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实务》课程标准(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实务》课程标准(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人力资源实务课程标准课程名称:人力资源实务课 号:097J93X所属学院:旅游学院适用专业:旅游学院所有专业课程类型:选修1、前言21世纪,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全球化市场竞争的空前激烈,使得各国政府和各界人士清楚地意识到,企业赢得发展主动权的关健,是企业的人力资源。谁能有效的管理和发展人力资源,谁就能获各更多的竞争优势。近几年,人力资源的地位在我国也发生了变化,不仅成为企业的盈利中心,而且被提升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层次。由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推动和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人力资源的理念有了新的发展。通过对人力资源计划、工作分析、人员招聘、培训、职业生涯管理、绩效考核、薪酬管
2、理、员工激励涉及的理论和实践的系统讲授,并结合实际案例,将人力资源管理的一般原理与实践结合起来,巩固学到的知识,理解相关内容,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1课程性质与任务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类各专业的专业必修和选修课,它的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学会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为毕业后成功地走上社会参加企业经营管理实践打下基础。1、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人力资源管理有一个总体的认识。2、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
3、,学会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方法。3、通过具有原创性、本土化的课程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能较全面地掌握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体系;4、强化实践技能,让学生在掌握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理论基础上,注重结合人力资源管理的经典案例,把理论知识与现实的管理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利用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授课中紧密联系实际,学会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经济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掌握课程的核心内容,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服务与本课程教学相衔接的课程可分为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先修课程有:管理学原理、; 该课程隶属于管理
4、学、心理学等课程,适用于会展策划与管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三个专业的教学,总学时数为32个学时。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先修会展管理旅游管理基础等专业基础课程;后续课程从专业角度出发有:饭店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公共关系学、酒店管理案例分析等课程。12设计思路1、本课程系统、全面、准确地阐述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实务,在原理的阐述和案例的列举中多联系中国实际,使之既忠实于学科原貌,又通俗易懂。2、增加案例教学的比重,文字教材、音像教材中都要突出典型案例的剖析。同时安排必要的作业和实验,给学生接触实际、动手分析的机会。3、日常的授课辅导应着重于重点的归纳、难点的剖析以及作业讲解。布置适量的作业题,以
5、综合练习和案例分析的形式为主。4、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本课程在教学中,按“了解、掌握和熟练掌握”三个层次进行要求。“熟练掌握”是指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充分理解与熟练运用,一般以名词解释、选择、判断、简答等题型进行考核;“掌握”是指本课程所介绍的理论能很好地理解与运用,一般以论述、案例分析、简答等题型进行考核;“了解”是指对本课程所介绍的一般性或前沿性问题有所知晓,一般以选择、判断等题型进行考核。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将知识、能力培养作为核心,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和因材施教的原则,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情景模拟、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确保学生学有所得,实现优良的教学
6、效果,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2、课程培养目标根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以企业服务与管理的岗位需求,本课程旨在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高级管理人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人力资源计划、工作分析、人员招聘、培训、职业生涯管理、绩效考核、薪酬管理、员工激励涉及的理论和实践基本理论知识,具备从事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通过本课程,学生了解人力资源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较强的HP制订、学会如何进行绩效考评;理解领会职业生涯设计与管理、掌握企业培训工作。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内部团队之间高效配合,协作默契。3、课程内容、要求及教学设
7、计模块一:人力资源管理概述1、知识内容和要求: 了解快速构筑企业人力资源的竞争力、入世后我国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对策了解我国企业、国有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掌握适于我国企业特点的HRM系统制度设计建议3P模式掌握e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2、教学情景或教学设计通过分析两个引导案例,导入本章的内容;分析、讲解本章的内容;总结概括本章所学内容。3、作业:课外阅读模块二: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1、知识内容和要求: 了解人力资源的概念与特征,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区别与联系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目标和任务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演变过程了解美国、日本等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特点与变化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2、教学
8、情景或教学设计分析学习人力资源管理意义,导入本章的内容,总结概括本章所学内容,采用多媒体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模块三: 工作分析与人力资源规划 1、知识内容和要求:了解工作分析的含义及其意义了解进行工作分析所需收集的信息掌握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和主要方法掌握工作说明书与工作规范的编写方法掌握工作岗位评价的基本方法分析短缺和过剩的问题来提出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要达到平衡问题2、教学情景或教学设计和学生对话形式,构造人力资源案例环境,直接进入主题;3、作业:(1)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每一组设计一项酒店某岗位的工作描述和工作规范。(2)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模块四:员工招聘1、知识内容和要求:了解员工招聘的基本概
9、念掌握招聘基本程序和各种征召渠道了解筛选的基本概念,学会运用各种筛选工具进行人员的选拔。2、教学情景或教学设计案例分析、面试资料解读3、作业:完成课程内容让学生以小组为团队做一个情景模拟完成招聘模拟项目:通过招聘模拟课,让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切身体会招聘面试中存在的问题及注意事项。并通过小组成员参与,配合,发挥团队精神,通过各小组综合打分,作全面客观评价。通过招聘模拟,了解招聘内涵、程序,使学生更全面分析招聘过程,演练情景,为将来学生参加应聘工作提供基础。评分表项目优良中及招聘工作准备充分10864小组配合程度、团队意识10864招聘内容深度广度10864思路清楚、表述清晰10864角色意识1
10、0864非语言行为10864情节紧凑10864问题设计新颖10864时间掌握程度10864语言表达能力10864模块五: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1、知识内容和要求: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概念掌握职业生涯设计、管理的方法。完成职业生涯设计2、教学情景或教学设计分析、讲解本章的内容,分析案例,小组讨论结果:让学生根据职业生涯设计自我认知、职业认知、确立目标、职业生涯策略、职业生涯评估五个步骤设计一份规划。模块六:员工培训1、知识内容和要求:了解员工培训与开发的基本概念掌握员工培训系统模型的程序与方法了解企业为什么需要培训理解培训与开发的含义了解培训需求分析掌握建立员工培训系统模型的程序与方法了解员工培训
11、内容2、教学情景或教学设计通过培训课,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参与 到培训工作,亲身体会各种类型培训师的职业形象,同时锻炼学生综合能力,增强知识应用。3、结果:完成课程内容让学生对东京迪斯尼培训案例做一分析。完成一个项目:以小组为团队做一个仿真培训课。每个小组自己配合完成,并制成PPT,培训课结束后教学点评,学生提建议和意见模块七:员工绩效考核1、知识内容和要求:了解绩效考评的概念掌握绩效考评模式了解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掌握绩效评估、素质测评、考核的概念及关系了解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掌握人力资源绩效评估的基本方法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业绩评估2、教学情景或教学设计通过案例研究来分析结果:分
12、析两个案例模块八:薪酬管理与激励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薪酬的基本内涵和基本构成,掌握薪酬设计的原则、程序和基本方法,理解各种薪酬形式的内涵和作用,能结合激励理论进行实践操作。 1、知识内容和要求:明确薪酬的基本内涵和基本构成了解薪酬设计的原则、程序掌握薪酬设计的基本方法理解各种薪酬形式的内涵和作用掌握各激励理论和企业文化2、教学情景或教学设计本章教学重点与难点是薪酬设计的基本方法、各种薪酬形式的内涵和作用4、课程实施建议4.1 教材编写依据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内容重组,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中建议配备下列参考资料教 材: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刘金章、孙可娜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书目:人力资源管理黄维德
13、 高等教育出版社人力资源管理 朱舟编著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人力资源管理实务必备手册李剑著 中国言实出版社 人力资源管理陈佳贵主编 广东经济出版社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冯虹主编旅游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T-MBA教材,魏卫编著 高等教育教育出版社4.2教学建议采用讲授法、问答法、情景模拟教学 、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确保学生学有所得,实现优良的教学效果,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4.3教学评价1、在教学中,采用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包括阶段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目标评价、项目评价等评价方法,形成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方法,反映学生能力的评价结果。2、教学评价内容向多元化发展,评价方式中注重学生平时学习过程。通过课堂表现、学生作业、考查测验等,综合评价学生的成绩。3、教学评价以能力为核心,注重对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核,对学生在知识运用中的创新精神应予以鼓励。4、成绩评定方法: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50%;案例分析及两个项目的完成质量总成绩的50%。4.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电子书籍、电子期刊、网站等网络资源,精选网站,注重相关知识点的知识链接,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充实学生的学习内容。制定人:舒卫英 制定时间:2009年2月批准人:陶丽莉 批准时间:2009年3月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