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历史文化专题(共56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3596652 上传时间:2022-04-30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汉历史文化专题(共56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西汉历史文化专题(共56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汉历史文化专题(共5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汉历史文化专题(共56页).doc(5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理论政策产业挖掘文化资源 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系列讲座之三:西汉历史文化专题讲座心得体会陕西日报/2014 年/8 月/26 日/第 012 版 汉朝时期,中国被认为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其疆域在鼎盛时期,北至五原郡、朔方郡,南至日南郡,东至临屯郡,西至葱岭。西汉平帝时期(公元元年),全国人口达 6000 万左右,占当时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我省作为汉代文化的发祥地,拥有极其丰富的历史遗存和文化资源,加大对汉文化保护和开发,大力弘扬汉代文化精神,是推动我省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汉文化的形成和主要内容 汉朝分“西汉”(公元前 202 年-公元 9 年)与“

2、东汉”(公元 25 年-公元 220 年)两个时期,本文内容以“西汉”为主,西汉历时 211 年,共有 14 位皇帝。 公元前 202 年,汉高祖刘邦通过取得楚汉战争的最终胜利,建立汉朝,定都长安。汉高祖采用德教为主、刑法为辅、休养生息、与民休息的治国方略,经历文景之治后,汉武帝时期达到极盛,形成汉武盛世的全盛局面,后来昭宣时期再次复兴。公元 9 年,外戚王莽御王冠即天子位,篡夺了刘氏政权,西汉结束。 汉朝全面继承秦朝的制度体系,是我国第一个封建盛世,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大统一的封建文化。汉长安城作为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都市,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统一国家的历史标

3、志和象征。汉朝文化的统一,为华夏民族两千年的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汉文化不仅是黄土文明的反映,也是草原文明和海洋文明的反映。中原汉族在与北方游牧民族、西域诸国及各民族,南方百越,以及西南诸夷的长期交往与斗争中,文化、风俗也逐渐融合,进一步丰富了汉文化。汉代文化还是海洋文明的反映。中国自古就有漫长的海岸线,有像东冶(福州)、番禺(广州)那样的国际海上贸易大港,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成为中外交流的主要通道之一,在交流发展中汉代文化也吸取了海洋文明的一些成分。此外,汉代文化还承袭了当时三秦文化区、燕赵文化区、齐鲁文化区、楚文化区以及巴蜀文化区等诸多具有独立文化

4、特色的地方性文化。所以说汉代文化是多元文化基础上的统一和统一条件下的文化多样性融合。在博大精深的汉文化中,主要内容及其基本要旨有以下几点: 1、“无为而治”奠定了汉王朝的立国之本。刘邦登基后,面对秦末农民战争严重创伤下凋敝不堪的社会现实,任用萧何为丞相,采取清静无为、休养生息的黄老政策,鼓励生产,轻徭薄赋。汉惠帝刘盈继位后,尊刘邦遗嘱用曹参为丞相,萧规曹随,沿用汉高祖刘邦的黄老政治政策,达到了“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的效果。铲除“诸吕之乱”后,汉文帝刘恒即位,和儿子汉景帝刘启在位期间,继续采取黄老无为而治的手段,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恢复了多年战争带来的巨大破坏,使人民负担得到减轻,开

5、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 2、“独尊儒术”造就了汉王朝的长治久安。虽然“无为而治”的治国策略使社会经济形势获得了复苏,但是诸侯王的势力急剧膨胀,使西汉中央政权面临分裂危险。为了从政治上和经济上进一步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汉武帝在董仲舒的建议下,决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行儒家的“有为政治”。在政治上,加强皇权,首创年号;施行推恩令,通过“酎金失侯”,不断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在军事上,积极加强军备,消灭了汉朝最大的外患-匈奴,使得“漠南无王庭”。又收复南越国和朝鲜,征服中亚大宛国等西域国家,使中国成为亚洲第一霸主,世界第一大帝国。“独尊儒术”这一变革适应了当时封建统治的需要

6、,造就了汉王朝的长治久安,使华夏民族进入了“汉武盛世”的全盛时期。 3、“佛教文化”正式成为华夏文明的组成部分。张骞通西域后,陆上丝绸之路正式开通,为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也为佛教传入中国提供了方便。西汉末年,信奉佛教的大月氏使臣来到中国,口传佛经,从此佛教正式传入中国内地。东汉初年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洛阳白马寺的建立,标志着佛教在中国正式立足。 4、丝绸之路开辟了东西文化交流的新格局。鼎盛时期的汉王朝,由张骞从汉长安城出使西域,开通了连接东西方交流的商贸之路,形成了“丝绸之路”,为欧亚大陆各国之间的文化、艺术、经济、宗教等方面的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汉长安城也成为古代丝绸之路的起

7、点。同时,丝绸之路的凿通与经营,实现了中央政权对西域的有效管理,奠定了后世中国版图的基础。 5、科学技术在两汉时期得到了快速发展。汉朝稳定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随着汉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天文、造纸、数学和医学等方面的科学技术取得长足的进步。从西汉起,已经有了日食时太阳的方位、初亏和复圆时刻、亏起方向等观测记录。东汉时,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纸。公元前一世纪的周髀算经及东汉初的九章算术则成为数学领域的杰作。华佗创立了世界上最早采用的全身麻醉术,张仲景则因伤寒杂病论而被尊称为“中医之祖”。 二、汉代文化的基本特征 汉代文化是多元文化基础上的统一和统一条

8、件下的文化多样性融合,并在发展演变中不断汲取各学派、各民族的优秀文化精髓,融会贯通,这使汉代文化具备了其他文化所不具备的优势,逐渐发展为中华民族具有深远影响和代表性的文化。 1、开放兼容。汉代文化善于吸纳其他文化,具有兼容的气量和能力。这就是汉代文化不仅是黄土文明的反映,也是草原文明的反映,还是海洋文明的反映。既能坚持本土文化的传统,又能不断吸纳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来丰富自己,为己所用。尤其是丝绸之路开辟后,汉朝积极与周边民族和国家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和吸收有关民族和地区的优秀成果,大大丰富和发展了汉代文化。这也正是中华文明在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相继中断或转型之后,仍能唯一延

9、续至今的根本原因。 2、继承创新。汉文化不是对任何一种文化的全盘沿袭和简单模仿,而是在文化上全方位吸纳和扬弃后的更新与创造,其中包括对秦文化和楚文化的继承和创新。西汉王朝在政治上取代秦朝的同时,对于楚文化是吸收的,但对秦文化也并不是完全排斥,同样也是既有继承又有创新。 3、大气蓬勃。汉代文化承战国而来,总的特色是豪迈奔放,气度恢弘。汉大一统局面形成,涌现一批令世界瞩目的文化成就。史记作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不但规模宏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深远,历朝正史皆采用此种体裁撰写,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东汉时期班固撰写的汉书作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在史学史上同

10、样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地位。史记与汉书等史学作品体现了汉代蓬勃向上的精神,显现出宏大不凡的气势。 4、开拓进取。在汉代,儒家思想讲究经世致用,汉代文化倡导开拓进取、积极入世的文化精神。作为体现中华民族精神核心要素的汉代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力量。 5、注重和谐。汉代突出建设和谐文化,是中华文明史上和谐文化发展卓有成效的一个时代。昭君出塞,胡汉保持了半个多世纪的团结友好关系。儒学治世,促进了社会和谐和国家长治久安。植根于中华民族深处的汉代文化,成为建设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重要的文化渊源。 三、汉文化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汉代是中华传统文化生成和集成时代,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奠基期。中国

11、大一统的历史观念和以统一思想为最高目标的价值追求等文化属性都是奠基于两汉时期,汉代文化是五千年文明史中精彩夺目的一页,从某种意义上说代表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它所形成的影响渗透到中华民族发展的方方面面。 一是巩固发展了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始于秦,核心是君权,“汉承秦制”,继续推行与秦朝一脉相承的中央集权制,其至高无上的权力以世袭制逐代传递,直至清朝,历朝历代基本上以此为基准发展变化。 二是对家族观念、伦理道德影响深远。汉代文化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改革,虽然行“儒表法里”的政治本质,但是儒家倡导等级秩序与行为规范等一直被后朝历代所沿用,汉代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家族观念、伦理道德等方面

12、影响深刻而久远。 三是形成了多元统一包容的中华文化。汉代文化的形成过程不断吸取儒、道、释三教以及草原文明、海洋文明等优秀文化成分,形成了多元、统一、包容的大中华文化。此外,汉代国力强盛,地区之间交流频繁,在此基础上,信仰、生活、语言、文字大体相同的主体民族逐渐形成。 四、陕西汉历史文化遗存概况 陕西境内现存的汉代文化历史遗存有近期刚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汉长安城遗址和张骞墓,以及西汉王朝 11 位皇帝的陵墓、西汉 7 个帝陵陵邑和丝绸之路遗址。其中汉长安城遗址是汉文化形成过程中的中心,也是我国迄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遗迹最丰富、文化含量最高的都城遗址。汉历史遗存在我省的分布如下: (一)关

13、中地区:汉帝王文化遗产荟萃地 关中地区地理位置优越,物产丰富,是西汉时期最为发达的地区。汉定都长安,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如西汉的 11 个帝王陵墓以及众多将相墓、汉长安城、各类汉代碑刻等。其中汉阳陵和茂陵规模较大,历史意义深厚,有较强的旅游和教育价值;丝绸之路以长安为起点,成为汉代与西域各国连接的交通要道,创造了沿途灿烂的文化,这一跨国线性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正日益获得世界的关注。 (二)陕北地区:民族融合“绳结区域” 陕北自古就是民族融合的“绳结区域”,汉代以后成为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融合与交流的地区。陕北形成了以秦汉文化为主体,融合北方草原文化等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文化个性。西汉以后,陕北的农耕

14、业开始大量发展,成为半农半牧区。陕北东汉画像石墓是这一地区汉代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 (三)陕南地区:汉文化重要发祥地 陕南是汉文化重要的发祥地。刘邦曾被封为汉中王,汉族名称的来源也与此有着深刻渊源。以张骞墓为代表,种类多样的文化在此交汇,创造出褒斜道石刻、汉台遗址、张良庙等富有地方特色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化遗产。 五、汉文化对发展陕西文化产业的启示 汉文化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影响深远,我们既要保护好、开发好现存的历史文化遗存,打造一批文化精品,促进汉代文化价值最大限度发挥;又要学习汉代文化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汉代文化精髓,推动我省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一是深入发掘汉主题文化,大力推动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要

15、深挖汉代历史文化资源,推进汉代文化旅游,通过多种渠道、多形式、展现和宣传汉代文化。汉代宫殿及帝陵遗址的地表展示主要从文字上让游客了解相关历史知识,很容易使游客产生疲倦感。博物馆展示最大的缺陷在于,游客与单纯的展品陈列之间存在距离感,这就需要人为地增加“活化”元素,发掘整体层面上的汉代主题文化,将物质与非物质相结合,增加趣味性、参与性和体验性。 二是打造一批文化精品项目,高标准规划建设汉长安城遗址公园。加快确定汉长安城遗址公园总体核心规划,规划内容要以景区主要景观设计为点,延伸到整体,做好景观总体规划设计。尽最大可能把现存的遗址完整的保存下来,加以维护,适度展现,供人凭吊缅怀,复读历史。要依托汉

16、长安城遗址、汉代帝王陵等优势资源,精心策划一批汉代文化精品。充分挖掘历史体裁,运用现代科技、融入现代元素,通过演艺、影视、文学等多种形式展示,不断提高我省汉代文化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 三是推动信息化和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开发文化创意产业。随着西咸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西咸新区内的产业布局呈现多角度产业集群化发展。要积极应用信息化手段,大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为文物资源虚拟展示、文化产品宣传推广、文化消费意识普及铺设快捷平台,提高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秦汉新城作为西咸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其丰富的历史资源,主导文化创意组团和文化娱乐及旅游产品交易组团,已初步形成文化产业格局。

17、汉代五陵原帝陵群、秦咸阳宫等历史文化资源为秦汉历史文化集中展示区提供了天然的广阔平台。在保护新城内文化遗产,借助文化遗产影响力发展旅游的同时,可以汉代帝陵为中心,周围可发展多种文化创意产业。 四是优化基础设施条件,保障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大力发展道路交通设施,改善历史文化资源的交通区位条件,保障景区景点的通达性和文化消费产品输出的便捷性。通过交通路线,尤其是高等级公路和旅游公路路网的建立,打破单一遗址展示的瓶颈,形成串珠式文化线路、区域性遗址展示区,带动同类型文化遗址的共同发展,盘活多地区文化市场和旅游效应。修建连接贯通9座西汉帝陵、秦咸阳宫、秦阿房宫、大明宫和汉长安城的旅游通道,沿途以古代雕塑

18、、古代诗词碑刻、仿古亭台和古树作为装饰引导,修建自行车小道和公交车站,实现各旅游景点之间的无障碍通达对接的旅游交通。 专家讲义摘编 秦汉时期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奠基时期。自魏晋以降,直至鸦片战争前的清朝,历代国家的各项制度基本上以秦汉之制为基准而发展变化,其基本内涵和主要矛盾迄今无实质性的改变。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秦汉,就没有中国。 天下皆秦制也。秦是国家意义上的中国的奠基者,也是中央集权体制的创立者。然而短命的秦制只有在汉初经历过重新的尝试与调整改进后,才得以真正稳固下来,并影响至今。这就是所谓“中国模式”的源头。 一直以来,我们往往只是强调其专制性,却忽略了秦汉之制中的民主

19、、平等、自由的因素。如果没有这些因素,秦汉怎能成为雄踞东方的世界级大国! 所以,不了解汉代特别是不了解西汉的历史演变、文化特征和民族特征,也不可能真正了解中国。因此,探究汉代的历史、文化与民族等领域,对其有一个基本的、客观的和科学的认识,是每一个执政者、研究者和全体国民都应该学习的重要内容。 中国集权制政体诞生于秦,经汉初调整后,至武帝时才趋于稳定。 中央集权制的核心是君权。从秦始皇自号“皇帝”开始,全国主要政务由皇帝裁决,中央乃至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全国的军队由皇帝批准调动。而这种至高无上的权力,以世袭的形式逐代传递。当时在中央与地方建立了完备的行政体制,即“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 中

20、央集权制是为纠正周代分封制和世卿世禄制的弊端而发,力图使春秋战国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不再发生而设计。其最大的功绩是使中国作为一个国家概念得以确立,从此统一成为大势所趋,分裂不得人心,中国的主要疆域得到巩固。 然而秦朝十五年而速亡,引发了汉初政体的改革,分封制卷土重来。刘邦在削除楚汉之争中陆续设立的异姓王之后,分封了一大批同姓王,只求学习西周用同姓辅弼皇室,避免秦始皇没有皇族勤王的悲剧重演。但是,历史开了一个大玩笑,对于汉前期中央政权的主要威胁,却来自于同姓诸侯王,景帝时爆发了吴楚七国之乱,几乎动摇了国本。于是到武帝执政时期,不许诸侯王治土、治民,不再允许任命官吏及拥有军权,更不许制币,诸侯王只能

21、衣食租税,郡国并存制中的“国”徒有其名,政体又回到了起点。如果说有什么重要改革的话,那就是“无所不统”的丞相被逐步削权,三公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向司徒、太尉、司空转变。 中国传统文化立基于西周,在春秋战国时期遭到颠覆。于是中国迎来思想界最为活跃,取得成就也最为巨大的“百家争鸣”时代。然而随着秦的统一,思想上的总结与统一也不可避免。于是中国的主体文化脱颖而出。 汉文化并非秦文化的照搬。“秦之苛暴,汉之简易,相激相反”。汉初吸取秦亡教训,曾用黄老之学来取代法家的主导地位,是形势使然,必须借此以休养生息,恢复百姓与国家的元气。包括恢复分封,特别是分封同姓王以屏蔽帝室,也是一时之策。然而随着经济的复

22、苏与繁荣,诸侯王的坐大,以及帝王越来越希望有所大作为,黄老之学已明显地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汉武帝在董仲舒的建议下,决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变革,使儒学在以后 2000 余年的历史中,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无可替代的中心。于是有人把儒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完全画起了等号,仿佛中国的一切,兴也儒学,败也儒学。不过实际上这是对汉代文化的多元统一的误解。它忽略了事物的另一面,即统一条件下文化的多样性。也就是说,儒学是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起主导作用而又影响至深至远的一种文化,但并非唯一。 此前在百家中,儒学从来不是显学,孔子及大部分弟子常惶惶如丧家之犬,只有像荀子那样能吸收其他学说特别是法家学说

23、者,才能顺应历史潮流而有所作为。即便在明命独尊儒术之后,汉武帝看中的无非是“大一统”观念,“皇权神授”、“天人感应”以及三纲五常和臣民应遵守的长幼尊卑等级秩序与行为规范而已,无非是利用儒家学说更具合理性,更注重平衡关系,更具有诱导力而已。其实武帝更认可法治,在其在位期间,律令多达 359 章,大辟 409 条,死罪决事比13472 事,文字至西汉末多达百万余字。法律之繁苛不仅远远超出刘邦的约法三章,也甚于秦律,称之“密如凝脂”,并不为过。正如汉宣帝所言,“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可见“儒表法里”,才是其实质。也就是说,它是借助于儒家的外衣,吸纳其合理的内核,利用法家、阴阳五行等多家学说

24、对其进行改造,以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所以,这时的“儒术”已不完全是当年孔子的儒家学说,而是诸子百家之说在儒学为体之下的成功统一。如果书呆子式的崇儒敬儒,这种儒君与儒臣,往往误国误民。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即使儒学中心地位不可动摇,许多学派仍然存在,拥有各自发展的空间。 此外,东汉初年洛阳白马寺的建立,标志着佛教在中国正式立足。汉魏之际,由牟子理惑论首先提出的佛教中国化的主张,得到了响应,于是中国不仅成为佛教的中心,佛学也成为儒学的重要补充。而从各家学说吸收营养,结合古代巫术与阴阳五行学说等形成的道教,于东汉也正式成立。这一土生土长的宗教,也成为儒学的重要补充。儒、道、释三教鼎立,儒生、道士、僧侣

25、各行其道,又相互联络请益,才是汉文化的基本构成,才是中华文化的主流。 需要进一步明确的是,儒、道、释三教鼎立的背后,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文化背景。这就是汉代文化不仅是黄土文明的反映,也是草原文明的反映,还是海洋文明的反映。中华传统文化绝非某些学者所说的是封闭保守的城墙文化。 汉代文化是黄土文明的反映,这显而易见,无需置辩。中华民族主要是农业民族,中国是以农立国的国度,重农抑商是治国的根本大策,但并不排斥贸易,而且抑商也是口头上说得多,行动上做得少。 汉代文化也是草原文明的反映。汉代形成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统一的国家。中原汉族在与北方游牧民族、西方西域诸国及各民族,南方百越,以及西南诸夷的长期交

26、往与斗争中,逐渐融合。以风俗通义所述中国古代乐器而言,笙在汉章帝时得自湖南零陵蛮;马融笛赋曰“近代双笛从羌起”;释名以为琵琶是胡人“马上所鼓”之乐器;而菰据杜挚笳赋可知,是“李伯阳入西戎所造”。尽管上述论断均为一家之言,但中国民乐中许多乐器大多可以从少数民族尤其是游牧民族乐器中探寻其渊源,则是确凿无疑的,而这种吸纳并未影响到大多数少数民族文化的存在与延续。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中原汉民族与北方草原民族匈奴、鲜卑、乌桓等等的斗争贯穿于两汉始终。无论是人员互动,还是政治、经济、文化和风俗、军事上的互动,都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极大地丰富了汉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北方草原民族入主中原的浪潮愈来愈

27、频繁,愈来愈强劲,以致后来出现辽、金、元、清等重要王朝。不过草原文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尊奉与改造,注入不少新鲜因素,绝对不应忽视。他们在不断同化的过程中,也在一点点影响儒教本身。 汉代文化还是海洋文明的反映。中国自古就有漫长的海岸线,有像东冶(福州)、番禺(广州)那样的国际海上贸易大港,也从不缺乏出色的航海家和水手,也时常出现移居海外的壮举。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成为中外交流的主要通道之一。且不说秦末徐福带数千童男童女东渡日本,仅汉书艺文志上所载用于航海的文献就有海上星占验、海中五星经杂事、海中五星顺逆、海中二十八宿国分、海中二十八宿臣分、海中日月慧虹杂占六种之多,共136 卷之巨。而在 20

28、 世纪 80 年代,西汉阳陵陪葬坑中所出土的陶仓中,曾有玉米和花生被发现,可见过去一直以为两种作物到了明代才从南美洲传入的说法,是多么的不可靠。在汉代甚至更早一些的年代,域外各民族间的交往常常不畏千山万水的阻隔,有的远远超出现代人的想象。中国古代先民的开放程度,值得我们尊敬。 上述事实说明汉代文化表现出了多元性、统一性、包容性、和谐性与创造性,使中华传统文化具有了“博大兼容”的特点。既能坚持本土文化的传统,又能不断吸纳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来丰富自己,为己所用。而这恰恰是中华文明在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相继中断或转型之后,仍能唯一延续至今的根本原因。 与主体文化的形成同步,以汉族为代

29、表的主体民族正式产生。 在汉代以前,中国并没有出现一个具有现代科学意义上的民族。然而起码在由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中,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一些部族逐渐壮大,一步步掌控了中国社会与历史的发展方向。这些部族涌现出一批批英雄人物,流传下一个个的神话传说。如果说盘古只是一个时代的象征而非真实的历史人物的话,如果说伏羲、女娲、神农等所谓“三皇”还具有一定的历史的影子的话,那么炎帝、黄帝以及蚩尤、后羿等,则更具有可信度和影响力。尽管他们均非实指,不过是当时氏族部落首领的世袭称号,但毫无疑义,他们及所代表的部族是汉族形成的源头。两者之间有着直接的血缘承继关系和文化传承的因素。 炎帝部落是以农业为主业的先民,

30、且主要活跃于关中、河洛及晋南地区。这到了周代,为最终形成“以农立国”的基本国策,并在上述地区诞生“中国”的概念,奠定基础。炎黄时期,他们不断迁徙,寻找理想的栖身之地,划定势力范围,将影响扩大到北狄、南蛮、东夷、西戎地区。最迟到了大禹辅佐虞舜之时,“四夷”的概念已经出现,并在周代得到确认。不过我们需要明白的是“华夷之防”是周文化的组成部分,并被当时所实施。但是实际上在此前此后的相当长的过程中,不同部族间的融合始终没有停顿。如炎帝的地位被黄帝取代后,他随即率部南下,与汉江地区的土著相结合,为楚文化的最终形成作出贡献。又如蚩尤作为东夷部落的首领,在涿野之战中被黄帝击败处死后,其所部有的归顺黄帝,融入

31、华夏族,有的北上或南下,主要与苗蛮合流。而大禹的子孙有的定居长江下游地区,与百越杂处,为推动吴越文化的发展贡献良多。正是这一过程的不断延续,人种的不断混杂,主体民族走向成熟,至秦代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一方面从制度文化和思想文化出发,实行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一方面则在开拓疆土的同时,大修驰道、直道、新道等陆上交通线。再通过鸿沟、邗沟、灵渠等水利设施,沟通黄河、淮河、长江、珠江诸水系,配合陆上交通,完善了水路交通。此外,充分利用辽阔的海域,形成由北至南的海上交通线。于是一个密布全国的水陆交通网,作为国家的命脉,既巩固了国防,

32、促进了经济,加强了交往,更为了主体民族的形成,注入了活力,创造了可能。于是秦朝之民,在一个共同的广袤的国土上,有了一个大体相同的信仰,过着大体相同的生活,讲述大体相同的语言,书写统一的文字,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民族所应具备的条件,大略赅备。以华夏族为主,吸纳东夷、百越、南蛮中的大部,形成一个大民族。可惜由于秦朝的存在过于短暂,我们不被称作秦族。但是汉朝人摘取秦人种下的果实,于是汉字、汉语、汉族应运而生。 从此以后作为主体民族的汉族,从来没有停止过融合的步伐,它所具有的包容性,一方面表现为敞开胸怀,接纳异族的加入,如匈、鲜卑、乌桓、羯、氐、奚、同罗等等,或部分融入,或基本融入;一方面又认可坚持本民族

33、文化的他族继续存在,如东胡人、羌人、西域各族,西南夷诸少数民族等。毋庸讳言,大汉族主义在相当长时间内一直存在,镇压和迫害少数民族的事件也屡有发生。但在历代为了保持国家的稳定,促进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同生共荣,仍是主流。即使在少数民族主政时期,尊奉中华传统文化,维护不同民族的信仰和习俗,是国家盛衰的重要前提。 与汉民族的形成过程相呼应,汉文化的形成也具有类似的特征。即汉文化在先秦多元文化的基础上的统一的前提下,又保持统一条件下的文化多样性。不仅“独尊儒术”,而且吸纳法、道、阴阳五行等各派学说与主张,使本身内涵更为丰富,更能适应新型统治秩序的需要。此外,又形成儒、道、释三足鼎立的局面,还允许祆

34、教(拜火教)等外来信仰与各少数民族信仰与习俗的流传。这一举措反过来又维护与促进了多民族共生的延续。 总之,汉民族的主体性、多样性与包容性和汉文化的主体性、多样性与包容性,是中国秦汉时期产生封建中央集权制的土壤。以血缘家长制为主轴,以皇权为中心,平衡协调不同阶级集团、民族的利益,以维护国家的发展与稳定。与西方早期的民主政体表现出鲜明的不同。民主与专制既对立又统一,在一定条件下又互相转化,但在中国集权始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省政府副秘书长 张光进 昔阮籍登广武山观楚汉古战场,叹曰:“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元曲哨遍高祖还乡:“猛可里抬头觑,觑多时认得,险气破我胸脯!”“只通刘三谁肯把你揪扯住,白

35、甚么改了姓,唤做汉高祖!”这个竖子或刘三大抵是指刘邦无疑。果真如此,那么西汉何以绵延 400 余年,成为与罗马齐名的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强大帝国。其疆域鼎盛时期,“北绝大漠、西逾葱岭、东越朝鲜、南至大海”。到西汉平帝时期(公元元年),全国人口达 6000 万左右,占当时世界的三分之一。并建立了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东亚文化圈,为其后华夏民族两千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和挺立千秋作出了巨大贡献。究其原因,主要有三: 一、知人善任,人尽其才 刘邦总结自己取胜的原因:“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论抚慰百姓供应粮草,我又不如萧何;论领兵百万,决战沙场,百战百胜,我不如韩信。

36、可是,我能做到知人善用,发挥他们的才干,这才是我们取胜的真正原因。”汉朝实行察举制度,一是诏举,当国家有特殊需要时,下诏命官吏推举人才。二是孝廉之举,是由郡国按时向中央保荐当地的人才。荐举为主,考试为辅,是西汉察举制的基本特点。这样的察举制度为汉朝选取了一批名臣,如鼂错、董仲舒、公孙弘等入朝为官,先后出现了卫青、霍去病等天才将领,司马迁著史记,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张衡制成了候风地动仪,落下闳等人制定了太初历,张仲景因伤寒杂病论而被尊为中华“医圣”、中医之祖,华佗更是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的医生。 二、无为而治,有限政府 刘邦入咸阳立即废除秦朝的苛法,与民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及盗抵罪。

37、”封存府库,对百姓秋毫无犯,深得民心。刘邦登基后,采取与民休息、清静无为、休养生息的黄老政策,如:减轻田租,什五税一;释放奴婢,凡民以饥饿自卖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以功劳行田宅”,让士兵复员归家,给予他们土地及住宅,使他们从事生产劳作等等。刘邦去世后,举事无所更改,力行清静无为之政。到了文帝二年(前 178 年)和十二年(前 168 年)分别两次“除田租税之半”,租率最终减为三十税一。文帝十三年,还全免田租。对周边敌对国家也不轻易出兵,维持和平,以免耗损国力。生活节俭,节制国家的开支。汉朝长期采取黄老无为而治的手段,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不断积蓄国力,最终成就帝国。 三、多方交流,高

38、度融合 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首次开辟丝绸之路,东汉时的班超经营西域并再次打通延伸了丝路,使中国和中亚、西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丝绸之路”输送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成为欧洲贵族身份的象征,带来的葡萄、核桃、胡萝卜、胡椒、胡豆、菠菜(又称为波斯菜)、黄瓜(汉时称胡瓜)、石榴等为东亚人的日常饮食增添了更多的选择。造纸术、井渠技术和穿井法、印刷术等技术西传。西汉时期民族融合空前发展,文化科学异常活跃,对外交流意义重大。“丝绸之路”开始了中西文明的接触碰撞,并在以后的历次碰撞中相互激发、相互学习,互相从对方的体系中汲取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的养分,相互滋润,使人类在征服与被征服中不断向前发展。

39、省发展改革委主任 方玮峰 汉朝政治经济空前繁荣,出现了中国第一个太平盛世“文景之治”,丝绸之路也在这个时期形成,成为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商道之一。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框架在这个阶段基本形成,“汉”从此成为了中国华夏民族永远的名字。 一、陕西汉代文化遗产资源优势丰富 陕西是西汉时期的政治和文化中心,文化遗产资源极为丰富,具有较好的文化资源优势。西汉都城汉长安城遗址位于西安市境内,是我国古代第一个建制布局完整的统一帝国的都城遗址,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在我国古代文明史上具有特殊重要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对汉长安城遗址进行了多次考古调查、钻探,并对部分遗址进行了发掘。1961 年,汉长安城遗址被国务院公

40、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省制定并实施了汉长安城整体保护规划。西汉王朝 11 位皇帝的陵墓,全部分布于渭河两岸,并且其中 7 个帝陵设有陵邑。此外,陕西还有霍去病墓、司马迁墓和祠、张骞墓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其他不同类型的石刻、遗址。 二、发展我省汉代历史文化资源的思考 加强汉代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对我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升文化品位,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提高对汉文化资源的重视。一是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把文物的保护纳入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城乡建设规划,并制定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同时加强文物市场管理,加大文物执法力度,规范文物市场和文

41、物拍卖活动,坚决取缔非法经营活动,严厉打击盗掘、盗窃和走私文物等违法犯罪活动。重点加强对古建筑的监管,严防有文物价值的古建筑被拆除、损毁或倒卖。二是努力提升我省汉文化的知名度和研究水平。依托汉文化资源优势,深入开展学术研究,推出一批具有理论创新价值、决策参考价值、思想教育价值和文化积累价值的精品成果,不断明确和丰富汉文化资源内容。 (二)强化政策保障,推进项目建设。切实贯彻落实好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确保各项要求落到实处。突出项目带动战略,整合资源、凝聚力量,对全省汉文化资源进行再摸底再调研,深入了解我省汉文化资源开发和发展现状,明确发展的核心价值理念、宗旨

42、、原则和目标等,提高我省的汉文化产业的竞争力。重点抓好汉长安城大遗址景区、韩城司马迁文化景区、汉中西汉三国文化景区等重大文化建设。 (三)加大对历史文化资源宣传。一是提高宣传策划水平,通过创作一批反映我省汉文化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高质量的影视作品,增强汉文化的吸引力。二是加强对外宣传和交流。在国内外重要媒体进行特色文化宣传,通过举办学术交流、文化展会、文化论坛等活动,宣传我省特色汉文化资源,不断提高知名度与影响力。三是充分发挥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网络优势,增强宣传的穿透力。 (四)处理好三个关系,确保持续发展。一是处理好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关系。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统

43、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二是处理好公有制和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关系。积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市场监管水平,逐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逐渐加大文化市场的开放力度,促进非公有经济进入文化产业,发展非公有制文化企业。三是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要找准两个效益的最佳结合点,努力提高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在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中实现合理的产业经济效益。 省教育厅厅长 李兴旺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继秦之后出现的

44、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帝国。数百年的西汉盛世造就了博大精深的西汉文化,成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最为辉煌的一页。学习研究西汉文化的主要特征和重大意义,加大西汉文化的开发利用,无论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还是对推进我省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西汉文化的主要特征 (一)博大兼容的多元广泛性。西汉文化是在先秦多元文化共存的基础上,以中原文化为核心,不断融合其他文化,在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甚至经历铁与火的洗礼中形成的大一统民族文化,既具有各民族文化的基本共性,又具有独特的个性,表现出十分的多元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广泛性、适用性,具有“博大兼容”的显著特点。正是基于此,以西

45、汉文化为主型的中华文明才能延续至今,中华传统文化才能适应历史发展进程,永葆生命活力。 (二)集权制政体产生的大一统性。秦汉作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创立者,特别是汉初对这一政治体制的调整改进,并得以真正稳固下来,开启了东方文明独树一帜的路径,对其后两千年的中国社会和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也使得大一统文化成为西汉文化最重要的基因。 (三)中华文明核心价值观的代表性。从“无为而治”奠定了汉王朝的立国之本,到“独尊儒术”造就了汉王朝的长治久安,再到“龙凤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乃至到“汉人、汉语、汉字、汉文化”等特定称谓的形成,都使得西汉文化成为了华夏民族的“核心文化”,

46、也使得随之形成的以儒学为核心的汉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和中华文明的基本色调。 二、开发利用西汉文化的重大意义 我省是西汉文化的中心区域和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境内分布着大量宝贵的西汉历史遗存和文物。把历史遗留下的独特而丰富的西汉文化资源传承好、利用好,使西汉文化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延伸拓展,既是我们肩负的重要责任,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汉文化作为陕西四大主要历史文化资源之一,加大汉文化遗存的开发利用,对丰富我省的文化旅游产品,实施文化强省战略、加快“三个陕西”建设必将起到助推作用。另一方面,以国家构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这次成功联合申遗为契机,充分发挥陕西汉文化资源优势,加大与

47、丝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是陕西打造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迫切需要。 三、开发利用西汉文化的初步思考 (一)多层面拓展汉文化。汉文化博大精深,是融合和汲取了各种文化精髓的“大一统”民族文化,应从政治、经济、文化、民俗、治国等方面来研究探讨汉文化精髓,予人以启迪。省政府应在汉文化研究挖掘和保护利用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作为省级教育部门,将通过加强学科建设、科研立项、人才培养等方式,引导更多专家学者加大对汉文化的研究拓展。 (二)多形式搞活汉文化旅游。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和展会艺术,加强对汉文化的现代创意开发,比如通过展示汉代歌舞、研究汉代菜系、还原汉代服饰、制作民俗艺术品等形式,将地下的东西搬到地面上来

48、,把死了的东西“复活”过来,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示出来,既丰富旅游项目、打造旅游精品,又让游客在多重体验中感受汉文化魅力,提高旅游兴致。 (三)多渠道宣传推广汉文化旅游。以丰富的汉文化资源为依托,打造主题式深度旅游线路,联合国内汉文化资源丰富地区共同举办汉文化研讨会、旅游节等精品活动,组建汉文化旅游同盟,多渠道宣传推广,着力在将景点“推出去”上多下功夫、实现共赢。同时,通过宣传推广,增强世界华人保护、传承、弘扬汉文化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 蒋跃 由汉高祖刘邦奠基而发展起来的西汉文化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史上,乃至世界文化发展史上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汉文化内涵博大,是融合和汲取了各种文化精髓的“大一统”文化,可以说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 听了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馆长周天游教授关于西汉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