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练习题含答案(共5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3645321 上传时间:2022-04-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练习题含答案(共5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练习题含答案(共5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练习题含答案(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练习题含答案(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练习题一 单选题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草原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D生物圈2.森林中一棵树死了,倒在地上,苔藓、藻类、蘑菇、白蚁、蠕虫、蜘蛛和老鼠均以这棵朽木为生。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3能量流经生态系统的各个营养级的特点是( )A逐级递增,单向流动 B逐级递减,单向流动C逐级递增,循环流动 D逐级递减,循环流动4.根据生态学原理,要使能量流经食物链时消耗最少,人们应采取哪一种食物结构( )A、以禽类、蛋类为主 B、以淡水养殖的鱼虾为主C、以谷物和植物蛋白为主 D、以猪

2、肉等家畜的肉类为主5、“一山不能存二虎”这一谚语,用生态观点可以理解为()A、虎所需要的生活空间很大 B、身体强壮的虎以身体弱小的虎为食C、虎性情孤独,不群居 D、营养级越高的生物,能得到的能量越少,个体数量也就减少6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一条食物链的营养级一般不超过5个,其原因是( )A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循环的B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C流经5个营养级后所剩下的能量不足以再维持一个种群生存的最小需要量D没有第六营养级的凶猛动物7稻田里农民拔出杂草,鱼塘中人们不断清除肉食性的“黑鱼”,用生态学的观点看,这样就是为了( )A保持生态平衡 B保持生物群落的单一性C调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动的方向 D使物

3、质能够尽快地循环流动8、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已知初级消费者与次级消费者的个体数分别为N1、N2,个体平均重量分别为M1、M2,则下列4项中正确的是( )。A、N1M1N2M2 B、N1M1N2M2 C、N1M1N2M2 D、N1M1N2M29、人们常用能量金字塔来说明生态系统中哪两者之间的关系( )A.能量与营养级 B.能量与个体大小 C.能量与个体数量 D.能量与生物代谢类型10、倒置的生物种群数量金字塔适于描述( )。A、放牧牛羊的草原 B、放养家鱼的池塘C、松毛虫成灾的松树 D、鼠害泛滥的草地11假设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l00,按最高传递效率计算,第三和第四营养级的消费者所获得能量分别为

4、( )A08和 08 B4和 08 C4和 4 D20和 412在植物昆虫蛙蛇这条食物链中,若蛇增加1g生物量,至少要消耗植物的生物量是( )A1000g B500g C250g D125g13到南极进行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外,还必须把人的尿液、粪便等带离,这是因为南极()A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B分解者很少C没有消费者 D缺少生产者14.(广东高考)在生态系统中能将太阳能转化到生物群落中的是( )A.蚯蚓 B.硅藻 C.硝化细菌 D.酵母菌15右图是以每个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多少而绘制的金字塔。其中,a、b、c分别代表第一、二、三营养级的生物。下面食物

5、链中,与金字塔相符合的abc是( ) 草 树 昆虫 兔 鸟 狼A、 B、 C、 D、16下列哪个食物链(网)中鹰的个体数量最多 ( )A草昆虫青蛙蛇鹰 B草昆虫田螺食虫鸟鹰草小鸟田鼠兔鹰草鹰田鼠昆虫食虫鸟C D 二双选题17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是( )A熟悉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B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C研究能量流动的效率 D使能量尽可能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18.下列各组生物中,全部属于生产者的一组是( )A.海带、梨树、海龟 B.杂草、水绵、洋葱 C.马铃薯、青草、菟丝子 D.硝化细菌、紫菜、苹果树19.一个生态系统若能长期维持下去,除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外,不可缺

6、少的成分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C.分解者 D.所有的生物成分20.下图为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所反映出的能量流动情况。图中箭头符号为能量的流动方向,单位为kcal/m3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入射的太阳能中,生产者只利用了其中的1左右B分解者把来自各营养级的能量全部释放到环境C消费者营养级别越高,可利用的总能量越多D人们利用生产者做食物时,比利用其他营养级能获得更多的能量三填空题21基础题(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 、 (2)生产者属于 型生物,主要是指 ,是生态系统的 ;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包括 等;消费者主要为 ;分解者主要是指 生活的微生物。分解

7、者能够将动植物遗体残骸的 分解成 。(3)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能够制造 ,为消费者提供 和 ;消费者对于植物的 和 有重要作用。22.如下图是温带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一部分图解。请据图分析回答:(1)该食物网含_条食物链,猫头鹰占有的营养级有_,依次属于 级消费者。(2)兔与鼠的关系是_,蟾蜍与蜘蛛的关系是_。(3)由于某种原因鼠突然死亡,蛇和蟾蜍的数量变化情况依次为_。23右图表示一个简单淡水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回答:(1)图中没表示出来的生态系统成分是 和 。(2)此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 ,属于第四营养级的生物是 ,淡水虾与小鱼的关系是 。(3)此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总和,在生态学上称为

8、。(4)此生态系统中共有 条食物链,写出水鸟获能量最多的食物链是 24红树林是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潮间带的湿地生态系统。它既是海岸的天然防护林,又是多种鸟类觅食、繁殖的场所,也是潮间带多种贝类、甲壳类等生物的栖息、繁衍之地。但是近年来,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其面积日益缩小。请完成下列问题:(1)在红树林里,有一种以植物为食的鸟群,若一年中,该鸟群所贮存的总能量保持不变,则该鸟群一年中呼吸消耗的总能量应等于这一年中该鸟群摄取的植物性食物的总能量减去 、 和未被利用的能量。(2)右图方框中字母代表该生态系统的不同成分,请根据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写出它们的名称:a ,b. ,c. ,d. 成分d的生

9、态作用有 。(3)在潮间带,浜螺能吃很多种藻类,尤其喜食大型绿藻浒苔。下图表示某一潮间带中浜螺与藻类种数的关系。请回答:当浜螺密度从极小增加到约140个/m2时,潮间带中藻类种数也随之增加。这种变化可以说明浒苔在该群落中具有较强的 。当浜螺密度继续增加时,潮间带藻类种数逐渐减少,原因_。25下图是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解。图中A、B、C代表三个营养级,数字均为实际测得的能量数,单位为百万千焦。已知该生态系统受到的太阳辐射为百万千焦,但其中百万千焦的能量未被利用。请回答:(l)请将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数填写在图中的方框内,这部分能量是 所固定的太阳能。(2)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

10、养级的转化效率为 ,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转化效率为 。(3)假如A为一片草原,那么最好使能量流向下列4种动物中的_。A狼 B羊 C黄鼬 D家鼠(4)由图可知,下个营养级不能得到上个营养级的全部能量,原因有:首先是各营养级生物体内的大量能量被_所消耗;其次是上个营养级的少数能量被_利用。而生物不能在代谢中利用的热能,因此,能量流动具有 的特点.(5)若从生态因素角度考虑,存在于无机环境中的有毒物质经_渠道,逐级浓缩,即_现象,因此,营养级越高,受害程度_。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练习题答案一、单选题1-5 D、C、B、C、D 6-10 C、C、A、A、C11-16 B、D、B、B、C、C二

11、、双选题17.BD 18.BD 19. AC 20 AD三、填空题21. 1生态系统的成份 食物链和食物网2自养 绿色植物 基石 阳光、热能、空气、水份和无机盐;各种动物;营腐生 有机物;无机物3有机物;食物;栖息空间;传粉;种子的传播22. (1)7 第三、四、五、六营养级 ,次、三、四、五 (2)竞争 竞争和捕食 (3)下降、下降23.(1)分解者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水藻、水绵 大鱼 竞争 (3)群落(4) 3 水藻甲壳类水鸟24.(1)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被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2) a 分解者,b 生产者,c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d 消费者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有的消费者对植物传粉和种子传播等有重要作用 (3)竞争力浜螺多,浒苔少,浜螺对其他藻类的摄食增加25(1)111kJ A(生产者) (2)13.5;20; (3)B (4) 呼吸作用 分解者 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5)食物链;生物富集,越严重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