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人力资源配置策略与路径探究(共5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3626434 上传时间:2022-04-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乡一体化人力资源配置策略与路径探究(共5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城乡一体化人力资源配置策略与路径探究(共5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乡一体化人力资源配置策略与路径探究(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乡一体化人力资源配置策略与路径探究(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城乡一体化人力资源配置策略与路径探究 09-08-01 14:24:00 作者:李文政编辑:studa20内容摘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实现城乡人力资源配置一体化。在当前社会经济条件下,城乡人力资源配置一体化也是城乡人力资源一体化的有效途径。城乡一体化人力资源配置,包括地区、部门(及行业)、职业三个方面。本文认为应大力促进城乡人力资源的互补与流动,扩大城乡就业空间,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人力资源配置 策略 路径 实行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当前推进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实现城乡人力资源配置一体化。在当前

2、社会经济条件下,城乡人力资源配置一体化是城乡人力资源一体化的有效途径。 城乡一体化人力资源配置策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乡人力资源配置可以分为行政配置和市场配置两种模式。城乡人力资源的行政配置,主要是指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对城乡人力资源进行配置。在对城乡人力资源进行管理的日常工作中,政府除了通过制定政策和管理条例、财政拨款等方式对人力资源的配置进行合理引导外,还必须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计划调配,对人力资源进行配置。城乡人力资源的市场配置主要是通过市场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变化,以及经济杠杆作用、等价交换原则等市场因素,影响和推动城乡人力资源的流动和调整。目前,城乡人力资源配置仍然是以市场配置为主,行政配置

3、为辅。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配置将愈益成为城乡人力资源配置的主要模式。 城乡一体化人力资源配置,还可以分为地区、部门(及行业)、职业配置三个方面。城乡人力资源的地区配置,是以一个地区人口与人力资源结构与数量现状为基础,以该地区物质资源和经济发展规划为依据,通过城乡人力资源迁移以及对不同地区的人力资源相关人口政策、劳动力政策的调节实现的。城乡人力资源的地区合理配置,是城乡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内容。 城乡人力资源的部门或行业配置,是国家以及各地区经济决策机构直接关注,国民经济综合管理部门、劳动人事部门、财政部门等多方面参与,根据经济发展规划、需要,对城乡人力资源在部门、行业间的配置。人力资源部门配

4、置要以经济发展重点行业为配置主要目标,依据各部门的劳动、资本、物质资源的投入产出关系,进行综合平衡后加以确定。一般来说,新兴部门比传统部门的人均资本占有量要高,因此,对新兴部门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质量要求较高的劳动力。相反,一些产品生产技术简单的部门行业,投入单位劳动力所伴随的资金较少,但这种行业在同样资金条件下却可以容纳更多的劳动力。 城乡人力资源的职业配置,反映了人力资源的质的规定性。在对城乡人力资源进行职业配置时,首先要从职业类别方面区分,然后按照职业职位的需求,分别投入符合该类别、等级的人力资源,并考虑在可能条件下的职业替代,以此来弥补某种职业的供不应求现象,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组合。解决

5、人力资源职业合理配置的根本所在是科学的预测职业需求,从而合理安排教育规划,适时适量地培养出将来所需各类人力资源。 城乡一体化人力资源配置的路径 (一)促进城乡人力资源的互补与流动 当前,要积极培育和发展促进城乡人力资源互补的自主组织。培育农村现代组织,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改变农民最大弱势群体处境的重要途径。同时,农村自主组织也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和市场职能的补充。现有的农村民间组织,对于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结构调整、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问题显示出了其简便、灵活、高效、低成本运作的优点。这些特点在城乡一体化人力资源配置中可以促进城乡人力资源的

6、互动,实现城市人力资源农村配置,帮助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农村自主组织还可以参与农村人力资源的转移过程中的决策、组织、实施、监控等,实现农村劳动力的非农产业配置。 当前,要实现对城乡人力资源配置的作用,必须对我国的农村民间组织资源进行整合,正确定位它们在市场、社会中的作用,实现其结构的优化和功能的升级,克服其在管理中松散的弱点和服务的单一性所导致的高风险,增强它们在转移农村人力资源中的决策咨询、政策宣传与实施、矛盾疏导、民意表达等方面的作用,灵活、高效、低成本地提供农村劳动力转移所需的服务,有效增加农村福利,减轻政府负担,降低政府运作的成本。 此外,要实现城市人才资源的农村远距离使用。城市人力

7、资源农村远程使用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城市人力资源总体表现为脑力劳动的特征,这为城乡人力资源的农村远距离使用提供了可能性。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区别之一就是脑力劳动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劳动地点与劳动者所在地点分离,这种方式、手段就是当前蓬勃发展的通信、网络技术。当前科技的发展使脑力劳动受到的地域限制越来越少,从而也使城市人才资源的农村远程使用前景可以期待。城市人力资源的这种远距离配置、人岗分离配置是城市人才资源愿意接受的方式,这使得城市人才资源远程使用具有可持续性。同时,农村也需要城市人才资源的远程使用。目前农民收入较低,全国农民数量大,急需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实行网络培训,所需成本相对较低。同

8、时农民能够在农村本地就地培训,时间上也可以灵活选择。 (二)扩大城乡就业空间 要积极鼓励与支持创业,形成一个想创业、有机会和能力创业的就业平台,改善创业环境、加强创业服务,实现培训、创业、就业三者的良性互动。创业是实现就业的重要途径,同时也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改革税收政策,政府通过向企业提供一定的税收、行政收费减免优惠等,以增加就业和减少失业。税收政策要继续鼓励第三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充分利用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发挥劳动力成本低的竞争优势,以实现增加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和进一步扩大就业渠道的目标。政府还可以通过直接扩大财政支出,直接拨款以补贴的方式促进失业人员就业。 另外,

9、加快中小企业发展,加快推进城市化建设。从企业类型来看,中小企业成为当前吸纳劳动者就业的主渠道,目前劳动力市场用工需求绝大部分是中小企业。改造提升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加快旅游、现代物流和中介服务等新兴服务业的发展是城乡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途径。 (三)建立城乡公务员岗位轮换制度 实行城乡公务员岗位轮换,可增强其危机感和上进心,激发其工作积极性。通过岗位轮换,为公务员搭建实践的平台,可以加强公务员的实践锻炼,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具体表现在: 第一,使城市公务员的社会资源用于解决农村问题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城市公务员掌握着较多的信息资源,同时他们相对于农村公务员具有更高的知识管理技能,实现城乡

10、公务员的岗位轮换将使农村可用的社会资源、人力资源倍增。 第二,使立法机构中有更多的人了解农村、农民、农业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当前农村基层公务员很少能直接参与人民代表大会,实行城乡岗位轮换可以使城市公务员体会农民的需求,使立法机构能更多地反映农民的声音,体现和维护农民的利益。 09-08-01 14:24:00 作者:李文政编辑:studa20第三,最大化公务员的效能。当前高素质、高技能的公务员大多集中在城市,而农村的公务员急需更新观念,提高管理水平。实行城乡公务员岗位轮换可以使城市公务员发挥更大的效益,同时提高农村公务员的行政能力。 (四)健全人力资源供求信息服务网络 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信息网

11、络建设与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化要求尚有较大的差距。各行业、企业的劳动力供求信息传递速度慢,信息流通渠道不畅通,劳动力的供求信息不能准确及时地反映出来,严重影响了劳动力市场功能的发挥和人力资源配置中市场机制的作用。为此,应积极改进我国人力资源信息网,扩大人力资源信息网的信息容量,提供人力资源供求、预测和分析的信息。 实现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需要建立一个人力资源信息共享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为解决信息社会共享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互联网的巨大容量以及信息交互简单、快捷等特点,非常适宜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的存储、传递和共享。因此,在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中必须加入人力资源网络市场。人力资源网络市场将成为未来人力

12、资源市场的重要形式,人力资源网络市场为人力资源信息的社会共享提供了新的有效方式。此外,应当统一信息管理,使政府能够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人力资源状况,并做出预警。政府可以根据现有人力资源结构和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力资源进行宏观调控,调整需求结构,有计划地进行人力资源培训、引进,根据人力资源余量有计划地进行相关产业的调整,推动经济的产业结构优化,使人力资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动高度适应。同时,个人可以有更多的信息使就业的预期和就业选择更适合市场需要。 (五)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 我国农村劳动力基本素质低及职业技能差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进入非农产业的主要制约因素。当前劳动力市场需求正在由单纯的体

13、力型向专业型、技术技能型转变,以适应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城市及非农产业对进城农民工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导致缺乏职业技能的农村劳动力就业领域越来越窄,转移就业难度越来越大。没有职业技能的农民工往往只能选择建筑、运输等部门从事体力工作,工作时间长,但收入却很低。无论是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效果、规模、速度考虑,还是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稳定性、长期性考虑,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都是当务之急。 对农民工的培训要解决好培训费用、培训课程等问题。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是实现城乡人力资源一体化配置的必要条件。当前我国的农民工总体供大于求,用人单位不会支付培训费用 ,因而农民工的培

14、训费用应该由政府和农民工来负担。要结合用人单位的需求大力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按照不同区域、不同行业要求,根据不同培训对象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培训内容和形式,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质量。坚持短期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培训与技能鉴定相结合、培训与就业相结合,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和灵活性。应构建城乡统一的培训机制,制定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规划,建立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化培训网络。统筹城市过剩教育资源,针对劳动力市场供需情况进行培训。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级、各部门教育资源,整合各方面力量,采取政府投资,各部门实施的方式,以职业技能培训为切入点,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利用各种宣传媒体,使农民工转变

15、择业观念。在职业培训过程中,坚持适应市场劳务需求,积极探索合作办学形式,完善委托定向培训机制。积极推行劳动预备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不断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邵昱.宏观人力资源开发与配置M.巴蜀书社,2003 2.张建伍,朱琪.宏观劳动力配置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3.石忆邵.城乡一体化理论与实践:回眸与评析J.城市规划汇刊,2003 09-08-01 14:24:00 作者:李文政编辑:studa20第三,最大化公务员的效能。当前高素质、高技能的公务员大多集中在城市,而农村的公务员急需更新观念,提高管理水平。实行城乡公务员岗位轮换可以

16、使城市公务员发挥更大的效益,同时提高农村公务员的行政能力。 (四)健全人力资源供求信息服务网络 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信息网络建设与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化要求尚有较大的差距。各行业、企业的劳动力供求信息传递速度慢,信息流通渠道不畅通,劳动力的供求信息不能准确及时地反映出来,严重影响了劳动力市场功能的发挥和人力资源配置中市场机制的作用。为此,应积极改进我国人力资源信息网,扩大人力资源信息网的信息容量,提供人力资源供求、预测和分析的信息。 实现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需要建立一个人力资源信息共享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为解决信息社会共享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互联网的巨大容量以及信息交互简单、快捷等特点,非常

17、适宜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的存储、传递和共享。因此,在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中必须加入人力资源网络市场。人力资源网络市场将成为未来人力资源市场的重要形式,人力资源网络市场为人力资源信息的社会共享提供了新的有效方式。此外,应当统一信息管理,使政府能够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人力资源状况,并做出预警。政府可以根据现有人力资源结构和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力资源进行宏观调控,调整需求结构,有计划地进行人力资源培训、引进,根据人力资源余量有计划地进行相关产业的调整,推动经济的产业结构优化,使人力资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动高度适应。同时,个人可以有更多的信息使就业的预期和就业选择更适合市场需要。 (五)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

18、技能培训 我国农村劳动力基本素质低及职业技能差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进入非农产业的主要制约因素。当前劳动力市场需求正在由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型、技术技能型转变,以适应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城市及非农产业对进城农民工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导致缺乏职业技能的农村劳动力就业领域越来越窄,转移就业难度越来越大。没有职业技能的农民工往往只能选择建筑、运输等部门从事体力工作,工作时间长,但收入却很低。无论是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效果、规模、速度考虑,还是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稳定性、长期性考虑,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都是当务之急。 对农民工的培训要解决好培训费用、培训课程等问题。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素质,增强就

19、业竞争力,是实现城乡人力资源一体化配置的必要条件。当前我国的农民工总体供大于求,用人单位不会支付培训费用 ,因而农民工的培训费用应该由政府和农民工来负担。要结合用人单位的需求大力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按照不同区域、不同行业要求,根据不同培训对象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培训内容和形式,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质量。坚持短期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培训与技能鉴定相结合、培训与就业相结合,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和灵活性。应构建城乡统一的培训机制,制定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规划,建立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化培训网络。统筹城市过剩教育资源,针对劳动力市场供需情况进行培训。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级、各部门教育资源,整合各方面力量,采取政府投资,各部门实施的方式,以职业技能培训为切入点,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利用各种宣传媒体,使农民工转变择业观念。在职业培训过程中,坚持适应市场劳务需求,积极探索合作办学形式,完善委托定向培训机制。积极推行劳动预备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不断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邵昱.宏观人力资源开发与配置M.巴蜀书社,2003 2.张建伍,朱琪.宏观劳动力配置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3.石忆邵.城乡一体化理论与实践:回眸与评析J.城市规划汇刊,2003 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