地区的经济状况,可以判断污染物质含量最少的是亚马孙河流域。根据黄河水系特征,下游是地

26、上河,几乎无支流注入。要注意条件,只考虑河流补给,就是不考虑排放污染物情况,也不考虑河流的支出情况,河流中NO3-和PO43-离子的浓度不会变化。【例2】(2015上海卷)(四)赤潮是海洋中由海水富营养化造成的常见污染类型。20-30是赤潮发生最适宜的温度范围,赤潮发生的环境条件如下图所示。8、根据赤潮发生的主要环境条件可以判断,在我国较易发生赤潮的海域一般是( )南方近岸海域 城市近岸海域 北方近岸海域 乡村近岸海域A、 B、 C、 D、9、我国沿海赤潮一般发生在( ) A、9月到11月 B、12月到2月 C、3月到5月 D、6月到8月10、如果赤潮发生的海域,有寒冷的沿岸流经过,其对赤潮的

27、影响是( )使污染区域更集中 加剧污染程度 使污染区域更分散 减轻污染程度A、 B、 C、 D、【答案】8、A 9、D 10、D【解析】试题分析:8、赤潮易发生在20-30的温度范围内,我国南方纬度低,热量条件好,适宜赤潮生物的生长。城市近岸海域向海洋排放大量废水为赤潮生物提供了生长必须的营养。我国北方及乡村近岸海域在温度及营养供应上不利于赤潮生物生长。A正确。9、夏季海水温度高,陆上处于汛期入海径流量大,带来大量营养盐类,适宜赤潮生物的繁殖。D正确。10、洋流可扩大污染物的污染范围。寒流能降水表层海水温度,减缓赤潮生物的生长速度,进而降低赤潮危害。D正确。考点:赤潮。【例3】 (2014江苏

28、地理)我国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表明:我国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镉、汞、铅3种重金属污染物含量呈现从西北到东南、从东北到西南方向逐渐升高的态势。下图为甲城市不同功能区土壤中4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及用此4种元素计算出的综合污染指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土壤中镉、汞、铅3种重金属污染物分布特点的成因是_。(2)甲城市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情况空间分布特点是_。(3)甲城市矿冶区明显高于其他功能区的两种重金属元素是_,其原因是_。(4)土壤污染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的主要影响是_。为防止我国土壤污染加剧并修复已污染的土壤,需采取的措施是_。【答案】(1)东南地区经济活动强度大于西北地区,产生的土壤污

29、染物多;西南地区有色冶金工业分布较多(2)矿冶区和居民区污染最严重;开发区和风景区污染较轻(3)铅、镉矿冶区工业污染严重(4)降低土地生产力(破坏土壤资源);影响农产品质量和产量健全并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污染源的治理;开展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加快修复已污染的土壤;加强宣传教育,提升环保意识【例4】(2014福建文综)下图示意流经某城市小河水污染程度与流量、降水的关系。读图,回答问题。(1)说出小河水污染的变化特点,简析该次水污染形成的原因。(2)简述防治该河水污染可采取的主要措施。【答案】(1)污染总体呈“W”形变化(先减轻后加重,3日污染最严重,随后减轻恢复常态)。城市地表污染物较

30、多;降雨后污染物被径流带入河流;河流流量小,河水自净能力差。(2)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水环境的保护意识;禁止各种生产、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建设完善的城市截污管网和净化设施;引水冲污,增强河水自净能力。(答三点即可)【解析】(1)从图中曲线的变化可以直接读出,污染物浓度存在轻重轻的变化过程,其中3日污染最严重。(2)防治水污染的措施包括控制污染源,减少排放;采取技术措施做好污水净化;提高公众水环境保护意识,形成良好的习惯等。【二讲基础】主要环境污染问题的成因、危害与防治环境污染问题形成原因造成的危害防治措施水污染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影响工业生产、人民生活,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影响

31、动植物生长、繁殖保护水源、限制污水排放、建污水处理厂、合理布局工业生产、提高环保意识大气污染人为原因: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出的大量粉尘和酸性气体;自然原因:特定的气象和地形条件会加重大气污染危害人畜健康,污染土壤、水体、生物,腐蚀建筑物节约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新能源;发展洁净煤技术;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植树造林加强绿化等固体废弃物污染人类在日常生活中排放的生活垃圾和工业等生产活动排出的生产垃圾污染大气、水体、土壤,占用耕地,影响环境卫生,危害人类健康填埋、焚烧、堆肥、分类处理并回收利用噪声污染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商业活动、娱乐等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损伤听力,诱发各种疾病声源控

32、制,传播途径控制,接受者的防护【三讲典例】【例1】(江西省丰城二中2015届高三第五次月考)(10分)环境保护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为北京市2013年各区县空气中二氧化硫年均浓度分布图。(1)描述北京市二氧化硫浓度的空间分布特点。(4分) (2)二氧化硫气体可能给北京市带来的环境问题有什么危害,北京市对此可采取哪些主要措施(6分)【答案】(1)总的趋势是:南高北低;通州最高,延庆最低(2)危害:酸雨土壤、河湖水酸化;腐蚀建筑物;危害人体健康等主要措施:调整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产业转移;加大科技投入;加大宣传、提高环保意识;植树种草,增加绿化面积考点:读图描述能力,区域主要生态

33、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趁热打铁】(河南省开封高中等中原名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相对湿度为80%90%时,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低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即雾霾。2013年1月以来,北京多次出现雾霾天气,与此同时,与空气质量相关的呼吸道疾病病例相应增多,引发了民众的“空气焦虑”。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人为原因是造成雾霾天气增多的主要原因,雾霾天气增多主要是由_(2分)增多造成的。简述我国中东部地区这种大气污染物增多的主要原因。(4分)(2)简述减少雾霾现象应该采取的措施。(4分)【答案】(1) 固体颗粒物;工业生产排放,能源消费中

34、煤炭使用比重高,冬季用煤炭取暖等使固体尘埃排放量多,机动车增多,大气中污染物排放增多等。(2)转变生产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煤炭在生活中的使用;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大力使用清洁可再生能源等。考点: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措施。【四讲方法】世界酸雨主要分布地区和类型(1)我国酸雨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其中pH值小于4.5的重酸雨区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主要原因是:南方土壤呈酸性,大气中的灰尘颗粒均呈酸性,对大气和雨水中的酸缺少足够的中和,而北方与此相反。南方降水多,空气湿润,有利于酸雨的形成。南方多丘陵地形,且风速小,酸性气体不易扩散;而北方地形平坦开阔,风力较强,易于气体的扩散。(2)欧洲、北美的主要能源为石油,酸雨类型为硝酸型;而我国以燃煤为主,多为硫酸型酸雨。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