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三第一轮复习理科数学--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综合问题(共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高三第一轮复习理科数学--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综合问题(共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综合问题考纲要求1. 熟练运用等差、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前n项和式以及有关性质,分析 和解决等差、等比数列的综合问题2.突出方程思想的应用,引导学生选择简捷合理的运算途径,提高运算速度和运算能力命题规律1、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相结合的综合问题是高考考查的重点,特别是等差、等比数列的通 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以及等差中项、等比中项问题是历年命题的热点;2、 利用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时注意公比q的取值。同时对两种数列的性质,要熟悉它们 的推导过程,利用好性质,可降低题目的难度,解题时有时还需利用条件联立方程求解。考点解读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文字定义一
2、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是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等差数列的公差。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是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等比数列的公比。符号定义; ;分类递增数列:递减数列:常数数列:递增数列:递减数列:摆动数列: 常数数列:通项 其中()前n项和 其中中项成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成等比数列的充要条件:主要性质等和性:等差数列若则推论:若则即:首尾颠倒相加,则和相等等积性:等比数列若则推论:若则即:首尾颠倒相乘,则积相等其主它性质1、等差数列中连续项的和,组成的新数列是等差数列。即:等差,公差为
3、则有2、从等差数列中抽取等距离的项组成的数列是一个等差数列。如:(下标成等差数列)3、等差,则,也等差。4、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的一次函数,即:() 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是一个没有常数项的的二次函数,即:()5、项数为奇数的等差数列有:项数为偶数的等差数列有:,6、则则则1、等比数列中连续项的和,组成的新数列是等比数列。即:等比,公比为。() 2、从等比数列中抽取等距离的项组成的数列是一个等比数列。如:(下标成等差数列)3、等比,则,也等比。其中4、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类似于的指数函数,即:,其中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公式是一个平移加振幅的的指数函数,即:5、等比数列中连续相同项数的积组成的新数列是等
4、比数列。证明方法证明一个数列为等差数列的方法:1、定义法:2、中项法:证明一个数列为等比数列的方法:1、定义法:2、中项法设元技巧三数等差:四数等差:三数等比:四数等比:联系1、若数列是等差数列,则数列是等比数列,公比为,其中是常数,是的公差。2、若数列是等比数列,且,则数列是等差数列,公差为,其中是常数且 ,是的公比。考点突破考点1 有关通项问题典例1 数列的前项和为,且,2,3,求,的值及数列的通项公式。 解题思路 用与前项和的关系:解决问题。解题过程解:由,2,3,得,由(n2),得(n2),又a2=,所以an=(n2), 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易错点拨 一定要分和进行讨论,并验证是否符合所
5、求出的。 变式1 设为数列的前项和,其中是常数 (I) 求及; (II)若对于任意的,成等比数列,求的值点拨 先由时,求出;再由当时,求出, 并验证是否符合所求出的.答案 , 变式2 数列的前项和(1)试写出数列的前5项;(2)数列是等 差数列吗?(3)你能写出数列的通项公式吗? 点拨 讨论的数学思想。答案 考点2 有关等差、等比数列性质问题典例1 一个等差数列前项的和为48,前2项的和为60,则前3项的和 为 。解题思路 为等差数列 解题过程 =36.易错点拨 有同学误认为“,也成等差数列”。变式1 等比数列的各项为正数,且 ( ) A12 B10 C8 D2+点拨 性质“若则”。答案 B变
6、式1 等差数列前n项和为,已知,则 .点拨 若则 推论:若则答案 考点3 数列求和问题典例1 在等差数列中,求的最大值 解题思路 等差数列前项和最值问题,了解数列的本身规律。解题过程 解法一:由,得:,解得由二次函数的性质,当时,有最大值169解法二:先求出,由,所以当时,有最大值169 解法三:由,得,而 ,故0故当时, 有最大值169易错点拨 解决等差数列前项和最值问题的方法通常有:利用二次函数求最值;利用 通项公式求使得;利用性质求出符号改变项变式1 已知是各项不为零的等差数列,其中,公差,若,求数列 前项和的最大值点拨 ,时,有最大值;,时,有最小值。答案,即数列前5项和为最大值 变式
7、2 已知等比数列的各项都是正数, ,, 且在前项中, 最大 的项为54, 求的值.点拨 有条件得: , 由得答案 综合突破突破1 数列与函数、不等式、解析几何结合的综合题典例1 若和分别表示数列和前n项的和,对任意正整数,.(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设有抛物线列抛物线的对称轴平行于轴,顶点 为 ,且通过点,求点且与抛物线相切的直线斜率为。 (3) 设集合,。若等差数列的任 一项,是中的最大数,且,求的 通项公式。解题思路 以考数列的知识为主要载体,熟练等差等比数列的基本性质外,还综合考查了集合、解析几何、导数等的知识。解题过程 解:(1)a1=,anan1=数列是以为首项,1为公差的等差数
8、列.An=由,得Bn=bn=BnBn1=(2)设抛物线Cn的方程为y=a(x+)2 即 ,处切线斜率kn=2n+3. (3)对任意,故可得。是中最大的数,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则得 而是一个以1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易错点拨 本题考查数列、集合和解析几何中的直线、抛物线等知识.对思维能力有较高要求, 考查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破2 数列与导数、平面向量、概率等新知识相结合典例1 从原点出发的某质点M,按向量,按向量移动的概率为,设M可到达点(0,n)的概率为Pn.(1)求P1和P2的值;(2)求证:;(3)求Pn的表达式.解题思路 先通过概率的理解得到数列的递推公式,在利用构造等比数列求
9、通项公解题过程 解:(1) (2)M到达(0,n+2)有 两种情况 (3)数列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易错点拨 此解答题将以等差、等比数列的基本问题为主题,结合向量、概率等知识一起考, 考查了学生较强的综合能力。快乐训练1、已知等差数列的公差为2,若成等比数列, 则= ( )A.4 B.6 C.8 D.10 2、三个数( ) A.1或3 B. 1或3 C. 3或1 D.3或13、等差数列项的和等于( ) A B C D4、已知是等比数列,则=( ) A16() B16() C() D()5、的值为 6、在和之间插入三个数,使这五个数成等比数列,则插入的三个数的乘积为_ _7、 等差数列中,a1=2,
10、公差不为零,且a1,a3,a11恰好是某等比数列的前三项,那么该等比数列公比的值等于_ 8、已知是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且成等差数列.()求q的值;()设是以2为首项,q为公差的等差数列,其前n项和为Sn,当n2时, 比较Sn与bn的大小,并说明理由.提高训练1、知一等比数列的前三项依次为,那么是此数列的第( )项 A B C D 2、已知一个等差数列的前5项的和是120,最后5项的和是180,又所有项的和为360,则此数列的项数为( )A12项 B13项 C14项D15项3、若关于x的方程和的四个根可组成首项为的等差数列,则的值是( ) A. B. C. D.4、数列是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它
11、的第4,8,17项恰是另一等比数列的第6,8,10项,则的公比是 5、在等比数列中, 若是方程的两根,则=_ 6、已知成等差数列,成等比数列,且,则的取值范围 是_7、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的第二、三及第六项构成等比数列,则=_ _8、(2012天津理)已知是等差数列,其前项和为,是等比数列,且=,.()求数列与的通项公式;()记,证明.超越训练1、若两个等差数列则( ) A B C D2、数列an的前n项和Sn=3n-c, 则c=1是数列an为等比数列的 ( )A.充分非必要条件 B.必要非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 3、 若数列x,a1,a2,y成等差数列,x,b1,b2,y成等比数列,则的取值范围 是 4、 (2012湖南理)已知数列an的各项均为正数,记A(n)=a1+a2+an, B(n)=a2+a3+ +an+1,C(n)=a3+a4+an+2,n=1,2, (1) 若a1=1,a2=5,且对任意nN,三个数A(n),B(n),C(n)组成等差数列, 求 数列 an 的通项公式.(2)证明:数列 an 是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对任意,三个数 A(n),B(n),C(n)组成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